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1,70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体温症紧急救治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威 何蕾 +9 位作者 尹明 万涛 唐柚青 王艾平 李阳 余万霰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急诊分会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应急救治装备分会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整合康复医学分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院前急救工作委员会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1-655,共15页
低体温症是在寒冷环境中体表丢失大量热量导致核心体温<35℃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属于全身性冷损伤,救治不及时可致死亡。对低体温症实施紧急诊断和救治有望改善患者的预后。2005年美军陆军环境医学研究所颁布了预防和管理冷损伤的相关... 低体温症是在寒冷环境中体表丢失大量热量导致核心体温<35℃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属于全身性冷损伤,救治不及时可致死亡。对低体温症实施紧急诊断和救治有望改善患者的预后。2005年美军陆军环境医学研究所颁布了预防和管理冷损伤的相关指南,但我国尚无相应的规范。因此,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急诊分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应急救治装备分会、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整合康复医学分会和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院前急救工作委员会共同编写了《低体温症紧急救治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该共识包括低体温症的病理生理学、病因和流行病学、诊断和严重程度分级、院前治疗和院内治疗,共15条推荐意见,旨在为相应的临床救治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体温症 紧急救治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军医学杂志》2025年《靶向类药物抗肿瘤作用研究与应用》专题征稿
2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03-I0003,共1页
随着基因组学与分子生物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逐渐深入揭示肿瘤的发病机制,从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加深了对肿瘤驱动基因的认识,不断推动肿瘤治疗向着靶向治疗模式迈进。分子靶向治疗是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分子特征上的差异,靶向潜... 随着基因组学与分子生物技术的进步,研究人员逐渐深入揭示肿瘤的发病机制,从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加深了对肿瘤驱动基因的认识,不断推动肿瘤治疗向着靶向治疗模式迈进。分子靶向治疗是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分子特征上的差异,靶向潜在的致癌机制以突出靶点(包括受体、关键基因及调控分子),设计针对性药物以干预相关信号传导通路,从而实现特异性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靶向治疗 基因组学 分子生物技术 致癌机制 信号传导通路 肿瘤驱动基因 抗肿瘤作用 解放军医学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剂量表面积直方图对前列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后急性直肠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鑫 杨梅柳 +4 位作者 郝晓慧 魏天雄 张琪 常浩宇 武秀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评价剂量表面积直方图(DSH)对前列腺癌(PCa)患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RP)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收治的380例PCa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2... 目的评价剂量表面积直方图(DSH)对前列腺癌(PCa)患者急性放射性直肠炎(RP)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收治的380例PCa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200)与对照组(n=180)。采用DSH评价观察组直肠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对照组直肠剂量分布。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两种计划评价工具对急性RP的预测效能。结果两组年龄、RPS评分、体重指数(BMI)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RP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_(40)与V_(40)、S_(50)与V_(50)、S_(60)与V_(60)、S_(70)与V_(70)、S_(78)与V_(7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S_(40)、S_(50)、V_(40)、V_(50)预测各级急性RP的曲线下面积(AUC)≤0.700,提示低等效能(P<0.001),S_(60)、V_(60)预测各级急性RP的AUC为0.700~0.900,提示中等效能(P<0.001),S_(70)、S_(78)、V_(70)、V_(78)预测各级急性RP的AUC>0.900,提示高等效能(P<0.001)。结论DSH对PCa患者直肠毒性的预测效能与DVH较为相似,在未来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可弥补DVH的不足或单独用于计划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表面积直方图 前列腺癌 直肠毒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体核型与基因检测不符的性发育异常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任雁林 李亚丽 +6 位作者 李坤 张凡 戎立敏 余小平 谷君 康燕华 贺英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6,共7页
