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054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党建赋能高校外语教师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许丹凌 刘瑛 +2 位作者 陈红 朱莉莉 王元奕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1期82-85,共4页
我国高校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旗帜鲜明地回答了新时代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关键性问题,并切实落实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指示。高校外语教师作为中西语言和文化的教育者和研究者在文化自信的... 我国高校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旗帜鲜明地回答了新时代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关键性问题,并切实落实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指示。高校外语教师作为中西语言和文化的教育者和研究者在文化自信的守护和传播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高校外语教师应通过丰富党建活动、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树立不断学习的理念等方式,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认识,并引导教育学生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深化民族文化认同感,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建 高校党建 高校外语教师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言
2
作者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4期I0003-I0003,共1页
胡文仲先生说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有心人,经常思考问题,收集数据,分析研究,做一个既能教学又能研究的全面人才。《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宗旨就是激发和提升教师与研究者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从而为我国语言研究、教育研究、教学研... 胡文仲先生说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有心人,经常思考问题,收集数据,分析研究,做一个既能教学又能研究的全面人才。《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宗旨就是激发和提升教师与研究者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从而为我国语言研究、教育研究、教学研究、文化文学研究和翻译研究做出贡献,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这也是推动我们出版语言教育教学、文化与翻译研究论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研究 语言与文化研究 科研能力 科研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言
3
作者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3期I0004-I0004,共1页
胡文仲先生说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有心人,经常思考问题,收集数据,分析研究,做一个既能教学又能研究的全面人才。《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宗旨就是激发和提升教师与研究者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从而为我国语言研究、教育研究、教学研... 胡文仲先生说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有心人,经常思考问题,收集数据,分析研究,做一个既能教学又能研究的全面人才。《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宗旨就是激发和提升教师与研究者的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从而为我国语言研究、教育研究、教学研究、文化文学研究和翻译研究做出贡献,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这也是推动我们出版语言教育教学、文化与翻译研究论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研究 语言与文化研究 科研能力 科研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思政教学策略
4
作者 宋涛 谭艳珍 李倩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1期86-89,共4页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影响力不应该只局限于大学英语课堂,应该着眼于未来,使得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而教师应该选择蕴含思政元素的语料,使用合适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反复使用这些语料的过程中,内化...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影响力不应该只局限于大学英语课堂,应该着眼于未来,使得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而教师应该选择蕴含思政元素的语料,使用合适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反复使用这些语料的过程中,内化其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知与产出视角的维吾尔语辅音/n/的教学策略探析
5
作者 王强 司马义·阿不都热依木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1期98-102,共5页
本文主要以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采用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以零基础开始学习的新疆大学维吾尔语专业不同水平(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感知和产出实验的研究。感知实验主要研究实验对象对目标辅音/n/的感知能力,结合知觉... 本文主要以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采用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以零基础开始学习的新疆大学维吾尔语专业不同水平(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感知和产出实验的研究。感知实验主要研究实验对象对目标辅音/n/的感知能力,结合知觉同化模型(PAM),分析偏误原因,探索维吾尔语辅音/n/的听力教学策略。产出实验主要通过第二共振峰频率跟舌位的关系,分析实验者在不同元音环境下发辅音/n/的舌位位置,结合有关口语的二语习得理论,探索维吾尔语辅音/n/的口语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语 鼻音 感知实验 产出实验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汉语“看”与现代维吾尔语“kør”的语法化
