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222篇文章
< 1 2 1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遗缠花纹样在现代女包设计的感性工学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虞黛筠 任本慧 谢霜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98,105,共8页
为探究非遗缠花纹样在现代女包上的感性工学设计应用途径,基于感性工学原理,选取15款非遗缠花纹样,采用绘图软件绘制出刺激图,筛选确定12对感性评价形容词汇并设计问卷进行调查。以25~40岁热爱传统文化且学历为本科以上女性为调查对象... 为探究非遗缠花纹样在现代女包上的感性工学设计应用途径,基于感性工学原理,选取15款非遗缠花纹样,采用绘图软件绘制出刺激图,筛选确定12对感性评价形容词汇并设计问卷进行调查。以25~40岁热爱传统文化且学历为本科以上女性为调查对象并发放问卷,采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均值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通过形状纹样演变法则,选取典型样本,建立因子库,提取设计元素融入到现代女包设计中。结果表明:影响非遗缠花纹样的感性因子分别为视觉因子和造型因子。选取其中满意度最高的方案一纹样应用于现代女包设计,所设计的非遗缠花女士皮包外观效果和谐统一,有利于促进非遗缠花纹样与现代女包设计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花 纹样 包袋设计 形状文法 感性工学 革制品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生态体系路径研究——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周金超 买发元 +1 位作者 孙家珏 刘天尧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6-132,共7页
随着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的演变,传统教育模式显现出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研究聚焦于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挑战,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为例,文章深入分析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理论与实践的脱... 随着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的演变,传统教育模式显现出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研究聚焦于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挑战,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为例,文章深入分析了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师资力量的不足、教学内容的滞后性、配套资源的缺乏、评价体系的单一性以及毕业生就业去向的不明确性。指出,尽管应用型教育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现有模式未能充分满足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强调,高校应与企业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轨的学习机会,并在职业指导和市场对接方面提供更多支持。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课程体系 师资建设 多元化评价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轴关系视域下坳瑶黄泥鼓舞元素在皮包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梁燕敏 张幼娇 徐云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19,共8页
为丰富皮革制品的表现形式,发扬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以皮包为载体进行具有坳瑶黄泥鼓舞特色的皮革制品设计应用研究。运用符号学的双轴关系分析坳瑶黄泥鼓舞,从中提取聚合轴和组合轴;以设计情节故事、独特刺点、适当宽幅为主要方法形成了... 为丰富皮革制品的表现形式,发扬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以皮包为载体进行具有坳瑶黄泥鼓舞特色的皮革制品设计应用研究。运用符号学的双轴关系分析坳瑶黄泥鼓舞,从中提取聚合轴和组合轴;以设计情节故事、独特刺点、适当宽幅为主要方法形成了一系列集视听觉于一体的具有坳瑶鼓舞特色的皮包产品,完成了坳瑶黄泥鼓舞文化的输出。双轴关系的运用使民族文化类皮革制品在广度上实现种类的衍生,在深度上形成与受众的情感共鸣,丰富了皮包的表现形式,拓宽了受众的选择和再创作空间,创新了民族文化类皮革制品的设计应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坳瑶 黄泥鼓舞 符号学 双轴关系 皮包设计 革制品 文创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4
作者 叶晓霞 吴秋 +3 位作者 吕源财 刘以凡 林春香 陈杰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25,132,共7页
《生物质的开发与利用》是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必修课,是一门知识面广泛、实践性强的交叉学科课程。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团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并通过实施“四维”混合式教学... 《生物质的开发与利用》是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必修课,是一门知识面广泛、实践性强的交叉学科课程。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团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并通过实施“四维”混合式教学法,对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引入科研项目,设计了一系列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实验教学,涉及皮革废弃物(皮胶原纤维膜)改性利用、优化以及乳液分离性能的测试等实验,并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使用Origin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这些改革措施,不仅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也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实践教学 混合式教学 皮革废弃物 金属有机框架 皮胶原纤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FPN优化的YOLOv8架构在皮革缺陷识别中的应用
