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6,61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始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
1
作者 胡蓉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2期70-72,共3页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旨在立足青海、宣传青海,通过选载有关畜牧、兽医、草原等方面的优秀科研成果,助力青海畜牧业不断发展。青海畜牧兽医工作者常年奔波于高山峻岭、草原牧场、河湟谷地等条件艰苦的地区。如何让《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旨在立足青海、宣传青海,通过选载有关畜牧、兽医、草原等方面的优秀科研成果,助力青海畜牧业不断发展。青海畜牧兽医工作者常年奔波于高山峻岭、草原牧场、河湟谷地等条件艰苦的地区。如何让《青海畜牧兽医杂志》更好地报道和推广科研成果,服务科技工作者和基层农牧区生产经营者,始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是期刊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在不断完善、丰富《青海畜牧兽医杂志》内容、栏目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中华民族共同体 优化结构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勘误
2
作者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编辑部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2期38-38,共1页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25年1期文章中,有以下两处错误,勘误如下:1.第1页《低蛋白精料补充料对泌乳期放牧牦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原文中通信作者“崔占鸿(1997-)”更正为“崔占鸿(1983-)”。
关键词 低蛋白精料补充料 勘误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区分离的叶氏夏柏特线虫鉴定及其遗传进化分析
3
作者 简莹娜 李秀萍 +2 位作者 马利青 王光华 张学勇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2期32-38,共7页
为鉴定分离到的线虫种类及其遗传进化特征,本研究通过对该线虫进行形态学特征观察,采用线虫cox1基因通用引物,利用PCR扩增并测序,初步鉴定该线虫。形态学特征观察结果显示,线虫为幼虫,长约200~300μm,虫卵呈椭圆形,虫卵长约85~132μm,宽... 为鉴定分离到的线虫种类及其遗传进化特征,本研究通过对该线虫进行形态学特征观察,采用线虫cox1基因通用引物,利用PCR扩增并测序,初步鉴定该线虫。形态学特征观察结果显示,线虫为幼虫,长约200~300μm,虫卵呈椭圆形,虫卵长约85~132μm,宽42~56μm;PCR结果显示,在约440 bp处出现与预期目的片段大小相符的条带。测序结果显示,该基因序列与叶氏夏柏特线虫(Chabertia erschowi)cox1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9.09%,初步表明该线虫为C.erschowi。采用C.erschowi的ITS2特异性基因引物经PCR进一步鉴定并测序。将2个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登录的C.erschowi的相应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它们之间的同源性,并构建这2个基因的进化树,分析它们之间的遗传进化关系。PCR结果显示,扩增到约330 bp(ITS2)的目的条带。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ITS2基因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C.erschowi相应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最高分别达100.00%。进化树结果显示,该虫株的2个基因均与不同宿主的C.erschowi处于同一分支。本研究成功鉴定了分离的线虫为叶氏夏柏特线虫,并分析其线粒体基因同源性及遗传演化关系,为叶氏夏柏特线虫的分类、鉴定和种群遗传进化分析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等奠定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氏夏柏特线虫 线虫 鉴定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非常规饲料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朋 姚有莉 +7 位作者 罗金婷 张剑搏 吴国芳 罗璇 许发芳 马利民 马存明 王磊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2期56-60,72,共6页
发酵非常规饲料通常是指将非传统原料发酵处理后制成的饲料。此类饲料富含益生菌、酶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能产生有益代谢产物、改善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和机体免疫力,因而被生猪养殖业广泛应用。本文主要阐述发酵非常规饲料的常见... 发酵非常规饲料通常是指将非传统原料发酵处理后制成的饲料。此类饲料富含益生菌、酶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能产生有益代谢产物、改善育肥猪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和机体免疫力,因而被生猪养殖业广泛应用。本文主要阐述发酵非常规饲料的常见分类、特性及其在生猪养殖业中的应用,为我国生猪养殖业和饲料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非常规饲料 生猪 生长性能 肠道微生态学 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不同地区传统牦牛酸奶品质差异及菌群结构分析
5
作者 任海佳 吴海玥 +3 位作者 胡蓉 闫忠心 胡博 郭娅慧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1期16-20,51,共6页
