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848篇文章
< 1 2 2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胫骨隧道角度重建后交叉韧带术后移植物应力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媛 王腾骄 +3 位作者 薛军 李志强 高林翼 武建康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1期12-23,共12页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不同胫骨隧道角度解剖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PCL)术后移植物的应力分布及胫骨隧道的变化情况,从生物力学角度寻找最优的胫骨隧道角度。方法选择1例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膝关节伸直位的CT和MRI图像,通过Mimics、Ge...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不同胫骨隧道角度解剖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PCL)术后移植物的应力分布及胫骨隧道的变化情况,从生物力学角度寻找最优的胫骨隧道角度。方法选择1例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膝关节伸直位的CT和MRI图像,通过Mimics、Geomagic、Solidworks软件构建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模拟PCL解剖单束重建。在矢状位上分别建立40°、45°、50°、55°、60°胫骨隧道,然后导入ANSYS软件对三维重建的膝关节分别施加5种模式的应力:在股骨顶端施加750 N的纵向载荷;胫骨远端施加10 N·m内外翻扭矩、5 N·m内外旋扭矩,分析在不同胫骨隧道角度下,移植物在胫骨隧道出口处的应力的分布情况及胫骨隧道的变化。结果移植物的最大等效应力和切应力主要分布在股骨隧道入口的后侧和胫骨隧道出口的前侧(等效应力在股骨端施加轴向扭矩、膝内翻、膝外翻、膝内旋、膝外旋,TTA为40°、45°、50°、55°、60°时分别为17.94、21.64、26.89、22.23、17.51 MPa,6.14、5.66、6.64、6.67、2.76 MPa,6.87、7.30、8.82、7.48、7.72 MPa,14.45、16.91、21.64、17.02、13.91 MPa,9.66、11.19、14.46、10.75、8.90 MPa;切应力在股骨端施加轴向扭矩、膝内翻、膝外翻、膝内旋、膝外旋,TTA为40°、45°、50°、55°、60°时分别为2.87、3.47、3.01、3.36、3.22 MPa,1.21、1.44、1.25、1.39、0.49,0.58、0.66、0.67、0.71、0.65 MPa,2.09、2.33、2.10、2.28、2.04 MPa,4.06、4.47、6.39、4.21、3.67 MPa)。不同胫骨隧道角度重建PCL后移植物的最大主应力主要位于股骨隧道入口的前后侧和胫骨隧道出口的前侧(在股骨端施加轴向扭矩、膝内翻、膝外翻、膝内旋、膝外旋,TTA为40°、45°、50°、55°、60°时分别为24.22、28.33、34.11、27.14、25.48 MPa,7.81、7.26、8.32、8.15、3.36 MPa,8.78、9.01、10.90、9.05、10.28 MPa,20.06、22.97,、27.75、21.43、20.60 MPa,3.34、3.37、3.39、3.26、2.55 MPa)。胫骨隧道出口的最大等效应力分布在隧道壁的前侧和后侧(在股骨端施加轴向扭矩、膝内翻、膝外翻、膝内旋、膝外旋,TTA为40°、45°、50°、55°、60°时分别为18.16、17.73、16.20、16.32,、12.52 MPa,9.24、9.03、8.31、8.22、2.36 MPa,10.54、10.52、10.04、9.97、9.81 MPa,10.70、10.94、9.92、10.09、7.53 MPa,5.22、5.89、6.00、6.17、6.06 MPa)。结论当胫骨隧道角度在50°附近时可以缓解移植物应力及胫骨隧道出口周围的应力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重建 胫骨隧道 移植物 应力分布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含BMP3软骨钉制备及其对兔股骨软骨缺损修复的研究
2
作者 刘伟伟 丁力 +6 位作者 刘大卫 崔晓雪 史梦柔 陈斌 李昕 唐瑞辰 王长江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2期142-149,共8页
目的制备一种以牛心包和牛松质骨为原料且含BMP3的软骨钉,并观察其对兔软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牛心包和牛松质骨经处理后复合加入提纯的BMP3牛皮质骨粗提取物制成软骨钉。选择雄性日本大耳白兔22只,兔龄120~150 d;体质量2.5~3.0 kg。... 目的制备一种以牛心包和牛松质骨为原料且含BMP3的软骨钉,并观察其对兔软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牛心包和牛松质骨经处理后复合加入提纯的BMP3牛皮质骨粗提取物制成软骨钉。选择雄性日本大耳白兔22只,兔龄120~150 d;体质量2.5~3.0 kg。在其股骨关节面内侧髁钻直径4 mm、深度8 mm孔,左侧植入软骨钉(样品组,22个植入点),右侧仅钻孔操作(模型组,12个植入点)或不处理(空白对照组,10个植入点)。植入后8周、12周分别处死半数动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植入部位的局部组织反应和新生软骨情况,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软骨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Ⅱ型胶原蛋白(COLⅡ)表达。结果①苏木精-伊红染色:植入后8周模型组关节局部缺损明显,未见明显软骨组织形成;样品组植入材料周围可见少量软骨组织形成,软骨细胞排列较为紊乱。植入后12周模型组关节缺损部位表面少量软骨组织形成,软骨细胞排列不规则;样品组软骨组织形成较8周增多,软骨细胞排列较规则。②番红O-固绿染色:8周模型组未见红染的软骨组织;样品组少量散在红染的软骨组织。12周模型组关节面少量薄层红染的软骨组织,样品组关节可见较大量深红色软骨组织。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空白对照组各时间点(灰度值:8周83.15±6.28,12周86.76±8.20)和COLⅡ(灰度值:8周78.15±4.79,12周82.10±4.31)高表达,模型组表达明显降低(RUNX2灰度值:8周125.48±5.91,12周117.53±2.59;COLⅡ灰度值:8周129.05±2.18,12周122.03±7.27。P<0.01),样品组表达量较模型组增加(RUNX2灰度值:8周100.62±7.04,12周90.48±8.15;COLⅡ灰度值:8周98.89±5.55,12周86.19±8.28。P<0.01);随着时间点延长,模型组和样品组12周表达较8周有所增加,且样品组增加明显(P<0.01)。结论以牛心包和牛松质骨为原料,添加含BMP3牛皮质骨粗提取物制备的软骨钉可以促进兔股骨软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缺损 股骨 牛心包 牛松质骨 BMP3 RUNX2 Ⅱ型胶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中伤椎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孙磊 马剑雄 +7 位作者 靳洪震 王岩 董本超 李岩 杨培川 李奕扬 马信龙 陶海鹰(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2期284-290,共7页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之一。根据受伤程度及类型不同,临床中对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也不同,而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对伤椎的处理方式的差异。