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5,22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更正
1
作者 《红外技术》编辑部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63,共1页
《红外技术》2025年第1期刊登的“蓝宝石晶体材料的光电应用”一文,其中通信作者简介存在错误,正确内容应为:“通信作者:吴绍华(1976-),男,正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红外光学材料。E-mail:13577018379@163.com”。
关键词 蓝宝石晶体 红外光学材料 作者简介 光电应用 红外技术 .c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面阵铟镓砷探测器的短波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2
作者 陈洁 朱尤攀 +5 位作者 孙爱平 赵德利 王世铭 冯丽军 周玲玲 和多林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9-695,共7页
近年来,随着铟镓砷探测器的迅猛发展,短波红外技术在透雾以及夜间探测具有独特的优势,使其广泛应用于夜间导航及辅助驾驶、军事勘察等领域。随着全国产化1280×1024像素大小的铟镓砷探测器陆续推出,开展大面阵大相对孔径的短波红外... 近年来,随着铟镓砷探测器的迅猛发展,短波红外技术在透雾以及夜间探测具有独特的优势,使其广泛应用于夜间导航及辅助驾驶、军事勘察等领域。随着全国产化1280×1024像素大小的铟镓砷探测器陆续推出,开展大面阵大相对孔径的短波红外光学系统研究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针对特殊背景(如夜视成像)的需求,本文主要设计了一款基于1280×1024像素,像元间距15mm大面阵铟镓砷探测器的短波红外光学成像系统,该光学系统可以实现高分辨率和大视场成像。本光学系统采用经典双高斯结构形式,利用常见可见光材料适当配比,完成复消色差短波红外系统设计,该系统具有小型化、大相对孔径、高分辨率、工艺性优良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红外 大面阵探测器 光学系统设计 复消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研究综述
3
作者 吕宗旺 牛贺杰 +1 位作者 孙福艳 甄彤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8,共14页
低照度图像增强是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低照度图像增强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全面分析了低照度图像增强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挑战,并介绍了传统方法及其优缺点。其次,重点... 低照度图像增强是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低照度图像增强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全面分析了低照度图像增强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挑战,并介绍了传统方法及其优缺点。其次,重点讨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根据学习策略的不同将其分为五类,分别对这些算法的原理、网络结构、解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按时间顺序将近6年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增强代表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接着,归纳了当前主流的数据集与评价指标,并从感知相似度和算法性能两个方面对深度学习算法进行测试评估。最后,对低照度图像增强领域改进方向与今后研究作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照度图像 图像增强 深度学习 图像处理 低照度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N联合多尺度Transformer的高光谱与多光谱图像融合
4
作者 徐光宪 周伟杰 马飞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62,共11页
高光谱图像具有丰富的光谱信息,多光谱图像具有精妙的几何特征,融合高分辨率的多光谱图像和低分辨率的高光谱图像可以获取更为全面的遥感数据图像。然而现有的融合网络大多数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所设计,对于结构复杂的遥感类图像而言,依赖... 高光谱图像具有丰富的光谱信息,多光谱图像具有精妙的几何特征,融合高分辨率的多光谱图像和低分辨率的高光谱图像可以获取更为全面的遥感数据图像。然而现有的融合网络大多数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所设计,对于结构复杂的遥感类图像而言,依赖于核大小的卷积运算,容易导致特征融合阶段缺乏一些全局上下文信息。为保证图像融合的质量,本文提出了一种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联合多尺度transformer网络来实现多光谱和高光谱图像融合,结合了CNN的特征提取能力与transformer的全局建模优势。