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5,2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MD和FFT的自适应X射线脉冲星信号降噪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璐 张爽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1-394,共14页
X射线脉冲星导航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深空探测技术,其导航精度主要受X射线脉冲信号到达时间精度影响;X射线脉冲星信号降噪技术有望为X射线脉冲星导航提供良好的信号支撑。在有效抑制噪声的基础上,如何最大限度保留X射线脉冲星信号细节... X射线脉冲星导航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深空探测技术,其导航精度主要受X射线脉冲信号到达时间精度影响;X射线脉冲星信号降噪技术有望为X射线脉冲星导航提供良好的信号支撑。在有效抑制噪声的基础上,如何最大限度保留X射线脉冲星信号细节信息,一直是X射线脉冲星信号降噪处理中的难点。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阈值降噪中,混叠内蕴模态分量的个数、阈值函数和阈值是影响降噪效果的三个主要因素。本文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混叠内蕴模态分量进行分析,据其频域稀疏度筛选出含噪声的高频混叠内蕴模态分量;针对阈值函数和阈值的选择问题,提出了利用复合评价指标选择出阈值函数和阈值估计方法的最优组合,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脉冲星导航方面可能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星 经验模态分解(EMD)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复合评价指标(CEI) 信号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电磁场计算的隐式DTS-FVTD方法
2
作者 许勇 丁明松 +2 位作者 江涛 李鹏 傅杨奥骁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300,共7页
为保持时间精度和提高计算效率,将双时间步(dual time-stepping,DTS)方法和隐式上下对称高斯-赛德尔迭代(lower-upper symmetric Gauss-Seidel,LU-SGS)算法引入到时域有限体积(finite-volume time-domain,FVTD)法电磁解算器中,提出一种... 为保持时间精度和提高计算效率,将双时间步(dual time-stepping,DTS)方法和隐式上下对称高斯-赛德尔迭代(lower-upper symmetric Gauss-Seidel,LU-SGS)算法引入到时域有限体积(finite-volume time-domain,FVTD)法电磁解算器中,提出一种时变电磁场计算的隐式DTS-FVTD方法。DTS法具有2阶时间精度,无条件稳定格式使物理时间步可取任意值,其取值仅须考虑时间精度要求,而定常虚拟时间导数趋于零,虚拟时间步长满足稳定性要求,由此放松了通常显式方法和网格对物理时间步长的限制。全隐格式的前后向LU-SGS算法采用大库朗数计算,并取消矩阵求逆运算从而减少了计算量和存储占用。典型二维、三维和复杂外形目标电磁散射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对物理时间步长、最大子迭代步数、子迭代收敛判据的合理选取,隐式DTS-FVTD方法能保证数值模拟精度并提升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时间步(DTS)方法 隐式上下对称高斯-赛德尔迭代(LU-SGS) 时域有限体积(FVTD)法 雷达散射截面(R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反演方法
3
作者 石善斌 董翔 +2 位作者 黄胜 朱鹏飞 朱庆林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双频差分信号进行电离层电子含量反演是一种常用的电离层探测手段,但GNSS信号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被淹没于电磁噪声中而无法被提取,影响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双频差分信号进行电离层电子含量反演是一种常用的电离层探测手段,但GNSS信号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被淹没于电磁噪声中而无法被提取,影响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反演系统的可靠性。采用传统调零抗干扰阵列天线方案能解决干扰源剥离的问题,但调零信号的天线相位中心不稳定导致高精度的相位平滑伪距和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算法无法收敛。针对强干扰环境下的电离层监测需求,本文提出一种抗干扰TEC数据反演手段,通过对阵列天线通道幅相一致性进行校正,保证相位中心的稳定性,从而推算出准确的电离层TEC信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电子含量(TEC) 倾斜总电子含量(STEC) 垂直总电子含量(VTEC)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双频差分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知辅助和原子选择门限机制下的MIMO-OTFS系统信道估计
4
