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832篇文章
< 1 2 1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冷地区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分析——以天津市8个绿色建筑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武阳阳 戴广金 +2 位作者 周玉焰 文梓涵 曹晨 绿色建筑 2025年第2期127-134,共8页
梳理了现阶段关于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的碳排放计算方法,针对现阶段建筑普遍缺乏碳排放计算所需的全生命周期完整数据的情况,从相关研究中选取各阶段合适的碳排放计算方法。以天津市8个绿色建筑项目为例,对其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碳排... 梳理了现阶段关于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的碳排放计算方法,针对现阶段建筑普遍缺乏碳排放计算所需的全生命周期完整数据的情况,从相关研究中选取各阶段合适的碳排放计算方法。以天津市8个绿色建筑项目为例,对其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计算。经过分析发现:绿色建筑的单位面积年碳排放量为53.60~92.24 kgCO_(2)/(m^(2)·a),其中运行阶段是碳排放比例最高的阶段,平均占比为84.71%;其次为建材生产阶段,平均占比为14.95%;建造阶段和建材运输阶段占比均不到1%。公共建筑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高于居住建筑,尤其是运行阶段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明显高于居住建筑。在建材生产阶段,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碳排放量与占比均显著低于居住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碳排放 全生命周期 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的绿色建筑节能潜力评价方法研究
2
作者 龚宇霞 吕越 绿色建筑 2025年第2期15-18,24,共5页
对于绿色建筑,现有的节能潜力评价方法存在不足之处。采用熵权法对绿色建筑节能潜力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在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下,建立了绿色建筑节能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了评价指标。然后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对于绿色建筑,现有的节能潜力评价方法存在不足之处。采用熵权法对绿色建筑节能潜力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在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下,建立了绿色建筑节能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得出了评价指标。然后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节能潜力指标。最后,在经济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节能潜力值进行了节能潜力评价。仿真结果表明,该节能潜力评价方法的准确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法 绿色建筑 节能潜力 判断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建筑》征稿启事
3
绿色建筑 2025年第1期I0012-I0012,共1页
1征稿栏目行业聚焦(含规划)、标准解读、绿色建筑(含设计、生态等方向)、智慧建筑、绿色性能(含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绿色建材、绿色施工、绿色运维、绿色智造2投稿方式2.1本刊投稿网址:http://hxjc.cbpt.cnki.net/。这是本刊唯一... 1征稿栏目行业聚焦(含规划)、标准解读、绿色建筑(含设计、生态等方向)、智慧建筑、绿色性能(含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绿色建材、绿色施工、绿色运维、绿色智造2投稿方式2.1本刊投稿网址:http://hxjc.cbpt.cnki.net/。这是本刊唯一的投稿平台,编辑部工作邮箱不接受投稿,稿件请勿投给个人。如投稿成功,注册邮箱即可收到已成功投稿的邮件。2.2本刊优先发表由国家级、省部级或重点科研项目资助或产生的论文(请在投稿时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2.3作者投稿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不得有学术不端行为,一旦发现即刻拒稿,后果自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部工作 学术不端行为 重点科研项目 绿色建筑 行业聚焦 绿色性能 绿色建材 绿色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钢铁厂外立面修缮仿旧搓砂施工工艺研究与应用
4
作者 季泽华 陈健 +2 位作者 李明 周磊 栗智超 绿色建筑 2025年第2期45-50,55,共7页