目的报道1例染色体核型与基因检测结果不符的性发育异常患者的诊治及验证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性发育异常嵌合状况的认识。方法患者,14岁,2020年4月3日因“原发性闭经”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为女性性征,经超声/磁共... 目的报道1例染色体核型与基因检测结果不符的性发育异常患者的诊治及验证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性发育异常嵌合状况的认识。方法患者,14岁,2020年4月3日因“原发性闭经”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为女性性征,经超声/磁共振探查性腺、性腺轴功能测定、染色体核型和分子基因检测,以及盆腔探查、恶变性腺切除、激素替代等诊疗,药物性月经来潮。诊疗中发现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与分子基因检测结果不符,遂行三胚层细胞分别取样,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各胚层细胞的性染色体,XY探针标记性腺病理切片探究Y染色体在性腺中的分布差异,并比较手术前后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的变化。检索万方、PubMed等数据库,汇总相关的队列研究文献,了解该疾病目前的研究现状。结果患者体内45,X与46,XY细胞系在不同胚层以及同一胚层发生的组织间的嵌合差异较大。外胚层来源的口腔颊黏膜细胞45,X占比为30.0%(6/20),中胚层来源的外周血淋巴细胞45,X占比为9.7%(11/114),内胚层来源的膀胱脱落细胞45,X占比为20.4%(22/108)。XY探针标记的性腺病理切片提示一个减Y的嵌合状态,其中附睾结构区45,X细胞系嵌合占50.0%,恶性区域“Y”含量正常。性腺切除后AMH由7.28 pmol/L降至<0.07 pmol/L。复习文献发现,45,X/46,XY患者表型谱复杂,多数有Turner综合征的特征,女性表型有发生性腺肿瘤的风险。结论诊断性发育异常的疑难病例行外周血核型检测时须尽量增加计数细胞和分析细胞的数目,并行多胚层细胞取样;“Y”嵌合率高的性腺在腹腔中更易恶变;检测AMH水平可鉴别含Y染色体性发育异常的隐睾和无睾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异常 染色体嵌合型 性腺肿瘤 抗米勒管激素 嵌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腹股沟止血带压迫止血的有效性分析
5
作者 刘鹏飞 孙灏 +5 位作者 豆梦杰 刘亚华 柴韶斌 陈思羽 吕发勤 陈威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8-694,共7页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腹股沟止血带在健康人体应用的有效性,分析腹股沟局部压迫与股动脉血流阻断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自身对照研究。自2024年11月9日-11月30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招募11名志愿者,通过手指按压、新型腹股沟止血带和...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腹股沟止血带在健康人体应用的有效性,分析腹股沟局部压迫与股动脉血流阻断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自身对照研究。自2024年11月9日-11月30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招募11名志愿者,通过手指按压、新型腹股沟止血带和SAM交界部位止血带(SJT)3种方式分别在受试者双侧腹股沟压迫股动脉直至远端血流信号消失,每种压迫方式应用22人次,每次操作间隔5 min。比较两侧腹股沟压迫止血效果的差异及不同方式压迫止血效果的差异。然后应用新型腹股沟止血带以加压装置内压强120 mmHg整数倍的形式逐级增压,分析腘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趋势。观察指标包括止血带加压装置内压强、腘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腹股沟表面压强大小、腹股沟表面压强分布,以及疼痛评分(采用单维度数字评分量表完成)。结果阻断两侧腹股沟股动脉血流所需要的最小压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腹股沟止血带、SJT和手指按压在腹股沟阻断股动脉血流成功率均为100%,新型腹股沟止血带疼痛评分最高,为5~8分。在新型腹股沟止血带加压装置内压强达到360 mmHg和480 mmHg时腘动脉PSV明显减慢(P<0.05),在360~600 mmHg时止血有效率为95%。肢体活动后腘动脉血流是否恢复与腹股沟压强分布无明显关联(P>0.05)。腘动脉PSV与腹股沟表面压迫区域内的平均压强负相关程度最强(r=-0.79,P<0.001),线性回归拟合线为y=69.69-0.13x(P<0.001,R2=0.58)。结论新型腹股沟止血带能够有效阻断股动脉血流,其加压装置的止血压强范围为360~600 mmHg,伴有中重度疼痛。新型腹股沟止血带主要通过增加压迫区域内的平均压强阻断腹股沟股动脉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止血带 止血 有效性研究 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与肾上腺皮质醇分泌腺瘤的临床特征比较
6
作者 李冰 杨明秀 +15 位作者 许怀瑾 王竞萱 吴清正 王雅静 李一君 陈康 程愈 倪奇 尹雅琪 臧丽 郭清华 巴建明 谷伟军 窦京涛 吕朝晖 母义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9-785,共7页
目的比较分析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PBMAH)与肾上腺皮质醇分泌腺瘤(CPA)的临床特征,提高对两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24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诊断的85例PBMAH患者(PBMAH组)和195例CPA患者(CPA... 目的比较分析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PBMAH)与肾上腺皮质醇分泌腺瘤(CPA)的临床特征,提高对两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24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诊断的85例PBMAH患者(PBMAH组)和195例CPA患者(CPA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合并症、生化指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ACTH-F)水平、肾上腺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1)一般特征:与CPA组比较,PBMAH组患者诊断时年龄较大,男性占比较高。(2)临床特征:与CPA组比较,PBMAH组病程较长,亚临床库欣综合征(CS)的比例较高,合并高血压、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的比例更高,且血钾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激素水平:PBMAH组与CPA组均表现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ACTH-F)节律紊乱,皮质醇水平升高、ACTH被抑制。