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5,2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肉产业发展趋势、国内外差距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洪霞 张学彪 +1 位作者 曲春红 赵伟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45,共8页
目前全球植物肉生产主要以植物蛋白为原料,其中基于大豆蛋白生产的植物肉在市场中占绝对优势。我国作为非转基因大豆最大生产国,与大豆主产国相比,从价格角度提升国产大豆竞争力后劲不足,但未来可考虑从植物肉生产环节入手解决国产大豆... 目前全球植物肉生产主要以植物蛋白为原料,其中基于大豆蛋白生产的植物肉在市场中占绝对优势。我国作为非转基因大豆最大生产国,与大豆主产国相比,从价格角度提升国产大豆竞争力后劲不足,但未来可考虑从植物肉生产环节入手解决国产大豆过剩问题。为此,本文从全球植物肉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国内外产业发展差距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深入分析,提出了我国植物肉产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包括监管政策不完善、产品本身有缺陷、消费者对产品认知不足等。最后,从加强政策扶持与引导、推动科技创新与研发以及扩大市场认知与接受度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植物肉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旨在为振兴我国大豆产业,进一步推动植物肉产业发展提供研究基础和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肉 大豆 蛋白质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安全标准的国内外比较分析(二)——理化指标对比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晨伟 金青哲 王兴国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2,共6页
本文系统对比了中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新加坡、印度、韩国和俄罗斯等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食用植物油安全标准的酸价、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游离棉酚、煎炸油废弃点等理化指标的差异。分析... 本文系统对比了中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新加坡、印度、韩国和俄罗斯等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食用植物油安全标准的酸价、过氧化值、溶剂残留量、游离棉酚、煎炸油废弃点等理化指标的差异。分析发现:酸价方面,仅中国、CAC、印度、俄罗斯规定了原油的酸价,中国的食用植物油酸价指标与国外标准基本一致;过氧化值方面,仅中国规定了原油的过氧化值,中国的食用植物油过氧化值指标比国外标准高;溶剂残留方面,仅中国、CAC、欧盟、新加坡、印度和韩国做了规定,中国的限值高于国外标准;棉酚方面,仅中国对其做了规定;极性组分方面,中国的限量值比国外标准高。建议在我国的食用植物油国家安全标准修订中,调整过氧化值、溶剂残留、棉酚和极性组分的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标准 理化指标 酸价 过氧化值 极性组分 国内外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安全标准的国内外比较分析(一)——体系、结构、范围和分类对比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晨伟 金青哲 王兴国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从标准体系、文本结构、范围和分类4个方面系统对比了中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新加坡、印度、韩国和俄罗斯等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食用植物油安全标准的差异。结果发现:标准体系方面,各国... 本文从标准体系、文本结构、范围和分类4个方面系统对比了中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新加坡、印度、韩国和俄罗斯等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食用植物油安全标准的差异。结果发现:标准体系方面,各国按其国情制定了各自的植物油安全标准;标准文本结构方面,各国的食用植物油标准绝大多数包含了范围、理化指标、安全指标、标签等相关规定;范围和分类方面,各国的标准基本上涵盖了常见的植物油,并根据国情、依据加工深度或工艺做了不同的分类。这一分析可为中国食用植物油安全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参考,以进一步完善中国食用植物油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标准体系 文本结构 范围 分类 国内外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安全标准的国内外比较分析(三)——安全指标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晨伟 金青哲 王兴国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2,共10页
本文从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食品添加剂限量和农药残留限量4个安全指标层面系统对比了中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新加坡、印度、韩国和俄罗斯等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食用植物油安全标准的... 本文从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食品添加剂限量和农药残留限量4个安全指标层面系统对比了中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新加坡、印度、韩国和俄罗斯等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食用植物油安全标准的差异。结果发现:污染物方面,污染物种类少于国外标准,重金属限量与国外基本一致,苯并[a]芘的限值宽松于国外;真菌毒素方面,中国对花生油、玉米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宽松于国外标准;食品添加剂方面,中国与CAC标准在指标上整体处于同一水平,在种类上,中国数量偏少一些;在农药最大残留量标准方面,中国在食用植物油的农药残留规定的种类远多于其他国家,在限量上也严格于其他国家,仅有3种农药高于其他国家。建议我国在后续相关标准修订中,对苯并[a]芘、3-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黄曲霉毒素B1等指标进行调整,并增加玉米赤霉烯酮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标准 污染物 真菌毒素 食品添加剂 农药残留 国内外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网络视角下世界粮食贸易网络脆弱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韩建军 崔欣苗 +2 位作者 侯婧祎 程玉 张佳豪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5,共8页
