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817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与激光雷达的农田防护林退化识别方法
1
作者 李红山 徐婷 +1 位作者 向泽群 李天兰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0-20,38,共12页
以无人机多光谱遥感为数据源,结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最大似然法对兵团第二师农田防护林样地构建冠层识别模型进行郁闭度的估测,并利用机载激光雷达三维建模对疏透度和断带长度进行计算,判别退化等级。针对重度、轻度退化和健康农... 以无人机多光谱遥感为数据源,结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和最大似然法对兵团第二师农田防护林样地构建冠层识别模型进行郁闭度的估测,并利用机载激光雷达三维建模对疏透度和断带长度进行计算,判别退化等级。针对重度、轻度退化和健康农田防护林的6个典型样本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冠层分类模型中随机森林在训练样本充分时,表现出最优分类精度,分类精度总体上优于支持向量机与最大似然法;在不同类型的林地分类结果中,重度退化林的分类精度要优于一般退化林与健康林。通过郁闭度与疏透度指标的判别结果与人工现地调查结果相一致。本研究的技术流程能够快速、准确地判别农田防护林的冠层受损情况及退化等级,为今后农田防护林外业调查及保护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无人机 多光谱遥感 激光雷达 机器学习 退化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插岗梁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调查
2
作者 王建华 李佳华 +3 位作者 胡文胜 茹则古丽·图尔荪 袁浩哲 包新康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83-90,95,共9页
甘肃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21年开始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保护区内的鸟类和兽类多样性开展调查,以期获得物种资源现状的准确信息。至2023年4月在保护区共布设73个红外相机位点,有效工作日1095天,获得独立有效照片1180张(鸟类595张,兽类... 甘肃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21年开始采用红外相机技术对保护区内的鸟类和兽类多样性开展调查,以期获得物种资源现状的准确信息。至2023年4月在保护区共布设73个红外相机位点,有效工作日1095天,获得独立有效照片1180张(鸟类595张,兽类585张)。共鉴定到脊椎动物9目31科77种(鸟类52种,兽类25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种。相对多度指数排前5的兽类依次是毛冠鹿、梅花鹿、黄喉貂、间颅鼠兔和赤狐;鸟类相对多度高的物种有血雉、蓝马鸡、橙翅噪鹛、白腹短翅鸲和灰头鸫。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兽类和地栖鸟类的物种多样性情况,为该区域的物种保护建立了基础数据库,为保护区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 插岗梁 鸟类 兽类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精细化树木识别探测—以四川夹江县巨桉为例
3
作者 孙芙蕊 顾驰元 白旭阳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21-31,共11页
本文以四川省夹江县10 a生巨桉人工林为例,探索深度学习模型的精细化树木识别能力,为精细化识别巨桉人工林提供了新路径。研究发现:1)相较传统斑点检测(Python scikitimage库Blob Detection)识别方法,MMDetection框架下Cascade R-CNN算... 本文以四川省夹江县10 a生巨桉人工林为例,探索深度学习模型的精细化树木识别能力,为精细化识别巨桉人工林提供了新路径。研究发现:1)相较传统斑点检测(Python scikitimage库Blob Detection)识别方法,MMDetection框架下Cascade R-CNN算法模型比较适用于巨桉人工林,在A、B和C测试区的平均识别精度为80.00%、65.74%和88.26%。2)Cascade R-CNN算法模型识别精度显著高于DETReg算法模型。在A、B和C测试区相较于DETReg算法模型的平均识别精度7.29%、9.30%和31.16%,Cascade R-CNN算法相应值提高了72.71%、56.44%和57.1%。3)在Cascade R-CNN算法模型中增加波段和因子信息可以提高识别精度。在巨桉人工林A、B和C测试区的可见光模型识别精度均值为73.95%,增加近红外波段相应值提高了5.13%,增加近红外波段+3个植被指数(NDVI+NDRE+OSAVI)相应值提高了8.05%。4)Cascade R-CNN算法模型及DETReg算法模型的训练精度和识别精度在不同测试区差异均为极显著,因此模型平均训练精度的高低并不能代表探测识别精度高低。此外,就训练精度而言,3波段模型在Cascade R-CNN算法和DETReg算法间差异不显著,Cascade R-CNN算法模型在不同波段间差异不显著;就识别精度而言,DETReg算法模型在不同测试区间差异不显著,而Cascade R-CNN算法模型差异极显著。本研究通过探索深度学习算法对桉树精准林业识别探测的能力,为今后巨桉经济林种植监测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检测识别方法 Cascade R-CNN算法模型 DETReg算法模型 识别精度 巨桉人工林 四川夹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北部毗邻区阿拉善盟近40年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4
作者 柴长春 王玮 +2 位作者 张金龙 刘海涛 李艳龙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47-54,共8页
