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938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来植物刺果瓜的入侵策略与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梅 丛培东 +2 位作者 刘宇嘉 王鹏 刘利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3,共7页
刺果瓜是原产于美国东北部的一年生草质藤本攀援植物,最初因其观赏价值高而被广泛种植,现已扩散至欧洲、亚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给当地植物的生长造成严重威胁。由于入侵性极强,刺果瓜已经演变成有害的入侵杂草,严重危害我国农业生产、... 刺果瓜是原产于美国东北部的一年生草质藤本攀援植物,最初因其观赏价值高而被广泛种植,现已扩散至欧洲、亚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给当地植物的生长造成严重威胁。由于入侵性极强,刺果瓜已经演变成有害的入侵杂草,严重危害我国农业生产、城市绿化及生态环境。目前,对刺果瓜的入侵策略尚无系统的认识,本文通过综述刺果瓜的分布危害、营养和繁殖生长策略、竞争策略以及防治应用等研究现状,归纳其入侵策略和防治进展,以期为刺果瓜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结果发现:刺果瓜成功入侵的关键在于多样化的适应策略和较强的传播扩散能力;其对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在于攀援绞杀性和占据不同生态位;刺果瓜防治主要包括人工拔除、化学和生物防治等方法;刺果瓜在土壤修复、医药价值、农业利用等方面已有所应用。未来应加强刺果瓜在自然生境中的适应机制、应用开发和防治技术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果瓜 外来植物 入侵策略 防治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发现外来入侵害虫——南美番茄潜叶蛾(鳞翅目:麦蛾科) 被引量:115
2
作者 张桂芬 马德英 +5 位作者 刘万学 王玉生 付文君 王俊 高有华 万方浩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2019年第3期200-203,共4页
2017年8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露地鲜食番茄上发现一种鳞翅目害虫,以幼虫潜食叶肉、蛀食果实,经鉴定为南美番茄潜叶蛾。该害虫原产南美洲的秘鲁,2006年入侵欧洲的西班牙,截至2017年5月,已在南美洲、欧洲、非洲、中美洲... 2017年8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露地鲜食番茄上发现一种鳞翅目害虫,以幼虫潜食叶肉、蛀食果实,经鉴定为南美番茄潜叶蛾。该害虫原产南美洲的秘鲁,2006年入侵欧洲的西班牙,截至2017年5月,已在南美洲、欧洲、非洲、中美洲和亚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严重危害鲜食番茄、加工番茄和樱桃番茄/圣女果,产量损失最高可达80%~100%。本文提供了南美番茄潜叶蛾的危害情况及主要形态鉴定特征,提出了防范其进一步扩散危害的措施建议以及今后应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植物检疫、发生分布调查、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天敌资源挖掘利用等,以为积极应对南美番茄潜叶蛾对我国农业生产安全的威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害虫 南美番茄潜叶蛾 番茄 中国 麦蛾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大陆的入侵现状 被引量:32
3
作者 冼晓青 王瑞 +5 位作者 陈宝雄 张宏斌 李垚奎 万方浩 张桂芬 刘万学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6,共8页
【目的】明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大陆发生分布现状,为我国制定外来入侵物种管控对象和分级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在线数据库系统、文献报道以及外来入侵物种本底调查结果,采... 【目的】明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大陆发生分布现状,为我国制定外来入侵物种管控对象和分级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在线数据库系统、文献报道以及外来入侵物种本底调查结果,采用分类统计方法,对物种的分类地位、原产地、在我国的入侵状态及其所在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结果】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已有82种在我国发生分布,包括本地种33种、外来入侵种32种、外来非入侵种16种,以及未明确入侵状态1种。其中,32种外来入侵种包括陆生无脊椎动物8种、哺乳动物2种、鱼类2种、两栖动物1种、爬行动物1种、水生无脊椎动物2种、陆生植物9种、水生植物4种、真菌1种、卵菌1种和病毒1种。