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5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配方施肥对薄壳山核桃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杜洋文 周倩 +2 位作者 杜拾平 程军勇 张荣洋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8,共11页
为探索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发育的适宜施肥配方,采用氮、磷、钾3因素4水平16个处理的正交试验设计,探究不同施肥配方对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及叶片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幼林树高和茎粗增长量大小... 为探索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发育的适宜施肥配方,采用氮、磷、钾3因素4水平16个处理的正交试验设计,探究不同施肥配方对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及叶片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幼林树高和茎粗增长量大小的肥料主次顺序为: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最优水平组合为:尿素0.45 kg/株+过磷酸钙1.71 kg/株+氯化钾0.28 kg/株;影响叶片氮、磷、钾含量高低的肥料主次顺序为:氯化钾、尿素、过磷酸钙,最优水平组合为:尿素0.11 kg/株+过磷酸钙0.85 kg/株+氯化钾0.46 kg/株;影响土壤有效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高低的肥料主次顺序为: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最优水平组合为:尿素0.33 kg/株+过磷酸钙1.28 kg/株+氯化钾0.28 kg/株;影响土壤酶活性高低的肥料主次顺序为: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最优水平组合为:尿素0.22 kg/株+过磷酸钙0.85 kg/株+氯化钾0.28 kg/株。树高和茎粗增长量与叶片全氮和全磷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土壤蔗糖酶与土壤有效氮、磷、钾存在显著正相关。总体上,对薄壳山核桃幼林生长发育影响的肥料主次顺序为: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最优施肥水平组合为尿素0.45 kg/株+过磷酸钙0.85 kg/株+氯化钾0.28 kg/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方施肥 薄壳山核桃 生长 土壤酶 土壤养分 叶片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被动水声信号的加州鲈摄食强度识别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路 周玉凡 +4 位作者 孙超奇 周铖钰 朱明 谭鹤群 万鹏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共16页
为解决高密度养殖加州鲈摄食强度识别难的问题,实现加州鲈的精准投喂,提出了一种基于被动水声信号的加州鲈鱼群摄食强度识别方法。该方法以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的加州鲈为研究对象,采用摄食声信号采集装置获取加州鲈鱼群的摄食声信号,经预... 为解决高密度养殖加州鲈摄食强度识别难的问题,实现加州鲈的精准投喂,提出了一种基于被动水声信号的加州鲈鱼群摄食强度识别方法。该方法以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的加州鲈为研究对象,采用摄食声信号采集装置获取加州鲈鱼群的摄食声信号,经预处理后提取摄食声信号的多种特征,通过随机森林、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筛选出较为重要的特征,基于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和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建立PSO-MLP鱼群摄食强度识别模型。结果表明:基于PCA特征选择的PSO-MLP识别模型的分类识别效果更好,其准确率达到97.88%,识别时长为6.24 s,与基于随机森林和基于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的模型相比,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2.61%和1.02%,识别时长缩短1.04 s和1.09 s。说明基于被动水声信号的加州鲈鱼群摄食强度识别方法有效提高了鱼群摄食强度识别的准确率和效率,可为智能投喂系统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鱼类摄食强度 被动水声信号 加州鲈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功能材料MFC对镉污染稻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微 王强 +3 位作者 江湘婷 万灿 张立志 黎洁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2,共11页
以磁性纳米Fe 3O 4和磷酸盐为主要原料,制备出超顺磁性纳米功能材料[magnetic nano-Fe 3O 4@Ca(H 2PO 4)2 functionalized materials,MFC],利用MFC对镉污染稻田进行大田原位磁选修复后进行水稻栽培试验,研究MFC磁选修复镉污染稻田对水... 