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881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地质封存盖层力学完整性数值模拟研究
1
作者 刘斌 黄甜甜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5年第1期33-41,共9页
CO_(2)地质封存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手段之一。CO_(2)能否安全地储存在地下储层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盖层的力学完整性。通过建立CO_(2)地质封存流固耦合模型,研究了CO_(2)注入过程中盖层的孔隙压力、垂直位移和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 CO_(2)地质封存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手段之一。CO_(2)能否安全地储存在地下储层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盖层的力学完整性。通过建立CO_(2)地质封存流固耦合模型,研究了CO_(2)注入过程中盖层的孔隙压力、垂直位移和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分析了CO_(2)注入速率、盖层弹性参数以及地应力因数对盖层发生拉伸破坏和剪切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O_(2)注入初期,注入井附近盖层底部孔隙压力、垂直位移和有效应力的变化较大,随后趋于平缓;注入井附近的盖层被认为是封存系统最关键的部分,该位置发生力学破坏的风险最大;在CO_(2)注入过程中,注入速率和地应力因数对盖层发生力学破坏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评估CO_(2)地质封存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地质封存 盖层 拉伸破坏 剪切破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下磁矿脉影响的井眼方位角校正方法
2
作者 胡贵 刘喆 +3 位作者 刁斌斌 于瑞丰 吴华鹏 张富磊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5年第2期54-61,共8页
为了提高磁方位角的测量精度,获得精确的磁偏角信息,通常需要构建更高精度的当地地磁模型。相较于全球地磁模型,当地地磁模型包含地下磁矿脉在地表引发的磁异常信息。由于地下磁矿脉的埋藏深度和规模不同,其对不同井深处磁偏角的影响也... 为了提高磁方位角的测量精度,获得精确的磁偏角信息,通常需要构建更高精度的当地地磁模型。相较于全球地磁模型,当地地磁模型包含地下磁矿脉在地表引发的磁异常信息。由于地下磁矿脉的埋藏深度和规模不同,其对不同井深处磁偏角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因此,在中深井(Z井)方位角校正时,有必要考虑地下磁矿脉的影响。利用ANSYS Maxwell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考虑埋藏深度、规模磁矿脉影响的地磁场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并结合中深井的实际钻井眼轨迹,提出了一种方位角校正方法,并量化评估了地下磁矿脉对方位角和井眼轨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磁矿脉埋深达到2100 m时,地下磁矿脉对2000 m地层厚度内钻井方位角影响的偏移量约为0.6°;若考虑地下磁矿脉的影响,井眼轨迹难免会发生偏移,且偏移量随着井深的增加而增大,这可能会导致中深井脱靶等事故。因此,进行地下磁矿脉影响下的方位角校正对提高方位角测量精度、实现精准导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量 磁矿脉 方位角 中深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结构对甜菜碱表面活性剂驱油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陈世军 郭姿彤 +2 位作者 高阳 王鹏程 肖茹丹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5年第1期11-18,共8页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因具有独特的两亲性结构、较高的表面活性、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以及良好的乳化性能等特点,被作为油田三次采油驱油剂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且其提高采收率效果较好。为探究烷基链碳数(n)对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化学驱性能的影响...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因具有独特的两亲性结构、较高的表面活性、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以及良好的乳化性能等特点,被作为油田三次采油驱油剂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且其提高采收率效果较好。为探究烷基链碳数(n)对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化学驱性能的影响,选取烷基链碳数分别为12、14、16、18、20的5种甜菜碱溶液,对其进行了界面张力与乳化性能的测试;利用MS软件、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分析了其径向分布、密度分布、均方位移、结合能等参数,并进行了室内模拟驱油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烷基链碳数的增加,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性能先增强后减弱,甜菜碱中C16HBC表面活性剂的化学驱性能最佳;通过分子模拟研究确定了不同烷基链碳数甜菜碱溶液对其能量、径向分布、密度分布、均方位移、结合能等参数的影响;C16HBC表面活性剂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原油采收率,采收率提高幅度达2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烷基链碳数 采收率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单原子在钠离子电容器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张文武 张熊 +3 位作者 李晨 孙现众 王凯 马向东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钠离子电容器是一种兼具钠离子电池和双电层电容器特点的新型储能器件。