杭州钢铁厂是工业遗产的代表建筑,经历60 a的运营和10 a闲置,钢铁厂内的建筑物外立面破损严重。秉承以旧更旧、以新衬旧、保留工业肌理的修缮理念,研发一种将建筑表面处理成仿古风格的搓砂工艺,以其独特配方及外观效果模拟岁月的痕迹和... 杭州钢铁厂是工业遗产的代表建筑,经历60 a的运营和10 a闲置,钢铁厂内的建筑物外立面破损严重。秉承以旧更旧、以新衬旧、保留工业肌理的修缮理念,研发一种将建筑表面处理成仿古风格的搓砂工艺,以其独特配方及外观效果模拟岁月的痕迹和自然风化效果,使建筑物呈现原有表皮风貌的同时实现甲醛零排放,符合近代建筑的绿色修缮理念。以风貌修缮的改造方式对产业功能进行文旅融合转型、升级,以符合城市更新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存 搓砂工艺 仿古风格 绿色建筑 风貌修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自然采光系数衰减影响研究——以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总部大楼为例
5
作者 郑仁春 绿色建筑 2025年第2期88-93,共6页
自然采光是建筑的一项关键绿色性能指标,然而关于自然采光在建筑进深方向上衰减的相关研究相对稀缺,为建筑设计师提供的设计参考有限。以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总部大楼工程项目为例,运用ECOTECT软件进行自然采光模拟,并使用JTG01照度计... 自然采光是建筑的一项关键绿色性能指标,然而关于自然采光在建筑进深方向上衰减的相关研究相对稀缺,为建筑设计师提供的设计参考有限。以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总部大楼工程项目为例,运用ECOTECT软件进行自然采光模拟,并使用JTG01照度计进行实地检测,通过比对模拟与检测结果的差异来论证采光模拟的可信度;在建筑平面布局不变的情况下,基于不同可见光透射比的透明围护构件和不同可见光反射比的建筑内饰面,构建多种模拟工况,模拟得出了不同工况下大开间大进深房间的自然采光的平均采光系数分布,并分析自然采光与围护结构可见光透射比、内饰面可见光反射比的关系及采光系数的衰减与房间进深的关系,为建筑平面设计提供较为直观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自然采光 可见光透射比 采光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倾角光伏系统自清洁增强和防热斑技术浅析
6
作者 孟炳良 丁国荣 绿色建筑 2025年第2期56-60,72,共6页
随着屋顶资源的日渐稀缺,在绿色建筑有限的可安装屋面上,一般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或附着式安装(BAPV)的方式铺设来增加光伏容量。配建光伏电站的绿色建筑,其碳减排需要通过减少发电量实现,而和工商业电站等最佳倾角相比,绿色建筑... 随着屋顶资源的日渐稀缺,在绿色建筑有限的可安装屋面上,一般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或附着式安装(BAPV)的方式铺设来增加光伏容量。配建光伏电站的绿色建筑,其碳减排需要通过减少发电量实现,而和工商业电站等最佳倾角相比,绿色建筑中低倾角的安装方式,满发小时数会从首年的高值逐年下降。基于红外热成像仪等检测方式,前期很难发现热斑现象,自清洁能力不足也会导致积灰问题日趋严重。就常见的带框组件,通过结合光伏专用导水夹的技术路线,进行实际安装应用后的效果分析,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得到最低提升4.1%发电量的结论,并能长期有效控制热斑形成。同时就该措施在部分安装场景中的应用,明确导水夹的有效性,并提供多类导水夹的选择建议,方便工程应用,提高存量电站的运维效率,能显著提升光伏全运营周期的总发电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光伏系统 低倾角 自清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化转型创新:绿色建筑的文化契合与民众消费培育
7
作者 何继新 夏五洲 纪章然 绿色建筑 2025年第1期61-67,共7页
深入探讨绿色建筑的文化契合和民众消费培育的演进逻辑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是推动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加强建筑业生态化转型创新发展的关键议题。从绿色建筑的文化契合和民众消费培育的关系着手,按照规范研究范式方法,分析绿色建筑从文... 深入探讨绿色建筑的文化契合和民众消费培育的演进逻辑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是推动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加强建筑业生态化转型创新发展的关键议题。从绿色建筑的文化契合和民众消费培育的关系着手,按照规范研究范式方法,分析绿色建筑从文化契合走向民众消费培育的必然,阐明绿色建筑文化契合对民众消费培育的基础作用以及绿色建筑民众消费培育对文化契合的支撑保障。厘清了绿色建筑的文化契合和民众消费培育的逻辑关系,文化契合影响绿色建筑民众消费培育的内容,绿色建筑消费培育主导文化契合指向,绿色建筑文化契合与民众消费培育相互促进,并以两者之间协调发展促进建筑业生态化转型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转型 绿色建筑 文化契合 消费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2—2030年)》实施现状
8
作者 赵丹 徐叮 +1 位作者 梁利霞 苏翠霞 绿色建筑 2025年第2期61-66,共6页
《湖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2—2030年)》于2023年正式发布,该规划在既有规划基础上,通过强化既有指标和增设创新性控制要求,构建了涵盖节能降耗、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碳排放限额等维度的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对新建民用建筑提出更高... 《湖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2—2030年)》于2023年正式发布,该规划在既有规划基础上,通过强化既有指标和增设创新性控制要求,构建了涵盖节能降耗、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碳排放限额等维度的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对新建民用建筑提出更高标准的低碳建造要求。