以磁性纳米Fe 3O 4和磷酸盐为主要原料,制备出超顺磁性纳米功能材料[magnetic nano-Fe 3O 4@Ca(H 2PO 4)2 functionalized materials,MFC],利用MFC对镉污染稻田进行大田原位磁选修复后进行水稻栽培试验,研究MFC磁选修复镉污染稻田对水稻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MFC修复镉污染稻田,可有效降低土壤总镉和有效镉含量,投加0.5%和1.0%MFC,土壤总镉分别降低22.14%和24.08%,有效镉分别降低2.29%和12.21%;施加MFC的处理组,3个时期的土壤Shannon指数与Chao1指数均高于该时期对照组,表明提高了水稻生长期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与对照组相比,抽穗期处理组土壤的Ascomycota丰度占比提升,成熟期处理组土壤的Rozellomycota丰度占比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提高了水稻拔节期和成熟期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同时,提高了水稻生长期土壤脲酶、脱氢酶活性,其中,成熟期Y-0.5%处理组的土壤脲酶活性提升达到55.40%,抽穗期和成熟期Y-0.5%处理组的土壤脱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44.40%和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土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纳米功能材料 土壤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民化能力、农地转出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基于代际差异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善林 康莹莹 +1 位作者 郭秀 何仕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5,共13页
探究市民化能力、农地转出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可以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实践和政策实施,为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用地保障提供重要理论和现实参考。基于黑龙江省海伦市423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 探究市民化能力、农地转出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可以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实践和政策实施,为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用地保障提供重要理论和现实参考。基于黑龙江省海伦市423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市民化能力、农地转出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并揭示其代际差异。结果表明:个人市民化能力与宅基地退出意愿的正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农地转出对受教育程度、工作稳定性的影响均发挥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25.93%和34.09%;家庭市民化能力与宅基地退出意愿的正相关性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农地转出在非农收入占比和购买城镇住房的影响中均通过中介效应检验,且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41.18%和11.54%;农地转出在市民化能力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的中介作用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其父代成员个人市民化能力及子代成员家庭市民化能力影响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中介效应更有统计学意义。基于此,从提高农民市民化综合能力、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市场以及构建差别化的宅基地退出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化能力 农地转出 宅基地退出意愿 代际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验经济视角下内蒙古乡村旅游预评价研究
5
作者 白胤 赵鸿 +2 位作者 李洪健 王伟栋 殷俊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3,共12页
首先,确定游客主体在体验经济与旅游活动之间的媒介作用,以游客出行、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及娱乐6个方面为准则层,拟定预评价体系指标,同时选取内蒙古典型旅游村进行实地调研采样,收集规划建设相关数据,对拟定的指标项进行完善和修... 首先,确定游客主体在体验经济与旅游活动之间的媒介作用,以游客出行、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及娱乐6个方面为准则层,拟定预评价体系指标,同时选取内蒙古典型旅游村进行实地调研采样,收集规划建设相关数据,对拟定的指标项进行完善和修正。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预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及权重进行检验,从而构建出一个相对科学、客观及可操作的预评价指标体系,在体验经济与旅游乡村规划建设之间建立起沟通桥梁,便于反复修正和指导建设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经济 乡村旅游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菰米研究现状及产业发展趋势
6
作者 张玉 杨狄芯芯 +3 位作者 练银银 谭斌 王梅 索化夷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2,共10页
菰米作为营养均衡的无麸质全谷物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和医学价值。该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在菰米的营养成分和加工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菰米中富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维生素、酚类... 菰米作为营养均衡的无麸质全谷物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和医学价值。该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在菰米的营养成分和加工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菰米中富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维生素、酚类化合物、植物甾醇、γ-谷维素和γ-氨基丁酸等,具有抗氧化和抗心脑血管疾病等活性。菰米现有加工方式单一,应用处于初级阶段,开展菰米新加工方式研究,拓展其应用特性是当前该领域的重要研究任务。展望了未来我国菰米深入研究与加工应用的发展方向,未来菰米需选育优良品种、扩大种植率;菰米加工可从主食食品、休闲食品和发酵食品三大类进行研发,也可作为膳食补充剂添加进食品中,提升产品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菰米 营养成分 生物活性成分 加工方式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OF的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以重庆市为例
