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8,1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嵌入与过程融合:数字技术驱动城市社区韧性治理的双重逻辑探诘——以成都市Y社区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姜晓萍 李敏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9,228,共12页
随着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数字技术成为驱动和连接城市社区韧性众多要素的核心与关键。基于“结构论”和“过程论”的既有研究均呈现出与事实相割裂的单向度、碎片化特征,难以有效解释数字技术驱动城市社区韧性治理的深层动因和... 随着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数字技术成为驱动和连接城市社区韧性众多要素的核心与关键。基于“结构论”和“过程论”的既有研究均呈现出与事实相割裂的单向度、碎片化特征,难以有效解释数字技术驱动城市社区韧性治理的深层动因和内在逻辑,更无法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策略。成都市Y社区“数智化全域运营”案例表明,数字技术有效驱动城市社区韧性治理有赖于“结构嵌入”与“过程融合”的双重逻辑。在结构嵌入上,要以数实融合、数权共生与数字包容为基底,将数字技术嵌入城市社区韧性治理的工具结构、权力结构与价值结构,以此实现数字技术与治理结构的集成性适配;在过程融合上,要以“技术工具→技术权力→技术治理”的演化为中轴,做到“阶段同步”“环节嵌扣”“循序升级”,以此实现数字技术与治理过程的渐进性适配。未来的城市社区韧性治理实践,必须进一步强化系统观念,将结构化思维与过程性思维相统一,由此更好应对数字技术快速迭代与风险态势不断升级对城市社区韧性造成的双重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城市社区 韧性治理 结构嵌入 过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范式与优化机制 被引量:12
2
作者 解学芳 贺雪玲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5,共11页
数智技术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先进方向,正成为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量。在新质生产力赋能下,数字文化产业呈现出文化生产主体革新化、生产工具智能化、生产对象数字化、生产方式系统化、生产要素多元化的特征,并基于A... 数智技术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先进方向,正成为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量。在新质生产力赋能下,数字文化产业呈现出文化生产主体革新化、生产工具智能化、生产对象数字化、生产方式系统化、生产要素多元化的特征,并基于AIGC技术、虚实融合技术、Web 3.0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形成数字文化产业创新范式,即实现了数字文化产业AIGC生产新方式、虚实融合业态新模式、共创共建共治新生态的协同。与此同时,数字文化产业创新范式也面临着一系列全新挑战,如AIGC技术的算法模型适配问题、创造性瓶颈和内容品控问题,以及新业态国际发展通道不成熟、创意产品文化内涵缺失,行业生态数智化治理滞后于数字化实践等难题。基于此,亟须建立新质生产力驱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化机制,即完善以AIGC为主导的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创新的内容生产机制,健全“全球—区域”协同的数字文化新业态跃迁机制以及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精准善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创新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实困囿、逻辑转置与未来进路 被引量:3
3
作者 贾晋 高远卓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共13页
当前,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协调的时空差异、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多维度差异、头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老少边穷地区县域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和跨区域的开放合作等特征。与此同时,县域经济也面临着“... 当前,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表现为区域发展不协调的时空差异、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多维度差异、头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老少边穷地区县域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和跨区域的开放合作等特征。与此同时,县域经济也面临着“收缩型”县城和“空心化”乡村并存导致的人口困境,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新兴引擎”和优化“传统动能”难以兼顾导致的产业困境,县域财政支出刚性增长与有效收入退坡递减并存导致的财源困境,保持县域经济稳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引发的转型困境以及上级事权压力层层加大与基层矛盾问题汇集导致的治理困境。