作者 彭艺 陈志翔 杨青青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3,共9页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正交时频空间(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MIMO-OTFS)系统由最大时延、多普勒扩展、天线数量增加带来信道估计计算开销大、准确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感知辅助和原子选择...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正交时频空间(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time frequency space,MIMO-OTFS)系统由最大时延、多普勒扩展、天线数量增加带来信道估计计算开销大、准确率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感知辅助和原子选择门限的广义正交匹配追踪(sensing aided generalized 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algorithm based on atomic threshold,SA-TGOMP)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将雷达探测的用户和周围环境信息转化为OTFS信道的初始索引集,然后引入以固定值选取相关性原子进行迭代的策略和原子选择门限进行支撑集更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提高信道估计精度的同时减少导频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正交时频空间(MIMO-OTFS) 压缩感知 感知辅助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方差结构辅助的全增量线性化模型自适应目标检测方法
5
作者 田晗 崔珂瑄 高永婵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0-370,共11页
针对多通道阵列雷达探测目标时有限训练样本与目标信息不准确等敏感因素导致检测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协方差结构辅助的全增量线性化模型自适应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采取联合处理思想,将目标不准确信息通过阵列导向矢量建模为全增... 针对多通道阵列雷达探测目标时有限训练样本与目标信息不准确等敏感因素导致检测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协方差结构辅助的全增量线性化模型自适应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采取联合处理思想,将目标不准确信息通过阵列导向矢量建模为全增量线性化模型,然后利用酉矩阵变换设计协方差结构辅助的检测,并将该检测问题转化为分数优化问题,再通过白化处理并优化求解推导出最终检测统计量。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辅助利用协方差结构信息优化全增量线性化模型,有效改善了目标在复杂敏感环境下的检测性能,相比传统检测方法,在特定参数条件下自适应样本量减少时检测性能仍然保持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雷达 自适应目标检测 协方差结构 目标信息 全增量线性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海环境电磁特性建模及应用”专题前言
6
作者 郭立新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共1页
随着雷达探测、通信、导航及遥感等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其工作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这些设备接收到的回波会受到复杂地海环境的严重影响,使其最佳工作性能下降。因此,必须将地海电磁环境作为系统和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影响要素进行深... 随着雷达探测、通信、导航及遥感等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其工作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这些设备接收到的回波会受到复杂地海环境的严重影响,使其最佳工作性能下降。因此,必须将地海电磁环境作为系统和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影响要素进行深入论证和分析。复杂地海环境电磁特性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历了从工程模型到理论模型的不断发展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设备 雷达探测 电磁环境 工程模型 影响要素 电磁特性 理论模型 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24 GHz车载雷达的阵列天线
7
作者 王丽黎 张诗雨 +1 位作者 李君君 樊盼盼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1-337,394,共8页
为提高车载雷达的抗干扰能力,设计了一款高增益、低副瓣、窄波束宽度且易于集成的微带阵列天线。该天线通过开槽技术提高天线的带宽;采用串并联混合的馈电网络,各阵元之间的电流幅值采用道尔夫-切比雪夫分布实现不等幅同相,从而抑制天... 为提高车载雷达的抗干扰能力,设计了一款高增益、低副瓣、窄波束宽度且易于集成的微带阵列天线。该天线通过开槽技术提高天线的带宽;采用串并联混合的馈电网络,各阵元之间的电流幅值采用道尔夫-切比雪夫分布实现不等幅同相,从而抑制天线的副瓣电平,在阵元数更少的同时实现更高的增益。实测结果表明,阵列天线的阻抗带宽为23.73~24.56 GHz,最大增益可达22.73 dBi,在谐振频率处的E面和H面副瓣电平分别为-21.23 dB和-22.16 dB,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该天线性能可靠、结构紧凑,可适用于24GHz车载雷达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阵列天线 串并联混合馈电网络 车载雷达 高增益 低副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GAN的智能超表面辅助系统的信道估计研究
