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8,8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生命周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爱军 张传亮 +1 位作者 黄晓兵 周彩琴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7-1041,共15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以猪呼吸系统疾病和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给全球...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以猪呼吸系统疾病和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PRRS至今仍没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和药物进行防治。全面深入理解PRRSV生命周期可以为PRRS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因此,本文在简述PRRSV生命周期的基础上,重点对病毒侵入、复制与转录、翻译及翻译后修饰、组装等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PRRSV致病机制及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入侵 复制和转录 翻译及翻译后修饰 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牧兽医学报》致谢审稿专家
2
作者 《畜牧兽医学报》编辑部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1-I0010,共10页
2024年,共有936名专家为本刊审稿。审稿专家们在忙碌的科研、教学工作中抽出宝贵时间,为期刊的发展默默奉献,用专业知识和奉献精神确保了本刊的学术质量和声誉。2024年,《畜牧兽医学报》收到了1400余篇投稿,并发表了537篇文章,是有史以... 2024年,共有936名专家为本刊审稿。审稿专家们在忙碌的科研、教学工作中抽出宝贵时间,为期刊的发展默默奉献,用专业知识和奉献精神确保了本刊的学术质量和声誉。2024年,《畜牧兽医学报》收到了1400余篇投稿,并发表了537篇文章,是有史以来发表文章最多的一年,每篇发表的文章都经过多次评审。专业且严谨的同行评审是高质量学术出版的基础,也是推进学术研究的重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稿专家 学术出版 同行评审 学术质量 畜牧兽医学报 奉献精神 专业知识 学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成期能量限饲及转换为自由采食调控开产时蛋鸡生殖器官发育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研究
3
作者 卢建 马猛 +9 位作者 郭军 王星果 窦套存 胡玉萍 王强 李永峰 邵丹 童海兵 郭杰 曲亮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7-754,共18页
本试验旨在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育成期(6~17周龄)能量限饲及转换为自由采食(18~20周龄)调控开产时(20周龄)蛋鸡生殖器官发育和激素水平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将720只6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6~17周... 本试验旨在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育成期(6~17周龄)能量限饲及转换为自由采食(18~20周龄)调控开产时(20周龄)蛋鸡生殖器官发育和激素水平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将720只6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6~17周龄,试验鸡分别饲喂禽代谢能(ME)水平为12.34、11.11(90%)和9.87(80%)MJ·kg^(-1),其它营养素水平相同的试验饲粮,12.34 MJ·kg^(-1)组试验鸡自由采食(对照组),其它试验组蛋鸡按照对照组蛋鸡采食量定量饲喂,18~20周龄,各组试验鸡均饲喂相同营养水平试验饲粮自由采食。试验期6~20周龄。20周龄末,选取生殖器官发育和血液孕酮水平差异显著的对照组和80%ME摄入组试验鸡各4只,采集卵巢基质部进行RNA-seq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并对测序结果进行qRT-PCR验证。结果表明:1)随育成期能量限饲强度增加,各试验组蛋鸡20周龄体重和体重变异系数(CV)均显著线性减少(P<0.001),6~20周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均显著线性增加(P<0.001),平均日代谢能摄入量(ADMEI)和平均日增重(ADG)显著线性减少(P<0.001)。2)随育成期能量限饲强度增加,20周龄蛋鸡血清尿素氮(UN)含量显著线性增加(P=0.007),血清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以及肝组织总胆固醇(TC)和游离脂肪酸(NEFA)含量均显著线性减小(P=0.045,P=0.029,P=0.024,P=0.003)。3)随育成期能量限饲强度增加,20周龄蛋鸡输卵管长度、长度体重比、重量和指数(P=0.012、0.016、0.042和0.045)、小黄卵泡的数量和指数(P=0.017和0.039)以及卵巢基质部重量和指数(P=0.046和0.047)均显著线性减少,血浆孕酮水平显著线性增加(P<0.001)。4)对20周龄自由采食组(ALF20W)和80%能量限饲组(ERF20W)蛋鸡卵巢基质部进行RNA-Seq分析,纯净序列匹配到鸡参考基因组的比例均超过了93.77%,Q20和Q30的纯净序列含量分别高于97.03%和92.14%,两组共筛选出1488个差异基因,ERF20W组600个下调,888个上调。GO功能分析发现细胞进程、发育和生殖等46个显著富集的GO条目,KEGG信号通路显著富集在28个显著富集的KEGG通路,其中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卵巢类固醇生成通路和cAMP信号通路等是与能量代谢或生殖相关的通路,筛选到的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类固醇生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细胞色素P4501B1(CYP 1B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黑皮质素2受体(MC 2R)、细胞骨架蛋白角蛋白18(KRT 18)和孕激素受体(PGR)等差异基因富集在以上信号通路,可能是育成期能量限饲及转换为自由采食调控开产时蛋鸡生殖器官发育和雌激素生成的潜在靶基因和通路。