以上物种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而较少分布在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约75%物种分布在农田、城镇、森林和湿地4类生态系统。【结论】建议外来入侵物种管理部门重点关注尚未在国内发生分布的18种潜在外来入侵物种,并列入国家外来入侵物种相关管理对象,严防其传入与扩散;严密监控国内已发生且具有潜在危险的外来物种,防止其向可能入侵的生态系统边缘扩散;继续对在国内已发生的外来入侵种实施区域性分级控制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地种 外来入侵种 外来非入侵种 原产地 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毁灭性检疫害虫番茄潜叶蛾的生物生态学及危害与控制 被引量:114
4
作者 张桂芬 刘万学 +3 位作者 万方浩 冼晓青 张毅波 郭建洋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第3期155-163,共9页
番茄潜叶蛾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严重危害多种茄科作物,是最具毁灭性的世界检疫性害虫,严重发生地块番茄减产80%~100%。该虫主要借助农产品的贸易活动进行远距离传播扩散。截至2017年,番茄潜叶蛾已在全世界的85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以及在2... 番茄潜叶蛾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严重危害多种茄科作物,是最具毁灭性的世界检疫性害虫,严重发生地块番茄减产80%~100%。该虫主要借助农产品的贸易活动进行远距离传播扩散。截至2017年,番茄潜叶蛾已在全世界的85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以及在22个国家和地区疑似发生)。目前,我国尚没有该虫分布,然而其一旦入侵,将对我国的番茄和马铃薯产业构成巨大威胁。从番茄潜叶蛾寄主范围、危害特点及造成的经济损失、生物生态学习性、地理分布和传播扩散途径、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该虫的有效防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检疫性害虫 番茄害虫 生物生态学 地理分布 传播扩散途径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刺萼龙葵的入侵特征与防治策略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全来 曹伟 +5 位作者 张悦 金永焕 王永翠 马瑛培 陈辉 崔雪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4-322,共9页
刺萼龙葵是原产于北美洲的恶性外来入侵植物,在世界各地广为分布,已入侵我国北方地区,严重威胁我国农牧业安全,亟待明确刺萼龙葵入侵过程与危害,为我国制定刺萼龙葵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本文对刺萼龙葵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传播途径、入... 刺萼龙葵是原产于北美洲的恶性外来入侵植物,在世界各地广为分布,已入侵我国北方地区,严重威胁我国农牧业安全,亟待明确刺萼龙葵入侵过程与危害,为我国制定刺萼龙葵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本文对刺萼龙葵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传播途径、入侵历史和分布特征、危害、现有防除措施及存在等问题进行综述。刺萼龙葵具有花期长、花粉萌发率和结实率高、果实和种子产量大等高繁殖能力特征;能适应多变气候和异质性生境;具有自体传播、风力传播、水力传播、动物传播和人为传播等多种传播途径;已先后入侵了我国9个省级行政区的55个区县,向华北、华中和华东快速入侵的可能性高;刺萼龙葵的植株及分泌物对人畜安全、动物皮毛质量、草地植被结构、农作物产量等方面造成严重危害,并帮助传播植物病虫害。然而,现有的化学和物理防除措施仍不能彻底遏制传播、消除危害和保障生产。为有效防除刺萼龙葵,应开展刺萼龙葵入侵风险评估,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制定防治措施,加强入侵机制和防控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萼龙葵 生物生态学特性 传播途径 入侵特征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C曲线形状在生态位模型评价中的重要性——以美国白蛾为例 被引量:51
6
作者 朱耿平 范靖宇 +2 位作者 王梦琳 陈敏 乔慧捷 生物安全学报 2017年第3期184-190,共7页