网络将融合任务分为了两个阶段,特征提取阶段和融合阶段。特征提取阶段,针对图像特性,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分别设计了不同模块用于特征提取。融合阶段,通过多尺度transformer模块从局部到全局建立信息间长距离关联,最后通过多层卷积层将特征映射为高分辨率的高光谱图像。经过在CAVE和Harvard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与其他经典算法相比,能更好地提升融合图像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多光谱图像 卷积神经网络 TRANSFORMER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红外测温系统
5
作者 郭来功 刘安坤 +1 位作者 黄晨瑞 穆朝民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3,共8页
针对于高速测温系统存在的响应时间慢、校准复杂、不适用特殊环境等问题,设计了以STM32F429IGT6微控制器为控制核心,以光学系统、制冷型红外探测器为主体的制冷型高速红外测温系统。光学系统采用金属抛物面反射镜构建光学组件,结合制冷... 针对于高速测温系统存在的响应时间慢、校准复杂、不适用特殊环境等问题,设计了以STM32F429IGT6微控制器为控制核心,以光学系统、制冷型红外探测器为主体的制冷型高速红外测温系统。光学系统采用金属抛物面反射镜构建光学组件,结合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完成光电转换,由微控制器进行高速采集。系统采样率为1 MHz,采用SD卡进行数据存储,可在屏幕上显示温度变化波形。采用黑体炉静态标定法进行温度标定,对温度与电压信号之间的关系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得到了电压-温度关系式,测量误差为±1℃,温度测量有效范围为10~200℃。标定后使用霍普金森压杆冲击实验进行了系统应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制冷型高速红外测温系统具有微秒级温度变化的探测能力,响应时间快,操作与校准简单,在动态高速测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系统 制冷型红外探测器 高速采集 黑体炉 霍普金森压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均衡少标签样本下基于语义自动编码网络的高光谱图像分类
6
作者 孙宝刚 何国斌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9-436,共8页
为了提升不均衡少标签样本下高光谱图像分类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语义自动编码网络,该网络首先将高光谱的类别标签信息引入到语义自编码网络模型中,通过将不同数据集的原始数据及标签信息分别映射至同一特征空间以建立已知类别和... 为了提升不均衡少标签样本下高光谱图像分类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语义自动编码网络,该网络首先将高光谱的类别标签信息引入到语义自编码网络模型中,通过将不同数据集的原始数据及标签信息分别映射至同一特征空间以建立已知类别和未知类别的关联,然后将该对应关系应用于未知数据集进行标签推理,并构建基于图正则化项的目标函数以保存数据集中特征流形结构,最后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将全局问题分解为多个较小、较容易求解的局部子问题,最终获得全局最优解。实验选取3个具有不同的光谱维度、光谱带数量和土地覆盖类型的高光谱数据集进行处理,可以满足实验数据的多样性。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的分类结果具有较高的分类精度,其分类结果与基准结果比较相近,适合工程上对非均衡高光谱图像数据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地物分类 深度学习 语义自动编码网络 语义关联 特征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像素的改进FCM电力设备红外图像分割
7
作者 吴晓君 余显喆 +2 位作者 王鹏 赵鹤 李天成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5-242,共8页
针对传统模糊C均值(FCM)算法在图像分割中存在分割精度低、收敛速度慢、对初始聚类中心选取不佳而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电力设备红外图像的基于超像素的改进FCM分割方法。首先,采用多特征融合的简单非迭代聚类(SNIC)超像... 针对传统模糊C均值(FCM)算法在图像分割中存在分割精度低、收敛速度慢、对初始聚类中心选取不佳而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电力设备红外图像的基于超像素的改进FCM分割方法。首先,采用多特征融合的简单非迭代聚类(SNIC)超像素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分割,用超像素代替像素表达图像特征,降低后续处理复杂度;其次,运用最大类间方差的思想,选取类间方差最大时灰度直方图最大值对应的灰度值作为改进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避免生成局部最优解;最后,将多特征融合的SNIC算法与FCM算法结合,实现电力设备红外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设备轮廓和局部高温区域的分割上改善了对比算法存在的欠分割现象,提升了运算效率,为后期电力设备故障诊断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模糊C均值聚类 超像素 初始聚类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的变电站设备红外图像识别