然而,钠离子电容器正负极动力学不匹配会导致其功率密度低、循环稳定性差。自单原子催化剂概念出现以来,由于其具备强大的催化活性、高原子效率、高选择性和稳定性... 钠离子电容器是一种兼具钠离子电池和双电层电容器特点的新型储能器件。然而,钠离子电容器正负极动力学不匹配会导致其功率密度低、循环稳定性差。自单原子催化剂概念出现以来,由于其具备强大的催化活性、高原子效率、高选择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储能器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首先,阐述了钠离子电容器电极材料所面临的挑战,分析了钠离子电容器的储能机制;其次,介绍了单原子催化剂的特性和碳载金属单原子材料的制备方法;然后,总结了金属单原子材料在钠离子电容器中的应用进展;最后,对金属单原子在钠离子电容器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容器 单原子催化剂 金属单原子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阶梯气价的天然气销量优化模型及方法研究
5
作者 侯浩远 刘定智 +3 位作者 张曦 赵思睿 张元涛 左丽丽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5年第1期42-48,共7页
随着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长,亟需考虑天然气管网产供储销结构。基于系统分析与决策理论,可优化天然气分客户销售方案,实现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以某省某公司天然气销售管网年总效益最大为目标,以气源供气量、管道输送量、客户销... 随着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长,亟需考虑天然气管网产供储销结构。基于系统分析与决策理论,可优化天然气分客户销售方案,实现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以某省某公司天然气销售管网年总效益最大为目标,以气源供气量、管道输送量、客户销售量为决策变量,综合考虑节点流量平衡约束、产供储销各环节气量上下限约束、分省总销量约束等,对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中涉及到的气源采购成本、管输成本、储气库及LNG接收站储转成本以及客户销售收入采用阶梯计价方式,建立天然气客户销量优化数学模型,并选择GUROBI求解器作为优化计算工具对模型求解。以某省天然气管网未来10年的数据为基础进行测试,在满足客户天然气需求量的同时使效益达到最大,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为天然气销售业务提质增效提供了先进的分析工具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效益最大 阶梯价格 销量优化 提质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井堵塞成因分析及对堵塞物中沥青质性质研究
6
作者 刁大龙 杜新娟 +3 位作者 冯海顺 张欣莹 王继乾 张龙力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5年第2期10-20,共11页
针对某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出现油井堵塞的难题,以Y3原油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原油的组成以及井筒堵塞物的主要成分;对油田收集的地层堵塞物进行甲苯抽提,并利用XRD分析了甲苯不溶物的成分;对可溶物部分进行四组分分离,并重点研... 针对某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出现油井堵塞的难题,以Y3原油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原油的组成以及井筒堵塞物的主要成分;对油田收集的地层堵塞物进行甲苯抽提,并利用XRD分析了甲苯不溶物的成分;对可溶物部分进行四组分分离,并重点研究了可溶物及Y3油样中沥青质的组成及性质;通过沥青质吸附实验,测量油水界面张力、水下接触角等,探究沥青质极性和芳香性对其界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油井的地层堵塞物主要矿物为石英、长石、方解石等;与Y3原油中沥青质相比,堵塞物中的沥青质分子质量更大,杂原子质量分数以及芳碳率更高,堵塞物中含蜡极少;井筒堵塞的主要原因是沥青质在砂石上的吸附,沥青质杂原子质量分数及极性对吸附量和界面张力等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堵塞 沥青质 沉淀成因 地层砂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Pt基催化剂上丙烷脱氢工艺条件优化
7
作者 朴茜琳 万海 +1 位作者 迟昊天 张海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5年第2期72-80,共9页
