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7,0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欢迎订阅2025年《耕作与栽培》
1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6期7-7,共1页
《耕作与栽培》是中国耕作栽培学专刊,1981年创刊,1983年正式公开发行。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本刊以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业管理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和农民技术员为读者对象。以“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技术... 《耕作与栽培》是中国耕作栽培学专刊,1981年创刊,1983年正式公开发行。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本刊以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业管理人员、农业院校师生和农民技术员为读者对象。以“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技术,促进农业科学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为宗旨。坚持以应用为主,普及和提高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技术员 农技推广 耕作与栽培 农业管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与栽培》投稿指南
2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7期156-156,共1页
《耕作与栽培》是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支持“应用为主,普及与提高结合,立足于贵州,面向... 《耕作与栽培》是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支持“应用为主,普及与提高结合,立足于贵州,面向全国”的原则,突出专业特色,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实际,深受广大农业工作者、农业院校师生、农民技术员的欢迎,在农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培养科技人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刊 耕作与栽培 农业科技进步 办刊宗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与栽培》期刊简介
3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6期129-129,共1页
《耕作与栽培》是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支持... 《耕作与栽培》是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支持“应用为主,普及与提高结合,立足于贵州,面向全国”的原则,突出专业特色,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实际,深受广大农业工作者、农业院校师生、农民技术员的欢迎,在农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培养科技人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与栽培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期刊简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与栽培》期刊简介
4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5期37-37,共1页
《耕作与栽培》是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坚持... 《耕作与栽培》是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坚持“应用为主,普及与提高结合,立足于贵州,面向全国”的原则,突出专业特色,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实际,深受广大农业工作者、农业院校师生、农民技术员的欢迎,在农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培养科技人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与栽培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期刊简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与栽培》期刊简介
5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3期154-154,共1页
《耕作与栽培》是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坚持... 《耕作与栽培》是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坚持“应用为主,普及与提高结合,立足于贵州,面向全国”的原则,突出专业特色,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实际,深受广大农业工作者、农业院校师生、农民技术员的欢迎,在农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培养科技人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与栽培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期刊简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与栽培》投稿指南
6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7期44-44,共1页
《耕作与栽培》于1981年创刊,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是我国唯一的耕作学与栽培学学科专业期刊。本刊1992年曾列为北图中国农学类核心期刊,现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 《耕作与栽培》于1981年创刊,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是我国唯一的耕作学与栽培学学科专业期刊。本刊1992年曾列为北图中国农学类核心期刊,现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遴选)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以及西牛计划优秀中文期刊。期刊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与栽培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与栽培》期刊简介
7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7期105-105,共1页
《耕作与栽培》是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支持... 《耕作与栽培》是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国内耕作与栽培学方面的唯一专刊。期刊自1981年11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繁荣和发展中国耕作栽培学,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为振兴农业服务”的办刊宗旨,支持“应用为主,普及与提高结合,立足于贵州,面向全国”的原则,突出专业特色,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实际,深受广大农业工作者、农业院校师生、农民技术员的欢迎,在农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培养科技人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与栽培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期刊简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与栽培》投稿指南
8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5期130-130,共1页
《耕作与栽培》于1981年创刊,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是我国唯一的耕作学与栽培学学科专业期刊。本刊1992年曾列为北图中国农学类核心期刊,现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 《耕作与栽培》于1981年创刊,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是我国唯一的耕作学与栽培学学科专业期刊。本刊1992年曾列为北图中国农学类核心期刊,现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遴选)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以及西牛计划优秀中文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 耕作与栽培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冷凉地区小麦盖魔芋套种玉米栽培技术