为了解青海省不同地区牦牛酸奶品质的差异和菌群微生物资源,本研究对青海省果洛(G)、玉树(Y)、海北(B)和海南(N)4个地区的24份酸奶样品进行理化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间牦牛酸奶品质存在差异,果洛(G)和海南(N)地区牦牛酸奶样品的p... 为了解青海省不同地区牦牛酸奶品质的差异和菌群微生物资源,本研究对青海省果洛(G)、玉树(Y)、海北(B)和海南(N)4个地区的24份酸奶样品进行理化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间牦牛酸奶品质存在差异,果洛(G)和海南(N)地区牦牛酸奶样品的pH和酸度普遍较好,玉树(Y)地区样品的黏度和持水性较高,果洛(G)地区6份样品持水性均达40%以上,海北(B)地区只有B5、B6样品的pH和酸度较好;通过16sRNA测序技术,4个地区牦牛酸奶鉴定出22个门和272个属,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门,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为G地区的优势菌属,而Y、N和B地区优势菌属均为乳杆菌属。本研究旨在为进一步实现传统发酵乳制品菌种的工业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为更好地调控牦牛乳发酵产品的品质提供理论科学依据,有效提高青海牦牛乳资源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酸奶 理化特性 菌群结构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快速分析天然牧草营养成分
6
作者 杨艳玲 王迅 +1 位作者 王书祥 柴沙驼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2期39-46,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结合竞争性自适应结合重加权算法(CARS)定量分析天然牧草营养价值的可行性。试验采集青海省刚察县39份天然牧草样品,将化学分析结果与NIRS结合,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CARS-PLS方法建立天然牧...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结合竞争性自适应结合重加权算法(CARS)定量分析天然牧草营养价值的可行性。试验采集青海省刚察县39份天然牧草样品,将化学分析结果与NIRS结合,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CARS-PLS方法建立天然牧草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钙(Ca)、磷(P)这6种营养成分的预测模型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CARS-PLS建立的模型中,天然牧草营养成分指标除EE外,其余指标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增高;相对分析误差(RPD)值均有所提高,分别提高了1.292、1.027、0.051、0.015、0.685和0.237;RMSEP值均降低,分别降低了35.881%、22.989%、1.891%、0.741%、28.261%和20.530%。CARS筛选各个营养成分指标的特征波长分别为7、67、36、36、29、10,可以有效剔除近红外光谱中不相关的信息量,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为天然牧草营养成分的快速分析提供技术借鉴。本研究建立的天然牧草CP、NDF、ADF、EE、Ca、P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较好,可应用于牧草营业价值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牧草 NIRS PLS CARS 特征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猪群体氟烷基因和酸肉基因的检测及分析
7
作者 贾倩茹 田甜 +4 位作者 王磊 宋生熹 汪海霞 吴国林 吴国芳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1期36-40,66,共6页
氟烷基因(Halothanegene,HAL)和酸肉基因(Rendement Napolegene,RN)作为影响肉质的主效基因,其突变会使猪出现应激综合征,并导致猪酸肉的产生,是目前种猪选育中需筛选并剔除的重要目标基因。为减少应激现象产生,提高猪群质量,本试验采... 氟烷基因(Halothanegene,HAL)和酸肉基因(Rendement Napolegene,RN)作为影响肉质的主效基因,其突变会使猪出现应激综合征,并导致猪酸肉的产生,是目前种猪选育中需筛选并剔除的重要目标基因。为减少应激现象产生,提高猪群质量,本试验采集青海省福源农牧科技责任有限公司54头大白种猪样品,对HAL基因进行Sanger测序检测,对RN基因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发现并剔除携带HAL^(n)和RN^(-)基因的个体,以期构建一个无HAL^(n)和RN^(-)基因的抗应激群体。结果显示,在54头大白猪群体样本中,HAL基因共检测出两种基因型,HAL^(N)/HAL^(N)、HAL^(N)/HAL^(n)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6.30%和3.70%,HAL^(N)、HAL^(n)的基因频率分别为98.15%和1.85%。在RN基因检测中共检测出两种基因型,其中1个样本为酸肉基因阳性(RN^(-)/RN^(-)),其余均为酸肉基因阴性(rn^(+)/rn^(+)),rn^(+)/rn^(+)、RN^(-)/RN^(-)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8.15%和1.85%,rn^(+)、RN^(-)的基因频率分别为98.15%和1.85%。综上,后续可根据检出结果对相应生产种猪进行合理选育、淘汰净群,为该厂建立大白猪抗应激群体提供科学依据,为后续优良种群选育、商品代繁育等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猪 应激 标记辅助选择(MAS) 氟烷(HAL)基因 酸肉(RN)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蛋白精料补充料对泌乳期放牧牦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8
作者 袁金泉 张潇戈 +4 位作者 别欣亚 周亚楠 杨得玉 冯宇哲 崔占鸿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1期1-6,72,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精料补充料并补充两种主要过瘤胃氨基酸对泌乳期放牧牦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24头泌乳牦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高蛋白组(HP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66%...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精料补充料并补充两种主要过瘤胃氨基酸对泌乳期放牧牦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24头泌乳牦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高蛋白组(HP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66%的精料补充料,中蛋白组(MP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5.05%的精料补充料并额外添加0.23%过瘤胃赖氨酸和0.03%过瘤胃蛋氨酸,低蛋白组(LP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3.57%的精料补充料并额外添加0.46%过瘤胃赖氨酸和0.07%过瘤胃蛋氨酸。预试期8 d,正式试验40 d。结果表明,(1)瘤胃发酵参数中,三组之间乙酸和丙酸具有显著差异的趋势(0.05≤P<0.1);(2)低蛋白精料补充料不影响三组之间的优势菌门,HP组的脱硫菌门(Desulfobacterota)丰度显著高于MP组和LP组(P<0.05),HP组克里斯滕森菌科R-7群(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MP和LP组(P<0.05)。综上得出,降低泌乳期牦牛精料补充料的粗蛋白水平并补充相应的过瘤胃氨基酸在不改变瘤胃中优势菌群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降低脱硫菌门的丰度减少疾病发生,从而有助于机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牦牛 低蛋白质精料补充料 放牧加补饲 微生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羊源贝莱斯芽孢杆菌培养条件的筛选与优化