qRT-PCR结果显示10个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趋势与RNA-Seq结果一致。由此可见,育成期能量限饲及转换为自由采食显著影响了开产时(20周龄)蛋鸡脂质代谢、生殖器官发育和孕酮生成,随育成期能量限饲强度增加,开产时蛋鸡体重、体重CV、血清TG和LDL水平、肝TC和NEFA含量、输卵管长度、长度体重比、重量和指数、小黄卵泡的数量和指数以及卵巢基质部重量和指数均显著线性减少,而血浆孕酮水平显著线性增加。育成期能量限饲及转换为自由采食可能通过影响卵巢组织StAR、CREB1、CYP 1B1、IGF-I、MC 2R、KRT 18和PGR等基因的表达,作用于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卵巢类固醇生成通路和cAMP信号通路等通路,以调控开产时蛋鸡能量代谢、生殖器官发育和孕酮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育成期能量限饲 生殖器官 RNA-SEQ 卵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与宿主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爱军 黄晓兵 +1 位作者 张传亮 张红丽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61-1574,共14页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一种由布鲁氏菌(Brucella)感染引起的全球性人兽共患病。近年来,我国布鲁氏菌病防控形势严峻,对牛羊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天然免疫是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对维持机体的稳态至关重要...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一种由布鲁氏菌(Brucella)感染引起的全球性人兽共患病。近年来,我国布鲁氏菌病防控形势严峻,对牛羊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天然免疫是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对维持机体的稳态至关重要。布鲁氏菌能够通过多种策略调节天然免疫信号通路,从而建立持续性感染,也能引起关节炎、肝炎、脑炎、流产等炎症性疾病。全面深入理解布鲁氏菌与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相互作用机制,可以为研发安全高效的疫苗或药物提供新的思路。因此,本文综述了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s)、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yclic guanosine adenylate synthetase, 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 STING)、NOD样受体(NOD-like receptors, NLRs)、AIM2样受体(AIM2-like receptors, ALRs)、C型凝集素受体(C-type lectin receptors, CLRs)和RIG-I样受体(RIG-I-like receptors, RLRs)等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在抵御布鲁氏菌感染中的作用及机制,并总结了布鲁氏菌逃逸或劫持这些信号通路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免疫逃逸 Toll样受体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NOD样受体 AIM2样受体 C型凝集素受体 RIG-I样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665靶向BCL 2L11调控武安山羊成肌细胞增殖
5
作者 冯婧 盛辉 +5 位作者 张效生 郭晓飞 姚大为 李玉鹏 陈龙宾 张金龙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2-590,共9页
旨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探究miR-665靶向调控BCL 2L11对山羊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月龄和9月龄的健康山公羊各3只,各年龄段体重均接近且饲养环境相同。本试验通过RT-qPCR分析BCL 2L11在武安山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RT-q... 旨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探究miR-665靶向调控BCL 2L11对山羊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月龄和9月龄的健康山公羊各3只,各年龄段体重均接近且饲养环境相同。本试验通过RT-qPCR分析BCL 2L11在武安山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RT-qPCR检测了不同月龄武安山羊背最长肌组织中BCL 2L11和miRNA-665的表达情况;构建了BCL 2L113′UTR野生型和突变型载体,以及miR-665 mimics和对照组,将其共转染到HEK293T细胞,通过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鉴定了miR-665与BCL 2L11存在靶向性关系。在山羊成肌细胞转染miR-665 mimic及阴性对照,采用RT-qPCR检测了细胞凋亡标志因子XIAP和Fas表达水平,同时利用EdU试验分析miR-665过表达对山羊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BCL 2L11在背最长肌组织中高表达;miR-665和BCL 2L11在9月龄和1月龄山羊背最长肌组织中表达情况存在差异,miR-665在1月龄的表达量高于9月龄,而BCL2L11则相反,两者存在负调控现象;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显示,当转染过表达miR-665 mimic后,显著抑制了BCL 2L11荧光素酶的活性,同时靶基因BCL 2L11的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为进一步验证miR-665的功能,转染miR-665 mimic后发现细胞凋亡标志基因XIAP与Fas的表达量也显著降低;EdU试验分析显示,过表达miR-665后促进了成肌细胞的增殖。综上所述,在山羊背最长肌组织中miR-665作为BCL 2L11的调控元件,能够显著抑制山羊成肌细胞中BCL 2L11的表达水平,当miR-665过表达后,能够促进成肌细胞的增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665 BCL 2L11 肌肉 武安山羊 成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CYP 3A29基因核心启动子鉴定及转录调控分析