7
作者 靳军英 王林 +1 位作者 金铁生 张卫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7,共15页
研究重庆市不同地理分区内各量级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为该地区进行更加精准的区域性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选取1981-2020年重庆市31个站点逐日降雨数据,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RE... 研究重庆市不同地理分区内各量级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为该地区进行更加精准的区域性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选取1981-2020年重庆市31个站点逐日降雨数据,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otate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REOF)对降雨侵蚀力进行地理分区,并结合R/S、5年滑动平均、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各分区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结果表明:①重庆市降雨侵蚀力可分为6个地理区域(Ⅰ-Ⅵ区);②重庆市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为5784.04 MJ·mm/(hm^(2)·h·a),不同降雨侵蚀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大雨、暴雨、中雨、大暴雨;③大雨侵蚀力在Ⅰ-Ⅲ区和Ⅴ-Ⅵ区占主导优势,暴雨侵蚀力在Ⅳ区占主导优势。各分区中,中雨、大雨及暴雨侵蚀力主要集中在5-9月,大暴雨侵蚀力集中在6-8月;④各区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年际变化从小到大依次为: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同一量级降雨侵蚀力的整体变化趋势均不显著;Hurst指数表明,中雨侵蚀力在Ⅰ和Ⅴ区、大雨侵蚀力在Ⅱ和Ⅴ区、大暴雨侵蚀力在Ⅰ和Ⅲ区呈强持续上升趋势;⑤中雨、大雨及大暴雨侵蚀力在渝东南、渝东北占主导优势,暴雨侵蚀力在渝西以及重庆中部占主导优势,且Ⅰ区酉阳和秀山、Ⅱ区开州、Ⅲ区北碚和铜梁、Ⅳ区璧山和永川、Ⅴ区巫溪和云阳及Ⅵ区忠县是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的高峰中心。通过对重庆各分区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的分析,明确了可能引起土壤侵蚀的主要雨型、高发时期和潜在风险较高的地区,可为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时空变化 旋转经验正交分解法 MK非参数趋势检验 R/S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对脱贫户收入的影响及异质性研究——基于3856户脱贫户的调查数据
8
作者 朱琳 夏万琪 +1 位作者 廖和平 顾罗迪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61,共16页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脱贫户收入影响因素,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实地调查法、OLS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从异质性角度分析影响脱贫户收入增长因素,通过对Y省3856户脱贫户的调查研究得到如下结论:教育和...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脱贫户收入影响因素,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实地调查法、OLS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从异质性角度分析影响脱贫户收入增长因素,通过对Y省3856户脱贫户的调查研究得到如下结论:教育和健康水平高可有效提升家庭收入,其中健康因素影响更大;劳动力迁移与脱贫户收入体现出极显著相关性,工资性收入是脱贫户收入的主要来源,并且迁移距离越远对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的回报越高,但对家庭人均经营性收入损耗也越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县就业技术培训效果较非重点区县更好,但整体而言与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家庭人均经营性收入呈现反向变化的因果关系,原因在于培训内容与劳动力需求出现错配,就业技术培训并未取得预期效果,技能型人力资本提升是未来投资的重难点。此外,不同性别和民族的脱贫户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人力资本收入回报的差异。基于此提出要提升就业技术培训质量、强化健康帮扶、引导转移就业和分层分类帮扶等措施促进脱贫户可持续增收,助力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户收入 人力资本 异质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算法对被遮挡柑橘的识别与定位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元昊 娄欢欢 +2 位作者 罗红品 付兴兰 李光林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3,共13页