近年来,随着生物力学的逐渐发展和新材料的使用,临床工作中对胸腰椎骨折的伤椎的处理也出...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之一。根据受伤程度及类型不同,临床中对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也不同,而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对伤椎的处理方式的差异。近年来,随着生物力学的逐渐发展和新材料的使用,临床工作中对胸腰椎骨折的伤椎的处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手术方法和技巧。文章对胸腰椎骨折进行概述,详细综述了手术治疗胸椎、腰椎骨折时的伤椎处理方法。未来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对包含伤椎的功能单元进行整体的生物力学分析,从而确定对周围正常软组织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围绕硫酸钙骨水泥生物降解期间生物力学性能开展研究,为临床最佳功能锻炼时间的制定提出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骨折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中评估价值
4
作者 邓敏 孙海东 禹红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3期373-378,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栓弹力图(TEG)相关指标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凝固状态,探讨TEG相关指标变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80例,女性60例;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59.12岁;病程3~24... 目的通过检测血栓弹力图(TEG)相关指标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凝固状态,探讨TEG相关指标变化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80例,女性60例;年龄41~82岁,平均年龄59.12岁;病程3~24 h,平均病程14.17 h;并根据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其分为2组,即轻度组(NIHSS评分≤4分)75例、中重度组(NIHSS评分>5分)65例。同时选择50例体检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0.12岁。对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员进行凝血功能检验。TEG检测同时记录TEG的弹力图凝血反应起始时间(R)、凝块形成期(K)、图谱峰值幅度(MA)、峰值切线角度(α角)和凝血综合指数(CI)。以48 h内NIHSS得分较基准点提高2分作为标准,将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神经功能恶化加重组(END组),若得分增长未达2分的患者则被纳入非神经功能加重恶化组(即非END组)。将不同小组间的TEG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TEG参数指标上,轻度组R明显超过了中重度组[(5.66±1.25)min vs(4.63±1.08)min。P<0.05],而低于对照组[(5.66±1.25)min vs(6.35±1.32)min。P<0.05]。在α角和MA方面,轻度组高于对照组[(66.48±6.93)°vs(61.54±6.87)°、(64.12±8.71)mm vs(58.86±8.34)mm。P<0.05],但低于中重度组水平[(66.48±6.93)°vs(72.45±7.11)°、(64.12±8.71)mm vs(70.52±9.45)mm。P<0.05]。END组60例,非END组80例。END组R较非END组显著降低[(3.74±1.08)min vs(5.42±1.21)min。P<0.05],同时α角和MA则显著提高[(71.93±8.72)°vs(65.61±7.15)°、(72.14±9.25)mm vs(62.89±8.81)mm。P<0.05]。结论TEG的各项指标有助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且在早期神经恶化的预判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急性脑梗死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评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莹肌方对D-半乳糖致小鼠皮肤衰老模型的保护作用研究
5
作者 王忠娟 安艳丽 周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观察莹肌方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皮肤衰老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莹肌方1号方(粉剂面膜)、莹肌方2号方(膏剂面膜)。选择45 d SPF级昆明种雌性小鼠48只,利用D-半乳糖刺激建立小鼠皮肤衰老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莹肌... 目的观察莹肌方对D-半乳糖诱导小鼠皮肤衰老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莹肌方1号方(粉剂面膜)、莹肌方2号方(膏剂面膜)。选择45 d SPF级昆明种雌性小鼠48只,利用D-半乳糖刺激建立小鼠皮肤衰老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莹肌方1号组(涂抹莹肌方1号),莹肌方2号组(涂抹莹肌方2号)。对照组和模型组不予给药,其余组连续处理42 d。检测小鼠皮肤水分、质量、透明质酸、羟脯氨酸、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皮肤胶原纤维积分光密度(IOD)。结果治疗后,4组小鼠皮肤质量、含水量、透明质酸、羟脯氨酸含量、SOD、MDA、真皮层厚度、IOD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0.34±0.07)g、(78.45±7.04)%、(10.23±2.23)μg/mg、(0.41±0.05)μg/mg、(37.82±2.83)U/mg、(4.12±0.32)nmol/mg、(6.16±0.53)×10^(5)]比较,模型组小鼠皮肤质量(0.17 g±0.03 g)、含水量(51.04%±6.32%)、透明质酸(5.87μg/mg±0.54μg/mg)、羟脯氨酸(0.15μg/mg±0.03μg/mg)、SOD含量(25.87 U/mg±2.06 U/mg)及胶原纤维IOD[(4.53±0.23)×10^(5)]均明显降低,MDA含量(8.43 nmol/mg±0.42 nmol/mg)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莹肌方1号组、莹肌方2号组小鼠皮肤质量[(0.24±0.04)g、(0.31±0.04)g]、含水量[(63.16±7.11)%、(73.28±6.53)%]、透明质酸[(8.03±1.02)μg/mg、(9.89±0.23)μg/mg]、羟脯氨酸[(0.22±0.03)μg/mg、(0.38±0.02)μg/mg]、SOD含量[(30.31±1.63)U/mg、(33.34±2.47)U/mg]及胶原纤维IOD[(5.32±0.33)×10^(5)、(6.07±0.35)×10^(5)]均明显升高,MDA含量[(6.54±0.33)nmol/mg、(4.84±0.25)nmol/mg]降低(P<0.05)。与莹肌方1号组比较,莹肌方2号组小鼠皮肤质量、含水量、透明质酸、羟脯氨酸、SOD含量及胶原纤维IOD均明显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莹肌方具有良好的抗皮肤衰老功效,且膏剂莹肌方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莹肌方 D-半乳糖 皮肤衰老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威布尔分布的故障预测与诊断方法研究