丙烷脱氢反应在热力学上处于不利状态,因此需要通过优化工艺条件来实现动力学控制。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响应面法分析优化PtSnK/Al_(2)O_(3)催化剂上丙烷脱氢工艺条件,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单因素实验为响应面法筛选出考察因素取... 丙烷脱氢反应在热力学上处于不利状态,因此需要通过优化工艺条件来实现动力学控制。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响应面法分析优化PtSnK/Al_(2)O_(3)催化剂上丙烷脱氢工艺条件,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单因素实验为响应面法筛选出考察因素取值范围;采用反应温度、体积空速、氢烃比(氢气与丙烷的物质的量比)3个因素的Box-Behnken设计,以丙烯选择性为响应值,对丙烷脱氢反应条件进行了多因素响应面法分析优化;对优化后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的反应温度为605℃,体积空速为2200 h^(-1),氢烃比为0.6,该工艺条件下丙烯选择性的理论预测值为93.01%;各因素影响的权重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反应温度>氢烃比>体积空速;优化后丙烯选择性的实验测定值为93.00%,丙烷转化率为32.00%,丙烯选择性的实验测定值与通过多因素响应面法预测的结果一致,说明模型可靠、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丙烷脱氢 工艺条件 选择性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燃气管道破裂环境危害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周雷 徐琰 彭昊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5年第1期19-25,共7页
研究化工燃气管道的破裂对环境的危害,对设计防爆措施和制定应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以典型架空燃气管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燃气泄漏扩散、喷射火、蒸气云闪火及爆炸事故发展的全过程对环境的危害。结果表明,在设计防爆措施和制定应急方案... 研究化工燃气管道的破裂对环境的危害,对设计防爆措施和制定应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以典型架空燃气管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燃气泄漏扩散、喷射火、蒸气云闪火及爆炸事故发展的全过程对环境的危害。结果表明,在设计防爆措施和制定应急方案时,应按照低风速下爆炸风险区域计算;燃气泄漏主要影响化工园区B区,办公楼A、B、C,街面商铺A;发生喷射火事故时下风向8.7~76.1 m为高危险区,影响区域为化工园区B区,办公楼B,街面商铺A;蒸气云闪火影响区域为化工园区B区,化工园区A区,办公楼A、B、C、D,街面商铺A,居民小区A,主要路面及科技园区边缘,因此在火灾前期应提前对该区域进行人员疏散;燃气爆炸破坏区域为下风向—47.1~67.2 m,主要影响化工园区B区,化工园区A区,办公楼B,街面商铺A,居民小区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管道 破裂 环境危害 扩散 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点罚函数法的天然气管道系统供气可靠性优化分配
9
作者 刘玥奇 侯磊 +2 位作者 唐帅帅 苏怀 李兴涛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5年第2期28-37,共10页
供气可靠性优化分配是天然气管道系统供气可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研究成本最低的供气可靠性优化分配方案,构建了基于管道系统供气能力的费用函数模型;针对粒子群等传统优化智能算法更新迭代过程中未涉及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外点... 供气可靠性优化分配是天然气管道系统供气可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研究成本最低的供气可靠性优化分配方案,构建了基于管道系统供气能力的费用函数模型;针对粒子群等传统优化智能算法更新迭代过程中未涉及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外点罚函数法的天然气管道系统供气可靠性优化方法;将优化分配模型中约束条件转化为惩罚函数项,构造新的目标函数,将有约束分配问题转化为无约束极值问题;针对某天然气管道系统,基于外点罚函数法进行供气可靠性优化分配,得到了供气可靠性优化分配值。结果表明,外点罚函数法在保证精确度的同时,能够显著缩短运算时间;分配结果具有良好的收敛性且符合工程实际;通过明确单元供气可靠性优化分配值,将其与当前可靠度对比,能够识别系统供气薄弱单元,为提高管道系统供气可靠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系统 供气可靠性 优化分配 费用函数 外点罚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化催化裂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工业应用
10
作者 乔瑞琪 龚剑洪 +1 位作者 魏晓丽 曹东学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作为重油轻质化的核心,催化裂化装置一直是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支柱。介绍了国内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并依据目标产物的不同,从油品生产技术、多产低碳烯烃技术、产品结构调整技术等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催化裂化技术的发... 作为重油轻质化的核心,催化裂化装置一直是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支柱。介绍了国内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历程,并依据目标产物的不同,从油品生产技术、多产低碳烯烃技术、产品结构调整技术等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催化裂化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了不同催化裂化技术的设计思路、主要特点及工业应用效果,重点对比了不同技术所使用的反应器型式与催化剂类型的异同;探讨了催化裂化技术在提升油品质量及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低碳烯烃、BTX(苯、甲苯、二甲苯)等基础化工原料产率及选择性等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选的技术方案。原料重质化多样化、产品质量优质化、产品结构灵活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等仍是今后催化裂化技术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催化裂解 汽油 柴油 低碳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储热井口原油加热系统性能研究
