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8,1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践行医者初心的好专家 米登海
1
作者 郑访江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米登海,男,汉族,中共党员,医学博士,现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甘肃省中医院拔尖人才,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一级主任医师,兰州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部中医... 米登海,男,汉族,中共党员,医学博士,现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甘肃省中医院拔尖人才,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一级主任医师,兰州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部中医药》杂志主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甘肃省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卫生政策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中医药杂志主编 医学博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便的临床决策模型——注射用血栓通不良反应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肖正国 刘效栓 +6 位作者 李喜香 刘军刚 张民 王炯 李莉 豆金彦 季文莹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3期36-41,共6页
目的:利用在兰州地区收集的数据,探讨引起注射用血栓通(Xueshuantong injection,XSTI)不良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并开发一种简单的工具以预测和控制其人为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在兰州地区收集1229例使用注射用血栓通的住院... 目的:利用在兰州地区收集的数据,探讨引起注射用血栓通(Xueshuantong injection,XSTI)不良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并开发一种简单的工具以预测和控制其人为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在兰州地区收集1229例使用注射用血栓通的住院病例,其中23例发生了不良反应。运用倾向性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对性别、年龄、民族、身高、体质量等混杂因素按照(1∶4)匹配后,得到共115个病例,用决策树(decision tree,DT)分析建模,用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RF)计算出各自变量的重要性。结果:重要性排名前四的变量为合并用药种类(number of combined drugs,NOCD)、单位体表面积单次给药量(single dose per body surface area,DPBSA)、静滴速度(IV drip rate,IV rate)、溶媒种类(solution type,S type),其平均Gini指数减少量>3.7,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最终临床预测模型中输出的变量只有NOCD、DPBSA,是密切相关因素。结论:Decision Tree模型是一种简单的不良反应风险预测工具;合并用药种类、单位体表面积给药剂量与注射用血栓通不良反应发生率密切相关;注射用血栓通给药剂量应按体表面积法计算,单位体表面积给药剂量应<289.2 m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血栓通 倾向性匹配 决策树 随机森林 单位体表面积给药剂量 不良反应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红方对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王君 谭烨 +4 位作者 杨如意 李玉红 李晓平 曹昌霞 徐海珍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5期134-138,共5页
目的:探讨降红方对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ale,mMRC)评分、COP... 目的:探讨降红方对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ale,mMRC)评分、COPD评估测试表(COPD assessment test,CAT)中医证候积分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被诊断为COPD稳定期并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降红方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肺功能、mMRC评分、CAT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aO_(2)、SPO_(2)、氧合指数较对照组上升(P<0.05),PaCO_(2)较对照组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肺功能FEV1%Pre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mMRC分级分布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CAT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及总积分减少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3%(28/30)]高于对照组[73.3%(22/30)](P<0.05)。结论:降红方能改善高原地区COPD稳定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气指标,提高肺通气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改善临床中医证候和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高原 气虚血瘀证 生活质量 降红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肝郁肾虚排卵障碍型不孕症患者的影响
4
作者 杨柳 方舟 +2 位作者 周雪源 徐露 闻姬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3期144-148,共5页
目的:通过监测外周血清及卵泡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含量变化,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肝郁肾虚排卵障碍型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 目的:通过监测外周血清及卵泡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含量变化,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对肝郁肾虚排卵障碍型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的影响。