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8,2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艺术科技》征稿简则
1
艺术科技 2025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艺术科技》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主管、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艺术和科技综合学术期刊。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9436,国内统一刊号CN33-1166/TN,邮... 《艺术科技》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主管、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艺术和科技综合学术期刊。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9436,国内统一刊号CN33-1166/TN,邮发代号:32-59,国内外公开发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新闻出版署 学术期刊 艺术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藝術科技》征稿简则
2
艺术科技 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艺术科技》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主管、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艺术和科技综合学术期刊。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9436,国内统一刊号CN33-1166/TN,邮... 《艺术科技》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主管、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艺术和科技综合学术期刊。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9436,国内统一刊号CN33-1166/TN,邮发代号:32-59,国内外公开发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新闻出版署 学术期刊 艺术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科技》征稿简则
3
艺术科技 2025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艺术科技》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主管、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艺术和科技综合学术期刊。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9436,国内统-刊号CN33-1166/TN,邮... 《艺术科技》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主管、浙江舞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艺术和科技综合学术期刊。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半月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9436,国内统-刊号CN33-1166/TN,邮发代号:32-59,国内外公开发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新闻出版署 学术期刊 艺术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中医养生音乐疗法促进师生身心健康策略探究
4
作者 吴亚芬 刘燕 艺术科技 2025年第5期238-240,共3页
文章探讨中医养生音乐疗法对师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基于五行五音理论和心理学机制,分析其在调节气血、平衡阴阳、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方面的作用。通过分析校园实践案例,证实该疗法能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学习与工作效率,为心理健... 文章探讨中医养生音乐疗法对师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基于五行五音理论和心理学机制,分析其在调节气血、平衡阴阳、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方面的作用。通过分析校园实践案例,证实该疗法能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学习与工作效率,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思路,同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养生音乐疗法 五行五音理论 校园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艺术类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
5
作者 黄璜 艺术科技 2025年第4期87-89,共3页
文章主要探讨高职艺术类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通过分析国家政策,以及对艺术类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实样态的实证调研,系统掌握学生认知认同及教育的主体性、内容性困境,客观审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认... 文章主要探讨高职艺术类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通过分析国家政策,以及对艺术类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实样态的实证调研,系统掌握学生认知认同及教育的主体性、内容性困境,客观审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认知亟待深化、教育内容丰富性亟待加强、教育方式亟待创新、师资结构亟待调整等现存问题及其成因。基于文化自信视域,构建高职艺术类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的多层级认同框架,从理论、价值、情感、身份四大维度提出实现路径,有序构筑民族文化教育新体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场域并强化大思政软性环境建设,充分彰显高职艺术类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独有教育优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实向度的理论图景勾勒提供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艺术类院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理论认同 价值认同 情感认同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式塔心理学视域下《幻想交响曲》的听觉意象构建——以第二乐章《舞会》为例
6