6
作者 杨喆 冯靖祎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2期256-261,共6页
目的 为减少医疗设备故障对医院工作的影响,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和可靠性,降低维修与保养成本,从而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实验数据来源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云物资管理系统,其中包含所有医疗设备自安装启用以来所有的维... 目的 为减少医疗设备故障对医院工作的影响,提高医疗设备使用率和可靠性,降低维修与保养成本,从而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实验数据来源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云物资管理系统,其中包含所有医疗设备自安装启用以来所有的维修保养记录,由分管工程师维护和管理。基于MATLAB平台,提出了一种结合威布尔分布的医疗设备故障预测与诊断方法。通过分析某类医疗设备的历史故障数据,建立学习模型,实现故障的预测与诊断。结果 通过计算医疗设备故障数据的中位秩F (ti),绘制了威布尔概率图,并采用KS检验法验证散点是否符合威布尔分布。结果显示,KS统计量为0.130,P值为0.369,均大于显著性水平,因此可以认定该实验数据符合威布尔分布。随后,根据公式计算得出形状参数β为1.543,尺度参数η为237.69,进一步推导出威布尔分布的累计分布函数,并预测未来1年内可能出现的故障数量N及故障发生时间间隔(T2-T1)。结论 该方法符合实际情况,可以进行医疗设备故障诊断,为医疗设备管理人员提供辅助信息和数据分析,帮助识别和排除潜在的故障,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预防性维护,减少损失和维修成本,从而实现对医院医疗设备的精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设备 数据分析 威布尔分布 故障预测与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吕培锋 张若仙 +3 位作者 李成威 王霞 彭莉雯 谢汉民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2期172-177,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与结节性甲状腺肿(NG)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甲状腺结节患者158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9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3.34岁;结节大小3.0~88.0 mm,平均大小22.16 mm;病...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与结节性甲状腺肿(NG)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甲状腺结节患者158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9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3.34岁;结节大小3.0~88.0 mm,平均大小22.16 mm;病理类型,PTC 78例,NG 80例。基于CT增强扫描动脉期,采取半自动逐层勾画感兴趣区(ROI),所有患者按8∶2的比例随机抽样分为训练集126例,验证集32例。采用Python 3.7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用t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筛选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对特征进行降维筛选,使用逻辑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andomForest)、极端梯度提升(XGBoost)、梯度提升决策树(LightGBM)分类器对提取的特征进行机器学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F1分数、召回率6个指标评价各模型的差异。结果训练集与验证集中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CT增强动脉期提取出1834个影像组学特征,经过t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筛选和LASSO回归降维筛选出8个最优特征;构建的5个预测模型中,XGBoost模型诊断效能最好,优于其他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F1分数和召回率分别为0.993、0.944、0.912、0.983、0.947、0.912。在验证集中,XGBoost模型的AUC、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F1分数和召回率分别为0.957、0.906、0.700、1.000、0.824、0.700。结论基于CT增强的影像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可用于鉴别PTC和NG,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和随访策略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CT 影像组学 影像特征 机器学习 LOGISTIC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膝关节MRI影像报告文本的手术预测研究
8
作者 宋丹 张秀杰 +4 位作者 冯明利 程佳佳 荣瑶 吴萍 费晓璐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3期306-311,共6页
目的基于患者膝关节MRI影像文本数据,结合预训练大模型、机器学习的方法计算患者间两两相似性度,以基于实例的K-最近邻(KNN)算法构建能够有效预测患者是否采用膝关节单髁表面置换术的方法。方法①基于百度预训练模型ERNIE的短文本相似... 目的基于患者膝关节MRI影像文本数据,结合预训练大模型、机器学习的方法计算患者间两两相似性度,以基于实例的K-最近邻(KNN)算法构建能够有效预测患者是否采用膝关节单髁表面置换术的方法。方法①基于百度预训练模型ERNIE的短文本相似度计算功能计算MRI影像所见全文本的相似度值;②利用百度ERNIE-4.0-8K大语言模型对影像文本进行文本特征提取,用XGBoost和随机森林进行特征重要性分析,对特征文本进行相似度计算后,最后加权得到最终的相似度。通过topk(k=15)相似度患者的召回,以占比多的手术类别作为样本的预测标签,对比在膝关节手术类型预测问题中的表现。结果百度ERNIE-4.0-8K大语言模型对MRI文本提取了关节间隙、软组织信号、半月板、韧带4个特征描述;XGBoost算法对其进行特征重要性分析结果为0.1969、0.3673、0.1540、0.2818,随机森林的特征重要性分析结果为0.0654、0.2997、0.2437、0.3912。两种方法均显示软组织信号和韧带描述的重要性较高,关节间隙和半月板次之。文本特征提取结合随机森林的方法在所有评估指标上均表现最佳,准确率为0.7767,精确率为0.7861,召回率为0.8936,F1值为0.8364。文本特征提取结合XGBoost的方法次之,准确率为0.7553,精确率为0.7678,召回率为0.8845,F1值为0.8220。全文本分析方法的性能较低,准确率为0.6194,精确率为0.6529,召回率为0.8632,F1值为0.7435。结论在膝关节单髁表面置换术预测问题中,结合了文本特征提取的预测方法明显优于直接利用全文本进行预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影像文本 患者相似性 膝关节单髁表面置换术 个性化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O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9
