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5,78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含铬海滨砂矿选矿试验研究
1
作者 廖乾 张胜广 +2 位作者 张建文 马崇振 梁汉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0,共4页
对TiO_(2)品位3.33%、Cr_(2)O_(3)品位0.36%的某海滨砂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重选-弱磁选-中强磁选预处理和焙烧-干式磁选再处理成套选矿技术,可获得TiO_(2)品位47.72%、Cr_(2)O_(3)品位0.071%、TiO_(2)回收率64.76%的钛精矿产品,... 对TiO_(2)品位3.33%、Cr_(2)O_(3)品位0.36%的某海滨砂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重选-弱磁选-中强磁选预处理和焙烧-干式磁选再处理成套选矿技术,可获得TiO_(2)品位47.72%、Cr_(2)O_(3)品位0.071%、TiO_(2)回收率64.76%的钛精矿产品,实现了提钛降铬、生产合格钛精矿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滨砂矿 钛铁矿 铬铁矿 选矿 重选 磁选 焙烧 钛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效应下胶结充填体动态强度及能量演化特征
2
作者 吴琼 郭进平 +4 位作者 王小林 张超 刘非 侯展娜 李婷婷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4,共8页
为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胶结充填体在动载作用下的强度变化特征,采用SHPB冲击试验,结合能量演化过程开展胶结充填体动态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胶结充填体动态抗压强度随着养护温度提高而提高,破坏后发生明显的劈裂拉伸破坏;不同养护温... 为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胶结充填体在动载作用下的强度变化特征,采用SHPB冲击试验,结合能量演化过程开展胶结充填体动态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胶结充填体动态抗压强度随着养护温度提高而提高,破坏后发生明显的劈裂拉伸破坏;不同养护温度下充填体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相似性,均可划分为似弹性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峰后破坏阶段3个阶段。充填体具有波阻抗效应,在近似应变率(100 s^(-1))条件下,冲击过程中77%左右能量被反射,2%左右能量透射穿充填体。随着养护龄期及养护温度提高,充填体吸能密度和透射能均上升。微观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养护温度提高,胶结充填体内部水化反应速率提升,水化程度增加且水化产物增多,充填体内部孔隙被水化产物填充,形成更加致密的微观结构,进一步证实了养护温度的提高能促进充填体早期强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胶结充填 冲击动载 养护温度 养护龄期 动态抗压强度 能量演化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深海多金属结核非连续采矿作业系统研究
3
作者 张明 郑皓 +2 位作者 双志 王伟 李小艳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2,共7页
提出了“海底矿石富集采集-柔性管输送-料仓高速提升”的新型深海多金属结核非连续采矿作业系统。以中国五矿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水深5 200 m、提升矿石综合产能100 t/h为开采目标,进行了该作业系统中采集系统、软管输送系统、料仓提... 提出了“海底矿石富集采集-柔性管输送-料仓高速提升”的新型深海多金属结核非连续采矿作业系统。以中国五矿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水深5 200 m、提升矿石综合产能100 t/h为开采目标,进行了该作业系统中采集系统、软管输送系统、料仓提升系统的关键设备设计选型。采用水动力仿真计算开展了软管构型及载荷特征、料仓提升过程缆绳载荷特性等分析。结果表明,软管浮力块数量18个、输送软管最小弯曲半径1.6 m、最大张力4.98 kN条件下,该作业系统能满足最小弯曲半径和安全载荷需求;料仓高速提升过程中,缆绳综合应力安全系数5.22~6.03,大于国家标准要求的安全系数,验证了新型深海非连续采矿作业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矿 非连续采矿 多金属结核 采集系统 软管输送 深海采矿车 料仓提升 水动力学 软管构型 缆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高温结构材料用Laves相合金的文献计量和可视化
4
作者 肖璇 金毛毛 +2 位作者 秦文洲 邓莉萍 姚敬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59,165,共8页