本文基于1985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五期遥感影像,运用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内蒙古阿拉善盟近4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来看,1985年至2020年间,研究区水... 本文基于1985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五期遥感影像,运用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内蒙古阿拉善盟近4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来看,1985年至2020年间,研究区水域急剧减少,耕地面积呈现增加趋势,林地与草地在整个研究区所占比例有所增加;2)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看,景观类型优势度不断减少,斑块个数逐年增加,总体斑块聚集度逐年下降,研究区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不断增大,最明显的是,耕地景观类型的优势度不断下降,而建设用地的优势度则不断上升。综上所述,研究区景观动态格局变化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双重驱动,尤其是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为河西走廊地区相关部门评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以及制定沙漠化综合防治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盟 土地利用变化 景观格局 遥感与GIS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地区典型人工林经营迫切性评价与分析——以甘肃省陇南市清河林场为例
5
作者 王劲松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96-100,共5页
分析陇南地区典型人工林经营经营迫切性指数,以期为清河林场人工林可持续性经营提供依据。本文从林分空间和非空间特征2个方面等10个指标,分析评价了甘肃省陇南市清河林场4个林班的12个小班,针对小班的林分经营迫切性不同、树种组成、... 分析陇南地区典型人工林经营经营迫切性指数,以期为清河林场人工林可持续性经营提供依据。本文从林分空间和非空间特征2个方面等10个指标,分析评价了甘肃省陇南市清河林场4个林班的12个小班,针对小班的林分经营迫切性不同、树种组成、林木分布格局及成层性等指标的不合理性,建议应采用“透光伐+割灌”和“间伐+割灌+修枝”等经营措施模式,从而达到调整林木拥挤度,优化森林空间配置的目的,为构建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经营 林分结构 经营迫切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土壤结皮在沙区草本植物恢复中的作用综述
6
作者 苏春丽 许文文 +2 位作者 刘屹泽 赵燕翘 赵洋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9,31,共10页
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SoilCrusts,BSCs)与草本植物是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群落,他们呈镶嵌分布的格局,关系紧密且相互影响。因此,厘清生物土壤结皮对草本植物的影响对荒漠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梳理... 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SoilCrusts,BSCs)与草本植物是荒漠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群落,他们呈镶嵌分布的格局,关系紧密且相互影响。因此,厘清生物土壤结皮对草本植物的影响对荒漠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梳理和总结了近20年来藻类结皮、地衣结皮和藓类结皮对草本植物种子库、种子萌发、生长以及组成和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综合分析了生物土壤结皮对草本植物影响的机理,并提出了BSCs对草本植物影响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生物土壤结皮 草本植物 荒漠化治理 生态系统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的日照市三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7
作者 庄俊霞 郑德光 +1 位作者 高磊 赵欣欣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55-59,75,共6页
开展城市三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对缓解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矛盾,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2000、201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单一土地动态度、转移矩阵、重心迁移模型等方法,定量分析日照市三生空间格局演变特... 开展城市三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对缓解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矛盾,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2000、201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单一土地动态度、转移矩阵、重心迁移模型等方法,定量分析日照市三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20年三生空间面积变化趋势存在差异;2)城镇生活空间、农村生活空间、工业生产空间面积的增加主要受农业生产用地转入的影响;3)农村生活空间在2000—2020年重心迁移程度小;其余三生空间在2000—2010年重心迁移程度相对明显,在2010年后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土地利用 演变特征 日照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洮河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布特征及保护对策
