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1,9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时空演变、地区差异与收敛性 被引量:4
1
作者 高国生 叶林祥 支海兵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2,共13页
农产品流通效率事关我国粮食安全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成。运用熵值法测度了2011—2022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农产品流通效率,并使用Moran’s I、Kernel核密度估计、Markov链、Dagum基尼系数和β收敛模型分别分析了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 农产品流通效率事关我国粮食安全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成。运用熵值法测度了2011—2022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农产品流通效率,并使用Moran’s I、Kernel核密度估计、Markov链、Dagum基尼系数和β收敛模型分别分析了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时空演变、地区差异与收敛性情况。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存在显著正向空间相关性,“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特征明显;核密度曲线宽度变大呈现右拖尾和高度差明显的双峰形态,表明农产品流通效率逐渐提升,地区内部存在极化趋势;相邻省区市空间滞后水平对本省区市农产品流通效率维持原有状态或向更高水平发展均有较大影响;地区间差异是造成农产品流通效率总体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农产品流通效率存在显著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据此,对如何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缩小地区间差距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流通效率 时空演变 空间分布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心资本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思飞 温磊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6,共9页
随着ESG理念的逐渐流行,如何提升企业的ESG表现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耐心资本提倡长期的投资理念,与ESG理念相契合,可能成为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的重要引擎。为此,基于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实证检验了耐心资本对企业ESG... 随着ESG理念的逐渐流行,如何提升企业的ESG表现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耐心资本提倡长期的投资理念,与ESG理念相契合,可能成为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的重要引擎。为此,基于2009—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实证检验了耐心资本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耐心资本能够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机制检验发现,代理成本、融资约束和信息不对称是耐心资本影响企业ESG表现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耐心资本对分析师关注度高、媒体关注度高以及属于重点污染监控单位的企业ESG表现具有更明显的提升效应;分项检验发现,耐心资本主要促进了企业社会和公司治理表现提升,对于企业环境表现则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对于培育和壮大耐心资本、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心资本 企业ESG表现 信息不对称 融资约束 代理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程晨 穆靖昊 后青松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91,共14页
在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利用2009—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样本,考察了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设立异地研发中心能够显著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并且是通过拓展技术领域和提高创新质量的路径实... 在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利用2009—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样本,考察了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设立异地研发中心能够显著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并且是通过拓展技术领域和提高创新质量的路径实现的。进一步,在大型企业、国有企业、非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以及技术能力较强的企业中,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凸显。为缓解反向因果和不可观测因素引致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基于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模型的因果识别,并排除了市场拓展效应和融资效应的竞争性假设,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研究检验了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能够为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供经验证据,有利于政府制定鼓励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研发中心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知识吸收 创新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区域差异与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8
4
作者 阮素梅 邵恬恬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长三角“一市三省”为研究对象,基于2010—2023年的面板数据,对长三角区域省(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变化趋势以及区域差异等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研究发现:第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长三角“一市三省”为研究对象,基于2010—2023年的面板数据,对长三角区域省(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变化趋势以及区域差异等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研究发现:第一,长三角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较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第二,新质劳动资料对长三角区域新质生产力的贡献最为突出,其次是新质劳动者和新质劳动对象;上海市新质劳动对象的贡献最高,江苏省新质劳动者的贡献占比较大,浙江省新质劳动资料的贡献则更加突出,而安徽省虽没有突出优势,但其新质生产力增长率最高。第三,长三角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极化现象,且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内部存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省内发展不均衡;从时空动态演进特征看,长三角区域新质生产力不存在“跨越式”发展,但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该研究能够为实现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尤其为培育和实现安徽省新质生产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依据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长三角区域 时空动态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竞争审查、新质生产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被引量:5
5