9
作者 程加省 赵德宏 +6 位作者 刘列 王志伟 乔祥梅 王志龙 黄廷芝 程耿 于亚雄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3期128-130,共3页
为在云南冷凉地区有限土地上实现粮食—饲料—经济协同发展,利用小麦耐寒抗旱及小麦与魔芋、玉米、辣椒、马铃薯生长季不同的特点,通过在魔芋上面浅播小麦,精细玉米、辣椒、马铃薯墒宽,形成魔芋上面种小麦,轮间作玉米、辣椒、马铃薯的... 为在云南冷凉地区有限土地上实现粮食—饲料—经济协同发展,利用小麦耐寒抗旱及小麦与魔芋、玉米、辣椒、马铃薯生长季不同的特点,通过在魔芋上面浅播小麦,精细玉米、辣椒、马铃薯墒宽,形成魔芋上面种小麦,轮间作玉米、辣椒、马铃薯的粮经协同栽培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实现粮食供应,同时增加农户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魔芋 玉米 轮间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冬水田优质杂交中稻机械化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
10
作者 徐富贤 张林 +6 位作者 郭晓艺 郭长春 刘茂 朱永川 周兴兵 熊洪 蒋鹏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6期124-126,共3页
采用集成的优质杂交中稻机械化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优质高产品种、培育塑盘机插秧苗、本田高产高效栽培、严控稻谷干燥水分等。在川南冬水田区开展优质稻品种(国标二级以上)机械化轻简化高产示范3932.67 hm^(2),平均产量达635.9... 采用集成的优质杂交中稻机械化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优质高产品种、培育塑盘机插秧苗、本田高产高效栽培、严控稻谷干燥水分等。在川南冬水田区开展优质稻品种(国标二级以上)机械化轻简化高产示范3932.67 hm^(2),平均产量达635.9 kg/667 m^(2),其中“百亩”核心示范区平均产量达702.7 kg/667 m^(2)。示范区单产较前三年均值增产13.36%,机械化稻田比例提高54.49%、氮肥投入减少10.31%、增收节支354.7元/667 m^(2)。不仅提高了水稻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显著提高了稻米品质与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机械化 轻简化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乌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11
作者 蓝亿亿 吴炳孙 +4 位作者 孙勇 何鹏 高乐 郑婧怡 陈良秋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3期1-4,21,共5页
为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乌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赤霉素(GA_(3))、萘乙酸(NAA)、6-苄氨基嘌呤(6-BA)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各设3个浓度对乌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对其相关萌发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为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乌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赤霉素(GA_(3))、萘乙酸(NAA)、6-苄氨基嘌呤(6-BA)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各设3个浓度对乌榄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对其相关萌发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乌榄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影响不同,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乌榄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从大到小的依次为GA_(3)、NAA、6-BA。其中,300 mg/L的GA_(3)对乌榄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能显著提高乌榄种子的发芽率,使其出苗更整齐,可在生产实践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乌榄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家系黄山松球果性状和种子特性及其相关性分析
12
作者 陈雪莲 韦蔷 +2 位作者 姜春武 潘婷 徐六一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2期31-36,共6页
以35个黄山松家系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球果性状和种子特性相关指标,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各指标的变异性和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各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在4.73%~21.67%之间;不同家系黄山松的各指标间均存在极显... 以35个黄山松家系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球果性状和种子特性相关指标,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各指标的变异性和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各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在4.73%~21.67%之间;不同家系黄山松的各指标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球果纵径、横径、单果鲜重、大小对种子的千粒重有极显著的影响,其中球果的横径是最主要的决定因子;通过聚类分析把35个家系的球果分成三个类型,第一个类型所包含的1号、14号、15号和33号家系可以作为黄山采种用优良候选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山松 球果 种子 变异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涝害胁迫对茄子生理特性和果实产量的影响
13
作者 杨静 瞿飞 +3 位作者 赵夏云 蒋芳芳 文林宏 王天文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1期15-20,26,共7页
为探究涝害胁迫对茄子生理特性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大田试验,对涝害胁迫处理茄子幼苗的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浓度及定植后果实的产量品质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涝害后,茄子的植株生长受到抑制,... 为探究涝害胁迫对茄子生理特性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采用盆栽+大田试验,对涝害胁迫处理茄子幼苗的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浓度及定植后果实的产量品质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涝害后,茄子的植株生长受到抑制,株高、茎粗、株幅显著下降,较常规处理(ck)平均分别下降58.40%、36.32%、73.52%;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效能显著降低,其中涝害胁迫处理的茄子Pn、Gs、Tr平均分别降低36.81%、54.08%、47.41%;同时茄子幼苗的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浓度以及MDA含量显著增加,表明涝害胁迫下茄子幼苗的膜质过氧化加剧,保护酶系统上调以及渗透调节物增加,增强了茄子幼苗的活性氧清除能力以及维持了细胞内外的稳态。对涝害胁迫后的茄苗进行定植,测产结果表明,单株产量显著下降,说明涝害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光合效率的下降以及膜质过氧化作用的损伤最终导致了茄子幼苗的生长受抑,使得产量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涝害胁迫 保护酶 光合特性 渗透调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分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两型系91774AB及同型临保系91774C的选育
14
作者 张敏琴 郭少敏 +1 位作者 高志宏 韩宏仕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5期137-139,共3页