作者 韦干观 李柳艳 +3 位作者 危丹明 庞玉艳 陈罡 史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2期240-249,共10页
目的检测叉头框蛋白O1(FOXO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90例PTC及23例非癌甲状腺组织(组织芯片编号THC1021和THC961,桂林泛谱公司),以及40例PTC和64例非癌甲状腺组织样本(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 目的检测叉头框蛋白O1(FOXO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90例PTC及23例非癌甲状腺组织(组织芯片编号THC1021和THC961,桂林泛谱公司),以及40例PTC和64例非癌甲状腺组织样本(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提供)。通过免疫组化检测FOXO1在PTC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ArrayExpress多个高通量人群数据库进行FOXO1 mRNA表达同步验证。采用单细胞测序数据评估FOXO1在PTC细胞中的表达。此外,实验探索了FOXO1可能发挥生物学功能的方式,整合FOXO1的相关基因、FOXO1的靶基因与PTC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UDEG),取交集并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显示PTC(n=130)中FOXO1表达显著低于非癌甲状腺组织(n=87)。高通量人群数据库分析结果发现,在11个高通量平台中,7个数据集显示PTC中FOXO1 mRNA表达水平较非癌组织下调(P<0.05),标准平均差(SMD)为-0.29(95%CI=-0.38~-0.20),低表达FOXO1的汇总受试者工作特性(sRO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0(95%CI=0.66~0.74)。单细胞测序分析结果显示,FOXO1表达水平也在PTC细胞中显著下调(P<0.0001)。在GO注释中,生物过程(BP)、细胞成分(CC)和分子功能(MF)的排名靠前的项分别是细胞外基质组织、细胞外基质、细胞因子活性。KEGG的主要通路是癌症通路及PI3K-AKt信号通路。结论实验发现FOXO1的下调可能在PT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O1 甲状腺乳头状癌 免疫组化 RNA-SEQ 基因芯片 scRNA-se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4A结节的临床价值
10
作者 解天 龚业琼 +3 位作者 邓勇均 钟彪 邹萌萌 刘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乳腺4A结节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差异。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接受乳腺结节切除术的女性患者,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6.34岁;结节直径5~20 mm,平均结节直径12.39 mm。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试...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乳腺4A结节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差异。方法随机选取100例接受乳腺结节切除术的女性患者,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6.34岁;结节直径5~20 mm,平均结节直径12.39 mm。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理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手术切口直径、术后瘢痕直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病理结果良性48例(纤维瘤17例、腺病2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5例)、恶性2例(导管原位癌1例、浸润性导管癌1例),对照组良性47例(纤维瘤23例、腺病2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恶性3例(导管原位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1例);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13.8±2.2)min vs(22.4±2.0)min],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4.0±0.94)mL vs(8.2±1.6)mL];试验组12 h、24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2.10±1.01)分vs(3.20±1.14)分、(1.50±0.93)分vs(2.40±1.01)分];试验组手术切口直径、术后瘢痕均小于对照组[(3.10±0.43)mm vs(21.20±2.80)mm、(3.0±2.8)mm vs(19.9±3.1)mm]。试验组发生感染1例,血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4%(2/50);对照组发生感染2例,出血2例,血肿4例,皮肤凹陷1例,并发症发生率18%(9/50);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可有效切除较小的BI-RADS 4A结节,具有定位准确、减少创伤及并发症、瘢痕小、提高患者满意度等优点,为临床提供了针对此类结节替代性微创治疗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 微创手术 乳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补偿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谢晓亮 赵义 +5 位作者 何玲 沐方杰 周秋麟 孙其安 焦志云 张芮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3期348-353,共6页
目的探讨运动补偿重建(MCR)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CTA检查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52岁;心率54~112次/分,平均心率83次/分。按照心率的高低分为低心率组(心率<75次/分钟)3... 目的探讨运动补偿重建(MCR)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CTA检查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52岁;心率54~112次/分,平均心率83次/分。按照心率的高低分为低心率组(心率<75次/分钟)30例和高心率组(心率≥75次/分钟)30例。全部患者均行iDose4算法和iDose4结合MCR技术进行重建。由2名放射科医师各自独立对两组图像的冠状动脉血管清晰度和运动伪影控制能力进行定性评分,并在主动脉根层面测量比较两组图像的右冠状动脉(RCA)信噪比(SNR)、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SNR、回旋支(LCX)SNR、RCA与其周围脂肪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NR1)、LAD与其周围脂肪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NR2)和LCX与其周围脂肪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NR3)。