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6,7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元自适应性减摇鳍零航速控制系统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成海 辛小辰 +1 位作者 刘树锋 胡甚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0,共5页
基于减摇鳍零航速系统使PID控制法不能取得理想减摇效果的难题,分析了改进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机能,在神经元架构不增大复杂性前提下,从根本上提升了非线性处置力,为了减少对减摇鳍零航速伺服驱动系统的需求,依据控制中最优二次型目标... 基于减摇鳍零航速系统使PID控制法不能取得理想减摇效果的难题,分析了改进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机能,在神经元架构不增大复杂性前提下,从根本上提升了非线性处置力,为了减少对减摇鳍零航速伺服驱动系统的需求,依据控制中最优二次型目标理论,在线进行神经元的参数自适应调控,进行了对于驱动功率间接的限制。验证了Lyapunov系统在此控制方法条件下具有的稳定能力,且处于不同海况情形下和PID控制法模拟比对,体现了此方法对于解决减摇鳍零航速非线性控制问题具有强大优势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摇鳍零航速 神经元自适应力 二次型目标 控制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冰多次碰撞下极地航行船舶舷侧结构动态响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姜河蓉 姜金辉 +1 位作者 杨泽文 袁昱超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近年来全球变暖的加剧使得北极航道的开放更具可行性,为分析极地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冰载荷及船体结构响应特性,本文针对船体舷侧结构与浮冰场多次碰撞的场景开展数值仿真研究。参考现阶段浮冰观测统计经验,建立船体舷侧结构-浮冰场相互作... 近年来全球变暖的加剧使得北极航道的开放更具可行性,为分析极地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冰载荷及船体结构响应特性,本文针对船体舷侧结构与浮冰场多次碰撞的场景开展数值仿真研究。参考现阶段浮冰观测统计经验,建立船体舷侧结构-浮冰场相互作用有限元数值模型,在不同碰撞角度与不同浮冰密集度下开展仿真计算,分析船冰连续多次碰撞过程中碰撞力、能量及响应数据,研究碰撞角度和浮冰场密集度对浮冰载荷及船体舷侧结构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船冰多次相互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规律与船冰单次作用存在一定差异,碰撞角度与浮冰场密集度参数对船冰碰撞力与船体舷侧结构响应特征影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本文研究内容对极地航行船舶舷侧结构的安全性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冰多次碰撞 舷侧结构 结构响应 非线性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通信网络的工程船舶载运信息监测系统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香莲 杨正祥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0-163,共4页
为实时掌控工程船舶运动以及状态等多种载运信息,设计基于5G通信网络的工程船舶载运信息监测系统。船端部分通过多种传感器实时采集船舶航行状态、货物状态等载运信息;在船端与岸上连接桥梁—5G通信网络作用下,将采集信息实时、准确地... 为实时掌控工程船舶运动以及状态等多种载运信息,设计基于5G通信网络的工程船舶载运信息监测系统。船端部分通过多种传感器实时采集船舶航行状态、货物状态等载运信息;在船端与岸上连接桥梁—5G通信网络作用下,将采集信息实时、准确地传输至岸上部分;岸上部分接收、处理、存储和分析接收到数据,得出工程船舶载运信息监测结果,其中在停船监测方面,数据处理中心能够实时捕捉并记录船舶的停泊时间、位置等关键信息。岸上部分的载运信息相关监测结果,可通过监测平台予以呈现。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的通信时延低、数据上传速度快,能够实时监测船舶多种载运信息并进行可视化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通信网络 工程船舶 载运信息 监测系统 停泊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嵌入式技术的船舶航行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崔源 徐增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8-161,共4页
船舶航行控制需适应复杂多变的航行环境扰动,PLC嵌入式技术具备强大的逻辑运算与适应能力,能够达到各种复杂场景的控制要求,为此,设计基于PLC嵌入式技术的船舶航行自动控制系统。通过系统的设备层实时采集船舶航行的位置、舵角、航向等... 船舶航行控制需适应复杂多变的航行环境扰动,PLC嵌入式技术具备强大的逻辑运算与适应能力,能够达到各种复杂场景的控制要求,为此,设计基于PLC嵌入式技术的船舶航行自动控制系统。通过系统的设备层实时采集船舶航行的位置、舵角、航向等数据,传入嵌入式控制层,该层调用其嵌入式微处理器存储与处理此类数据后,调用其所嵌入的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以预设的船舶航行舵角为控制目标,对船舶的舵机实施控制,降低舵角偏差,达到船舶航行航向控制目的。结果显示,该系统可针对不同风力与风速航行环境下的船舶实现精准航行控制,控制后船舶在2种航行环境下的航行舵角几乎均能够与预设舵角相吻合,且均可按照预设航向航行,控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嵌入式技术 船舶航行 BP神经网络 PID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GO-Bi-GRU的船舶轨迹预测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谢海波 乔冠洲 +2 位作者 代程 丁润祯 白伟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0,共7页
针对传统的神经网络模型因超参数众多,在实验中比对最优参数组合效率低下导致误差较大和反应速度慢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北方苍鹰优化(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NGO)算法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Gated Recu... 针对传统的神经网络模型因超参数众多,在实验中比对最优参数组合效率低下导致误差较大和反应速度慢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北方苍鹰优化(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NGO)算法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 Bi-GRU)的船舶轨迹预测模型NGO-Bi-GRU(Northern Goshawk Optimization 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利用NGO对Bi-GRU模型的学习率、隐藏节点和正则化系数进行寻优,然后将寻优得到的网络超参数代入Bi-GRU进行船舶轨迹预测。将该模型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模型(Gated Recurrent Unit, GRU)以及使用该算法优化的长短期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实验对比,将均方误差、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作为评价标准。结果表明,NGO-Bi-GRU模型在经度和纬度预测上误差较小、精确度较高且数值波动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苍鹰算法 船舶轨迹预测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稿提示