方法:选择行IVF-ET的肝郁肾虚排卵障碍型不孕症患者160例,以是否接受TEAS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均给予促排卵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安慰型韩式穴位神经刺激仪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促排卵的基础上给予LH202H型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情况、BDNF含量变化情况、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使用情况和获卵数、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比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月经第3天血清中BDNF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月经第3天血清中BDNF含量高于治疗前(P<0.05),且末次月经第1天血清及卵泡液中BDNF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Gn用药天数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Gn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获卵数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受精率、优胚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S可上调肝郁肾虚排卵障碍型患者血清及卵泡液中BDNF的表达,改善患者症状,减少患者IVF-ET治疗过程中Gn用量,改善卵巢功能及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肝郁肾虚 排卵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经皮穴位电刺激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不忘散加味方治疗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的机制
5
作者 杨婕 秦玲玲 +4 位作者 吴丽丽 胡圣涓 王翔云 胡燕 刘铜华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5期24-30,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不忘散加味方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轻度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不忘散加味方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轻度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不忘散加味方的药物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通过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及人类基因数据库(the human gene database,GeneCards)筛选疾病相关靶点,获取疾病与药物交集靶点,得出不忘散加味方治疗T2DM轻度认知障碍的潜在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将疾病与药物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借助核心靶基因导入基因功能注释数据库(the database for annotation 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DAVID)对疾病与药物交集靶点做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对筛选出的关键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药物与疾病的作用关系。结果:共筛选得到不忘散加味方活性成分135个,不忘散加味方与T2DM轻度认知障碍交集靶点293个;获得槲皮素、β-谷甾醇、山柰酚、木犀草素、豆甾醇等关键活性化合物;筛选得到TP53、IL-6、AKT1、TNF、STAT3、IL-1β、EGFR、JUN、INS、BCL2等核心靶点;潜在作用靶点主要富集在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等。结论:不忘散加味存在多种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多个潜在靶点、多条信号通路发挥对T2DM合并轻度认知障碍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轻度认知障碍 不忘散加味方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6
作者 孙静 刘静 +2 位作者 王鑫 岳凤莲 刘影哲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3期84-89,共6页
对近五年活血化瘀中药(水蛭)、方剂(血府逐瘀汤、新血府逐瘀汤)、中成药(芎芍胶囊、通心络胶囊、参红通络颗粒、鳖甲煎丸、复方丹参滴丸、活络效灵丹、通心痹合剂、复方三七颗粒)、复方注射液及其提取物(三七总皂苷、丹参酮、人参皂苷... 对近五年活血化瘀中药(水蛭)、方剂(血府逐瘀汤、新血府逐瘀汤)、中成药(芎芍胶囊、通心络胶囊、参红通络颗粒、鳖甲煎丸、复方丹参滴丸、活络效灵丹、通心痹合剂、复方三七颗粒)、复方注射液及其提取物(三七总皂苷、丹参酮、人参皂苷、谷红注射液、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靶点进行分析。从调节血脂代谢、稳定斑块、抗炎作用、细胞自噬、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和迁移、保护血管内皮、抗血小板凝集等方面论述了活血化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活血化瘀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3K/AKT/mTOR信号通路在椎间盘退变中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7
作者 孙凤歧 温少瑾 +1 位作者 范有福 雒永生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4期106-110,共5页
磷脂酰肌醇三羟基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P13K/AKT/mTOR)信号通路是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中重要的信号通路之一... 磷脂酰肌醇三羟基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P13K/AKT/mTOR)信号通路是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中重要的信号通路之一,并与髓核细胞功能和代谢有着密切关系,在ID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现对IDD中的P13K/AKT/mTOR信号通路及其相关中医药作用展开论述,总结P13K/AKT/mTOR通路在IDD中的相关作用机制,并综述以该通路为靶点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以期阐明中医药干预P13K/AKT/mTOR信号通路对IDD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IDD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P13K/AKT/mTOR信号通路 髓核细胞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成分及作用机制
8
作者 王钧冬 刘昱 +4 位作者 陆红梅 谢红艳 李燕 曾进浩 严然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4期59-64,共6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活性化合物,研究其治疗UC的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活性化合物,研究其治疗UC的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检索白头翁汤的有效成分及相关靶点,从OMIM、DrugBank数据库获得UC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构建中药复方目标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目标蛋白-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核心基因,获得相关的靶点通路。将白头翁汤的主要活性化合物与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环氧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目标-靶点网络包括43个主要化合物和66个靶点,包括PTGS2、IL-4、IL-17、IL-8、胱天蛋白酶3(caspase-3,CASP3)、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 53,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等,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富集在AKT、IL-4、IL-17、RGE-RAGE等信号通路。对接结果表明槲皮素和黄柏碱是主要成分,分别与PTGS2和IL-4有较高的亲和力。结论:白头翁汤治疗UC的主要机制可能是通过槲皮素和黄柏碱对PTGS2和IL-2多条信号通路进行调节,如IL-4、IL-17、AKT信号通路等。该研究对进一步挖掘白头翁汤治疗UC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白头翁汤 网络药理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内治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9