8
作者 李改香 瓦锦明 +2 位作者 陈炳 杨晓娟 张敏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91-95,共5页
为有效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对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调查共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科12属21种,保护等级均为二级;2)这些植物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集中... 为有效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对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调查共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科12属21种,保护等级均为二级;2)这些植物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集中性和垂直分布规律,主要集中在海拔2700~3100 m,少数物种分布在更高的海拔区域;3)保护区内的野生植物资源生存环境狭窄,种群数量较少,尤其是一些极小种群植物,如西藏杓兰、毛杓兰等,极易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面临濒危和灭绝的威胁。基于上述研究,提出建立资源档案,加强监测与保护;强化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与人工培育研究,促进物种自然更新;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公众保护意识等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保护植物 分布 对策 洮河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隆务河流域云杉小蠹虫及小蜂科寄生性天敌物种调查与种群分析
9
作者 马民忠 韩富忠 白泽珍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68-75,共8页
以隆务河流域小蠹虫及天敌小蜂为研究对象,利用饲养、引诱、采集和物种鉴定等方式,观察小蠹虫天敌小蜂的形态特征并分析区系,探究优势物种云杉小蠹狄金小蜂的种群活动节律和小蠹虫天敌小蜂科的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种群动态。结果发现,危害... 以隆务河流域小蠹虫及天敌小蜂为研究对象,利用饲养、引诱、采集和物种鉴定等方式,观察小蠹虫天敌小蜂的形态特征并分析区系,探究优势物种云杉小蠹狄金小蜂的种群活动节律和小蠹虫天敌小蜂科的群落结构及优势种种群动态。结果发现,危害青海云杉的小蠹虫共有9种,其中光臀八齿小蠹、香格里拉齿小蠹和东方拟齿小蠹等3种齿小蠹为优势物种,在隆务河流域广泛分布,但虫口密度存在差异;青海隆务河流域4种寄生于小蠹虫幼虫的寄生蜂,分别是平背罗葩金小蜂,云杉小蠹狄金小蜂,长腹丽旋小蜂和西北小蠹长尾金小蜂,其中平背罗葩金小蜂为广布种,属于古北界、中国-日本界和新北界;其余小蜂均属于古北界昆虫。通过调查发现,优势种云杉小蠹狄金小蜂主要在13:00至16:00活动最为频繁,于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其种群活动的高峰期。本研究为隆务河流域云杉林小蠹虫防治及其寄生性小蜂天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务河流域 小蠹虫 小蜂科 寄生性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陇中梁峁沟壑区天然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研究
10
作者 王红霞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39-46,共8页
本文采用样方调查法,通过测定陇中梁峁沟壑区10个样地中植物组成及多样性指数,分析比较不同样地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的差异,揭示该地区天然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10个样地共记录到61种植物,隶属24科54属... 本文采用样方调查法,通过测定陇中梁峁沟壑区10个样地中植物组成及多样性指数,分析比较不同样地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的差异,揭示该地区天然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10个样地共记录到61种植物,隶属24科54属,其中菊科、豆科和禾本科植物分布广泛;群落组成植物以地面芽植物为主,优势种包括华北米蒿、长芒草、白羊草、干生薹草和糙隐子草等。2)各样地Patrick丰富度指数差异显著,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较低(p<0.05),Jaccard相似性指数也较低。在陇中梁峁沟壑区天然草地保护和恢复治理过程中,应优先选用白羊草、兴安胡枝子、驴食豆、苜蓿、赖草、长芒草等样地中出现频次和重要值较高的草种,构建近自然植物群落结构,以维持并提高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峁沟壑区 植物群落 重要值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明
