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6,8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投入产出框架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赋能我国经济和就业增长的测算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瑜 田开兰 +1 位作者 高翔 杨翠红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60,共16页
本文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分类标准,构建了反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DIOT)模型,并编制了2007年、2012年、2017年和2020年我国139部门的DIOT表,进而测算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通过产业关联对我国经济和就业... 本文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分类标准,构建了反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DIOT)模型,并编制了2007年、2012年、2017年和2020年我国139部门的DIOT表,进而测算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通过产业关联对我国经济和就业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2007—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就业的贡献稳步提升,2020年分别达到24.51%和19.31%。第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发展正在成为经济和就业增长的重要动能。2007—2012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促进经济和就业增长主要源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拉动,到2012—2020年则转变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拉动。第三,分行业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自身创造的增加值和就业大于其对传统产业增加值和就业的拉动作用,且近年来这一特征表现得更加明显。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对服务业贡献相对较大,且贡献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而对制造业贡献相对较小。第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与传统产业具有紧密的生产关联,传统产业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依赖度不断提升,数字赋能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渐增强,在分析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对经济和就业的贡献时需要考虑其通过产业关联发挥的赋能作用。本文的研究为更加科学准确量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对我国经济和就业增长的贡献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实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投入产出模型 增加值 就业 产业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长制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机理与成效研究——以人工智能产业链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红锦 戎芳毅 李胜会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3,共11页
链长制政策为产业链治理提供新路径。本文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链复杂网络模型,在刻画其合作创新网络演化特征的基础上,将链长制这一政策因素纳入博弈模型,并采用实证手段验证政策有效性。研究发现:人工智能产业链跨... 链长制政策为产业链治理提供新路径。本文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链复杂网络模型,在刻画其合作创新网络演化特征的基础上,将链长制这一政策因素纳入博弈模型,并采用实证手段验证政策有效性。研究发现:人工智能产业链跨领域合作渠道较为畅通,但相较于技术层和应用层,基础层还未形成创新主体集聚、技术集中涌现的态势。产业链韧性提升的重要环节是基础层以及基础层–技术层关联环节,且高密度合作或将引致冲击产生蝴蝶效应。链长制的实施不仅是产业链韧性提升的应急机制更是长效机制,且该作用存在马太效应。本研究对提升政府治理产业链韧性的能力以及提高人工智能产业链的韧性水平提供实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长制 人工智能产业链 合作创新网络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数字经济融合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徐映梅 李坤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74,共14页
本文从价值链投入产出视角界定了数字经济融合的概念和范围,划分数字经济融合类型,构建了一组数字经济融合测度指标体系。基于RAS的拓展方法(IGRAS)创建了2001—2020年数字经济序列投入产出表新数据集,测度了数字经济核心部门内部以及... 本文从价值链投入产出视角界定了数字经济融合的概念和范围,划分数字经济融合类型,构建了一组数字经济融合测度指标体系。基于RAS的拓展方法(IGRAS)创建了2001—2020年数字经济序列投入产出表新数据集,测度了数字经济核心部门内部以及数字经济核心部门与数字化效率提升部门之间来自供给与需求两个方向的融合程度,总结了数字经济融合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核心部门与供给侧和需求侧部门的平均融合度均超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平均融合程度,呈现出较强的拉动与推动力量;数字经济核心部门与原材料、能源和机械制造部门的供给侧融合度较高,与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供给侧融合逐渐加深,反映出数字经济核心部门发展对上游关联部门的依赖性增强;数字经济核心部门与部分制造业部门和研发部门的需求侧融合度较高,表明数字经济核心部门为发展高端制造业和开展研发活动提供了数字化和智能化支持,不同部门的数字化进程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类型的数字经济核心部门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融合方式呈现多样性,体现了基于数字经济产业关联的紧密性与渗透性差异。本研究对于把握现阶段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特征和趋势,深刻认识数字经济融合的多样化模式,对激励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融合 数字经济融合 投入产出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统计研究》重点选题指引
4
作者 《统计研究》编辑部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心任务,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点领域,围绕统计现代化改革重点任务,《统计研究》编辑部秉承办刊宗旨和学术定位,拟定2025年重点选题...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心任务,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点领域,围绕统计现代化改革重点任务,《统计研究》编辑部秉承办刊宗旨和学术定位,拟定2025年重点选题如下。欢迎作者依据选题酌定论文题目,撰文向我刊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研究》 办刊宗旨 中国式现代化 重点选题 学术定位 全面深化改革 三中全会精神 论文题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年寄语