作者 柯莉 艺术科技 2025年第4期10-12,54,共4页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作为19世纪标题音乐的典范之作,其音响叙事与心理图式的同构关系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文章以作品第二乐章《舞会》为研究对象,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异质同构”理论,通过听觉意象的完形分析路径,系统解构作曲家如何通过... 柏辽兹《幻想交响曲》作为19世纪标题音乐的典范之作,其音响叙事与心理图式的同构关系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文章以作品第二乐章《舞会》为研究对象,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异质同构”理论,通过听觉意象的完形分析路径,系统解构作曲家如何通过音响造型实现心理叙事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该作品通过建立音乐符号系统与心理图式的多维映射关系,开创了标题音乐心理叙事的范式。研究指出,“固定乐思”作为核心音乐母题,具有双重叙事功能:在显性层面,通过主题变形技术勾勒女主人公在舞会中的动态形象,完成了连贯的情节叙事;更重要的是,在隐性层面借助配器、复调与节奏结构,该母题成为男主人公意识流动的声学镜像。首先,柏辽兹通过音色分层与“前景—后景”功能层设计,模拟了意识活动中注意焦点的转移过程,并形成了具有情感张力的听觉焦点,激发了从“蓦然回首”的惊艳感知到“灯火阑珊”的怅然凝望的复杂心理联想。其次,通过舞会主题与“固定乐思”建构出的多声部音响的“共时性对抗”,将“越热闹越孤独”的心理悖论转化为可感知的听觉意象。最后,通过力度、速度与发音点的协同运作,触发“欢乐场合中隐隐思念”的诗意联想。文章从跨学科视角揭示了柏辽兹音乐语言革新背后的深层心理机制,对拓展标题音乐研究的理论边界、深化音乐符号学与认知美学的交叉研究具有双重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学 《幻想交响曲》 听觉意象 注意 孤独 依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对单机游戏交互性与情感构建的影响与策略分析
7
作者 朱诗源 罗敬暄 艺术科技 2025年第4期113-115,共3页
大语言模型具有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这为单机游戏的交互性以及情感构建提供了新的可能。文章研究将大语言模型置入单机游戏后,借助动态对话系统、多分支剧情生成以及个性化响应,对游戏交互性与情感构建的影响,着重探讨了对单机游戏... 大语言模型具有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这为单机游戏的交互性以及情感构建提供了新的可能。文章研究将大语言模型置入单机游戏后,借助动态对话系统、多分支剧情生成以及个性化响应,对游戏交互性与情感构建的影响,着重探讨了对单机游戏玩家群体社交需求的弥补。然而,大语言模型在游戏应用方面还存在实时请求计算负载、生成内容质量控制以及伦理冲突等挑战,文章从技术特性、设计策略角度入手探讨优化方法,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机游戏 大语言模型(LLM) 交互性 情感构建 社交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美学意境下汽车智能座舱设计研究
8
作者 杨艺 冯楠 艺术科技 2025年第3期49-51,共3页
文章以东方美学的文化背景为基础,探讨其在汽车智能座舱设计中的应用与影响。文章梳理了东方美学的发展脉络,重点剖析其核心思想,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智能座舱的技术进步与设计走向。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东方美学元素的实际应用效果,揭示其价... 文章以东方美学的文化背景为基础,探讨其在汽车智能座舱设计中的应用与影响。文章梳理了东方美学的发展脉络,重点剖析其核心思想,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智能座舱的技术进步与设计走向。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东方美学元素的实际应用效果,揭示其价值,优化座舱美学体验,增强对文化的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美学 汽车智能座舱 文化认同 情感共鸣 用户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NO-AHP 的智慧养老机器人交互需求识别研究
9
作者 王清 池俊颖 艺术科技 2025年第5期44-46,共3页
在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加速的当下,智慧养老机器人作为助力老年人生活的新兴力量,其交互需求的精准把握愈发关键。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攀升,老年人对智能化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智慧养老机器人作为重要的辅助工具,其交互设计的... 在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加速的当下,智慧养老机器人作为助力老年人生活的新兴力量,其交互需求的精准把握愈发关键。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攀升,老年人对智能化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智慧养老机器人作为重要的辅助工具,其交互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老年人的使用体验和生活质量。然而,现阶段智慧养老机器人在交互设计方面尚存不足,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智慧养老机器人的普及和应用效果。鉴于此,文章聚焦于该问题的破解,创新性地提出基于KANO-AHP模型的智慧养老机器人交互设计需求识别策略。首先运用KANO模型细致甄别老年用户对于机器人交互功能、交互方式等各类设计元素的需求特性,将其归类为基本型、期望型、魅力型等不同需求层次;进而依托AHP法通过构建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精准量化智慧养老机器人各层次设计元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得出权重值,为后续优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撑。通过这一双重模型驱动的研究路径,深度挖掘老年用户在智慧养老机器人交互过程中的核心偏好,为后续交互设计优化提供决策依据,力求全方位提升老年用户的使用满意度,助推智慧养老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用户 智慧养老机器人 交互设计元素 KANO模型 AHP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湘传统节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长沙火宫殿庙会为例
10
作者 黄璇 艺术科技 2025年第3期181-183,共3页
节庆文化的传承不仅依赖政府的支持,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文章提出创新与传统相结合的节庆文化传承策略,并强调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合作对保护与发展庙会文化的重要性。文章提出,未来湖湘传统节庆文化可通过保持传统与加强创新,运用... 节庆文化的传承不仅依赖政府的支持,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文章提出创新与传统相结合的节庆文化传承策略,并强调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合作对保护与发展庙会文化的重要性。文章提出,未来湖湘传统节庆文化可通过保持传统与加强创新,运用科技手段,在跨文化交流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同时,文章提出湖湘传统节庆文化的传承经验对其他地区传统节庆文化传承具有重要启示,要加强创新、文化教育和社会合作等。通过创新与传承的有机结合,湖湘节庆文化有望在未来焕发新的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湘传统节庆文化 传承 发展 创新 长沙火宫殿庙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11