作者 师博 郭思琪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综合质态。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作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数字化转型动力,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影响。... 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综合质态。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作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数字化转型动力,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对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制度能够显著提升行政垄断程度高地区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并且以促进“底层技术运用”为支点撬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凸显了竞争政策的基础性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能够通过促进创新要素流动、优化信贷资源配给、完善数字发展制度环境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和“卡点”,从而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围绕公平竞争审查标准、方式和目标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呈现出对民营企业、较小规模企业的所有制和规模“偏好”,并且对于制度性交易成本较高的企业作用更加明显;地区自我审查与外部监督机制较为完善时,政策能够更好发挥作用。最后产业政策的叠加效果检验显示,中央与省级产业政策均与公平竞争审查形成了制度合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推进了企业数字化进程。研究结论能够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数字经济 行政性垄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中国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军杰 杨晨 王晔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6,共10页
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杠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不仅有力推动了减排目标的达成与低碳经济的蓬勃发展,而且在引领城市迈向绿色创新之路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2006—2021年城市层面绿色专利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碳排放权交... 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杠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不仅有力推动了减排目标的达成与低碳经济的蓬勃发展,而且在引领城市迈向绿色创新之路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2006—2021年城市层面绿色专利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的激励作用以及区域异质性、政策机制异质性在其中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城市绿色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策略性创新领域。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在东部地区的实施效果优于中、西部地区,在非资源型城市的实施效果优于资源型城市,其中在Ⅱ型大城市效果最强。此外,政策机制设计也会对其实施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有偿配发和高交易价格更能激励绿色创新。因此,为推动城市绿色创新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加强绿色创新审查与补贴,优化碳排放交易政策,制定试点城市差异化策略,推行有偿配发模式,并建立健全严格的监管体系,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政策 绿色创新 双重差分模型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品集采政策与药企研发行为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少飞 张勇 冯伟忠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9,共9页
药品集采政策会加剧医药行业竞争,从而影响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基于药品集采前后三年医药企业的研发专利样本,针对药品集采政策对药企研发行为影响的回归结果表明,集采政策的实施会增加医药企业的研发专利数量,但医药企业所面临的转换... 药品集采政策会加剧医药行业竞争,从而影响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基于药品集采前后三年医药企业的研发专利样本,针对药品集采政策对药企研发行为影响的回归结果表明,集采政策的实施会增加医药企业的研发专利数量,但医药企业所面临的转换成本和集采的预期市场收益,会影响医药企业的研发行为,并进一步影响医药企业的创新效率。因此,要降低医药行业的制度成本,加强医药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和并购重组,提升医药企业的创新效率,从而加快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和推动健康中国的政策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集采 研发专利 转换成本 预期市场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与共享发展视角下数字经济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武赫 周雯琪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8,F0003,共9页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依赖信息交互平台的全新经济形态,其快速发展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新引擎。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在区域层面上的体现,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不仅需要关注区域内部发展质量的协调,还需重视区域间发展关系的协调。鉴于...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依赖信息交互平台的全新经济形态,其快速发展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新引擎。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在区域层面上的体现,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不仅需要关注区域内部发展质量的协调,还需重视区域间发展关系的协调。鉴于此,基于高质量发展与共享发展双视角,探讨数字经济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选取2013—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及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多维度探究了数字经济对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既能推动区域内发展质量的协调,也能促进区域间发展关系的协调。在门槛效应分析中,数字经济对区域内发展质量协调的影响呈倒“U”型趋势,而对区域间发展关系协调的影响则表现出边际效用递减趋势。此外,数字经济对区域内发展质量协调的正向推动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其不仅推动本区域内部协调发展,还带动周边地区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区域协调发展 发展质量协调 发展关系协调 共享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增收的影响机理与空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杨春红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7,共9页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城乡居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机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2—2022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增收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城乡...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城乡居民增收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机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2—2022年省域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增收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数字经济指数每增加1个单位,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上升1.465和1.259个百分点,表明数字经济对农村居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大于城镇居民。异质性分析显示,在农村地区,数字经济对高收入居民增收的影响程度大于中、低收入居民,且差距较大;而在城镇地区,数字经济对高、中收入居民增收的影响程度大于低收入居民,但差距较小。进一步的空间计量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城乡居民增收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说明数字经济不仅可以促进本地居民增收,对周边地区居民增收亦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城乡居民收入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投资基金的运行成效与改革展望 被引量:6
10
