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044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征稿启事
1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ISSN 1673-9140 CN 43-1475/TM)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由长沙理工大学主办,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电力科学理论...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ISSN 1673-9140 CN 43-1475/TM)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由长沙理工大学主办,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电力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国内外电力科技发展动态,内容包括:电力系统自动化理论及技术应用,电网技术,高电压技术,电力市场与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供用电技术,电能质量与节能技术,电力自动化设备,热能与动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新能源技术,电力系统通信,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理论、IT技术及智能化仪器仪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本刊立足高校,面向行业,面向社会,作者和读者群体由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电力行业从事科研、设计、运行、试验、制造的技术人员组成。对国家、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重点攻关项目的论文优先刊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CSCD来源期刊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征稿启事
2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ISSN 1673-9140 CN 43-1475/TM)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由长沙理工大学主办,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电力科学理论...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ISSN 1673-9140 CN 43-1475/TM)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由长沙理工大学主办,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电力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国内外电力科技发展动态,内容包括:电力系统自动化理论及技术应用,电网技术,高电压技术,电力市场与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供用电技术,电能质量与节能技术,电力自动化设备,热能与动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新能源技术,电力系统通信,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理论、IT技术及智能化仪器仪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等。本刊立足高校,面向行业,面向社会,作者和读者群体由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师生,电力行业从事科研、设计、运行、试验、制造的技术人员组成。对国家、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重点攻关项目的论文优先刊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CSCD来源期刊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Bi-LSTM和V2G的山地城市风光消纳率提升策略
3
作者 蔡黎 商冰洁 +4 位作者 徐青山 晏娟 卞海红 张一 邹小江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4-162,共9页
针对目前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弃能现象,提出一种促进风光消纳的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策略。该策略利用电网互动技术,在山地城市的背景下,以最大化区域内风光消纳率、最小化电力负荷波动和最大化电力公司的售电效益为目标,建立多目标充电... 针对目前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弃能现象,提出一种促进风光消纳的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策略。该策略利用电网互动技术,在山地城市的背景下,以最大化区域内风光消纳率、最小化电力负荷波动和最大化电力公司的售电效益为目标,建立多目标充电模型。日前采用变分模态分解结合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预测风电、光伏出力,根据风电、光伏的出力值划分出力时段并设置动态电价,以自适应粒子群算法、Yalmip+Cplex以及CVX工具箱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当用户车网互动(vehicle-to-grid,V2G)响应度为30%、60%、100%时,风光消纳率分别为83.73%、89.12%、97.11%,电力负荷波动性分别下降41.89%、44.46%、47.32%,同时保证电力公司的售电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有序充电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 山地城市 风光预测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极端天气的新型电力系统智能化调度方法
