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660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染料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1
作者 贾艳梅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2期84-90,共7页
天然染料以其安全、无毒和易生物降解的特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生态纺织品制备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天然染料的应用工艺及其染色机理,综述了天然染料在功能性、化学结构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废弃物资源天然染料的开发应用现状,... 天然染料以其安全、无毒和易生物降解的特性,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成为生态纺织品制备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天然染料的应用工艺及其染色机理,综述了天然染料在功能性、化学结构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废弃物资源天然染料的开发应用现状,并对天然染料的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应用 研究进展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下服装品牌营销渠道的策略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宛如玉 申鸿 郭荣辉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94-98,104,共6页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服装品牌面临着营销渠道变革的挑战。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探讨了服装品牌在数字化转型下的营销渠道策略,强调了整合线上线下渠道、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应用技术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进一步...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服装品牌面临着营销渠道变革的挑战。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探讨了服装品牌在数字化转型下的营销渠道策略,强调了整合线上线下渠道、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应用技术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进一步探讨了全渠道营销的概念,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社交媒体互动、技术创新(如AR、VR、AI)和绿色营销来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最后讨论了数字化转型给服装品牌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预测了未来营销渠道策略的发展趋势,为服装品牌在数字化转型中的营销渠道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服装品牌 营销渠道 策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传感型智能纺织品的制备与性能探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嘉轩 裔士钊 +4 位作者 吴焕岭 王春霞 孙绪 唐盛 罗一宁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21-25,共5页
为了实现对环境pH值的精确和便捷式测量,研究制备了一种pH传感型智能纺织品。首先,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刚果红(Congo red)与溴酚蓝(Bromophenol blue)pH指示剂分别与聚丙烯腈(PAN)、热塑性聚氨酯(TPU)高分子聚物材料共混纺制出具有pH变... 为了实现对环境pH值的精确和便捷式测量,研究制备了一种pH传感型智能纺织品。首先,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刚果红(Congo red)与溴酚蓝(Bromophenol blue)pH指示剂分别与聚丙烯腈(PAN)、热塑性聚氨酯(TPU)高分子聚物材料共混纺制出具有pH变色功能的纳米纤维膜R-PAN-TPU与B-PAN-TPU。然后使用热压方法将纳米纤维膜进一步与棉(Cell)基底织物结合,得到pH传感型智能纺织品R-PAN-TPU-Cell与B-PAN-TPU-Cell。经测试,刚果红pH传感器R-PAN-TPU-Cell接触pH值3~5的酸溶液显示出明显的蓝紫色,而接触pH值9~12的碱溶液则没有明显的显色变化。溴酚蓝pH传感器B-PAN-TPU-Cell接触pH值3~5的酸溶液显示出明黄色,接触9~12的碱溶液则变为紫色。该织物型pH传感器不仅在环境监测领域能够起到有效的预警与防护作用,还具有循环可利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传感 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技术 智能变色纺织品 预警与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制备、性能及纺织领域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欧金松 邵烨华 +2 位作者 曹胜彬 何贵平 严小飞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130-136,共7页