5
作者 《统计研究》编辑部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共1页
春风送暖焕新景,踔厉奋发谱新篇。值此辞旧迎新之际,《统计研究》谨向长期以来帮助和支持我们的编委、审稿专家、作者、读者以及所有关心《统计研究》的朋友们,致以新春的祝福和诚挚的感谢!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关键词 《统计研究》 审稿专家 春风送暖 规划目标 踔厉奋发 谱新篇 编委 祝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研究》《调研世界》编委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
6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4月20日,2025年《统计研究》《调研世界》(以下简称两刊)编委工作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本次会议由《统计研究》《调研世界》编辑部主办、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统计学院承办。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葡涛出席会议并讲话,成都信息工程大... 4月20日,2025年《统计研究》《调研世界》(以下简称两刊)编委工作会议在四川成都召开。本次会议由《统计研究》《调研世界》编辑部主办、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统计学院承办。国家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葡涛出席会议并讲话,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沈火明致欢迎辞。来自国内22所高校的编委专家出席会议,围绕6方面议题,就推动两刊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研世界 编委工作会议 高校 编委专家 统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复杂度、研发双循环溢出与全球价值链攀升——来自我国制造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7
作者 宋炜 曹文静 +1 位作者 雷雨萌 周勇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6,共13页
新发展格局下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不仅取决于技术复杂度,同时在很大程度还受到研发双循环溢出的影响。本文利用2008—2022年我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估计技术复杂度和研发双循环溢出对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效应。在控制人力资本水平等因素... 新发展格局下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不仅取决于技术复杂度,同时在很大程度还受到研发双循环溢出的影响。本文利用2008—2022年我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估计技术复杂度和研发双循环溢出对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效应。在控制人力资本水平等因素后发现,随着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间技术差距的不断缩小,技术复杂度的学习成本迅速提高,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贡献并不显著。研发双循环溢出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技术复杂度在全球价值链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高端内嵌并实现高附加值国际分工的深化,对全球价值链攀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复杂度的牵引势能和研发双循环的溢出增量在不同行业和地区中存在异质性,即行业间的要素禀赋差异和地区间的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全球价值链的攀升幅度和增量空间。本文研究为提升技术复杂度与研发双循环溢出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引领作用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复杂度 研发双循环溢出 全球价值链攀升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异质数据下深度神经网络的整合分析及其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小燕 冮建伟 +1 位作者 王洁丹 王德青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4,共13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累积和存储了丰富的数据。这些数据往往具有来源差异性、高维性特点,基于这些特征的多源数据建模是统计学的热点问题。针对多源异质数据,本文提出深度神经网络整合分析模型(IADNN)。该模型建立了L_(1)-CMC...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累积和存储了丰富的数据。这些数据往往具有来源差异性、高维性特点,基于这些特征的多源数据建模是统计学的热点问题。针对多源异质数据,本文提出深度神经网络整合分析模型(IADNN)。该模型建立了L_(1)-CMCP惩罚,以识别重要特征以及处理数据的异质性,其中外层MCP识别对多源数据集整体显著的特征;中层MCP识别特征在数据集层面的异质性;内层Lasso识别DNN节点的异质性。这种嵌套设计旨在促进数据集间的信息共享。本文对L_(1)-CMCP进行局部线性近似,再采用近端梯度下降算法进行模型估计。模拟分析表明,IADNN在特征选择和分类预测方面均有良好表现。当多源数据部分异质时,所提方法的F_(1)分数、FPR等评估指标均优于各数据集独立建模和合并建模的方法;在多源数据完全异质或完全同质时,所提方法取得了与理论最佳模型相近的效果。最后,将IADNN应用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信用违约数据,发现该模型在风险指标选择和违约预测方面具备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整合分析 深度神经网络 信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交易价格提高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基于技术进步效应和要素资源配置效应视角 被引量:3
9
作者 孙玉环 许子易 董莹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9,共12页
