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638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辅助腌制对速冻预调理牦牛酸醡肉片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卢雪松 彭毅秦 +4 位作者 李杨 丁捷 肖猛 刘强 王岚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6,I0005,共6页
以11个理化指标为品质指标,采用权重法构建综合得分模型,再以超声波的温度、时间和功率为因素,通过正交设计优化适用于火锅刷煮的速冻牦牛酸醡肉片的腌制工艺。同时,以未腌制和传统工艺腌制的牦牛酸榨肉片为对照,结合电子鼻、电子舌与GC... 以11个理化指标为品质指标,采用权重法构建综合得分模型,再以超声波的温度、时间和功率为因素,通过正交设计优化适用于火锅刷煮的速冻牦牛酸醡肉片的腌制工艺。同时,以未腌制和传统工艺腌制的牦牛酸榨肉片为对照,结合电子鼻、电子舌与GC-IMS技术,分析其速冻前后风味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腌制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温度30℃、超声时间25 min、超声功率400 W。经超声波辅助腌制的牦牛酸醡肉片,速冻前后色泽、质构、气味和滋味的差异不大,超声冷冻后风味物质种类和浓度均有所增加,说明超声辅助腌制能带来较好的风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锅 牦牛酸醡肉 速冻 腌制工艺 风味特征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羊骨-猪骨汤的真空浓缩工艺优化及挥发性物质分析
2
作者 李雪 刘达玉 +4 位作者 徐流芳 孙杰 李小伟 李翔 周闯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1,I0004-I0007,共11页
为提升浓缩复合羊骨-猪骨汤的品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真空浓缩工艺,并采用HS-SPME-GC-MS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鉴定了浓缩复合羊骨-猪骨汤的关键风味物质。结果显示:与常压浓缩相比,真空浓缩显著提高了复合羊骨-猪骨汤的感... 为提升浓缩复合羊骨-猪骨汤的品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真空浓缩工艺,并采用HS-SPME-GC-MS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鉴定了浓缩复合羊骨-猪骨汤的关键风味物质。结果显示:与常压浓缩相比,真空浓缩显著提高了复合羊骨-猪骨汤的感官评分;其最佳浓缩参数为真空度-0.090 MPa、温度70℃、转速80 r/min;经过真空浓缩,骨汤中的挥发性物质数量从58种增加至85种,其中萜烯类、醛类、醇类及酮类的相对含量显著提高;ROAV分析表明,辛醛、(E)-壬烯醛、桉叶脑、芳樟醇及2-乙酰基噻唑是浓缩复合羊骨-猪骨汤特有的关键风味物质,这些物质赋予了骨汤香草味、柑橘香、脂肪香、樟脑香、花香和坚果香等多种香味,显著提升骨汤风味的层次感。这为工业化生产品质稳定的浓缩复合羊骨-猪骨汤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羊骨-猪骨汤 真空浓缩 HS-SPME-GC-MS 相对气味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色食品企业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探测
3
作者 李慧 石玲玲 李桦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2,共8页
明确认证绿色食品企业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提升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空间布局集聚化程度,对于促进我国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全国11639家认证绿色食品企业的经纬度坐标空间信息为基础,运用最邻近... 明确认证绿色食品企业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提升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空间布局集聚化程度,对于促进我国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全国11639家认证绿色食品企业的经纬度坐标空间信息为基础,运用最邻近距离指数、核密度估计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我国绿色食品企业空间分布的外部特征及其城市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绿色食品企业的空间布局总体呈现“东密西疏”的特征,与“胡焕庸线”高度耦合。绿色食品企业主要集中于我国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以地区中心城市为核心形成集聚,且表现出显著的类型异质性。绿色食品企业的空间分布主要是市场因素和政府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自然因素影响力有限。其中,人口规模和地方政府竞争力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行政级别、市场规模和农业企业发展水平是次级核心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食品企业 空间分布 地理探测器 经纬度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木耳添加量及挤压参数对米粉基膨化食品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洪滨 山珊 +3 位作者 张竞一 范小兵 沙迪昕 任传英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5,I0008,共9页
