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5,05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镀与精饰》入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1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13-I0013,共1页
2023年12月26日,本刊编辑部收到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电镀与精饰》入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即... 2023年12月26日,本刊编辑部收到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入编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统计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电镀与精饰》入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即第10版)之“基本无机化学工业/硅酸盐工业”类的核心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电镀与精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电镀工艺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玮玮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05,I0001,共2页
电镀工艺作为制造业的四大基础工艺之一,以电解原理为依据,在某些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膜,以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等特性,并具有一定的美观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理念的变化,大众对室内空间... 电镀工艺作为制造业的四大基础工艺之一,以电解原理为依据,在某些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膜,以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等特性,并具有一定的美观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理念的变化,大众对室内空间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镀工艺作为具有突出优势的表面加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能够为室内装饰设计提供更多的创新思路和素材,以提升室内装饰的品质和美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空间环境 室内装饰设计 电镀工艺 非金属材料 基础工艺 抗腐蚀性 美观度 创新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教融合的小孔腐蚀原位电化学信号观测综合教学实验
3
作者 周勇 郭嘉 +2 位作者 熊芸 何禄英 李辉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0-127,共8页
将前沿科学研究仪器用于实验教学可以拓宽教学实验的设计思路、提高教学实验的实施效果,激发学生对实验教学甚至是对理论教学的兴趣。首先介绍了XMU-BY&CS310系统,该系统由改装了电极平台的XMU-BY扫描电化学工作站外接一台CS310电... 将前沿科学研究仪器用于实验教学可以拓宽教学实验的设计思路、提高教学实验的实施效果,激发学生对实验教学甚至是对理论教学的兴趣。首先介绍了XMU-BY&CS310系统,该系统由改装了电极平台的XMU-BY扫描电化学工作站外接一台CS310电化学工作站组装而成、拥有诱导并控制局部腐蚀发生以及观察和测量局部腐蚀原位宏观和微观电化学信号的双重功能;接着将XMU-BY&CS310系统用于实验教学设计了Q235碳钢在NaHCO3+NaCl溶液中小孔腐蚀原位电化学信号观察、测量和分析这一综合教学实验,并对实验仪器、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和结果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总结了此综合教学实验在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安全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所能达到的教学目标以及XMU-BY&CS310系统目前存在的不足和未来扩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教学实验 小孔腐蚀 原位电化学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水基两相流对SLMCoCrMo燃油喷嘴微细复杂流道的光整研究
4
作者 边娟鸽 王百川 +3 位作者 王超 张超 米天健 郝娟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0-127,共8页