综述了纤维素纳米纤维(CNF)的制备、性能和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目前,CNF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机械法、化学法、酶处理法以及预处理法,最常用的是化学法中的TEMPO介导氧化法,可稳定制造出均匀性好、纯度高的CNF,但使用了苛刻的化学品,污... 综述了纤维素纳米纤维(CNF)的制备、性能和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目前,CNF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机械法、化学法、酶处理法以及预处理法,最常用的是化学法中的TEMPO介导氧化法,可稳定制造出均匀性好、纯度高的CNF,但使用了苛刻的化学品,污染环境,也有绿色生产方式如深度共融溶剂(DES)等。CNF因其高比表面积、优异机械性能、生物降解性和表面活性等特性,不仅作为上浆材料替代传统高污染产品,还用于构建高强高韧复合薄膜、生物传感器及功能整理剂等,但存在界面粘合性等问题,通过表面改性技术可改善以满足纺织产业向绿色低碳、高性能方向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F 原料 制备方法 性能 纺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紫外老化日间辐射降温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陈华虎 任文君 +2 位作者 蔡英 张佳文 易玲敏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13-20,30,共9页
具有辐射降温功能的户外纺织品,可以很好地保护夏日高温下的户外人员。以涤纶织物为基材,自制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环氧乳液及BaSO4粒子的混合分散液为整理剂,制备得到具有良好耐紫外老化和辐射降温功能的涂层整理织物。结果表明,当织物... 具有辐射降温功能的户外纺织品,可以很好地保护夏日高温下的户外人员。以涤纶织物为基材,自制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环氧乳液及BaSO4粒子的混合分散液为整理剂,制备得到具有良好耐紫外老化和辐射降温功能的涂层整理织物。结果表明,当织物涂覆量为11.55 mg/cm^(2)时,辐射降温涂层织物的平均太阳光反射率可达92.56%,大气窗口的中红外平均发射率达91.36%,在太阳光直照下相对于原始涤纶织物可降温5.2℃,且整理后的辐射降温涂层织物具有良好的耐磨及力学性能。此外,经24 h的紫外加速老化后,辐射降温涂层织物的K/S值几乎不变,且UVA波段的平均透过率仅1.8%、UPF值可达387.03,显示出良好的耐紫外老化性能。该涂层织物在户外降温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降温 涤纶 耐紫外老化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天然黑色素抗氧化性能对比研究
6
作者 宋志豪 夏兆鹏 +2 位作者 沈丽 王宁 栗新娜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3期61-68,共8页
为探究不同来源和制备工艺对天然黑色素纳米颗粒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实验以墨鱼墨囊和牦牛绒为原料,分别采用去离子水提取、碱性超声旋转蒸发和酸性回流三种工艺,制备得到水提墨鱼黑色素(Water-Extracted Squid Melanin,WM)、水溶墨鱼黑色... 为探究不同来源和制备工艺对天然黑色素纳米颗粒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实验以墨鱼墨囊和牦牛绒为原料,分别采用去离子水提取、碱性超声旋转蒸发和酸性回流三种工艺,制备得到水提墨鱼黑色素(Water-Extracted Squid Melanin,WM)、水溶墨鱼黑色素(Water-Soluble Squid Melanin,WSSM)和牦牛黑色素(Yak Melanin,YM)。通过对这三种黑色素的形貌、结构和清除羟基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_(2)^(·-))和过氧化氢(H_(2)O_(2))的性能进行分析,探讨粒径大小对其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方法不同会影响黑色素单体的聚集程度,反应条件越剧烈,黑色素单体之间聚集程度越小,更多单体就能与自由基发生反应。WM中黑色素单体聚集程度最高,分散性最差;YM次之;WSSM聚集程度最小,分散性最好。抗氧化能力方面,WSSM表现最佳,其清除·OH能力比WM提高约38%,比YM提高约18%。粒径分析显示,WM、YM、WSSM平均粒径分别为630 nm、501 nm、342 nm,进一步证实了WSSM具有更好的分散性,能更有效地与自由基反应。研究结果对黑色素用于医用敷料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 墨鱼 牦牛绒 自由基 粒径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的发展现状及应用
7