为探究世界粮食贸易网络的脆弱性,为国际粮食贸易市场做出合理预判提供参考,基于1990—2020年的世界粮食贸易数据,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与脆弱性理论,从模体的角度探究世界粮食贸易网络局部结构脆弱性变化情况,并模拟世界粮食贸易网络在随... 为探究世界粮食贸易网络的脆弱性,为国际粮食贸易市场做出合理预判提供参考,基于1990—2020年的世界粮食贸易数据,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与脆弱性理论,从模体的角度探究世界粮食贸易网络局部结构脆弱性变化情况,并模拟世界粮食贸易网络在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模式下的失效过程,将网络中的节点分级。结果表明:世界粮食贸易网络的局部结构中,V型结构占比较高,网络的稳定性较弱,但这种现象有减缓趋势;对比真实网络与随机网络,真实网络的结构更加稳定且贸易关系更复杂;世界粮食贸易网络在面对随机攻击时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面对蓄意攻击时表现出较强的脆弱性,蓄意攻击对网络的破坏力远大于随机攻击;在蓄意攻击模式下,世界粮食贸易网络的节点根据失效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其中第一层级节点对网络稳定性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世界粮食贸易 复杂网络 脆弱性 格局与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浅圆仓偏心卸料动压力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金立兵 王旭 +3 位作者 朱豆豆 张京津 吴强 王振清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1-181,共11页
采用离散单元法,构建了双层浅圆仓偏心卸料的动压力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双层浅圆仓偏心卸料时仓体与颗粒之间的动态响应,分析了不同方向上的仓壁动压力、仓壁应力、仓壁位移、粮食颗粒的接触应力和速度分布。结果表明:偏心卸料时距离卸... 采用离散单元法,构建了双层浅圆仓偏心卸料的动压力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双层浅圆仓偏心卸料时仓体与颗粒之间的动态响应,分析了不同方向上的仓壁动压力、仓壁应力、仓壁位移、粮食颗粒的接触应力和速度分布。结果表明:偏心卸料时距离卸料口较远处的仓壁侧压力较小;上层仓壁应力最大处出现在0.35 m高度处,随着卸料时间的增加,仓壁最大应力和位移逐渐减小;随着卸料孔数量的增加,颗粒的接触应力逐渐减小;颗粒速度随着卸料时间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距离卸料口越近的颗粒,其速度变化越快。可为双层浅圆仓的结构分析与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浅圆仓 偏心卸料 离散元 数值分析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的农民增收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辉 杨玲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8,共9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聚焦于2005—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依托准自然实验的逻辑框架,采用连续型双重差分模型和两阶段估计方法,深入剖析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对农民增收的... 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聚焦于2005—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依托准自然实验的逻辑框架,采用连续型双重差分模型和两阶段估计方法,深入剖析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因果效应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具有显著的农民增收效应,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2)东、中、西、东北部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正向促进农民增收,而水田和牧区的并不具有农民增收效应;(3)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主要以带动粮食增产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综上,建议制定区域非均衡性政策,完善种粮补贴政策和重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发挥其农民增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农民增收 粮食产量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政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高校科教融合的科研体系与食品研究生培养——以墨尔本大学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易翠平 谭洪卓 方忠祥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8,共7页