随着SLM CoCrMo燃油喷嘴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需求不断提升,化学、电化学、磨粒流、磨料水射流等目前常见抛光方法对消除燃油喷嘴内流道表面缺陷均存在较大局限性,因此改善SLM CoCrMo燃油喷嘴微细复杂内流道的表面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 随着SLM CoCrMo燃油喷嘴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需求不断提升,化学、电化学、磨粒流、磨料水射流等目前常见抛光方法对消除燃油喷嘴内流道表面缺陷均存在较大局限性,因此改善SLM CoCrMo燃油喷嘴微细复杂内流道的表面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基于高速水基磨粒两相流抛光方法,选用碳化硅作为磨粒材料制备低黏水基抛光介质,在不同的抛光压力条件下对SLM燃油喷嘴二维试样内流道进行光整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流体动力特性检测平台、洛氏硬度计等检测手段对比分析抛光前后内流道表面微观形貌、表面粗糙度、尺寸精度、流量及洛氏硬度。结果表明,高速水基磨粒两相流可显著去除SLM燃油喷嘴内流道表面的黏粉、台阶等缺陷,口径尺寸精度均在合理范围内。随着抛光压力由2 MPa增大至3.5 MPa,流道壁面由部分去除到基本完全去除,最终转变为明显子弹流状的过磨痕迹,流道表面粗糙度、洛氏硬度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当抛光压力为2.5 MPa时,抛光后的流道表面粗糙度达到最小值1.415μm(原始9.090μm),流道口径扩大尺寸控制精度较好,去除速率由0.0127 mm/min增大至0.0143 mm/min,喷嘴流量由原始12.47 kg/h增加至21.47 kg/h,流道表面洛氏硬度由原始27.4 HRC提升至32.6 HRC,内流道表面光整效果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水基磨粒两相流 抛光压力 表面粗糙度 去除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参数对Q235钢板锌系磷化膜微观形貌和耐蚀性的影响
5
作者 马冬威 谭永星 +2 位作者 邹翔 胡志华 饶晓晓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29,共6页
为提高商用车低碳钢板零部件的表面耐蚀性能,以Q235钢板为基体,采用不同磷化时间和磷化温度,在其表面制备出锌系磷化膜。通过扫描电镜、测厚仪、硫酸铜点滴试验、电化学工作站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磷化工艺参数对磷化膜微观形貌、膜厚及耐... 为提高商用车低碳钢板零部件的表面耐蚀性能,以Q235钢板为基体,采用不同磷化时间和磷化温度,在其表面制备出锌系磷化膜。通过扫描电镜、测厚仪、硫酸铜点滴试验、电化学工作站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磷化工艺参数对磷化膜微观形貌、膜厚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化工艺参数对磷化膜形貌及性能均有明显影响。当磷化温度为50℃,磷化时间为10min时,基体表面可以获得均匀致密的磷化膜,膜厚为3μm,耐硫酸铜点滴时间为30s,磷化膜自腐蚀电位较高且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小,优于其它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235钢板 工艺参数 锌系磷化膜 微观形貌 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区域标定下金属工件电镀刷表面缺陷识别研究
6
作者 黄宇 陈建国 严南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9-37,共9页
金属工件电镀刷表面缺陷识别过程中,因目标尺度小、排列密集和背景干扰使得缺陷目标区域难以判定,特别是当缺陷目标区域的特征不明显或与其他表面特征相混淆时,从目标区域提取特征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增加了缺陷识别的整体难度。为此,提... 金属工件电镀刷表面缺陷识别过程中,因目标尺度小、排列密集和背景干扰使得缺陷目标区域难以判定,特别是当缺陷目标区域的特征不明显或与其他表面特征相混淆时,从目标区域提取特征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增加了缺陷识别的整体难度。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目标区域标定的金属工件电镀刷表面缺陷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确定金属工件电镀刷表面的方差纹理图,并根据平均标准方差与平均偏移量设定阈值,对方差纹理图展开分割,从复杂的图像中初步筛选出存在缺陷的目标区域。引入PConv改进Black网络,以此增强网络对不规则区域和缺失数据的处理能力,使得网络能够更有效地从目标区域中提取特征。通过洗牌注意力机制(SA)对Neck网络进行优化,实现特征的有效融合。以融合后的特征为基础,改进YOLOv8算法通过计算交并比和损失函数,实现对金属工件电镀刷表面缺陷的准确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目标提取精度与缺陷识别精度,误识率相对较低,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区域标定 金属工件 电镀刷 表面缺陷识别 YOLOv8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9铁素体不锈钢表面色差缺陷分析与控制
7
作者 任娟红 陈安忠 +1 位作者 潘吉祥 李具仓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2,共7页