4
作者 张勇 孙雁斌 +6 位作者 颜融 肖亮 范展滔 方必武 黎立丰 杨再敏 蒙文川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2,共10页
随着以新能源为基础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近年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密集接入系统,这虽然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导致极端天气下新型电力系统调度运行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大,其中最易出现的问题是风电... 随着以新能源为基础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近年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密集接入系统,这虽然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也导致极端天气下新型电力系统调度运行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大,其中最易出现的问题是风电爬坡事件概率大幅提升,不仅会造成系统频率的大幅频繁波动,还会影响电力电量平衡,严重威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此,在统计分析风电爬坡事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深度自回归(deep auto-regressive, DeepAR)模型的风电爬坡事件的预测方法。首先,结合风机功率与风速之间的关系,分析极端天气下风电爬坡事件对电网调度运行的影响,再建立风电爬坡事件物理模型,分析发生风电爬坡事件时的风电功率统计特征;然后,结合深度自回归模型对风电爬坡事件进行功率预测,分析极端天气下的风电出力曲线;最后,结合风电场实测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验证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可提前精准定位极端天气环境下风电爬坡事件出现概率,预期将极大改善未来新型电力系统调度运行面临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风力发电 极端天气 风电爬坡 深度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停电频率与源荷不确定性的配电网开关优化配置
5
作者 刘洋 王淳 +1 位作者 张敏 王飞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4,共8页
为降低系统的停电频率,将系统平均停电频率作为约束条件,对负荷开关和断路器两种类型的配电网开关进行协同优化。计及分布式电源与负荷的不确定性,采用拉丁超立方采样生成样本矩阵,利用多场景分析法将不确定性问题转化为确定性问题。为... 为降低系统的停电频率,将系统平均停电频率作为约束条件,对负荷开关和断路器两种类型的配电网开关进行协同优化。计及分布式电源与负荷的不确定性,采用拉丁超立方采样生成样本矩阵,利用多场景分析法将不确定性问题转化为确定性问题。为提高孤岛划分效率,给出一种启发式求解孤岛范围的方法。选取改进的IEEE RBTS-BUS6 F4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开关中配置适量的断路器能满足人们对于特定的停电频率的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系统的供电可用率;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开关优化配置方案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开关优化配置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GRU+CRF深度学习模型的水电站调度运行知识图谱构建方法
6
作者 徐涛 邹泽华 +3 位作者 胡仁焱 周良松 姚占东 张伟仁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89,共10页
调度运行规程对水电站事故处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以水电站调度运行规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规程文本进行知识表示、知识抽取和结构化管理,提出一种自顶向下的水电站调度运行知识图谱构建方法。首先,通过术语、概念和关系抽取,构... 调度运行规程对水电站事故处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以水电站调度运行规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规程文本进行知识表示、知识抽取和结构化管理,提出一种自顶向下的水电站调度运行知识图谱构建方法。首先,通过术语、概念和关系抽取,构建知识图谱的模式层;随后,采用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directional gated recurrent unit,BiGRU)神经网络和条件随机场(conditional random field,CRF)的深度学习模型对规程文本进行实体抽取,根据知识图谱的模式层构建其数据层;最后,基于对国内大型梯级水电站调度运行规程的学习,构建水电站调度运行知识图谱,通过仿真算例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水电站调度运行知识图谱可以为电站值班人员开展事故处置提供辅助决策,有效提升水电站的应急管理与调度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调度运行规程 知识图谱 深度学习 实体抽取 事故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SSDEO的全并联AT牵引网故障定位