11
作者 《甘肃林业科技》编辑部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54-54,共1页
为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加强知识信息推广力度,本刊已许可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著作权使用费及相关稿酬,本刊均用作为作者文章发... 为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加强知识信息推广力度,本刊已许可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著作权使用费及相关稿酬,本刊均用作为作者文章发表、出版、推广交流(含信息网络)以及赠送样刊之用途,即不再另行向作者支付。凡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即视为同意我社上述声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知网 著作权 重庆维普 万方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对蜜环菌生长的影响
12
作者 于永明 刘杰 +1 位作者 马丽娜 高兴红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60-63,82,共5页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提供的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为实验材料,设置不同培养基配方,通过梯度调节碳源(玉米粉、马铃薯、蔗糖)、氮源(蛋白胨)及无机盐(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的配比浓度,分析不同营养组分对菌丝生长速率、生物...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提供的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为实验材料,设置不同培养基配方,通过梯度调节碳源(玉米粉、马铃薯、蔗糖)、氮源(蛋白胨)及无机盐(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的配比浓度,分析不同营养组分对菌丝生长速率、生物量及菌落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土豆100 g·L^(-1)+玉米粉60 g·L^(-1)+黄豆粉10 g·L^(-1)+葡萄糖20 g·L^(-1)+蛋白胨3 g·L^(-1)+磷酸二氢钾2 g·L^(-1)+琼脂6 g·L^(-1)蜜环菌菌种生长最佳,菌索生长速度快,达0.43 cm·L^(-1),菌索长满整个培养试管,菌索色白宽度均匀,常温保存半年菌索色泽光亮鲜白,进一步转接后菌索生长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环菌 培养基 菌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柠条锦鸡儿种群表型特征多样性分析
13
作者 华晓琴 马鸿文 +2 位作者 王多文 蔺志军 张佳欣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32-38,共7页
为研究沙漠边缘柠条锦鸡儿种群的表型特征多样性,选取武威市红敖包、阿拉古山、扎子沟、八步沙及民调渠沿线分布的柠条锦鸡儿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5个种群表型性状的多样性进行分析... 为研究沙漠边缘柠条锦鸡儿种群的表型特征多样性,选取武威市红敖包、阿拉古山、扎子沟、八步沙及民调渠沿线分布的柠条锦鸡儿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5个种群表型性状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个柠条锦鸡儿种群Shannon-Wiener指数为0.93~1.47,平均变异系数为22.49%,分化系数为64.07%~100.00%;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3个性状划分为4个主成分,聚类分析将5个柠条锦鸡儿种群归为3类,其中叶片长度、枝刺、叶片被毛、千粒重等是种群间分化的主要特征。武威地区沙漠边缘柠条锦鸡儿种群间存在丰富的表性变异,为柠条锦鸡儿良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锦鸡儿 种群 表型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野生白檀资源调查与分析
14
作者 田凌鸿 毛润科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64-67,共4页
本研究对小陇山林区不同海拔高度范围的野生白檀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统计,记录了白檀生长的立地因子、表型性状及单株结实量等,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小陇山林区野生白檀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280 m的棕壤地带,低海拔(<120... 本研究对小陇山林区不同海拔高度范围的野生白檀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统计,记录了白檀生长的立地因子、表型性状及单株结实量等,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小陇山林区野生白檀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280 m的棕壤地带,低海拔(<1200 m)和高海拔地区(>1800 m)的个体性状和变异程度较高,而在中低海拔地区表现较为稳定,光强度、土壤表层保水能力和海拔高度是白檀自然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2)研究区域内白檀单株结实量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47.81%,最高单株结实量达到3.51 kg,树高、冠幅、枝下高是影响白檀单株结实量的主要树体结构因子。适宜生境的保护和栽培技术的改进对白檀资源可持续利用极为重要,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保护和合理开发小陇山林区的白檀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檀 资源调查 单株结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中部地区文冠果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特征初报