尽管当前建设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但预计到规划期末,湖州市新建建筑绿色低碳性能将实现系统性提升。该规划的有效落地是地方建设主管部门推进建筑领域碳达峰工作的重要抓手,对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全流程实施要点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湖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22—2030年)》,对其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监管全流程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在其实施过程中将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优化途径,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和绿色建造,助力城乡建设领域的“碳达峰碳中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专项规划 建筑节能 实施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算评控考”的建筑企业低碳建造管理体系研究
9
作者 亓立刚 冯俊 +6 位作者 龚顺明 白洁 阮诗鹏 平奕炜 刘志渊 肖玉麒 余翔宇 绿色建筑 2025年第1期128-132,共5页
为了在建筑领域更好地践行“双碳”目标,分析了低碳建造内涵,梳理了低碳建造实施流程,提出基于“算评控考”的建筑企业低碳建造管理体系,包括工程项目碳排放预测与计量、评价分析、控制策略制定与实施以及对实施效果的考核。该体系在示... 为了在建筑领域更好地践行“双碳”目标,分析了低碳建造内涵,梳理了低碳建造实施流程,提出基于“算评控考”的建筑企业低碳建造管理体系,包括工程项目碳排放预测与计量、评价分析、控制策略制定与实施以及对实施效果的考核。该体系在示范工程中成功应用,总碳排放减少10737.85 t,碳排放占比仅4.84%。研究成果将有效推动建筑企业低碳转型,为建筑企业进入碳排放交易市场提供了技术体系和数据支撑,对实现建筑工程建造阶段的“双碳”目标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评控考” 建筑企业 低碳建造 管理体系 碳排放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低碳城区创建实践与思考
10
作者 马晓琼 绿色建筑 2025年第2期67-72,共6页
随着政策更新,绿色低碳城区的关注点在空间与维度上慢慢扩展。围绕推进低碳技术应用和机制创新、持续深化低碳示范创建这一主题,基于多年来的创建实践工程项目,通过梳理创建工作过程中的技术难点与难题,总结了以“碳效协同”为基础,推... 随着政策更新,绿色低碳城区的关注点在空间与维度上慢慢扩展。围绕推进低碳技术应用和机制创新、持续深化低碳示范创建这一主题,基于多年来的创建实践工程项目,通过梳理创建工作过程中的技术难点与难题,总结了以“碳效协同”为基础,推进绿色低碳城区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与实践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 城区创建 碳效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建筑建造阶段碳排放评估方法研究
11
作者 龚顺明 平奕炜 +6 位作者 白洁 余翔宇 刘志渊 冯俊 肖玉麒 阮诗鹏 熊忠翔 绿色建筑 2025年第2期121-126,共6页
针对基于BIM的建造阶段碳排放评估存在的模型不精确、信息不完整、边界不清晰、流程不智能等问题,提出一种适配不同建模精度BIM模型的碳排放评估方法。通过前处理模块的信息补全、明确计算边界、优化计算流程等步骤,实现对模糊构件的快... 针对基于BIM的建造阶段碳排放评估存在的模型不精确、信息不完整、边界不清晰、流程不智能等问题,提出一种适配不同建模精度BIM模型的碳排放评估方法。通过前处理模块的信息补全、明确计算边界、优化计算流程等步骤,实现对模糊构件的快速批量化处理,采取灵活的材料清单(BoQ)获取方法和适配的碳排放因子数据库,补全分部分项工程和施工阶段信息,实现碳排放快速完整评估与优化。开发基于BIM的碳排放评估系统,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其在实际项目中的计算效率和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其可实现BIM模型的通用化覆盖,拓宽在碳排放评估中的应用范围,有助于实现工程建设各参与方的全生命期碳排放协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BIM 建造阶段 碳排放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模块空间绿色低碳管控平台建设——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1航站楼某项目为例
12
作者 李少伟 张永明 +1 位作者 张鹏飞 于杰生 绿色建筑 2025年第2期151-155,共5页
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下面临的建筑碳排放挑战进行分析,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1航站楼某楼为例,介绍了高性能模块空间绿色低碳管控平台的建设。该平台依托BIM与地理信息系统(GIS)融合技术,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机器学习等... 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下面临的建筑碳排放挑战进行分析,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1航站楼某楼为例,介绍了高性能模块空间绿色低碳管控平台的建设。该平台依托BIM与地理信息系统(GIS)融合技术,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构建了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管理体系,包括材料碳排放管理、施工碳排管理、运行碳排管理以及物联监控与智能分析等多个模块。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与优化建议,辅助航空建筑领域实现绿色、低碳的建造与运营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站楼 高性能模块空间 绿色低碳 管控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高大空间分布式空调末端节能送风方式研究