6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舰船科学技术》是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舰船研究院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舰船科技领域水路运输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2年。本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应用型核心期... 《舰船科学技术》是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舰船研究院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舰船科技领域水路运输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2年。本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中国科协高质量科技期刊、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来源期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科学技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舰船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稿提示
7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舰船科学技术》是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舰船研究院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舰船科技领域水路运输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2年。本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应用型核心期... 《舰船科学技术》是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舰船研究院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舰船科技领域水路运输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2年。本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中国科协高质量科技期刊、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来源期刊等。《舰船科学技术》以面向广大舰船科技工作者,反映舰船领域最新科技研究成果为宗旨,积极促进舰船领域的学术与科技交流,推动舰船科技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科学技术 中国舰船研究院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稿提示
8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F0002-F0002,共1页
《舰船科学技术》是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舰船研究院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舰船科技领域水路运输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2年。本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应用型核心期... 《舰船科学技术》是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舰船研究院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舰船科技领域水路运输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2年。本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中国科协高质量科技期刊、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来源期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科学技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舰船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科学技术投稿提示
9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F0002-F0002,共1页
《舰船科学技术》是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舰船研究院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舰船科技领域水路运输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2年。本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应用型核心期... 《舰船科学技术》是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舰船研究院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舰船科技领域水路运输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2年。本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中国科协高质量科技期刊、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来源期刊等。《舰船科学技术》以面向广大舰船科技工作者,反映舰船领域最新科技研究成果为宗旨,积极促进舰船领域的学术与科技交流,推动舰船科技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科学技术 中国舰船研究院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稿提示
10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F0002-F0002,共1页