首次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Web of Science中2003—2023年高温结构材料用Laves相研究文献的关键词、文献共被引、作者和期刊共被引进行了定量和可视化网络图谱分析。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反映了检索区间内Laves相研究的基本发... 首次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Web of Science中2003—2023年高温结构材料用Laves相研究文献的关键词、文献共被引、作者和期刊共被引进行了定量和可视化网络图谱分析。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反映了检索区间内Laves相研究的基本发展状况,揭示两大热点前沿主题分别是Laves相增强的多相高熵合金的室温脆性改善或强度-塑性协同提升问题,以及Laves相析出物对600~650℃蠕变服役条件下P92、12Cr和G115等新型耐热合金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与文献、作者共被引网络图具备一致性,共同反映Laves相研究的活跃性。未来,应关注可视化图谱挖掘的高质量成果产出的关键作者和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VES相 金属间化合物 文献综述 文献计量 可视化网络 高温结构材料 CITESPACE AB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极膜制酸碱传质过程的数值模拟
5
作者 曾娟 张玉凤 +1 位作者 刘孟 余侃萍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28,132,共7页
为明晰利用双极膜将盐转化为酸碱过程的传质规律并以此指导工业生产,以Na_(2)SO_(4)为原料,依据Nernst-Planck方程、泊松方程构建双极膜单元模型,采用COMSOLMultiphysics软件计算确定网格数、膜基团容量等关键参数,模拟计算了不同膜单... 为明晰利用双极膜将盐转化为酸碱过程的传质规律并以此指导工业生产,以Na_(2)SO_(4)为原料,依据Nernst-Planck方程、泊松方程构建双极膜单元模型,采用COMSOLMultiphysics软件计算确定网格数、膜基团容量等关键参数,模拟计算了不同膜单元电压、进料浓度条件下盐的转化率,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双极膜单元网格数为30000、阴/阳膜离子膜基团容量为300mol/m^(3)时,获得的传质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度较高;在此基础上,计算获得了双极膜单元中电势分布、离子分布、离子迁移通量分布等传质过程数据,发现利用双极膜将Na_(2)SO_(4)转化为相应酸碱的传质效率及能效主要与跨膜压降、膜单元电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膜 传质 模型 数值模拟 离子交换膜 电渗析 膜分离 酸碱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6
作者 刘长军 吴小翠 +2 位作者 张昊 杜禧悦 邹婷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92,共10页
利用VOSviewer可视化工具,系统梳理了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及谷歌学术数据库中2000—2023年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领域的相关文献,综合考虑关键文献的被引频次及研究热点演变趋势,得出该领域研究重点为:①激光与MIG热源的相互... 利用VOSviewer可视化工具,系统梳理了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及谷歌学术数据库中2000—2023年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领域的相关文献,综合考虑关键文献的被引频次及研究热点演变趋势,得出该领域研究重点为:①激光与MIG热源的相互作用,重点探讨光丝间距、热源引导模式对等离子体行为及熔池稳定性的影响;②复合焊接接头,通过研究其形貌特征揭示气孔、裂纹等缺陷的成因及优化策略;③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主要分析显微硬度分布规律及热影响区软化机制。结果表明,采用焊丝合金化方法可成功实现Mg等合金元素的过渡,可热处理的铝合金通过热处理实现时效强化,能显著提升焊缝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后续研究可通过多尺度数值模拟,解析激光⁃电弧动态耦合机制、熔滴过渡与匙孔稳定性的交互作用,优化工艺参数以抑制焊接气孔缺陷,突破速度⁃质量协同提升的技术瓶颈。本文可为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的性能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VOSviewer 中国知网数据库 铝合金 激光焊接 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复合焊接 显微硬度 能量配比 焊接缺陷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阳离子捕收剂高效浮选锂辉石的选矿试验研究
7
作者 荆正强 金凯 +1 位作者 张政军 李建辉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5,共6页