8
作者 刘昕明 李玮 +1 位作者 吉建光 石光磁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1,共9页
高效快速地识别变电站设备是变电站安全状态检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针对变电站场景复杂且目标设备尺度不同的特点,在YOLOv7的基础上引入PSA模块,实现局部和全局通道之间的信息交互,提高模型对不同尺度设备的识别精度。再结合PConv和... 高效快速地识别变电站设备是变电站安全状态检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针对变电站场景复杂且目标设备尺度不同的特点,在YOLOv7的基础上引入PSA模块,实现局部和全局通道之间的信息交互,提高模型对不同尺度设备的识别精度。再结合PConv和GSConv,建立轻量化网络,在确保模型精度的同时提升检测速度。使用Dyhead将3个感知嵌入一个目标检测头中,提升了目标的检测能力。构建变电站设备红外图像数据集,并进行训练、测试和验证,与原来的YOLOv7算法对比,准确率提升了3%,模型减小了10%,满足高效快速识别变电设备的要求,为后续变电设备故障诊断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设备 红外图像识别 YOLOv7 PSA模块 轻量化网络 Dyhe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Tiny的变电设备红外图像识别
9
作者 邓长征 刘明泽 +2 位作者 付添 弓萌庆 骆冰洁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针对复杂背景下变电设备红外图像目标识别精度不高、识别速度慢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7-Tiny的变电设备红外图像识别算法。首先,引入轻量级瓶颈结构GhostNetV2 BottleNeck替换部分CBS模块构建轻量级高效聚合网络L-ELAN(Light... 针对复杂背景下变电设备红外图像目标识别精度不高、识别速度慢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7-Tiny的变电设备红外图像识别算法。首先,引入轻量级瓶颈结构GhostNetV2 BottleNeck替换部分CBS模块构建轻量级高效聚合网络L-ELAN(Lightweight-Efficient Layer Aggregation Network),同时在特征提取阶段嵌入CA(Coordinate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在降低网络参数量的同时加强网络对目标关键特征的提取,提升检测精度;将网络坐标损失函数替换为SIoU Loss,以提升锚框定位精度和网络收敛速度;在变电设备红外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网络的精确率达到96.28%,检测速率达到26.42 frame/s,模型大小降低至7.82 M。与YOLOv7-Tiny原算法相比较,本文算法在提升识别精度的同时将检测速率提升21.69%,模型大小减少36.89%,可以满足变电站设备的精准实时识别要求,为后续的变电站设备故障诊断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设备 红外图像识别 YOLOv7-Tiny 注意力机制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时空加权特征的红外目标跟踪算法
10
作者 李清忠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7-444,共8页
为了有效解决了遮挡、运动模糊、拖尾等干扰影响下跟踪漂移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两阶段时空加权特征的红外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将目标区域分割成相同尺寸的非重叠区域,并根据相距目标中心的位置信息分配不同的权值,以此推导出具有自... 为了有效解决了遮挡、运动模糊、拖尾等干扰影响下跟踪漂移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两阶段时空加权特征的红外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将目标区域分割成相同尺寸的非重叠区域,并根据相距目标中心的位置信息分配不同的权值,以此推导出具有自适应时空加权贝叶斯分类器;然后,利用改进的度量准则找出具有最大类差的分类样本,具有较高的跟踪适应性,且在目标被遮挡时具备对目标的重捕和跟踪。仿真实验表明,相比SiamFC等主流跟踪算法,所提算法在LSOTB-TIR目标跟踪数据集中重叠率和中心误差指标上均实现显著优化,大幅提升了跟踪稳定性与定位精度,且跟踪速度达到56帧/s,适合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目标跟踪 压缩感知 空时加权 遮挡检测 贝叶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光谱解混与动态加权扩散映射的高光谱图像聚类算法
