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19篇文章
< 1 2 2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EM/SPH耦合方法的不同冰级船舶冰阻力预报
1
作者 王志鹏 赵桥生 +1 位作者 雷建奇 季少鹏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为准确预报船舶在不同厚度海冰下的阻力性能,基于FEM/SPH(Finite Element Method/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耦合方法开展不同冰级船舶冰阻力预报研究。采用线弹性与非线性软化相结合的方式构建黏聚单元损伤模型,以冰层厚度为基... 为准确预报船舶在不同厚度海冰下的阻力性能,基于FEM/SPH(Finite Element Method/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耦合方法开展不同冰级船舶冰阻力预报研究。采用线弹性与非线性软化相结合的方式构建黏聚单元损伤模型,以冰层厚度为基础尺寸建立海冰数值模型,通过弯曲强度测试标定相应的力学参数。同时,考虑船舶破冰过程中海水的影响,分别选择低冰级、中冰级和高冰级极地船舶开展破冰过程数值模拟并预报船舶冰阻力。将冰阻力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相对比,结果表明二者的最大偏差不超过12%,证明该数值预报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海冰数值模型 冰阻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art 3D的船体结构开孔参数化工具开发
2
作者 陈悦 王荣青 +1 位作者 张延昌 芮鑫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为了解决船体结构开孔设计建模效率低下的问题,基于Smart 3D二次开发框架,通过研究参数化设计方法,建立一种基于Smart3D二次开发的结构开孔参数化设计方法。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下,基于Net FrameWork框架,运用vb.net... 为了解决船体结构开孔设计建模效率低下的问题,基于Smart 3D二次开发框架,通过研究参数化设计方法,建立一种基于Smart3D二次开发的结构开孔参数化设计方法。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下,基于Net FrameWork框架,运用vb.net语言进行船体结构开孔参数化建模工具的二次开发。在此基础上,以某7000 TEU箱船Smart 3D模型为应用实例,借助开发的工具进行实例验证,验证表明,该工具可实现多船体肋位上结构开孔的批量建模功能,与传统开孔技术相比,可进一步提升开孔设计建模效率,增加建模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结构开孔 Smart 3D 参数化建模 工具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RT算法与三维碰撞检测的冗余机械臂高效路径规划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瑞雪 蒋序帆 +3 位作者 尹旭悦 骆晓萌 韦乃琨 祁超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5年第1期66-73,共8页
为了解决冗余机械臂在复杂环境中的路径规划和避障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快速扩展随机树(Rapidly Exploring Random Tree,RRT)算法与三维碰撞检测的高效路径规划方法。利用改进算法生成无碰撞的平滑路径,对机器人姿态进行求解,并通过碰... 为了解决冗余机械臂在复杂环境中的路径规划和避障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快速扩展随机树(Rapidly Exploring Random Tree,RRT)算法与三维碰撞检测的高效路径规划方法。利用改进算法生成无碰撞的平滑路径,对机器人姿态进行求解,并通过碰撞检测验证路径的可行性。改进的RRT算法采用基于概率的控制机制来优化随机点生成策略,结合路径平滑算法减少路径节点,同时引入三维碰撞检测技术以确保路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二维和三维复杂场景中均能显著提升路径规划效率,成功率和路径平滑性明显优于传统算法。研究成果可为冗余机械臂在复杂环境中的路径规划提供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机械臂 路径规划 改进RRT算法 三维碰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控导叶底部造流系统仿真研究
4
作者 徐剑 胡涛 +3 位作者 盛其虎 潘欣钰 徐永春 黄宏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5年第2期75-78,共4页
为了提升底部造流水动力试验装置测试区域流态,针对可调角度导叶组进行多工况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对比优化。结果表明:在8 m、6 m和4 m等不同水深工况下,调节进水端导叶组角度分别为50°、40°和30°,出水端导叶组角度统... 为了提升底部造流水动力试验装置测试区域流态,针对可调角度导叶组进行多工况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对比优化。结果表明:在8 m、6 m和4 m等不同水深工况下,调节进水端导叶组角度分别为50°、40°和30°,出水端导叶组角度统一为30°时,测试区可形成平均流速为1m/s、均匀度为±15%的水流,且减少了回水端管路中涡流区的存在。因此,通过可调角度导流措施可使得底部造流系统在不影响大水深造波的前提下在测试区和回水管道中形成较为均匀的水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叶 群控 造流系统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体异形分段吊码设置的要点分析