针对果园环境中柑橘果实相互重叠和被枝叶遮挡,导致机器视觉识别柑橘果实与定位目标柑橘空间位置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SAM的改进算法。通过增加BAM(Bottlenet Attention Module)注意力机制提高模型对被遮挡柑橘的识别... 针对果园环境中柑橘果实相互重叠和被枝叶遮挡,导致机器视觉识别柑橘果实与定位目标柑橘空间位置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SAM的改进算法。通过增加BAM(Bottlenet Attention Module)注意力机制提高模型对被遮挡柑橘的识别准确率,运用SAM(Segment Anything Model)算法对被遮挡柑橘轮廓形状进行识别,并运用边缘检测法结合双目立体相机三维稠密深度点云得到被遮挡柑橘有效轮廓边,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被遮挡柑橘的完整轮廓以确定目标柑橘果实更精确的空间坐标位置。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准确识别并分离目标柑橘果实,同时更精确地定位柑橘果实空间坐标。改进的YOLOv8-SAM算法在果园环境中对被遮挡柑橘果实的识别平均精度达到91.1%,对被遮挡柑橘形心空间坐标的平均定位误差相比传统定位方法减少了16.22 mm,平均果径误差降低了7.99%,可为柑橘采摘机器人对重叠与被遮挡果实的准确识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采摘 机器视觉 空间定位 轮廓重建 遮挡果实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县域乡村三产融合与农户福祉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基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西南 廖和平 +3 位作者 王刚 阿迪燚旺 李东麟 常欣悦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5,共15页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阶段性任务。基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视角,构建乡村三产融合与农户福祉的评价体系。通过分析二者的空间格局以及耦合协调关系,探讨了重庆市县域乡村的发展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重庆市县域乡村...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阶段性任务。基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视角,构建乡村三产融合与农户福祉的评价体系。通过分析二者的空间格局以及耦合协调关系,探讨了重庆市县域乡村的发展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重庆市县域乡村三产融合发展过程中受到农户福祉协同增进的作用,二者的耦合协调性较好,以适度协调和初级协调为主,整体上呈现出从过渡发展阶段向协调发展阶段转变的趋势。②分维度看,乡村三产融合行为的农业产业链延伸、乡村业态多元化与农业多功能性3个维度与农户福祉各维度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以农户福祉为刚性主导,而乡村三产融合成效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两个维度与农户福祉各维度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以乡村三产融合为刚性主导;两者的高值区与低值区分布相对一致,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渝西地区,低值区主要集中在渝东北片区偏东北边缘区域和渝东南片区偏东南边缘区域,二者之间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协同。③基于乡村三产融合与农户福祉的耦合协调关系,重庆市县域乡村可划分为3种耦合类型:乡村三产滞后型、同步型与农户福祉滞后型。据此,提出了建设宜业乡村、助推产业发展,宜居宜业乡村协同推进,建设宜居乡村、保障农户福祉3种路径,旨在促进乡村三产融合与农户福祉协调发展,让农民能够通过在农村从事农业及相关生产活动,享受到更加幸福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三产融合 农户福祉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株牛源奇异变形杆菌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但蕊桐 谢沐含 +3 位作者 邱羊羊 陈建宇 李能章 彭远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40,共15页
为探究牛源奇异变形杆菌的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差异,对前期分离到的5株试验菌株(SPL569、SPL1502、SPL1504、SPL1511、SPL1512)进行了进一步的常规细菌学鉴定及群集运动分析、16S rDNA序列比对、动物致病性试验和毒力基因检测,通过药物... 为探究牛源奇异变形杆菌的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差异,对前期分离到的5株试验菌株(SPL569、SPL1502、SPL1504、SPL1511、SPL1512)进行了进一步的常规细菌学鉴定及群集运动分析、16S rDNA序列比对、动物致病性试验和毒力基因检测,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分析其耐药性。结果显示:5株试验菌株均为奇异变形杆菌,均具有在1.5%琼脂平板上发生同心圆迁移的群集运动现象,其中SPL1511和SPL1512迁移速度快于其他菌株,群集运动能力更强。致病性试验表明:只有SPL1511和SPL1512两株试验菌对小鼠致死。毒力基因检测发现:SPL1511和SPL1512具有特殊的“雾蔓”迁徙能力调节因子(rsbA),验证了该基因是拥有致病性的关键,同时也验证了群集运动能力越强、其侵袭力也越强。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5株试验菌对临床常见的大部分抗生素基本耐药,其中SPL569、SPL1502、SPL1504菌株只对头孢曲松敏感,SPL1511只对头孢他定敏感,SPL1512只对头孢哌酮敏感。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也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变形杆菌 群集运动 致病性 毒力基因 耐药性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效率烤烟等级识别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川 祝诗平 +2 位作者 黄华 严森垚 于丽敏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225,共13页