作者 毕映燕 程晓华 +1 位作者 李翔 李喜香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3期42-47,共6页
目的:评价中医内治法与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联合使用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EMb... 目的:评价中医内治法与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联合使用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数据库及Cochrane图书馆8个中外文数据库中关于中药内治法联合MTX治疗寒湿痹阻型RA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时间从建库截止至2023年11月。由2名人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结果,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RCTs,共1356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eta分析显示,在有效率升高(RR=1.20,95%CI:1.14~1.27,P<0.00001)、晨僵时间(SMD=0.75,95%CI:0.59~0.90,P<0.00001)、肿胀关节数(MD=0.59,95%CI:0.50~0.68,P<0.00001)、压痛关节数(MD=0.71,95%CI:0.58~0.84,P<0.00001)、ESR(MD=6.16,95%CI:5.02~7.31,P<0.00001)、CRP(MD=1.48,95%CI:0.71~2.25,P=0.0002)、不良反应(RR=0.45,95%CI:0.31~0.65,P<0.0001)方面的影响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TNF-α(MD=-0.17,95%CI:-1.41~1.08,P=0.79)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13篇RCT关注了不良反应,有7个研究详细报告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所有文献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报道。结论:基于当前临床证据初步得出,中医内治法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寒湿痹阻型R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可能优于单纯使用MTX治疗,但尚需要高质量的RCT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寒湿痹阻 系统评价 中西药联用 甲氨蝶呤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妙凉血颗粒5种成分含量测定及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研究
10
作者 唐春丽 农必华 +3 位作者 冯茵怡 林忆龙 魏江存 罗远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建立四妙凉血颗粒中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探讨四妙凉血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大鼠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妙凉血颗粒中5种成分含量;大鼠足踝关节注射尿酸钠悬液诱导AGA,采... 目的:建立四妙凉血颗粒中5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探讨四妙凉血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大鼠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妙凉血颗粒中5种成分含量;大鼠足踝关节注射尿酸钠悬液诱导AGA,采用容积法检测足踝关节肿胀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大鼠血清及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观测大鼠踝关节软骨组织中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各项指标符合规定,四妙凉血颗粒样品中落新妇苷、盐酸小檗碱、山柰酚、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7.14%~102.67%,RSD值均小于3.0%。尿酸钠混悬液注射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不同时间点大鼠足踝关节肿胀度,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含量,血清IL-6水平及TNF-α蛋白表达均增高(P<0.05);空白对照组大鼠软骨细胞可见少量TNF-α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秋水仙碱0.65 mg/kg)及四妙凉血颗粒高、中、低剂量(6、3、1.5 g/kg)组大鼠第3~5天足踝关节肿胀度,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含量及血清IL-6、TNF-α水平均降低(P<0.05);四妙凉血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大鼠TNF-α蛋白积分吸光度降低(P<0.05)。与阳性组比较,四妙凉血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足踝关节肿胀度,关节液中IL-1β、IL-6、TNF-α含量及血清IL-6、TNF-α表达水平和关节组织TNF-α蛋白积分吸光度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建立了四妙凉血颗粒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四妙凉血颗粒样品中落新妇苷、盐酸小檗碱、山柰酚、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含量测定;四妙凉血颗粒治疗AGA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关节组织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四妙凉血颗粒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中医证候积分与脂肪偏好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刘德亮 张鹏翔 +3 位作者 曾霖 楚淑芳 李惠林 曾子文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4期27-32,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脂肪偏好的变化及其和中医证候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健康受试者、已确诊糖尿病前期患者、已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各60例,计算中医证候积分;检测不同受试者脂肪敏感性,并调查饮食行为;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 目的:探究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脂肪偏好的变化及其和中医证候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健康受试者、已确诊糖尿病前期患者、已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各60例,计算中医证候积分;检测不同受试者脂肪敏感性,并调查饮食行为;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总甘油三酯(total