【目的】生态位模型在生物地理学、入侵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被越来越多地用于预测物种潜在分布和现实分布的研究中。本文以美国白蛾为例介绍pROC方案在生态位模型评价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以期对物种潜在分布预测进行... 【目的】生态位模型在生物地理学、入侵生物学和保护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被越来越多地用于预测物种潜在分布和现实分布的研究中。本文以美国白蛾为例介绍pROC方案在生态位模型评价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以期对物种潜在分布预测进行合理的评价,促进生态位模型在我国的合理运用和发展。【方法】介绍ROC曲线和AUC值基本原理,总结其在生态位模型评价中的应用,从物种存在分布点和不存在分布点的可信度出发,分析AUC值用于模型评价的优点和不足,最后介绍局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线下面积方案(pROC方案)来弥补传统AUC值的不足。【结果】AUC值虽独立于阈值,但因其综合灵敏度和特异度,而屏蔽这2个指标各自的特征,不能分别评估预测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对遗漏率和记账错率不能进行权衡,会误导使用者对模型的评价。与AUC值相比,ROC曲线的形状更具有价值,蕴含丰富的模型评价信息。【结论】模型评价需要将灵敏度和特异度区别对待,ROC曲线形状比AUC值在生态位模型评价中更为重要,pROC方案相对于传统AUC值具有优势,但容易对过度模拟做出不当判断。模型评价与作者研究目的密切相关:当以预测物种潜在分布为目的时(如入侵物种潜在分布、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的影响和谱系生物地理学),模型评价应当给予灵敏度(或者遗漏率)更多的权重;当以预测物种现实分布为目的时(如保护区界定和濒危物种引入),模型评价应当给予灵敏度和特异度同等的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模型 灵敏度 特异度 ROC曲线 AUC值 遗漏错误 记账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林地薇甘菊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云琴 季梅 +3 位作者 刘凌 户连荣 张知晓 泽桑梓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薇甘菊是世界十大有害杂草之一,引起广泛关注,因其入侵能力强,给入侵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威胁。本文系统总结云南省林地薇甘菊防治研究进展:开发出"林地薇甘菊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和"薇甘菊风险评估管理信息系统"... 薇甘菊是世界十大有害杂草之一,引起广泛关注,因其入侵能力强,给入侵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威胁。本文系统总结云南省林地薇甘菊防治研究进展:开发出"林地薇甘菊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和"薇甘菊风险评估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了薇甘菊在云南省潜在分布区域预测的可靠性;筛选及复配出林地防效好的森草净+2,4-D钠盐,对土壤相对较为安全的2,4-D+敌草快复合药剂;选用旱冬瓜、千果榄仁、柱花草等替代控制薇甘菊,防控的同时还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发现薇甘菊颈盲蝽是控制薇甘菊的专化性强且取食量大的重要天敌昆虫,实现了对薇甘菊种子扩散和无性传播的有效控制。对薇甘菊的防治,集成了监测预警、应急除治、生物防治、生态修复技术,形成林地薇甘菊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但其防控仍是局部的,未来还需要不断突破,使对薇甘菊的局部应急防控逐步转为大面积的持续生态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林地 薇甘菊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检疫性害虫南洋臀纹粉蚧在中国大陆扩散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桂芬 王玉生 +3 位作者 田虎 冼晓青 刘万学 万方浩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2019年第2期121-126,共6页
南洋臀纹粉蚧,又称咖啡粉蚧、可可粉蚧、紫粉蚧,主要危害饮料作物、果树、蔬菜和园林树木,是新近入侵中国大陆的一种危险性检疫性害虫,2012年以来在中国大陆的云南、海南等地陆续被发现。本文介绍了南洋臀纹粉蚧的识别特征、危害特性、... 南洋臀纹粉蚧,又称咖啡粉蚧、可可粉蚧、紫粉蚧,主要危害饮料作物、果树、蔬菜和园林树木,是新近入侵中国大陆的一种危险性检疫性害虫,2012年以来在中国大陆的云南、海南等地陆续被发现。本文介绍了南洋臀纹粉蚧的识别特征、危害特性、寄主植物种类、生物生态学特点、地理分布范围、传播扩散途径和防治措施等,为预防该虫在我国的进一步蔓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粉蚧 咖啡粉蚧 紫粉蚧 检疫性有害生物 入侵害虫 地理分布 传播途径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绿江口湿地外来入侵植物区系、生活型及种类特征 被引量:8
9