与PBMAH组比较,CPA组患者皮质醇自主分泌能力较强,表现为血清F_(0:00)、F_(16:00)及24h尿游离皮质醇(24h UFC)水平升高,血清ACTH_(8:00)及ACTH_(16:00)水平较低;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LDDST)后,CPA组的ACTH和血皮质醇的抑制率较低,血皮质醇和24h UFC反常升高的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BMAH较CPA病程长,且合并代谢紊乱的比例高,大多表现为亚临床CS;CPA的皮质醇自主分泌能力较强,LDDST后皮质醇不易被抑制,皮质醇及24h UFC反常升高的现象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综合征 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结节增生 肾上腺皮质醇分泌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射病院前急救专家共识(2024版)
7
作者 王涛 赵悦 +9 位作者 王猛 朱海燕 李晨 陈玉剑 邢沁蕊 宋青 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 海南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海南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5-253,共9页
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生的热射病是威胁生命的急性热损伤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治对患者生存和预后至关重要,早期识别、快速评估和现场降温是热射病院前救治的核心。目前,热射病的院前急救尚缺乏规范的应用流程。为此,... 高温高湿环境下发生的热射病是威胁生命的急性热损伤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治对患者生存和预后至关重要,早期识别、快速评估和现场降温是热射病院前救治的核心。目前,热射病的院前急救尚缺乏规范的应用流程。为此,由全军热射病防治专家组发起,联合地方院前急救、急诊、重症等领域的专家,聚焦于热射病的预防、现场及救护车上的处置、急诊室早期救治等方面,共同编写了《热射病院前急救专家共识(2024版)》,形成了10条推荐意见,旨在为科学规范地进行热射病的院前急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院前急救 早期救治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级无功能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全切术后复发的相关风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张哲 别志旭 +1 位作者 刘丕楠 李朋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3-399,共7页
目的探讨高分级无功能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NF-PitNETs)全切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且符合入组标准的252例高分级NF-PitNET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高分级无功能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NF-PitNETs)全切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且符合入组标准的252例高分级NF-PitNET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高分级NF-PitNETs包括Knosp 3A、3B及4级3个亚型,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Knosp 3A、3B及4级的无进展生存率(PFS),Cox回归分析筛选高分级NF-PitNETs复发的相关风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各复发相关风险因素的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生存分析显示,Knosp 3A、3B及4级的PFS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Knosp 3A级的PFS明显优于Knosp 3B和4级(P<0.05),Knosp 3B与4级的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8)。将上述3组整合为Knosp 3A组与3B-4组,两组的PFS及部分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5岁(HR=2.883,95%CI 1.253~6.634,P=0.013)、T2信号不均匀(HR=1.842,95%CI 1.061~3.197,P=0.030)、Knosp 3B-4级(HR=2.190,95%CI 1.069~4.488,P=0.032)、Ki-67≥3%(HR=2.266,95%CI 1.265~4.061,P=0.006)是肿瘤复发相关的风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上述风险因素对应的AUC分别为0.682、0.706、0.709及0.750,多因素联合模型(年龄+T2信号+Knosp分级+Ki-67)的AUC为0.838,明显大于上述各单一风险因素的AUC(P<0.05)。结论年龄<55岁、T2信号不均匀、Knosp 3B-4级及Ki-67≥3%的高分级NF-PitNETs复发风险较高,多个风险因素联合应用可提高对肿瘤全切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级 无功能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复发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腘静脉瘤内血栓所致肺栓塞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袁东 刘涛 +1 位作者 张嵴明 李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目的报告1例腘静脉瘤内血栓脱落所致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情况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腘静脉瘤内血栓脱落所致肺栓塞患者的病例资料。检索CNKI及PubMed数据库2014年7月-2023年7... 目的报告1例腘静脉瘤内血栓脱落所致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情况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腘静脉瘤内血栓脱落所致肺栓塞患者的病例资料。检索CNKI及PubMed数据库2014年7月-2023年7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并总结该病的诊疗方法。