澳大利亚的科研和教育体系相对完备,对于我国开展有组织科研、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具有参考作用。本文以墨尔本大学为例,系统阐述其科研体系中的科研管理、资源配置和科研拨款,以及人力资源和科研数据的共享和利用、科研评估等基本情况。... 澳大利亚的科研和教育体系相对完备,对于我国开展有组织科研、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具有参考作用。本文以墨尔本大学为例,系统阐述其科研体系中的科研管理、资源配置和科研拨款,以及人力资源和科研数据的共享和利用、科研评估等基本情况。介绍支撑高水平科研的生力军——食品科学方向的研究生培养分类及课程设置现状与相应的导师队伍,分析其“通才化”和“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特色,为我国高校和相关机构在科研体系和人才培养等两个层面的创新与融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墨尔本大学 科研体系 研究生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包装食用植物油保质期刍议
9
作者 赵晨伟 金青哲 王兴国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2,共5页
本文对比了中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等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食品标签标准中关于保质期的差异和食用植物油开瓶后使用期限的研究进展。结果发现:国外标准更多地要求标注“使用期限”(Use-by date)... 本文对比了中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等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食品标签标准中关于保质期的差异和食用植物油开瓶后使用期限的研究进展。结果发现:国外标准更多地要求标注“使用期限”(Use-by date)以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而我国标准是将“保质期”作为强制标示内容,“消费期限”仅作为推荐标示内容。以我国3口之家为例,5 L包装食用油的食用周期达1个月以上。小包装油在开封后过氧化值超标的时间点为15~90天。建议我国在后续食用油脂标准修订中,增加标示食用油开启后使用期限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包装食用植物油 标准 保质期 过氧化值 消费期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γ-氨基丁酸富化需求的稻谷品种筛选
10
作者 吴其飞 张子阳 +2 位作者 米行琼 刘淑一 徐斌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2,共10页
为筛选高γ-氨基丁酸(GABA)稻谷品种,对产自我国的16个稻谷品种进行加温加湿处理,以富化稻谷的GABA含量。通过测定谷氨酸(Glu)含量、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发芽率、吸水速率等参数,筛选出适宜GABA富化的稻谷品种。结果表明,加温加湿... 为筛选高γ-氨基丁酸(GABA)稻谷品种,对产自我国的16个稻谷品种进行加温加湿处理,以富化稻谷的GABA含量。通过测定谷氨酸(Glu)含量、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发芽率、吸水速率等参数,筛选出适宜GABA富化的稻谷品种。结果表明,加温加湿法对稻谷GABA富化效果有明显的地域品种差异,多数粳稻的GABA含量在富化后高于籼稻,其中江苏粳稻GABA增量最高;南粳3908与南粳46富化后的GABA含量及增量均处于较高水平;富化后GAD活性可作为筛选高GABA含量稻谷品种的指标;发芽率和吸水速率(<8 h)可用于辅助预测稻谷GABA的富化效果。综上,将GAD活性作为参考指标,结合稻谷浸泡发芽的发芽率和吸水速率等参数能够较好地筛选出适宜GABA富化的稻谷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温加湿法 Γ-氨基丁酸 谷氨酸脱羧酶 稻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酸价指标的科学内涵与现行检测局限性的探讨
11
作者 金青哲 赵晨伟 +1 位作者 徐闯 曹佳茜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27,共5页
本文讨论了一些植物原油和成品油酸价高的成因、植物原油、精炼成品油及煎炸油的酸价指标限量要求和现行酸价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分析发现,米糠、玉米、棉籽、棕榈三种原油和一些果油的高酸价主要缘于油料内源脂肪酶活性和加工条件,但沙... 本文讨论了一些植物原油和成品油酸价高的成因、植物原油、精炼成品油及煎炸油的酸价指标限量要求和现行酸价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分析发现,米糠、玉米、棉籽、棕榈三种原油和一些果油的高酸价主要缘于油料内源脂肪酶活性和加工条件,但沙棘油则受沙棘果富含有机酸影响。现行酸价检测方法存在非特异性、基质酸性物质干扰等缺陷,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偏差,因此有必要在食用植物油标准中设置酸价指标,并建议开发具有特异性的酸价测定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价 植物原油 游离脂肪酸 食用植物油 煎炸过程用油 含油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房仓准低温储藏稻谷温度场的演变规律
12
作者 吴强 朱豆豆 +2 位作者 熊宏 段海静 金立兵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6-222,共7页
通过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平房仓准低温储藏稻谷温度场的时空分布。通过对平房仓准低温储藏稻谷进行了为期14个月粮温实验,得到了稻谷温度场的演变规律;同时构建了准低温储藏稻谷温度场的数值模型,对其进行模拟,并与... 通过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平房仓准低温储藏稻谷温度场的时空分布。通过对平房仓准低温储藏稻谷进行了为期14个月粮温实验,得到了稻谷温度场的演变规律;同时构建了准低温储藏稻谷温度场的数值模型,对其进行模拟,并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利用本文模型对26个月内的稻谷温度场进行预测。研究表明:在为期14个月平房仓准低温储藏的实验过程中,稻谷的整体平均温度低于17℃,最高值是15.57℃、最低值是11.32℃;依据模型对平房仓准低温储藏26个月进行模拟,在整个模拟过程中稻谷整体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平均粮温仍处于17℃以下;月平均最高粮温均出现在每年的九月份,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为14.85℃、15.34℃,表层粮温最高值同样出现在九月份分别为15.3℃、15.8℃。本文探究的稻谷温度场演变规律,可为稻谷平房仓准低温储藏提供应用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房仓 准低温储藏 现场实验 数值模拟 粮食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标准研究”特约专栏介绍(王兴国)