作者 刘利 张梅 +3 位作者 姚有庆 季长波 王鹏 杨东霞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1-347,共7页
【目的】鸭绿江口湿地沿边沿海,生物入侵形势严峻,本文旨在探究其外来入侵植物特征的基本信息,为我国北方滨海湿地入侵植物防控提供支持和参考。【方法】基于植物地理学理论和外业实地踏查法,同时结合文献查阅和咨询法,研究鸭绿江口湿... 【目的】鸭绿江口湿地沿边沿海,生物入侵形势严峻,本文旨在探究其外来入侵植物特征的基本信息,为我国北方滨海湿地入侵植物防控提供支持和参考。【方法】基于植物地理学理论和外业实地踏查法,同时结合文献查阅和咨询法,研究鸭绿江口湿地外来入侵植物区系、生活型和种类特征。【结果】鸭绿江口湿地外来入侵植物共有33种,隶属11科26属,其中菊科、豆科和苋科是入侵植物的优势科,占总种数的57.57%;植物科的区系以世界分布型为主,属的区系以泛热带、世界分布型占主导地位;原产于美洲的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51.52%;生长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90.91%;生活型以地面芽和一年生植物种数最多,占总种数的87.87%;果实以瘦果类型居多,占总种数的27.27%;扩散方式以混合传播和风力传播为主,占63.63%;湿地内入侵植物危害等级以恶性入侵(Ⅰ级)和严重入侵种(Ⅱ级)为主,占总种数的39.4%。【结论】鸭绿江口湿地外来入侵植物种类以菊科、豆科和苋科为主;原产美洲最多,以草本植物为主,混合传播和风力传播占优,危害严重的种类多。应加强入侵植物监测和预警,并结合河口、海岸等生境治理,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湿地 植物区系 生活型 鸭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鳞翅目:织蛾科)传入中国 被引量:41
10
作者 吕宝乾 严珍 +4 位作者 金启安 温海波 符悦冠 李伟东 彭正强 生物安全学报 2013年第1期17-22,共6页
【背景】椰子织蛾是棕榈植物上的主要害虫。该害虫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危害严重,现已入侵泰国。【方法】在收集、整理椰子织蛾原产地或已知入侵地的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等信息的基础上,介绍了椰子织蛾的主要形态特征、寄主、分布、生物... 【背景】椰子织蛾是棕榈植物上的主要害虫。该害虫在印度和斯里兰卡危害严重,现已入侵泰国。【方法】在收集、整理椰子织蛾原产地或已知入侵地的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等信息的基础上,介绍了椰子织蛾的主要形态特征、寄主、分布、生物特性,并对该有害生物入侵我国的风险及后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椰子织蛾幼虫通常为5龄,大多在棕榈植物叶背面为害。卵期约为5d,幼虫期约为42d,蛹期约为12d,成虫产卵约为137粒。从适生性风险角度看,目前椰子织蛾在南亚和东南亚棕榈植物分布区危害严重,我国南方棕榈植物产区具有相似的生物气候,是椰子织蛾潜在的地理分布区;从传入扩散风险角度看,椰子织蛾成虫能够飞翔,且我国与该害虫发生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的贸易日益频繁,加大了该害虫传入我国的可能性;从经济与生态风险角度看,椰子织蛾入侵我国后将危害椰子等棕榈植物,给相关产业带来损失,影响从业人员收入,同时影响本地生态环境,可能导致生态灾害。【结论与意义】椰子织蛾有入侵我国的可能,有效的检疫管理措施是防范其入侵的主要手段。生物防治是治理该害虫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织蛾 棕榈植物 风险分析 检疫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外来入侵杂草在我国的分布危害格局与可持续治理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瑞 周忠实 +6 位作者 张国良 郭建英 高尚宾 孙玉芳 付卫东 张付斗 万方浩 生物安全学报 2018年第4期317-320,共4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生物入侵的危害日趋严重(Paini et al.,2016)。生物入侵的防控已成为21世纪全球各国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和科学研究的热点。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生物入侵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万方浩等,2011)。外来生物入侵已经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生物入侵的危害日趋严重(Paini et al.,2016)。生物入侵的防控已成为21世纪全球各国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和科学研究的热点。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生物入侵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万方浩等,2011)。