结果患者男,61岁,因“间断性胸闷、气短5 d”入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提示腘静脉瘤合并瘤内血栓形成、肺栓塞,遂分期对肺栓塞及腘静脉瘤进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2个月复查未见血栓形成,出院后无胸闷气短症状出现。共检索出11篇英文文献,1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2例在滤器置入后行腘静脉瘤手术。通过复习文献可知,腘静脉瘤病因不明,诊疗尚无统一标准;截至目前,手术仍为治疗的优先选择。结论腘静脉瘤患者可无明显症状,该病可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而导致肺栓塞,手术是有效的解决方法。对于合并肺栓塞,特别是复发肺栓塞的患者,建议在完善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的前提下再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静脉瘤 血栓 肺栓塞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睡眠时间与胸痛的相关性:来自CHARLS 2018年的结果
10
作者 刘涛 张亚敏 +3 位作者 张嵴明 陈潞 张俊轩 周栋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3-708,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睡眠时间长短与胸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CHARLS)调查中共7942名参与者的胸痛和睡眠时间数据进行横断面研究。其中,有胸痛者1239名,无胸痛者6703名;年龄>65岁者2645名,≤65岁者5297名...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睡眠时间长短与胸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CHARLS)调查中共7942名参与者的胸痛和睡眠时间数据进行横断面研究。其中,有胸痛者1239名,无胸痛者6703名;年龄>65岁者2645名,≤65岁者5297名。将所有参与者根据睡眠时间分为3组:≤6 h组(n=3123)、6~8 h组(n=2959)和>8 h组(n=1860)。比较不同睡眠时间组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水平、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特征方面的差异。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曲线拟合及阈值效应分析探讨睡眠时间与胸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7942名参与者,在睡眠时间>8 h、6~8 h和≤6 h 3组人群中,胸痛发生率分别为12.6%、13.0%和1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睡眠时间的延长,胸痛的发生风险呈现下降的趋势[比值比(OR)=0.88,95%CI 0.86~0.91,P<0.001]。曲线拟合分析和阈值效应分析显示,睡眠时间与胸痛的风险呈U形关系。在年龄≤65岁人群中,睡眠时间8.5 h为拐点,超过该时长胸痛的发生风险不再降低;在年龄>65岁人群中,睡眠时间7.7 h为拐点,超过该时长胸痛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P<0.05)。结论睡眠时间与胸痛发生风险在所有年龄段呈现U型关系。在年龄≤65岁人群中,8.5 h为拐点;在>65岁人群中,7.7 h为拐点。当睡眠时长低于该拐点时,延长睡眠时间有助于降低胸痛的发生风险。建议保持6~8 h的适当睡眠时长,以降低胸痛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时间 胸痛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2-2021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的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及预测
11
作者 尚卿 王海鹏 王静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6-443,共8页
目的分析1992-2021年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的变化趋势,评估年龄、时期和队列对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并预测未来趋势,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2021),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1992-2... 目的分析1992-2021年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的变化趋势,评估年龄、时期和队列对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并预测未来趋势,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2021),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1992-2021年我国女性乳腺癌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的变化趋势,运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估计1992-2021年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的年龄效应、时期效应及队列效应,利用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预测2022-2026年我国女性乳腺癌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采用分层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高体重指数(BMI)、高血糖、运动不足和饮食]对乳腺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1992-2021年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分别从1992年的15.95/10万和7.35/10万上升至2021年的55.54/10万和12.41/10万;标化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从18.51/10万上升至37.00/10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为2.43%,但标化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从9.05/10万降至8.24/10万,AAPC为-0.35%。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和死亡的年龄、时期及队列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同一出生队列中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在15~89岁年龄组呈增高趋势,在≥90岁年龄组呈下降趋势;女性乳腺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稳步增长的趋势。