甘蓝型油菜三系授粉控制系统已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通过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远缘杂交,创制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探索油菜育种新路径,为甘蓝型油菜强优势组合测配提供材料基础。通过6年12代选育,育成了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 甘蓝型油菜三系授粉控制系统已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通过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远缘杂交,创制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探索油菜育种新路径,为甘蓝型油菜强优势组合测配提供材料基础。通过6年12代选育,育成了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两型系91774AB及同型临保系。91774AB与91774C植株性状相似,中熟类型,子叶肾形,苗期叶色浅绿色,有蜡粉,叶片较大,在苗期叶柄底部紫色,抽薹期主茎及叶柄底部紫色,初花后大部分紫色消退。角果较粗,抗倒性、结实性、品质等较好。经近经外分析,91774AB芥酸含量为2.75%、硫甙含量为25.20μmol/g(饼)、含油量含量为51.34%、种子蛋白含量为20.99%,91774C芥酸含量为2.26%、硫甙含量为17.37μmol/g(饼)、含油量51.13%、种子蛋白含量为2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高油分 上位互作 纯合两型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食兼用优质抗病花生新品种九研1号的选育
15
作者 徐珊珊 刘红霞 +3 位作者 侯杰 拉巴普赤 杨继余 王芙臣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6期144-145,152,共3页
花生新品种“九研1号”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在四粒红品种中发现的优良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油食兼用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商品性好的优点。出苗到成熟需108.70 d,2020—2021年经吉林省联合测评试验,荚果平均产量为2879... 花生新品种“九研1号”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在四粒红品种中发现的优良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油食兼用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商品性好的优点。出苗到成熟需108.70 d,2020—2021年经吉林省联合测评试验,荚果平均产量为2879.51 kg/hm^(2),比对照品种“白城中粒”增产11.31%,抗病性表现为抗茎腐病、中抗青枯病和根腐病,籽仁粗蛋白含量为29.00%,粗脂肪含量为50.61%。2022年12月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花生(2022)202201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研1号 优质 抗病 多粒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促生微生物菌肥使用要点
16
作者 靳艳玲 易卓林 +1 位作者 陈爽 赵海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6期121-123,共3页
以植物促生菌为核心的微生物菌肥被称为“第三代肥料”,在改良土壤、维持土壤健康环境、促进作物生长方面具有化学肥料无法比拟的综合优势。为合理使用植物促生微生物菌肥,通过概述植物促生微生物肥的使用要点,以期为规范田间微生物菌... 以植物促生菌为核心的微生物菌肥被称为“第三代肥料”,在改良土壤、维持土壤健康环境、促进作物生长方面具有化学肥料无法比拟的综合优势。为合理使用植物促生微生物菌肥,通过概述植物促生微生物肥的使用要点,以期为规范田间微生物菌肥使用方法、发挥微生物菌肥最佳功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促生菌 微生物菌肥 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观赏向日葵品种关键制种技术
17
作者 刘继霞 王平 王兆川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2期144-145,共2页
通过多年对观赏向日葵品种制种技术的研究,本文从制种地的选择、播种、田间管理、授粉、收获等方面总结出适合宁夏观赏向日葵品种的关键制种技术。
关键词 宁夏 观赏向日葵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玉米新品种筑禾甜2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18
作者 黄朝兵 谭萍 +1 位作者 成钰 陈甫玖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5期134-136,共3页
筑禾甜2号是由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用自育系GYT52作母本和自育系GYT215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甜玉米新品种,具有植株健壮、成熟期早、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优等特点。该品种于2022—2023年参加贵州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平均产量为... 筑禾甜2号是由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用自育系GYT52作母本和自育系GYT215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甜玉米新品种,具有植株健壮、成熟期早、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优等特点。该品种于2022—2023年参加贵州省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试平均产量为908.3 kg/667 m^(2),比对照增产5.4%,于202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贵州全省鲜食玉米区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筑禾甜2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光富集对大豆产量和产量因子空间分布的影响
19
作者 刘兵 冯红波 +1 位作者 高爽 张曦文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4期1-6,共6页
冠层截获的太阳辐射强度决定着大豆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空间分布状况。通过对3个品种(绥农31、东生7号、合丰55)的大豆群体在开花初期和结荚初期分别进行光富集处理,研究了不同时期光富集对大豆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空间分布的影响。结... 冠层截获的太阳辐射强度决定着大豆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空间分布状况。通过对3个品种(绥农31、东生7号、合丰55)的大豆群体在开花初期和结荚初期分别进行光富集处理,研究了不同时期光富集对大豆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富集能显著增加大豆荚数、粒数及产量。开花初期光富集处理使得3个品种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分别平均增加了43.8%、57.7%、61.1%;结荚初期光富集处理使得3个品种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分别平均增加了21.6%、33.8%、41.8%。开花初期光富集和结荚初期光富集均显著增加了绥农31和合丰55大豆每荚粒数。两种光富集处理方式也显著增加了绥农31大豆的百粒重,结荚初期光富集显著增加了合丰55大豆的百粒重。结荚初期光富集,单株荚数和粒数是对光环境变化贡献最大的产量因子。每荚粒数和百粒重性状大部分受大豆基因控制,但数据显示仍被环境所影响。光富集主要使大豆下部节位光照强度显著增加,但大豆通过植株内部调节机制使得所有大豆节位均对光富集处理产生了响应。探索田间作物群体光环境与产量的关系,可为寻求合适的种植模式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光富集 产量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麻新品种陇亚20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20
作者 王斌 赵利 侯静静 耕作与栽培 2025年第6期127-129,共3页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STS为父本、DYM为母本组配杂交组合选育而成胡麻新品种陇亚20号,该品种为油用型品种,抗枯萎病、丰产性好;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在甘肃省定西、兰州、白银等地胡麻产区以及全国...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STS为父本、DYM为母本组配杂交组合选育而成胡麻新品种陇亚20号,该品种为油用型品种,抗枯萎病、丰产性好;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宜在甘肃省定西、兰州、白银等地胡麻产区以及全国同类型的胡麻产区春季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新品种 陇亚20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