11
作者 黄远程 高欣雨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5-341,共7页
针对传统的高光谱图像聚类算法存在精度不佳、计算成本较高且常用的距离测度计算准则难以准确度量像素之间相似性关系等问题。本文以提升高光谱图像聚类性能为目标,提出了融合光谱解混与动态加权扩散映射的高光谱图像聚类算法,该方法在... 针对传统的高光谱图像聚类算法存在精度不佳、计算成本较高且常用的距离测度计算准则难以准确度量像素之间相似性关系等问题。本文以提升高光谱图像聚类性能为目标,提出了融合光谱解混与动态加权扩散映射的高光谱图像聚类算法,该方法在混合像元分解的基础上,根据扩散映射理论计算得到的扩散距离进行聚类。它同时利用高光谱中观察到的高维几何和丰度结构来解决聚类问题,在两个真实高光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有着更高的分类精度,能够成功应用于高光谱图像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聚类 扩散距离 混合像元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上下文信息的红外-可见光行人重识别
12
作者 葛斌 郑海君 +2 位作者 石怀忠 夏晨星 邬成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2-728,共7页
红外-可见光行人重识别任务的目的是匹配同一身份的RGB图像和红外图像。由于两者的成像原理不同,因此难以高效地提取具有鉴别性的模态共享特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模态共享特征增强模块和全局特征增强模块,联合两个模块提取... 红外-可见光行人重识别任务的目的是匹配同一身份的RGB图像和红外图像。由于两者的成像原理不同,因此难以高效地提取具有鉴别性的模态共享特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模态共享特征增强模块和全局特征增强模块,联合两个模块提取增强全局特征的鉴别性。首先在骨干网络中加入模态共享特征增强模块,结合上下文信息缓解模态信息并强化模态共享特征。其次,在全局特征增强模块中对全局特征进行编码操作,联合损失函数在挖掘模式特征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全局特征的鉴别性。最后采用互均值学习方式缩小模态差异,约束特征表示。本文在主流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精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重识别 红外 上下文信息 互均值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FSE算法的飞机复合材料缺陷红外检测
13
作者 张华忠 邓旭 +2 位作者 李飞 杨荣 钟勉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0-647,共8页
针对飞机复合材料缺陷红外图像分辨率较低、检测精度不高等导致缺陷特征难以准确表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YOLOv7-FSE(YOLOv7 FReLU-SiLU-EIOU)的改进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将YOLOv7中SiLU激活函数替换为漏斗激活函数FReLU,提高对缺陷... 针对飞机复合材料缺陷红外图像分辨率较低、检测精度不高等导致缺陷特征难以准确表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YOLOv7-FSE(YOLOv7 FReLU-SiLU-EIOU)的改进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将YOLOv7中SiLU激活函数替换为漏斗激活函数FReLU,提高对缺陷特征的空间敏感性。然后使用SPD-Conv(Space to depth Convolution)卷积改进特征提取方式,提升算法对低分辨率红外图像缺陷复杂特征的表征能力。最后将EIOU损失函数替代CIOU损失函数,通过优化边界框识别权重使其聚焦于生成更高质量锚框提升整体检测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本算法相较于其他检测方法如Faster-RCNN、YOLOv3的mAP精度值分别提高10.8%、10.1%。与YOLOv7算法相比,YOLOv7-FSE算法的P精确度由88.3%提高到94.9%,mAP由90.1%提高到97.7%。该算法可应用在飞机表面复合材料缺陷的红外检测中,在结合搭载嵌入式设备开展快速检测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7-FSE 复合材料缺陷 红外检测 低分辨率 mAP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轰击型有源像素传感器的瞄准镜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司龙 胡健钏 +4 位作者 孙爱平 李训牛 曹新飞 董江涛 陈洁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8,共11页