13
作者 王兴国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02-I0004,共3页
专栏介绍食用植物油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安全标准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各国均根据其国情和油脂行业特点制定了相关的食用植物油安全标准。这些标准在促进国际贸易、规范行业自律、推动市场发展、保障居民食品安全... 专栏介绍食用植物油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安全标准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各国均根据其国情和油脂行业特点制定了相关的食用植物油安全标准。这些标准在促进国际贸易、规范行业自律、推动市场发展、保障居民食品安全和提升居民脂质营养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食用植物油 行业自律 安全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面制品分类探讨
14
作者 魏益民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9,共9页
分类学在于阐明物种(物品)之间的历史渊源或相互关系,使建立的分类系统反映物种(物品)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史。食品分类学的意义在于揭示食品的起源、演化,以及食品多样性与饮食文化的关系,涉及食品仓储与物流、贸易与消费等管理问题。... 分类学在于阐明物种(物品)之间的历史渊源或相互关系,使建立的分类系统反映物种(物品)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史。食品分类学的意义在于揭示食品的起源、演化,以及食品多样性与饮食文化的关系,涉及食品仓储与物流、贸易与消费等管理问题。本文借鉴植物分类学和化学分类学概念、原则和方法,在对文献史料、起源进化、内在联系、管理需求等分析的基础上,依据面制品制作原料、制作原理或工艺、产品形态或特点、食用方法与习惯4大原则,厘清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将面制品分为饼子类、面条类、馒头类、粉类产品类、油炸面制品类等;明确了面制品的通用名称,初步建立了面制品分类树,讨论了面制品分类过程遇到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面制品分类是对食品之间相互关系、饮食演变过程,以及食物供给与人类进化的初步探索或归纳,可为食品产业和食品市场管理提供依据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面制品 分类学 食品原料 制造原理 产品形态 食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产要素对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冷志杰 张馨月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6,共8页
针对原粮产业链上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难的问题,结合东北三省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企业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得出了现代生产要素使用水平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达成难易度的影响,主要包括:现代生产要素使用水平每增加一单位,农业社会... 针对原粮产业链上农业企业社会化服务难的问题,结合东北三省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企业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t模型,得出了现代生产要素使用水平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达成难易度的影响,主要包括:现代生产要素使用水平每增加一单位,农业社会化服务难度增加一个等级的相对概率至少提高140%,其中,先进设施设备使用水平的正向促进作用最显著。经营者年龄和耕地受灾情况具有负向作用,而经营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具有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现代生产要素使用水平对农业社会化服务达成难易度存在省域间的异质性。综上,一要鼓励主销区针对主产区制定现代生产要素支持和保障补贴政策;二要优化农业融资信贷政策,降低企业偿还压力;三要精准省域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生产要素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企业 保障补贴 农业融资信贷 精准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注意力机制LSTM的粮食价格预测与解释研究
16
作者 刘宏宇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2-279,共8页
粮食价格波动复杂性增加,对政策制定、市场调控和粮农收益带来深远影响。传统预测方法难以有效捕捉复杂非线性特征,预测精度和适用性均受到限制。为解决这一实践问题,构建了基于双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多元特征变量预测模型... 粮食价格波动复杂性增加,对政策制定、市场调控和粮农收益带来深远影响。传统预测方法难以有效捕捉复杂非线性特征,预测精度和适用性均受到限制。为解决这一实践问题,构建了基于双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多元特征变量预测模型,引入特征注意力和时间注意力机制,从数据层面提升模型对关键变量的识别能力和预测精度。整合公众关注度指数作为新变量,基于可解释人工智能(XAI)框架中的TFT时序融合转换模型和SHAP模型,对影响粮食价格的主要因素及其传导路径进行详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双注意力机制显著优化了预测性能,公众关注度指数对短期价格波动有重要影响,国内期货价格和国际原油价格是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主导因素。进一步分析提出,构建多部门协作的预测与预警体系,加强网络舆情动态监测与公众情绪管理,可有效应对粮食价格波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价格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预测 公众关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优质粮食工程政策量化评价