6
作者 李青 司马义·阿不都热依木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汉语“看”与现代维吾尔语“kør”属于各自语言体系中的常用基本词汇,它们的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多,在各自语言系统中占比较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汉语“看”和现代维吾尔语“kør”的实义动词用法、体助动词用法及二者语法化... 汉语“看”与现代维吾尔语“kør”属于各自语言体系中的常用基本词汇,它们的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多,在各自语言系统中占比较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汉语“看”和现代维吾尔语“kør”的实义动词用法、体助动词用法及二者语法化三方面进行分析,来探析两种语言之间的共性及各自的独特性,旨在加深“看”和“kør”演变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 “kør” 语法化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湘江流域人口变迁研究
7
作者 陈涛 周方高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1期241-245,共5页
湘江流域地区的人口在宋代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在经济发展与移民迁入的影响下,湘江流域人口数量迎来了一次飞跃发展,变化趋势表现为快速上升,少量下降,再稳步上升。北宋时期,湘江流域的人口年均增长率始终排在全国前列,这一时期湘江流域... 湘江流域地区的人口在宋代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在经济发展与移民迁入的影响下,湘江流域人口数量迎来了一次飞跃发展,变化趋势表现为快速上升,少量下降,再稳步上升。北宋时期,湘江流域的人口年均增长率始终排在全国前列,这一时期湘江流域人口发展速度非常快,南宋时期,湘江流域人口年均增长率大幅下降,人口增速减缓。湘江流域的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到南宋末年,潭州、衡州、岳州等地因经济发展较好,人口密度高于其它各州。湘江流域的人口分布是不平衡的,人口稠密区起初集中在湘江干流河谷地带,南宋时期又转向了湘江中下游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湘江流域 人口变迁 人口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联系教育实践写作毕业论文探究
8
作者 沈玉保 张小萍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4期120-123,共4页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需要重视与实践相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毕业论文选题和写作可以对接教育见习尤其是教育实习,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做到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向教育教学能力的转化,形成和提升语文教学能力与...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需要重视与实践相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毕业论文选题和写作可以对接教育见习尤其是教育实习,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做到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向教育教学能力的转化,形成和提升语文教学能力与教育实践能力。通过在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中联系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写作毕业论文,以完成有实际意义的毕业论文,从而实现毕业论文写作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汉语言文学专业 教育实践 毕业论文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二语写作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9
作者 杨扬 简佳蓉 张裕婷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2期135-138,共4页
近两年来,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该技术在二语写作教育中的应用也应运而生。本文梳理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二语写作研究的现状,发现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二语写作教学与评价中的应用,学习者在技术应用过程中的... 近两年来,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该技术在二语写作教育中的应用也应运而生。本文梳理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二语写作研究的现状,发现当前研究主要聚焦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二语写作教学与评价中的应用,学习者在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写作发展、情感态度与互动行为五个方面。然而,当前研究在研究主题、研究设计、理论视角等方面还存有一定问题。鉴于此,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二语写作教育中的应用广度与深度,拓宽研究的理论视角与方法,持续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二语写作教育中的创新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二语写作 现状 问题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中外药企英文简介对比研究
10
作者 唐瑞娟 高远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1期33-36,共4页
以国外十家知名药企英文简介和中国十家知名药企英文简介为主要研究内容,提取简介概述部分的内容自建语料库,部分对比研究借助语料库工具Antconc3.5.9,尝试从中外药企英文简介概述部分的文本内容、高频词表、词汇密度、简介药企形象构... 以国外十家知名药企英文简介和中国十家知名药企英文简介为主要研究内容,提取简介概述部分的内容自建语料库,部分对比研究借助语料库工具Antconc3.5.9,尝试从中外药企英文简介概述部分的文本内容、高频词表、词汇密度、简介药企形象构成维度和要素以及文化差异方面对中外药企的英文简介作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中外药企英文简介的共性和差异,提出应对的建议,以期进一步优化中国药企英文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介 概述 高频词表 词汇密度 企业形象的构成维度和要素 文化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申报》视角下的全民阅读习惯培养——以“读书问答”栏目为例