以产品的质构和感官特性为指标,系统研究黑木耳添加量、挤压温度和物料水分对黑木耳-大米挤压膨化食品品质的影响,并分析各参数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三个因素均对产品质构性质、膨化度和感官品质有显著影响,各因素之间交互作用显著... 以产品的质构和感官特性为指标,系统研究黑木耳添加量、挤压温度和物料水分对黑木耳-大米挤压膨化食品品质的影响,并分析各参数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三个因素均对产品质构性质、膨化度和感官品质有显著影响,各因素之间交互作用显著。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黑木耳添加量、挤压温度、物料水分。最优工艺条件为:以黑木耳与米粉总质量计,黑木耳添加量为26%、物料水分为17%、挤压温度为136℃。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品质优异,品质参数为:硬度3 234 g、脆裂度3 317 g、膨化度3.57、感官评分84.8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挤压膨化 质构 品质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食用菌薄片工艺优化及物性分析
5
作者 刘静雪 王安琪 +4 位作者 高婷婷 李凤林 栾玉霞 李凤竹 李东辉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98,F0003,共8页
为确定食用菌薄片加工最佳工艺,以黑木耳、榛蘑、元蘑、滑子蘑、香菇五种食用菌为原料,将食用菌进行超微粉碎,再添加卡拉胶等成分,经过低温烘烤制成食用菌薄片。以食用菌薄片感官评分为考核指标,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影响食用菌薄... 为确定食用菌薄片加工最佳工艺,以黑木耳、榛蘑、元蘑、滑子蘑、香菇五种食用菌为原料,将食用菌进行超微粉碎,再添加卡拉胶等成分,经过低温烘烤制成食用菌薄片。以食用菌薄片感官评分为考核指标,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影响食用菌薄片生产工艺的主要因素(食用菌粉粒度、卡拉胶添加量、烘烤温度、涂料厚度)进行优化,并采用质构仪测定食用菌薄片物性。结果表明:食用菌薄片最佳工艺参数为食用菌粉颗粒度0.12 mm、卡拉胶添加量0.40%、烘烤温度80℃、涂料厚度1.0 mm,在此条件下,感官评分为97.51。各因素对感官评分结果影响大小依次为:食用菌粉粒度、卡拉胶添加量、烘烤温度、涂料厚度。该产品口感酥脆,为食用菌新产品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薄片 响应面 工艺优化 休闲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二段式腌制法对咸鸭蛋风味的影响
6
作者 史守纪 徐敬国 +1 位作者 谢强 袁梦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4,I0001-I0003,共10页
为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咸鸭蛋风味物质及其感官品质的影响,将传统腌制法(30 d饱和食盐水腌制)、二段式腌制法(15 d高盐加15 d低盐五香料腌制)与改良二段式腌制法(酸浸处理加五香料腌制)腌制的成品进行品质对比分析。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 为探讨不同处理方式对咸鸭蛋风味物质及其感官品质的影响,将传统腌制法(30 d饱和食盐水腌制)、二段式腌制法(15 d高盐加15 d低盐五香料腌制)与改良二段式腌制法(酸浸处理加五香料腌制)腌制的成品进行品质对比分析。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结果表明:改良组鸭蛋中检测到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丰富,其中酸类和酯类含量高于其他两组,既保留了原有的脂肪香和果香,也减少了不愉快风味物质的产生。感官评定结果表明:改良二段式腌制法的咸鸭蛋在咸度、口感及整体风味上都得到了显著提升,综合评分最高。改良二段式腌制法不仅能有效降低蛋清中的盐分,还能加速蛋黄成熟,使其更加油润且带有香料香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浸处理 二段式腌制 低盐咸鸭蛋 风味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餐之“中”
7