针对439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冷退火酸洗过程中酸洗表面频繁出现的泛蓝和白条色差缺陷,通过直读光谱仪、材料拉伸试验机、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EDS能谱等对439表面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439表面出现泛蓝缺陷是由于冷退火酸洗过... 针对439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冷退火酸洗过程中酸洗表面频繁出现的泛蓝和白条色差缺陷,通过直读光谱仪、材料拉伸试验机、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EDS能谱等对439表面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439表面出现泛蓝缺陷是由于冷退火酸洗过程中酸洗强度不足,未将冷退火过程中生成的氧化皮酸洗干净,表面残留有蓝色光泽的致密的铁铬氧化物,宏观显示为表面泛蓝;而白条色差缺陷是因为冷退火酸洗过程中酸洗强度过大,过酸洗导致基体表面沿轧制方向形成了细小、密集、蜂窝状的点蚀坑,漫反射后宏观呈现出白条色差缺陷。调整冷退火酸洗过程中酸洗工艺,HF浓度按10 g/L、HNO_(3)浓度按110 g/L、混酸温度按44℃控制后,439表面色差缺陷得到了有效控制,冷退火酸洗后表面均匀,再没有出现泛蓝和白条色差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9不锈钢 色差缺陷 显微组织 微观形貌 EDS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地丁提取工艺优化、缓蚀性能评价与改进
8
作者 李永娟 刘乐平 +2 位作者 杨文兴 年芳 李莉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23,共8页
为开发具有良好性能的新型绿色缓蚀剂,以紫花地丁为原料,以乙醇水溶液为溶剂超声辅助浸提,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得到紫花地丁缓蚀剂(VYM-E)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40min,料液比1:20;通过失重实验... 为开发具有良好性能的新型绿色缓蚀剂,以紫花地丁为原料,以乙醇水溶液为溶剂超声辅助浸提,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得到紫花地丁缓蚀剂(VYM-E)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40min,料液比1:20;通过失重实验、电化学实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评价VYM-E对Q235碳钢在HCl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发现与碘化钾、钼酸钠和十二烷基磺酸钠相比,在同浓度条件下,VYM-E缓蚀率要远高于传统缓蚀剂,其活性分子在碳钢表面的吸附阻止了腐蚀的进程;复配实验表明VYME与碘化钾有更好的协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紫花地丁 工艺优化 复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路板通孔电镀铜四硝基四氮唑蓝抑制剂的模拟研究
9
作者 杨广柱 谢军 +4 位作者 陈德灯 雷艺 韦相福 胡小强 方正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6,共8页
采用模拟与实验方法研究了四硝基四氮唑蓝(TNBT)抑制剂对柔性电路板浅通孔电镀铜的均镀能力(TP)的影响。首先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了TNBT抑制剂在Cu(111)表面的吸附行为,进一步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了TNBT抑制剂的吸附机... 采用模拟与实验方法研究了四硝基四氮唑蓝(TNBT)抑制剂对柔性电路板浅通孔电镀铜的均镀能力(TP)的影响。首先采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了TNBT抑制剂在Cu(111)表面的吸附行为,进一步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了TNBT抑制剂的吸附机制,最后通过电镀实验探明了TNBT抑制剂对通孔电镀TP值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NBT分子主要通过苯甲醚和硝基苯等活性位点与Cu(111)表面发生化学吸附作用;TNBT分子的吸附行为主要由其前沿分子轨道分布的官能团所主导;TNBT分子展现较强的铜沉积抑制作用,并显著提高浅通孔电镀的TP值。该抑制剂有效克服了传统添加剂过度依赖对流环境的缺点,能满足浅通孔的超高TP值电镀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电路板 通孔电镀 均镀能力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Otsu算法的金属器件镀锌表面缺陷识别方法
10
作者 马栎 冯占荣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3,共8页
镀锌表面纹理、颜色以及亮度变化的复杂度往往较高,且不同的光照条件会对金属表面的反射和阴影产生显著影响,当前固定的阈值选择方式难以适应这种复杂多变的识别环境,影响当前人工智能领域中表面缺陷的识别效果,故提出了基于改进Otsu算... 镀锌表面纹理、颜色以及亮度变化的复杂度往往较高,且不同的光照条件会对金属表面的反射和阴影产生显著影响,当前固定的阈值选择方式难以适应这种复杂多变的识别环境,影响当前人工智能领域中表面缺陷的识别效果,故提出了基于改进Otsu算法的金属器件镀锌表面缺陷识别方法。首先,针对金属器件镀锌表面图像,根据结构张量提取图像的轮廓信息,利用Itti模型提取图像颜色和亮度信息,并分别生成各通道显著图。经规范化处理后,通过线性组合构成视觉显著图,用于初步判断图像中是否存在表面缺陷;然后,在常规的Otsu算法中,引入二阶振荡粒子群优化算法多次调整灰度阈值,利用最优的灰度阈值分割出缺陷区域;最后,利用加权马氏距离表示协方差距离,突出缺陷边缘像素特征,使缺陷兴趣区域更加显著,再采用连通区域标记的方式准确识别表面缺陷。实验结果表明,在金属器件镀锌表面缺陷人工智能识别中,该方法可以准确检索到缺陷区域,识别结果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较高。由此可以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SU算法 金属器件 镀锌表面 缺陷识别 二阶振荡粒子群优化算法 最优灰度阈值 GABOR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参数对合金镀铁基体表面活化均匀性的影响