烤烟的等级识别是烟草产业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了降低烟农烤烟分级劳动强度,减少主观因素,提高识别精度,需要实现烤烟的自动分级。研究了深度学习中多种卷积神经网络的多层特征提取方法,并基于ShuffleNetV2网络提出一种改进的网络模型(Shu... 烤烟的等级识别是烟草产业的一个关键环节,为了降低烟农烤烟分级劳动强度,减少主观因素,提高识别精度,需要实现烤烟的自动分级。研究了深度学习中多种卷积神经网络的多层特征提取方法,并基于ShuffleNetV2网络提出一种改进的网络模型(ShuffleNetV2_FTC)。ShuffleNetV2_FTC网络是将ShuffleNetV2网络的主干单元进行更改,并引入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注意力机制和SiLU激活函数。应用该模型对27种类别的烤烟图像进行识别分类。该模型的最佳测试准确率为93.09%,检测帧率达到每秒15.3张。相对原模型获得了0.24%(0.5×)、6.06%(1×)和4.73%(1.5×)的准确率提升,每秒检测12.3张图片到15.3张图片的检测帧率提升。ShuffleNetV2_FTC网络结合机器视觉技术可以很好地识别烤烟等级,为优化烤烟的收购、烘干和加工等流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等级 图像处理 机器视觉 深度学习 ShuffleNetV2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开通对长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时朋飞 古俊龙 +2 位作者 黄荣娟 张鸿浩 李星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21,共16页
在系统阐述高铁开通与旅游业发展内在关联的基础之上,基于2010-2019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与多期渐进倍差法评估高铁开通对长三角地区城市旅游业发展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整体视角,高铁... 在系统阐述高铁开通与旅游业发展内在关联的基础之上,基于2010-2019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与多期渐进倍差法评估高铁开通对长三角地区城市旅游业发展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整体视角,高铁开通促进了长三角地区城市旅游业发展数量与质量的双提升,对发展质量的影响程度大于对发展数量的影响程度,同时高铁开通对该地区城市旅游业存在既“旺财”又“旺丁”的效果;②基于异质性视角,高铁开通对新一线及以上城市旅游业发展质量有微弱正向作用,但无法助推其发展数量的提升,对二线城市旅游业发展数量影响强而对发展质量影响较弱,对三线、四线及以下城市旅游业发展质量的提升影响较大而对发展数量影响微弱,这类城市沦为高铁旅游的“过道”;③基于驱动力视角,技术进步成为该地区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核心动力,同时高铁开通对除四线及以下城市的发展层次城市技术进步的驱动作用强于对技术效率的驱动作用。据此,在加快旅游强国建设背景下,应将高铁建设纳入推进区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政策工具,通过高铁网络完善产生的杠杆效应进一步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旅游技术创新与扩散、技术效率改进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发展 高铁开通 倾向得分匹配法 多期渐进倍差法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包裹缓释肥对水稻生长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晓淑 侯翠红 +5 位作者 陈新平 丁茂 束维正 王孟来 井红权 张务帅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2,共10页
研究地上、地下养分供需匹配、保障产量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一次性施肥产品及配套施用技术,是现代化、规模化、轻简化水稻生产的迫切需求。本文探究无机包裹型缓释肥一次性施用技术,为水稻养分高效吸收和管理精准轻简的施肥策略提供理... 研究地上、地下养分供需匹配、保障产量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一次性施肥产品及配套施用技术,是现代化、规模化、轻简化水稻生产的迫切需求。本文探究无机包裹型缓释肥一次性施用技术,为水稻养分高效吸收和管理精准轻简的施肥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设置4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分次施肥(FP)、一次性施用无机包裹型缓释肥料(DF)和减量20%一次性施用无机包裹型缓释肥料(JF),比较水稻生长发育、花前花后干物质及氮素积累转移、产量、土壤无机氮动态变化特征和氮肥利用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一次性施无机包裹型缓释肥DF处理水稻产量达8403.57 kg/hm 2,较常规施肥FP处理增产13.02%,减量20%一次性施无机包裹型缓释肥JF处理与FP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DF处理可在改善花前干物质转运量的同时提高花后干物质量,花后干物质量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较FP处理提高16.18%。DF、JF处理促进了水稻根系的发育,分蘖期总根长达455.84~530.42 cm,较FP处理提高12.13%和30.48%。整个生育期内DF、JF处理土壤无机氮浓度(59.45~14.96 mg/kg)始终高于FP处理(55.84~12.71 mg/kg)。DF处理较FP处理氮肥农学效率显著提高23.01%、当季回收率显著提高63.80%、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13.01%。一次性基施无机包裹型缓释肥料可实现水稻增产,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为水稻高产高效和轻简化栽培提供了增效肥料产品和可行性施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缓释氮肥 氮素积累转移 根系形态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水虻幼虫粉对四川白鹅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抗体水平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锡锋 桂福星 +5 位作者 仲崇华 黄欢 杨萍瑞 郝永峰 何先林 曹立亭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为探究黑水虻幼虫粉(HILM)替代饲料蛋白对四川白鹅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抗体水平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64只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四川白鹅,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即对照组、2%HILM组、4%HILM组、8%HILM组,分别饲喂... 