作者 彭兆荣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中餐作为我国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饮誉世界。中餐并非简单的餐饮技艺,它是一个完整体系,包含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天时、地利、人和之“致中和”;中餐拥有深邃的智慧哲理;中国作为传统的礼仪之邦,“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中餐的菜系体现... 中餐作为我国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饮誉世界。中餐并非简单的餐饮技艺,它是一个完整体系,包含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天时、地利、人和之“致中和”;中餐拥有深邃的智慧哲理;中国作为传统的礼仪之邦,“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中餐的菜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地方、族群特色;中餐的烹饪技艺繁复多样,传承有方;中餐作为饮食线路遗产,伴随中国人走遍世界,形成了跨越空间的态势,“中餐道理”传布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餐 非遗 礼制(治) 地方菜系 烹饪技艺 饮食线路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下中国饮食文化景观演化特征
8
作者 陈菁 崔文静 林灵茵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7,共9页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类饮食结构与行为发生巨大变化。在界定饮食文化景观概念的基础上,基于2008年、2015年、2022年农村及城市消费数据,采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探析研究期间中国饮食消费均衡性和结构性的演化特征,并分...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类饮食结构与行为发生巨大变化。在界定饮食文化景观概念的基础上,基于2008年、2015年、2022年农村及城市消费数据,采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探析研究期间中国饮食消费均衡性和结构性的演化特征,并分析饮食文化景观演化成因。研究发现:(1)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饮食消费的均衡性和结构性发生了明显演变;(2)时间维度上,饮食文化景观逐步转向结构合理、发展均衡态势;(3)饮食文化景观与城市经济发展逐渐呈现出景观一致性特征;(4)空间特征上,东部饮食文化景观发展迅速,而西部饮食文化景观发展缓慢。研究结果反映了中国饮食文化景观及其区域分异,并揭示了饮食与人类社会系统间的深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文化景观 城市化 演化特征 耦合协调度模型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枸杞复合发酵饮料的工艺优化及其抗运动疲劳作用
9
作者 刘冰 黄美佳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0,I0009,共9页
以刺梨汁与枸杞汁为原料,采用乳酸菌-酵母菌协同发酵技术,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刺梨枸杞复合发酵饮料制备工艺,并利用小鼠负重力竭游泳实验及生化指标分析验证其抗疲劳效果。结果显示:最佳工艺参数为刺梨汁与枸杞汁... 以刺梨汁与枸杞汁为原料,采用乳酸菌-酵母菌协同发酵技术,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刺梨枸杞复合发酵饮料制备工艺,并利用小鼠负重力竭游泳实验及生化指标分析验证其抗疲劳效果。结果显示:最佳工艺参数为刺梨汁与枸杞汁的原料配比4∶1(m∶m),乳酸菌接种量7%(v/v)、酵母接种量5%(v/v)、发酵时间52 h,感官评分为92.4分。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分别延长4.56、7.68、12.94 min;肝糖原含量分别提高42.61%、88.29%、130.52%,肌糖原含量分别提高79.85%、149.25%、175.37%。相较于阴性对照组,中、高剂量组的血乳酸和血尿素氮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研究表明,刺梨枸杞复合发酵饮料可显著增强小鼠的抗运动疲劳能力,具有开发为功能性食品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枸杞 复合发酵 响应面优化 抗运动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食旅游目的地多重感官营销研究 ——以《奇食记》媒介载体为例
10
作者 郭旸 黄钰淳 江铭娅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5,共10页
人与目的地之间的互动会涉及多重感官体验,尤其在美食旅游领域。本研究引入感官营销理论,以《奇食记》中关于广西柳州螺蛳粉的视频片段为例,运用感官知觉的五个维度对旅游者的感知体验效果进行测量与检验,探讨以柳州螺蛳粉为代表的地方... 人与目的地之间的互动会涉及多重感官体验,尤其在美食旅游领域。本研究引入感官营销理论,以《奇食记》中关于广西柳州螺蛳粉的视频片段为例,运用感官知觉的五个维度对旅游者的感知体验效果进行测量与检验,探讨以柳州螺蛳粉为代表的地方美食的感官营销维度差异以及感官体验对旅游目的地产生的态度与行为影响程度。研究通过准实验法和实地调研问卷数据分析感官营销在旅游目的地形象中的实践效果与认知价值。