6
作者 王红 赵为民 +2 位作者 程金花 李惠侠 方晓敏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7-1158,共12页
旨在鉴定猪CYP 3A29基因核心启动子及相应的转录调控因子,分析转录因子对CYP 3A29启动子活性的调控。本研究以3头健康的大白母猪(30 kg)为试验材料,利用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YP 3A29基因在猪各组织(心、肝、脾、肺、肾、小肠、肌肉)... 旨在鉴定猪CYP 3A29基因核心启动子及相应的转录调控因子,分析转录因子对CYP 3A29启动子活性的调控。本研究以3头健康的大白母猪(30 kg)为试验材料,利用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YP 3A29基因在猪各组织(心、肝、脾、肺、肾、小肠、肌肉)中的表达分布;构建不同片段长度的CYP 3A29基因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转染293T和AML12细胞系,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确定CYP 3A29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域;利用Animal TFDB网站分析CYP 3A29核心启动子区域可能存在的转录调控因子,针对核心启动子区域构建分段缺失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大小,确定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构建转录因子结合突变位点的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和转录因子shRNA载体,探讨转录因子对CYP 3A29核心启动子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CYP 3A29基因在猪肝脏中表达量最高;CYP 3A29启动子4个不同检测区域(-2026~+62 bp、-1526~+62 bp、-1026~+62 bp和-528~+62 bp)中-528~+62 bp活性最高,为CYP 3A29核心启动子区;CYP 3A29启动子-528~-448 bp区域负向调控核心启动子活性,且含有潜在的转录因子RUNX 1结合位点;突变RUNX 1结合位点可显著降低-528~+62 bp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活性,而干扰RUNX 1基因则显著升高-528~+62 bp野生型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活性,但对-528~+62 bp突变型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活性无显著影响,提示RUNX 1转录因子可负向调控CYP 3A29基因核心启动子活性。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猪CYP 3A29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 3A29 核心启动子 RUNX 1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兽医眼科学中的运用
7
作者 胥辉豪 杜昕悦 +6 位作者 邓航 彭韵颖 杨恒 张德志 曹礼静 郑小波 甘玲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48-1663,共16页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一种非接触、非侵入式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眼科临床与科研中。近年来,随着临床兽医学的飞速发展,OCT检测技术在小动物医学、比较眼科学以及野生动物中也逐渐得到...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一种非接触、非侵入式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眼科临床与科研中。近年来,随着临床兽医学的飞速发展,OCT检测技术在小动物医学、比较眼科学以及野生动物中也逐渐得到应用。现就OCT技术在不同动物的各种眼科疾病的诊断与眼科学研究中的运用与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兽医眼科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比较医学提供有意义的指导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兽医眼科 角膜 视网膜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3和Pm6的致病性和基因组特征分析
8
作者 王锦祥 苏进博 +5 位作者 付环茹 孙世坤 高承芳 陈冬金 桑雷 谢喜平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40-2352,共13页
旨在探究多杀性巴氏杆菌致病性的分子基础。本试验测定了兔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3株和Pm6株的致病性,并进一步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攻毒试验结果显示,Pm3和Pm6滴鼻攻毒后不仅能使试验兔产生严重的化脓性胸膜肺炎,... 旨在探究多杀性巴氏杆菌致病性的分子基础。本试验测定了兔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3株和Pm6株的致病性,并进一步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攻毒试验结果显示,Pm3和Pm6滴鼻攻毒后不仅能使试验兔产生严重的化脓性胸膜肺炎,还能导致试验兔的高死亡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显示,Pm3和Pm6的基因组都比兔源低毒力多杀性巴氏杆菌s4株和AH09株的大。与s4和AH09相比,在Pm3和Pm6的基因组中鉴定到约120个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特有基因,且有约100个这些特有基因也存在于兔源强毒力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基因组中。此外,不同动物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基因L3型脂多糖核心寡糖外核合成酶基因natC和gatF的序列存在多态性,但兔源菌株(除SD11、CIRMBP-0873和CIRMBP-0884外)的这两个基因序列却完全一致,表现出一定的宿主特异性。Pm3和Pm6均为强毒力菌株。在Pm3和Pm6基因组中鉴定到的存在于兔源强毒力菌株基因组中但不存在于兔源低毒力菌株基因组中的基因可能在Pm3和Pm6的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致病性 全基因组测序 比较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人工感染猪主要脏器的病理学观察