11
作者 王韵怡 张金亚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5年第1期49-58,共10页
在原油集输过程中,采用燃气或电能在井口对其进行加热降黏,易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太阳能光热技术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技术,将该技术与储热技术耦合,可以规避太阳能不稳定的缺点,满足原油降黏和固定加热需求,减少电能消耗... 在原油集输过程中,采用燃气或电能在井口对其进行加热降黏,易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太阳能光热技术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技术,将该技术与储热技术耦合,可以规避太阳能不稳定的缺点,满足原油降黏和固定加热需求,减少电能消耗,助力“双碳”目标。对一种基于储热装置(TES)和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FPC)的井口原油加热系统进行研究,对系统中FPC、原油加热器进行了设计选型;以胜利油田为系统应用场景,分析和计算了当地冬季半年(10月至次年3月)太阳辐射资源和井口原油加热需求量,合理配置了集热面积为152 m^(2)的FPC及17~20 m^(3)的冷热水储罐,给出了不同辐射量下系统的运行方案。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使油田井口采出液升温25℃,每日连续工作24 h,冬季半年内可减少CO_(2)排放54.25 t,节约运行成本5.30万元,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利用 原油加热 储热装置 节能 系统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极化诱导内建电场驱动五环氧鎓盐分子的手性非线性发光研究
12
作者 李悦 盖新雯 +1 位作者 赵波 王金刚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5年第1期65-73,共9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和波函数分析程序,研究了两种结构不同的五环氧鎓盐分子的光学吸收性质和分子吸收性质,并探讨了由结构扭曲导致轨道极化而形成内建电场,从而诱导电荷转移并导致非线性光谱的物理机制。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和波函数分析程序,研究了两种结构不同的五环氧鎓盐分子的光学吸收性质和分子吸收性质,并探讨了由结构扭曲导致轨道极化而形成内建电场,从而诱导电荷转移并导致非线性光谱的物理机制。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的理论分析,对两种五环氧鎓盐分子的光学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利用跃迁密度矩阵(TDM)和电荷差分密度(CDD)图,详细探讨了分子内建电场驱动电荷转移的电子激发特性;结合跃迁电偶极矩密度(TEDM)与跃迁磁偶极矩密度(TMDM)的分析,揭示了其电子圆二色(ECD)光谱的结构诱导手性的物理机制。研究结果可为新型手性材料的制备以及光电材料的研发及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建电场 电荷转移 紫外可见光吸收 电子圆二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站场过滤分离区并联管路偏流分析
13
作者 孙立刚 刘少山 +5 位作者 王倩冰 郭一凡 李智 张淼 陆世平 陈毅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5年第2期38-47,共10页
中俄东线某站场过滤分离区为并联管路,由于管内压力和管道布局的不同可能会出现支管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影响过滤效果和整体工作效率。为避免管路偏流,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进行了过滤分离区流量流向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内压力... 中俄东线某站场过滤分离区为并联管路,由于管内压力和管道布局的不同可能会出现支管流量分配不均的问题,影响过滤效果和整体工作效率。为避免管路偏流,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进行了过滤分离区流量流向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内压力分布、湍流分布、沿程摩阻损失、流体惯性等因素共同影响支管流量分配;在11种并联管路布置方式中,进出口在同侧的轴向进径向出方式3总体上偏流情况最小;正常工况下,在计算范围内偏流情况随汇管直径、支管中心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支管堵塞的故障工况会使系统的偏流程度大幅度增大。通过研究得到了并联管路流量分配规律和影响流量分配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输气站场的设计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天然气管道 过滤分离区 并联管路 偏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品油埋地起伏管道泄漏监测识别研究
14
作者 李躬行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5年第2期48-53,共6页