为探究黑水虻幼虫粉(HILM)替代饲料蛋白对四川白鹅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抗体水平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64只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四川白鹅,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即对照组、2%HILM组、4%HILM组、8%HILM组,分别饲喂含0、2%、4%、8%黑水虻幼虫粉的等能等氮饲粮,试验期40 d,期间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HILM替代饲料蛋白可提高试验鹅只平均日增质量(ADG),其中2%HILM组效果明显(p<0.05);各HILM替代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呈上升趋势,其中8%HILM组血清GSH-Px上升明显(p<0.05);二次免疫后1周,各HILM替代组可提高血清H5-R13和H7-R4的抗体滴度,其中2%HILM组血清H5-R13抗体滴度显著升高(p<0.05),4%HILM组血清H7-R4抗体滴度显著升高(p<0.05);各HILM替代组血清生化指标和器官指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表明:黑水虻幼虫粉替代饲料蛋白能提高四川白鹅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对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有增强作用,以2%HILM组为适宜替代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幼虫粉 四川白鹅 生长性能 抗体水平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经济韧性与耕地破碎度空间格局及耦合关系研究——以重庆市奉节县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东麟 杨胜强 廖和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0,共16页
耕地破碎严重制约了乡村经济发展。探究乡村经济韧性与耕地破碎度之间的关系,对乡村振兴和土地整治策略制定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重庆市奉节县60个村庄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与熵权-TOPSIS法,探究奉节县乡村... 耕地破碎严重制约了乡村经济发展。探究乡村经济韧性与耕地破碎度之间的关系,对乡村振兴和土地整治策略制定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重庆市奉节县60个村庄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与熵权-TOPSIS法,探究奉节县乡村经济韧性和耕地破碎度的空间格局及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①高经济韧性乡村在长江以北围绕奉节县城集聚分布,在长江以南零星分布;②高破碎度耕地呈“一心两翼”格局,奉节县中部和南北两端耕地破碎度较高;③乡村经济韧性与耕地破碎度之间耦合协调度以适度协调和初级协调为主,乡村经济发展处于过渡阶段;④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显示奉节县西北部乡村耕地破碎度与乡村经济韧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耕地破碎度越高,乡村经济韧性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经济韧性 耕地破碎 空间格局 耦合协调 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脱贫地区乡村韧性耦合协调时空特征及障碍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宇轩 施琳娜 文琦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4,共13页
增强乡村韧性对于脱贫地区逐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该文使用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度模型,分析2000-2021年六盘山脱贫地区乡村韧性及其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特征,识别主要障碍因子,并提出一种基于障碍... 增强乡村韧性对于脱贫地区逐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该文使用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度模型,分析2000-2021年六盘山脱贫地区乡村韧性及其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特征,识别主要障碍因子,并提出一种基于障碍度模型更加精细化的乡村类型分区方法,填补了当前乡村韧性中关于障碍因素空间异质性分析的不足。主要结论:①乡村综合韧性及各子系统韧性水平在2000-2021年均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逐渐凸显。②乡村韧性耦合度保持较高水平,协调度则由中度失调衰退向勉强协调发展稳步转变。③影响乡村韧性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有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一产业增加值等;生产和生态子系统的障碍度不断减弱,生活子系统的障碍度逐渐增强。④乡村韧性障碍类型分区主要有生产障碍型、生活障碍型、生态障碍型、多元障碍复合型4类。六盘山脱贫地区乡村及各子系统韧性耦合协调水平较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后续阶段,需要关注乡村三生功能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韧性 时空特征 耦合协调 障碍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小流域典型植物群落水源涵养功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平宗 张峰 +3 位作者 冯滔 王定斌 杨澜 陈晓燕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4,共12页
