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1,2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测度、时空演变与障碍因子诊断 被引量:7
1
作者 周兵 米英杰 冉冰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8,共7页
文章基于系统论,构建集生产力要素、生产力结构、生产力功能为一体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了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运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马尔可夫... 文章基于系统论,构建集生产力要素、生产力结构、生产力功能为一体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了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运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马尔可夫模型、障碍度模型等方法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发展水平与增速均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格局。(2)区域差异呈微小扩大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其主要来源。(3)全国和四大地区区域内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扩大,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极化现象。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与溢出效应。(4)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企业数字化水平是现阶段影响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指标体系 水平测度 时空演进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7
2
作者 龚新蜀 唐晓宇 张风丽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3,共7页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系统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共同富裕水平的提高,并且通过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文章基于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系统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共同富裕水平的提高,并且通过稳健性检验也证实了这一结论;从不同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子维度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从区域异质性角度来看,东部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空间杜宾模型 门槛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测算与分解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魏艳华 王丙参 马立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125,共6页
文章给出了Gini系数、Theil指数、Canberra指数、Zenga指数、CV的加权形式与数值分解方法,不仅考虑了评价对象的重要性差异,还构建了数值分解的统一框架;将Gini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推广到多维场合,用于揭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的多... 文章给出了Gini系数、Theil指数、Canberra指数、Zenga指数、CV的加权形式与数值分解方法,不仅考虑了评价对象的重要性差异,还构建了数值分解的统一框架;将Gini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推广到多维场合,用于揭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的多维特征,从新视角度量其不平等程度;比较了Dagum Gini系数分解与加权变异系数平方二重分解方法,建议空间分解以Dagum Gini系数分解方法为准,结构分解以WCVS二重分解方法为准,以便更详细地探索差异的成因。最后,通过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测算与分解验证了所提改进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不平等指数 空间分解 结构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农业产业链韧性:指数测算与效应检验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珊珊 高铭阳 吕杰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6,共6页
提升农业产业链韧性是保障我国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以数字经济促进农业产业链韧性提升逐渐成为关键路径。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分别测度了数字经济、产业... 提升农业产业链韧性是保障我国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重要举措,以数字经济促进农业产业链韧性提升逐渐成为关键路径。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分别测度了数字经济、产业融合以及农业产业链韧性指数,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农业产业链韧性提升,且农村产业融合在二者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数字经济对农业产业链韧性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但对本地农业产业链韧性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对邻近地区农业产业链韧性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融合 农业产业链韧性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算法的聚类个数确定方法改进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丙参 王国长 魏艳华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9-64,共6页
文章基于k-means算法探讨了最优聚类个数k*的确定方法:第一类是统计量方法;第二类是聚类算法不稳定性方法,即基于两次聚类结果间的距离,利用交叉验证、随机抽样取交集、自助法来构建聚类算法估计不稳定性指标,并根据投票、最小化均值方... 文章基于k-means算法探讨了最优聚类个数k*的确定方法:第一类是统计量方法;第二类是聚类算法不稳定性方法,即基于两次聚类结果间的距离,利用交叉验证、随机抽样取交集、自助法来构建聚类算法估计不稳定性指标,并根据投票、最小化均值方法确定k^(*)。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给定k^(*)的情况下,聚类结果与标签的距离或相似度可作为评价聚类结果的指标,为聚类算法评价提供了新的借鉴;基于k-means算法确定k^(*)的前提是数据集根据欧氏距离可明显分为几簇,相对而言,聚类算法不稳定性方法优于统计量方法;对于不稳定性指标,交叉验证估计方法与随机抽样取交集估计方法对抽样个数稳健,抽样个数依次建议略少于样本容量的1/3、80%;自助抽样估计方法由于利用了全部样本,因此效率更高;4种不稳定性指标没有显著差异,投票与最小化均值方法也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算法 聚类个数 统计量 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化、区域差异及收敛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周霞 王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91,共6页
文章基于组合权重法对中国30个省份2001—2020年的经济韧性进行测度,利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空间收敛模型对全国、四大地区及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动态演进、区域差异及收敛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韧性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增... 文章基于组合权重法对中国30个省份2001—2020年的经济韧性进行测度,利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空间收敛模型对全国、四大地区及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动态演进、区域差异及收敛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韧性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长趋缓,东北地区甚至在研究期末出现下降现象;全国经济韧性存在一定的“东部—中部—东北—西部”梯度分布特征,经济韧性的空间格局逐步由“北强南弱”演变为“南强北弱”;各区域经济韧性动态演进特征差异明显;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分别是南北方地区和四大地区视角下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显著,东北与东部地区间的经济韧性差异快速扩大,仅次于东部和西部地区间的差异;除东部和中部地区外,全国及其他地区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韧性 指标体系 时空演化 区域差异 收敛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集聚与人口集聚协调发展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东 罗红云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文章基于2006—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引入空间计量模型,对经济集聚和人口集聚协调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经济集聚和人口集聚协调发展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和负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集聚和人口... 文章基于2006—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引入空间计量模型,对经济集聚和人口集聚协调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经济集聚和人口集聚协调发展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负向直接效应和负向空间溢出效应,经济集聚和人口集聚协调发展会显著降低本省份碳排放,同时也会减少本省份向邻近省份的碳排放溢出,推动经济集聚和人口集聚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区域二氧化碳减排。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经济集聚和人口集聚协调发展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两种途径对碳排放产生抑制作用,推进经济-人口-产业集聚有利于降低区域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集聚 人口集聚 产业集聚 耦合协调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 被引量:9