作者 罗明亮 艺术科技 2025年第1期135-137,共3页
文章针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思政教育存在的文化传承断层等问题,构建“三维联动—六阶螺旋”协同育人体系。依托德技融合,首创非遗数字化与职业伦理转化矩阵,迭代Kolb模型形成AR(增强现实)标注渗透机制,运用区块链存证开发虚实教学场景。... 文章针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思政教育存在的文化传承断层等问题,构建“三维联动—六阶螺旋”协同育人体系。依托德技融合,首创非遗数字化与职业伦理转化矩阵,迭代Kolb模型形成AR(增强现实)标注渗透机制,运用区块链存证开发虚实教学场景。建立“文化驱动—创新约束”平衡机制,推动设计教育从技能输出转向价值创造,为职教落实文化强国提供实践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艺术设计 教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路径研究--以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
12
作者 罗明亮 艺术科技 2025年第3期124-126,共3页
在国家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亟须构建符合学科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文章基于多维协同育人理论,提出“文化传承+价值引领+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改革路径,通过建立动态思政资源库、跨学科导师制及五维评价体系... 在国家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亟须构建符合学科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文章基于多维协同育人理论,提出“文化传承+价值引领+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改革路径,通过建立动态思政资源库、跨学科导师制及五维评价体系,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显著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与职业素养,为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艺术设计 教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派建筑灰调色谱在当代民宿空间设计中的生态应用路径探究
13
作者 杨静 艺术科技 2025年第5期68-70,共3页
随着文旅产业向“体验化”“在地化”转型,民宿设计亟须从地域文化中提炼核心要素,实现生态与人文双重价值。徽派建筑的灰调色谱以黑、白、灰三色为核心,既承载着“粉墙黛瓦”的视觉艺术特征,又蕴含“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理念,成为当... 随着文旅产业向“体验化”“在地化”转型,民宿设计亟须从地域文化中提炼核心要素,实现生态与人文双重价值。徽派建筑的灰调色谱以黑、白、灰三色为核心,既承载着“粉墙黛瓦”的视觉艺术特征,又蕴含“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理念,成为当代民宿空间设计中生态重构的重要文化基因。在生态文明与文化自信的双重背景下,传统建筑色彩的现代转化成为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徽派建筑灰调色谱作为地域文化与生态智慧的视觉载体,以素雅内敛的色彩语言和“师法自然”的营造哲学,为当代民宿空间设计提供了独特的创新路径。文章以艺术设计专业视角,探讨徽派建筑灰调色谱的艺术特征与生态内涵,分析其在当代民宿空间设计中的生态要素重构路径与应用创新策略。文章首先解析徽派建筑灰调色谱的视觉艺术特征、文化象征意义及生态美学理念,揭示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哲学;其次,从空间光影、材料可持续性、自然融合与功能分区四个维度,提出灰调色谱在民宿空间的生态要素重构方法;最后,结合数字技术、地域文化叙事、动态交互场景及低碳环保理念,构建灰调色谱的生态应用创新路径。研究表明,徽派建筑灰调色谱不仅能强化民宿空间的地域文化表达,还能通过生态设计策略实现功能与美学的平衡,为当代可持续人居环境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派建筑 灰调色谱 民宿空间设计 生态美学 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美育课程跨学科师资团队建设路径研究
14
作者 周旭婷 艺术科技 2025年第5期84-86,共3页
目的:当前国家人才教育的全面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职院校职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综合的要求。为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文章探讨了美育课程跨学科师资团队建设路径。方法:文章分析了高职美育课程跨学科教... 目的:当前国家人才教育的全面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高职院校职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综合的要求。为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文章探讨了美育课程跨学科师资团队建设路径。方法:文章分析了高职美育课程跨学科教育具备的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促进美育与其他学科深度融合、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等重要意义,然后探讨了当前师资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如学科背景单一、跨学科交流匮乏、培训体系不完善等,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设路径,如明确师资素质能力要求、构建多元化选拔机制、建立系统培训机制与职业发展机制、科学构建评价体系并设立激励机制。结果:研究发现,高职美育课程跨学科教育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还能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提升创造力、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同时,教师在跨学科教学中能够拓展自身知识领域,提升教学水平。然而,现有师资团队存在学科背景单一、跨学科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需通过系统的培训和科学的管理加以改进。结论:高职院校应加强美育课程跨学科师资团队建设,优化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丰富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架构,提升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支持,同时也促进高职院校美育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美育课程 跨学科 师资团队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实融合”驱动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育人体系创新与实践探究
15