成品油管道泄漏会造成环境污染,威胁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对成品油管道泄漏进行监测和识别具有重要意义。建立成品油起伏管道泄漏监测识别模型,并通过控制阀门开度制造压力波,监测识别管道泄漏位置,研究了阀门开度、阀门起闭间隔时间对... 成品油管道泄漏会造成环境污染,威胁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对成品油管道泄漏进行监测和识别具有重要意义。建立成品油起伏管道泄漏监测识别模型,并通过控制阀门开度制造压力波,监测识别管道泄漏位置,研究了阀门开度、阀门起闭间隔时间对泄漏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泄漏监测识别模型对中孔泄漏识别精度较高,而对小孔和大孔的识别预测能力较低,泄漏定位的相对误差较大;当阀门开度由90%分别降至10%、30%和50%时,压力波波动信号的振动幅度均降低,通过泄漏监测识别模型计算的泄漏定位的相对误差逐渐增大,推荐阀门开度由90%降至10%;随着阀门启闭间隔时间的增加,因压力波信号和压力波返回信号相互影响,通过泄漏监测识别模型计算的泄漏定位的相对误差越来越大,推荐阀门启闭间隔时间为1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泄漏 成品油 监测识别 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Xene@TiO_(2)/Co⁃MoS_(2-x)O_(y)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15
作者 雒丽娜 陈常东 王芳芳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开发耐用、高效的水分解制氢光催化材料至关重要。以Ti_(3)C_(2)为钛源,合成衍生物TiO_(2)@Ti_(3)C_(2),在160℃下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出高性能MXene基光催化材料MXene@TiO_(2)(M@T);再以二水合钼... 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开发耐用、高效的水分解制氢光催化材料至关重要。以Ti_(3)C_(2)为钛源,合成衍生物TiO_(2)@Ti_(3)C_(2),在160℃下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出高性能MXene基光催化材料MXene@TiO_(2)(M@T);再以二水合钼酸钠(Na_(2)MoO_(4)·2H_(2)O)为钼源、CH3CSNH2为硫源、六水合硝酸钴(Co(NO_(3))_(2)·6H_(2)O)为钴源,制备了Co-MoS_(2-x)O_(y)(C-M);以m(M@T)/m(C-M)为1∶1、1∶2、1∶3、1∶4的比例制备了M@T/C-M复合材料;通过XRD、SEM、XPS、UV-vis等手段表征了不同复合材料体系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同时以氙灯为光源测试了不同复合样品的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亚甲基蓝(MB)的性能。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M@T/C-M复合材料,其光吸收范围增大到可见光区域;复合样品M@T/C-M(1∶3)在20 mg/L MB溶液中的降解率高达92.6%;通过捕获剂实验可得M@T/C-M光催化剂对MB的光降解主要由·OH和·O_(2)^(-)自由基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有机污染物 MXene基复合材料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催化的烯丙基苯与四嗪环化反应的研究
16
作者 刘文卿 王贺 +1 位作者 王欣 李蕾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5年第2期62-71,共10页
茚并哒嗪衍生物因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农药和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开发一种快速高效的合成方法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设计了一种酸催化的烯丙基苯与四嗪官能化环化反应,对反应中间体进行捕获并使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对... 茚并哒嗪衍生物因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农药和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开发一种快速高效的合成方法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设计了一种酸催化的烯丙基苯与四嗪官能化环化反应,对反应中间体进行捕获并使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对中间体以及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反应经历分子间[4+2]环加成和分子内傅克烷基化反应等历程,实现了一步合成茚并哒嗪衍生物;反应还具有广阔的底物范围和良好的官能团相容性,能够以67%~95%的产率得到一系列的茚并哒嗪衍生物;在克级实验研究中,目标产物的产率可以达到81%,证明了该反应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基苯 茚并哒嗪衍生物 [4+2]环化反应 傅克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丁腈硬胶废水预处理工艺优化工程实例
17
作者 许跃 许洪祝 +2 位作者 孙金龙 刘洋 陆彩霞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5年第1期26-32,共7页
