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利用网状Meta评价不同的针灸方式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WANGFANG数据库、维普(VIP)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从2010年1月—2023年1月的有关不同针灸方法在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方面...目的利用网状Meta评价不同的针灸方式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WANGFANG数据库、维普(VIP)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从2010年1月—2023年1月的有关不同针灸方法在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方面的随机对照实验数据,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8项研究。在提高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FMA)方面,与单纯的康复训练或者单纯的普通针刺相比,结合温针灸、浮针、电针和普通针刺的康复训练策略对提升FMA评分的疗效更为显著;与普通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相比,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浮针结合康复训练对提高FMA评分的疗效更好。基于网状Meta分析疗效排序结果,温针灸+康复训练>浮针+康复训练>电针+康复训练>普通针刺+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普通针刺。在降低疼痛评分(VAS)方面,与单纯的康复训练相比,结合浮针、温针灸、电针和普通针刺的康复训练策略对降低VAS评分的疗效更为显著;与普通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相比,浮针结合康复训练,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降低VAS评分有更好的疗效。基于网状Meta分析疗效排序结果:浮针+康复训练>温针灸+康复训练>电针+康复训练>普通针刺>普通针刺+康复训练>康复训练。结论不同的针灸方式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均有一定的疗效,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可成为提高中风后SHS的上肢FMA评分的最优针灸治疗方式,浮针联合康复训练可成为降低中风后SHS的VAS评分的最优针灸治疗方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利用网状Meta评价不同的针灸方式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WANGFANG数据库、维普(VIP)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从2010年1月—2023年1月的有关不同针灸方法在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方面的随机对照实验数据,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8项研究。在提高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FMA)方面,与单纯的康复训练或者单纯的普通针刺相比,结合温针灸、浮针、电针和普通针刺的康复训练策略对提升FMA评分的疗效更为显著;与普通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相比,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浮针结合康复训练对提高FMA评分的疗效更好。基于网状Meta分析疗效排序结果,温针灸+康复训练>浮针+康复训练>电针+康复训练>普通针刺+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普通针刺。在降低疼痛评分(VAS)方面,与单纯的康复训练相比,结合浮针、温针灸、电针和普通针刺的康复训练策略对降低VAS评分的疗效更为显著;与普通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相比,浮针结合康复训练,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降低VAS评分有更好的疗效。基于网状Meta分析疗效排序结果:浮针+康复训练>温针灸+康复训练>电针+康复训练>普通针刺>普通针刺+康复训练>康复训练。结论不同的针灸方式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均有一定的疗效,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可成为提高中风后SHS的上肢FMA评分的最优针灸治疗方式,浮针联合康复训练可成为降低中风后SHS的VAS评分的最优针灸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