11
作者 崔燕 温特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2期258-261,共4页
《申报》在20世纪20-30年代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新闻机构,借助这种影响力史量才开办了一系列的社会教育事业,努力承担了开民智、教育民众的责任,其中“流通图书馆”的创办是这些事业的中心。《申报》将流通图书馆看作自己社会... 《申报》在20世纪20-30年代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新闻机构,借助这种影响力史量才开办了一系列的社会教育事业,努力承担了开民智、教育民众的责任,其中“流通图书馆”的创办是这些事业的中心。《申报》将流通图书馆看作自己社会事业的关键和向社会大众传递知识的渠道,于1934年1月开辟了“读书问答”栏目。栏目内容多样贴合青年需求成为答疑解惑的好帮手,不仅为读者进行读书指导还向青年普及马克思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当时进步青年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全民阅读可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重要精神支撑,申报“读书问答”栏目对于全民阅读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报 读书问答 教育 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wartz理论框架下的大学英语教材价值取向研究——以《新编大学英语》为例
12
作者 钟玉琴 袁思敏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3期42-45,共4页
英语教材是外语教育政策落实的载体,对大学英语教材的价值取向研究,可以考察教材中呈现的价值观是否凸显学生的责任和使命。以Schwartz的价值取向理论为框架,从“开放”“自我增强”“保守”和“自我超越”这四个维度来揭示《新编大学... 英语教材是外语教育政策落实的载体,对大学英语教材的价值取向研究,可以考察教材中呈现的价值观是否凸显学生的责任和使命。以Schwartz的价值取向理论为框架,从“开放”“自我增强”“保守”和“自我超越”这四个维度来揭示《新编大学英语》(第一至第四版)中选文内容呈现出的主要价值观,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四种价值取向在所选四个版本教材中的分布不均,第四版重视“开放”和“自我超越”价值取向,第二版和第三版中“开放”较凸显,第一版更突出“保守”这一维度。(2)“开放”“自我增强”和“自我超越”的价值取向占比从第一版至第四版逐渐升高,“保守”占比依次下降。研究结果为编写和修订我国新时代大学英语教材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wartz价值取向理论 四维度 《新编大学英语》 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故事”融入贵州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调查研究
13
作者 张广勇 郭秋玉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3期46-49,共4页
本研究调查贵州高校将“贵州故事”融入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研究发现,贵州高校外语教师普遍认可课程思政的价值,但实际教学中面临着理论知识欠缺、教学设计能力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困难。将“... 本研究调查贵州高校将“贵州故事”融入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研究发现,贵州高校外语教师普遍认可课程思政的价值,但实际教学中面临着理论知识欠缺、教学设计能力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困难。将“贵州故事”融入外语课程教学是提高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途径,但相关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等方面存在挑战。将“贵州故事”融入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故事 课程思政 外语课程 问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民汉双语翻译人才计划”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14
作者 沈淑花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4期79-82,共4页
新疆“民汉双语翻译人才计划”研究生教育是自治区特殊人才培养计划,至今已建设了12年,具有区别于其他学位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深化“民汉双语翻译人才计划”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新疆“民汉双语翻译人才计划”研究生教育是自治区特殊人才培养计划,至今已建设了12年,具有区别于其他学位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深化“民汉双语翻译人才计划”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有必要回顾其发展过程并对其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本文参考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在研究生教育思想与理论的指导下,调查梳理了“民汉双语翻译人才计划”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入学形式、培养方式、质量评价四个主要构成要素上的建设情况,分析了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并就此提出了其改革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汉双语翻译人才计划 培养模式 构成要素 学位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观如何塑造外语课堂:理念与取径
15
作者 高莉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语言观反映了对语言本质的基本看法,能够对外语教学的理念和实践产生深远影响,不同的语言观可以塑造不同的外语课堂。本文简要结合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从语言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教学实践论三个维度,探讨结构主义语言观、语用交际语... 语言观反映了对语言本质的基本看法,能够对外语教学的理念和实践产生深远影响,不同的语言观可以塑造不同的外语课堂。本文简要结合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从语言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教学实践论三个维度,探讨结构主义语言观、语用交际语言观以及认知心理语言观的核心理念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揭示了语言观如何塑造外语课堂的主要方面,为外语教学贡献一些理论参考和实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学 结构主义语言观 语用交际语言观 认知心理语言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古汉语“谁”标记的特指式反问句语用功能分析