13
作者 周鑫 冯俊 +1 位作者 白洁 邵建涛 绿色建筑 2025年第1期85-94,共10页
以典型建筑高大空间为分析对象,通过气流组织CFD模拟和实测的方式,对分布式空调末端采用常规送风方式和双射程送风方式的室内空间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对比研究。模拟结果显示,采用双射程的送风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机组近端空气舒适性,提... 以典型建筑高大空间为分析对象,通过气流组织CFD模拟和实测的方式,对分布式空调末端采用常规送风方式和双射程送风方式的室内空间的温度场和速度场进行对比研究。模拟结果显示,采用双射程的送风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机组近端空气舒适性,提升整体环境的均匀度。在保证送风舒适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水平侧送结合垂直向下送风的方式,可以降低末端运行所需的风量,从而降低空调风系统运行能耗约39%。和传统集中式空调机组相比,优化气流组织后的分布式空调机组建筑综合节能率可达9%。研究结果可为建筑高大空间的气流组织设计及节能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大空间 分布式空调末端 双射程送风 气流组织优化 CFD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实验室“光储直柔”实验平台设计
14
作者 邵建涛 李日炎 +4 位作者 周鑫 肖玉麒 白洁 朱勇 胡延凯 绿色建筑 2025年第2期101-107,共7页
“双碳”背景下,光伏等不稳定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比重加大对电网稳定运行提出了挑战。“光储直柔”(PEDF)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方案,但其推广应用受到建筑设备直流化和经济性等因素制约。某实验室采用单端单极架构将不同类型光... “双碳”背景下,光伏等不稳定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比重加大对电网稳定运行提出了挑战。“光储直柔”(PEDF)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方案,但其推广应用受到建筑设备直流化和经济性等因素制约。某实验室采用单端单极架构将不同类型光伏组件、定制磷酸铁锂储能柜、地源热泵、水泵等常用商业建筑用电设备、双向直流充电桩等接入PEDF系统,并开发了经济运行控制策略,可开展不同特征屋面和光伏组件组合条件下发电量对比,各种运行策略经济性和节能性对比等实验的实验平台,为建筑设备电气直流化、建筑微电网先进调控策略开发提供了测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储直柔” 光伏 储能 直流配电 柔性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施工碳排放监测技术研究
15
作者 李瑾超 汪磊磊 +1 位作者 陈丹 伍海燕 绿色建筑 2025年第1期174-177,共4页
为推动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监测技术发展,切实保障建筑绿色低碳施工,针对建筑施工阶段碳源种类多、人工采集费时费力等问题,从施工碳源种类、碳源特征方向进行梳理,提出了基于视觉识别的移动碳源碳排放监测技术,并介绍了固定碳源、建材... 为推动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监测技术发展,切实保障建筑绿色低碳施工,针对建筑施工阶段碳源种类多、人工采集费时费力等问题,从施工碳源种类、碳源特征方向进行梳理,提出了基于视觉识别的移动碳源碳排放监测技术,并介绍了固定碳源、建材等碳排放监测技术。同时,通过构建施工碳排放量化指标、碳排放进度预测以及碳减排计算方法等,探究了施工阶段碳排放的评估方法,可为建筑施工企业在碳排放计算方面的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碳排放 碳排放源 碳排放监测 视觉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位修缮的建筑外保温黏结材料性能研究
16
作者 李瑾超 汪磊磊 +1 位作者 陈丹 伍海燕 绿色建筑 2025年第1期154-157,共4页
在建筑节能改造背景下,建筑外保温系统病害治理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然而,因外保温黏结性能下降,为预防脱落病害而更换整个外保温系统导致资源浪费、成本高等问题,针对点粘工艺构造的外保温薄抹灰系统,采用原位修缮技术对外保温系统... 在建筑节能改造背景下,建筑外保温系统病害治理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然而,因外保温黏结性能下降,为预防脱落病害而更换整个外保温系统导致资源浪费、成本高等问题,针对点粘工艺构造的外保温薄抹灰系统,采用原位修缮技术对外保温系统进行加固,并对6种修缮材料的黏结性能进行试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原位修缮技术可有效提高外保温系统的黏结强度,基于水泥基的B类复合修缮材料的外保温系统整体黏结强度提升了100%,发泡聚氨酯修缮材料的平均新增有效黏结率为45.8%,而水泥基复合胶粘剂为35%。研究结果可为建筑外保温系统低成本修缮及修缮材料的选择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墙外保温 原位修缮技术 修缮材料 黏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能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分析——以上海市3个园区为例