应从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推进县域产业优化升级,以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为驱动实现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以人的城镇化为抓手推进县域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以产业金融为要点创新县域投融资模式以及以数字治理为关键提升县域高水平治理能力等方面优化政策逻辑,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发展逻辑 共性问题 未来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养老模式的类型及实施策略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国珍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6,共8页
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建立科学的养老模式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以上国情,在总结国内学者提出的各种各样养老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对老年人在哪里养老、谁照顾老年人、照顾老年人的资金从何而来三个要素的分类汇总表的分... 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建立科学的养老模式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以上国情,在总结国内学者提出的各种各样养老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对老年人在哪里养老、谁照顾老年人、照顾老年人的资金从何而来三个要素的分类汇总表的分析,得出我国现存三种养老模式,即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而自我养老、互助养老、互惠式养老、赠送养老、时间银行养老、寺庙养老、智慧式养老等都是隶属这三大养老模式之下的创新性养老模式。同时指出在我国没有一种养老模式是普遍适用的,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模式,明确只要能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养老模式就是好的养老模式的观点。最后提出加大国家养老投入;增加互联网高科技在养老模式中的应用;加大三大类养老模式交叉的符合我国特色的养老模式,如居家社区养老、社区机构养老、家庭机构同构养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模式 老龄化 实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类型与治理结构——基于国家-社会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国权 原桂楠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中国共产党现有500多万个党组织,整体上中国共产党处于国家与社会之上的领导地位,但具体的党组织又内嵌于国家和社会之中。因嵌入领域不同,党组织按属性可分为国家性质党组织和社会性质党组织。党借助国家性质党组织领导国家体系、借助... 中国共产党现有500多万个党组织,整体上中国共产党处于国家与社会之上的领导地位,但具体的党组织又内嵌于国家和社会之中。因嵌入领域不同,党组织按属性可分为国家性质党组织和社会性质党组织。党借助国家性质党组织领导国家体系、借助社会性质党组织参与企事业单位与基层社会组织管理。两类党组织除遵循党的逻辑之外还要分别遵循国家逻辑和社会逻辑,于是形成中国共产党的双层治理逻辑和双层治理结构。作为国家治理的中枢,国家性质党组织与宪法上的国家机构共同构成中国真实的国家(state)——广义政府。这也使得在国家治理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要面临政党逻辑、国家逻辑、社会逻辑之间的张力。因此,国家性质党组织要重视以国家逻辑治理国家事务,社会性质党组织要重视以社会逻辑参与各种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社会组织的管理,防止不恰当地以政党逻辑遮蔽国家逻辑与社会逻辑,避免国家与社会的发展脱离自身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家 社会 党组织类型 党的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地缘政治中的权力运行与风险预警 被引量:2
6
作者 荆学民 王乐轩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4,共9页
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主权国家的地理边界,创造了“信息空间”这一新的地缘政治空间,由此产生遵循“技术-权力-空间”逻辑的信息地缘政治。在信息空间中对于信息权力的争夺,是信息地缘政治博弈的关键。信息权力是物质性权力与关系性权力... 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主权国家的地理边界,创造了“信息空间”这一新的地缘政治空间,由此产生遵循“技术-权力-空间”逻辑的信息地缘政治。在信息空间中对于信息权力的争夺,是信息地缘政治博弈的关键。信息权力是物质性权力与关系性权力的结合。一方面,由信息资源转换而成,包含信息生产力、信息处理力、信息干扰力和信息保护力等要素。另一方面,由国家、平台、个体等信息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所建,信息行为体之间具有竞争、合作与竞合三种关系。信息权力的不均衡及信息权力战将带来信息垄断、信息泄露、信息干预和信息污染等信息生态失衡的风险。对此,我们应有预警和应对方略。