5
作者 张寓晗 顾彬彬 +2 位作者 杨莉 顾文捷 龚玉玲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5年第1期47-53,共7页
中大型船舶的建造正常都是以分段为单位按区域进行建造。考虑到船体线型、内部结构的布置和施工的方便性,分段划分的形状各异,建造方式也不同。分段建造完毕需要移送冲砂房进行抛丸除锈、根据船舶保护涂层标准(Performance Standard of ... 中大型船舶的建造正常都是以分段为单位按区域进行建造。考虑到船体线型、内部结构的布置和施工的方便性,分段划分的形状各异,建造方式也不同。分段建造完毕需要移送冲砂房进行抛丸除锈、根据船舶保护涂层标准(Performance Standard of Protective Coatings,PSPC)保护、喷涂防锈漆等,再运送至船台进行合拢。此过程中的安全起吊、侧翻和翻身等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特别是特殊形状的异形分段,这就要求分段吊码的设计必须非常谨慎。根据历来多种船型分段吊码的理论设计和现场经验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异形分段吊码设计的要点。研究结果可为后续不同建造方式和不同结构外形的分段吊码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分段 异形分段 分段吊码 门式起重机 临时加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SES软件的深水导管架海上施工分析
6
作者 王琪 陈达 +1 位作者 刘娟 郝梦楠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25年第2期72-78,共7页
为对作业水深超过200 m的大型深水导管架的海上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分析,结合南海某新设计的深水导管架平台,基于MOSES软件模拟导管架的拖航和下水过程。对驳船的拖航稳性和运动响应进行分析计算,并研究浪向和驳船吃水深度对驳船与导管架... 为对作业水深超过200 m的大型深水导管架的海上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分析,结合南海某新设计的深水导管架平台,基于MOSES软件模拟导管架的拖航和下水过程。对驳船的拖航稳性和运动响应进行分析计算,并研究浪向和驳船吃水深度对驳船与导管架联合体运动RAO的影响,结果发现:浪向对各自由度RAO幅值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驳船吃水深度增加仅导致纵荡幅值减小。同时,对导管架下水的基本工况和初始下水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得到驳船初始吃水和纵倾对下水过程的影响曲线,可看出在导管架下水过程中各项参数均符合规范的要求。研究结论可供深水导管架海上施工方案的设计和优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架 MOSES软件 拖航 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的船舶横摇预测模型及其可解释性分析
7
作者 李佳萌 任云晖 丁红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5年第1期26-29,61,共5页
为了对船舶航行姿态进行准确预测,基于极限梯度提升(e 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建立多重因素与船舶横摇运动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采用沙普利可加性特征解释方法(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方法对预测结果的可解... 为了对船舶航行姿态进行准确预测,基于极限梯度提升(e 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建立多重因素与船舶横摇运动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采用沙普利可加性特征解释方法(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方法对预测结果的可解释性进行解译。结果表明,XGBoost模型对横摇角具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和预测能力,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决定系数均超过0.95;时间、航速、阻尼为船舶横摇角的主要影响因素,水面线系数和吃水深度为船舶横摇角的次要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可为船舶运动行为预测以及船舶运行稳定性提高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横摇角 XGBoost 预测 可解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升式钻井平台模块化推进系统的配置和适用性研究
8
作者 吕会敏 常双利 +2 位作者 汪迪 赵迎辉 巩德鑫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25年第1期28-32,50,共6页
