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218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能源系统智慧运维技术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姜飞 刘利波 +2 位作者 裴翔羽 杨鑫 姚鹏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87,共18页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持续演进,能源革命持续深化,综合能源服务成为实现能效提升和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智慧运维服务则是落实综合能源服务理念,达到安全、智慧、高效用能的重要实现手段。分析综合能源系统智慧运维(Intelligent operat...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持续演进,能源革命持续深化,综合能源服务成为实现能效提升和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智慧运维服务则是落实综合能源服务理念,达到安全、智慧、高效用能的重要实现手段。分析综合能源系统智慧运维(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IOM)的特点,从人工运维、自动化运维和智慧运维三个阶段阐述了其发展历程;基于IES-IOM的数据情况,提出智慧运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IES-IOM服务业务体系,包括运维知识库建立、设备状态评估、设备状态预测、设备故障诊断和运维策略推荐;围绕商业楼宇、工业园区两大典型综合能源系统应用场景,分析智慧运维服务业务的应用效果。最后,提出IES-IOM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以期对深入理解和推动IES-IOM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智慧运维 设备状态 故障诊断 运维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反步积分滑模MPPT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任志玲 毛奕栋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1-368,共8页
针对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算法中传统滑模控制存在收敛速度慢、抖振显著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光伏系统非线性反步积分滑模(Nonlinear backstepping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 NBISMC)... 针对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算法中传统滑模控制存在收敛速度慢、抖振显著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光伏系统非线性反步积分滑模(Nonlinear backstepping integral sliding mode control, NBISMC)最大功率点跟踪策略。首先,采用RBF神经网络对各种气象条件下的光伏电池输出电压进行预测;其次,设计非线性积分滑模面以改善传统滑模控制存在稳态误差及超调量大的问题;最后,设计新型指数趋近律,在加快收敛速度的同时有效削弱了系统高频抖振;通过Lyapunov函数分析非线性反步积分滑模控制的可达性与稳定性,并在静态、动态和遮光条件下进行仿真试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和光照强度发生变化的工况下,相比于传统滑模控制,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反步积分滑模控制能在各种气象条件下快速、准确地跟踪光伏系统最大功率点,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功率点跟踪 非线性积分滑模 新型指数趋近律 抖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运行时MMC电容电压纹波抑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伟 赵诗坛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低频运行时,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存在较大的低频电容电压纹波,使输出电压波形畸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高频注入策略。首先针对调制过程中模块电压计算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一定偏差的问题,选... 低频运行时,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存在较大的低频电容电压纹波,使输出电压波形畸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高频注入策略。首先针对调制过程中模块电压计算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一定偏差的问题,选择采用基于实际值的调制方法。接着分析电容电压波动机理,并对高频注入基本原理进行分析,为了在现有高频注入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高频环流幅值,提出方波和梯形波相结合的高频注入方法。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对所提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实现低频电压纹波抑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高频环流和桥臂电流幅值,减小系统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低频运行 调制方法 高频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电机直驱操动机构速度环控制参数优化方法