作者 汪德华 杨璐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作为一类偏重市场化运转的新型政府投融资工具,政府投资基金通过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推动了中国产业链的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然而,由于其兼具政策性和市场化的双重属性,政府投资基金在实际运作中面临诸多挑战,包... 作为一类偏重市场化运转的新型政府投融资工具,政府投资基金通过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推动了中国产业链的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然而,由于其兼具政策性和市场化的双重属性,政府投资基金在实际运作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政策目标与市场机制之间的冲突、对民间资本的“挤出效应”、对产能过剩的潜在助推作用、缺乏容错机制以及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按照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的改革要求,未来应通过确保政府投资基金与经济需求相契合、避免挤占社会资本、强化对新增有效投资的撬动作用、建立容错机制和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辅以前瞻性市场研究并加强审计与治理能力等手段,进一步提升政府投资基金的运作效率,确保其在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长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投资基金 投融资改革 容错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数智化转型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为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瑞琛 唐慧 周国琛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8,共10页
基于2016—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为准自然实验,深入考察城市数智化转型与企业数字创新的关系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后,该试验区的企业数字创新水平... 基于2016—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为准自然实验,深入考察城市数智化转型与企业数字创新的关系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后,该试验区的企业数字创新水平显著提升。机制检验发现,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优化企业吸收能力和增加城市创新活力是城市数智化转型影响企业数字创新的主要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城市数智化转型对企业数字创新的推动作用在东部城市和竞争激烈的行业更显著。这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如何影响企业数字创新行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 数字创新 人力资本水平 吸收能力 城市创新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和绿色经济发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玉茹 王昭婷 王盈霏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其本质是绿色生产力,核心是创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要求绿色经济的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发展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以我国279个地级市为样本,将新质生产力纳入分析框架,实...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其本质是绿色生产力,核心是创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要求绿色经济的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发展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以我国279个地级市为样本,将新质生产力纳入分析框架,实证检验了绿色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路径机制。结果显示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发展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都可以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同时产业集聚也可以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助力绿色经济发展。这要求我国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绿色低碳技术体系,推动产业集聚和结构优化升级,并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 新质生产力 技术创新 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与城乡融合发展: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杰 杨梓 赵春江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68,共8页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协同推进的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面临要素流动阻滞、资源配置失衡等现实瓶颈。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技术,数字技术凭借其渗透性和通用性等特征,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供了全新路径。选取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协同推进的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面临要素流动阻滞、资源配置失衡等现实瓶颈。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技术,数字技术凭借其渗透性和通用性等特征,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供了全新路径。选取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技术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城乡融合。机制分析表明,区域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流动在数字技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在不同的地理区位、政策环境背景下对城乡融合存在异质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城乡融合 区域创新能力 人力资本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限薪方式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秋生 郑玥臻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8,共9页
2009年和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先后出台了国有企业高管限薪规定,采取了绝对限薪和相对限薪两种不同方式,因此,有必要明晰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以2010—2023年... 2009年和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先后出台了国有企业高管限薪规定,采取了绝对限薪和相对限薪两种不同方式,因此,有必要明晰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以2010—2023年的A股国有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绝对限薪相比,相对限薪更能够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且相对限薪程度越高、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上述关系越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限薪促进国有企业发展质量提高是通过降低盈余管理、提高创新效率等路径实现的,且这种作用路径在产品市场竞争度高的国有企业和实体国有企业中更明显。研究结论对合理制定和有效实施限薪政策及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限薪 相对限薪 全要素生产率 内部控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惠小微金融发展下的银行商业可持续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蜀君 刘芳嘉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80,共11页