17
作者 崔宁波 宋瑞 +1 位作者 兰惠 范月圆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89,共8页
优质粮食工程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抓手。通过构建“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效力”的三维分析框架,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内容分析、PMC指数模型等研究方法对2017—2023年56项优质粮食工程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 优质粮食工程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抓手。通过构建“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效力”的三维分析框架,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内容分析、PMC指数模型等研究方法对2017—2023年56项优质粮食工程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研究发现:1)政策主体逐渐形成了“以中央和地方粮食部门为主、多部门协同合作”的发文趋势。2)优质粮食工程政策工具运用较为协调,呈现“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的偏好格局。3)10项代表性政策内容的PMC指数得分均值为6.56分,整体表现良好,但在保障措施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基于此,提出政策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量化评价 优质粮食工程 三维框架 PMC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麸皮粉对面包品质和微结构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魏益民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58,共6页
麸皮是人类重要的膳食纤维素来源。和普通面包相比,全麦面包存在形状、质构,以及口感上的差异,影响消费感受。改善全麦粉面包的口感是提高全麦粉产品消费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以国产强筋小麦品种生产的面包粉为原料,通过添加不同种类... 麸皮是人类重要的膳食纤维素来源。和普通面包相比,全麦面包存在形状、质构,以及口感上的差异,影响消费感受。改善全麦粉面包的口感是提高全麦粉产品消费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以国产强筋小麦品种生产的面包粉为原料,通过添加不同种类和数量的麸皮粉,借助C-Cell图像分析仪,分析麸皮纤维对面包微结构的影响程度;研究面包形状、内部结构等微结构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麸皮纤维主要通过降低面包气室厚度、气孔直径、气孔的数量或面积使面包体积缩小、亮度降低,影响面包的感官特性。改善结构和口感是提高全麦面包消费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包 全麦面包 麸皮粉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仓能源桩系统准低温绿色储粮节能降碳评价分析
19
作者 曾长女 马赛龙 张振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9-186,共8页
为研发一种利用清洁绿色的地能为粮仓提供低温冷源的粮仓能源桩准低温储粮系统,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粮仓能源桩系统中换热管流速与运行时间对系统换热节能效果的影响,提出优化运行策略以提升该系统的技术经济性及节能降碳效果。以... 为研发一种利用清洁绿色的地能为粮仓提供低温冷源的粮仓能源桩准低温储粮系统,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粮仓能源桩系统中换热管流速与运行时间对系统换热节能效果的影响,提出优化运行策略以提升该系统的技术经济性及节能降碳效果。以郑州市某粮仓为例,在夏季降温工况下进行的分析表明:能源桩系统的流速显著影响桩体换热量及能耗。合理控制运行与间歇时间既能保证节能效果,也能满足粮仓准低温储粮要求。优化后的粮仓能源桩调控方案相比未调控方案,能耗降低了18.7%,与谷冷机、空调和地源热泵等降温方案相比,能源桩系统的能耗分别降低了65.6%、45.9%和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仓能源桩 数值模拟 准低温储粮 节能降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静摩擦系数下地下浅圆仓中心卸料的动力效应
20
作者 金立兵 张京津 +2 位作者 王旭 朱豆豆 刘月芳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7-194,共8页
地下浅圆仓可利用浅层地能实现粮食自然准低温储藏以保证粮食品质,是绿色储粮的适宜仓型。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粮食颗粒间静摩擦系数对地下浅圆仓中心卸料时粮食颗粒与仓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利用离散单元法构... 地下浅圆仓可利用浅层地能实现粮食自然准低温储藏以保证粮食品质,是绿色储粮的适宜仓型。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粮食颗粒间静摩擦系数对地下浅圆仓中心卸料时粮食颗粒与仓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利用离散单元法构建了地下浅圆仓的数学分析模型;通过对比数值分析与理论计算结果,验证了数值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对不同静摩擦系数时仓体与粮食颗粒的动态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了不同静摩擦系数下的仓壁动压力、卸料率、粮食颗粒之间接触应力与速度分布。结果表明:随着静摩擦系数的增加,仓壁侧压力与卸料率逐渐减小;颗粒间横向、竖向接触应力与速度均随着静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这些研究有助于了解地下浅圆仓卸料时的动力性能,并为其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浅圆仓 静摩擦系数 动态响应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