针对自升式海洋平台在拖船的协助下移位存在的作业环节多、效率低和拖航费用高的问题,以一艘服役年限超过30 a的自升式钻井平台为对象,对其模块化推进系统的配置和适用性进行研究。详细介绍模块化推进系统的组成,在助航和动力定位2种工... 针对自升式海洋平台在拖船的协助下移位存在的作业环节多、效率低和拖航费用高的问题,以一艘服役年限超过30 a的自升式钻井平台为对象,对其模块化推进系统的配置和适用性进行研究。详细介绍模块化推进系统的组成,在助航和动力定位2种工况下计算分析平台的水动力,最终确定模块化推进系统总布置方案,并对平台的动力定位性能、稳性、吃水和结构强度进行校核,验证该模块化推进系统在自升式钻井平台上的适用性。通过该研究,为模块化推进系统在自升式钻井平台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推进系统 自升式钻井平台 水动力 动力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多用途船工装脚手架数字化干涉解决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平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5年第1期54-56,79,共4页
工装脚手架是船舶建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装,而结构干涉一直是工装脚手架搭设作业难以回避的问题。以极地多用途运输船为依托,通过梳理设计过程中工装脚手架的数字化设计思路,从设计方法、技术难点和解决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 工装脚手架是船舶建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装,而结构干涉一直是工装脚手架搭设作业难以回避的问题。以极地多用途运输船为依托,通过梳理设计过程中工装脚手架的数字化设计思路,从设计方法、技术难点和解决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应用三维模拟技术解决工装脚手架结构干涉问题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现场工装脚手架出现干涉情况的几率。研究结果对船舶工装脚手架的干涉避碰问题解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多用途运输船 工装脚手架 数字化 三维模拟 干涉避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计周期的船体结构模型数据质量优化
10
作者 赵洋 窦培林 +2 位作者 张小辉 袁洪涛 栾志萌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5年第3期12-18,共7页
为加快船舶设计向基于模型的定义(Model-Based Definition,MBD)应用,提升船体结构模型数据质量。结合三维模型创建的“前、中、后”3个主要阶段,探讨设计标准体系、结构库建库和自动化检查相结合的框架体系,提出基于产品设计周期的优化... 为加快船舶设计向基于模型的定义(Model-Based Definition,MBD)应用,提升船体结构模型数据质量。结合三维模型创建的“前、中、后”3个主要阶段,探讨设计标准体系、结构库建库和自动化检查相结合的框架体系,提出基于产品设计周期的优化模型数据质量的思路和方法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标准化建库方案有助于提高建模的效率和模型的一致性;模型检查工具的检查修改效率相对于人工提升了96%。研究成果可为船体结构模型质量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的定义 模型质量 船体结构 设计周期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优化
11
作者 郝书婷 孙鹏 毛羽飞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5年第3期88-92,共5页
针对船舶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现状,揭示其在技术、防护手段、管理机制和国际协作方面等的不足,采用文献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评估当前船舶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效果及存在的漏洞并提出优化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现有船舶网络安全防护... 针对船舶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现状,揭示其在技术、防护手段、管理机制和国际协作方面等的不足,采用文献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评估当前船舶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效果及存在的漏洞并提出优化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现有船舶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存在技术防护手段不完善、管理机制执行不到位和国际协作不足等问题,导致船舶运营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优化船舶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需要技术、管理与国际协作等的深度结合,通过智能化防护、管理制度完善以及全球协作网络建设等,可显著提高船舶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为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网络安全 智能航运 防护体系 人工智能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喷涂绝缘材料的性能研究与应用
12
作者 王子翻 迟梅君 +2 位作者 张平 徐竞恩 马琪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25年第2期53-59,共7页