国家层面,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理念着力全球治理;数字平台层面,建立“平台+数据+技术”的监管机制;个体层面,着力提升信息处理和数据保护的基本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 信息地缘政治 信息权力 风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下养老财富积累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宇虹 赵志宏 任迎伟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6,共12页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正视人口老龄化对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冲击,也要正视其对规范养老财富积累机制提出的新挑战。中国正面临三支柱发展不平衡、养老金融市场发育不足、养老思维固化等问题,不仅引发养老财富缺位,也导致养老财富的不平等...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正视人口老龄化对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冲击,也要正视其对规范养老财富积累机制提出的新挑战。中国正面临三支柱发展不平衡、养老金融市场发育不足、养老思维固化等问题,不仅引发养老财富缺位,也导致养老财富的不平等分配。为此,首先需要在厘清微观家庭资产配置结构与养老风险的基础上,发挥政府职能,改善顶层设计,降低制度设计导致的养老财富不平等;其次,完善市场机制,实现多样化、专业化、灵活化承接不同层次的养老财富积累需求,降低养老财富的机会不平等;第三,普及养老教育,提升微观家庭的养老意识与养老规划能力,降低人力资本引发的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养老财富 规范积累机制 不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如何驱动公共服务个性化的实现 被引量:2
8
作者 黄静 韩松言 周锐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97,228,共12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公共服务供给的同时,如何满足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是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亟需回答的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公共服务供给的同时,如何满足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是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亟需回答的关键问题。数智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可能。以温州市F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为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公共服务个性化的实现是一个以需求为核心的动态闭环过程,将个性化服务需求的精准识别、碎片化需求事实的数据连接、稀缺性公共资源的算法配置、多元供给主体的计算整合以及复杂场景中的智能决策等环节有机结合,可以构建一套系统化的公共服务个性化实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个性化 数智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解层次论 被引量:1
9
作者 江国华 周佳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4,共17页
理解是认识的一种形式,是将感性信息上升为理性一般,从而实现对被解释项从现象到本质的把握的实践活动。任何知识都需要“理解”,并借助于“理解”,达成对其本质的把握。“理解”是高层次的认识,其本身也是可以分层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理解是认识的一种形式,是将感性信息上升为理性一般,从而实现对被解释项从现象到本质的把握的实践活动。任何知识都需要“理解”,并借助于“理解”,达成对其本质的把握。“理解”是高层次的认识,其本身也是可以分层的。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理解”。基于“理解”的内在逻辑,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解可以分为实践性理解、解释性理解和概念性理解三个层次。其中,实践性理解是基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经验而获得的始源性知识;解释性理解即理解的解释,是借由文本等载体,运用诠释学之方法,对基于“理解”而获得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始源性知识的阐发和诠释;概念性理解即始源性知识的概念化,是经由理论化、体系化的概念性理解,促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学理化、学科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理解层次 实践性理解 解释性理解 概念性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战略下医疗数据孤岛的平衡治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青松 张才华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100,共9页