7
作者 李泽文 冯译萱 +4 位作者 夏翊翔 张一鸣 刘国胜 张灵芝 罗姗姗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6,共12页
针对全并联自耦变压器(auto-transformer,AT)牵引网故障点反射波波头微弱难辨识,且线路并联结构导致故障行波折反射复杂而造成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改进能量算子的牵引网故障行... 针对全并联自耦变压器(auto-transformer,AT)牵引网故障点反射波波头微弱难辨识,且线路并联结构导致故障行波折反射复杂而造成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改进能量算子的牵引网故障行波单端定位方法。首先,深入分析牵引网故障行波的传输特性,研究全并联结构对行波折反射的影响,确定不同故障类型和潮流特征,以此为依据提取故障特征量,将波头辨识转化为能量突变值提取;随后,利用VMD去噪提取电压行波真实分量,再针对第二反射波波头微弱难标定问题,在滑动时间窗口(sliding time window,STW)下,结合对称差分能量算子(symmetrical differencing energy operator,SDEO)构造故障信号的二次瞬时能量谱,效果良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抗过渡电阻能力强,能够反应不同工况下故障牵引网电磁能量的变化,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并联AT牵引网 故障测距 行波单端定位 对称差分能量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线路安全供电的典型区域模型分析
8
作者 竺炜 洪汝舟 +1 位作者 李爱元 周彦尧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3,共8页
10 kV线路一般以树枝辐射状供电,支线末梢容易出现低电压问题,分析10kV线路安全供电的典型区域面积是研究配网扩张及规划方法的基础。分析10kV线路的沿线压降特性,获取全线压降的简化计算方法;通过对10 kV配网供电区域的分解,得到以主... 10 kV线路一般以树枝辐射状供电,支线末梢容易出现低电压问题,分析10kV线路安全供电的典型区域面积是研究配网扩张及规划方法的基础。分析10kV线路的沿线压降特性,获取全线压降的简化计算方法;通过对10 kV配网供电区域的分解,得到以主线为中轴、支线承载的负荷均衡分布的矩形、菱形及前、后三角形等4类10kV线路典型供电区域模型;对典型供电区域进行边界压降分析,得到线路总负荷、线型与区域边界压降的关系,进而得到边界电压安全约束下的各类典型供电区域的最大面积。10kV线路典型供电区域及安全供电面积分析,可为新区配网的变电站布点、网架布局及线型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具有理论意义及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KV线路 压降约束 安全供电典型区域模型 最大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附加频率控制的高水电占比电力系统超低频振荡抑制方法
9
作者 赵熙临 赵宇翔 李品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8,共10页
随着柔性直流(direct current,DC)异步互联工程相继推进,高水电占比高带来的超低频振荡问题威胁着电力系统频率的稳定。针对超低频振荡现象的发生,提出基于柔性直流输电即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 随着柔性直流(direct current,DC)异步互联工程相继推进,高水电占比高带来的超低频振荡问题威胁着电力系统频率的稳定。针对超低频振荡现象的发生,提出基于柔性直流输电即电压源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VSC-HVDC)系统的附加频率控制策略。首先,构建含水电、火电机组的频率响应模型,通过阻尼转矩分析揭示超低频振荡产生机理,明确各类调速器参数以及不同水电占比对系统超低频振荡发生的影响;随后,根据直流电容电压与交流系统频率耦合特性,对换流站参与抑制超低频振荡机理进行研究,提出换流站虚拟惯性与V_(DC)-f下垂的控制方式,并通过约束条件对虚拟惯性与下垂参数进行设计;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含水电、火电机组的负荷频率控制模型,通过对比水轮机参数优化方法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频振荡 柔性直流输电 负阻尼特性 虚拟惯性 一次调频 异步互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智能软开关及多种应急资源协同的配电网韧性提升策略
10
作者 刘自发 薛文博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6,共16页
由于极端事件会对电力系统安全造成巨大影响,提升电网韧性成为研究热点。为此,提出一种考虑智能软开关及多种应急资源的灾前预防-灾后协同恢复策略,以提高配电系统韧性。在灾前阶段,为有效减少资源灾后调度时间,以预测故障场景为依据,... 由于极端事件会对电力系统安全造成巨大影响,提升电网韧性成为研究热点。为此,提出一种考虑智能软开关及多种应急资源的灾前预防-灾后协同恢复策略,以提高配电系统韧性。在灾前阶段,为有效减少资源灾后调度时间,以预测故障场景为依据,构建计及电源出力不确定性的鲁棒优化模型,采用列和约束生成算法求解,得到预布点决策方案;在灾后阶段,以动态调度最小化负荷削减功率为目标,结合灾前预布点和交通网路况,制定智能软开关和多种应急资源协同恢复策略;针对多源恢复模型的计算复杂性问题,设计辅助诱导目标函数加速算法,加快求解速度;通过改进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算例,验证所提策略可提升配电网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软开关 多种应急资源 鲁棒优化 多时段协同恢复 配电网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区三相电压不平衡的主导特征识别及指标构建