增加普惠小微贷款量、降低贷款利率既是政策要求,也是银行社会责任,但是会对银行商业可持续性产生影响。以中国91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普惠小微贷款量、贷款利率与银行商业可持续性三者的协调发展水平,判断三者是... 增加普惠小微贷款量、降低贷款利率既是政策要求,也是银行社会责任,但是会对银行商业可持续性产生影响。以中国91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普惠小微贷款量、贷款利率与银行商业可持续性三者的协调发展水平,判断三者是否达到协调发展状态,并实证检验增加普惠小微贷款量、降低普惠小微贷款利率对银行商业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普惠小微贷款量、贷款利率与商业可持续性三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虽在提升,但目前仍未达到协调发展水平。(2)商业银行增加普惠小微贷款量可以降低银行风险承担,但是降低普惠小微贷款利率会导致银行盈利能力下降,并且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存在异质性。(3)银行数字化转型和地方财政贴息在普惠小微贷款量、贷款利率对银行风险承担和盈利能力产生影响的过程中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小微金融 商业可持续性 银行数字化转型 财政贴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水平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宇 高新月 于童飞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48,共9页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基于2000—2023年中国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分析了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的数字化...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基于2000—2023年中国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分析了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的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了出口产品的质量。(2)机制分析显示,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和创新能力越高,企业数字化水平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越显著;同时,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数字化水平对出口质量的促进作用也越大。(3)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国有和集体企业,企业数字化水平对外资、合资和私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相较于西部地区,企业数字化水平对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作用更强。研究结果为推动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提供了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水平 出口产品质量 生产率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共建“数字丝绸之路”:问题表征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文婷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1,共9页
中国—东盟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既是一条顺应数字化革命浪潮,通过信息网络推进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循环发展之路,又是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项生动实践。该倡议自提出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推动了中国—东盟数字经... 中国—东盟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既是一条顺应数字化革命浪潮,通过信息网络推进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经济循环发展之路,又是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一项生动实践。该倡议自提出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推动了中国—东盟数字经济新合作,构建了全球数字治理新范式,提升了民心相通新高度。但同时双方在建设“数字丝绸之路”过程中仍面临数字鸿沟、基础设施水平差距大、跨境数据安全问题以及外部风险等干扰,对此中国应该根据东盟各国实际国情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深化数字政策沟通、促进基础设施联通、助推数字贸易畅通、加强数字资金融通、推动双方民心相通等方面主动作为,打造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生态良好的“数字丝绸之路”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丝绸之路” 中国—东盟合作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心资本赋能企业发展韧性提升:理论依据与经验事实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海峰 张烨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7-57,共11页
金融资源对于企业韧性的培育与发展不可或缺,而耐心资本则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驱动力。以2012—202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重点探讨了耐心资本对企业发展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耐心资本投入有助于企业发展韧性提... 金融资源对于企业韧性的培育与发展不可或缺,而耐心资本则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驱动力。以2012—202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重点探讨了耐心资本对企业发展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耐心资本投入有助于企业发展韧性提升;机制检验显示,其具体通过资源支持、创新激励与战略管理三个渠道赋能企业发展韧性提升;异质性检验表明,对于高金融发展水平、高数字金融水平地区的企业,以及高科技类企业、家族企业,耐心资本注入对其发展韧性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耐心资本对产业链上游企业发展韧性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且上游企业发展韧性增强对下游企业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即产业链协同效应。本研究为我国不断壮大耐心资本、积极引导耐心资本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心资本 企业发展韧性 资源支持 创新激励 战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部门季度数据的我国区域金融风险测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曹廷求 张紫朝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8,共11页
区域金融风险是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维度,对区域金融风险进行及时、准确测度,有助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采用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15年至2023年的四部门季度数据,基于CISS指数法对各区域金融风险进行动态测度,通过四部门间时变... 区域金融风险是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维度,对区域金融风险进行及时、准确测度,有助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采用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15年至2023年的四部门季度数据,基于CISS指数法对各区域金融风险进行动态测度,通过四部门间时变的相关系数矩阵作为动态权重以识别系统性风险,并就区域金融风险的总体趋势、部门特征、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下,我国总体风险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2015年一季度至2020年四季度风险波动上升,2021年一季度至2023年四季度风险逐渐回落;空间维度下,我国区域金融风险呈现显著的地域差异,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西部、东部、东北和中部,其中东部地区风险主要来源于家庭部门,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风险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中部地区风险结构较为均衡;影响因素方面,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区域金融风险,这一效果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较为显著,财政依存度越高,货币政策缓解政府部门风险的效果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金融风险 CISS指数 部门风险 季度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对公募基金收益率的溢出效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佰成 马克 王婧仪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80,共11页
基于2013—2023年金融市场日度数据,采用GARCH-Copula-CoVaR模型,深入刻画了金融市场之间在正常和极端条件下的风险联系。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性风险的提高显著增大了市场波动性,这种波动性直接影响了公募基金收益率。公募基金对高风险资... 基于2013—2023年金融市场日度数据,采用GARCH-Copula-CoVaR模型,深入刻画了金融市场之间在正常和极端条件下的风险联系。研究结果表明,系统性风险的提高显著增大了市场波动性,这种波动性直接影响了公募基金收益率。公募基金对高风险资产配置极为敏感,尤其在极端市场条件下,其风险溢出效应对基金资产配置影响显著。因此,面对复杂的风险溢出效应,公募基金管理者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采取积极的资产配置及风险分散策略降低潜在损失。监管机构应通过制定和执行宏观审慎政策,强化跨市场监管,推动金融创新,提高金融系统的韧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 系统性风险 公募基金 尾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