11
作者 刘勇 董文仲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2,25,共7页
在发动机曲轴轴颈表面制备铁基合金镀层时,镀层与曲轴基体表面的结合强度是制约镀层发挥其性能的关键因素。在电镀初始阶段,曲轴基体表面是否得到有效均匀活化是影响镀层与基体结合强度的关键因素。铁基镍钴合金镀铁液中,NiCl_(2)·... 在发动机曲轴轴颈表面制备铁基合金镀层时,镀层与曲轴基体表面的结合强度是制约镀层发挥其性能的关键因素。在电镀初始阶段,曲轴基体表面是否得到有效均匀活化是影响镀层与基体结合强度的关键因素。铁基镍钴合金镀铁液中,NiCl_(2)·6H_(2)O和CoCl_(2)·6H_(2)O浓度分别为80 g/L及30 g/L,镀液相对质量密度1.22~1.23,镀液温度40℃~50℃,镀液pH值0.6~0.7。在保持阴阳极面积匹配、电极距离和活化时间等工艺规范相同的条件下,通过调整正负向电压和电流密度进行电化学活化处理,对采用不同电压差和电流密度进行活化后的轴颈表面状态及制备的镀层金相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保持正向电压5 V,正向电压比负向电压高出0.2 V,电流密度取5 A/dm^(2)时,活化处理3 min,基体表面可实现有效均匀活化,活化处理后制备的镀层与基体界面无缺陷,获得了高结合强度的沉积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合金镀层 发动机曲轴 均匀活化 正负向电压差 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Ni-Co-P合金及其镀层的耐磨耐蚀性能研究
12
作者 陶燕 孙皓 郑成博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44,共6页
针对电镀过程中,电解液流动不畅或沉淀导致镀层中的微粒分散效果不佳的问题,研究了电镀Ni-Co-P合金及其镀层的耐磨、耐蚀性能。试验采用硫酸镍、硫酸钴、次亚磷酸钠等原料,在pH值为4.5、温度为60℃的条件下,分别电镀30、40和50 min,并加... 针对电镀过程中,电解液流动不畅或沉淀导致镀层中的微粒分散效果不佳的问题,研究了电镀Ni-Co-P合金及其镀层的耐磨、耐蚀性能。试验采用硫酸镍、硫酸钴、次亚磷酸钠等原料,在pH值为4.5、温度为60℃的条件下,分别电镀30、40和50 min,并加入30 g/L硼酸,以改善镀液的流动性和微粒的分散性。制备出了三种电镀时长不同、稳定且均匀的试样,并进行不同测试,评估其力学性能及耐热腐蚀性。结果显示,电镀50 min制备的Ni-Co-P镀层不仅力学性能优异,且耐热腐蚀性良好,是制备高质量镀层的优选电镀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Ni-Co-P镀层 耐磨性能 弹性模量 高温腐蚀 磨痕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振幅超声能场对激光熔覆铁基粉末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刘晓丽 葛卫京 左圆圆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40,138,共8页
通过在304不锈钢上熔覆Fe-Cr-V铁基粉末,研究了不同振幅的超声能场对激光熔覆高钒铁基涂层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超声的空化效应,能够有效细化晶粒同时促进界面处的CET转变,改善了微观组织不均匀性。在未施加超声、施... 通过在304不锈钢上熔覆Fe-Cr-V铁基粉末,研究了不同振幅的超声能场对激光熔覆高钒铁基涂层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超声的空化效应,能够有效细化晶粒同时促进界面处的CET转变,改善了微观组织不均匀性。在未施加超声、施加超声(振幅为35和50μm)的条件下,柱状晶长度分别为42.2、32.7和8.1μm,大大降低了柱状晶区域宽度,促进了碳化钒(VC)的析出。未施加超声条件下显微硬度梯度较大,显微硬度差异值可达162.7 HV,而35μm振幅超声条件下显微硬度较为平稳,硬度梯度较小,熔覆层的组织在各方向的性能更为均匀。施加35和50μm振幅超声能场时,抗拉强度分别为1279.3和1162.6 MPa,较未施加超声能场条件提高了28.6%及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能场 激光熔覆 铁基粉末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阳极高速镀锡机组锡层均匀性控制策略研究
14
作者 王爱红 杨鸿建 +2 位作者 闫建升 张朝磊 宋浩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2,共6页