8
作者 康晓非 王甜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1,共8页
针对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辅助的毫米波通信中系统复杂和难以获取准确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Chan-SRWGAN网络算法的信道估计方案。该方案采用混合有源/无源... 针对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辅助的毫米波通信中系统复杂和难以获取准确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Chan-SRWGAN网络算法的信道估计方案。该方案采用混合有源/无源RIS架构,首先利用最小二乘(least square,LS)算法获取有源元件处信道估计值,再通过插值得到信道初步估计,最后利用Chan-SRWGAN深度学习网络将其重构为信道精确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的归一化均方误差(normalized mean squared error,NMSE)性能优于LS、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同步OMP(simultaneous OMP,SOMP)、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超分辨率卷积神经网络(super-resoluti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RCNN)信道估计算法,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超表面(RIS) 信道估计 深度学习 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WGAN) 超分辨率卷积神经网络(SR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智能感知与雷达目标认知探测”专题前言
9
作者 崔国龙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199,共1页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雷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型目标的多样性、地海杂波环境的非平稳性以及电磁干扰环境的强对抗性,已成为制约雷达性能提升的关键技术瓶颈。在这一背景下,雷达认知探测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通过与环境持...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雷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型目标的多样性、地海杂波环境的非平稳性以及电磁干扰环境的强对抗性,已成为制约雷达性能提升的关键技术瓶颈。在这一背景下,雷达认知探测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通过与环境持续交互学习,智能感知环境信息,并动态调整发射波形、调度策略和处理方法,从而显著提升复杂环境下的目标探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认知探测 复杂环境 目标认知 智能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普勒容忍的抗间歇采样转发干扰的波形和滤波器联合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华元东 杜晓林 +1 位作者 崔国龙 荣尧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21,共10页
为解决间歇采样转发干扰(interrupted sampling repeater jamming,ISRJ)导致的雷达检测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多普勒容忍性的抗ISRJ的发射波形与失配滤波器联合设计方法。在恒模和能量约束下,通过最小化发射波形和接收滤波器的互... 为解决间歇采样转发干扰(interrupted sampling repeater jamming,ISRJ)导致的雷达检测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多普勒容忍性的抗ISRJ的发射波形与失配滤波器联合设计方法。在恒模和能量约束下,通过最小化发射波形和接收滤波器的互模糊函数(ambiguity function,AF)二维旁瓣电平、信噪比损失(signal-tonoise ratio loss,SNRL)、干扰信号失配滤波后的干信比、干扰信号归一化脉压峰值建立和优化问题,利用基于优化-最小化框架的多普勒容忍干扰抑制(Doppler tolerance jamming suppression-majorization minimization framework,DTJS-MM)算法对所得的非凸问题进行转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的SNRL与基于拉格朗日的交替方向乘子方法(Lagrange 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LADMM)以及基于波形和扩展主瓣失配滤波联合设计的主优化干扰抑制迭代算法(majorized iterative algorithm for jamming suppression,MIAJS)相比分别降低0.146 dB和0.1375 dB;干扰信号脉压峰值分别降低5.73 dB和0.8 dB;互相关AF平均积分旁瓣电平相较于AF迭代赋形的坐标迭代(coordinate iteration for AF iterative shaping,CIAFIS)方法和迭代最小化AF赋形(AF shaping via iterative