为实现新时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我国碳交易政策背景下碳交易价格提高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机制,对改善我国碳市场机制、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绿色经济增长框架中尝试引入碳交易,并基于2005—2... 为实现新时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我国碳交易政策背景下碳交易价格提高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机制,对改善我国碳市场机制、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绿色经济增长框架中尝试引入碳交易,并基于2005—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以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为中介变量的简单中介效应模型,以及将绿色生产率与行业间要素配置效率作为并行中介变量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通过考察碳交易价格对地区生产总值的影响机制发现,提高碳交易价格能够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来实现地区经济增长;在进一步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之后,碳交易价格提高会产生绿色生产率提升效应和行业间要素配置效率优化效应,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以上结论均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基于经济区层面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碳交易价格提高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在不同经济区的表现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价格 地区经济增长 中介效应模型 技术进步效应 要素资源配置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域降碳减污绩效测度、时空分异与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剑波 张宽元 韩君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10,共12页
本文在测度2000—2020年我国省域降碳减污绩效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和收敛特征。研究发现,全国及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降碳减污绩效静态效益与动态指数分别呈现“马鞍型”和“钟型”分布,地区间存在较大空间差异,... 本文在测度2000—2020年我国省域降碳减污绩效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和收敛特征。研究发现,全国及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降碳减污绩效静态效益与动态指数分别呈现“马鞍型”和“钟型”分布,地区间存在较大空间差异,且组间差异是总体差异最主要的来源。从收敛特征来看,全国及三大地区降碳减污绩效表现出不同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特征,但均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俱乐部收敛检验显示静态效益具有三个不同的收敛俱乐部,动态指数则接受整体收敛假设。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为因地制宜创新政策措施、优化治理路线、协同推进降碳减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量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碳减污绩效 测度 区域差异 时空分异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统计测度、区域差异分解与来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钰芬 邓怡 胡思慧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0,共16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合理评估各省域现代化进程并识别其发展症结有助于精准施策。本文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明确统计含义,构建由经济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4个维度组成的...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合理评估各省域现代化进程并识别其发展症结有助于精准施策。本文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明确统计含义,构建由经济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4个维度组成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开展统计监测。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民生保障和生态保护程度持续加深;第二,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演进态势存在明显的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其中经济现代化发展不均衡是区域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第三,省域现代化发展水平及特征存在空间异质性,各省份的优势和短板各异。本研究旨在客观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和各省域现代化发展的优势和短板,以期为不同地区优化发展结构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测度逻辑 演进态势 差异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的乘数效应——基于研发异质性与企业产权性质视角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雄锋 徐海涛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3,共14页
本文在一个含有企业产权性质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中引入研发活动异质性及投入产出结构,对比研究政府应用研究支出与基础研究支出对国有部门及非国有企业部门的异质性影响,并对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乘数进行估算。模拟结... 本文在一个含有企业产权性质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中引入研发活动异质性及投入产出结构,对比研究政府应用研究支出与基础研究支出对国有部门及非国有企业部门的异质性影响,并对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乘数进行估算。模拟结果显示,政府应用研究支出及基础研究支出均会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作用,其中政府应用研究支出具有较强的即期影响,但其影响效应的持续性不足;基础研究支出能够产生较长期的影响,但其影响效应具有时滞性。通过计算各类乘数发现,政府应用研究支出及基础研究支出乘数均逐渐增大,但基础研究支出的长期乘数要显著大于应用研究支出;政府财政科技支出将对非国有企业部门产生更强的乘数效应;投入产出结构、研发支持偏向性及信贷融资偏向性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乘数具有显著影响,当剥离投入产出结构后,政府应用研究支出及基础研究支出乘数均明显减小,当消除研发支持偏向性及信贷融资偏向性后,政府应用研究支出乘数及基础研究支出乘数均明显增大。本文为进一步完善财政科技支出结构,有效发挥政府财政科技支持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科技支出乘数 研发异质性 企业产权性质 投入产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低碳转型能否改善要素收入分配?——基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晶 李婷婷 张文卿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8-130,共13页