triglycerides,TG)、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36(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6,sCD36);分析脂肪敏感性和中医证候积分及各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组阴虚热盛证证候积分、脂肪酸阈值、HbA1c、FPG、TC、sCD36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而含脂食物感知排序任务得分低于其他两组;饮食喜好问卷调查结果提示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的口味偏好、高脂饮食摄入频次、对高脂饮食的喜好程度存在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脂肪敏感性与证候积分、HbA1c、FPG、TC、TG、sCD36、饮食摄入量、高脂饮食摄入频次均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脂肪敏感性存在差异,且与中医证候积分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阴虚热盛证 脂肪敏感性 饮食偏好 可溶性CD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铁死亡探讨中医药靶向治疗胃癌的分子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12
作者 赵多明 李建花 +2 位作者 王晓怀 黄邦荣 张志明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1期123-127,共5页
从胃癌与铁死亡、三种经典信号通路诱导铁死亡、中医对胃癌铁死亡的认识、中医药在胃癌铁死亡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铁死亡的发生机制及其在胃癌细胞生长繁殖中的作用,并揭示了中医药诱导胃癌细胞铁死亡的发生发展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胃癌... 从胃癌与铁死亡、三种经典信号通路诱导铁死亡、中医对胃癌铁死亡的认识、中医药在胃癌铁死亡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铁死亡的发生机制及其在胃癌细胞生长繁殖中的作用,并揭示了中医药诱导胃癌细胞铁死亡的发生发展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胃癌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铁死亡 中医药 靶向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李佛棍械理筋推拿疗法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余翔 张学来 +2 位作者 谢炜星 晋大祥 徐继禧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2期40-43,共4页
基于蔡李佛棍械理筋推拿疗法的源远、理论思想及代表医家,探讨蔡李佛棍械理筋推拿疗法与传统疗法的异同,并对该疗法应用于颈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肌筋膜炎及其他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该疗法能够治疗各类骨科疾病,可为... 基于蔡李佛棍械理筋推拿疗法的源远、理论思想及代表医家,探讨蔡李佛棍械理筋推拿疗法与传统疗法的异同,并对该疗法应用于颈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肌筋膜炎及其他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该疗法能够治疗各类骨科疾病,可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棍械理筋推拿疗法 中医流派 临床应用 蔡李佛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窍止痛汤联合动脉瘤栓塞术治疗高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观察
14
作者 张晓宁 张高炼 +5 位作者 高玉广 梁韡斌 谢伟星 王刚 郭建辉 曾敬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4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通窍止痛汤联合动脉瘤栓塞术治疗高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0例高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动脉瘤栓塞术治疗,联合组给予动脉瘤栓塞术联合通窍止痛汤... 目的:探讨通窍止痛汤联合动脉瘤栓塞术治疗高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60例高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动脉瘤栓塞术治疗,联合组给予动脉瘤栓塞术联合通窍止痛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83.33%(25/30)]高于对照组76.67%(23/30)(P<0.05);在治疗后第3、7、14天,联合组GCS评分及症状积分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窍止痛汤联合动脉瘤栓塞术治疗高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性 高龄 通窍止痛汤 动脉瘤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素对小鼠肝癌细胞Hepal-6自噬的影响
15
作者 姚霏 袁琴 +1 位作者 许恒 张露蓉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5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对肝癌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实验,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dium,MTT)法观察蛇床子素对Hepal-6小鼠肝癌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单丹磺酰尸胺(dansylcadaverine,MDC)染色法观察肝癌细胞自噬情... 目的:探讨蛇床子素对肝癌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实验,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dium,MTT)法观察蛇床子素对Hepal-6小鼠肝癌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单丹磺酰尸胺(dansylcadaverine,MDC)染色法观察肝癌细胞自噬情况,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观察肝癌细胞自噬蛋白LC3和Beclin-1的表达情况。结果:MTT结果显示,蛇床子素能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Hepal-6小鼠肝癌细胞增殖(P<0.05);MDC染色结果显示,蛇床子素能促进Hepa1-6细胞自噬体增加;WB结果显示,蛇床子素能增加LC3-Ⅱ/LC3-I的表达比值,上调Beclin-1表达(P<0.05)。结论:蛇床子素能抑制Hepa1-6小鼠肝癌细胞增殖,促进其自噬体聚集,调控自噬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Hepal-6 小鼠 自噬 蛇床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中医译家翻译思想研究——以威斯、魏迺杰、文树德为例
16
作者 孔冉冉 孙慧明 李成华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5期127-129,共3页