结果发现:①感官营销通过感官印象和感知形象正向影响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态度,从而影响旅游行为意向;②相较于普通营销模式,多元感官营销的方式能更有效提升旅游者对目的地的积极态度和行为;③五感中的听觉感官在美食营销中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营销 美食旅游 感官体验 旅游目的地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面团对面团特性及冷冻生坯馒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东强 王兴奔 +4 位作者 赵雯静 韩文 吴丹枫 姚鑫淼 陈霞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为改善冷冻生坯馒头的品质,探究不同添加量的冷冻面团对面团质构和流变特性的影响,以及对成品馒头的比容、高径比、质构特性、感官品质及贮藏期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面团(CG)和冷冻对照组面团(FCG)相比,添加10%冷冻面团能显著... 为改善冷冻生坯馒头的品质,探究不同添加量的冷冻面团对面团质构和流变特性的影响,以及对成品馒头的比容、高径比、质构特性、感官品质及贮藏期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面团(CG)和冷冻对照组面团(FCG)相比,添加10%冷冻面团能显著提高速冻馒头面团的硬度和胶黏性,降低面团的弹性(P<0.05);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添加冷冻面团使面团的黏弹性降低、硬度增加。与FCG组馒头相比,当冷冻面团的添加量达到10%时,馒头的高径比和比容均显著增大,馒头的外观、内部结构、风味、口感和总体可接受程度均优于CG组;当冷冻面团的添加量达到15%时,馒头表皮变粗糙、内部孔隙率降低。在4℃贮藏期间,5组馒头的硬度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贮藏7 d后CG组馒头硬度最低,添加冷冻面团的3组馒头硬度介于FCG组和CG组,其中5%组硬度与CG组无显著差异,说明添加适量的冷冻面团能够降低速冻馒头的老化速率。综上可知,添加10%的冷冻面团能够有效改善速冻馒头生坯的冻藏稳定性,并提升速冻馒头生坯的品质和抗老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面团 面团特性 冷冻生坯馒头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抗氧化能力无花果复配代餐粉的研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铭泽 张龙飞 +4 位作者 刘潇潇 彭丽 程心怡 杨振泉 肖丽霞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8,I0007,I0008,共11页
以无花果为主要原料,搭配多种果蔬杂粮,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法)以及感官评价为检测指标,用总评归一法计算综合得分,并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主辅料配方制成高抗氧化能... 以无花果为主要原料,搭配多种果蔬杂粮,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法)以及感官评价为检测指标,用总评归一法计算综合得分,并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主辅料配方制成高抗氧化能力的无花果代餐粉。结果表明:最优主料配方为无花果、桑葚、山药质量比为7.10∶5.00∶3.00(以15.00 g代餐粉主料计)。高抗氧化能力无花果代餐粉最优配方为主料、南瓜、黑芝麻、赤小豆、糙米质量比为15.00∶9.10∶1.40∶3.00∶1.40(以30.00 g代餐粉计),此时代餐粉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为705.73μg Trolox/mL、总抗氧化能力(ABTS法)为9.89 mM TEAC、总抗氧化能力(FRAP法)为12.54 mM FeSO 4。总评归一法进行综合抗氧化能力得分达到94.83,感官评分为78.25,综合得分为85.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 无花果 代餐粉 总评归一法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烹饪方法对鸽胸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威 魏先领 +2 位作者 张远红 于立梅 曾晓房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2,I0006,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烹饪方法对鸽胸肉品质的影响,对5种常见的烹饪方法(蒸制、煮制、煎制、炸制、烤制)处理的鸽胸肉的基本营养成分、游离氨基酸、色差、质构、剪切力以及风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烹饪方法对鸽胸肉品质影响显著。蒸制和煮... 为了探究不同烹饪方法对鸽胸肉品质的影响,对5种常见的烹饪方法(蒸制、煮制、煎制、炸制、烤制)处理的鸽胸肉的基本营养成分、游离氨基酸、色差、质构、剪切力以及风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烹饪方法对鸽胸肉品质影响显著。蒸制和煮制的鸽胸肉水分含量较高,嫩度适中,表面具有光亮感,但营养成分保留较少,风味欠佳;炸制和烤制的鸽胸肉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但色泽较深,水分流失较多,嫩度偏低、口感偏硬;煎制的鸽胸肉呈现诱人的金黄色,口感细腻柔嫩,呈味氨基酸含量丰富,风味浓郁,但烹饪过程需注意火候。综合上述结果,消费者可根据营养需求、口感偏好和风味追求选择最合适的烹饪方法,从而获得最佳的饮食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烹饪方法 鸽胸肉 营养成分 理化性质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冻藏温度对预制莲藕肉圆品质的影响及成品货架期预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子昂 姚磊 +3 位作者 沈海军 余雪松 李华祥 曹仲文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3,共8页