从数据孤岛迈向数据共享,已经成为“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的顶层设计所确定的基本方向。“健康中国”战略相关的法律与政策等顶层设计都明确指出,健康医疗领域“数据孤岛”问题的治理,必须采取保护与利用平衡的基本策... 从数据孤岛迈向数据共享,已经成为“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的顶层设计所确定的基本方向。“健康中国”战略相关的法律与政策等顶层设计都明确指出,健康医疗领域“数据孤岛”问题的治理,必须采取保护与利用平衡的基本策略。但在现行法律下,保护与利用平衡治理策略的实施要面对权利保护缺陷和利用发展障碍的双重法律困境。下一步应当通过构建动态兼容的数据权属界分体系、技术赋能的数据交换信任体系、多措并举的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和广泛参与的数据共享治理框架等推进和保障健康医疗大数据治理体系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健康医疗 大数据 数据孤岛 保护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青年主体能动性的抗逆力机制——基于青年虚实共生微观实践的现实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同雪莉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86,共10页
随着数字青年、数字人格等概念的应运而生,青年虚实共生的生存样态和生活体验开始受到人们关注,这种深刻的变化对青年究竟带来怎样的影响?青年的主体能动性如何帮助他们在多重影响中获得适应性发展?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法,在对11例数字青... 随着数字青年、数字人格等概念的应运而生,青年虚实共生的生存样态和生活体验开始受到人们关注,这种深刻的变化对青年究竟带来怎样的影响?青年的主体能动性如何帮助他们在多重影响中获得适应性发展?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法,在对11例数字青年深度访谈基础上,探索他们虚实共生的隐性困境及抗逆力机制。结果发现,数字青年虚实共生的主体意识变革表现为虚拟生存的时空脱域改变了数字青年实践意识,数字人格的出现重构了数字青年自我认知,而网络生活中的拟像自我调节了数字青年的身份认同。生存模式的变革引发了数字青年虚实共生的隐性困境,其关系建构存有多元性可能和单一性风险,化身生存有丰富体验可能和现实失控的风险,量化自我则可能将精准服务转向精准控制的风险。数字青年主体能动性的抗逆力机制表现为积极自我建构的因应调节机制、重建自我认同的韧性保护机制和数字自我呈现的效能补偿机制,可见青年虚实共生下的困境突破仍需现实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青年 虚实共生 隐性困境 能动性 抗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年龄他者到叙事主体——《好邻居日记》的老年女性叙事与生命意义重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龙丹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6-214,共9页
文学老年学研究关注文学作品对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再现,关注个体的变老体验和社会的老龄观;女性主义研究关注老年女性可能面临的性别和年龄的双重歧视。在文学老年学和女性主义研究的双重视角观照下研究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好邻... 文学老年学研究关注文学作品对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再现,关注个体的变老体验和社会的老龄观;女性主义研究关注老年女性可能面临的性别和年龄的双重歧视。在文学老年学和女性主义研究的双重视角观照下研究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好邻居日记》,发现小说揭示人口老龄化和老龄化的女性化问题,即老年女性在老龄化社会占比超过男性,但她们却在社会空间中被边缘化、在文化想象中被污名化。在此基础上,小说主张文学叙事在老龄化问题治理中发挥能动作用,即通过中年女性叙事者的跨异托邦空间逆行,对老年女性进行去边缘化、去污名化;并通过代际友谊建构叙事空间,激励老年女性通过回忆与讲述建构其叙事主体,重构老年生命的意义并净化“恐老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好邻居日记》 老龄化的女性化 老年异托邦 叙事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子一体:农民家庭生活秩序的情感调适与韧性之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鹏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141,共10页
伦理取向限制了家庭转型研究的视野。现代性力量推动了家庭关系的情感转向,情感逐渐突破伦理的约束和引导,成为建构农民家庭生活秩序的重要因素。家庭关系中的伦理边界和制度边界是情感实践的基础,通过限制伦理的运作范围而释放了家庭... 伦理取向限制了家庭转型研究的视野。现代性力量推动了家庭关系的情感转向,情感逐渐突破伦理的约束和引导,成为建构农民家庭生活秩序的重要因素。家庭关系中的伦理边界和制度边界是情感实践的基础,通过限制伦理的运作范围而释放了家庭成员的个体性和能动性,扩展了情感互动的自主空间。具体而言,在家庭关系的纵向维度,情感互动将结构化和仪式化的代际关系还原为亲子关系,进而基于亲子一体的情感纽带增进了代际团结;在横向维度,情感互动驱动婚姻关系与家庭关系的分离,进而以灵活的离婚策略和再婚策略调节脆弱化的夫妻关系,而亲子一体的情感纽带是婚姻策略运作的前提和保证。可见,“亲子一体”的情感联结以不同的方式塑造了富有韧性的家庭生活秩序,包容了家庭成员个体化、异质化、私人化的生活逻辑,是中国农民家庭稳健转型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关系 家庭秩序 日常生活 情感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空间与空间科学意识形态——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解读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一兵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1,共9页