为解决脂肪酸类捕收剂浮选锂辉石时选择性差、泡沫黏稠、药剂用量大的问题,进行了阴、阳离子捕收剂浮选锂辉石、石英、长石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阴离子捕收剂和阳离子捕收剂组合可以增加药剂组分间的协同作用,提高精矿品位或回收率。... 为解决脂肪酸类捕收剂浮选锂辉石时选择性差、泡沫黏稠、药剂用量大的问题,进行了阴、阳离子捕收剂浮选锂辉石、石英、长石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阴离子捕收剂和阳离子捕收剂组合可以增加药剂组分间的协同作用,提高精矿品位或回收率。以阴、阳离子捕收剂组合的CFLH-18为捕收剂对四川金川某花岗伟晶岩型锂辉石矿进行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Li_(2)O品位4.62%、回收率78.54%的锂辉石精矿,与现场脂肪酸类捕收剂生产指标相比,锂辉石精矿Li_(2)O品位提升了0.10百分点,回收率提升了5.93百分点,精矿富集比从3.77提高到了4.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辉石 伟晶岩型锂矿 组合捕收剂 长石 石英 浮选 阴离子捕收剂 阳离子捕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备Al-Si-Mg合金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刘勇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0,共5页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制备了高比强度的Al-Si-Mg合金,并与铸造Al-Si-Mg合金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元素分布、晶体学特性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LM技术制备Al-Si-Mg合金的相组成为α-Al基体相和共晶Si颗粒,由于Fe、Mg等元...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制备了高比强度的Al-Si-Mg合金,并与铸造Al-Si-Mg合金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元素分布、晶体学特性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LM技术制备Al-Si-Mg合金的相组成为α-Al基体相和共晶Si颗粒,由于Fe、Mg等元素的固溶强化效应,α-Al固溶体的衍射峰向低角度偏移;SLM技术制备Al-Si-Mg合金晶粒尺寸约18.35μm,合金内部位错密度1.91×10^(15)/m^(2),表面硬度(117.8±4.7)HV,抗拉强度(436±13)MPa,延伸率(7.98±0.27)%,远高于铸造Al-Si-Mg合金的相应性能;SLM技术制备合金的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固溶强化、位错强化和第二相强化的协同作用,断裂机制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3D打印 增材制造 AL-SI-MG合金 硬度 抗拉强度 强化机制 固溶强化 细晶强化 位错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型稀土精矿工艺矿物学及气氛焙烧-稀硫酸浸出分离稀土矿物研究
9
作者 王亮 辛文彬 +4 位作者 李文博 邓永春 张小龙 姜银举 李健飞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针对某混合型稀土精矿提出了气氛焙烧-稀硫酸浸出的分离工艺。结果表明:混合型稀土精矿REO品位48.23%,主要矿相结构由氟碳铈矿、独居石、磷灰石、萤石构成,稀土元素主要赋存于氟碳铈矿与独居石中;混合型稀土精... 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针对某混合型稀土精矿提出了气氛焙烧-稀硫酸浸出的分离工艺。结果表明:混合型稀土精矿REO品位48.23%,主要矿相结构由氟碳铈矿、独居石、磷灰石、萤石构成,稀土元素主要赋存于氟碳铈矿与独居石中;混合型稀土精矿在空气/氩气气氛下焙烧,独居石、磷灰石和萤石物相均未发生明显变化,物相转变的差异性主要由氟碳铈矿的反应造成。空气下氟碳铈矿转变过程为CeFCO_(3)→Ce_(7)O_(12)→Ce_(11)O_(20)→CeO_(2),氩气下氟碳铈矿转变过程为CeFCO_(3)→Ce_(7)O_(12)、Th_(0.5)Ce_(0.5)O_(1.84)→CeOF。稀土精矿经500℃空气气氛焙烧后稀硫酸浸出,F-REO、P-REO浸出率分别为86.67%、1.70%,700℃氩气气氛焙烧后对应的F-REO、P-REO浸出率分别为75.97%、13.33%,2种浸出渣中F-REO、P-REO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6.92%、26.02%和11.86%、21.81%,浸出渣均以独居石物相为主,通过气氛焙烧-稀硫酸浸出工艺达到了有效分离氟碳铈矿与独居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氟碳铈矿 独居石 混合型稀土精矿 工艺矿物学 气氛焙烧 矿相转变 硫酸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镍钴铁浸出液除杂及磷酸铁制备研究
10
作者 胡美世 陈靖 +5 位作者 罗骏 李光辉 彭志伟 张鑫 陈彦虎 饶明军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2,共6页