9
作者 常玲玲 张永强 +6 位作者 王雅诗 张冯禧 张歆悦 赵晓民 戈胜强 李金明 王志亮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83-2392,共10页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烈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18年8月ASFV首次传入我国,给养猪业带来灾难性打击。为明确我国分离获得的ASFV CN2018株的病理损...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烈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18年8月ASFV首次传入我国,给养猪业带来灾难性打击。为明确我国分离获得的ASFV CN2018株的病理损伤特征,本文对一例人工感染猪主要脏器进行病理学观察。试验猪在人工感染ASFV CN2018株后第11天死亡,对尸体进行系统剖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大体剖检可见皮肤、全身淋巴结、肾脏、膀胱、盲肠、胆囊、心脏、大脑等脏器表面或浆膜面分布出血斑点,胸腔和腹腔积血,肺脏淤血、水肿,呈全身出血性败血症病变。镜检病变以弥漫性出血和淤血为主,伴微血栓形成,淋巴结和脾脏中淋巴细胞严重缺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巨噬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肝细胞胞质中呈ASFV抗原阳性。综上,ASFV CN2018株人工感染猪表现广泛性出血性病变,损伤的主要靶器官及抗原分布与之前报道类似。推测ASFV感染引起的广泛性出血主要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激活损伤导致的炎症因子风暴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关,为深入研究我国ASFV流行毒株的致病机制提供了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人工感染 病理学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吐哈盆地三种荒漠蜥蜴胃肠道线虫感染情况调查
10
作者 王涛 阎晓菲 +4 位作者 王旖旎 赵怡阳 孙鑫 陈胜涛 王楠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97-1909,共13页
旨在为掌握新疆吐哈盆地三种荒漠蜥蜴胃肠道线虫种类及感染情况,对新疆岩蜥(Laudakia stoliczkana)、吐鲁番麻蜥(Eremias roborowskii)和叶城沙蜥(Phrynocephalus axillaris)共计127只蜥蜴进行胃肠道线虫检查,采用剖检法分离胃肠道线虫... 旨在为掌握新疆吐哈盆地三种荒漠蜥蜴胃肠道线虫种类及感染情况,对新疆岩蜥(Laudakia stoliczkana)、吐鲁番麻蜥(Eremias roborowskii)和叶城沙蜥(Phrynocephalus axillaris)共计127只蜥蜴进行胃肠道线虫检查,采用剖检法分离胃肠道线虫,进行形态学鉴定。使用卡方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三种不同荒漠蜥蜴性别间、头体长(snout-vent length, SVL)间、体重间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三种荒漠蜥蜴胃肠道线虫总感染率为28.35%,新疆岩蜥感染率为100%,吐鲁番麻蜥感染率为27.59%,叶城沙蜥感染率为22.22%;新疆岩蜥胃肠道线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极显著高于吐鲁番麻蜥和叶城沙蜥,其雄性感染强度显著高于雌性;较大体型的感染强度更高。基于虫种形态特征鉴定出三种优势虫种为泡翼科Abbreviata属线虫、咽齿科Spauligodon属线虫和咽齿科Parapharyngodon属线虫,均为中国新纪录属。本研究对新疆吐哈盆地三种荒漠蜥蜴胃肠道线虫进行感染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不仅为新疆荒漠蜥蜴寄生虫多样性研究积累重要数据资料,还可为荒漠蜥蜴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荒漠蜥蜴 胃肠道线虫 新纪录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颗粒细胞自噬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莹 张姣姣 +1 位作者 王鲜忠 权富生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8-1517,共10页
卵巢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 GCs)是雌性动物卵泡发育的基础保障。过去人们普遍认为GCs凋亡能调控卵泡发育。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GCs自噬也能调控卵泡发育。在畜牧养殖行业中,卵泡发育的优劣与雌性动物繁殖率的高低息息相关,直接影... 卵巢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s, GCs)是雌性动物卵泡发育的基础保障。过去人们普遍认为GCs凋亡能调控卵泡发育。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GCs自噬也能调控卵泡发育。在畜牧养殖行业中,卵泡发育的优劣与雌性动物繁殖率的高低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养殖场经济效益。目前,越来越多研究表明miRNAs是调控GCs自噬的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将从GCs的来源、结构和功能、GCs自噬对卵巢的重要性、卵巢GCs自噬相关的miRNAs及其对卵泡发育的调控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颗粒细胞 家畜 细胞自噬 MIR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疱疹病毒1型分离毒株对叙利亚金黄地鼠的致病性
12