作者 孔令强 聂勇强 艺术科技 2025年第3期103-105,共3页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与产教融合战略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以实验、实践、实训、实战“四实融合”为核心理念,构建产教协同育人体系。文章提出通过整合校企资源、革新课程架构、强化师资队伍、搭建多层次实践平台,构建“四实融合”...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与产教融合战略背景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以实验、实践、实训、实战“四实融合”为核心理念,构建产教协同育人体系。文章提出通过整合校企资源、革新课程架构、强化师资队伍、搭建多层次实践平台,构建“四实融合”生态圈,推动学生创新能力与职业能力的梯度提升,探索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实融合 数字媒体艺术 跨学科融合 产教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教师学术创新的技术整合路径研究
16
作者 谢志杰 艺术科技 2025年第5期74-77,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在高校教师学术创新中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文章分析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教师学术创新的重要意义,指出其能够构建新的学术创新模型并突破技术瓶颈。通过分析高校教师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在高校教师学术创新中的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文章分析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教师学术创新的重要意义,指出其能够构建新的学术创新模型并突破技术瓶颈。通过分析高校教师学术创新现状,发现当前教师在数字技术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学术创新成果的质量等方面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一个包含技术应用、教师能力、支持系统等多个维度的技术整合模型,并提出数据驱动、人工智能辅助、网络协作与资源共享、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应用等多种技术整合路径,从不同角度为高校教师提供提升学术创新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同时,文章强调为实施技术整合提供保障,包括加强高校政策支持、提升教师的数字技术能力、营造学术创新文化等。文章研究提出,合理应用数字技术并整合多种技术路径,能够帮助高校教师更高效地开展学术研究,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和创新点,同时促进跨学科合作和资源共享,推动学术研究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高校教师 学术创新 技术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艺术设计视角下城市文旅活动沉浸式体验构建路径探究
17
作者 孙博 艺术科技 2025年第3期184-186,共3页
随着当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文旅产业逐渐成为地方创收的重要产业,文旅活动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将数字艺术设计应用到城市文旅活动的沉浸式体验中,为文旅活动提供更坚实的发展引擎,可以促进文旅活动的经济效益提升。基于此... 随着当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文旅产业逐渐成为地方创收的重要产业,文旅活动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将数字艺术设计应用到城市文旅活动的沉浸式体验中,为文旅活动提供更坚实的发展引擎,可以促进文旅活动的经济效益提升。基于此,文章从数字艺术设计与城市文旅活动的概念论述入手,了解当前城市文旅活动推进沉浸式体验模式的情况,并针对问题提出数字艺术设计赋能沉浸式体验的具体路径,旨在提升城市文旅活动设计效能,促进城市文化、经济的双丰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艺术设计 文旅活动 沉浸式体验 活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艺术社团服务社区文化建设路径探究
18
作者 李瑶钿 艺术科技 2025年第5期111-113,共3页
目的:“双高计划”推动了高职教育改革,高职院校逐渐从培养高职学生单一技能向“德技并修、服务民生”的高素质培养方向发展。目前社区文化建设存在内容单一、文化传承断代、新老居民融合程度低的问题,高职院校艺术社团存在“重展演轻... 目的:“双高计划”推动了高职教育改革,高职院校逐渐从培养高职学生单一技能向“德技并修、服务民生”的高素质培养方向发展。目前社区文化建设存在内容单一、文化传承断代、新老居民融合程度低的问题,高职院校艺术社团存在“重展演轻服务、重技能轻育人”的教学实践困境。文章对“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艺术社团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进行了探索,旨在解决社区文化服务供需存在的问题。方法:构建“需求调研—项目孵化—效能评估”闭环实践机制,使学校和社会联动,开发“基础+提升+定制”服务包,利用PDCA循环优化服务流程,构建“技艺传习+文化浸润”的育人体系。结果:通过实践形成了可复制的高职院校艺术社团社区艺术服务标准化模式,激发了非遗传承活力,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了社区文化凝聚力和居民归属感。结论:通过高职艺术社团服务社区文化建设,落实了“双高计划”社会服务职能,对教学资源进行了整合与创新,不仅拓展了高职教育,还为基层文化治理提供了支撑,使职业教育逐渐从技能输出发展为价值创造,最终完成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艺术社团 社区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智能设计背景下设计符号转型及影响
19
作者 王渝柯 徐峰 艺术科技 2025年第2期67-69,73,共4页
文章旨在探讨智能设计时代背景下符号表达的新趋势,分析艺术与设计如何因人工智能的介入而趋于融合,以及这一趋势如何挑战传统符号学理论并推动设计领域中符号表达方式的创新。
关键词 智能设计 符号表达 艺术与设计融合 人工智能 符号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育融合”视域下高职大学美育的实践问题与创新对策研究--以“衣食住行”美育资源开发为例
20
作者 朱红林 艺术科技 2025年第3期91-93,共3页
为提升高职育人质量和成效,文章基于“五育融合”视角,深入探究高职院校大学美育的实践问题和创新性的育人对策,促进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井然有序开展,提升高职人才培养成效。文章以“衣食住行”美育资源开发为例,深度解读并分析了“五育... 为提升高职育人质量和成效,文章基于“五育融合”视角,深入探究高职院校大学美育的实践问题和创新性的育人对策,促进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井然有序开展,提升高职人才培养成效。文章以“衣食住行”美育资源开发为例,深度解读并分析了“五育融合”融入高职大学美育的重要意义,以及推动“衣食住行”美育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结合其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资源库构建、教学方法创新、跨学科协同、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等实践对策,从而推动“五育融合”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美育实践,高质量完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大学美育 衣食住行 美育资源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