8
作者 宫攀 贺媛丽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5,共6页
乡村振兴的实现离不开乡村产业的兴旺。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促进乡村产业振兴。(2)数字普惠金融可... 乡村振兴的实现离不开乡村产业的兴旺。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促进乡村产业振兴。(2)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增加农户收入、提高农村地区产业创新水平和劳动者素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3)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而受其发达程度以及政策不同等影响,部分地区可能存在虹吸效应。应加大对乡村产业的金融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中介效应,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为乡村产业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乡村产业振兴 空间计量模型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计与决策》2025年重点选题
9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统计与决策》将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经济社会实践,聚焦中国统计现代化改革重点和统计理论方法创新,拟定2...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统计与决策》将围绕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经济社会实践,聚焦中国统计现代化改革重点和统计理论方法创新,拟定2025年重点选题,欢迎作者向本刊赐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重点选题 中国式现代化 《统计与决策》 全面深化改革 三中全会精神 学习贯彻 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链”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与机制检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凡 李明阳 王泽锋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3-108,共6页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简称“四链”)融合能够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四链”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结果表明:“四链”融合能够...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简称“四链”)融合能够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四链”融合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结果表明:“四链”融合能够显著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该核心结论在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四链”融合通过优化创新生态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而数字经济成为充分发挥“四链”融合促进作用的重要条件。进一步分维度检验发现,四个维度均能显著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其中,创新链的作用最为明显。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四链”融合对于东部、中部地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更大。空间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四链”融合在促进本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会促进周边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 “四链”融合 新质生产力 创新生态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城市碳排放影响的统计检验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鸾凤 李婉婷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5-159,共5页
文章基于2006—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绿色金融对中国城市碳排放的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显著降低了中国城市碳排放,且该效应主要通过促进城市工业绿色转型... 文章基于2006—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绿色金融对中国城市碳排放的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显著降低了中国城市碳排放,且该效应主要通过促进城市工业绿色转型和提升城市绿色创新能力实现;绿色财政在绿色金融降低城市碳排放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绿色金融的城市碳减排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自然资源禀赋差异、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及环保执法力度差异。进一步,绿色金融对城市碳排放的抑制作用会受城市对外开放水平和城镇化率的影响,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并具有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城市碳排放 工业绿色转型 绿色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与专利质量——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顺春 王兆伟 刘桥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88,共5页
文章在厘清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专利质量内在机理的基础上,以2007-2021年长江经济带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在不同发展阶段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文章在厘清产学研协同创新影响专利质量内在机理的基础上,以2007-2021年长江经济带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在不同发展阶段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产学研协同创新对长江经济带城市专利质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通过面板门槛模型估计可以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对专利质量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其作用效果逐渐由负转正,可以划分为低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区间(sys <0.0053)、中区间(0.0053≤sys <0.0096)和高区间(sys≥0.0096)三种类型;调节机制的分析显示,以往普适性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不利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长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 专利质量 知识产权保护 面板门槛模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企业污染减排的影响机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晓聪 李政道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5-179,共5页
统筹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赢”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持续降低企业污染排放是重要抓手。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和关键驱动,其能否降低企业污染排放备受关注。文章将工业机器人作为生产要素引入异质性企业模型,分析工... 统筹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双赢”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持续降低企业污染排放是重要抓手。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和关键驱动,其能否降低企业污染排放备受关注。文章将工业机器人作为生产要素引入异质性企业模型,分析工业机器人对企业污染排放的作用机制,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11—2020年数据对污染减排效应和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工业机器人能通过技术提升效应、节能技术效应和减排技术效应有效降低企业污染排放强度。异质性分析表明,重污染行业和国有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的污染减排效果较好,但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不存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上市企业 污染减排 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元林 袁楚翔 朱雁春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0-165,共6页
基于门槛回归模型,文章选取2015—2021年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非线性关系,需要跨越特定阈值才能... 基于门槛回归模型,文章选取2015—2021年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非线性关系,需要跨越特定阈值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绩效;(2)传统制造业企业和现代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均具有非线性影响,但传统制造业企业提升绩效难度更大。东部地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呈现非线性特征,中西部地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尚不能显著提升企业绩效;(3)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影响受到企业资源、技术、资本的约束,在未吸收冗余资源和资本结构约束下,二者间呈现“倒N”型关系;在技术创新约束下,二者间呈现正向且边际效率递增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绩效 制造企业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C主要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和地位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伟华 肖宏伟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07,共6页