9
作者 鲁洁 李军红 冶贵生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2期29-31,72,共4页
贝莱斯芽孢杆菌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效果。本研究以贝莱斯芽孢杆菌培养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作为评估标准,对该菌株的培养基及培养参数进行优化筛选,进而比较不同培养基和培养参数(如温度、pH、接种量等)对抑菌活性的影响,以获... 贝莱斯芽孢杆菌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效果。本研究以贝莱斯芽孢杆菌培养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作为评估标准,对该菌株的培养基及培养参数进行优化筛选,进而比较不同培养基和培养参数(如温度、pH、接种量等)对抑菌活性的影响,以获得最佳的培养方案。结果表明,贝莱斯芽孢杆菌最适培养基为LB培养基,最适pH为7,最佳发酵温度为37℃,摇床转速为180 rpm,接种量为2%。在最佳培养参数下,贝莱斯芽孢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可达14.405 mm。该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贝莱斯芽孢杆菌的抗菌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培养条件 筛选 优化 抑菌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县种畜繁殖场高原牦牛复壮试验效果观察
10
作者 全七十六 鲁玉梅 陈付菊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1期41-43,共3页
受基础设施差和育种手段较为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牦牛品种出现退化趋势,其生产性能不断下降。为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做好牦牛品种的保护、选育及提纯复壮工作,本试验以大通县种畜繁殖场牦牛为研究对象,对高原牦牛复壮效果进... 受基础设施差和育种手段较为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牦牛品种出现退化趋势,其生产性能不断下降。为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做好牦牛品种的保护、选育及提纯复壮工作,本试验以大通县种畜繁殖场牦牛为研究对象,对高原牦牛复壮效果进行试验观察,以期为打造良种繁育基地、增强育种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牦牛 高原牦牛 提纯 复壮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泊羊与藏羊杂交后代胚胎移植分析
11
作者 赵春川 胡海 +4 位作者 徐尚荣 盛加海 朵学峰 李婧怡 刘萍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2期47-49,共3页
杜泊羊与藏羊的杂交后代是适合青海省东部藏羊产业高效发展区的经济杂交生产畜种。然而,当前杂交群体规模无法满足品种培育的需求,因此,本研究开展了胚胎移植试验。结果显示,杜泊羊与藏羊杂交后代母羊经超数排卵后平均获得可用胚胎5.67... 杜泊羊与藏羊的杂交后代是适合青海省东部藏羊产业高效发展区的经济杂交生产畜种。然而,当前杂交群体规模无法满足品种培育的需求,因此,本研究开展了胚胎移植试验。结果显示,杜泊羊与藏羊杂交后代母羊经超数排卵后平均获得可用胚胎5.67枚,胚胎可用率达到76.90%;以藏羊母羊为受体,开展单胚移植与双胚移植,妊娠率分别为50.00%和85.19%;产羔率分别为50.00%和125.93%。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平均每只杜泊羊与藏羊杂交后代每年经济效益可达2 390元,相比传统生产的藏羊,每只杜泊羊与藏羊杂交后代母羊一个生产周期的纯利润提升1 240元。研究表明,胚胎移植技术可以实现杜泊羊与藏羊杂交后代群体的快速扩繁,具有较好的生产效果与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泊羊 藏羊 超数排卵 胚胎移植 快速扩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部分地区青海血蜱中肠细菌多样性分析
12
作者 陈强 蒋硕 +2 位作者 何永彩 胡晓宇 李英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2期11-16,38,共7页
为明确青海地区优势传播媒介蜱种——青海血蜱雌雄成蜱中肠细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了解蜱传病原与肠道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利用Illumina Mise技术对其肠道细菌16S rRNA的V3-V4区进行测序。测序获得肠道细菌16S rRNA有效序列74 413... 为明确青海地区优势传播媒介蜱种——青海血蜱雌雄成蜱中肠细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了解蜱传病原与肠道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利用Illumina Mise技术对其肠道细菌16S rRNA的V3-V4区进行测序。测序获得肠道细菌16S rRNA有效序列74 413条,OTU 85个。物种注释到7个门,11个纲,32个目,48个科,64个属和80个种;共获得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其中以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最高。在属水平上获得7个优势菌属,其相对丰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柯克斯体属、立克次氏体属、假单胞菌属、博斯氏菌属、布氏杆菌属、红球菌属和不动杆菌属。Alpha多样性分析雌蜱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比雄蜱高。Beta多样性分析和物种丰度差异分析显示,雌蜱和雄蜱的菌群组成和丰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结果为青海地区蜱传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血蜱 中肠 16S rRNA 细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牦牛育肥场调查报告