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逐年增高,2017-2021年达到最高,相对危险度(RR)值为1.37;女性乳腺癌的死亡风险逐年降低,其中2012-2016年死亡风险最低,RR值为0.86。随着出生队列年份的增加,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逐渐增高,死亡风险逐渐降低。ARIMA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22-2026年女性乳腺癌标化发病率持续上升,2026年将达到40.25/10万,而标化死亡率将趋于平稳,到2026年为8.28/10万。在乳腺癌危险因素中,饮食引起的乳腺癌死亡率最高。结论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未来应重点制定高危人群的精准筛查方案,并基于趋势预测优化早期筛查策略及治疗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发病率 死亡率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P-1调控脓毒症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的免疫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红升 张庆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3-489,共7页
脓毒症晚期发生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而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是PICS的重要特征。T淋巴细胞的营养代谢状态严重影响其免疫功能。脓毒症时各种信号分子包括营养素,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脓毒症晚期发生持续性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和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而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是PICS的重要特征。T淋巴细胞的营养代谢状态严重影响其免疫功能。脓毒症时各种信号分子包括营养素,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促进T淋巴细胞发生代谢重编程,从而改变其免疫表型。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的肠促胰素,具有降糖、免疫抑制和抗炎的作用,脓毒症时其水平急剧升高,并与危重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GLP-1受体(GLP-1R)激动剂可阻断T淋巴细胞的糖酵解,抑制葡萄糖转运蛋白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因此,脓毒症时内源性GLP-1水平升高可能代表机体能量代谢向有氧糖酵解转换,反映的是PICS的一种病理状态。本文阐述GLP-1对脓毒症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和代谢重编程的调控作用,以为通过GLP-1R防治脓毒症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提供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 脓毒症 免疫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Hsa-circ-0101216表达对胰腺癌吉西他滨化疗耐药的影响及其机制
13
作者 刘海潮 刘少朋 +5 位作者 闫宏宪 白明辉 张继翔 李迎博 王闯 邹凯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6-664,共9页
目的分析Hsa-circ-0101216对胰腺癌吉西他滨(GEM)化疗耐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GEO数据库分析筛选胰腺癌GEM耐药细胞与亲本细胞间差异表达的circRNAs。采用间歇浓度梯度递增法构建胰腺癌GEM耐药细胞株(BxPC-3-GEM、Capan-1-GEM),采... 目的分析Hsa-circ-0101216对胰腺癌吉西他滨(GEM)化疗耐药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GEO数据库分析筛选胰腺癌GEM耐药细胞与亲本细胞间差异表达的circRNAs。采用间歇浓度梯度递增法构建胰腺癌GEM耐药细胞株(BxPC-3-GEM、Capan-1-GEM),采用qRT-PCR检测细胞中Hsa-circ-0101216的表达情况。取胰腺癌GEM耐药细胞,设置sh-circ-0101216组(敲低circ-0101216)、sh-NC组(转染sh-NC)、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采用CCK-8法、EdU增殖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GEM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增殖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人类平衡型核苷转运体-1(hENT-1)的表达情况。构建人胰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设置sh-NC+GEM组与sh-circ-0101216+GEM组(n=6),比较两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及重量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MRP1、BCRP、hENT-1蛋白的表达,EdU增殖实验检测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结果GEO数据库筛选出的胰腺癌GEM耐药细胞株中存在Hsa-circ-0101216表达上调。成功构建胰腺癌GEM耐药细胞株,且胰腺癌GEM耐药细胞BxPC-3-GEM、Capan-1-GEM中Hsa-circ-0101216表达水平及IC50值明显高于亲本细胞(P<0.05)。sh-circ-0101216组胰腺癌GEM耐药细胞BxPC-3-GEM、Capan-1-GEM中GEM IC50值、细胞活力、EdU阳性率及MRP1、BCRP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sh-NC组,hEN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sh-NC组(P<0.05或P<0.001)。sh-circ-0101216+GEM组裸鼠皮下移植瘤重量、体积,瘤体内MRP1、BCRP蛋白表达水平和阳性表达率,以及EdU阳性率均明显低于sh-NC+GEM组,hENT-1蛋白表达水平及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sh-NC+GEM组(P<0.05)。