作者 刘建华 撒瑞雪 +8 位作者 张嗣玉 李银涛 邓智超 贾晗铎 赵敏 付玉 杨一明 冉多良 加尔肯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7-334,共8页
为了解从伊犁地区分离的EHV-1/China/YL2023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叙利亚金黄地鼠的致病性,采用蚀斑试验、病毒培养与增殖、饱和硫酸铵浓缩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对分离株进行纯化。使用不同剂量的EHV-1/China/YL2023病毒,以鼻内接种... 为了解从伊犁地区分离的EHV-1/China/YL2023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叙利亚金黄地鼠的致病性,采用蚀斑试验、病毒培养与增殖、饱和硫酸铵浓缩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对分离株进行纯化。使用不同剂量的EHV-1/China/YL2023病毒,以鼻内接种的方式感染叙利亚金黄地鼠,探究该分离株的致病效果。结果表明,纯化后的EHV-1/China/YL2023分离株病毒滴度达10^(6.64) TCID_(50)·mL^(-1)。EHV-1/China/YL2023分离株感染4~5周龄叙利亚鼠后,14 d内的出现精神沉郁、食量减退、口部流涎、蜷缩、弓背、皮毛凌乱掉落及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耐过地鼠的平均体重下降25.9%,10^(7)-10^(5) TCID_(50)·0.1 mL^(-1)剂量组的存活率均为50%。病理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组的病毒对叙利亚鼠的肺部脑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即肺泡壁增厚,脑部神经元肿胀、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出血充血等。不同组织病毒载量测定结果显示,叙利亚鼠的肺、脑及淋巴结中均含有病毒DNA,且在肺和脑中的含量较高。综上所述,EHV-1/China/YL2023分离株对4~5周龄叙利亚金黄地鼠具有较高的致病性。本研究为EHV-1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致病机理提供依据,为后期解决EHV-1的流传及疫苗的研发问题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疱疹病毒1型 蚀斑纯化 病毒增殖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因组标记对绵羊品种分类的机器学习方法研究
13
作者 乔利英 王万年 +4 位作者 张莉 庞志旭 张思颖 李一凡 刘文忠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57-2167,共11页
旨在评估基于基因组标记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算法在品种分类中的有效性,检验不同ML算法在绵羊品种分类中的应用效果如何。本研究采用2种方式对10个绵羊品种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选... 旨在评估基于基因组标记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算法在品种分类中的有效性,检验不同ML算法在绵羊品种分类中的应用效果如何。本研究采用2种方式对10个绵羊品种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选择,第一种利用群体间分化指数(fixation index,FST)进行选择,第二种方式是在FST的基础上使用Boruta特征选择算法对SNPs位点进一步筛选。采用K-近邻、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和自适应增强(adaptive boosting,AdaBoost)等8种不同类别的ML算法对绵羊品种进行分类,采用准确性评估不同SNPs选择方式和不同ML算法在品种鉴定中的差异,鉴定绵羊品种分类的最佳组合方式。本研究采用的数据中既有遗传关系较远的品种,也有遗传相似的品种,保证了后续分析的可靠性。根据前1%的筛选标准,FST分析每次筛选出5361个SNPs位点,Boruta算法最终保留(328±11.7)个SNPs位点用于ML品种分类,且在多次迭代后,被标记为“确认”的SNPs位点得分稳定高于阴影特征和被标记的其他两类SNPs位点。Boruta算法保留的SNPs位点数远低于FST分析。在使用ML模型进行品种分类时,大多数模型的准确性均高于0.9。其中,经过Boruta算法选择SNPs位点之后使用SVM模型进行品种分类准确性最高(0.953),AdaBoost表现也同样优秀(0.947),仅使用FST选择SNPs位点之后使用NB模型分类效果最差(0.601)。除NB外,其余模型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均接近于1。无论使用哪种SNPs选择方式均具有较强的区分能力,使用Boruta算法后效果略好。根据上述结果表明,ML方法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品种分类的准确性,在绵羊品种鉴定中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品种分类 基因组标记 绵羊 准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7靶向MITF调控山羊黑色素细胞生成黑色素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凤姣 刘开东 +5 位作者 宋伟杰 柳楠 李和刚 赵金山 高霄霄 贺建宁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200,共12页
旨在探讨miR-137在黑山羊被毛颜色形成中的调控作用,为研究黑色素生成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视角。本研究选取4日龄黑山羊肩后约5 cm处皮肤组织分离黑色素细胞,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试验对黑色素细胞定位,采用多巴染色和免疫荧光的方法... 旨在探讨miR-137在黑山羊被毛颜色形成中的调控作用,为研究黑色素生成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视角。本研究选取4日龄黑山羊肩后约5 cm处皮肤组织分离黑色素细胞,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试验对黑色素细胞定位,采用多巴染色和免疫荧光的方法鉴定山羊黑色素细胞,裂解黑色素细胞测定黑色素的含量,通过细胞转染、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探究miR-137通过靶向黑素细胞诱导转录因子(melanocyte inducing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对黑色素细胞生成黑色素的调控机制。