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和要素收入分配公平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我国持续推进多年的绿色低碳转型能否改善要素收入分配,本文构建要素收入分配理论框架,揭示绿色低碳转型影响要素收入分配的作用机理;进而以... 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和要素收入分配公平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我国持续推进多年的绿色低碳转型能否改善要素收入分配,本文构建要素收入分配理论框架,揭示绿色低碳转型影响要素收入分配的作用机理;进而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对理论结果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通过提高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和劳资价格加成比显著提高整体劳动收入份额,进而缓解要素收入分配失衡问题,且这一问题的改善主要得益于第二产业、碳排强度较低行业要素收入分配格局优化。此外,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还通过试点带动效应,进一步改善试点城市临近区域要素收入分配,但这一效果依赖于空间距离。因此,要科学选取低碳试点城市,合理规划试点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有力推进共同富裕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转型 要素收入分配 偏向型技术进步 劳资价格加成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贸易便利化政策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基于“单一窗口”的跨国面板数据检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羽 郑枫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61,共15页
我国正全面推进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谈判,协定明确提出设立安全互连的“单一窗口”,以促进跨境贸易管理有关的数据交换。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政策作为数字贸易便利化领域的重大举措,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其实施效应的实证... 我国正全面推进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谈判,协定明确提出设立安全互连的“单一窗口”,以促进跨境贸易管理有关的数据交换。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政策作为数字贸易便利化领域的重大举措,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其实施效应的实证研究甚为缺乏。本文基于1995—2019年全球225个国家或地区的跨国面板数据,分析“单一窗口”政策对国家或地区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单一窗口”政策能显著促进一国或地区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出口国或地区实施“单一窗口”政策会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和促进中间品进口三个渠道促进该国或地区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实施“单一窗口”政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单一窗口”政策实施对中间品和低技术产品出口质量提升的促进效应相对更大。研究还发现,出口方和进口方之间实现“单一窗口”跨境互操作,会进一步放大“单一窗口”政策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促进效应,该结论为我国以加入DEPA谈判为契机,加快推进“单一窗口”跨境互操作等数字贸易便利化条款的试点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便利化政策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出口产品质量 跨境数据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服务进口贸易与东道国经济增长——基于跨境数据要素流入视角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治 郝爽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16,共14页
数字服务进口贸易是跨境数据要素流入的载体和数字经济外循环的表现形式,对东道国畅通经济外循环、赋能内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48个样本国家2005—2021年的面板数据,从跨境数据要素流入视角研究数字服务进口贸易对东道国经济增长... 数字服务进口贸易是跨境数据要素流入的载体和数字经济外循环的表现形式,对东道国畅通经济外循环、赋能内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48个样本国家2005—2021年的面板数据,从跨境数据要素流入视角研究数字服务进口贸易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服务进口贸易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具有短期正效应和长期负效应;数字服务进口贸易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短期正效应通过促进数据要素、人力资本要素、数字技术领域技术要素升级和要素禀赋结构优化实现;数字服务贸易壁垒会削弱数字服务进口贸易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短期正效应,数字经济发展会强化数字服务进口贸易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短期正效应、弱化长期负效应;数字服务进口贸易对东道国福利具有短期正效应。本文建议扩大数字服务进口、重视跨境数据要素融合、优化数字服务进口贸易发展环境从而更持续地激发跨境数据要素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服务进口贸易 经济增长 跨境数据要素 要素禀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法核算框架下中国全口径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规模测算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光慧 李文华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8,共16页
在数字经济核算中,产业数字化由于边界模糊、内容广杂等问题,其增加值规模核算仍存在较大挑战。本文紧扣2021年6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中数字经济的内涵与分类,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收入法为基础... 在数字经济核算中,产业数字化由于边界模糊、内容广杂等问题,其增加值规模核算仍存在较大挑战。本文紧扣2021年6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中数字经济的内涵与分类,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收入法为基础,构建全口径产业数字化核算框架,设计与我国核算体系相协调的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规模核算方法。根据数字技术(视同信息通信技术(ICT))对各行业生产的渗透作用,从ICT替代效应和ICT协同效应视角,考虑收入法4项构成的价值表征,改进工厂整体效率,进而量化数据要素贡献并测度ICT协同效应。同时,利用该方法从行业和产业层面,测算我国2013—2022年产业数字化规模,分析我国产业数字化总体规模、发展态势和产业结构。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快于整体经济,2020年以来产业数字化发展迅猛且潜力巨大,金融业和农业的数字化程度相对较高。通过与现行各类测算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这套核算方法,在核算范围、核算视角和核算内容上具有一定优势,对于我国统计部门未来开展数字经济统计核算工作具有借鉴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数字化 增加值测算 工厂整体效率 ICT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调查中收入信息缺失的填补逻辑与方法研究