4
作者 黎卫国 马丽娟 +4 位作者 张长虹 杨旭 李明洋 肖曦 王潇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7,共8页
电机直驱操动机构作为一种融合电力电子器件与永磁同步电机的新型操动机构,具备传动结构简单、控制柔性高、数字化能力强等优势。针对在实际运行工况中,电机直驱操动机构负载的变化导致速度环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F... 电机直驱操动机构作为一种融合电力电子器件与永磁同步电机的新型操动机构,具备传动结构简单、控制柔性高、数字化能力强等优势。针对在实际运行工况中,电机直驱操动机构负载的变化导致速度环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Fuzzy neural network,FNN)-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的电机直驱操动机构速度环控制参数优化方法,标准PSO算法用于优化电机直驱操动机构中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控制系统的速度环PI(Proportional integral,PI)参数,而FNN算法用于优化PSO算法中的惯性权重。首先,建立PMSM数学模型,并分析速度环PI控制器参数设计方法;其次,基于标准PSO算法对电机直驱操动机构中PMSM控制系统速度环PI控制器参数优化进行分析;随后,结合FNN算法对标准PSO算法中的惯性权重进行优化;最终,通过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电机直驱操动机构控制系统速度环性能,为电机直驱操动机构在面对系统惯量变化时的控制性能提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操动机构 模糊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役动力锂离子电池分选方法研究综述
5
作者 巫春玲 徐晨峰 +4 位作者 张湧 王溢波 刘宇晗 孟锦豪 陈昊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0-322,共13页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大规模动力电池退役潮引发了广泛关注。如果无法有效地处理这些退役电池,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梯次利用技术可以最大化利用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价值,并且可以极大地减轻回收电池所带来的环境...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大规模动力电池退役潮引发了广泛关注。如果无法有效地处理这些退役电池,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梯次利用技术可以最大化利用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价值,并且可以极大地减轻回收电池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因此,在国家“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推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电池老化机理入手,分析电池阳极和阴极老化带来的容量衰减以及内阻增加等问题;其次,介绍退役电池的处理方法,并着重对退役电池分选和重组聚类方法进行全面综述,明确它们的优缺点、适用性和评价指标;最后,针对电池梯次利用标准不完善和产业链体系商业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电池 梯次利用 电池分选 聚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向永磁容错伺服电机的齿槽转矩抑制方法
6
作者 陈前 章郑兵 +3 位作者 史浩 徐高红 刘正蒙 刘国海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9,共9页
辐向永磁电机的齿槽转矩会增大电机的转矩脉动,从而影响辐向永磁容错伺服电机的可靠运行和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为了减小电机的齿槽转矩,提高电机的控制精度,首先,基于能量法分析齿槽转矩与槽极组合之间的关系以及齿槽转矩产生的原... 辐向永磁电机的齿槽转矩会增大电机的转矩脉动,从而影响辐向永磁容错伺服电机的可靠运行和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为了减小电机的齿槽转矩,提高电机的控制精度,首先,基于能量法分析齿槽转矩与槽极组合之间的关系以及齿槽转矩产生的原理,进而讨论定子开辅助槽、转子开辅助槽两种方法对永磁电机齿槽转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倒“T”形辐向永磁体两端增加不规则辅助槽有助于将齿槽转矩降至最低。主要原因是增加辅助槽可以改变转子磁通路径的方向,根据磁通路径可以选择合适的辅助槽。此外,它还能增大气隙磁密的基波幅值,减小其谐波分量,从而改善电机性能,所提电机的齿槽转矩为4.1 mN·m、转矩脉动为0.16%。齿槽转矩和转矩脉动达到了最优,满足伺服电机精度高和稳定性要求。最后,制造并测试转子上带有不规则辅助槽的24槽/22极样机,相应的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向永磁容错伺服电机 齿槽转矩 槽极配合 辅助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KPCA-LSTM与SVG控制的双馈风电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7
作者 张旭 徐鑫 +1 位作者 董成武 张继龙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7,共14页