minimization,AFSIM)方法分别降低5.6 dB和5.91 dB,零多普勒互相关函数峰值旁瓣电平分别降低3.31 dB和2.82 dB,验证了本文方法在降低SNRL、局部AF积分旁瓣电平和干扰信号脉压峰值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采样转发干扰(ISRJ) 失配滤波 旁瓣抑制 优化最小化 交替迭代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弹跳射线与BP算法的聚束SAR目标电磁成像快速仿真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鹏举 张蓉 +1 位作者 吴瑞 田炜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针对复杂群目标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电磁成像快速模拟问题,采用一种基于宽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 search,BFS)算法进行K-d树构建,显著提升了时域弹跳射线(time-domain 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TDSBR)法的... 针对复杂群目标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电磁成像快速模拟问题,采用一种基于宽度优先搜索(breadth-first search,BFS)算法进行K-d树构建,显著提升了时域弹跳射线(time-domain 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TDSBR)法的射线追踪效率。使用TDSBR法分析了复杂电大尺寸目标的时域电磁响应特性,结合后向投影(back-projection,BP)算法对雷达回波信号进行聚焦处理进而获得了复杂目标的高分辨SAR图像。通过与FEKO软件中的频域射线追踪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TDSBR算法在复杂群目标SAR电磁成像快速模拟中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K-D树 时域弹跳射线(TDSBR)法 后向投影(BP)算法 聚束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称卷积的镜像综合孔径无混叠视场研究
12
作者 李育芳 朱四华 +2 位作者 尹肖云 陈晔 刘丹丹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40,共9页
无混叠视场直接决定综合孔径可以观测的视场范围,对提升观测视场内的镜像综合孔径亮温图像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域卷积定理,推导了镜像综合孔径的阵列因子,获得镜像综合孔径无混叠视... 无混叠视场直接决定综合孔径可以观测的视场范围,对提升观测视场内的镜像综合孔径亮温图像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域卷积定理,推导了镜像综合孔径的阵列因子,获得镜像综合孔径无混叠视场为综合孔径视场的1/2,此外,镜像综合孔径重建亮温图像可以表示为延拓的场景与延拓的阵列因子的乘积。利用仿真和现有的镜像综合孔径实验系统验证了一维和二维镜像综合孔径无混叠视场的理论正确性,本文研究方法可为提升镜像综合孔径亮温图像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像综合孔径 综合孔径 离散余弦变换(DCT)域卷积定理 对称延拓 亮温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的曲面目标谐振散射机理研究
13
作者 李远龙 张云华 +2 位作者 魏学李 何思远 朱国强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9,共8页
位于谐振区的雷达目标可由极点特征进行识别,但极点特征的物理意义及其对应的谐振机理并不明确。针对该问题,本文利用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uniform geometrical theory of diffraction,UTD),研究了曲面绕射的谐振机理,并提出了一种用于... 位于谐振区的雷达目标可由极点特征进行识别,但极点特征的物理意义及其对应的谐振机理并不明确。针对该问题,本文利用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uniform geometrical theory of diffraction,UTD),研究了曲面绕射的谐振机理,并提出了一种用于谐振区含曲面目标识别的极点正向推算方法。首先,用投影递推寻迹算法在目标表面获取爬行波的闭合路径及几何参数;然后,基于UTD给出曲面绕射场表达式,推导出用于预测极点的谐振方程;最后,通过对理想导体球及椭球进行极点预测,与频域仿真提取的极点进行对比,综合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建模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区 目标识别 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UTD) 爬行波 极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模与物理光学混合方法的海面环境下动态群目标电磁散射快速计算
14
作者 王照源 谷继红 +3 位作者 丛洲 何姿 管灵 丁大志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5,62,共10页