列斐伏尔认为,今天的哲学家在面对空间概念的时候,都缺失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维度,即空间的社会现实生活维度,具体说,即空间与现实社会实践的关系问题,并且,由于不能正确处理空间实践产生的空间关系场境与空间表象和表征性空间体验的复杂... 列斐伏尔认为,今天的哲学家在面对空间概念的时候,都缺失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维度,即空间的社会现实生活维度,具体说,即空间与现实社会实践的关系问题,并且,由于不能正确处理空间实践产生的空间关系场境与空间表象和表征性空间体验的复杂交织关系,所以错将空间的本质误认为纯粹构想的观念空间。他明确指认说,这些脱离了具体的社会生产方式分析的所谓“空间的科学”的本质,都会是一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隐性霸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斐伏尔 《空间的生产》 空间科学意识形态 霸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性质与结构对农村商业银行支农行为的影响——基于股东持股动机的视角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杰 马灿坤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9,共13页
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中地方政府持股逐渐减少,而民营资本持股逐渐增多,形成以民营资本为主导和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两类农村商业银行,这种股权性质与结构的变化对农村商业银行支农行为带来较大影响。基于全国295家农村商业银行面板数据,... 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中地方政府持股逐渐减少,而民营资本持股逐渐增多,形成以民营资本为主导和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两类农村商业银行,这种股权性质与结构的变化对农村商业银行支农行为带来较大影响。基于全国295家农村商业银行面板数据,分析地方政府与民营资本两类股东的持股动机和支农行为,结果发现:(1)民营资本处于独资控股股东地位时,出于投资动机会减弱支农力度。此时地方政府若有参股,会表现出发展动机从而对民营资本形成制衡,抵消其对支农行为的负向影响。(2)地方政府处于独资控股股东地位时表现出干预动机,虽然不影响农村商业银行的支农行为,但是会增加关联贷款。此时若有民营资本参股,会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支农力度,表现出协同效应,但会进一步增加与民营资本的关联贷款。因此,地方政府与民营资本在农村商业银行股权改革中应当相互契合,以实现农村商业银行商业性可持续和支农目标兼容,优化农村商业银行支农金融服务,助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商行 民营资本 地方政府 持股动机 支农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国际研究评述:焦点议题与立场分野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树华 张夏添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6,227,共13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极具影响力的新兴技术,正深刻影响和形塑着人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诸多领域,并在全球各界掀起广泛关注与普遍探讨。当前,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全球研究焦点已从单纯的技术规制升维至文明形态重构,这种立场分野... 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极具影响力的新兴技术,正深刻影响和形塑着人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诸多领域,并在全球各界掀起广泛关注与普遍探讨。当前,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全球研究焦点已从单纯的技术规制升维至文明形态重构,这种立场分野本质上是数字文明时代生产关系的全球性调适,既折射出国际权力结构的深刻变迁,更预示着人机共生社会新型治理范式的孕育需求。国内外学界基于“风险-成因-对策”三重进路建构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治理方案,这就需要对既有研究作归纳比较,进一步寻找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治理之道,以平衡定性与定量的落差、关注理念与道路的撕裂、链接实践与理论的时差、填补设计与落实的断层、弥合域内与域外的隔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政府债务和“海外借款”会危及美元霸权吗
17
作者 贾根良 杨涛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105,共14页