结果在低心率组及高心率组中,定性分析显示iDose4结合MCR RCA、LAD及LCX三大分支血管在冠状动脉血管清晰度和运动伪影控制能力评分均高于iDose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血管清晰度评分:低心率组(3.60±0.86)分vs(3.10±0.71)分、(3.30±0.88)分vs(2.77±0.82)分、(3.23±0.82)分vs(2.73±0.78)分;高心率组(3.73±0.74)分vs(3.00±0.79)分、(3.43±0.82)分vs(2.70±0.88)分、(3.30±0.79)分vs(2.67±0.84)分。运动伪影控制能力评分:低心率组(3.67±0.84)分vs(3.07±0.74)分、(3.37±0.85)分vs(2.70±0.84)分、(3.30±0.75)分vs(2.73±0.78)分;高心率组(3.76±0.77)分vs(3.00±0.69)分、(3.43±0.82)分vs(2.63±0.81)分、(3.36±0.76)分vs(2.67±0.80)分;P<0.05]。定量分析显示,iDose4结合MCR在主动脉根层面各感兴趣区(ROI)的SNR和CNR均大于iDose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R技术可以提高冠状动脉清晰度,减少冠状动脉运动伪影,提升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运动补偿重建 运动伪影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一站式弛豫定量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可重复性研究
12
作者 徐文娟 吉帆 +2 位作者 李郑 方善春 征锦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2期160-165,共6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一站式弛豫定量磁共振成像技术(MAGiC)扫描的纵向弛豫时间T1、横向驰豫时间T2及质子密度(PD)定量成像的可重复性。方法选择14例健康志愿者,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50.7岁(标准差3.0岁)。在GE 3.0 T MRI扫描仪上进行MAGiC扫... 目的探讨前列腺一站式弛豫定量磁共振成像技术(MAGiC)扫描的纵向弛豫时间T1、横向驰豫时间T2及质子密度(PD)定量成像的可重复性。方法选择14例健康志愿者,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50.7岁(标准差3.0岁)。在GE 3.0 T MRI扫描仪上进行MAGiC扫描,生成前列腺组织的T1值、T2值及PD弛豫定量图谱。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来评估同一观察者前后(组内)和不同观察者之间(组间)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应用Bland-Altman散点图来进行评估。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前列腺不同区域组内及组间T1值、T2值及PD值的差异。结果在健康志愿者中,前列腺组织的定量参数(T1值、T2值及PD值)不同观察者间、同一观察者前后测量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值、T2值及PD值在组内和组间的ICC≥0.907,表现为很好的稳定性及可重复性。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前列腺不同区域的测量结果基本均在95%可信区间内,表明组间及组内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组间及组内测量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GiC定量图谱生成的前列腺的T1值、T2值及PD值比较稳定,可重复性好,能够作为前列腺相关疾病的研究及治疗后的长期随访的一个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磁共振成像 横向弛豫时间 纵向弛豫时间 质子密度 可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式动物心脏起搏器研究和设计
13
作者 范玉欣 张子旋 +2 位作者 张青芝 陈学智 范振中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研究用于实验动物的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介绍其电路设计原理、软件编程及封装方法。方法该起搏器采用低功耗PIC10LF320微控制器、磁控干簧管、纽扣电池及贴片元件构成。采用示波器对其输出脉冲的频率、幅值、宽度进行测定。在比格犬... 目的研究用于实验动物的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介绍其电路设计原理、软件编程及封装方法。方法该起搏器采用低功耗PIC10LF320微控制器、磁控干簧管、纽扣电池及贴片元件构成。采用示波器对其输出脉冲的频率、幅值、宽度进行测定。在比格犬右侧第5肋间隙开胸,植入起搏器对比格犬进行心房快速起搏。在手术过程中将起搏器电极连接在右心房。然后在犬科动物背部的皮下口袋植入起搏器。结果该起搏器主要技术指标:脉冲频率60~600 bit/min;脉冲宽度0.5~5.0 ms;脉冲幅度5 V。封装前确认指标参数,进行封装。用该起搏器对比格犬进行心房快速起搏,检测心电图确认起搏成功。置入后第1周关闭心脏起搏器,给实验犬一个恢复的时间。然后打开起搏器,以500 bit/min、脉冲幅度5 V、脉冲宽度0.8 ms进行心房快速起搏,持续时间8周(AOO模式),建立心房颤动动物模型。采用该起搏器对犬、家兔进行心外膜起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结论该起搏器稳定性好,且制作容易、成本低、体积小,适用于实验室中批量动物心脏起搏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植入式 心率控制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同摆位方法的对比研究及位置偏差分析
14
作者 明学中 顾洁 +2 位作者 孙丽 张彬 武雅琴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1期34-40,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摆位方法在妇科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其在治疗位置偏差和摆位时间上的差异,以期提高治疗的准确度和患者的舒适度。方法选择江苏省肿瘤医院2023年4月至10月进行放射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106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9.6岁... 目的探讨不同摆位方法在妇科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比较其在治疗位置偏差和摆位时间上的差异,以期提高治疗的准确度和患者的舒适度。方法选择江苏省肿瘤医院2023年4月至10月进行放射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106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9.6岁;身高147~170 cm,平均身高160.4 cm;体质量45~80 kg,平均体质量61.9 kg;小学及以下37.7%,中学59.4%,大学2.9%;卡氏功能评分80~90分,平均卡氏功能评分87.9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B两组。A组使用自然体位摆位法,B组采用“三线合一”摆位法进行摆位治疗,以患者体表标记线与激光线吻合为标准。记录分析摆位时间及分次间和分次内六维方向上的体位移动误差。结果两组患者摆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次间的误差中,组间平移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旋转误差显著优于B组[左右方向(0.93±0.48)°vs(1.18±0.41)°,头脚方向(0.97±0.49)°vs(1.24±0.53)°,腹背方向(1.21±0.65)°vs(1.73±0.69)°。P<0.05];在分次内的误差中,A组在腹背方向的平移误差明显更优[(0.12±0.18)cm vs(0.14±0.20)cm。P<0.05]。误差累积分布显示,A组在腹背方向上,分次间的旋转误差和分次内的平移误显著低于B组(26.3%vs 37.1%,2.6%vs 6.6%。P<0.05),表现出更高的摆位精度和稳定性。结论自然体位摆位法在减少摆位误差和提高靶区覆盖率方面表现出色,特别是在控制旋转误差和分次内体位稳定性上的改进明显,适用于临床放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体位 摆位方法 妇科肿瘤 放射治疗 位置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物促进大鼠牙槽骨缺损愈合及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15