结论Hsa-circ-0101216在GEM耐药的胰腺癌细胞中高表达,敲低后可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并增强胰腺癌细胞对GEM的化疗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跨膜转运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a-circ-0101216 胰腺癌 吉西他滨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BB和CSF1R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宇龙 李庚 +2 位作者 吴靖芳 薛刚 林旭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3,共9页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慢性鼻窦炎鼻息肉(CRSwNP)基因表达的特点,探寻CRSwNP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及其诊断价值。方法(1)从美国GEO基因表达数据库下载CRSwNP基因表达数据集,通过数据分析筛选CRSwNP与健康对照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慢性鼻窦炎鼻息肉(CRSwNP)基因表达的特点,探寻CRSwNP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及其诊断价值。方法(1)从美国GEO基因表达数据库下载CRSwNP基因表达数据集,通过数据分析筛选CRSwNP与健康对照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获取的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cytoHubba插件筛选关键基因。利用Cibersort包分析关键基因对常见免疫细胞的影响。(2)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32例CRSwNP患者为CRSwNP组,另选取同期无鼻窦炎病史的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21例作为对照组。HE染色观察两组标本的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RSwNP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浆关键蛋白的水平,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关键蛋白诊断CRSwNP的效能。结果(1)对获取的3个基因表达数据库集(GSE36830、GSE23552和GSE194282)进行分析显示,CRSwNP有156个DEGs;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显示,上述DEGs的作用多与免疫功能有关;筛选出细胞色素b-245β链(CYBB)和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等关键基因。(2)HE染色结果显示,CRSwNP组织上皮化生为复层鳞状上皮,间质水肿;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RSwNP组CYBB、CSF1R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RSwNP组血浆CYBB[(21.20±3.00)μg/ml vs.(17.66±1.66)μg/ml,P<0.001]和CSF1[(477.37±86.63)pg/ml vs.(370.71±66.24)pg/ml,P<0.001]水平均明显升高。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CYBB和CSF1水平诊断CRSwN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8(95%CI 0.802~0.974)、0.821(95%CI 0.711~0.931),二者联合诊断CRSwNP的AUC为0.927(95%CI 0.851~1.000)。结论CYBB、CSF1R可能参与了CRSwNP的发生发展,血浆CYBB、CSF1水平可能成为CRSwNP的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关键基因 生物信息学 筛查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芍总苷对卵清蛋白诱导的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怡锦 田新磊 +2 位作者 史兴蝉 胡文杰 朱珊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7-474,共8页
目的探讨赤芍总苷(TPG)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卵清蛋白(OVA)+布地奈德组(OVA+BUD组)及OVA+TPG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腹腔注射10%的OVA氢氧化铝混悬液... 目的探讨赤芍总苷(TPG)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卵清蛋白(OVA)+布地奈德组(OVA+BUD组)及OVA+TPG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腹腔注射10%的OVA氢氧化铝混悬液致敏联合雾化吸入1%的OVA激发构建小鼠哮喘模型,雾化吸入OVA前1 h,OVA+BUD组小鼠雾化吸入2 ml BUD混悬液,OVA+TPG组小鼠灌胃给予5 g/kg TPG。收集各组小鼠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苏木精-伊红(HE)和高碘酸希夫(PAS)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瑞氏-吉萨姆染色计数BALF中炎性细胞[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嗜酸性粒细胞(EOS)和淋巴细胞(LYM)],ELISA法检测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气道重塑蛋白[纤连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和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相关蛋白[NLRP3、cleaved 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的表达情况。