17
作者 刘志渊 亓超 +1 位作者 肖玉麒 余翔宇 绿色建筑 2025年第1期74-78,共5页
以园区综合能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配置及运行情景下园区综合能效的评价方法,提出了园区综合能效指标,可用于评价含有热电联产(CHP)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情景下园区的综合能效。基于上海地区3个园区的能耗实际运行数据,比较分析了各能... 以园区综合能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配置及运行情景下园区综合能效的评价方法,提出了园区综合能效指标,可用于评价含有热电联产(CHP)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情景下园区的综合能效。基于上海地区3个园区的能耗实际运行数据,比较分析了各能效指标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运行CHP的园区,年制冷能效比(EER)和年制热能效比(COP)不能全面评价园区综合能效,指标可用于评价有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园区综合能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 综合能效 热电联产 可再生能源利用 等年值容量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办公建筑低碳运营实践与评价——以重庆市设计院建研楼为例
18
作者 黎昆 蒋超 谢崇实 绿色建筑 2025年第1期68-73,94,共7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既有建筑在运营阶段如何有效减碳成为一个重要议题。以获得多项绿色建筑认证的重庆市设计院建研楼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2022年碳排放数据和建筑驻户满意度,结合实际运营情况,提出了基于驻户满意度的运营优化策...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既有建筑在运营阶段如何有效减碳成为一个重要议题。以获得多项绿色建筑认证的重庆市设计院建研楼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2022年碳排放数据和建筑驻户满意度,结合实际运营情况,提出了基于驻户满意度的运营优化策略。通过再次收集和分析其2023年碳排放数据和建筑驻户满意度,并采用基于驻户满意度的建筑运营效果评价方法对项目2a的运营效果进行了多维度的量化对比。结果显示,运营优化策略的实施,同时实现了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的降低和建筑驻户满意度的提升。研究表明,科学的运营策略是既有绿色办公建筑在保证驻户满意度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建筑运营减碳的有效措施。为国内既有绿色办公建筑运营策略减碳提供了实证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 绿色办公建筑 减碳 运营策略 量化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建筑立体绿化景观营建技术研究——以深圳市科技馆(新馆)为例
19
作者 陈平宇 陈锋 +8 位作者 陆燕妮 张树连 林棉伟 徐开升 郑雅之 栾毅 刘焰生 崔先斌 王佳 绿色建筑 2025年第1期178-181,共4页
以深圳市科技馆(新馆)项目为例,研究其施工过程中的柔性种植毯铺贴式立体景观工艺技术,以充分实现曲面立体绿化景观和三星级绿色建筑建设目标。该技术集生态、科技、艺术、绿色景观于一体,具备固碳释氧、滞尘降噪、隔热降温、控制雨水... 以深圳市科技馆(新馆)项目为例,研究其施工过程中的柔性种植毯铺贴式立体景观工艺技术,以充分实现曲面立体绿化景观和三星级绿色建筑建设目标。该技术集生态、科技、艺术、绿色景观于一体,具备固碳释氧、滞尘降噪、隔热降温、控制雨水径流等功能,有利于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和缓解城市排水压力等,为助力低碳环保星级绿色建筑打造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建筑 立体绿化 柔性种植毯 铺贴式工艺 景观营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建筑绿色改造措施研究——以浙江省安吉县某农宅为例
20
作者 钟明华 张阿玉 +6 位作者 叶蕾婷 陈涛 张茜 杨茂笙 胡佩瑶 刘佳琪 颜丰 绿色建筑 2025年第2期37-44,共8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乡村建筑的绿色改造成为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浙江省安吉县某农宅为案例,探讨了乡村建筑与绿色建筑相结合的改造策略。通过优化日照采光、墙体保温隔热、建筑通风、庭...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乡村建筑的绿色改造成为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浙江省安吉县某农宅为案例,探讨了乡村建筑与绿色建筑相结合的改造策略。通过优化日照采光、墙体保温隔热、建筑通风、庭院设计、声环境、室内热舒适度以及太阳能发电等方面,介绍了一系列的绿色改造措施,并运用数字仿真模拟技术对改造效果进行了评估。实践表明,改造后的农房在提升居住舒适度的同时,实现了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为乡村建筑的绿色改造提供了可行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筑 绿色改造 安吉县 农宅 数字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