以猪肉、鸡脯肉和莲藕为主要原料,自制一款预制莲藕肉圆,分别置于-18℃、-30℃和-40℃的温度下,在0~90 d的周期内每隔30 d分别测定pH、质构特性、色差、解冻损失、过氧化值(POV)、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TBARS)和羰基含量等7项品质指标... 以猪肉、鸡脯肉和莲藕为主要原料,自制一款预制莲藕肉圆,分别置于-18℃、-30℃和-40℃的温度下,在0~90 d的周期内每隔30 d分别测定pH、质构特性、色差、解冻损失、过氧化值(POV)、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TBARS)和羰基含量等7项品质指标。结果显示:随着冻藏时间增加,感官评价得分呈显著下降趋势,不同品质指标均出现显著性变化(P<0.05)。经由相关性分析结果确定羰基含量值为预制莲藕肉圆的货架期动力学模型的关键品质指标,并得出预制莲藕肉圆的货架期预测模型,其预测货架期天数与实际天数的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说明该模型预测预制莲藕肉圆的货架期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架期预测 冻藏温度 冻藏时间 莲藕肉圆 品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刺梨风味发酵乳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欢东 覃兰玉 +4 位作者 刘敏 赵霞 杨仁琴 瓦云超 顾瑞霞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5,I0009,共8页
为研制一款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刺梨风味发酵乳,通过筛选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益生菌、优化刺梨汁的添加量以及确定最佳的发酵菌株,初步探究了刺梨风味发酵乳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经过严格筛选,得到了三株表现优异的益生菌——植物乳杆菌576... 为研制一款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刺梨风味发酵乳,通过筛选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益生菌、优化刺梨汁的添加量以及确定最佳的发酵菌株,初步探究了刺梨风味发酵乳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经过严格筛选,得到了三株表现优异的益生菌——植物乳杆菌576、发酵粘液乳杆菌572和发酵粘液乳杆菌grx938,它们不仅具有良好的人工胃肠液耐受性和Caco-2细胞黏附性,还展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在确定刺梨汁的最佳添加量为15%后,选择发酵粘液乳杆菌grx938作为发酵菌株,所制得的刺梨风味发酵乳风味浓郁、酸甜适口、口感细腻,具有高达93.92%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其维生素C含量达473.3 mg/100 mL,总抗氧化能力为127.87 mmol Trolox/L。该研究结果为刺梨风味发酵乳的商业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粘液乳杆菌 刺梨 发酵乳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州川中小叶种红茶的香气品质分析
16
作者 唐洁 许彦 +3 位作者 聂青玉 崔俊林 刘玉凌 李翔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0,I0010-I0016,共14页
为深入分析万州川中小叶种红茶的香气品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和多元统计方法对“福选9号”(对照)和5个具有代表性的川中小叶种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为深入分析万州川中小叶种红茶的香气品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和多元统计方法对“福选9号”(对照)和5个具有代表性的川中小叶种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川中小叶种红茶与“福选9号”在挥发性代谢物组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主要特征代谢组分为β-水芹烯、乙酰吡嗪、5-乙基-2(5H)-呋喃酮、(E)-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二氢茉莉酮酸甲酯、(+)-柠檬烯;在川中小叶种中,采自柱山镇的C2茶样和燕山乡的C3茶样含有较高的萜类和酯类香气贡献物,其中β-紫罗兰酮、δ-杜松烯、芳樟醇、罗勒烯、香叶醇、月桂烯、苯甲酸甲酯、水杨酸甲酯的rOAV值显著高于其他茶样;C2茶样在香气评价中呈现浓郁持久的花、果香和甜香,非常适合制作花、果香型红茶。该研究初步筛选出花、果香特征显著的茶样,为进一步选育适合加工优质红茶的种质奠定了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川中小叶种 香气品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浸泡方式对米饭食用品质和消化特性的影响
17