将人支气管平滑肌细胞(HBSMCs)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组(采用含10 ng/ml TGF-β_(1)的培养基培养)与TGF-β_(1)+TPG组(采用含10 ng/ml TGF-β_(1)和50µg/ml TPG的培养基培养),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气道重塑蛋白和NLRP3炎性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气道黏膜上皮增生,支气管管腔狭窄,管壁增厚,杯状细胞和黏液分泌增多,肺损伤病理学评分增高(P<0.05),BALF中炎性细胞数(WBC、NEU、EOS、LYM)及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含量明显增多(P<0.05),纤连蛋白、α-SMA、collagenⅠ、NLRP3、cleaved caspase-1、ASC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经BUD或TPG处理后小鼠哮喘症状得到缓解,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支气管管壁厚度减小,BALF中炎性细胞数(WBC、NEU、EOS、LYM)及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含量明显减少,纤连蛋白、α-SMA、collagenⅠ、NLRP3、cleaved caspase-1、AS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TGF-β_(1)组HBSMCs细胞增殖率增高,纤连蛋白、α-SMA、collagenⅠ、NLRP3、cleaved caspase-1、AS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TGF-β_(1)组相比,经TPG处理后HBSMCs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纤连蛋白、α-SMA、collagenⅠ、NLRP3、cleaved caspase-1、AS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TPG可有效缓解小鼠哮喘症状并抑制气道重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气道重塑相关蛋白的表达和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进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总苷 哮喘 气道重塑 气道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微循环的调控机制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靖 任亚锋 +3 位作者 尚文雅 张芝兰 黄晓萌 李冰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8-365,共8页
脊髓损伤(SCI)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脊髓结构和功能破坏,进而引起的脊髓神经功能障碍。作为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SCI的发生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其病理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种病理过程,其中考虑到原发性损伤的不可逆性,近些年靶... 脊髓损伤(SCI)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脊髓结构和功能破坏,进而引起的脊髓神经功能障碍。作为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SCI的发生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其病理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种病理过程,其中考虑到原发性损伤的不可逆性,近些年靶向继发性损伤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SCI的主要方向。研究表明,SCI后微循环中血脊髓屏障及微血管的破坏是导致继发性损伤的关键,而了解SCI后微循环的病理机制及相关靶向治疗策略可为SCI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主要梳理了微循环在SCI中的作用,总结了微循环的主要调控因子,并归纳出针对微循环来治疗SCI的策略,以期为临床治疗SCI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微循环 血脊髓屏障 调节因子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尔基体应激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樊琪 吴瑶 +1 位作者 祝筱梅 姚咏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1,共9页
高尔基体(GA)是真核生物中不可或缺的膜细胞器,位于内质网与质膜之间,负责运输、修饰内质网产生的蛋白及脂质。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内稳态对调控细胞生命具有重要作用。当高尔基体无法承受蛋白质或脂质加工运输负荷时则进入高尔基体应激状... 高尔基体(GA)是真核生物中不可或缺的膜细胞器,位于内质网与质膜之间,负责运输、修饰内质网产生的蛋白及脂质。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内稳态对调控细胞生命具有重要作用。当高尔基体无法承受蛋白质或脂质加工运输负荷时则进入高尔基体应激状态,细胞感知并激活高尔基体相关质量控制机制,通过调节高尔基体结构及功能,为细胞提供重要保护或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称为高尔基体应激反应。了解细胞高尔基体应激机制与结局对于探索高尔基体动力学及其对人类疾病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生理状态下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病理状态下高尔基体应激现象及高尔基体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感染性疾病的临床防治新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应激 高尔基体应激反应 感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聂艳聪 尹梅林 +1 位作者 王晓霞 仇丽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3,共8页
目的利用潜在类别分析(LCA)法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RA相关抗体的分类特征,并探讨RA患者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A-ILD)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2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712例RA患者进行... 