锡层厚度均匀性控制技术对镀锡板的耐蚀性、阳极条纹、白边缺陷等均有明显影响,在镀锡板生产工艺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首钢京唐可溶性阳极高速电镀锡机组,从宏观分散能力和微观分散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使用“阳极... 锡层厚度均匀性控制技术对镀锡板的耐蚀性、阳极条纹、白边缺陷等均有明显影响,在镀锡板生产工艺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首钢京唐可溶性阳极高速电镀锡机组,从宏观分散能力和微观分散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使用“阳极错位调节法”,同时调节电镀电流密度为25~27 A/dm^(2)、锡离子浓度调节至16~18 g/L,在实现ATC值和孔隙率显著降低的同时,锡层横向厚度极差降低至10%以内,锡层均匀性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锡板 镀层厚度均匀性 分散能力 可溶性阳极 电镀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工艺在金属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叙事化表达
15
作者 刘甜 陈坤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6-136,I0001,共2页
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创产品设计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和体验化。金属文创产品凭借其独特的质感和耐用性,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电镀工艺作为金属表面处理的关键技术,不仅能够提升产品的美观度和耐久性,还在叙事化表达方面展... 在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创产品设计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和体验化。金属文创产品凭借其独特的质感和耐用性,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电镀工艺作为金属表面处理的关键技术,不仅能够提升产品的美观度和耐久性,还在叙事化表达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通过电镀,金属表面可呈现丰富的色彩、独特的质感和精美的图案,为文创产品提供了讲述文化故事、传递情感价值的叙事基础。本研究聚焦于电镀工艺在金属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叙事化表达,探讨其对产品文化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的影响。通过研究,旨在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方法,推动金属文创产品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竞争力 叙事化表达 文化价值 金属文创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间腐蚀产生应力作用下铝合金零件镀金层鼓包故障精准检测研究
16
作者 田雪英 陈佳鹏 +1 位作者 齐艳珂 李艳丽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21,共9页
铝合金零件表面的镀金层遭受晶间腐蚀时,金属晶粒间的连接强度会被削弱,腐蚀区域会产生应力集中,促使镀层更快分离并形成鼓包。在形状简单的零件上鼓包较易发现,但零件结构复杂或鼓包位于结合面附近时,传统卷积操作提取的镀金层特征图... 铝合金零件表面的镀金层遭受晶间腐蚀时,金属晶粒间的连接强度会被削弱,腐蚀区域会产生应力集中,促使镀层更快分离并形成鼓包。在形状简单的零件上鼓包较易发现,但零件结构复杂或鼓包位于结合面附近时,传统卷积操作提取的镀金层特征图像素信息多,只能粗略判断鼓包所在层,无法精确检测其位置和形态。为此,提出一种精准检测铝合金零件镀金层鼓包故障的新方法。将铝合金零件镀金层的图像数据转化为灰度数据。优化亚历克斯网络架构(AlexNet Architecture),以深度可分离卷积替代传统卷积操作来提取灰度图像数据特征,引入全局平均池化技术来取代全连接层,将卷积层输出的特征图直接映射为关键特征点,大幅减少数据量。将关键特征向量输入分类层,判断是否存在鼓包故障。利用交叉熵损失函数评估模型检测结果与真实结果的差异,并据此训练和优化模型。选取一家铝合金零件制造商的电镀零件作为样本进行鼓包故障检测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训练次数高达700次时,该检测方法的交并比高达0.90,每秒检测帧数仅降低了5.5%;检测准确率一直处于98.28%以上,且能够精准检测出镀金层鼓包的位置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间腐蚀 铝合金零件 镀金层 鼓包故障 可分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圆级芯片表面电沉积镍钨合金初期探索性研究
17
作者 吴王平 安宇澳 +2 位作者 黎鑫 汪涛 焦严涛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3,共8页