群目标广泛存在于电磁工程中,对其开发高效、准确的仿真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动态群目标在各个时刻下单元排布可能不同的特点,首先提出了按照单元分组的快速多极子算法,使用特征模方法降低群目标未知量,采用预存储的策略来实现动态群... 群目标广泛存在于电磁工程中,对其开发高效、准确的仿真方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动态群目标在各个时刻下单元排布可能不同的特点,首先提出了按照单元分组的快速多极子算法,使用特征模方法降低群目标未知量,采用预存储的策略来实现动态群目标的高效、准确分析,该方法称为动态群目标的特征模快速分析方法;然后,考虑海面背景对群目标电磁散射的影响,将以上提出的动态群目标的特征模快速分析方法与高频的物理光学法进行结合,提出了一种高低频混合方法。数值算例表明,本文提出的高低频混合方法能够在保证较高计算精度的同时实现动态群目标和海面背景整体的高效电磁特性分析,同时还实现了计算效率和精度之间的合理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群目标 海面背景 高低频混合方法 特征模理论(TCM) 快速多极子算法(FMA) 物理光学(PO)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层非均匀性对高频双基地天波雷达探测区域影响研究
15
作者 苏重阳 石为中 +5 位作者 王云龙 杨龙泉 史军强 王严 冯晨瑞 王岳松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6-293,312,共9页
高频双/多基地天波雷达具有反隐身性、隐蔽性、高精度等多种优势,但容易受到电离层传输信道的影响。本文针对电离层非均匀特性对高频双基地天波雷达电波传播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首先,对高频双基地天波雷达的电波传播模式进行分... 高频双/多基地天波雷达具有反隐身性、隐蔽性、高精度等多种优势,但容易受到电离层传输信道的影响。本文针对电离层非均匀特性对高频双基地天波雷达电波传播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首先,对高频双基地天波雷达的电波传播模式进行分析;然后,针对电离层非均匀特性及其对天波传播路径的影响,利用IRI模型和射线追踪的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最后,利用短波收发设备构建的高频双基地天波雷达试验系统,开展了电离层非均匀性对杂波能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电离层非均匀特性会对天波传播路径的可通性造成显著影响,在高频双基地天波雷达应用场景下,会造成目标可探测区域随频率和方位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影响雷达系统对目标的探测性能。本文的研究为高频双基地天波雷达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双基地雷达 天波传播 IRI模型 射线追踪 能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值滤波的中频雷达延迟相关参数估计算法
16
作者 张杨 王黎明 +4 位作者 韦峻峰 常泽宇 陆丽雯 陈金松 李娜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5-404,共10页
中频雷达可探测中高层大气风场,全相关分析(full correlation analysis,FCA)法是风场反演的常用方法之一。客观存在的大气环境干扰及雷达系统内部干扰可等效为接收机加性噪声,噪声可导致相关函数的形状畸变进而影响风速估计的准确性,回... 中频雷达可探测中高层大气风场,全相关分析(full correlation analysis,FCA)法是风场反演的常用方法之一。客观存在的大气环境干扰及雷达系统内部干扰可等效为接收机加性噪声,噪声可导致相关函数的形状畸变进而影响风速估计的准确性,回波降噪是中频雷达重要的信号处理步骤。本文将图像处理降噪方法引入中频雷达,提出基于中值滤波的延迟相关参数(median filtering based delay correlation parameters,MF-DCP)估计算法。为评价算法性能,提出风速估计加权均方误差指标,并将其分解为延迟相关参数均方误差的加权求和。通过理论分析、仿真实例及实测数据三方面证明,与现有广泛采用的拟合法相比,MF-DCP算法在低信噪比区域内能够获得更好的估计性能,同时还给出滤波窗口宽度的选取对估计性能及计算复杂度的影响,为MF-DCP算法在中频雷达工程实践中落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雷达 全相关分析(FCA)法 延迟相关参数(DCP) 回波降噪 中值滤波 加权均方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植被地面布儒斯特角特性分析
17
作者 魏奇昊 孟肖 +2 位作者 林善伟 董春雷 郭立新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1,共9页
在超低空对抗场景中,多径效应严重影响超低空雷达对目标的探测精度。利用布儒斯特角特性能够有效削减多径效应。实际地面环境复杂多变,其中地表植被的多重散射作用以及植被与地面之间的耦合作用使得含植被地面散射特性与单纯随机粗糙地... 在超低空对抗场景中,多径效应严重影响超低空雷达对目标的探测精度。利用布儒斯特角特性能够有效削减多径效应。实际地面环境复杂多变,其中地表植被的多重散射作用以及植被与地面之间的耦合作用使得含植被地面散射特性与单纯随机粗糙地面散射存在明显差异。含植被地面的电磁散射特性研究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针对含植被地面背景下超低空探测的多径效应问题,本文从电磁散射建模角度出发,使用结合了基尔霍夫近似(Kirchhoff approximate,KA)和积分方程方法(integral equation model,IEM)优点的基于面元的改进双尺度法(facet-based modified two-scale model,FMTSM)进行粗糙地面电磁散射建模,相较于传统的双尺度方法(two-scale model,TSM),精度更高、应用范围更广。然后,利用FMTSM针对粗糙地面的布儒斯特角特性进行分析,讨论入射频率、相关长度以及均方根高度对粗糙地面布儒斯特角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FMTSM与矢量辐射传输(vector radiative transfer,VRT)理论相结合,利用FMTSM-VRT对VV极化下的双层植被地面电磁散射特性进行计算,并对其布儒斯特角特性进行分析,探究了不同入射频率、植被高度以及叶子密度下布儒斯特角的变化规律。含植被地面布儒斯特角随入射频率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植被高度以及叶子密度的增加,呈现减小趋势。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超低空预警系统中有效削弱多径效应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双层植被电磁散射 基于面元的改进双尺度法(FMTSM) 矢量辐射传输(VRT)理论 布儒斯特角特性 多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载超构表面的宽带SIW缝隙天线增益提升研究