作者 沙文轩 谢强 +3 位作者 史守纪 王娜 袁梦 周晓燕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9,共7页
为研究不同浸泡方式对米饭食用品质和消化特性的影响,利用卡路里量热仪、色差仪、质构仪等仪器分别对不同浸泡方式处理的米饭进行品质分析,并采用体外消化实验对米饭的淀粉组成、体外血糖生成指数和蛋白消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低... 为研究不同浸泡方式对米饭食用品质和消化特性的影响,利用卡路里量热仪、色差仪、质构仪等仪器分别对不同浸泡方式处理的米饭进行品质分析,并采用体外消化实验对米饭的淀粉组成、体外血糖生成指数和蛋白消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低压浸泡的米饭感官品质最好,具有较低的血糖生成指数值;酶法浸泡处理的米饭蛋白质消化率最高,亮度和白度最高,但感官评分最低;超声浸泡处理的米饭在感官评分更接近于常规浸泡的米饭,具有最高的吸水率和膨胀率。本研究为通过不同浸泡方式改善米饭的食用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泡方式 米饭 淀粉消化 蛋白消化 食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多糖提取的工艺优化及其 在功能性饼干中的应用
18
作者 刘树桦 胡浩斌 韩明虎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4,I0008-I0010,共10页
为实现玉米芯的高效资源化利用,优化复合酶协同超声提取玉米芯多糖(CCPs)工艺,测定CCPs的理化性质与抗氧化活性,并比较添加玉米芯粉的饼干与普通饼干在营养成分及质构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液料比20∶1(mL/g)、超声时间30 min、酶... 为实现玉米芯的高效资源化利用,优化复合酶协同超声提取玉米芯多糖(CCPs)工艺,测定CCPs的理化性质与抗氧化活性,并比较添加玉米芯粉的饼干与普通饼干在营养成分及质构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液料比20∶1(mL/g)、超声时间30 min、酶解温度40℃、酶用量3%(以玉米芯粉质量计)条件下,CCPs提取率达17.33%;其最高持水力和持油力分别为4.8和3.1 g/g,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玉米芯饼干在营养成分和质构特性上均显著优于普通饼干。该研究为玉米副产物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物资源化 玉米芯多糖 复合酶-超声辅助提取 功能性饼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美食怀旧情感量表开发与验证
19
作者 徐冬 姜晓雲 +3 位作者 顾怡 孙枫 余凤龙 侯兵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0,共9页
食物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乡村美食作为一种具有乡土气息和自然魅力的特殊饮食文旅资源,为怀旧情感的抒发提供了有效载体。遵循量表开发的规范程序,以南京大塘金村、扬州沿湖村、镇江丁庄村等三个典型乡村美食旅游地为对象,采用... 食物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乡村美食作为一种具有乡土气息和自然魅力的特殊饮食文旅资源,为怀旧情感的抒发提供了有效载体。遵循量表开发的规范程序,以南京大塘金村、扬州沿湖村、镇江丁庄村等三个典型乡村美食旅游地为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究乡村美食怀旧情感的内涵与维度,开发并验证了乡村美食怀旧情感测量量表。旨在拓展怀旧理论在乡村美食研究领域的应用,为旅游者的美食怀旧情感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测量与分析方法,希冀为开发和营造基于美食怀旧的乡村旅游体验产品和氛围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美食 怀旧情感 量表开发 美食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戚风蛋糕的开发与品质分析
20
作者 常文萍 李慧 +3 位作者 孙婷 季文媛 孟祥忍 丁香丽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5,共7页
以青稞粉为原料开发戚风蛋糕,探究蛋黄糊调制方法、青稞粉、蛋黄、蛋清添加量、大豆分离蛋白、代糖等对产品的影响,并对蛋糕品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粉油法更适用于制作青稞戚风蛋糕;青稞粉添加量增加使面糊比重上升,蛋糕比容先增后减,... 以青稞粉为原料开发戚风蛋糕,探究蛋黄糊调制方法、青稞粉、蛋黄、蛋清添加量、大豆分离蛋白、代糖等对产品的影响,并对蛋糕品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粉油法更适用于制作青稞戚风蛋糕;青稞粉添加量增加使面糊比重上升,蛋糕比容先增后减,烘烤损失降低;蛋黄添加量对蛋糕品质有显著影响,适量蛋黄可提升蛋糕比容;蛋清添加量增加使面糊比重降低,蛋糕比容先增后趋于平缓;适量大豆分离蛋白能提高蛋糕比容;木糖醇不利于蛋白泡沫稳定,麦芽糖醇和赤藓糖醇可提升蛋糕比容,乳清渗透物粉复配麦芽糖醇效果更佳。开发的青稞戚风蛋糕气孔细腻均匀、比容高、烘焙损失率低、水分含量高、色泽独特、质地柔软、风味丰富,预测血糖生成指数低。研究结果为青稞粉在烘焙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粉 戚风蛋糕 比容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