针对晶圆级芯片表面电沉积钨合金技术展开探索性研究,旨在改善电沉积过程中镀层质量差、钨含量低等问题,以提升其在高性能半导体器件中的应用潜力。研究以镍钨合金为对象,因其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和机械性能,被认为是芯片制造中互连层与阻... 针对晶圆级芯片表面电沉积钨合金技术展开探索性研究,旨在改善电沉积过程中镀层质量差、钨含量低等问题,以提升其在高性能半导体器件中的应用潜力。研究以镍钨合金为对象,因其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和机械性能,被认为是芯片制造中互连层与阻挡层材料的潜在选择。然而,现有技术在芯片表面形成高质量镀层时存在诸多限制。本研究通过调整电解液配方、电流密度和温度等参数,系统研究这些工艺参数对沉积层质量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S)对沉积层的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表征,以评估其微观结构质量和成分比例,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晶体结构。同时,通过显微硬度测试不同参数下沉积层的硬度,从而评价其机械性能。结果表明,电沉积参数显著影响镍钨合金沉积层的质量;合理调整工艺参数可获得表面平整、致密且硬度高的沉积层,并有效提升钨的含量。本研究为优化电沉积镍钨合金工艺、制备高性能芯片互连层和阻挡层材料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钨合金 晶圆级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Cl-LA低共熔溶剂电沉积镍钴镀层析氢性能研究
18
作者 刘洋 郝建军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58,共6页
本文在氯化胆碱(ChCl)-乳酸(LA)体系下,研究在相同沉积量下不同金属镀层对析氢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微观形貌观察,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物相结构分析,阴极极化曲线测试(HER)、电化学极化测试(Tafel)以及交流阻... 本文在氯化胆碱(ChCl)-乳酸(LA)体系下,研究在相同沉积量下不同金属镀层对析氢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微观形貌观察,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物相结构分析,阴极极化曲线测试(HER)、电化学极化测试(Tafel)以及交流阻抗测试(EIS)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3种镀层晶形均为多边形结构,晶体由面心立方结构的单质Ni或Co组成,均择优于(220)晶面生长,且Ni-Co合金(200)晶面位置的特征峰总是位于纯镍和纯钴(200)晶面的特征峰之间。在相同沉积量下,3种镀层中Ni-Co镀层具有最低的析氢过电位178.9 mV,最小的析氢反应容抗弧半径,最低的腐蚀电流密度1.452×10–6A/cm2以及最高的阻抗值2410Ω,析氢催化性能及耐蚀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Cl-LA 电沉积镍钴 电催化析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理念的电镀专业英语阅读研究
19
作者 弥沙 尹武佳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14-I0015,共2页
电镀作为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表面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的当下,电镀专业技术资料、学术文献、设备操作手册大多以英语呈现。掌握电镀专业英语阅读能力不仅有助于专业人员及时了... 电镀作为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表面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的当下,电镀专业技术资料、学术文献、设备操作手册大多以英语呈现。掌握电镀专业英语阅读能力不仅有助于专业人员及时了解国际前沿技术动态、学习先进工艺,更是参与国际竞争、推动行业发展的必备技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打破了知识传播的时空限制,为电镀专业英语阅读学习开辟了全新路径。本文深入探讨基于“互联网+”理念的电镀专业英语阅读教学与学习模式,分析电镀专业英语的特点、传统阅读教学的困境,阐述“互联网+”为其带来的机遇,并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与实践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阅读学习 专业英语阅读 操作手册 时空限制 互联网 必备技能 航空航天 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沉淀配位剂机理的化学镀铜废水处理工艺
20
作者 郭崇武 吕成斌 +7 位作者 洪铁军 王春 魏亚平 吕鹏 郭莹 关善勇 李叶平 王殿西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共6页
研究了在碱性条件下采用亚铁离子和钙离子沉淀羧酸配位剂的协同效应,并将相关技术应用于化学镀铜废水的处理中。在处理过程中,先采用双氧水或次氯酸钠溶液将含羟基的有机胺配位剂氧化成含氨基(或胺基)的羧酸配位剂,然后用亚铁离子和钙... 研究了在碱性条件下采用亚铁离子和钙离子沉淀羧酸配位剂的协同效应,并将相关技术应用于化学镀铜废水的处理中。在处理过程中,先采用双氧水或次氯酸钠溶液将含羟基的有机胺配位剂氧化成含氨基(或胺基)的羧酸配位剂,然后用亚铁离子和钙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协同沉淀以上配位剂,从配合物中释放出来的铜离子随即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最后通过过滤法分离沉淀物。用这种沉淀方法去除化学镀铜废水中的配位剂,可解决用传统氧化法不能有效破坏含羟基的有机胺配位剂的问题,且该方法简单、快速、处理成本低,铜和化学耗氧量(COD)的处理结果可满足GB 21900—201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铜废水 亚铁离子 钙离子 协同效应 羧酸配位剂 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