为了实现低照度探测,基于北方夜视股份有限公司电子轰击型有源像素传感器(electron bombarded active pixel sensor,EBAPS)设计一款昼夜兼容光电瞄准镜。首先分析EBAPS传感器的成像特性,结合传感器昼夜分模式分焦面的特点,选择折射式初... 为了实现低照度探测,基于北方夜视股份有限公司电子轰击型有源像素传感器(electron bombarded active pixel sensor,EBAPS)设计一款昼夜兼容光电瞄准镜。首先分析EBAPS传感器的成像特性,结合传感器昼夜分模式分焦面的特点,选择折射式初始结构,以机械调焦的方式满足器件分焦面成像要求。利用CODEV光学设计软件对EBAPS物镜光学系统进行像质优化,并通过调整部分镜组位置实现昼夜模式焦面分离0.3 mm,物镜视场角10°×8.2°,F数1.3,光谱范围450~1000 nm,清晰成像范围5 m~无穷远。同时设计一款视度调节范围为±5D的目镜,搭配OLED微型显示器,光电瞄准镜整机在10-3lx照度空间下满足对直立行走的人有不小于300 m的识别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APS 低照度 机械调焦 分离焦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器红外装置对低反射率物体的测温性能
15
作者 黄善杰 赵劲松 +3 位作者 王岭雪 许方宇 宋腾飞 蔡毅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测温准确度较低是制约红外测温在精准测温领域应用的重要因素。目前红外测温的主要测量对象是低反射率物体,简称为低反体。针对传统红外装置在低反体精准测温方面的不足,采用反射器替换传统红外装置的镜头制成反射器红外装置,以提高其... 测温准确度较低是制约红外测温在精准测温领域应用的重要因素。目前红外测温的主要测量对象是低反射率物体,简称为低反体。针对传统红外装置在低反体精准测温方面的不足,采用反射器替换传统红外装置的镜头制成反射器红外装置,以提高其对低反体的测温性能。计算和测试结果显示,F数为1的红外镜头被替换为反射器后,红外装置对低反体的辐射收集能力和测温准确度提高约4倍。此外,低反体充满视场后,反射器红外装置的温度测量结果与测量距离无关。反射器红外装置有望用于科研和工业领域的高精度红外测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测温 测温准确度 发射率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T器件用微型线性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
16
作者 罗云 陈军 +8 位作者 黄伟 李家鹏 朱正荣 黄恩和 黄蓉 周凡钦 饶永兴 毕翔 杨金清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7-522,共6页
针对第三代高工作温度(HOT)红外探测器在手持设备、狙击步枪及无人机等小型化、轻载荷热成像平台的应用需求,本研究聚焦于满足低功耗、低重量、小尺寸、低成本及快速启动(SWaP-C)特性的微型低温制冷机研制。基于此,昆明物理研究所开发... 针对第三代高工作温度(HOT)红外探测器在手持设备、狙击步枪及无人机等小型化、轻载荷热成像平台的应用需求,本研究聚焦于满足低功耗、低重量、小尺寸、低成本及快速启动(SWaP-C)特性的微型低温制冷机研制。基于此,昆明物理研究所开发了面向HOT器件的微型低功耗线性斯特林制冷机,采用百赫兹线性谐振压缩机与阶梯轴气动膨胀机技术。通过多轮优化迭代设计,成功研制出C351型斯特林制冷机,并系统评估了其制冷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制冷机匹配640×512像元HOT中波红外探测器时,在150K工作温度下控温功耗低于2W(环境温度23℃,热负载180mW@77K),降温时间小于90s,整机重量仅217g(含12g驱动控制电路)。性能测试验证了其在SWaP-C指标上的先进性,目前已完成小批量生产工艺验证,具备工程化应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T器件 线性斯特林 低温制冷机 SWaP-C 制冷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型大相对孔径长波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17
作者 李阳 王保华 +3 位作者 张绪国 龙亮 周紫薇 李林鹏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5-271,共7页
针对320×256长波制冷型面阵探测器,提出并设计了一款制冷型长波红外成像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由5片透镜组成,通过不同材料组合与后焦调节机构设计,实现了系统在工作温度-40℃~70℃范围内清晰成像。光学系统的工作谱段为7.5~9.5μm... 针对320×256长波制冷型面阵探测器,提出并设计了一款制冷型长波红外成像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由5片透镜组成,通过不同材料组合与后焦调节机构设计,实现了系统在工作温度-40℃~70℃范围内清晰成像。光学系统的工作谱段为7.5~9.5μm,焦距为50 mm,相对孔径为1/2,全视场为11°×8.8°,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相对孔径大、透过率高等优点。设计结果显示,光学系统在奈奎斯特频率为16.7 lp/mm处MTF优于0.594,均方根尺寸均小于单个像元尺寸,在像元尺寸内能量集中度高于88.5%,畸变小于0.23%。公差分配后,系统MTF优于0.504,表明该光学系统易于加工装调、实现性高,装配后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系统设计 长波红外 制冷型 大相对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APS器件中陶瓷基座与CMOS硅基芯片的粘接
18