以镍钴铁粉经硫酸氧化浸出所得浸出液为研究对象,调整电位后采用中和沉淀法优先去除溶液中的Al^(3+)和Cr^(3+),实现Fe^(2+)与Al^(3+)高效分离,净化液再经氧化后采用磷酸沉铁制备水合磷酸铁产品,富镍钴的净化液再用于制备氢氧化镍钴。结... 以镍钴铁粉经硫酸氧化浸出所得浸出液为研究对象,调整电位后采用中和沉淀法优先去除溶液中的Al^(3+)和Cr^(3+),实现Fe^(2+)与Al^(3+)高效分离,净化液再经氧化后采用磷酸沉铁制备水合磷酸铁产品,富镍钴的净化液再用于制备氢氧化镍钴。结果表明,在溶液pH=4.5、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10min条件下,Al和Cr去除率分别为100%和97.15%,Fe损失率为2.42%;净化液在溶液pH值2.1、沉淀时间10min、沉淀温度25℃条件下沉铁,Fe沉淀率为97.30%,Ni和Co损失率分别为0.36%和0.64%;沉淀产物为无定形且带结晶水的磷酸铁,经700℃煅烧2h后转变为无水FePO_(4),其杂质含量和铁磷比符合HG/T4701—2021中Ⅰ型无水磷酸铁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沉淀法 磷酸铁 氧化浸出 沉铁 除杂 镍钴铁 氢氧化镍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半自磨机衬板提升条参数优化研究
11
作者 方鑫 刘瑜 +4 位作者 李茂林 黄礼龙 罗聪 李良伟 吴彩斌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5,共7页
采用离散元法对秘鲁拉斯邦巴斯选矿厂Φ12.2 m×6.7 m半自磨机衬板提升条参数进行优化。基于响应曲面分析,构建二次回归模型,研究各因子对碰撞总能量和能量离散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升条高度对颗粒运动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它通过... 采用离散元法对秘鲁拉斯邦巴斯选矿厂Φ12.2 m×6.7 m半自磨机衬板提升条参数进行优化。基于响应曲面分析,构建二次回归模型,研究各因子对碰撞总能量和能量离散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升条高度对颗粒运动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它通过改变颗粒抛落高度、抛出范围和运动轨迹,进而影响磨矿过程中碰撞能量的形成;提升条面角和宽度通过调整颗粒在抛落区域和研磨区域的运行位置进而影响碰撞能量的分布。综合考量,确定适宜的衬板提升条参数为:高度380 mm、宽度100 mm、面角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机 衬板 磨矿 半自磨 离散元法 响应曲面 提升条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碳酸锰精矿硫酸直接浸出行为研究
12
作者 王垣智 彭俊 +4 位作者 张喜龙 沈裕军 蔡云卓 王金 何利民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1,共5页
采用硫酸直接浸出法对低品位碳酸锰精矿进行处理,研究了浸出工艺参数对锰、钙、镁元素浸出率的影响,分析了浸出前后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等变化。结果表明:在酸矿质量比0.6、浸出液固比4∶1、浸出温度60℃、浸出时间3 h的优化条件下,锰... 采用硫酸直接浸出法对低品位碳酸锰精矿进行处理,研究了浸出工艺参数对锰、钙、镁元素浸出率的影响,分析了浸出前后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等变化。结果表明:在酸矿质量比0.6、浸出液固比4∶1、浸出温度60℃、浸出时间3 h的优化条件下,锰浸出率达99.36%、镁浸出率为83.97%,钙基本不浸出,主要以硫酸钙形式进入渣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锰 硫酸浸出 直接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剂腐植酸钠选择性分离磷灰石与碳酸盐矿物
13
作者 宋江伟 崔瑞 +1 位作者 李茂林 姚伟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89,96,共6页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吸附量测试、Zeta电位测试、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探究油酸钠体系下抑制剂腐植酸钠对磷灰石、白云石、方解石浮选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H=7时,腐植酸钠可强烈抑制白云石和方解石,而对磷灰石可...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吸附量测试、Zeta电位测试、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探究油酸钠体系下抑制剂腐植酸钠对磷灰石、白云石、方解石浮选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pH=7时,腐植酸钠可强烈抑制白云石和方解石,而对磷灰石可浮性影响较小;腐植酸钠通过化学键合吸附在白云石表面上,通过氢键和化学吸附作用在方解石表面,但在磷灰石表面的吸附较弱,腐植酸钠在磷灰石、白云石和方解石表面的吸附差异导致其选择性抑制白云石和方解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白云石 方解石 腐植酸钠 浮选 抑制剂 碳酸盐矿物 油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微乳液制备及其在石墨浮选中作用机理的研究