外来生物入侵已经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危害,而且还在随着国际交流的发展不断增强(万方浩等,2009)。由于我国地理环境多样,为不同物种的入侵提供了天然生境。因此,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入侵物种,这些物种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杂草 入侵危害 可持续治理 外来生物入侵 入侵物种 科学研究 农业生产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甘膦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毒性 被引量:22
12
作者 傅建炜 史梦竹 +2 位作者 李建宇 游泳 魏辉 生物安全学报 2013年第2期119-122,共4页
【背景】草甘膦是一种灭生性除草剂,对防治多年生杂草效果明显。近年来,草甘膦被广泛用于防治鱼塘水生杂草,其对鱼类的安全性逐渐受到关注。【方法】采用半静态法测试了草甘膦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急性毒性,并计算出其对草鱼、鲢鱼和鲫... 【背景】草甘膦是一种灭生性除草剂,对防治多年生杂草效果明显。近年来,草甘膦被广泛用于防治鱼塘水生杂草,其对鱼类的安全性逐渐受到关注。【方法】采用半静态法测试了草甘膦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急性毒性,并计算出其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安全浓度。【结果】随着受试鱼苗在药液中暴露时间的延长,LC50值逐渐减小;草甘膦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96hLC50值分别为0.2518、0.2588和0.2599mg·L-1;草甘膦对草鱼、鲢鱼和鲫鱼的安全浓度分别为0.0252、0.0259和0.0260mg·L-1。【结论与意义】草甘膦对草鱼、鲢鱼和鲫鱼高毒,该结果对指导淡水养殖区杂草防除时科学使用草甘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草鱼 鲢鱼 鲫鱼 急性毒性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水象甲在新疆的潜在分布及适生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丁新华 李超 +6 位作者 王小武 付开赟 吐尔逊·阿合买提 黄红梅 木拉提·塔里木别克 何江 郭文超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2019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通过精准开展稻水象甲在新疆荒漠绿洲稻区的适生性研究,旨在为新疆地区该重大外来有害生物的科学防控提供指导。【方法】基于19个环境因子和64个稻水象甲在新疆及内地重要代表性发生地的最新地理分布点信息,采用MaxEnt模型与Arc... 【目的】通过精准开展稻水象甲在新疆荒漠绿洲稻区的适生性研究,旨在为新疆地区该重大外来有害生物的科学防控提供指导。【方法】基于19个环境因子和64个稻水象甲在新疆及内地重要代表性发生地的最新地理分布点信息,采用MaxEnt模型与ArcGIS 10.2软件进行具体分析,预测稻水象甲在新疆的最新潜在分布区,并划分风险等级。【结果】稻水象甲在新疆荒漠绿洲稻区的适生区域主要集中在北疆天山北坡和伊犁河谷一带,以及南疆阿克苏地区和克州的部分区域,其非适生区占新疆总面积的79.97%,低适生区占7.34%,适生区占10.84%,高适生区则仅占1.85%。【结论】稻水象甲在新疆继续扩散的趋势与危害风险依然较大,其中,年平均温(bio1)、等温性(bio3)、最湿季平均温(bio8)、最暖季的降雨量(bio18)和最热月的高温(bio5)是影响稻水象甲在新疆潜在扩散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稻水象甲 MaxEnt模型 适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草和空心莲子草分布与区域减灾策略 被引量:17
14
作者 周忠实 郭建英 +12 位作者 李保平 孟玲 傅建炜 陈红松 马明勇 史梦竹 李敏 郭薇 罗敏 郑兴汶 郑海燕 罗源华 万方浩 生物安全学报 2011年第4期263-266,共4页
当今世界,生物入侵已成为与各国政治、经济、生态与文化紧密相关的热点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不断加剧。生物入侵给全世界带来的经济损失占全球GDP的1.5%。因此,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减灾策略 全球经济一体化 豚草 生物入侵 外来有害生物 经济损失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集植物在害虫治理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5
作者 梁齐 鲁艳辉 +5 位作者 何晓婵 郑许松 徐红星 杨亚军 田俊策 吕仲贤 生物安全学报 2015年第3期184-193,共10页