11
作者 竺炜 黄宁晓 +2 位作者 舒慧莹 胡捷 唐明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9,共9页
配网台区(变压器)数量巨大,三相不平衡现象普遍。由于台区单相负荷的随机性大,三相电压的各相幅值排序与传统算法的不平衡度都会随时变化。基于采样数据的特征分析,得到各台区三相电压在某时段的主导各相幅值(即有效值)差异,识别严重不... 配网台区(变压器)数量巨大,三相不平衡现象普遍。由于台区单相负荷的随机性大,三相电压的各相幅值排序与传统算法的不平衡度都会随时变化。基于采样数据的特征分析,得到各台区三相电压在某时段的主导各相幅值(即有效值)差异,识别严重不平衡台区,以便人工治理。该方法是平衡成本与效益的可行办法。该文构建了各台区三相电压的时序矩阵,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各相幅值差异主导特征分析与指标构建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子矩阵是原三相电压时序矩阵的绝对主导成分;从左奇异向量可得到主导各相幅值的排序;由最大奇异值与左奇异向量构建三相主导不平衡度指标。该方法解决了各项幅值排序随时变化的问题,可以唯一确定任选时段的各相幅值。采用算例验证了该不平衡度指标的主导性、唯一性。基于该指标,通过识别-人工治理的滚动循环,可提升并保持配网的整体三相平衡水平。该研究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台区 三相电压不平衡 主导特征 奇异值分解 不平衡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潮流控制器的负序抑制最优潮流算法
12
作者 陈谦 陈杉桐 +2 位作者 张裕 王姝莼 刘莹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4,共8页
随着新能源发电比例越来越高,其受电网三相不平衡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尤其负序超标是导致电力系统安全性降低的重要原因。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具有调节各序电流输出的能力,可用于提升系统的平衡性。为此,... 随着新能源发电比例越来越高,其受电网三相不平衡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尤其负序超标是导致电力系统安全性降低的重要原因。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具有调节各序电流输出的能力,可用于提升系统的平衡性。为此,首先建立基于解耦-补偿原理的UPFC正序最优补偿潮流算法;其次构建UPFC的负序补偿电流控制模型,将电压不平衡补偿的优化求解问题归结为凸二次约束二次规划(quadratically constrained quadratic programming,QCQP)问题,并采用原-对偶内点法求取UPFC的负序电流最优输出值;最后提出计及正序网损与负序电压指标的负序电压补偿最优潮流(optimal power flow,OPF)计算方法以及区域负序电压总体补偿策略。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潮流控制器 二次约束二次规划 原-对偶内点法 解耦-补偿法 负序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谐波注入识别电网阻抗的并网逆变器阻抗重塑策略
13
作者 李志军 王雅欣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232,共11页
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作用与电网阻抗之间的交互会使并网逆变器相位裕度降低,加剧谐波振荡甚至导致并网系统不稳定。传统并网逆变器阻抗重塑策略可以提升并网系统稳定运行的能力,但随着高比例新能源和新型负荷的接入,电网阻抗呈现... 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作用与电网阻抗之间的交互会使并网逆变器相位裕度降低,加剧谐波振荡甚至导致并网系统不稳定。传统并网逆变器阻抗重塑策略可以提升并网系统稳定运行的能力,但随着高比例新能源和新型负荷的接入,电网阻抗呈现随机变化特征,使得基于固定场景的传统阻抗重塑策略的性能无法得到保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谐波注入法识别电网阻抗的并网逆变器阻抗重塑策略。首先,采用数学方法推导并建立LCL型并网逆变器系统等效阻抗模型,并分析在电网阻抗宽范围波动下传统电网电压前馈策略的局限性;然后,通过向并网逆变器注入双谐波扰动信号获取实时准确的电网阻抗信息,根据该信息对传统阻抗重塑策略进行动态调整,保证系统在电网阻抗宽范围波动时仍具有良好的相位裕度,提高了并网逆变器在不同电网工况下的适应性;最后,通过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系统仿真模型,验证所提阻抗重塑策略在弱电网工况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器 弱电网 阻抗重塑 电网阻抗识别 双谐波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O-VMD的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方法
14
作者 周军 曲振国 战紫昂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1,共12页