5
作者 唐灏 陈法明 +1 位作者 冯志鹏 何凌志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30,60,共10页
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难以有效应对复杂背景和不同尺度的缺陷,文章提出了一种融合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iFPN)的YOLOv8架构优化策略,旨在提升皮革缺陷识别的精度和效率。YOLOv8作为一种高效的目标检测框架,结合BiFPN的多尺度特征融合优势,... 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难以有效应对复杂背景和不同尺度的缺陷,文章提出了一种融合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iFPN)的YOLOv8架构优化策略,旨在提升皮革缺陷识别的精度和效率。YOLOv8作为一种高效的目标检测框架,结合BiFPN的多尺度特征融合优势,增强了模型在复杂背景下的特征提取能力。通过在YOLOv8中引入BiFPN模块,模型能够更好地捕捉不同尺度的皮革缺陷,并通过优化后的损失函数进一步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前的YOLOv8权重为6.3 MB,改进后降至4.3 MB,且mAP50提高了0.2%。该优化策略相较于传统方法和未融合BiFPN的YOLOv8,提升了识别精度和识别速度,优化了YOLOv8框架在皮革缺陷检测中的有效性及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FPN YOLOv8 皮革 缺陷识别 目标检测 多尺度特征融合 深度学习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运动鞋虚拟减震平台开发与应用
6
作者 刘昭霞 彭飘林 +2 位作者 魏书涛 吕美莲 叶豪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4,共6页
基于运动鞋减震功能材料测试有限元仿真分析操作流程,采用Python语言对Abaqus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进行运动鞋虚拟减震平台的二次开发,将复杂的有限元分析操作步骤简化成前处理和后处理两大流程。通过输入模型的各种参数,完成前处理操作,... 基于运动鞋减震功能材料测试有限元仿真分析操作流程,采用Python语言对Abaqus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进行运动鞋虚拟减震平台的二次开发,将复杂的有限元分析操作步骤简化成前处理和后处理两大流程。通过输入模型的各种参数,完成前处理操作,并通过一键式批量处理仿真测试结果,完成后处理操作,自动生成各种测试指标数据和分析报告,实现了运动鞋减震功能仿真分析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分析效率,为运动鞋减震功能材料测试提供了专业化的仿真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鞋 虚拟减震 有限元 平台开发 应用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铺叠层数对涤/锦复合超纤人造革紫外线防护性能影响研究
7
作者 孟少妮 张才前 孛佩蓉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2,76,共6页
涤/锦复合超纤人造革夏季服装具有透气、散热、紫外防护等特点,其中紫外线防护性能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为研究涤/锦复合超纤人造革的规格及其铺叠层数与其紫外线防护性能关系,选取了不同规格的面料,并分别测试其在原样单层、双层、三... 涤/锦复合超纤人造革夏季服装具有透气、散热、紫外防护等特点,其中紫外线防护性能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为研究涤/锦复合超纤人造革的规格及其铺叠层数与其紫外线防护性能关系,选取了不同规格的面料,并分别测试其在原样单层、双层、三层叠加条件下的紫外线防护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面料在双层及以上的铺叠情况下均能满足防紫外面料的标准要求;经纬密度较大的涤/锦复合超纤人造革具备好的防紫外线性能,面料不同位置对长波紫外线(UVA)透射率标准偏差随铺叠层数增加而减小,而紫外线防护系数(UPF)的变异系数(CV)则无减小趋势;单层面料的UVA透射率与总密度呈负线性相关,UPF值与总密度和紧度乘积呈正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锦复合 超纤人造革 紫外防护 多层铺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融合的新中式皮革女包设计创新应用
8
作者 刘玲玲 付焕娜 马彪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1,共8页
为探究新中式风格的智能化创新应用,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设计转化,以女包设计为例进行剖析。首先,对新中式风格与皮革女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出新中式风格应用在女士皮包设计中的表现途径和文化内涵;其次,应用多模态融... 为探究新中式风格的智能化创新应用,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设计转化,以女包设计为例进行剖析。首先,对新中式风格与皮革女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出新中式风格应用在女士皮包设计中的表现途径和文化内涵;其次,应用多模态融合理论对新中式女包特征进行提取并建立示范库;然后,应用遗传算法进行特征融合并输出设计方案;最后,以夏布、竹编类非遗元素与皮革女包的融合设计为例进行设计实践,验证了多模态融合与遗传算法结合的女包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为新中式皮革女包的智能化设计研究提供了理论方法,同时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融合 遗传算法 新中式风格 女式皮包 非遗文化 革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化设计在皮革家居用品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乔珂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127,共7页