15
作者 张洋东 柴春山 +3 位作者 李德丽 薛睿 赵军营 张文秀 甘肃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76-82,共7页
文冠果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树种,在甘肃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已形成规模化种植,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已建成果园中病虫害发生逐渐严重,其根、茎、叶均遭受为害,甚... 文冠果作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树种,在甘肃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已形成规模化种植,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已建成果园中病虫害发生逐渐严重,其根、茎、叶均遭受为害,甚至出现整株死亡的现象,严重影响果园经济效益和种植户的积极性,制约了文冠果产业发展。鉴于此,于2023—2024年,在兰州、白银和定西3市选取14个文冠果栽植园地,采取样线调查方法,对甘肃中部文冠果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危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主要病害和虫害分别为6种(类)和8种(类),其中3种虫害属于文冠果上首次发现。此次调查为文冠果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病虫害 甘肃中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下游几种典型荒漠植物盐碱地造林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永刚 许丽 +5 位作者 邱晓娜 姜俊基 李英 王菊莲 刘世权 戚福俊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51-59,共9页
为提高石羊河下游盐碱地植被恢复与利用能力,选择梭梭、白刺、柽柳、霸王、泡泡刺、铃铛刺、红砂、黑果枸杞、沙木蓼、塔落木羊柴10种典型荒漠植物为研究对象,在盐碱地采取锯沫+作物碎小秸秆混合物物理覆盖和阻隔法,康地宝、小分子肽氨... 为提高石羊河下游盐碱地植被恢复与利用能力,选择梭梭、白刺、柽柳、霸王、泡泡刺、铃铛刺、红砂、黑果枸杞、沙木蓼、塔落木羊柴10种典型荒漠植物为研究对象,在盐碱地采取锯沫+作物碎小秸秆混合物物理覆盖和阻隔法,康地宝、小分子肽氨基酸化学土壤改良剂浇灌法等措施造林,观察几种典型荒漠植物在盐碱地的造林效果。结果表明:1)未处理(对照CK)土壤造林红砂成活率(83.33%)最高,依次顺序为梭梭>铃铛刺>白刺、泡泡刺>黑果枸杞>霸王>沙木蓼>柽柳>塔落木羊柴;栽植穴表层覆盖和底层铺设20 cm锯沫+作物碎小秸秆混合物两个处理各树种成活率保存率存在差异性,相对其他处理成活率和保存率更好,梭梭、白刺、红砂、黑果枸杞、沙木蓼、铃铛刺、泡泡刺7个树种成活率均≥71.43%,柽柳、霸王、塔落木羊柴3个树种成活率在58.33%~23.81%;2)经过3年生长,梭梭、白刺、红砂、黑果枸杞、铃铛刺、泡泡刺6个树种保存率均≥75.47%,相对较高,而柽柳、沙木蓼、塔落木羊柴保存率低,均≤33.30%;3)用康地宝15000倍液、小分子肽氨基酸10000倍液两种盐碱地改良剂单施处理,不同树种成活率和保存率差异性显著,梭梭、白刺、黑果枸杞、泡泡刺成活率均≥61.90%,保存率均≥61.90%,相对较好,两处理对同一树种成活率和保存率差异较大,化学改良剂处理土壤要根据树种,采取相应使用剂量配比;4)5个处理中梭梭、柽柳、铃铛刺、沙木蓼、泡泡刺新梢最大生长量均≥27.26 cm,白刺、黑果枸杞、霸王、塔落木羊柴、红砂新梢最大生长量均≤22.43 cm。综上所述,梭梭、铃铛刺、泡泡刺相对适合做为盐碱地造林的主栽树种,白刺、红砂、黑果枸杞、霸王宜作配置树种;柽柳、沙木蓼、塔落木羊柴在目前雨养条件下,特别是灌溉补水和土壤盐分淋洗的措施不够,不宜在盐碱地造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下游 荒漠植物 盐碱地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的景电灌区盐渍化土壤水、盐估算研究
17
作者 张晓娟 张忠 +3 位作者 杨雪梅 宋龙龙 王景瑞 王飞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60-66,共7页
高光谱定量遥感技术是大尺度盐渍化调查的理想手段之一,但现有研究大多为含盐量单因子的分析,野外水盐同时存在的状态下光谱响应特征尚未明确。本文以甘肃景电灌区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和野外实测光谱数据为信息... 高光谱定量遥感技术是大尺度盐渍化调查的理想手段之一,但现有研究大多为含盐量单因子的分析,野外水盐同时存在的状态下光谱响应特征尚未明确。本文以甘肃景电灌区盐渍化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和野外实测光谱数据为信息源进行盐渍土壤的水分、盐分光谱响应特征提取。利用相关系数法筛选敏感波段,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建立估算模型。结果表明:(1)水盐同时存在状态下,12种光谱变换与含水率的相关系数大多高于电导率,水分对盐渍土光谱的影响作用更强烈;(2)导数光谱可以增强光谱曲线的细微变化,本次研究中R′、SR′、logR′和CR′与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3)基于特征波段建立的回归模型中,通过反射率一阶导数R′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精度较好,光谱反射率对于盐渍土含水率、电导率均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可以用于土壤盐渍化程度的估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土壤含盐量 土壤含水率 光谱特征 景电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水市秦州区古树资源现状分析