总结海外中医译家威斯、魏迺杰、文树德的翻译思想,认为史学翻译可为读者提供充足的背景知识,使译文更具可读性;文学翻译可传递中医文化特征,助力中医文化自信;适度借用西医词汇并不等于中医西化。而中医翻译应当是史学翻译与文学翻译... 总结海外中医译家威斯、魏迺杰、文树德的翻译思想,认为史学翻译可为读者提供充足的背景知识,使译文更具可读性;文学翻译可传递中医文化特征,助力中医文化自信;适度借用西医词汇并不等于中医西化。而中医翻译应当是史学翻译与文学翻译的结合,既能准确传递医学知识,又可体现中医特有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译家 翻译思想 威斯 魏迺杰 文树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肾活血汤对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7
作者 张文艳 黄光荣 +1 位作者 袁媛 陈莉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3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归肾活血汤对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MMP-2)、MMP-9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 目的:探讨归肾活血汤对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MMP-2)、MMP-9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归肾活血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值、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月经量积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75%(45/48)]高于对照组[75.00%(36/4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P-2、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月经量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红细胞聚集指数、高切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肾活血汤治疗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调节患者机体性激素水平,并有利于提升子宫内膜中血管的生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过少 归肾活血汤 基质金属蛋白酶 性激素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膳食粉联合强化膳食纤维益生菌对腹膜透析患者功能性便秘的影响
18
作者 李涛 谢赛 +1 位作者 刘一卓 冯爱桥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1期128-132,共5页
目的:分析亚麻籽膳食粉联合强化膳食纤维益生菌预防及治疗腹膜透析患者功能性便秘的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将90例腹膜透析后功能性便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 目的:分析亚麻籽膳食粉联合强化膳食纤维益生菌预防及治疗腹膜透析患者功能性便秘的真实世界研究。方法:将90例腹膜透析后功能性便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亚麻籽膳食粉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亚麻籽膳食粉联合强化膳食纤维益生菌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营养状况及胃肠道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2.22%(37/45),对照组为60.00%(27/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前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肱三头肌皮肤褶皱厚度、上臂中点周径值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G、IgA、IgM、补体C3、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泻发生率为26.67%(12/45)、便秘发生率为20.00%(10/45),对照组分别为48.89%(22/45)和44.44%(20/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呕吐、反流、腹胀、腹痛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麻籽膳食粉联合强化膳食纤维益生菌不仅能有效改善腹膜透析患者功能性便秘情况,还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恢复胃肠道功能,预防功能性便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亚麻籽膳食粉 强化膳食纤维益生菌 腹膜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佳证据的干预应用于呼吸危重症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19
作者 郑洋 范芸 邸彩霞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5期139-142,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最佳证据的干预应用于呼吸危重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呼吸危重症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最佳证据的措施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机械通气时间、肌力等级、深静... 目的:观察基于最佳证据的干预应用于呼吸危重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呼吸危重症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最佳证据的措施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机械通气时间、肌力等级、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医护人员早期活动(包括床上坐位、床上主动活动、双腿悬空坐位、站立及步行)执行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肌力等级高于对照组(P<0.05),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6%(1/64),低于对照组的12.50%(8/64)(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早期各项活动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最佳证据的干预可有效缩短呼吸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改善其预后、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危重症 最佳证据 机械通气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类方在儿科常见疾病中的运用探讨
20
作者 陈婷 周蓓 +2 位作者 高露 朱巧凤 易蔚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2期26-29,共4页
归纳古今对麻黄及麻黄类方的认识,包括麻黄的作用、用量、炮制方法,总结麻黄类方在小儿肺系疾病(小儿外感、小儿鼻鼽、肺炎喘嗽、小儿哮喘)、肾系疾病(小儿遗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及新生儿疾病(胎黄、小儿湿疹)中的应用,指... 归纳古今对麻黄及麻黄类方的认识,包括麻黄的作用、用量、炮制方法,总结麻黄类方在小儿肺系疾病(小儿外感、小儿鼻鼽、肺炎喘嗽、小儿哮喘)、肾系疾病(小儿遗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及新生儿疾病(胎黄、小儿湿疹)中的应用,指出运用麻黄类方时应充分考虑其主治疾病、用药配伍、小儿体质及生理病理特点等因素,巧用发汗法以退热、透疹,宣肺气以平喘、止咳,利水湿以消肿、退黄等,并在充分发挥麻黄功效的同时减轻其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疾病 麻黄类方 临床运用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