当前的主流经济学观点认为,长期以来,美国财政赤字导致美国政府债务过多,需要向外国借债为其预算赤字融资;如果外国拒绝将手中的美元用于购买美国国债或减持美国国债,将会严重削弱美元霸权,从而导致美国财政不可持续。从现代货币理论的... 当前的主流经济学观点认为,长期以来,美国财政赤字导致美国政府债务过多,需要向外国借债为其预算赤字融资;如果外国拒绝将手中的美元用于购买美国国债或减持美国国债,将会严重削弱美元霸权,从而导致美国财政不可持续。从现代货币理论的视角出发,运用资产负债表分析可说明,美国政府支出不受财政约束,只受实际经济资源的制约,即受到通货膨胀的约束。外国拒绝购买美国国债不会影响美国财政支出,也不会危及美元霸权。只要外国愿意对美净出口,美国就可以用手中的美元从世界汲取力量,稳固美元的国际地位。对外国而言,削弱美元霸权的关键在于减少对美净出口。对美国而言,经济金融化与实体经济的相对衰落将会动摇美元霸权的根基。针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应通过提升财政赤字率和提高工资等措施扩大内需,减少对美净出口,做强国内大循环,推动经济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常账户赤字 财政赤字 美国国债 美元霸权 国内大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则范之死:孙中山的湘西护法战略部署与失败
18
作者 何文平 李银芳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6,共11页
孙中山在策划第二次护法运动的过程中,试图构建以西南地区为基础的联合攻桂阵线。湘西作为西南战略要冲且武力基础厚实,被视为联合西南对抗桂系的重要基地。孙中山利用民初以来革命党在湘西打下的基础,制定详细策略,组织湘西护法力量共... 孙中山在策划第二次护法运动的过程中,试图构建以西南地区为基础的联合攻桂阵线。湘西作为西南战略要冲且武力基础厚实,被视为联合西南对抗桂系的重要基地。孙中山利用民初以来革命党在湘西打下的基础,制定详细策略,组织湘西护法力量共同进攻桂系。由于谭延闿与桂系陆荣廷结盟,且与湘西周则范合作,孙中山的湘西战略布局大受干扰。困局中,湘西民党成员廖湘芸暗杀了周则范,一度为拥孙派合并湘西势力清除了障碍,但谭延闿的强势介入最终导致孙中山在湘西的攻桂战略部署失败。由此过程,可以看到民国初期利用地方军阀力量推动革命运动的复杂背景与脆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湘西 护法运动 谭延闿 桂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献互证:共同时空背景下的杜诗与敦煌文献
19
作者 徐华 王启涛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6-215,228,共11页
杜诗和敦煌文献在时空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彼此互相提供语言环境、文献环境和文学底色。在语言上,二者都使用源远流长的通用书面语——文言,又使用北方话口语。这种北方话口语实际上是唐代西北方言,它以帝都长安话为基础方言和标准音,... 杜诗和敦煌文献在时空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彼此互相提供语言环境、文献环境和文学底色。在语言上,二者都使用源远流长的通用书面语——文言,又使用北方话口语。这种北方话口语实际上是唐代西北方言,它以帝都长安话为基础方言和标准音,在唐帝国具有权威通用地位。在唐玄宗等帝王的倡导和影响下,杜诗和敦煌文献追求清新、实用、趋时的语体和文风。因此,杜诗与敦煌文献已具备文献互证的前提。语音层面,杜诗与敦煌变文可能代表了中唐以后长安为代表的西北方音(同时兼顾洛阳等地的中原音韵)。词汇层面,杜诗使用了不少北方汉语词,与敦煌文献可以互证;杜诗和敦煌文献中有不少疑难词语,亦可以互相观照而求其真义。文字层面,杜诗传本中纷繁复杂的异文,也可以据敦煌文献得其本真。可见,杜诗和敦煌文献在语音、词汇和文字上完全可以互证,杜诗和敦煌文献中的语言文字和文学、史学疑案,也可以相互发明,得其正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互证 杜诗 敦煌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三农”学理叙事的有益尝试——《农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叙事:改革-产业-增收》
20
作者 郭晓鸣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农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叙事:改革-产业-增收》是李萍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改革的农民收入增长机制研究”的最终成果呈现,也是其倾注心力、深入研究农民共享共富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 《农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叙事:改革-产业-增收》是李萍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改革的农民收入增长机制研究”的最终成果呈现,也是其倾注心力、深入研究农民共享共富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时代命题的最新成果集成。该著从“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改革”这一具有基础规定性作用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切入,讨论农民增收的影响机制及其改革深化,虽立足于改革领域但并不囿于微观具象,而是将研究扩展到整个现代化转型的大历史视野展开系统性研究。著作既体现了研究团队用“脚步丈量学问深度”,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最前沿实践,广大农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及其问题解决的满意度检测理论创新的适用性的现实情怀,更体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三农”学理叙事的学术旨趣与学术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资产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改革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叙事 改革深化 共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