作者 郭倩倩 王洪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3期86-92,共7页
玻璃纤维是纺织工业非常重要的一种无机非金属纤维材料,分别从玻璃纤维的发展历史、结构组成与分类、生产工艺、优缺点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在绿色低碳环保为发展主题的今天,为玻璃纤维工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 玻璃纤维 结构 性能 分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孔径梯度的热防护接结三层织物的制备与导湿性能研究
8
作者 黄长芬 李逸飞 +2 位作者 周绪波 王新厚 孙晓霞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基于湿度梯度理论,利用芳纶纱线通过组织结构设计与纱线配置,制备了具有正孔径梯度、逆孔径梯度及正孔径梯度空气层结构的接结三层织物,探索了不同结构对织物透气、透湿和热防护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具有正孔径梯度空气层结构的织... 基于湿度梯度理论,利用芳纶纱线通过组织结构设计与纱线配置,制备了具有正孔径梯度、逆孔径梯度及正孔径梯度空气层结构的接结三层织物,探索了不同结构对织物透气、透湿和热防护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具有正孔径梯度空气层结构的织物具备良好的热防护性能;与逆孔径梯度结构相比,正孔径空气层梯度结构在导湿性能上表现出更优越的效果。本研究为具有良好导湿性能的消防用热防护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组织结构 透湿梯度 热防护材料 孔径梯度 空气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纤维亲油改性及其对沥青增强作用研究
9
作者 顾戚惠 杨帆 +3 位作者 王海楼 冯文宣 魏发云 张伟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60-65,71,共7页
为提高聚丙烯腈(PAN)纤维与沥青间的界面强度,采用二乙烯三胺(DETA)对PAN纤维碱处理,用正硅酸乙酯(TEOS)和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对PAN纤维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PAN纤维疏水亲油的特性,进而提高纤维和沥青间的界面性能。研究改性... 为提高聚丙烯腈(PAN)纤维与沥青间的界面强度,采用二乙烯三胺(DETA)对PAN纤维碱处理,用正硅酸乙酯(TEOS)和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对PAN纤维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PAN纤维疏水亲油的特性,进而提高纤维和沥青间的界面性能。研究改性温度、时间及HDTMS质量对PAN纤维断裂强力和疏水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改性前后的纤维的表面形貌和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借助纤维拉拔测试分析了改性前后的纤维与沥青的界面强度。结果表明:改性工艺对PAN纤维的断裂强力影响不大,加入75 mg的HDTMS在70℃下反应1 h得到的改性PAN纤维接触角最大,与原纤维相比,改性后的纤维的吸油率提高了27.0%,纤维与沥青基体的拉拔强力提高了1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纤维 亲油改性 沥青 界面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PVDF/TPU纳米纤维膜的压电性能研究
10
作者 刘银鹏 石磊 +1 位作者 胡艳丽 李磊磊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3期54-60,共7页
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将弹性热塑性聚氨酯(TPU)与压电聚合物(PVDF)共混制备了压电纳米纤维膜,改变TPU和PVDF的质量比来使共混纳米纤维膜的弹性模量发生变化。纯PVDF纳米纤维膜的弹性模量为8.03 MPA,TPU加入质量比为25%时,PVDF/TPU纳米纤... 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将弹性热塑性聚氨酯(TPU)与压电聚合物(PVDF)共混制备了压电纳米纤维膜,改变TPU和PVDF的质量比来使共混纳米纤维膜的弹性模量发生变化。纯PVDF纳米纤维膜的弹性模量为8.03 MPA,TPU加入质量比为25%时,PVDF/TPU纳米纤维膜的弹性模量增加为12.26 MPA。在20 N的作用力下,纯PVDF的纳米纤维膜的压电响应为3.88 V,而PVDF/TPU(75∶25)的纳米纤维膜能达到6.5 V的电压。将其固定在手指关节处,手指弯曲90°时,能产生0.9 V的电压,说明复合压电薄膜具有很好的压电响应。将其反复按压500次,其压电输出几乎没有变化。这为开发具有更多场景适用性、长期稳定的压电传感器开辟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 TPU 纳米纤维 弹性模量 压电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医用伤口敷料的材料及结构设计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诗雨 赵玲 +2 位作者 古雅洁 孙润军 魏亮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3期69-78,85,共11页