作者 吐尔洪阿依·塔西甫拉提 茹菲亚·祖拉提 +1 位作者 裴培 姬晓炜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3期300-305,共6页
目的探讨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PRF)联合骨替代材料(Bio-Oss)促进大鼠牙槽骨缺损愈合,以及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机制。方法选择8周龄健康SD雄性大鼠70只,体质量220~23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Bio-Oss组、i-PRF组... 目的探讨注射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PRF)联合骨替代材料(Bio-Oss)促进大鼠牙槽骨缺损愈合,以及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机制。方法选择8周龄健康SD雄性大鼠70只,体质量220~23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Bio-Oss组、i-PRF组和复合组(i-PRF+Bio-Oss),每组15只。另10只制作i-PRF与Bio-Oss混合的复合物。构建大鼠牙槽骨缺损模型,Bio-Oss组、i-PRF组及复合组分别植入Bio-Oss、i-PRF和i-PRF+Bio-Oss,对照组不做填充。各组种植1个月后处死大鼠,Micro-CT检测牙槽骨形态学指标包括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间距,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牙槽骨成骨指标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钙素(OCN)和Ⅰ型胶原(ColⅠ)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结果对照组、Bio-Oss组、i-PRF组和复合组骨体积分数分别为(16.8±3.3)%、(35.6±5.6)%、(37.2±5.9)%和(74.2±9.8)%,骨小梁厚度分别为(0.04±0.01)mm、(0.08±0.02)mm、(0.09±0.02)mm和(0.16±0.04)mm,BMP-2 mRNA表达量分别为1.003±0.004、1.856±0.124、2.003±0.198和2.659±0.302,OCN mRNA表达量分别为1.002±0.003、2.356±0.265、2.489±0.312和3.269±0.423,ColⅠmRNA表达量分别为1.003±0.004、2.745±0.296、2.803±0.301和3.896±0.456,PDGF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234±0.012、0.365±0.014、0.956±0.102和1.312±0.198,Wnt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102±0.006、0.256±0.011、0.689±0.056和0.912±0.098,β-catenin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096±0.003、0.145±0.009、0.326±0.015和0.568±0.023;比较发现Bio-Oss组和i-PRF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合组显著高于Bio-Oss组和i-PRF组(P<0.05)。骨小梁间距分别为(0.14±0.03)mm、(0.08±0.02)mm、(0.07±0.02)mm和(0.04±0.01)mm;比较发现Bio-Oss组和i-PRF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合组显著低于Bio-Oss组和i-PRF组(P<0.05)。结论i-PRF联合Bio-Oss能够进一步促进大鼠牙槽骨缺损愈合,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信号通路 WNT/Β-CATENIN BIO-O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应变环在评价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左心室功能中的研究
16
作者 华诚 鞠萍 +3 位作者 徐俊 金晶 刘慧 戚庭月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3期329-334,共6页
目的利用压力应变环(PSL)评估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左心室做功评估心肌功能损害程度。方法选择67例甲亢患者为病例组,其中男性14例,女性53例;年龄15~73岁,平均年龄40.10岁;收缩压97~158 mmHg,平均收缩压123.79 mmHg;舒张压55~98... 目的利用压力应变环(PSL)评估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左心室做功评估心肌功能损害程度。方法选择67例甲亢患者为病例组,其中男性14例,女性53例;年龄15~73岁,平均年龄40.10岁;收缩压97~158 mmHg,平均收缩压123.79 mmHg;舒张压55~98 mmHg,平均舒张压79.04 mmHg;体表面积(BSA)1.37~2.41 m^(2),平均BSA 1.66 m^(2)。依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患者被分为重度甲亢组33例和轻度甲亢组34例;同时选择3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其中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3.70岁;收缩压102~151 mmHg,平均收缩压117.13 mmHg;舒张压68~101 mmHg,平均舒张压77.73 mmHg;BSA 1.44~2.01 m^(2),平均BSA 1.65 m^(2)。比较3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整体纵向应变值(GLS)、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效功(GCW)、整体无效功(GWW)、整体做功效率(GWE)之间的差异。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PSL各参数与GLS对甲亢患者心肌损伤的检测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重度甲亢组左心室GWW增高[58.0(45,84)mmHg%vs 111.0(95,143)mmHg%],GLS[(-20.30±1.84)%vs(-17.33±2.91)%]、GWI[(1824.90±235.74)mmHg%vs(1545.97±282.65)mmHg%]、GCW[(2155.90±259.09)mmHg%vs(1962.45±318.00)mmHg%]、GWE[96(96,97)%vs 94(91,95)%]降低;轻度甲亢组左心室GWW增高[58.0(45,84)mmHg%vs 96.5(64,114)mmHg%],GWI[(1824.90±235.74)mmHg%vs(1659.18±308.99)mmHg%]、GWE[96.0(96,97)%vs 94.5(93,96)%]、GLS[(-20.30±1.84)%vs(-17.56±3.05)%]降低(P<0.05)。与轻度甲亢组相比,重度甲亢组GWE降低[94.5(93,96)%vs 94.0(91,95)%,P<0.05]。识别对照组与病例组心肌损伤的曲线下面积以GWE最高为0.846。结论PSL技术对指导临床诊断甲亢心肌受损程度及预后有重要意义,尤其是GWE作为敏感指标,具有较高的检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应变环 心肌损伤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心肌做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21介导MAPK信号通路在异氟醚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中的保护机制