13
作者 程晨旭 张曼 +7 位作者 廖扬 聂洪辛 曾子铭 李毓敏 王嘉明 王书祥 杨英魁 柴沙驼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牦牛养殖业是青海省经济发展的特色支柱型产业。对养殖场的建设与管理、牦牛的育肥类型、饲料及疫病防控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充分了解养殖场的发展现状,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有助于促进牦牛养殖场的规范化和牦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牦牛 育肥场 调查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饲料饲喂水平对哺乳期牦牛犊牛脾脏发育的影响
14
作者 薄夫全 梁玉鸿 +2 位作者 徐玉麟 谷颖超 崔占鸿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2期23-28,共6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固体饲料饲喂量对哺乳期牦牛犊牛脾脏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21头(60±3)日龄、体重(54.20±3.28) kg的健康公牦牛犊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低饲喂量组(40%采食量,IR40组)、中饲喂量组(70%采食量,IR70组)和高饲...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固体饲料饲喂量对哺乳期牦牛犊牛脾脏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21头(60±3)日龄、体重(54.20±3.28) kg的健康公牦牛犊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低饲喂量组(40%采食量,IR40组)、中饲喂量组(70%采食量,IR70组)和高饲喂量组(自由采食,AL组),每组7头。所有试验犊牛均在饲喂等量代乳粉的基础上,分别采食不同饲喂量的固体饲料(精料和苜蓿干草),试验包括30 d的预试期和90 d的正式期。结果表明:1)与IR40组和IR70组相比,AL组的终末体重、净增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干物质采食量均显著提高(P<0.05);2)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AL组牦牛犊牛的脾脏细胞和脾索更为密集,白髓结构也更为清晰,且AL组的脾脏边缘区面积显著高于IR40组和IR70组(P<0.05);3)在抗氧化指标方面,AL组的脾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IR40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显著高于IR40组和IR70组(P<0.05),过氧化氢酶和总抗氧化能力含量则均显著低于IR70组(P<0.05);4)在免疫指标方面,与IR40组相比,AL组脾脏的白细胞介素10含量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1β含量虽低于IR40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与IR70组相比,AL组脾脏的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较高水平的固体饲料饲喂不仅促进哺乳期牦牛犊牛的生长发育和脾脏组织形态发育,还可能通过调节抗氧化酶和细胞因子影响其脾脏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饲料 饲喂水平 牦牛犊牛 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中苜1号”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对留茬高度的响应
15
作者 宋美琪 何克燕 +1 位作者 金玲 魏小星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为确定柴达木盆地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刈割利用的最佳留茬高度,本研究以2022年建植的中苜1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Zhongmu No.1)人工草地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了5 cm、10 cm、15 cm三个留茬高度处理,2023和2024年连续2年... 为确定柴达木盆地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刈割利用的最佳留茬高度,本研究以2022年建植的中苜1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Zhongmu No.1)人工草地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了5 cm、10 cm、15 cm三个留茬高度处理,2023和2024年连续2年测定了不同留茬高度紫花苜蓿人工草地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通过隶属函数法对不同留茬高度下饲草产量与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留茬高度为10 cm时紫花苜蓿2023年与2024年的总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14531 kg·hm^(-2)和16955 kg·hm^(-2);粗蛋白(CP)含量最高,分别为14.37%和17.24%,相对饲喂价值(RFV)也最高,分别为107.20和127.34,粗灰分(Ash)含量最低,分别为10.86%和8.11%。2023年,紫花苜蓿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在留茬10 cm下最低,为47.65%。2024年,紫花苜蓿的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在留茬10 cm下最低,为37.40%。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表明,留茬高度在10 cm是柴达木盆地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刈割的最佳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留茬高度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勒虫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阿安拉木 杨毅 +1 位作者 王杰 朵红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1期59-62,69,共5页