作者 谭何盛 陈明欣 +7 位作者 赵恒 王玲燕 杨文波 邓华兵 靳英坤 冯云祥 刀丽纯 张昆林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1-577,共7页
EBAPS(Electron Bombardment Active Pixel Sensor)是一种真空与固体器件结合的混合型光电成像器件,其真空封接需要经过高温烘烤和排气工艺,在研制过程中需要解决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图像传感器中硅基芯片与... EBAPS(Electron Bombardment Active Pixel Sensor)是一种真空与固体器件结合的混合型光电成像器件,其真空封接需要经过高温烘烤和排气工艺,在研制过程中需要解决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图像传感器中硅基芯片与陶瓷基座之间粘接用的环氧树脂胶高温分解导致CMOS芯片脱落无法成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项目组采用三种熔点相近的Au_(88)Ge_(12)、Pb_(92.5)In_(5)Ag_(2.5)以及Zn-Al-Ag-Cu合金焊料焊接经过金属化后的CMOS硅基芯片和陶瓷基座。对上述3种焊料焊接的CMOS图像传感器剖面进行了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和EDS(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测试表征,以分析焊接处的性能。结果表明,使用Au_(88)Ge_(12)焊接的CMOS图像传感器可以实现稳定可靠的连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Ge合金 EBAPS 真空焊接 元素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偏移量的红外非均匀校正算法
19
作者 杨晓博 董建婷 +2 位作者 张永强 武永见 聂云松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5-639,共5页
受限于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的材料特性以及制作工艺,红外图像普遍存在像元间的不一致性,红外图像的非均匀性会严重影响在轨成像效果。尤其在均匀背景下的点目标探测,会提高在轨探测的虚警率。两点法校正是一种典型的红外遥感器在轨图像非... 受限于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的材料特性以及制作工艺,红外图像普遍存在像元间的不一致性,红外图像的非均匀性会严重影响在轨成像效果。尤其在均匀背景下的点目标探测,会提高在轨探测的虚警率。两点法校正是一种典型的红外遥感器在轨图像非均匀性处理手段,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图像的非均匀性。两点法的图像处理机理就决定了这种图像处理方法的校正效果不仅与相机的成像参数相关,在时域上还与探测器的工作温度相关。因此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的光学遥感器在每次成像任务中成像参数即使固定不变,仍然需要通过获取星上定标器的内定标图像实时计算校正系数,从而保证红外图像的非均性得到抑制。以线阵推扫中波红外遥感器为实验对象,提出一种时域自适应校正算法,在两点法校正的基础上引入时域上的响应修正量,纠正工作温度变化对非均匀校正系数时效性的影响。目前此算法已应用于在轨光学遥感器,该算法的引入有效减小了在轨定标的频次,增强了红外通道应急成像任务的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偏移量 红外探测器 光学遥感 空间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科研望远镜sCMOS制冷型成像系统设计
20
作者 李玟汉 张恒 +3 位作者 刘昌华 邵蒙 卢昌正 吴志勇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8,共10页
为了满足我国高海拔地区大视场天文望远镜进行微光探测的需求,基于长光辰芯公司的高性能sCMOS(Scientific CMOS)探测器GSENSE1516BSI,以Xilinx公司的Kintex-7 FPGA为主控芯片,设计了低噪声、高灵敏度、热电制冷器(Thermo Electric Coole... 为了满足我国高海拔地区大视场天文望远镜进行微光探测的需求,基于长光辰芯公司的高性能sCMOS(Scientific CMOS)探测器GSENSE1516BSI,以Xilinx公司的Kintex-7 FPGA为主控芯片,设计了低噪声、高灵敏度、热电制冷器(Thermo Electric Cooler,TEC)主动制冷的成像系统,硬件部分包括sCMOS探测器外围电路、FPGA的读出电路和TEC主动制冷模块;软件部分包括时序控制模块、数据对齐接收训练模块和DDR3高速缓存模块。设计开发了大面阵像素数据的DDR3读写验证模块,可以在设计阶段预验证大面阵像素数据在DDR3子模块中缓存的可靠性,提前发现潜在的数据传输问题,优化了系统测试方案。最终经过整机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sCMOS成像系统工作稳定,读出噪声为4.33 e^(-),制冷温度可达-30℃,-30℃下暗电流为0.15e^(-)/pixel/s,可稳定进行4 k×4 k大面阵像素数据的读出,满足大视场天文观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MOS图像传感器 成像驱动电路 DDR3 TEC制冷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