《舰船科学技术》是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舰船研究院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舰船科技领域水路运输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2年。本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应用型核心期... 《舰船科学技术》是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舰船研究院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舰船科技领域水路运输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2年。本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中国科协高质量科技期刊、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来源期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科学技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舰船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稿提示
11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F0002-F0002,共1页
《舰船科学技术》是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舰船研究院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舰船科技领域水路运输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2年。本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应用型核心期... 《舰船科学技术》是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舰船研究院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舰船科技领域水路运输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2年。本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中国科协高质量科技期刊、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来源期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科学技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舰船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科学技术投稿提示
12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F0002-F0002,共1页
《舰船科学技术》是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舰船研究院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舰船科技领域水路运输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2年。本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应用型核心期... 《舰船科学技术》是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舰船研究院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舰船科技领域水路运输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2年。本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中国科协高质量科技期刊、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来源期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科学技术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科学技术投稿提示
13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F0002-F0002,共1页
《舰船科学技术》是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舰船研究院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舰船科技领域水路运输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2年。本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应用型核心期... 《舰船科学技术》是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舰船研究院和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主办的中国舰船科技领域水路运输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62年。本刊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优秀国防科技期刊、中国科协高质量科技期刊、WJCI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来源期刊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科学技术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面舰船雷达波SAR成像隐身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敢 倪海参 +1 位作者 上官子柠 张韩西子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3,共5页
该研究主要应用于水面舰船雷达波隐身设计优化领域,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用高频电磁仿真计算方法,通过目标几何建模、SAR成像散射特征识别、散射特征分析及强散射源控制、雷达波隐身设计等相关措施,提出面向雷达成像的水面舰船雷达波... 该研究主要应用于水面舰船雷达波隐身设计优化领域,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用高频电磁仿真计算方法,通过目标几何建模、SAR成像散射特征识别、散射特征分析及强散射源控制、雷达波隐身设计等相关措施,提出面向雷达成像的水面舰船雷达波散射特征隐身研究方法,可快速预估水面舰船等复杂目标的散射中心,通过相关强散射源控制,以电磁仿真驱动对舰船外形进行优化,可有效改善水面舰船的雷达波隐身性能,提升水面舰船的战斗隐蔽性和生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 雷达波 散射特性 隐身 SAR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卷积自编码器的船舶逆变器故障诊断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博文 张思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0,共6页