17
作者 高蕤 木开达斯·马合木提 +1 位作者 胡云 程虎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3期396-402,共7页
目的探讨miRNA-21介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在异氟醚吸入麻醉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选择16周龄SD雄性大鼠75只,体质量200~300 g,平均体质量25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异氟醚组、异氟醚+miRNA-2... 目的探讨miRNA-21介导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在异氟醚吸入麻醉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选择16周龄SD雄性大鼠75只,体质量200~300 g,平均体质量25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异氟醚组、异氟醚+miRNA-21过表达组(过表达组)、异氟醚+miRNA-21低表达组(低表达组),每组15只。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4 h复制模型。缺血前30 min采用1.38%异氟醚吸入麻醉。过表达组、低表达组分别在异氟醚吸入麻醉前经尾静脉注射200 pmol/(kg·d)慢病毒,连续注射3 d。分别在再灌注前后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cTnI)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再灌注后心肌梗死面积,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miRNA-21,Western blot检测心肌核因子-κB(NF-κB)、Cleaved-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和p-P38 MAPK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再灌注前后CK-MB、cTnI、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异氟醚组再灌注前后CK-MB、cTnI、IL-6和TNF-α水平比模型组显著降低,过表达组比异氟醚组升高,而低表达组比异氟醚组进一步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0.10%±0.02%)相比,模型组再灌注后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13.21%±1.51%)显著增加(t=19.48,P<0.05);异氟醚组(7.73%±0.54%)比模型组显著减少,过表达组(10.21%±1.01%)比异氟醚组增加,而低表达组(5.04%±0.22%)比异氟醚组进一步减少(t=7.67、4.84、10.32,P<0.05)。与假手术组(2.14%±0.23%)相比,模型组(33.23%±5.64%)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t=12.32,P<0.05);异氟醚组(20.14%±4.63%)比模型组显著减少,过表达组(29.76%±3.24%)比异氟醚组增加,而低表达组(12.64%±2.01%)比异氟醚组进一步减少(t=4.01、3.81、3.32,P<0.05)。与假手术组(1.00±0.02)相比,模型组再灌注后心肌miRNA-21表达量(3.02±0.32)显著增加(t=14.09,P<0.05);异氟醚组(1.97±0.11)比模型组显著减少,过表达组(2.42±0.21)比异氟醚组增加,而低表达组(1.63±0.12)比异氟醚组进一步减少(t=6.94、4.25、4.67,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再灌注后心肌NF-κB、Cleaved-Caspase-9和p-P38 MAPK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5);异氟醚组比模型组显著减少,过表达组比异氟醚组增加,而低表达组比异氟醚组进一步减少(P<0.05)。结论靶向干预miRNA-21表达可能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活性,进而调控异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异氟醚 心肌 MIRNA-2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炎性因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偏移角度和剂量梯度跌落指数对多发脑转移瘤VMAT计划靶区相对覆盖率的影响
18
作者 龚帮金 郭昌 +1 位作者 黄大福 刘建刚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2期198-204,共7页
目的探讨旋转偏移角度θ和剂量梯度跌落指数(GI)对多发脑转移瘤非共面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靶区相对覆盖率(Re)的综合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脑转移瘤患者10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6例... 目的探讨旋转偏移角度θ和剂量梯度跌落指数(GI)对多发脑转移瘤非共面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靶区相对覆盖率(Re)的综合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脑转移瘤患者10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6例;年龄29~67岁,中位年龄54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9.03~25.95 kg/m^(2),平均BMI 22.06 kg/m^(2)(标准差2.23 kg/m^(2))。在头部CT图像集上勾画3个不同体积的球形模拟脑转移瘤,直径依次为1 cm(T1)、2 cm(T2)和3 cm(T3),设计5弧非共面单等中心VMAT计划,等中心点到靶区中心的距离(旋转半径R)依次设置为3 cm和5 cm。在计划优化阶段通过调整靶区内最大受照射剂量上限来模拟靶区的剂量梯度变化。通过改变治疗床的角度(θ=0.5°、1.0°、1.5°、2.0°、2.5°、3.0°)模拟旋转摆位误差,不进行子野优化,直接计算剂量分布。计划评价参数包括靶区的Re及GI。采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和Spearman检验分析θ和GI对靶区Re的影响。结果随着θ的增加,靶区的Re逐渐下降,且对体积较小的靶区的Re影响尤为明显。当R=3 cm,θ由0°增加到3°时,T1、T2和T3的Re分别为89.12%±3.02%、92.42%±1.35%和95.88%±1.71%(Z=8.880,P=0.012)。当R=5 cm,θ由0°增加到3°时,T1、T2和T3的Re分别为79.70%±4.80%、85.93%±4.49%和89.90%±4.24%(Z=14.929,P=0.001)。