目的利用潜在类别分析(LCA)法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RA相关抗体的分类特征,并探讨RA患者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A-ILD)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2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712例R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RA-ILD将其分为单纯RA组(n=523例)与RA-ILD组(n=189),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用药情况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根据RA相关抗体指标的不同,采用LCA法将712例患者分为3个潜在类别:抗体指标高危组(n=364例)、抗体指标中危组(n=205例)及抗体指标低危组(n=143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的临床特征,并计算RA-ILD的患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IL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单纯RA组与RA-ILD组在性别、年龄、吸烟史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指标高、中、低危组在性别、年龄、醋酸泼尼松(PRED)及甲氨蝶呤(MTX)用药史、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血清球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抗体指标高危组的男性占比、RBC、IL-2、IL-4、IL-10、IL-17、TNF-α、INF-γ、血清球蛋白水平等均高于抗体指标中、低危组,MTX用药比例低于抗体指标中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抗体指标中危组的MTX用药比例高于抗体指标高危组及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抗体指标低危组的女性占比、年龄等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组RA-ILD的患病率分别为30.5%、23.9%、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5,P=0.0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920,95%CI 1.722~4.952)、年龄(OR=1.055,95%CI 1.035~1.074)、IL-17(OR=1.013,95%CI 1.003~1.023)、TNF-α(OR=1.050,95%CI 1.017~1.083)、INF-γ(OR=0.962,95%CI 0.932~0.993)、血清白蛋白(OR=0.919,95%CI 0.869~0.971)、抗体指标高危(OR=1.725,95%CI 1.084~2.745)是RA患者并发IL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RA患者抗体指标有明显的分类特征,抗体指标高危者RA-ILD患病率较高。男性、高龄、肝功能异常、细胞因子异常及抗体指标高危的患者更易发生RA-ILD,应及时制定并实施个体化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潜在类别分析 间质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创伤性颅脑损伤院前与急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阳 田小溪 +8 位作者 史正华 王继鹏 李立宏 刘明华 赵晓东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 北京急诊医学学会 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33,共11页
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是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严重损伤,重型TBI导致的死亡通常发生在受伤后的最初几小时内,院前和急诊急救阶段对TBI的及时、有效处置是改善TBI患者预后的关键。因此,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 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是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严重损伤,重型TBI导致的死亡通常发生在受伤后的最初几小时内,院前和急诊急救阶段对TBI的及时、有效处置是改善TBI患者预后的关键。因此,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解放军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北京急诊医学学会和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抽取全国急诊及神经外科领域专家共同制定了《成人创伤性颅脑损伤院前与急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该共识包括TBI院前和急诊诊治2个部分,形成24条推荐意见,以便指导TBI院前和急诊相关的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院前急救 急诊救治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血红蛋白、贫血与肌少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鸿桢 郑坤 +1 位作者 吴小雪 夏丽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4-451,共8页
目的分析重庆市社区老年人血红蛋白(Hb)、贫血与肌少症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对2023年3-8月前往重庆市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老年人群进行人口信息、社会因素调查、人体成分测量、握力、6 m步行速度和血液分析。采用... 目的分析重庆市社区老年人血红蛋白(Hb)、贫血与肌少症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对2023年3-8月前往重庆市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老年人群进行人口信息、社会因素调查、人体成分测量、握力、6 m步行速度和血液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Hb预测肌少症的准确性,约登指数确定诊断肌少症及其组成成分的最佳Hb临界值。采用未经调整和调整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Hb、贫血与肌少症及其组成成分的关系。结果共纳入531名老年人,年龄(71.1±6.5)岁。肌少症患病率为13.6%(72/531),其中男性29例(40.3%),女性43例(59.7%)。未经调整时Hb与肌少症、肌肉量减少、步速减慢、握力降低相关(P<0.05),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Hb仍与肌少症、握力降低明显相关(P<0.05)。Hb每升高10 g/L,肌少症患病率降低2.3%,握力降低的风险降低1.7%(P<0.05)。未经调整时贫血与肌少症、肌肉量减少、握力降低相关(P<0.05),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贫血与握力降低明显相关(P<0.05)。诊断男性肌少症的最佳Hb临界值为148 g/L,女性为128 g/L。结论Hb是肌少症与握力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贫血与肌少症相关,但不是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贫血 血红蛋白 肌肉量 握力 步速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