为实现对船舶逆变器的有效维护,确保船舶逆变器模块的正常运行,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和降噪卷积自编码器的船舶逆变器开路故障诊断方法。可以直接对一维原始电流数据自适应地提取数据特征,降低信号内的噪声,实现端到端的故障诊断... 为实现对船舶逆变器的有效维护,确保船舶逆变器模块的正常运行,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和降噪卷积自编码器的船舶逆变器开路故障诊断方法。可以直接对一维原始电流数据自适应地提取数据特征,降低信号内的噪声,实现端到端的故障诊断。首先,利用数据增强方法来增强数据集;其次,根据数据特点设计可以提取局部细节和整体结构信息的多尺度卷积特征融合模块,并在编码器中引入该模块,形成特征提取模型;最后,利用全连接神经网络对模型输出的数据特征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实现故障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优越的数据特征提取性能及噪声鲁棒性能,可以实现船舶逆变器开关器件开路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逆变器 故障诊断 多尺度特征融合 卷积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粒度声呐图像匹配的水下定位方法
16
作者 王可 王振鹤 +4 位作者 王彪 刘攀第 王华 李佳欣 徐明亮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95-102,共8页
针对水下地形匹配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粒度声呐图像匹配的定位方法。构建了U-Net架构的图像特征抽取模型,以无监督方式抽取水下声呐图像的高层特征。设计了一种具有时空约束的多粒度匹配算法,在特征空间内首先进行粗粒度匹配,并结... 针对水下地形匹配定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粒度声呐图像匹配的定位方法。构建了U-Net架构的图像特征抽取模型,以无监督方式抽取水下声呐图像的高层特征。设计了一种具有时空约束的多粒度匹配算法,在特征空间内首先进行粗粒度匹配,并结合时空约束约简搜索空间,然后进行细粒度精确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实现水下定位。通过建模水下典型地形并进行模拟声呐探测构建了数据集,包括水下地形高程数据和对应的声呐探测图像。在自构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定位精度可达0.679 m,平均单次定位时长小于0.5 s,性能优于基线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定位 声呐图像 特征匹配 图像检索 多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体准静态压溃破坏模式下的载荷特性研究
17
作者 夏劲松 刘俊杰 +2 位作者 赵南 蒋彩霞 俞同强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41-46,共6页
本文基于极地船舶挤压破冰的物理场景,开展冰体准静态压溃破坏模式下的载荷特性研究。完成冰试件的单轴压缩试验和弯曲试验,获取试验室制冰工艺所得冰体的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分析冰体模型准静态压溃失效过程中的载荷-位移曲线、冰体模... 本文基于极地船舶挤压破冰的物理场景,开展冰体准静态压溃破坏模式下的载荷特性研究。完成冰试件的单轴压缩试验和弯曲试验,获取试验室制冰工艺所得冰体的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分析冰体模型准静态压溃失效过程中的载荷-位移曲线、冰体模型和加筋板接触面的压力分布及冰体模型的失效模式。本研究可为极地船舶在冰区航行时挤压破冰场景下冰荷载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溃破坏 载荷特性 压缩强度 弯曲强度 制冰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解脱内转塔单点浮筒水下极限承载力研究
18
作者 黄曙光 蔡元浪 +3 位作者 杨小龙 张棣 李俊汲 刘帅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3-138,共6页
在深海油气资源开采与装备开发中,随着水深增加,静水压溃失稳成为结构最主要的失效模式。以南海奋进号FPSO内转塔单点锥形浮筒在深水回接钢缆作业为例,研究了锥形壳式结构受压极限承载力。系统地总结了结构屈曲失稳理论和方法,对锥形壳... 在深海油气资源开采与装备开发中,随着水深增加,静水压溃失稳成为结构最主要的失效模式。以南海奋进号FPSO内转塔单点锥形浮筒在深水回接钢缆作业为例,研究了锥形壳式结构受压极限承载力。系统地总结了结构屈曲失稳理论和方法,对锥形壳式结构振型、特征值屈曲以及是否考虑初始几何缺陷敏感性的非线性屈曲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锥形壳式结构屈曲失稳与最大变形无相关性,考虑初始几何缺陷的非线性屈曲方法可以较准确地评估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为中国南海深水油气和装备开发中壳式锥形结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转塔单点 极限承载力 特征值屈曲 非线性屈曲 初始几何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平台的舰船操纵模拟器关键技术综述
19
作者 彭利坤 王晨宇 +3 位作者 吕帮俊 陈佳 黄斌 潘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6,共6页
本文综述基于运动平台国内外舰船操纵模拟器的发展现状,总结分析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反解、控制策略,不同模拟器洗出算法的侧重点和性能指标,舰船运动数学模型的参数化与非参数化建模等关键技术。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分析,指出未来基于运动... 本文综述基于运动平台国内外舰船操纵模拟器的发展现状,总结分析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反解、控制策略,不同模拟器洗出算法的侧重点和性能指标,舰船运动数学模型的参数化与非参数化建模等关键技术。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分析,指出未来基于运动平台的舰船操纵模拟器的发展将会朝着更智能化、沉浸式方向发展,为进一步研发高逼真度舰船操纵模拟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操纵模拟器 运动平台 洗出算法 舰船操纵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艇排水孔面积对压载水舱吹除特性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方超 马骏 +2 位作者 俞健 李斌 张德满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5,共5页
为指导潜艇压载水舱排水孔定量设计,探究排水孔通流面积参数与压载水舱吹除压力特性之间的关系,基于RANS模型和VOF模型,以水舱排水孔面积作为单一变量,对高压空气吹除压载水舱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水舱... 为指导潜艇压载水舱排水孔定量设计,探究排水孔通流面积参数与压载水舱吹除压力特性之间的关系,基于RANS模型和VOF模型,以水舱排水孔面积作为单一变量,对高压空气吹除压载水舱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水舱内吹除积压随排水孔通流面积变化的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吹除压力和质量流量一定时,压载水舱内壁面最大压力与排水孔面积之间存在负相关的线性关系。研究成果对于排水孔在水舱结构安全和低噪声开孔的约束下开展定量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载水舱 吹除积压 相关性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