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 SVG)凭借其快速动态响应特性,在抑制双馈风电系统并网的次同步振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传统控制策略在应对系统复杂的非线性和时变特性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 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 SVG)凭借其快速动态响应特性,在抑制双馈风电系统并网的次同步振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传统控制策略在应对系统复杂的非线性和时变特性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KPCA)、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与SVG附加阻尼控制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首先,通过EMD提取系统的振荡特征,利用KPCA进行降维优化,进一步通过LSTM对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建模与预测,从而显著提高了预测精度。在此基础上,结合SVG的附加阻尼控制功能,实时调节SVG的控制信号,有效抑制次同步振荡,提升系统的稳定性。该方法的创新在于将信号处理技术与深度学习算法相结合,构建了一个高效的预测与控制框架,为传统控制策略提供了全新思路。最后,利用PSCAD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高渗透率新能源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经验模态分解 长短期记忆网络 双馈风电系统 静止无功发生器 核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触发一致性的微网无功与谐波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8
作者 吴丽珍 魏建平 陈伟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7-154,共8页
针对微网中因线路阻抗各异存在谐波电流、负序电流分配不合理、控制器更新次数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事件触发一致性算法的微网无功与谐波功率协调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微网的分层协调控制架构,通过自适应虚拟阻抗的动态调节,使各分布式电... 针对微网中因线路阻抗各异存在谐波电流、负序电流分配不合理、控制器更新次数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事件触发一致性算法的微网无功与谐波功率协调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微网的分层协调控制架构,通过自适应虚拟阻抗的动态调节,使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之间等效阻抗趋于一致,从而实现精确的无功和谐波功率分配。然后,在带有延时的通信网络条件下,设计基于事件触发一致性的分布式无功和谐波功率控制器。在触发时刻,控制器交换状态信息,而在其余时刻则用估计值代替实际值。通过采用Lyapunov方法证明了所提方法的稳定性,从而避免了Zeno现象的出现。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所提功率分配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自适应虚拟阻抗 事件触发一致性 协同控制 功率分配 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度分析的球面磁悬浮飞轮电机多目标分层优化设计
9
作者 朱志莹 焦金帅 +2 位作者 徐政 孟凡浩 安聪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9,共10页
针对球面磁悬浮飞轮电机的参数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数敏感度分析的多目标分层优化设计方案。在介绍电机运行机理及电磁分析的基础上,以转矩、悬浮力为优化目标,通过对电机结构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利用构建敏感度方程,将电机参... 针对球面磁悬浮飞轮电机的参数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数敏感度分析的多目标分层优化设计方案。在介绍电机运行机理及电磁分析的基础上,以转矩、悬浮力为优化目标,通过对电机结构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利用构建敏感度方程,将电机参数划分为主敏感度参数和次敏感度参数,针对主敏感度参数和次敏感度参数,依次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进行非参数建模,并通过惯性权重自适应改变的混沌粒子群算法进行寻优;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电机转矩提高6%,悬浮力提高27.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磁悬浮飞轮电机 参数敏感度分析 分层优化 支持向量机 惯性权重自适应改变的混沌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小概率场景能源管线风险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扩展规划
10
作者 黄南天 赵暄远 +1 位作者 蔡国伟 郭玉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7,共11页