14
作者 闫俊慧 邱杨率 +2 位作者 张凌燕 安雅欣 任子杰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6,共7页
采用表面活性剂Span80和Tween80对柴油进行乳化,研究柴油微乳液对石墨浮选精矿回收率和节油率的影响,确定柴油微乳液制备的适宜条件为: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9,以正丁醇为助乳化剂、乳化剂与助乳化剂质量比2∶1,该条件下所得柴油... 采用表面活性剂Span80和Tween80对柴油进行乳化,研究柴油微乳液对石墨浮选精矿回收率和节油率的影响,确定柴油微乳液制备的适宜条件为: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9,以正丁醇为助乳化剂、乳化剂与助乳化剂质量比2∶1,该条件下所得柴油微乳液平均粒径78.82 nm,且分散均匀,稳定性好;浮选试验结果表明,柴油微乳液节油率可达28.66%。柴油微乳液与石墨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柴油微乳液可以显著降低矿浆的表面张力,增大石墨的接触角,浮选回收率较柴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柴油 微乳液 乳化剂 捕收剂 鳞片石墨 拟三元相图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i共掺杂铁酸铋陶瓷的多铁性能研究
15
作者 雷鹏涛 周炜 +5 位作者 杨济源 陈冬生 黄晨雨 许向阳 金胜明 崔静涛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56,161,共6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具有多铁性的铁酸铋(BiFeO_(3))陶瓷,研究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等主要参数对铁酸铋陶瓷晶体结构、形貌以及晶粒尺寸的影响。引入Ba、Ti等离子对BiFeO_(3)陶瓷进行掺杂改性,提高其铁电和铁磁性能。结果表明:相较...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具有多铁性的铁酸铋(BiFeO_(3))陶瓷,研究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等主要参数对铁酸铋陶瓷晶体结构、形貌以及晶粒尺寸的影响。引入Ba、Ti等离子对BiFeO_(3)陶瓷进行掺杂改性,提高其铁电和铁磁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未掺杂样品,Ba掺杂量(质量分数)30%时,饱和磁化强度从4.69 emu/g提升至4.93 emu/g;Ti掺杂量10%时,剩余磁化强度从0.047 emu/g增加到0.164 emu/g。共掺杂陶瓷样品综合了A位掺杂和B位掺杂的效果,表现出优良的多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铁性材料 铁酸铋 化学共沉淀法 铁磁性 反铁磁性 掺杂改性 多铁陶瓷 铁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碱度对CaO-SiO_(2)-Al_(2)O_(3)-CeO_(2)-La_(2)O_(3)渣系黏度和熔渣结构的影响
16
作者 赵付恒 辛文彬 +4 位作者 邓永春 张婧 姜银举 曹祚君 王利勇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6,102,共6页
为合理选择熔渣成分以服务于含稀土熔渣高效富集稀土,采用旋转柱体法和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不同二元碱度条件下混合稀土渣系的黏度和熔体结构。结果表明:二元碱度为0.50、0.86、1.00、1.20时,1550℃下渣系对应的... 为合理选择熔渣成分以服务于含稀土熔渣高效富集稀土,采用旋转柱体法和红外光谱、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不同二元碱度条件下混合稀土渣系的黏度和熔体结构。结果表明:二元碱度为0.50、0.86、1.00、1.20时,1550℃下渣系对应的黏度分别为1.30、0.87、0.60、0.36Pa·s,对应的活化能分别为268、220、216、202kJ;Q^(1)(Si)和Q^(2)(Si)在熔渣中的面积分数均在24%以上;随着二元碱度增加,桥氧(O^(0))面积分数减少,非桥氧(O^(-))和自由氧(O^(2-))面积分数增加,代表熔渣聚合度的K值逐渐从0.53降至0.10。随着二元碱度增加,熔渣结构体系趋于简单化是混合稀土渣系黏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渣 碱度 黏度 熔渣结构 稀土 结晶相 渣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力旋流器分选的某银精矿双产品方案研究
17