17
作者 高艳云 段囡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7-160,共14页
定量研究收入分配需要收入信息的支撑,而收入信息常常由于各种原因缺失。使用含缺失收入信息的样本进行不平等、贫困分析会有偏差,因此科学处理社会调查中的收入缺失信息非常重要。本文对收入信息缺失的原因进行梳理概括,系统整理收入... 定量研究收入分配需要收入信息的支撑,而收入信息常常由于各种原因缺失。使用含缺失收入信息的样本进行不平等、贫困分析会有偏差,因此科学处理社会调查中的收入缺失信息非常重要。本文对收入信息缺失的原因进行梳理概括,系统整理收入研究常用的分布,提出基于不同数据基础填补收入缺失信息的逻辑,对填补方法进行详细研究,包括加权调整法、单一插补法、多重插补法、计算机模拟数据生成法和分组数据细化法,并结合实际数据对不同方法的填补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单一插补法效果较差;多重插补法、加权调整法和计算机模拟数据生成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调查数据中存在的高收入缺失现象进行修正;分组数据低估了组内个体差异,进而会低估不平等程度;而采用本文提出的分组数据细化法可以得到更精确的个体数据。后续研究应着力推进多源数据协同分析、探索统计推断与机器学习建模的协同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缺失信息 加权调整法 插补法 生成数据法 收入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目标的识别与优化——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实证研究
18
作者 陈小亮 刘玲君 +1 位作者 肖争艳 陈衎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55,共11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提出要构建由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构成的双支柱框架,旨在同时实现经济稳定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本文使用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方法,全面分析货币政策中经济稳定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的重要程度及其动态变化,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提出要构建由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构成的双支柱框架,旨在同时实现经济稳定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本文使用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方法,全面分析货币政策中经济稳定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的重要程度及其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货币政策目标的优化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为应对重点领域金融风险,货币政策中金融稳定目标的重要程度明显提升。面对国内外日趋复杂严峻的经济与金融形势,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加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从而同时实现经济稳定目标与金融稳定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经济稳定目标 金融稳定目标 机器学习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政府注意力指数构建及其应用——基于新闻文本的测度
19
作者 方匡南 戴明晓 +1 位作者 郑挺国 林洪伟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45,共15页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个方面的现代化。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长期目标,根据政府注意力分配理论,政府需要持续保持相当的注意力于国家治理建设,因此有效测度政府在国家治理建设的注意力具有重要意义。...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个方面的现代化。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长期目标,根据政府注意力分配理论,政府需要持续保持相当的注意力于国家治理建设,因此有效测度政府在国家治理建设的注意力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政府注意力具有不可直接观测性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用于提取文本特定主题信息的定向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DA)模型,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新闻联播文字稿等官方媒体为语料库,首次构建基于新闻文本的国家治理政府注意力指数,有效测度政府在国家治理领域所投入的注意力,并基于该指数实证研究政府注意力的治理效应与信息效应。研究发现:定向LDA模型可以提炼得到更纯净的定向LDA的关注度,无需设定主题数、不过度依赖人工构建的词典且无需人工审核;基于新闻文本构建的国家治理政府注意力指数能有效反映政府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关注度的动态变化;政府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视可以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提升,同时政府透过官方媒体的宣传也能有效带动公众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度。对国家治理政府注意力的测度与研究,可以加快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在各级政府与民众间的传播与实现,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定向LDA 政府注意力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识网络的异质性子群评价机制设计与应用
20
作者 苏为华 张娜 +1 位作者 张栋才 曾守桢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147,共17页
随着群组评价逐渐复杂化,子群间的异质性问题不可避免地使得评价结果可比性降低。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共识网络的异质性子群评价机制。首先,本文从评价序的一致性视角出发,基于历史评价信息挖掘专家直接与间接的共识联系,构建专家... 随着群组评价逐渐复杂化,子群间的异质性问题不可避免地使得评价结果可比性降低。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共识网络的异质性子群评价机制。首先,本文从评价序的一致性视角出发,基于历史评价信息挖掘专家直接与间接的共识联系,构建专家的综合共识矩阵,提出专家共识网络博弈权,该权重既尊重专家个体意见,又兼顾与其他专家共识水平。其次,从评价值差异视角出发,构建专家综合差异矩阵,结合网络博弈权重对本次评价进行子群间调整,从而改善子群间异质问题。再次,以子群内共识度为判断依据,识别非共识子群与低共识专家,并修正偏离的评价意见,实现子群内共识调整。最后,以应用实际案例演示评价过程,通过方法比较表明,基于共识网络的异质性子群评价机制更具合理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组评价 共识网络 异质性子群 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