随着能源系统不断转型及新型负荷的快速发展,在极端高温及极端低温等小概率用能场景下,需求侧用能行为日渐复杂,综合能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风险逐渐提升。因此,提出计及小概率高用能场景下能源管线超负荷运行风险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扩... 随着能源系统不断转型及新型负荷的快速发展,在极端高温及极端低温等小概率用能场景下,需求侧用能行为日渐复杂,综合能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风险逐渐提升。因此,提出计及小概率高用能场景下能源管线超负荷运行风险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扩展规划方法。建立基于耦合对抗变分自编码器的场景生成模型,生成冷-热-电-气负荷场景,获取典型场景与小概率高用能场景;在此基础上,以系统扩展规划成本最低及小概率高用能场景能源管线风险最低为目标,建立计及小概率高用能场景的冷-热-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扩展规划模型;采用改进麻雀搜索优化算法进行算例求解,实现冷-热-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扩展规划,提升综合能源系统扩展规划经济性与运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扩展规划 小概率高用能场景 耦合对抗变分自编码器 改进麻雀搜索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电网下Vienna整流器无网压传感器预测功率控制
11
作者 肖蕙蕙 胡前云 +3 位作者 郭强 向文凯 何黎鹏 徐文希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9,共9页
Vienna整流器控制系统需要传感器采集电网电压和电流信息,而传感器的使用会增加系统体积和成本,且降低系统可靠性。针对虚拟磁链无网压传感器算法无法适应电网电压不平衡的情况,提出一种适用于电网电压平衡/不平衡情况下无网压传感器控... Vienna整流器控制系统需要传感器采集电网电压和电流信息,而传感器的使用会增加系统体积和成本,且降低系统可靠性。针对虚拟磁链无网压传感器算法无法适应电网电压不平衡的情况,提出一种适用于电网电压平衡/不平衡情况下无网压传感器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四阶正交信号发生器构造电网电压观测器,实现网侧电压估算的同时省去电流微分运算环节,具有较好的谐波抑制能力,并将电压观测器与预测功率控制相结合。此外,当电网电压不平衡时,传统预测功率控制会引起网侧电流畸变严重的问题,为了改善Vienna整流器网侧电流质量,通过引入扩展无功功率,应用于预测功率控制,使得有功功率恒定和网侧电流正弦度良好,实现Vienna整流器在电网电压平衡/不平衡情况下正常运行。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ENNA整流器 电网电压不平衡 无网压传感器 预测功率控制 扩展无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臂复用型电机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综述
12
作者 王伟 田伟杰 程明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在多电机协同运行的交流电机驱动系统中,开关器件的数量会随着电机的数量而成倍增加,这会给驱动系统的设计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基于此,桥臂复用型电机驱动系统逐渐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桥臂复用型电机驱动系统将一个开关器件同时连接至... 在多电机协同运行的交流电机驱动系统中,开关器件的数量会随着电机的数量而成倍增加,这会给驱动系统的设计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基于此,桥臂复用型电机驱动系统逐渐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桥臂复用型电机驱动系统将一个开关器件同时连接至两相及两相以上电机绕组,可以有效降低开关器件的数量,但也带来了控制自由度降低等问题。对桥臂复用型电机驱动系统的常见拓扑进行介绍,包括五桥臂双电机系统、四桥臂双电机系统、三桥臂双电机系统和半集中式开绕组电机系统,分析了每种拓扑的结构特征以及供电特征,总结了每种拓扑结构对应控制策略的研究方向。最后,探讨和展望了桥臂复用型电机驱动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臂复用型电机驱动系统 五桥臂双电机驱动 四桥臂双电机驱动 三桥臂双电机驱动 半集中式开绕组电机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压能量分析与CNN-GRU-MHA的锂电池SOH估计方法
13
作者 汪晓璐 赵筛筛 张朝龙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241,共9页
精确有效的锂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估计方法是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重点。针对实测噪声导致难以准确估计锂电池SOH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等压能量分析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 精确有效的锂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估计方法是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重点。针对实测噪声导致难以准确估计锂电池SOH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等压能量分析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多头注意力机制(Multi-headed attention,MHA)的锂电池SOH估计方法。首先,分析恒流充电阶段电池能量与电压关系,绘制等压能量曲线;其次,提取等压能量曲线的峰值作为健康因子,表征锂电池SOH退化特性;最后,采用CNN提取健康因子深层特征,构建基于GRU-MHA方法的锂电池SOH估计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克服实测噪声,SOH估计误差小于1%。同时,比较试验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估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SOH估计 等压能量分析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下垂控制的直流微网群协同控制策略