针对长距离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波头检测精度较低,故障检测装置时钟不同步和行波波速不确定造成的测距偏差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联合Teager-Kaiser能量算子(Teager-Kaiser energy operator,T... 针对长距离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波头检测精度较低,故障检测装置时钟不同步和行波波速不确定造成的测距偏差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联合Teager-Kaiser能量算子(Teager-Kaiser energy operator,TKEO)来检测故障行波波头,结合不依赖对时和波速的双端行波测距公式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新方法。先利用冠豪猪优化算法(crested porcupine optimizer,CPO)优化VMD参数;然后,将故障行波的线模和零模分量经VMD分解后,通过TKEO能量算子检测各分量初始波头;最后,根据线模和零模分量初始波头到达测量点的时间差,列写故障距离与差值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得到不依赖对时和波速的双端行波测距公式。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220 kV输电线路故障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测距方法在噪声和不同接地电阻、故障类型下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且测距结果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 冠豪猪优化算法 Teager-Kaiser能量算子 模量时间差值 故障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一致性算法的孤岛微电网控制策略
15
作者 李泽文 毛紫玲 +2 位作者 王远川 傅俊诚 夏翊翔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4-191,共8页
基于经典一致性控制的孤岛微电网系统的收敛速度慢,而现有的改进一致性算法难以适应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等需求。针对此问题,首先提出一种改进一致性算法,引入总体偏差消除项,在不改变原有拓扑结构的情况下,实现各分布式电源间的信... 基于经典一致性控制的孤岛微电网系统的收敛速度慢,而现有的改进一致性算法难以适应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等需求。针对此问题,首先提出一种改进一致性算法,引入总体偏差消除项,在不改变原有拓扑结构的情况下,实现各分布式电源间的信息交换和总体偏差消除项获取,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改进一致性算法的稳定性;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一致性算法的控制策略,实现了孤岛微电网的频率稳定和精确功率分配;最后搭建孤岛微电网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以及在收敛速度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微电网 改进一致性算法 分布式控制 有功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系统紧急切机稳控策略生成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琴 徐光虎 +3 位作者 夏尚学 杨欢欢 赵青春 黄河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6,共8页
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改变着电力系统的结构,使得系统稳定机理变得更加复杂。为解决新能源电力系统存在的功角稳定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系统紧急切机稳控策略生成方法。首先,归纳并提出电力系统紧急控制切机动作策略以... 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改变着电力系统的结构,使得系统稳定机理变得更加复杂。为解决新能源电力系统存在的功角稳定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系统紧急切机稳控策略生成方法。首先,归纳并提出电力系统紧急控制切机动作策略以及涉及的安全约束,并将电力系统稳控模型转换为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再采用特征评估与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方法筛选出最典型的特征数据;随后,为提高稳控策略智能体的训练效率,提出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DDPG)算法的稳控策略训练框架;最后,在IEEE 39节点系统和某实际电网中进行测试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所提方法能够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对故障的响应,自动调整生成切机稳控策略,在决策效果和效率方面都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稳控策略 强化学习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 马尔科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场协调控制架构及算法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佶 邓钰婷 +2 位作者 耿子越 吕文茜 苗世洪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共18页