泰勒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勒属的原虫寄生于羊的血液和淋巴细胞引起的血液原虫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对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着重对羊泰勒虫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泰勒虫病 诊断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科观赏植物驯化选育和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周豪 刘颖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1期52-56,共5页
本文综合分析了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对菊科植物的物种特性、药用价值、驯化选育方式、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同时,针对当前菊科植物资源研究和栽培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 本文综合分析了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对菊科植物的物种特性、药用价值、驯化选育方式、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同时,针对当前菊科植物资源研究和栽培实践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菊科植物及其近缘种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也为新药源的探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物种特性 药用价值 繁殖技术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冬夜栖乌鸦粪便菌群多样性研究
18
作者 王优 李佳妮 +3 位作者 郑思思 何顺福 赵文信 王稳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2期1-10,28,共11页
为了研究西宁市市区越冬夜栖乌鸦种群的粪便菌群多样性,试验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细菌培养分离技术对秃鼻乌鸦(Corvus frugilegus)、大嘴乌鸦(Corvus macrorhynchos)及小嘴乌鸦(Corvus corone)的粪便菌群组成、耐药性及抑菌性... 为了研究西宁市市区越冬夜栖乌鸦种群的粪便菌群多样性,试验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细菌培养分离技术对秃鼻乌鸦(Corvus frugilegus)、大嘴乌鸦(Corvus macrorhynchos)及小嘴乌鸦(Corvus corone)的粪便菌群组成、耐药性及抑菌性进行了研究。经16S rDNA高通量测序发现,乌鸦粪便菌群在细菌门水平主要由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组成。优势菌属主要包括Catellicoccus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泛菌属(Pantoea)、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肉杆菌属(Carnobacterium)和魏斯氏菌属(Weissella)。3种乌鸦粪便样本的微生物OTU总数为511,共有微生物OTU数高达292(占比57.14%)。基于细菌培养分离方法,共分离到26株细菌,隶属14属和17种,分别是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麦芽香肉杆菌(Carnobacterium maltaromaticum)、铅黄肠球菌(Enterococcus casseliflavus)、海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hirae)、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绿色魏斯氏菌(Weissella viridescens)、吉伦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gillenii)、神户肠杆菌(Enterobacter kobei)、蜂房哈夫尼亚菌(Hafnia alvei)、河生肠杆菌(Lelliottia amnigena)、成团泛生菌(Pantoea agglomerans)、粪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faecalis)、土生拉乌尔菌(Raoultella terrigena)、居泉沙雷氏菌(Serratia fonticola)及液化沙雷氏菌(Serratia liquefaciens)。经耐药性分析发现,这些菌株对3~16种不等的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其中3种潜在有益菌株耐酸、耐胆盐,当pH为1时,仍然能保持生长;当胆盐浓度为0.5%时,存活率均高于73%。这3种菌株分别对常见肠道致病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ysenteriae)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在西宁市市区越冬夜栖乌鸦的粪便菌群中,病原菌占据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鸦 粪便菌群 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 细菌培养分离技术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猪伪狂犬病病毒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19
作者 段雨晴 谭磊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2期61-63,共3页
本文对PRV的易感动物、基因型和流行病学特征等进行综述,旨在为PRV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 病原学 易感动物 流行病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痘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防控措施
20
作者 刘宝汉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1期70-72,共3页
绵羊痘,即“绵羊天花”,具有极高的致死率,羔羊一旦患病,死亡率可以达到100%,而且病羊的生育能力也会受到影响,从而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流行特点、临床表现、鉴别诊断以及防护措施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提高绵羊痘的防控水... 绵羊痘,即“绵羊天花”,具有极高的致死率,羔羊一旦患病,死亡率可以达到100%,而且病羊的生育能力也会受到影响,从而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流行特点、临床表现、鉴别诊断以及防护措施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提高绵羊痘的防控水平,为绵羊养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痘 流行特点 临床症状 诊断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