14
作者 陈权 田鑫 王群京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6-283,共8页
在直流微网群中,多个差异性及波动性大的微网接入会影响微网群的稳定运行。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提出一种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使储能根据自身的荷电状态(Stateofcharge,SOC)与容量进行功率分配,有效地避免了储能电池的过充与过放,同时加入... 在直流微网群中,多个差异性及波动性大的微网接入会影响微网群的稳定运行。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提出一种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使储能根据自身的荷电状态(Stateofcharge,SOC)与容量进行功率分配,有效地避免了储能电池的过充与过放,同时加入线路阻抗与压降补偿环节,消除了线路阻抗引起的功率均衡偏差和下垂控制引起的电压偏差。其次,构造微网自治、群间互济、群网协同三种运行模式稳定切换的协同控制策略,在其中引入协同系数,同时与改善后的下垂控制相结合,使电压越限时得以并网,从而保证微网群的稳定运行。最后,通过三种典型场景的试验验证所提群间协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下垂控制 直流微网群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功率分配策略
15
作者 张小莲 孙啊传 +2 位作者 陈冲 郝思鹏 许乐妍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9-316,共8页
针对不同风况下运行的风电场调频能力差异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多风电场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调频功率协同分配策略,并对风电场的调频能力评估方法进行了改进。该策略提出风电场调频功率协同控制方法,该方法建立在风电场各台机组的一次调频... 针对不同风况下运行的风电场调频能力差异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多风电场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调频功率协同分配策略,并对风电场的调频能力评估方法进行了改进。该策略提出风电场调频功率协同控制方法,该方法建立在风电场各台机组的一次调频控制策略采用惯量控制和下垂控制的基础上,旨在根据风电场转子动能实现按能力分配调频功率,从而有效改善风电场在频率支撑过程中的调频功率响应特性。通过仿真分析,改进后的风电场调频能力评估方法能够针对不同风况下运行的风电场,有效评估其调频能力大小;采用改进后风电场协同控制策略,风电场之间的调频功率能够实现按能力分配,调频功率得到充分利用,相较于传统协同控制,系统频率响应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动能 风电场一次调频 协同控制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下垂控制的光伏接入城轨供电系统混合储能控制策略研究
16
作者 赵峰 肖骅轩 +1 位作者 陈小强 王英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7-367,共11页
针对城轨列车在牵引和制动工况下出现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考虑将光伏单元接入城轨供电系统以有效减小直流母线电压损失,同时提出一种二次功率分配策略和模糊下垂控制策略。首先,利用低通滤波器将列车功率进行一次分解,将分解后的低... 针对城轨列车在牵引和制动工况下出现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问题,考虑将光伏单元接入城轨供电系统以有效减小直流母线电压损失,同时提出一种二次功率分配策略和模糊下垂控制策略。首先,利用低通滤波器将列车功率进行一次分解,将分解后的低频功率部分由蓄电池控制,高频功率部分由超级电容控制。其次,提出一种自适应二次功率分配策略,该策略能够根据蓄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大小自适应调节超级电容和蓄电池的功率,实现功率的合理分配;然后,根据二次分配后的功率和测量后的母线电压值,利用模糊规则对下垂控制的系数进行修正,得到完整模糊下垂控制(Fuzzy droop control,FDC)策略。最后,将上述控制策略与模糊(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PID)控制策略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糊下垂控制策略能够减小城轨供电系统牵引网直流母线电压和功率波动,并且改善蓄电池的充放电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轨交通 混合储能 功率分配 模糊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倒T型连续极高转矩密度永磁游标电机
17
作者 徐高红 陈健 陈前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4,共8页