伤口敷料在创伤性伤口的愈合和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传统伤口敷料存在更换时易造成二次伤害、浸湿后易感染和患者舒适度差等问题,研究开发新型生物医用伤口敷料迫在眉睫。基于此,从目前生物医用伤口敷料材料种类、伤口敷料结构设计以及... 伤口敷料在创伤性伤口的愈合和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传统伤口敷料存在更换时易造成二次伤害、浸湿后易感染和患者舒适度差等问题,研究开发新型生物医用伤口敷料迫在眉睫。基于此,从目前生物医用伤口敷料材料种类、伤口敷料结构设计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伤口敷料材料包含天然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在伤口敷料结构设计方面,针织、机织、非织造及其复合织物等不同织物成型方式技术在伤口敷料设计中均有运用,同时水凝胶结构和3D打印技术也在结构设计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最后对新型生物医用伤口敷料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通过总结评述旨在为新型生物医用伤口敷料领域的理论研究与系列产品研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 伤口敷料 结构设计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纳米纤维功能性纱线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祯阳 黄继伟 凌新龙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2期41-50,90,共11页
静电纺纳米纤维功能性纱线作为一种新型的纤维材料,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简述了静电纺纳米纤维功能性纱线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制备方法、性能特点、应用领域。静电纺技术能够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独特孔隙结构和可调控直径的纳米纤维... 静电纺纳米纤维功能性纱线作为一种新型的纤维材料,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简述了静电纺纳米纤维功能性纱线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制备方法、性能特点、应用领域。静电纺技术能够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独特孔隙结构和可调控直径的纳米纤维,这些特性使得其在功能性纱线的开发中具有独特优势。期望为未来静电纺纳米纤维功能性纱线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推动静电纺纳米纤维功能性纱线从基础研究迈向广泛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性能特点 应用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蚕丝/天丝混纺纱线结构与性能评价
13
作者 张霆 沈华 +1 位作者 胡立霞 徐广标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1-5,25,共6页
改性蚕丝是将丝胶固定在丝素表面的一种蚕丝,以改性蚕丝/天丝混纺纱为研究对象,测试评价纱线的形态结构、毛羽、条干、亲水性和力学性能等,对比分析不同混纺比和线密度的纱线性能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改性蚕丝的比例增加,改性蚕丝向纱线... 改性蚕丝是将丝胶固定在丝素表面的一种蚕丝,以改性蚕丝/天丝混纺纱为研究对象,测试评价纱线的形态结构、毛羽、条干、亲水性和力学性能等,对比分析不同混纺比和线密度的纱线性能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改性蚕丝的比例增加,改性蚕丝向纱线表面转移,纱线的不匀率在12%~16%,纱线的有害毛羽低于16根/m,纯蚕丝纱线外其他四种纱线都表现为亲水性,纱线强力在170 cN/tex~310 cN/tex,纯蚕丝纱线的强力最低,纱线具有较低的弯曲刚度,研究可为改性蚕丝在服装面料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蚕丝/天丝混纺纱 混纺比 线密度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浆纤维抑菌性研究
14
作者 程有旗 何天虹 +1 位作者 田俊莹 任彦莹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54-59,共6页
为探究竹浆纤维的抑菌及抑菌稳定性,测试分析了竹浆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分,以大肠杆菌为菌种,测试了竹浆纤维的抑菌率。为探讨竹浆纤维的抑菌成分,用75%乙醇溶液对竹浆纤维进行索式提取,测试提取物的紫外光谱,并进行显色反应。结果表... 为探究竹浆纤维的抑菌及抑菌稳定性,测试分析了竹浆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分,以大肠杆菌为菌种,测试了竹浆纤维的抑菌率。为探讨竹浆纤维的抑菌成分,用75%乙醇溶液对竹浆纤维进行索式提取,测试提取物的紫外光谱,并进行显色反应。结果表明,竹浆纤维的抑菌率为93%以上,75%乙醇溶液索式提取后纤维的抑菌率降低到75.4%,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显色反应结果初步推断纤维抑菌成分含有酚类化合物。为探讨竹浆纤维的抑菌稳定性,分析了染整加工常用化学试剂和染料对竹浆纤维抑菌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纤维的抑菌性受氢氧化钠影响较大,过氧化氢对纤维的抑菌性影响不明显,常规的染整加工条件对竹浆纤维的抑菌性不会造成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浆纤维 抑菌成分 染整加工 抑菌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改性纳米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5