羧基丁腈硬胶废水中含有未完全参与反应的原材料、副产品及一些辅助材料,具有化学需氧量(COD)和拉开粉(BX)质量浓度高、黏性和毒性大等特点,导致水处理工艺运行不畅。采用以“气浮、膜分离和臭氧氧化”为核心的全物化预处理工艺,针对性... 羧基丁腈硬胶废水中含有未完全参与反应的原材料、副产品及一些辅助材料,具有化学需氧量(COD)和拉开粉(BX)质量浓度高、黏性和毒性大等特点,导致水处理工艺运行不畅。采用以“气浮、膜分离和臭氧氧化”为核心的全物化预处理工艺,针对性地降低了羧基丁腈硬胶废水中COD和BX的质量浓度,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此预处理工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橡胶结块堵塞、过滤装置堵塞等问题,整体运行效果不佳。对预处理工艺进行改进,将进水流量加大至105 m^(3)/h,增加了化学反洗时间及反洗频率,调整臭氧质量浓度为35 mg/L,将臭氧催化剂层填充高度降至650 mm。结果表明,当出水COD稳定在1100 mg/L左右、BX质量浓度稳定在40 mg/L左右、BOD/COD约为0.30时(BOD为生化需氧量),可满足后续工艺的进水条件,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废水 羧基丁腈橡胶 臭氧催化 拉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类族组成对喷气燃料理化性质的影响
18
作者 代佳林 杜宇腾 +3 位作者 胡彤彤 李明 李禄生 黄春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5年第2期21-27,共7页
为考察烃类族组成对喷气燃料理化性质的影响,分别将煤基航煤和生物航煤加入3号喷气燃料中,按照GB 6537-2018《3号喷气燃料》规定的实验方法对喷气燃料的17项理化性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烃类族组成是喷气燃料8项理化性质的主要影响因... 为考察烃类族组成对喷气燃料理化性质的影响,分别将煤基航煤和生物航煤加入3号喷气燃料中,按照GB 6537-2018《3号喷气燃料》规定的实验方法对喷气燃料的17项理化性质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烃类族组成是喷气燃料8项理化性质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链烷烃质量分数的增加或者环烷烃质量分数的降低,10%回收温度、50%回收温度、终馏点、冰点、-20℃运动黏度和烟点基本单调降低,而密度和体积净热值单调升高;烃类族组成是其余9项理化性质的非主要影响因素,链烷烃质量分数的增加或降低均会导致闪点、萘系烃体积分数降低,链烷烃和环烷烃质量分数对质量净热值、腐蚀性、热安定性、胶质质量浓度、水反应界面情况、水反应分离程度和水分离指数几乎没有影响。在航空替代燃料与喷气燃料掺配使用时,可以根据烃类族组成对喷气燃料理化性质的影响规律对掺配后燃料的理化性质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从而减少实验次数,提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 族组成 喷气燃料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煤层气储层的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研究
19
作者 张仰强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
将含有可降解基团和氧化金属离子的双功能还原剂作为氧化还原剂引发自由基聚合,合成聚合物减阻剂,从而在乙烯基聚合物骨架上构建了可降解基团;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含温度敏感型偶氮基团的聚合物减阻剂进行分子质量测定,并对其降解... 将含有可降解基团和氧化金属离子的双功能还原剂作为氧化还原剂引发自由基聚合,合成聚合物减阻剂,从而在乙烯基聚合物骨架上构建了可降解基团;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含温度敏感型偶氮基团的聚合物减阻剂进行分子质量测定,并对其降解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偶氮基团在高温下可被降解,同时具有较高的水解稳定性;聚合物主链上含有多个不稳定键;聚合物主链上含偶氮键的减阻剂与纯减阻剂一样具有良好的减阻性能;聚合物主链上含偶氮键的减阻剂一旦受到高温的影响会失去减阻性能。研究结果可为选择适合煤层气储层的低伤害、多功能的滑溜水压裂液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阻剂水溶液 聚合物 低伤害 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13Cr不锈钢在油田模拟液中的应力腐蚀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小刚 贺雪红 +3 位作者 乔生龙 刘世东 闫树东 安泽鹏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2-48,共7页
为延长超深井超级13Cr不锈钢油管的生命周期,降低生产过程中复杂钻完井工作液及地层产出流体导致的应力腐蚀,开展了应力腐蚀产生机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基于聚合成膜缓蚀机理研发了缓蚀剂;在模拟工况和标准工况下,评价了超级13Cr不... 为延长超深井超级13Cr不锈钢油管的生命周期,降低生产过程中复杂钻完井工作液及地层产出流体导致的应力腐蚀,开展了应力腐蚀产生机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基于聚合成膜缓蚀机理研发了缓蚀剂;在模拟工况和标准工况下,评价了超级13Cr不锈钢在酸液及加/未加缓蚀剂的返排液中的应力腐蚀情况。结果表明,加入缓蚀剂的酸液达到缓蚀要求;在返排液中,超级13Cr不锈钢的宏观腐蚀速率较大;在酸液及返排液中,超级13Cr不锈钢发生应力腐蚀,且在返排液中应力腐蚀较严重;在实验温度为140℃、压力为10 MPa的条件下,超级13Cr不锈钢在返排液中7 d后的应力腐蚀裂纹宽度为3~5μm,而加入体积分数为1%的缓蚀剂后测试72 h,超级13Cr不锈钢试片未产生应力腐蚀,说明该缓蚀剂可抑制超级13Cr不锈钢在高温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研究结果对超深井钻完井安全施工及安全生产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13Cr不锈钢 酸液 含酸盐水 应力腐蚀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