轮辐式永磁游标电机特有的聚磁效应使其具有高转矩密度的优势,然而此类电机在高极比,即转子极对数与定子绕组极对数比值高于5的情况下,存在的磁障效应会严重限制电机磁场调制效果,该缺点影响了轮辐式电机的推广与应用。为此,提出一种具... 轮辐式永磁游标电机特有的聚磁效应使其具有高转矩密度的优势,然而此类电机在高极比,即转子极对数与定子绕组极对数比值高于5的情况下,存在的磁障效应会严重限制电机磁场调制效果,该缺点影响了轮辐式电机的推广与应用。为此,提出一种具有倒T型永磁体的连续极一体化转子结构。该结构可以削弱上述磁障问题,增强电机磁场调制效果,从而提高低阶次调制谐波幅值,提升电机的反电动势和转矩密度。首先,分析了磁障效应的产生原因以及对电机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其次,介绍倒T型转子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说明其连接桥为低阶次的调制谐波构建新的磁路从而削弱磁障效应。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对传统轮辐式结构和倒T结构的电磁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倒T结构具有更高的转矩密度和更低的磁钢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游标电机 磁障效应 连续极 磁场调制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电网下单相LCL并网逆变器改进电流控制策略
18
作者 李玉东 侯岩 +2 位作者 李佩峰 段乾超 王晓卫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针对弱电网下电网阻抗宽范围变化降低并网逆变器系统稳定性、电网背景谐波导致并网电流波形畸变以及电压前馈自校正滤波产生正向谐振尖峰的问题,提出一种电压前馈自校正滤波结合逆变器系统并联自适应虚拟阻抗的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单相LC... 针对弱电网下电网阻抗宽范围变化降低并网逆变器系统稳定性、电网背景谐波导致并网电流波形畸变以及电压前馈自校正滤波产生正向谐振尖峰的问题,提出一种电压前馈自校正滤波结合逆变器系统并联自适应虚拟阻抗的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模型,分析电网阻抗对逆变器系统的影响,通过电压前馈自校正滤波提升逆变器系统的相位裕度,然后采用逆变器并联自适应虚拟阻抗的控制策略,削弱电压前馈自校正滤波产生的正向谐振尖峰,进一步提升逆变器系统的相位裕度,保证逆变器系统具有较好的动稳态性能,降低电网背景谐波对并网电流的影响,提升逆变器系统对弱电网的适应性。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并搭建DSP电能变换试验平台,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电网 电网阻抗 电网背景谐波 自校正滤波 自适应虚拟阻抗 系统相位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EEMD-PCA-LSTM与误差补偿的光热电站短期太阳直接法向辐射预测
19
作者 张晓英 常正云 +1 位作者 罗童 张兴平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5-353,共9页
太阳直接法向辐射(Direct normal irradiance,DNI)的变化影响光热发电的可靠性和效率。以西北某光热电站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聚类、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 太阳直接法向辐射(Direct normal irradiance,DNI)的变化影响光热发电的可靠性和效率。以西北某光热电站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聚类、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与误差补偿的光热电站短期DNI预测模型。首先,充分考虑影响DNI的环境因素,研究气象参数与DNI间的关系,利用近邻传播(Affinitypropagation,AP)聚类算法得到同一天气下的典型日,利用EEMD将原始DNI序列进行分解得到各子模态,降低序列的非平稳性;其次,利用PCA得到关键影响因子,使原始序列相关性和冗余性降低,减少模型输入维度;然后,利用LSTM网络对各分解子模态建模预测得到初始预测DNI序列,将其与真实序列作差,得到两者间的误差序列,重新建立LSTM网络对误差序列进行预测,即误差补偿;最后,将初始预测DNI与误差序列求和,得到最终的预测模型,实现对光热电站短期DNI的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效果较好,预测精度达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法向辐射 光热发电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主成分分析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趋势项提取与AM-BiLSTM的Boost变换器故障预测方法
20
作者 孙权 蒋浩然 +1 位作者 杨洵 黄家才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5,共11页
针对DC-DC变换器因长期工作于热、电等多种复杂应力下引起电路退化趋势,存在波动干扰、预测精度低等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分解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故障预测方法。首先,将输出电压作为电路故障敏感信号,并对其进行模糊熵特征提取,以... 针对DC-DC变换器因长期工作于热、电等多种复杂应力下引起电路退化趋势,存在波动干扰、预测精度低等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分解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故障预测方法。首先,将输出电压作为电路故障敏感信号,并对其进行模糊熵特征提取,以解决噪声对电路信号采集的干扰;其次,对模糊熵进行ICEEMDAN分解,减少特征数据的局部波动影响并提取单调趋势分量。最后,采用引入注意力机制的BiLSTM方法对各IMF分量及趋势项进行多步预测,对各预测分量结果重构进而实现电路级故障预测。以Boost变换器为研究对象搭建物理试验平台,与LSTM、AM-LSTM方法相比,所提AM-BiLSTM方法的预测误差降低了61.44%,验证了其可行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时间序列分解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故障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