随着人们对家居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情感化设计成为皮革家居用品设计的重要趋势。阐述了情感化设计理念的三个层次(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及其技术手段,从本能层次的视觉和触觉设计,到行为层次的功能性、交互性和反馈机制设计,... 随着人们对家居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情感化设计成为皮革家居用品设计的重要趋势。阐述了情感化设计理念的三个层次(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及其技术手段,从本能层次的视觉和触觉设计,到行为层次的功能性、交互性和反馈机制设计,再到反思层次的产品文化内涵赋予和独特识别度创造,详细分析情感化设计在皮革家居用品中的应用方法。最后,通过设计实践展示了情感化设计在皮革家居用品中的应用价值和可行性,为皮革家居用品在设计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化设计 皮革 家居用品 本能层次 行为层次 反思层次 革制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扎根理论的闽南宫庙壁画皮雕文创产品设计
10
作者 陈伟长 吴迪 +2 位作者 蔡双艳 连晓波 周林坪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111,120,共8页
为探究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创新方式,以闽南宫庙壁画文化基因为例,结合皮雕工艺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首先基于文化基因理论对闽南宫庙文化基因进行分类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因子的综合权重并进行重要性排序,... 为探究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创新方式,以闽南宫庙壁画文化基因为例,结合皮雕工艺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首先基于文化基因理论对闽南宫庙文化基因进行分类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因子的综合权重并进行重要性排序,并以此为依据选定设计因子;再结合扎根理论剖析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实际需求;最后运用形状文法进行皮雕文创产品的设计转译实践。层次分析法与扎根理论的合理运用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可有效助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雕 文创产品 创新设计 闽南宫庙壁画 层次分析法 扎根理论 革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制革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敏敏 周黔川 +2 位作者 王春华 肖远航 林炜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3,51,共6页
皮革工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传统轻工支柱产业,其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已是必然趋势。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作为一种系统性、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可用于量化制革过程的资源环境影响。文章简要回顾了LCA方法的发展历... 皮革工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传统轻工支柱产业,其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已是必然趋势。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作为一种系统性、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可用于量化制革过程的资源环境影响。文章简要回顾了LCA方法的发展历程、标准流程与理论框架,重点总结了LCA方法在制革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及其对制革减污降碳的指导作用,以及现存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结合作者在皮革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方法研制与皮革化学品碳排因子数据库构建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核算形成皮革产品碳足迹数据库,并提出构建制革工艺LCA环境影响预测模型,希望赋能绿色低碳制革生产和皮革行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工业 绿色低碳 生命周期评价 标准流程 减污降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革化学品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 被引量:2
12
作者 施京浩 余跃 +4 位作者 曾运航 周晓宇 孙青永 王亚楠 石碧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39,61,共9页
建立数据可信、可追溯且国际互认的皮革化学品生命周期评价(LCA)本土数据库对于准确核算我国皮革产品的潜在环境影响至关重要。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皮革化学品的LCA研究案例及相关数据库现状,制定了皮革化学品LCA本土数据库的建设规... 建立数据可信、可追溯且国际互认的皮革化学品生命周期评价(LCA)本土数据库对于准确核算我国皮革产品的潜在环境影响至关重要。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皮革化学品的LCA研究案例及相关数据库现状,制定了皮革化学品LCA本土数据库的建设规划,并提出了适用的LCA框架。研究表明,目前尚缺乏全面的皮革化学品LCA数据库,这制约了皮革环境足迹(含碳足迹)的准确评估。根据皮革化学品的使用量及其环境影响,建议将其数据库建设划分为三个等级:Ⅰ级(鞣剂、加脂剂、涂饰剂)、Ⅱ级(表面活性剂、酶制剂、染料)和Ⅲ级(浸水助剂等皮革专用助剂)。基于ISO 14040、ISO 14044等标准,确定皮革化学品的研究范围应为“从摇篮到大门”的系统边界,涵盖化学品生产、包装和运输等全过程。研究为皮革化学品LCA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系统指导,有助于推动皮革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化学品 环境足迹 碳足迹 生命周期评价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双交联网络自修复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勇 刘若凡 +2 位作者 金玉顺 丁伟 伍一波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2,共8页