作者 王宇思 李茂林 +4 位作者 崔瑞 孙景敏 张硕 杨哲辉 赵晗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河南某银精矿的伴生金属铅品位平均约7%,未达到计价标准。为提高银精矿综合价值,对银精矿产品开展了水力旋流器分级试验,考察了水力旋流器锥角、沉砂口直径、角锥比等参数对银精矿分级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00型水力旋流器,在锥角6... 河南某银精矿的伴生金属铅品位平均约7%,未达到计价标准。为提高银精矿综合价值,对银精矿产品开展了水力旋流器分级试验,考察了水力旋流器锥角、沉砂口直径、角锥比等参数对银精矿分级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00型水力旋流器,在锥角60°、给矿压力0.2MPa、给矿浓度(质量分数)13.89%、溢流管直径22mm、沉砂口直径12mm条件下,可从银精矿中分离出产率49.25%、银品位6316.29g/t、银金属回收率79.06%、铅品位12.39%、铅金属回收率79.45%的高铅银精矿和银品位1623.36g/t的低铅银精矿。高、低铅银精矿双产品方案优于单一银精矿方案,银精矿产品经济价值可提升687.96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银精矿 伴生金属 综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含量对低Cu/Mg比Al-Cu-Mg-Ag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杨国强 刘志义 +2 位作者 柏松 李苏望 曹靖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196,204,共5页
研究了Cr含量(质量分数)对低Cu/Mg比Al-Cu-Mg-Ag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Cu/Mg比Al-Cu-Mg-Ag合金中添加Cr,合金中形成了Al-Cr相和Al_(1.6)TiCr_(0.4)相;Cr含量由0.17%提高到0.22%,合金的抗拉强度由463 MPa提高到484... 研究了Cr含量(质量分数)对低Cu/Mg比Al-Cu-Mg-Ag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Cu/Mg比Al-Cu-Mg-Ag合金中添加Cr,合金中形成了Al-Cr相和Al_(1.6)TiCr_(0.4)相;Cr含量由0.17%提高到0.22%,合金的抗拉强度由463 MPa提高到484 MPa,提升了4.5%;屈服强度由288 MPa提高到319 MPa,提升了10.8%。合金力学性能的提升主要来源于Cr的固溶强化和S′相的析出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合金化 Cu/Mg比 固溶强化 析出强化 Cr AL-CU-MG-AG合金 析出相 欠时效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巷道围岩应力变化规律及支护技术
19
作者 王胜开 刘家明 +4 位作者 朱志根 余一松 方旭刚 李华华 刘立波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59,共6页
以云南某矿山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埋深1 500 m巷道围岩破坏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巷道围岩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埋深1 500 m近矿体段主运输巷道及沿脉运输巷道围岩基本属于Ⅰ、Ⅱ类围岩;巷道地层... 以云南某矿山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埋深1 500 m巷道围岩破坏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巷道围岩应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埋深1 500 m近矿体段主运输巷道及沿脉运输巷道围岩基本属于Ⅰ、Ⅱ类围岩;巷道地层稳定性对松动圈的影响大于巷道断面尺寸对松动圈的影响;在围岩应力、采动应力、爆破荷载等扰动作用下,巷道拱角围岩应力大于侧帮围岩应力。基于巷道围岩破坏模式,提出了锚杆+钢筋网+喷砼支护方式,3DEC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巷道支护后,巷道两帮、拱顶、底板塑性区深度分别减小了0.5、0.8、0.6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巷道 塑性区 围岩 围岩应力 支护方式 数值模拟 破坏模式 围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路板焚烧熔炼渣煅烧改性制备氧载体及其吸释氧性能研究
20
作者 陈怡珊 左宗良 +3 位作者 高鹏 董玉亮 罗思义 邹资生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2,129,共6页
将掺杂不同比例铜精矿的电路板焚烧熔炼渣进行高温煅烧改性制备氧载体,考察不同铜精矿掺杂比例和煅烧温度对氧载体物相组成、表观形貌的影响,并对制备的氧载体进行吸释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氧载体的主要物相为CuFe_(2)O_(4),提高铜精... 将掺杂不同比例铜精矿的电路板焚烧熔炼渣进行高温煅烧改性制备氧载体,考察不同铜精矿掺杂比例和煅烧温度对氧载体物相组成、表观形貌的影响,并对制备的氧载体进行吸释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氧载体的主要物相为CuFe_(2)O_(4),提高铜精矿的掺杂比例和煅烧温度有利于氧载体CuFe_(2)O_(4)的生成;制备的氧载体具有优异的晶格氧转移能力,在空气氛围中,氧载体由于吸氧质量增加约3%;在氮气氛围中,氧载体由于释氧质量减少约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路板 焚烧熔炼渣 化学链燃烧 氧载体 铜精矿 煅烧改性 吸氧 释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