诱集植物作为一种传统的害虫治理工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重要性也随着时间推移日益凸显。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特点、应用、优势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综述了诱集植物在害虫生态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以香根草为例具体... 诱集植物作为一种传统的害虫治理工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重要性也随着时间推移日益凸显。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特点、应用、优势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综述了诱集植物在害虫生态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以香根草为例具体说明了诱集植物的应用方法,为诱集植物的利用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集植物 生态系统 生物防治 研究进展 香根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蠹蛾在中国的扩散与危害 被引量:21
16
作者 徐婧 刘伟 +2 位作者 刘慧 吴立峰 张润志 生物安全学报 2015年第4期327-336,共10页
【背景】苹果蠹蛾原产于欧亚大陆,是世界著名的严重危害苹果生产的入侵害虫,也是中国的重要对外检疫性有害生物。【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历史文献、资料,并于2005~2013年使用标准性信息素诱芯对全国各苹果、梨主产区的苹果蠹蛾发生情况进... 【背景】苹果蠹蛾原产于欧亚大陆,是世界著名的严重危害苹果生产的入侵害虫,也是中国的重要对外检疫性有害生物。【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历史文献、资料,并于2005~2013年使用标准性信息素诱芯对全国各苹果、梨主产区的苹果蠹蛾发生情况进行系统监测,明确该虫在我国的分布现状及扩散历史;此外,使用特定公式对苹果蠹蛾在发生区造成的当前经济损失和扩散完成后的潜在经济损失进行了系统评估,以明确该虫在我国的现有和潜在危害。【结果】苹果蠹蛾于1953年首次在中国新疆被发现,目前在中国分布于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黑龙江、辽宁和吉林7省的144个县(市、区、旗),主要集中分布在东经74.56°~106.8°以及东经120.02°~132.95°,发生面积约49410 hm^2;经济损失评估结果显示,苹果蠹蛾导致中国苹果和梨的潜在减产数量为185.01万和81.33万t。【结论与意义】该虫已在中国形成东西2个分布区,对占据中国苹果产量80%的西北黄土高原(陕西为主)和渤海湾(山东、河北、辽宁为主)两大苹果主产区构成了严重威胁,须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蠹蛾 入侵生物 中国 分布 扩散 经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潜在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的SS-COⅠ快速检测技术 被引量:25
17
作者 张桂芬 刘万学 +2 位作者 郭建洋 张毅波 万方浩 生物安全学报 2013年第2期80-85,共6页
【背景】番茄潜叶蛾是源自南美洲的一种最具毁灭性的世界性入侵害虫,其适生区范围广,且与其他潜叶类昆虫难以准确、快速识别。【方法】以田间常见的其他6种潜叶类害虫为对照,采用基于mtDNA COⅠ基因的种特异性SS-COⅠ方法,研究番茄潜叶... 【背景】番茄潜叶蛾是源自南美洲的一种最具毁灭性的世界性入侵害虫,其适生区范围广,且与其他潜叶类昆虫难以准确、快速识别。【方法】以田间常见的其他6种潜叶类害虫为对照,采用基于mtDNA COⅠ基因的种特异性SS-COⅠ方法,研究番茄潜叶蛾快速分子检测技术。【结果】种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SS-COⅠ引物只对番茄潜叶蛾mtDNA具有扩增能力,对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三叶草斑潜蝇、葱斑潜蝇、豌豆潜叶蝇、桃潜叶蛾等其他潜叶类害虫不具有扩增效果。该引物不仅对成虫和单粒卵具有很好的扩增效能,对单根触角、头部、胸部、腹部以及翅和足等成虫残体亦具有同样的扩增能力,其最低检出阈值为312.5pg·μL-1。【结论与意义】该方法在有效防范番茄潜叶蛾侵入我国,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中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潜在入侵生物 种特异性SS-COⅠ引物 分子检测 快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林外来入侵生物的发生现状、趋势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8
作者 郭文超 张祥林 +5 位作者 吴卫 张伟 付开赟 吐尔逊·阿合买提 丁新华 依米提·热苏力 生物安全学报 2017年第1期1-11,共11页