较小的θ(0.5°)对靶区的Re影响不大(<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3 cm,Z=4.197,P=0.123;R=5 cm,Z=2.113,P=0.348)。靶区的Re和GI呈线性关系(R=3 cm,θ=3.0°:PT1=0.036,PT2=0.043,PT3=0.012;R=5 cm,θ=2.0°:PT1=0.006,PT2=0.017,PT3=0.044;R=5 cm,θ=2.5°:PT1=0.024,PT2=0.044,PT3=0.031;R=5 cm,θ=3.0°:PT1=0.048,PT2=0.049,PT3=0.049)。结论考虑放射治疗过程中存在摆位误差的情况下,较大的G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小靶区的Re,建议θ校正阈值设置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摆位误差 剂量梯度 多发脑转移 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 相对覆盖率 梯度跌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评价腓肠肌与慢性肾病早期合并肌少症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宗娜娜 罗文强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1期71-77,共7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评价腓肠肌与慢性肾病(CKD)早期合并肌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137例早期CKD患者,其中男性98例,女性39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54.36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8.53~24.12 kg...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评价腓肠肌与慢性肾病(CKD)早期合并肌少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137例早期CKD患者,其中男性98例,女性39例;年龄42~70岁,平均年龄54.36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8.53~24.12 kg/m^(2),平均BMI 22.93 kg/m^(2)。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制定的肌少症的诊断标准,由骨骼肌质量指数(SMI)、优势手握力(HGS)及肌肉功能评估,把患者分为CKD合并肌少症组和单纯CKD组。利用常规超声测量右侧腓肠肌内侧头肌肉厚度、羽状角及肌束长度。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腓肠肌超声指标与CKD合并肌少症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KD合并肌少症组患者年龄大于单纯CKD组,肌酐、尿蛋白高于单纯CKD组,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单纯CK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7.81±8.07)岁vs(53.35±6.95)岁、(130.48±32.00)μmol/L vs(113.87±631.55)μmol/L、(2.26±0.89)μmol/L vs(1.91±0.66)μmol/L、(74.48±16.36)mL/(min·1.73 m2)vs(89.66±17.24)mL/(min·1.73 m2)。P均<0.05]。CKD合并肌少症组患者SMI、HGS和肌肉功能均低于单纯CK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15±1.23)kg/m^(2)vs(9.07±2.28)kg/m^(2)、(24.56±3.54)kg vs(31.46±6.79)kg、(0.75±0.12)m/s vs(0.94±0.23)m/s]。超声测量腓肠肌结果显示,CKD合并肌少症组患者腓肠肌厚度、羽状角和肌束长度均小于单纯C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64±1.54)mm vs(13.73±1.41)mm、(13.93±1.05)°vs(16.00±1.56)°、(43.44±2.05)mm vs(44.54±2.14)mm。P均<0.05]。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腓肠肌厚度[比值比(OR)=0.589,95%可信区间(CI)0.390~0.889,P=0.012]和羽状角度(OR=0.284,95%CI0.067~0.558,P=0.000)、eGFR(OR=0.921,95%CI 0.882~0.936,P=0.000)和肌酐(OR=1.026,95%CI 1.008~1.044,P=0.004)与CKD早期合并肌少症独立相关,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下面积为0.887,灵敏度为93.40%,特异度为74.19%。结论高频超声测量腓肠肌厚度和羽状角减小可能提示CKD早期患者合并肌少症,可为临床医生早期识别肌少症并进行干预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辅助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腓肠肌 肌肉厚度 羽状角 慢性肾病 肌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C00265在肿瘤中的功能作用与机制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黎 金梦娇 +3 位作者 赵建满 施圣钧 王鹏 高英堂(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2期265-271,共7页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是近些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参与了多种疾病的生物学进程。LINC00265是一种新发现的LncRNA,在人类多种癌症组织中为高表达,通过不同的机制调节肿瘤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等方面,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是近些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参与了多种疾病的生物学进程。LINC00265是一种新发现的LncRNA,在人类多种癌症组织中为高表达,通过不同的机制调节肿瘤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等方面,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有关,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笔者简要对其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的生物学功能和分子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包括肺癌、急性白血病、结直肠癌、胃癌、肝细胞癌、膀胱癌、骨肉瘤等,同时探讨了LINC00265作为肿瘤潜在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点的前景。然而,LINC00265在不同癌症类型中对化疗药物的调控和反应机制仍是一个待解的谜题,将LINC00265作为潜在治疗靶点应用于临床尚需经过大量精心设计的、前瞻性的随机临床试验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LINC00265 肿瘤 作用机制 预后标志物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