通过物理交联法制备一系列由可逆双硫键聚合物单交联网络和可逆-Fe^(3+)配位键聚合物单交联网络组成的双交联网络聚氨酯弹性体,得到可逆双交联网络互锁自修复聚氨酯材料(FSN)。该材料利用可逆双键网络中的二硫键和Fe^(3+)配位键网中的... 通过物理交联法制备一系列由可逆双硫键聚合物单交联网络和可逆-Fe^(3+)配位键聚合物单交联网络组成的双交联网络聚氨酯弹性体,得到可逆双交联网络互锁自修复聚氨酯材料(FSN)。该材料利用可逆双键网络中的二硫键和Fe^(3+)配位键网中的金属配位键互穿互锁,形成两个单交联网络协同的可逆双交联网络自修复弹性体材料。研究了双交联网络的自修复能力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FSN网络的机械应力达到3.5 MPa;聚合物自修复效率高达80%以上。该结果证明两个单交联网络间存在协同作用,使得FSN比单一可逆聚合物网络在力学性能和自修复能力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自修复聚合物 双交联网络 金属配位键 二硫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的Z世代女性皮革奢侈品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本慧 宁宾瑶 +3 位作者 Rosita Binti Mohd Tajuddin 谢霜 虞黛筠 陈梓杰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5,121,共8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消费市场日益成熟,Z世代女性消费者对皮革奢侈品的购买意愿备受瞩目。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对中国Z世代女性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对皮革奢侈品的态度、主观规范与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Z世代女性消...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消费市场日益成熟,Z世代女性消费者对皮革奢侈品的购买意愿备受瞩目。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对中国Z世代女性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对皮革奢侈品的态度、主观规范与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Z世代女性消费者对皮革奢侈品的态度(情感、行为倾向、认知和消费偏好)及主观规范均正向影响购买意愿;人口特征如年龄、婚姻状态、学历、月薪与购买意愿存在部分差异。年龄影响情感、认知和主观规范,在行为倾向和消费偏好方面无显著差异;不同婚姻状况、学历和月薪的被调查者在各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可为中国皮革奢侈品市场提供实证支持,为品牌策略制定奠定基础,并促进消费者与企业间的价值共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 奢侈品 购买意愿 调研 理性行为理论 服务主导逻辑理论 Z世代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剧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及在革制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婉彤 张晓兵 杨璐铭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8,106,共7页
川剧作为中国传统地方戏曲之一,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堪称巴蜀文化的优秀代表。使用CiteSpace软件对川剧研究发展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全面了解其研究热点及趋势,为川剧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选用川剧脸谱元素在箱包、... 川剧作为中国传统地方戏曲之一,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堪称巴蜀文化的优秀代表。使用CiteSpace软件对川剧研究发展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全面了解其研究热点及趋势,为川剧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选用川剧脸谱元素在箱包、钥匙扣等皮革产品中进行创新设计实践,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和谐交融,提高皮革产品的独特性和辨识度,增加其文化内涵和市场竞争力。设计实践进一步扩宽了川剧元素的现代化应用形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辟新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剧 革制品设计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非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牛皮沙发革的环境足迹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晓宇 周诚 +7 位作者 曾运航 周骅 黄彦杰 余跃 何馨 陈占光 王亚楠 石碧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2,47,共8页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日益深化、产品环境足迹/碳足迹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壁垒,利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皮革产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已迫在眉睫。使用LCA方法以及自主建立的皮革化学品和中国奶牛皮生命周期清单数据库核算了牛皮沙发革的...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日益深化、产品环境足迹/碳足迹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壁垒,利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对皮革产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已迫在眉睫。使用LCA方法以及自主建立的皮革化学品和中国奶牛皮生命周期清单数据库核算了牛皮沙发革的环境足迹(含碳足迹),解析了原料皮、化学品、制革生产能耗、上游运输、废物处理和包装材料等清单数据对环境影响的贡献。