针对传统船舶绝缘材料敷设存在的工序复杂、施工效率低、材料损耗多和保温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船用喷涂绝缘材料。简述该绝缘材料的组成和施工原理,重点从防火、保温、隔声、附着力、固化周期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 针对传统船舶绝缘材料敷设存在的工序复杂、施工效率低、材料损耗多和保温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船用喷涂绝缘材料。简述该绝缘材料的组成和施工原理,重点从防火、保温、隔声、附着力、固化周期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相比传统绝缘材料,喷涂绝缘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火、保温和隔声性能,以及更高的性价比和施工效率,能有效节约船厂劳动力,实现减负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涂绝缘 绿色材料 高性价比 施工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E平台的船舶管系三维标注方法
13
作者 盛智豪 高伟 +2 位作者 韩海荣 赵志鹏 龚伟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25年第2期65-71,共7页
为实现船舶设计建造过程中三维模型管系模型设计信息在船舶设计所与船厂之间高效传递,针对当前管系模型三维标注方法尚不完善且效率较低的问题,开展基于3DE(3DEXPERIENCE)平台的船舶管系三维标注方法研究。对三维标注的需求、标注内容... 为实现船舶设计建造过程中三维模型管系模型设计信息在船舶设计所与船厂之间高效传递,针对当前管系模型三维标注方法尚不完善且效率较低的问题,开展基于3DE(3DEXPERIENCE)平台的船舶管系三维标注方法研究。对三维标注的需求、标注内容和标注要求进行研究,总结出一种三维标注方法,形成一套船舶管系模型标注方案和研发工具。实际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完成设计信息标注,实现基于模型的船舶管系全要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E平台 二次开发 三维标注 船舶管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潜船浮箱移动风险的预测分析
14
作者 朱见华 陈旭东 +3 位作者 张雷 施海涛 王舒雅 吴雄祥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5年第1期30-34,共5页
为了研究半潜船浮箱借助滑移小车运载到特制轨道上进行移动作业的风险,指导浮箱移动作业安全开展,对浮箱的结构、设备以及其他附件等建立模型,通过模型计算质量重心,确保浮箱移动计算的准确性。根据船舶停靠区域的海况,采用三维势流理... 为了研究半潜船浮箱借助滑移小车运载到特制轨道上进行移动作业的风险,指导浮箱移动作业安全开展,对浮箱的结构、设备以及其他附件等建立模型,通过模型计算质量重心,确保浮箱移动计算的准确性。根据船舶停靠区域的海况,采用三维势流理论方法计算该船的横向加速度,并根据横向加速度计算浮箱的惯性力。根据计算结果来预测浮箱移动过程中发生倾覆和相对位移的可能性,确保浮箱移动过程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浮箱不会出现位移或倾覆的可能。该分析提高了浮箱移动作业的安全性,可为其他船舶进行浮箱移动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潜船 浮箱移动 风险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工程辅助船主机在船排放测试方法分析
15
作者 王子赫 王波 +1 位作者 陈明亮 尹自斌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25年第1期39-44,共6页
为使某工程辅助船配置的中速主柴油机加装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装置之后取得国际防止空气污染证书,对其开展在船NOx排放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顶推泥滩的船舶负载加载方式可保持测试工况的相对稳定,使... 为使某工程辅助船配置的中速主柴油机加装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装置之后取得国际防止空气污染证书,对其开展在船NOx排放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顶推泥滩的船舶负载加载方式可保持测试工况的相对稳定,使船舶主机轴功率达到《船用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试验及检验指南(2020)》中A方案要求的轴功率偏差范围;校准之后,用于测试的气体分析仪和燃油流量计可分别满足A方案有关排气成分浓度、氨逃逸和油耗量的测试精度要求;采用的应变式轴功率仪的扩展不确定度小于2%,满足A方案中的排放测试精度要求;额定工况下的发动机实船测试参数在原机技术案卷要求的范围内,发动机技术状态基本符合A方案的要求。主机加装SCR装置之后,各测试工况下的氨逃逸值满足指南中的限值要求,NOx加权比排放符合TireⅡ排放限值要求,能达到交通运输部有关旧船进口的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辅助船 船舶主机 废气排放 实船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大型起重船吊机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天宇 张磊 侍红南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5年第2期11-16,27,共7页