18
作者 阮国杰 廖永峰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应用基于移动GIS的古树名木调查APP,对天水市秦州区古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秦州区现有古树479株,分属于24科31属42种。在数量特征上,柏科Cupressaceae明显占优势,株数为220株,占总数的46%;其次是豆科Leguminosae和蔷薇科Rosaceae,其... 应用基于移动GIS的古树名木调查APP,对天水市秦州区古树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秦州区现有古树479株,分属于24科31属42种。在数量特征上,柏科Cupressaceae明显占优势,株数为220株,占总数的46%;其次是豆科Leguminosae和蔷薇科Rosaceae,其株数分别为137株、51株,占比分别为29%、11%。在结构特征上,树高、冠幅、胸围分别集中在6.0~27.0 m、5.5~31.0 m、81~650 cm。在年龄特征上,秦州区有一级古树186株,占比39%;二级古株90棵,占比19%;三级古树203株,占比42%。秦州区生长正常的古树有51株,占比11%;生长衰弱的古树有336株,占比70%;濒危的古树有92株,占总株数的19%;未发现死亡古树。古树生长环境良好的有187株,占比39%;中等163株,占比34%;差的有129株,占比27%。综上所述,天水市秦州区古树资源较丰富,但衰弱株数量占比明显高于正常株,加强古树保护和改善古树生长环境仍然是今后的一项重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水市秦州区 古树 生长状况 资源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障对石羊河下游人工梭梭林生长及其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宁宝山 刘永刚 +10 位作者 许丽 杨慧 邱作金 马中平 王芊 陈国瑞 陈雅婷 于冬亮 王菊莲 周晓伟 姜俊基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通过样地调查的方法,对不同材料、不同布设年限沙障区人工梭梭林的生长状态和林下植被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10a稻草沙障、15a玉米秸秆沙障区梭梭株高、冠幅高于同年限其他沙障类型区,15a尼龙网沙障区树高、冠幅最低;2)不... 通过样地调查的方法,对不同材料、不同布设年限沙障区人工梭梭林的生长状态和林下植被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10a稻草沙障、15a玉米秸秆沙障区梭梭株高、冠幅高于同年限其他沙障类型区,15a尼龙网沙障区树高、冠幅最低;2)不同年限不同材料沙障区梭梭枝条发芽指数存在差异性,5a稻草沙障、10a尼龙网沙障的枝条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沙障类型,枝条发芽指数5a稻草沙障最高,其次为10a尼龙网沙障,20a黏土沙障最低;3)不同年限不同材料沙障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指数和盖度存在差异性,10年黏土沙障区辛普森指数为0.50,Shannon-Wiener指数为0.81;15a黏土沙障区Simpson指数为0.51,Shannon-Wiener指数为0.63;20a黏土沙障区Simpson=0.49,Shannon-Wiener为0.86。不同类型沙障林下植被盖度20a尼龙网沙障、20a黏土沙障最高,15a尼龙网沙障次之,10a尼龙网沙障最低。同一年限不同材料沙障中黏土沙障的盖度相对较高。15~20a沙障类型中稻草沙障的盖度最低,稻草沙障相对其他材料沙障不利于林下物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 不同材料机械沙障 植被生长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方式对林下种植黄芪品质及其土壤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娜 顾文毅 祁银燕 甘肃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7,31,共8页
为提高山旱地土地利用率,增加林地产出,在山杏林地设置种前覆+种后不覆、种前覆+种后覆、种前不覆+种后不覆、种前不覆+种后覆4种不同抗旱保墒方式,斜栽、平栽、直栽不同栽植方式、基肥与追肥不同组合的施肥方式的试验,研究山旱地林下... 为提高山旱地土地利用率,增加林地产出,在山杏林地设置种前覆+种后不覆、种前覆+种后覆、种前不覆+种后不覆、种前不覆+种后覆4种不同抗旱保墒方式,斜栽、平栽、直栽不同栽植方式、基肥与追肥不同组合的施肥方式的试验,研究山旱地林下种植黄芪最佳栽培方式,探究林药复合种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旱地林下种植黄芪:(1)采用种前覆膜+种后覆膜的抗旱保墒方式时,芦下直径粗,主根较长,总根数多,药材质量及品质最好;(2)平栽处理、有机肥+叶面喷肥时,药材质量及品质最佳,且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更少,打尖处理影响不大;(3)采用种前覆膜+种后覆膜的方式时,土壤容重、含水量和土壤全N、速效P、速效K、有机质含量有所提高,土壤结构、透气透水性能等土壤情况有所改善。综合所述,山旱地林下种植黄芪采用平栽、种前种后都覆膜、基肥+叶面追肥处理为最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方式 林下种植 药材品质 土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