18
作者 吴婷 闫磊 +2 位作者 白昊 王明军 张凯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7-352,共6页
基于小型化超构表面,设计了一款宽带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背腔缝隙天线。首先,在传统H型缝隙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的谐振点,并通过引入由共面波导馈电网络激发的高阶谐振模式,进一步拓展了阻抗带宽,SIW缝隙天... 基于小型化超构表面,设计了一款宽带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背腔缝隙天线。首先,在传统H型缝隙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的谐振点,并通过引入由共面波导馈电网络激发的高阶谐振模式,进一步拓展了阻抗带宽,SIW缝隙天线的带宽可达到20.7%(12.1~14.9 GHz);其次,为解决缝隙天线高频增益陡降问题,加载小型化超构表面,有效提升了增益稳定性。超构表面由4个顺序旋转的3×3超构单元组成,每个单元上蚀刻金属通孔实现超构表面的小型化。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天线阻抗带宽为27.6%(11.25~14.85 GHz),峰值增益为9.4 dBi,其中高频段增益相比于未加载超构表面的SIW缝隙天线平均提升1.7 dBi,最大值为2.3 dBi。所设计的天线在通信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构表面 宽带 增益提升 基片集成波导(SIW) 缝隙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PO混合方法的海洋大气波导环境下电大目标电磁散射研究
19
作者 余洪鑫 冯菊 +1 位作者 欧阳琪翔 廖成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6,共8页
针对海洋大气波导环境下电大尺寸目标电磁散射特性预测难题,提出了一种结合三维抛物方程(parabolic equation,PE)法和物理光学(physical optics,PO)法的混合计算方法。在该方法中,PE法被用于求解电磁波在背景环境中的传播,PO法被用于计... 针对海洋大气波导环境下电大尺寸目标电磁散射特性预测难题,提出了一种结合三维抛物方程(parabolic equation,PE)法和物理光学(physical optics,PO)法的混合计算方法。在该方法中,PE法被用于求解电磁波在背景环境中的传播,PO法被用于计算目标对雷达波的散射,同时平面波谱分解技术被引入以实现两种算法的有效衔接。为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平坦地面上金属球目标的散射进行了模拟,并将结果与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multilevel fast multipole algorithm,MLFMA)和PO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然后将该方法应用于不同高度蒸发波导环境下舰船目标的电磁散射预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PE-PO方法能够有效考虑大气波导对照射激励和目标散射过程的影响,为剖析和理解大气波导环境下电大尺寸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大气波导 抛物方程(PE)法 物理光学(PO)法 混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降维的海面散射系数快速预测方法
20
作者 刘悦 董春雷 +1 位作者 孟肖 郭立新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海面电磁散射特性与海浪参数、雷达参数等多种影响因素存在复杂的依赖关系,传统大场景海面电磁散射预测模型在面临多参数高维度映射时容易出现过拟合问题,选择合适的降维方法和模型参数是提高模型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 海面电磁散射特性与海浪参数、雷达参数等多种影响因素存在复杂的依赖关系,传统大场景海面电磁散射预测模型在面临多参数高维度映射时容易出现过拟合问题,选择合适的降维方法和模型参数是提高模型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降维的海面电磁散射快速预测方法。首先,利用文氏海谱和海面电磁散射模型构建后向散射系数仿真数据集;然后,引入PCA法降低仿真参数维度,提取主要特征;最后,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LSSVR)建立非线性回归模型,输入降维数据进行预测,并评估预测结果的精度。通过对比不同降维比例的预测结果,分析了主成分降维对模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仿真参数进行适当降维能够显著增加模型精度,提升模型的解释能力。当降维比例为25%左右时模型精度达到最优,当降维比例大于40%时模型精度显著下降,不利于海面电磁散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PCA) 海面电磁散射预测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LSSVR) 半确定性面元法 参数降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