随着风电并网规模的增长,电力系统稳定性面临更多挑战,迫切需要高效的风电集群协调控制技术。首先分析频率控制、功率平滑控制、电压控制、最大功率输出控制等风电集群协调场景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分散式、集中式和分布式风电集... 随着风电并网规模的增长,电力系统稳定性面临更多挑战,迫切需要高效的风电集群协调控制技术。首先分析频率控制、功率平滑控制、电压控制、最大功率输出控制等风电集群协调场景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分散式、集中式和分布式风电集群协调控制框架的性能,探讨新型控制框架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接下来,综述风电集群协调控制实现算法,包括模糊算法、一致性算法、模型预测控制、交替方向乘子法、人工智能算法、群智能算法等,讨论不同算法的适用场景;最后,展望风电集群协调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跨学科融合的实现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协调控制 控制框架 算法 跨学科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自适应同步控制的锂电池一阶RC模型参数在线辨识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延增 徐东辉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0-198,共9页
由于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动态性、慢时变性及强非线性特点,导致在线辨识锂电池一阶RC模型未知参数存在精确度低、实时性差等难题。为此,首先利用荷控忆阻器与一阶RC模型建立基于荷控忆阻器的一阶RC模型混沌系统,调整荷控忆阻器... 由于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动态性、慢时变性及强非线性特点,导致在线辨识锂电池一阶RC模型未知参数存在精确度低、实时性差等难题。为此,首先利用荷控忆阻器与一阶RC模型建立基于荷控忆阻器的一阶RC模型混沌系统,调整荷控忆阻器参数使该系统进入混沌状态,并分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然后构建混沌系统未知参数的自适应控制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基于荷控忆阻器的一阶RC模型混沌系统中,实时在线辨识锂电池一阶RC模型未知参数,获得有效的辨识值。有效克服传统估计算法受数据样本空间大小的限制,同时受环境温度、行驶路况、负载状况及电池材料情况等影响。最后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混沌系统具有丰富的动力学特性,所提未知参数的自适应控制规律辨识算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准确性、鲁棒性及较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等效电路模型 混沌系统 参数辨识 健康状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超大功率的光储充换电站选址定容方法
19
作者 刘晓楠 张剑 +5 位作者 张智达 多葭宁 程杉 郝爽 赵越 王豪杰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6,共10页
现有研究在超大功率充换电站的规划中对用户行为差异性和随机性刻画不全面,且缺乏对站内光伏、储能等分布式灵活资源协同规划的考虑。为此,提出一种计及多耦合因素的光储充换一体化电站双层选址定容方法。首先,构建了考虑用户出行特性... 现有研究在超大功率充换电站的规划中对用户行为差异性和随机性刻画不全面,且缺乏对站内光伏、储能等分布式灵活资源协同规划的考虑。为此,提出一种计及多耦合因素的光储充换一体化电站双层选址定容方法。首先,构建了考虑用户出行特性、温度与实时路况等因素的电动汽车充换电负荷预测模型;其次,为兼顾用户充、换电需求与配电网安全经济发展,将光伏、储能设施作为能量缓冲装置,对其进行精细化出力建模;再次,构建光储充-换电站双层规划模型,其上层模型以充换电站年化收益最优为目标,进行选址,下层模型以用户到站的距离最短为目标,确定各充-换电站的服务范围,并将结果反馈给上层,结合预测结果进行定容优化;最后,以路网与IEEE 33节点配电网耦合拓扑结构为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使超大功率充电设施合理接入充换电站,为城市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功率 负荷预测 光储充换一体化 选址定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电阻的独立直流微电网有源阻尼控制
20
作者 唐欣 王帅 +1 位作者 李珍 黄欣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199,210,共9页
独立直流微电网中存在的大量恒功率负载(constant power load,CPL)会减小直流微网的阻尼,易引发母线电压的振荡甚至大幅跌落。为此,提出一种有源阻尼方法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在不增加传感器的前提下,通过在储能电池变换器端口处并联虚... 独立直流微电网中存在的大量恒功率负载(constant power load,CPL)会减小直流微网的阻尼,易引发母线电压的振荡甚至大幅跌落。为此,提出一种有源阻尼方法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在不增加传感器的前提下,通过在储能电池变换器端口处并联虚拟电阻来提高变换器的阻尼,从而抑制其谐振峰值;给出有源阻尼参数的设计方法,并利用频率稳定判据分析所提并联虚拟电阻方法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还通过仿真对比传统的阻尼方法与本文所提方法的性能。实验结果验证了并联虚拟电阻方法可在较宽频段有效提高独立直流微电网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恒功率负载 振荡 稳定性分析 有源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