结果显示,在毛乳头上方及外毛根鞘处有黑色素细胞的存在,黑色素细胞呈两极或三极状,多巴染色鉴定黑色素细胞呈棕黑色阳性,免疫荧光鉴定毛色生成有关的标记基因表达阳性。转染过表达载体后的山羊黑色素细胞与NC组相比,黑色素含量降低(P<0.05),同时,inhibitor组趋势相反(P<0.05)。通过RT-qPCR与Western blot对黑色素细胞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过表达或抑制miR-137对靶基因MITF的mRNA表达水平影响并不显著(P>0.05)。而过表达miR-137对黑色素细胞生成的标志基因TYR、TYRP-1、TYRP-2的mRNA表达起抑制作用(P<0.05),同时,inhibitor组趋势相反(P<0.05)。MITF的蛋白质表达水平mimic组显著低于mimic NC组(P<0.05),inhibitor组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高于inhibitor NC组(P<0.05),mimic组黑色素细胞生成的标志基因TYR、TYRP-1、TYRP-2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低于mimic NC组(P<0.05),inhibitor组高于inhibitor NC组(P<0.05)。本研究发现,miR-137不影响MITF的mRNA表达量,而是通过靶向MITF间接抑制山羊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的生成,这为研究miR-137在山羊肤色和毛色形成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37 MITF 黑色素细胞 黑色素生成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填充测序数据的荣昌猪群体遗传结构和选择信号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平先 王俊戈 +5 位作者 刁淑琪 柴捷 查琳 郭宗义 陈红跃 龙熙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8,共12页
旨在基于填充序列数据,通过选择信号分析挖掘荣昌猪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探究其在人工和自然选择过程中的受选择情况。本研究选取591头荣昌猪进行猪50K基因分型,随机选取其中120头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以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为填充... 旨在基于填充序列数据,通过选择信号分析挖掘荣昌猪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探究其在人工和自然选择过程中的受选择情况。本研究选取591头荣昌猪进行猪50K基因分型,随机选取其中120头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以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为填充参考模板对50K基因数据进行填充,基于填充序列数据开展遗传结构、Tajima’D和CLR分析。基因型填充后,基因型填充正确率为0.942,质控后保留了8 823 367个高质量SNPs(填充正确率为1.00)。遗传结构分析显示,荣昌猪群体不存在明显的群体分层,且绝大部分个体间遗传距离>0.1,分子亲缘系数<0.1。CLR检验筛选到226个潜在受选择区域,基因注释发现与繁殖、生长、胴体等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CDK9、SLC2A8、IGF1R、GSK3B等基因)。利用Tajima’D检验检测到225个潜在受选择区域,基因注释发现与毛长度(CFAP299)、毛色或耳聋(MITF、ZNF532)、脂肪沉积(GSK3B)、繁殖(FOXP1)等性状相关的基因。进一步整合不同方法分析结果,发现11个相同的潜在受选择区域和123个候选基因,包括MITF、ZNF532、GSK3B等与耳聋和白化病、繁殖等经济性状相关的基因,并且发现1条显著的GO条目和KEGG通路(P<0.05)与黑色素生成、视觉发育等通路相关。本研究根据富集分析结果和基因分子生物学功能,筛选出MITF、ZNF532、GSK3B、FOXP1、SLC2A8、CDK9、IGF1R、TBC1D4等8个重要候选基因可能参与调控荣昌猪毛色、耳聋、脂肪沉积、繁殖性能、生长性能等经济性状相关。该结果从全基因组水平探究了荣昌猪的遗传结构和选择信号特征,筛选出的重要候选基因为后续荣昌猪保种育种和特色性状的遗传机制解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昌猪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型填充 遗传结构 选择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乳成分合成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心河 李浩楠 +3 位作者 周潇 徐佳婧 张源淑 韩正康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7-429,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daidzein, DZ)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EpH4-Ev乳糖、乳蛋白、乳脂肪合成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相关的调节作用。首先用不同浓度DZ(0~1 000μmol·L^(-1))处理EpH4-Ev细胞6、12、24、48 h,通过检测细...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daidzein, DZ)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EpH4-Ev乳糖、乳蛋白、乳脂肪合成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相关的调节作用。首先用不同浓度DZ(0~1 000μmol·L^(-1))处理EpH4-Ev细胞6、12、24、48 h,通过检测细胞活力确定DZ作用浓度及时间;试验分为对照组(0μmol·L^(-1) DZ处理)、低浓度组(10μmol·L^(-1) DZ处理)、中浓度组(20μmol·L^(-1) DZ处理)、高浓度组(40μmol·L^(-1) DZ处理),并以生理剂量的雌二醇(E2)作为阳性对照,37℃、5%CO_(2)培养12 h后,进行如下试验:(1)测定细胞及分泌上清中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含量及脂滴染色变化;(2)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相关蛋白、乳成分合成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3)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磷酸化水平;(4)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凋亡率与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2.5~80.0μmol·L^(-1 ) DZ处理后,细胞活力极显著提高(P<0.01),其中20μmol·L^(-1 )DZ处理提高效果最为显著,结合实验室前期结果,选择DZ作用的低、中和高浓度分别为10、20和40μmol·L^(-1),作用时间为12 h。