新疆属于我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荒漠绿洲是其农林业发展的主要载体。由于特殊的地理生态和区位优势,新疆成为我国遭受农林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研究表明,近66年来新疆农林外来入侵生物多达95种。近些年,生物入侵呈... 新疆属于我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荒漠绿洲是其农林业发展的主要载体。由于特殊的地理生态和区位优势,新疆成为我国遭受农林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研究表明,近66年来新疆农林外来入侵生物多达95种。近些年,生物入侵呈现间隔期越来越短、突发性疫情频率越来越高的特点;特别是自1990年以来,新疆农林外来入侵生物呈暴发式增长态势,这一时期传入该地区的农林外来入侵生物有75种,占农林外来入侵生物总量的78.95%,新入侵生物种类年平均2.88种。农林外来生物入侵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对新疆农业和林业生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对新疆农业生产发展状况、地理生态特点和区位优势进行分析,结合新疆农林外来入侵生物发生现状、趋势及其研究进展,提出新疆乃至我国西北荒漠绿洲生态区未来农林外来生物研究的主要方向和目标,以期为有效遏制农林外来生物入侵和危害,以及保障新疆乃至全国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西北荒漠绿洲 一带一路 外来入侵生物 潜在风险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诱剂和黄板对设施蔬菜烟粉虱诱集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2
19
作者 周福才 周建华 +4 位作者 杨爱民 衡森 陈学好 张建军 何菁 生物安全学报 2015年第1期51-56,共6页
【背景】烟粉虱是设施茄果类蔬菜上的重要害虫。【方法】在温室辣椒和黄瓜田中,研究3种方式(悬挂性诱剂、黄板和性诱剂+黄板)对烟粉虱的诱集作用。【结果】性诱剂和黄板对烟粉虱均有较好的诱杀效果,在黄瓜田悬挂性诱剂和黄板4 h后,... 【背景】烟粉虱是设施茄果类蔬菜上的重要害虫。【方法】在温室辣椒和黄瓜田中,研究3种方式(悬挂性诱剂、黄板和性诱剂+黄板)对烟粉虱的诱集作用。【结果】性诱剂和黄板对烟粉虱均有较好的诱杀效果,在黄瓜田悬挂性诱剂和黄板4 h后,性诱剂、黄板、性诱剂+黄板上分别诱集到烟粉虱成虫13.80、7.40和31.20头;随着悬挂时间的延长,诱虫量逐渐增多,悬挂24 h后,3种方式的诱集量分别达到32.20、31.80和52.80头。在48 h以内,性诱剂诱虫量明显多于黄板,但48 h后黄板上的诱集量明显多于性诱剂。对黄瓜上残留成虫的性比调查发现,诱集处理24 h后,悬挂性诱剂和性诱剂+黄板的黄瓜上烟粉虱性比分别为4.05∶1和3.31∶1,而悬挂黄板的黄瓜上烟粉虱性比接近1∶1。不论是性诱剂还是黄板,1 d中以10:00-14:00之间对烟粉虱的诱集量最大。性诱剂不同悬挂高度对烟粉虱的诱集效果不同,在辣椒田,性诱剂白板的下端与辣椒顶部冠层叶相平时对烟粉虱的诱集量显著多于白板下端高出辣椒顶部冠层叶上部10 cm与50 cm的处理。诱集处理4 d后,性诱剂、黄板和性诱剂+黄板对蔬菜烟粉虱的校正防效分别为68.18%、60.42%和77.40%。【结论与意义】性诱剂对烟粉虱雄虫有强烈的专性诱集作用,黄板和性诱剂联用对烟粉虱的诱集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蔬菜 烟粉虱 性诱剂 黄板 无公害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加孔雀草入侵生态风险评估及其管理措施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瑞海 张国良 +2 位作者 宋振 王忠辉 付卫东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2019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印加孔雀草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洲,现已在我国多个地区发现,局部呈现生态危害。分析印加孔雀草生态适应性特点,可以有针对地提出其风险指标体系和判断标准,确定其危险级别。【方法】对印加孔雀草的分布、危害情况及... 【目的】印加孔雀草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洲,现已在我国多个地区发现,局部呈现生态危害。分析印加孔雀草生态适应性特点,可以有针对地提出其风险指标体系和判断标准,确定其危险级别。【方法】对印加孔雀草的分布、危害情况及生物学特性进行调查,定性分析其生态适应性特点,定量分析评估其生态风险,确定其危险级别。【结果】根据风险指标体系准则层的赋值,其中入侵性R_1为83,适应性R_2为88,扩散性R_3为65,危害性R_4为84,计算得出印加孔雀草风险值(R)=80>61,属于具有危害性和侵入性的物种。【结论】印加孔雀草为具有危害性和侵入性的物种,应严格禁止引入。由于该植物已经传入我国,应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开展检疫、监测和灭除,防止其传入其他还未发生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加孔雀草 风险评估 管理措施 入侵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