作者 陈家壮 许磊 邢铁玲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43-47,共5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应用于智能穿戴的柔性压阻式传感器受到许多人的关注。通过茶多酚和FeCl_(3)对纳米纤维素进行改性,添加多壁碳纳米管赋予导电性,用冷冻干燥法成功制备了茶多酚/纳米纤维素(TP/CNF)气凝胶。TP/CNF具有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应用于智能穿戴的柔性压阻式传感器受到许多人的关注。通过茶多酚和FeCl_(3)对纳米纤维素进行改性,添加多壁碳纳米管赋予导电性,用冷冻干燥法成功制备了茶多酚/纳米纤维素(TP/CNF)气凝胶。TP/CNF具有良好的耐压缩性和弹性,最大耐压缩应力为465.4 KPa,相较于改性前提高了4倍,弹性回复率由几乎没有提升至75%,在循环压缩中可以表现出重复的电信号,具有作为柔性传感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茶多酚 多壁碳纳米管 柔性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草絮片制备工艺优化与性能评价
16
作者 郭春良 胡立霞 +1 位作者 沈华 徐广标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26-30,共5页
以乌拉草和ES纤维为原料,采用热风粘合工艺制备了9种乌拉草/ES纤维复合絮片,通过正交优化和极差分析评价了9种絮片的透气性、透湿性、保暖性及压缩性能,结果表明当乌拉草/ES纤维混合比为8∶2,热粘温度为145℃,热粘时间15 min时,复合絮... 以乌拉草和ES纤维为原料,采用热风粘合工艺制备了9种乌拉草/ES纤维复合絮片,通过正交优化和极差分析评价了9种絮片的透气性、透湿性、保暖性及压缩性能,结果表明当乌拉草/ES纤维混合比为8∶2,热粘温度为145℃,热粘时间15 min时,复合絮片的综合性能最优,此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絮片的透气性为1321.71 mm/s,透湿性为157.887 g/m^(2)·h,导热系数为0.0405 KJ/m·K·h,压缩恢复率为78.21%。研究为乌拉草在絮片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草 正交试验设计 絮片制备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静电喷雾技术制备相变微胶囊及其性能研究
17
作者 姚倩 孔珂欣 +3 位作者 孙艳丽 张曼琦 李博 武海良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2期35-40,共6页
能源储存和热能利用技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一直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将相变微胶囊与织物结合制备储热调温纺织材料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但微胶囊的高效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仍有待进一步开发和优化。为制备储热调温... 能源储存和热能利用技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一直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将相变微胶囊与织物结合制备储热调温纺织材料成为近些年的研究热点,但微胶囊的高效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仍有待进一步开发和优化。为制备储热调温性能优良的相变微胶囊,分别选用正十八烷和聚氨酯作为相变和包覆材料,采用同轴静电喷雾技术进行制备研究。深入探讨不同壁材浓度、电场强度和芯壁比对微胶囊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此优化制备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当在PU浓度为5%wt、壁材浓度为7.5%wt、电压为10 kV、芯壁挤出速率比为1∶5的条件下,制得的相变微胶囊结构完整,尺寸均匀,分散性好,其平均粒径为620μm,制得率为60.33%。该相变微胶囊的熔融焓和结晶焓分别为91.25 J/g和95.28 J/g,具有较好的储热性能,适合应用于储热调温纺织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微胶囊 同轴静电喷雾 储热调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涤对木棉/棉混纺针织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张莉 胡立霞 +1 位作者 沈华 徐广标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6-12,共7页