(2)与对照组相比,中浓度及高浓度组DZ及E2处理后极显著提高了EpH4-Ev细胞及分泌上清中TG和GLU的含量,促进了脂滴的合成(P<0.01)。(3)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DZ处理后葡萄糖转运载体1(GLUT1)和β-酪蛋白(β-casein)的表达均极显著升高(P<0.01),同时DZ及E2处理后均提高脂肪酸合成酶(FASN)、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表达。(4)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DZ及E2处理后均增加了G2/M期和S期的细胞占比,上调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D3、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同时中浓度DZ组极显著增加了Bcl-2/Bax比值(P<0.01),细胞凋亡率降低。(5)三个浓度DZ及E2处理后均上调了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p-PI3K、p-mTOR、p-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DZ处理可促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及乳成分的合成。其机制与上调细胞增殖蛋白的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激活PI3K/AKT-mTOR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 大豆黄酮 小鼠乳腺上皮细胞 乳成分合成 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天然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永乐 郑雯 +4 位作者 王签慧 朱家琦 黄晓琦 曹中赞 栾新红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62,共18页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与代谢紊乱相关的慢性肝疾病,通常由体内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引起,其发病机制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和肠道菌群稳态失调等有关。该病严重影响人和动物的肝健康,导致肝损伤、肝衰竭...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与代谢紊乱相关的慢性肝疾病,通常由体内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引起,其发病机制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和肠道菌群稳态失调等有关。该病严重影响人和动物的肝健康,导致肝损伤、肝衰竭甚至肝癌的发生,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乃至死亡的发生风险。源自蔬菜、水果、谷物及植物药材中的具有调节糖和脂类物质代谢、抗氧化应激、缓解炎症反应、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天然活性物质可以调节肝代谢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修复肝损伤,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总结了能够调节糖脂代谢、抗氧化应激、缓解炎症反应、改善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紊乱的天然活性物质,并阐述了这些活性物质在人和动物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的潜在防治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以期为临床医学或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开发防治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新药物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活性物质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防治 研究进展 人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酸对免疫应激断奶仔猪肌肉形态、风味氨基酸及肌纤维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文涛 王晨昱 +5 位作者 周辉 刘洪彪 冯舒锾 范高升 李铁军 何流琴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0-1301,共12页
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单宁酸(TA)对大肠杆菌(ETEC)诱导的免疫应激断奶仔猪血液生化指标、肌肉形态结构、风味氨基酸及肌纤维发育相关因子的影响。选取体重为6.75 kg±0.07 kg的杜×长×大三元健康断奶仔猪21头,随机分... 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单宁酸(TA)对大肠杆菌(ETEC)诱导的免疫应激断奶仔猪血液生化指标、肌肉形态结构、风味氨基酸及肌纤维发育相关因子的影响。选取体重为6.75 kg±0.07 kg的杜×长×大三元健康断奶仔猪21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基础饲粮组(CON组)、基础饲粮+ETEC组(EK组)和基础饲粮+0.05%TA+ETEC组(MTA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在试验第29和31天给予EK组和MTA组断奶仔猪灌服20 mL ETEC浓度为1×10^(12)CFU·mL^(-1)的LB培养基,CON组灌服同体积灭活的LB培养基,第32天采集血液和背最长肌样品用于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对断奶仔猪的全血细胞数量和比例没有显著影响(P>0.05)。