牛皮沙发革全球增温潜势(GWP)结果为11.6 kg CO_(2)eq/m^(2)成革,其中原料皮的贡献率高达79.6%,其余清单数据(不含原料皮)的贡献仅为2.37 kg CO_(2)eq/m^(2)成革。一次能源消耗参数结果为73.8 MJ/m^(2)成革,化学品、制革生产能耗和原料皮的贡献率分别为39.4%、30.6%和24.6%。水资源消耗参数结果为907.9 kg/m^(2)成革,原料皮的贡献率为93.2%。生态毒性参数结果为56.3 CTUe/m^(2)成革,与铬鞣剂用量密切相关。由此可见,提高原料皮的资源化利用率是皮革产品实现绿色低碳制造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产品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环境足迹 碳足迹 牛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镶嵌的可持续皮革服装设计与研发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英同 张辰钰 王巍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2,共6页
服装行业绿色发展需要具有人文关怀的可持续设计理念。基于几何镶嵌提出一种可持续皮革服装的设计方法。将皮革服装解构为可拼装的镶嵌模块,通过拼装的方式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服装款式,为消费者提供参与制作的乐趣,具有高度的个性化特征... 服装行业绿色发展需要具有人文关怀的可持续设计理念。基于几何镶嵌提出一种可持续皮革服装的设计方法。将皮革服装解构为可拼装的镶嵌模块,通过拼装的方式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服装款式,为消费者提供参与制作的乐趣,具有高度的个性化特征。同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拼装不同的镶嵌模块以改变服装造型,镶嵌模块使用了可持续生物质材料和激光切割技术进行制作,在材料与生产技术上也满足了可持续设计理念。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几何镶嵌的可持续皮革服装丰富了服装产品的形式,为皮革制品、服装与服饰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创新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 服装 可持续 设计 几何镶嵌 模块化 拼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皮革的鞣制工艺复原及模拟样品研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皓月 汪徽 +4 位作者 余跃 杨海亮 周旸 杨汝林 王亚楠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1,共8页
复原古代鞣制工艺并制备古代皮革模拟样品,对研究皮革制文物劣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来源于动植物和矿物的天然材料处理皮革,复原了铝鞣、铁鞣、植鞣、烟熏鞣、硝面鞣和油鞣等古代鞣制工艺,制得6种古代皮革模拟样品,并分析了所得皮... 复原古代鞣制工艺并制备古代皮革模拟样品,对研究皮革制文物劣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来源于动植物和矿物的天然材料处理皮革,复原了铝鞣、铁鞣、植鞣、烟熏鞣、硝面鞣和油鞣等古代鞣制工艺,制得6种古代皮革模拟样品,并分析了所得皮革模拟样品的形貌特征、热稳定性和物理感官性能。结果表明,植鞣革和铁鞣革纤维分散良好,热稳定性高,手感丰满柔软;其他鞣法鞣性较弱,成革相对僵硬扁薄。但是,所有古代皮革模拟样品均具有与现代皮革相似的外观、手感和力学强度。上述研究结果证明了复古鞣制工艺的可行性,能为皮革制文物劣化机理研究提供可靠的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 文物 鞣制 古代制革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聚氨酯的合成、改性及展望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康佳 张斐斐 +2 位作者 刘洁 靳丽强 祝德义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53,共6页
生物基聚氨酯是一类以天然生物基原料为主,通过生物基多元醇与生物基异氰酸酯反应制备的聚氨酯材料。这种材料因其天然来源、可再生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而受到关注,适用于医疗、食品包装和生活用品等领域。文章综述了生物... 生物基聚氨酯是一类以天然生物基原料为主,通过生物基多元醇与生物基异氰酸酯反应制备的聚氨酯材料。这种材料因其天然来源、可再生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而受到关注,适用于医疗、食品包装和生活用品等领域。文章综述了生物基聚氨酯的关键原材料(生物基多元醇和异氰酸酯)、制备方法及功能改性。其中,具备刺激响应性的生物基聚氨酯展现了广阔的研究前景。通过文章综述,将为生物基聚氨酯的未来发展提供可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材料 生物基聚氨酯 研究进展 合成方法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黎锦纹样与皮革制品设计的互动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婷 李雪 +2 位作者 刘军 丁克毅 陈华林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3,共6页
黎族织锦不仅是黎族人民御寒的衣物,更是黎族视觉语言的特殊承载和象征,它传达了黎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艺术思想和审美观念。概述黎族织锦纹样的分类和艺术特征,从纹样的图案和色彩两方面探索其在皮革制品设计中的应用潜力,并通过具体... 黎族织锦不仅是黎族人民御寒的衣物,更是黎族视觉语言的特殊承载和象征,它传达了黎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艺术思想和审美观念。概述黎族织锦纹样的分类和艺术特征,从纹样的图案和色彩两方面探索其在皮革制品设计中的应用潜力,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其应用方式,探讨黎族织锦在皮革制品中的应用可行性。提出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皮革制品相结合的具体方式,不仅为皮革制品创新设计提供灵感来源,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提供新思路,以更好地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锦 纹样 皮革制品 设计 民族 文化 黎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