以木棉/棉混纺纱线织造的双罗纹针织物为研究对象,测试评价洗涤前后木棉/棉混纺针织物形态结构、重量损失率、木棉含量、热湿舒适性等指标,探究洗涤次数、洗涤温度、干燥方式等洗涤参数对木棉/棉混纺针织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木棉/棉混纺纱线织造的双罗纹针织物为研究对象,测试评价洗涤前后木棉/棉混纺针织物形态结构、重量损失率、木棉含量、热湿舒适性等指标,探究洗涤次数、洗涤温度、干燥方式等洗涤参数对木棉/棉混纺针织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洗涤后织物变得蓬松,有一定质量损失,主要源于木棉的损失,保温性能有所下降,透气透湿性有所提高,尺寸稳定性受洗涤温度次数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棉/棉混纺针织物 洗涤 结构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可穿戴产品用柔性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柏文 黄继伟 凌新龙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2期63-76,共14页
综述了智能可穿戴产品中柔性传感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柔性传感器的几种主要类型,包括电阻式、电容式、压电式、化学监测传感器以及光学传感器,阐述了柔性传感器在智能可穿戴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具体涵盖了健康监测、运动追踪、人机交互以... 综述了智能可穿戴产品中柔性传感器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柔性传感器的几种主要类型,包括电阻式、电容式、压电式、化学监测传感器以及光学传感器,阐述了柔性传感器在智能可穿戴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具体涵盖了健康监测、运动追踪、人机交互以及其他创新应用(如智能纺织品、环境监测),讨论了柔性传感器在材料科学、信号处理技术以及系统集成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当前柔性传感器面临的挑战,如提高灵敏度、稳定性、长期耐用性及降低成本等,对未来柔性传感器在智能可穿戴产品中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展望,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建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可穿戴产品 柔性传感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基纤维素分子漫反射近红外光谱组学研究
20
作者 程瑶 段冰洁 +5 位作者 尹昭 李泷帆 罗梦雪 吉一帆 王春润 于宏伟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83-93,共11页
一维漫反射近红外(NIR)光谱及一维原位漫反射NIR光谱分别开展了乙基纤维素分子结构及平均吸收频率/吸收强度的研究。二维原位漫反射NIR光谱则进一步开展了乙基纤维素分子官能团变化快慢顺序的研究。实验发现,乙基纤维素分子结构的NIR光... 一维漫反射近红外(NIR)光谱及一维原位漫反射NIR光谱分别开展了乙基纤维素分子结构及平均吸收频率/吸收强度的研究。二维原位漫反射NIR光谱则进一步开展了乙基纤维素分子官能团变化快慢顺序的研究。实验发现,乙基纤维素分子结构的NIR光谱吸收模式主要包括:CH_(3)官能团中红外(MIR)对称弯曲振动模式(δ_(sCH_(3)-一维-MIR))的二级倍频(ν_(5一维-NIR))、缔合O-H官能团MIR伸缩振动模式(ν_(O-H-缔合-一维-MIR))的一级倍频(ν_(2一维-NIR))、缔合O-H官能团MIR伸缩振动模式的二级倍频(ν_(1一维-NIR))、C-H官能团MIR伸缩振动模式和CH3官能团MIR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sCH3-一维-MIR))的合频(ν_(-4一维-NIR))、CH_(3)官能团MIR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asCH_(3)-一维-MIR))和CH_(2)官能团MIR不对伸缩振动模式(ν_(asCH_(2)-一维-MIR))的合频(ν_(-3-一维-NIR))。室温下,乙基纤维素分子官能团变化快慢顺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变化顺序为:5785 cm^(-1)(ν_(4-1-二维-NIR))>5755 cm^(-1)(ν_(4-3-二维-NIR))>5765 cm^(-1)(ν_(4-2-二维-NIR));5895 cm^(-1)(ν_(3-1-二维-NIR))>5875 cm^(-1)(ν_(3-2-二维-NIR));6975 cm^(-1)(ν_(2-1-二维-NIR))>6965 cm^(-1)(ν_(2-2-二维-NIR));10990 cm^(-1)(ν_(1-3-二维-NIR))>11025 cm^(-1)(ν_(1-1-二维-NIR))>11010 cm^(-1)(ν_(1-2-二维-NIR))。漫反射NIR光谱组学(包括:一维漫反射NIR光谱、一维原位漫反射NIR光谱和二维原位漫反射NIR光谱)技术可以有效开展乙基纤维素分子结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纤维素 一维漫反射近红外光谱 一维原位漫反射近红外光谱 二维原位漫 反射近红外光谱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