为了研究海上大型起重船吊机需求性能的发展趋势,以大型起重船从事作业的海洋工程领域为主要目标,以项目具体结构物参数以及国内外新造、新研发的起重船吊机参数配置为依托,通过数据整理分析,预测未来海洋工程施工项目对大型起重船吊机... 为了研究海上大型起重船吊机需求性能的发展趋势,以大型起重船从事作业的海洋工程领域为主要目标,以项目具体结构物参数以及国内外新造、新研发的起重船吊机参数配置为依托,通过数据整理分析,预测未来海洋工程施工项目对大型起重船吊机各项性能的要求。结果表明,随着人类向深远海的不断开发,海洋工程施工对起重船吊机各项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分析结果可为船东的投资建造、设计院的船型设计及大型海工吊机设备商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重船 海上施工项目 吊机 性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建造中的精度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真 朱嘉晟 +2 位作者 陈潇潇 袁浩宇 弥思瑶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5年第1期11-16,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造船的质量,减少由于精度控制缺陷导致的返工等问题的发生,以促进国内船舶建造过程中精度控制技术的发展,从船舶制造管理要点等角度探讨当前中国船企在精度技术上存在的缺陷,围绕船舶建造精度管理及控制技术开展相应的理... 为了进一步提升造船的质量,减少由于精度控制缺陷导致的返工等问题的发生,以促进国内船舶建造过程中精度控制技术的发展,从船舶制造管理要点等角度探讨当前中国船企在精度技术上存在的缺陷,围绕船舶建造精度管理及控制技术开展相应的理论研究与技术论证,分析船舶建造精度发展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当前国内船舶制造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于精度标准的制定、检测智能化的程度、检测技术及仪器开发等方面。研究成果可为船舶建造精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建造 精度技术 船舶质量 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气船压缩机房盆舾装安装工艺
18
作者 刘荣梅 董三国 +1 位作者 潘建庆 曹新光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5年第3期42-46,共5页
压缩机房是液化汽船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设计时压缩机房未设置隔离空舱、材料和设备等未按实施阶段安装管理,因此影响整个舾装件的完整性,且压缩机房设备单元与甲板采用共同底座的形式,存在结构振动严重的情况。针对传统压缩机房设计存... 压缩机房是液化汽船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设计时压缩机房未设置隔离空舱、材料和设备等未按实施阶段安装管理,因此影响整个舾装件的完整性,且压缩机房设备单元与甲板采用共同底座的形式,存在结构振动严重的情况。针对传统压缩机房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在建22000 m3乙烯运输船为研究对象,利用压缩机房双层底进行压缩机房的盆舾装设计,通过取消单元共同底座的设计方法,有效地降低船舶的质量和重心,达到压缩机和马达等液货设备提前安装完成的目的,提高了管系和电缆等舾装件安装的完整性,实现了船舶功能模块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机房 盆舾装 共同底座 安装的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船应急撤离中的路径优化
19
作者 杨吉凯 李子晗 +1 位作者 程绍坚 李威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为优化客船应急撤离路径,提高撤离效率并保障乘客和船员的安全,以一艘3层客船为研究对象,采用AnyLogic仿真平台进行建模与模拟,对撤离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综合考量客船内部布局和人员分布等因素,提出同层撤离策略和区域内预置撤离通道策... 为优化客船应急撤离路径,提高撤离效率并保障乘客和船员的安全,以一艘3层客船为研究对象,采用AnyLogic仿真平台进行建模与模拟,对撤离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综合考量客船内部布局和人员分布等因素,提出同层撤离策略和区域内预置撤离通道策略,其中:同层撤离策略通过优化目标选择减少通过楼梯的撤离需求,有效提高撤离效率;区域内预置撤离通道策略对人流量较大的区域进行优化,保证通道畅通无阻。研究结果显示,同层撤离策略能缩短撤离时间21.65%,预置撤离通道策略能缩短撤离时间12.2%,说明这些策略有效,能实现对撤离路径优化。该研究可供客船提升运行的安全性和应急响应能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船应急撤离 人员撤离仿真 撤离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船级社(NK)发布《汽车运输船船员火灾安全疏散指南》
20
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25年第1期3-3,共1页
2024年12月17日,日本船级社(NK)发布了《汽车运输船船员火灾安全疏散指南》并引入了安全疏散措施船级符号。NK表示,汽车运输船通常在货舱上方设有起居区和救生设备,如救生艇和救生筏,货舱的通风管道靠近起居舱。因此,货舱火灾产生的火... 2024年12月17日,日本船级社(NK)发布了《汽车运输船船员火灾安全疏散指南》并引入了安全疏散措施船级符号。NK表示,汽车运输船通常在货舱上方设有起居区和救生设备,如救生艇和救生筏,货舱的通风管道靠近起居舱。因此,货舱火灾产生的火焰和烟雾会影响这些关键区域以及疏散路线,带来疏散挑战,并可能危及船员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运输船 救生设备 船级社 救生筏 救生艇 安全疏散 船级符号 通风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