16
作者 李美妍 李丹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3期1-4,共4页
反问句不仅用于传递信息,还常常承载着说话人的情感和态度。通过对语料的调查后发现,对于上古汉语“谁”标记的特指式反问句,当说话者表达不满情绪时,往往会使用肯定式的反问句来强化并凸显这种情绪,进而衍生出批评或指责、忧虑、愤怒... 反问句不仅用于传递信息,还常常承载着说话人的情感和态度。通过对语料的调查后发现,对于上古汉语“谁”标记的特指式反问句,当说话者表达不满情绪时,往往会使用肯定式的反问句来强化并凸显这种情绪,进而衍生出批评或指责、忧虑、愤怒、怨恨、孤独无助等不同的语用功能;当说话者坚决肯定某一观点时,无论是赞赏、自信还是绝望,往往会使用否定式的反问句来达到双重否定的效果,说话者在使用时往往带有态度上的坚决和不容置疑,极易引起听话者的共鸣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指式反问句 肯定 否定 语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行知“创造的考成”思想下高职生英语语音习得评价模式现状调查
17
作者 徐红燕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2期42-45,共4页
英语语音习得评价是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方式、评价流程和评价目标等要素和环节的有机耦合。陶行知“创造的考成”思想提倡,考试内容必须多维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试形式要不拘一格,重视多元化发展。二者的目标不谋而合。该调... 英语语音习得评价是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方式、评价流程和评价目标等要素和环节的有机耦合。陶行知“创造的考成”思想提倡,考试内容必须多维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试形式要不拘一格,重视多元化发展。二者的目标不谋而合。该调查在陶行知“创造的考成”思想指导下,首先呈现了高职生英语语音习得评价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随即通过问卷调查深入探究、分析成因、制定解决方案,以启发高职生英语语音习得评价模式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生 英语语音习得 评价模式 陶行知“创造的考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古代敦煌市民生活状况
18
作者 李磊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3期270-272,共3页
一个地区市民生活状况的好与坏,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的人文风俗,经济发展情况等等。由于敦煌地区地域的特殊性,对外贸易一直是敦煌商业贸易的重心。根据敦煌壁画与敦煌文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敦煌市民的饮食文化、农业活动、婚丧嫁娶... 一个地区市民生活状况的好与坏,往往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的人文风俗,经济发展情况等等。由于敦煌地区地域的特殊性,对外贸易一直是敦煌商业贸易的重心。根据敦煌壁画与敦煌文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敦煌市民的饮食文化、农业活动、婚丧嫁娶、出行方式、商业活动等,可以反映出古代敦煌市民的丰富的生活方式,更进一步加深对敦煌文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市民生活 饮食文化 生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IL理念下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路径探究
19
作者 冯秀娟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2期117-120,共4页
CLIL教学理念倡导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主张围绕学科内容开展语言学习,内容和语言双向融合。它的内容可以涉及各种学科主题,包括各种思政元素为主题的内容。将思政元素融入语言学习,兼顾认知和文化意识,有利于实现课程思政的润物无声。... CLIL教学理念倡导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主张围绕学科内容开展语言学习,内容和语言双向融合。它的内容可以涉及各种学科主题,包括各种思政元素为主题的内容。将思政元素融入语言学习,兼顾认知和文化意识,有利于实现课程思政的润物无声。在“语言输入和输出交替使用”的过程中,学生在真实,自然的语言使用中同步开展内容学习,知识建构和价值塑造,三者相互促进从而产生新的语言进步和知识拓展,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三版)第二册Unit 6 Climbing the career ladder为例,阐释如何在CLIL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实现外语课程思政元素和大学英语听说课堂的有效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与语言整合教学法 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主题情境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PPPS+对分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叶晓平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年第3期50-53,共4页
本文在分析对分课堂和BOPPPS模式应用基础上,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学生自主学习完善核心素养为目标,尝试将对分课堂嵌入BOPPPS模式的参与式学习环节形成“BOPPPS+对分课堂教学”,这一模式将知识的传授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教学设计... 本文在分析对分课堂和BOPPPS模式应用基础上,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学生自主学习完善核心素养为目标,尝试将对分课堂嵌入BOPPPS模式的参与式学习环节形成“BOPPPS+对分课堂教学”,这一模式将知识的传授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紧贴学生学习需求,变参与式学习为深度学习,驱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结合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实践应用,文章总结了这一模式的优点和难点,以期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BOPPPS教学 对分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