文章基于亚洲开发银行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ADB-MRIO)和贸易增加值分解模型(WWZ模型),对APEC主要经济体的出口贸易进行完全分解,据此比较分析APEC主要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和地位,并进一步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文章基于亚洲开发银行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ADB-MRIO)和贸易增加值分解模型(WWZ模型),对APEC主要经济体的出口贸易进行完全分解,据此比较分析APEC主要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和地位,并进一步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APEC主要经济体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均较高,都已普遍融入全球价值链,其中规模较小的经济体参与程度一般较高,而规模较大的经济体参与程度一般较低。(2)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后向垂直专业化指数较高,发达经济体和资源型经济体的前向垂直专业化指数较高。(3)发达经济体和资源型经济体主要以前向方式参与全球价值链,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相对高端地位,而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主要以后向方式参与全球价值链,在全球价值链中普遍处于相对低端地位。(4)要素禀赋、技术创新水平、自然资源丰裕程度、市场开放程度、人力资本、制度因素等对全球价值链地位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尤其是技术创新水平,是未来APEC主要经济体价值链提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EC 全球价值链 贸易增加值 多区域投入产出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慧 孙乾 孟纹羽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06-111,共6页
文章基于2013—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测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由东向西呈现从高到低的... 文章基于2013—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测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由东向西呈现从高到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显著促进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且该影响效应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创新的机制作用显著。门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表现出显著“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绿色经济效率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与企业绩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颖洁 丁建国 卢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9-173,共5页
绿色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绿色技术创新则是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企业在推进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常面临绿色技术创新和传统经营效益提升的双重压力。文章以2012—2021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绿色... 绿色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绿色技术创新则是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企业在推进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常面临绿色技术创新和传统经营效益提升的双重压力。文章以2012—2021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绿色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绩效;绿色技术创新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企业绩效。经过更换被解释变量和Bootstrap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绩效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健康保险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董捷 董书丹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1,共6页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家庭资产的积累,金融资产在家庭资产中的占比逐渐上升。商业健康保险作为重要工具,在家庭配置风险金融资产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文章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商业健康保险的持有对家庭风险金...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家庭资产的积累,金融资产在家庭资产中的占比逐渐上升。商业健康保险作为重要工具,在家庭配置风险金融资产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文章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商业健康保险的持有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在控制人口统计特征、家庭经济情况等因素的基础上,利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持有商业健康保险会显著提高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可能性,增加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占比。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一影响主要通过预防性储蓄这一中介变量来实现。此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商业健康保险对城镇地区、中西部地区和高收入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以及提高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占比具有更显著的促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健康保险 风险金融资产 预防性储蓄 倾向得分匹配(PSM)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改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2,共6页
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引起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是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文章在深度剖析数字经济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能显... 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引起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是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文章在深度剖析数字经济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2)数字经济通过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来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3)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其次是农业数字化和农村数字产业化;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东北和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4)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门槛特征,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其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边际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与企业碳强度——基于中央环保督察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建明 徐欣燕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177,共6页
文章以2012—2020年我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检验了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碳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推动企业减少生产性操纵、主动增加环保投资、促进技术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能够显著降低重污染上市工业企业... 文章以2012—2020年我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检验了中央环保督察对企业碳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通过推动企业减少生产性操纵、主动增加环保投资、促进技术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能够显著降低重污染上市工业企业的碳强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发展重要性较高、国有性质、面临外部盈余压力和内部代理成本较高的重污染上市工业企业,中央环保督察能够起到更大的碳强度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环保督察 环境规制 碳强度 生产性操纵 环保投资 技术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