水源涵养功能的变化显著影响区域生态水文和土壤侵蚀过程,三峡库区作为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明确其典型植物群落的水源涵养功能,对于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 水源涵养功能的变化显著影响区域生态水文和土壤侵蚀过程,三峡库区作为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明确其典型植物群落的水源涵养功能,对于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库区典型植物群落枯落物蓄积特征、持水过程以及枯落物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枯落物蓄积量(0.43~5.76 t/hm^(2))和持水能力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库区湿热的气候条件导致未分解枯落物蓄积量均小于半分解枯落物,且未分解层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均小于半分解枯落物(除桉树和草地外)。此外,未分解和半分解枯落物持水量和吸水速率随浸水时间的增加分别呈对数函数增加和幂函数减小的趋势。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层(0~20 cm)有效蓄水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桉树林的有效蓄水量最大(208.42 t/hm^(2)),灌木最小(63.90 t/hm^(2))。综合来看,库区各植物群落枯落物和土壤层的水源涵养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桉树、草地、柏树、马尾松、柑橘、坡耕地、灌木,且其大小主要受控于土壤层的水源涵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枯落物水文效应 土壤水文效应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旁核lncRNA HFAR介导SK2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调控机制探究
19
作者 杨玉莹 刘京 +5 位作者 刘海峰 孙巍 赵静岩 张敏 王仁俊 杨一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2,共11页
交感神经系统活动过度增强是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是加速CHF病情恶化的主要因素。为阐明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中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RNA,lncRNA)心力衰竭相关调节剂(... 交感神经系统活动过度增强是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是加速CHF病情恶化的主要因素。为阐明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中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RNA,lncRNA)心力衰竭相关调节剂(Heart failure associated regulator,HFAR),调控2型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蛋白(small-conductance Ca 2+-activated K+channel 2,SK2)参与CHF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CHF模型,通过qRT-PCR方法在CHF大鼠下丘脑PVN组织和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on II,ANGII)孵育的原代培养新生乳鼠下丘脑神经元细胞中,筛选出表达下调显著的lncRNA HFAR(p<0.001);进一步利用心脏彩超检测、交感神经放电记录方法、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技术,发现过表达PVN内lncRNA HFAR可显著改善CHF大鼠心功能、抑制交感神经兴奋亢进和显著上调SK2的表达(p<0.05)。结果表明:PVN中下调显著的lncRNA HFAR通过靶向SK2参与CHF大鼠交感神经兴奋的调节,这将为CHF治疗提供一种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旁核 心力衰竭相关调节剂 2型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交感神经活动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开花生物学及授粉方式对果实发育的影响
20
作者 刘林秀 姚小华 +4 位作者 曾海涛 滕建华 徐皓 陈娟娟 常君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3,共11页
为探究油茶开花生物学及不同授粉方式对油茶果实发育的影响,以14年生国家审定良种‘长林4号’(CL4)和‘长林53号’(CL53)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统计分析了2个油茶品种的花期特性、花器官结构特征,以及3种不同授粉方式(自然授粉、自花授粉、... 为探究油茶开花生物学及不同授粉方式对油茶果实发育的影响,以14年生国家审定良种‘长林4号’(CL4)和‘长林53号’(CL53)扦插苗为试验材料,统计分析了2个油茶品种的花期特性、花器官结构特征,以及3种不同授粉方式(自然授粉、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下油茶果的果实性状和经济性状差异。结果表明:①CL4为早花品种,CL53为中花品种,昆虫访花行为频繁,有利于异花授粉,CL4相比更有利于进行自花授粉。②横径、纵径动态分析发现,同一时间段CL53×CL53横径、纵径最小,与其他组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L4×CL4与异花授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果实性状的比较发现,CL53自花授粉与自然授粉和异花授粉相比,果实的鲜果质量、横径、纵径明显下降,而CL4所有授粉组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利用隶属函数对经济性状综合排名发现,排名第1、2、3的分别为CL4×CL4、CL53×CL4、CL4×CL53。综合表明:CL53异花授粉优势明显,而CL4自花授粉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此外,CL4和CL53可互为父母本进行异花授粉,授粉果实品质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开花生物学 授粉方式 果实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