2)在血清生化参数中,ETEC处理可显著降低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提高总胆汁酸含量,而日粮补充TA可逆转这些指标的水平,且MTA组的肌酐含量较其他两组均显著降低。3)ETEC处理可损伤背最长肌的形态结构,尤其是可显著降低肌纤维平均直径和面积,而饲粮中添加TA可有效维持其形态结构的完整性。4)CON组和MTA组背最长肌MyoD和MSTN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EK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EK组MyoG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ON组(P<0.05),而MTA组的MyHCⅡb mRNA丰度显著低于CON组和EK组(P<0.05)。5)ETEC处理可使背最长肌中赖氨酸、亮氨酸、蛋氨酸、必需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但饲喂TA日粮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这些氨基酸的含量。综上所述,低蛋白质饲粮添加0.05%TA可通过维持断奶仔猪肌肉形态结构的完整性,调控肌纤维相关基因表达和风味氨基酸的含量来促进免疫应激断奶仔猪的肌肉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断奶仔猪 应激损伤 肌纤维 风味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大豆异黄酮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贝贝 武书庚 +3 位作者 张海华 张海军 郝二英 邱凯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5-306,共12页
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三种不同大豆异黄酮(SIF)产品对产蛋后期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指标、卵巢功能和胫骨质量的影响。试验选取产蛋率相近的66周龄海兰褐蛋鸡432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 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三种不同大豆异黄酮(SIF)产品对产蛋后期蛋鸡产蛋性能、蛋品质、血清指标、卵巢功能和胫骨质量的影响。试验选取产蛋率相近的66周龄海兰褐蛋鸡432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种大豆异黄酮产品,即SIF1、SIF2、SIF3。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SIF1和SIF3可显著提高1~4、5~8和1~8周的产蛋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SIF1和SIF3可显著提高第4周和第8周鸡蛋的哈氏单位(P<0.05),饲粮添加SIF1可显著提高第8周鸡蛋的蛋白高度(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SIF1可显著降低血清MDA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SIF1和SIF3可显著提高血清中GSH-Px含量和E_2含量(P<0.05),饲粮中添加SIF3可显著增加血清P_(4)含量和血清Ca含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SIF2和SIF3可显著增加卵泡总数、初级卵泡数、次级卵泡数和小白卵泡数(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SIF1、SIF2和SIF3可显著提高胫骨钙和磷含量(P<0.05)。综上,SIF可能通过增加卵巢卵泡数量,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生殖激素含量和胫骨钙磷含量,进而改善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不同SIF产品的改善效果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产蛋后期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蛋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OmpD、LppB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焱 欧祥龙 +2 位作者 闫晓阳 刘灿 廖永洪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3-352,共10页
本研究旨在评价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OmpD和LppB蛋白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通过同源性分析,发现19个血清型的APP均含有ompD和lppB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2%~100%和99.3%~100%。利用基因工程大肠杆菌表达纯化了1型菌株的rOmpD和rL... 本研究旨在评价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OmpD和LppB蛋白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通过同源性分析,发现19个血清型的APP均含有ompD和lppB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2%~100%和99.3%~100%。利用基因工程大肠杆菌表达纯化了1型菌株的rOmpD和rLppB蛋白,并进行了免疫原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蛋白均能有效表达,与猪康复血清反应明显。小鼠免疫rOmpD、rLppB蛋白后,ELISA抗体水平显著提高,对国内流行的1型、7型菌株攻毒保护率为70%~80%。进一步制备含rOmpD和rLppB的油乳剂,免疫仔猪后,ELISA抗体水平显著提高,对1型、7型菌株攻毒具有部分保护作用和交叉保护能力,但未能完全阻止感染和死亡。因此OmpD、LppB有作为APP亚单位疫苗开发候选抗原的潜力,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具有良好交叉保护效果的疫苗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OmpD LppB 免疫原性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