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工智能何以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模型与实践路向 |
黄涛
黄文娟
张振梅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6
|
|
|
2
|
数智赋能教育新质生产力:作用机理与实践进路 |
杨文正
杨俊锋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
3
|
典型科研场景下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的差异性分析——学科背景与人工智能素养的影响 |
李艳
朱雨萌
孙丹
许洁
翟雪松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4
|
理性·逻辑·精神: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分析框架与战略定位 |
朱德全
冯丹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9
|
|
|
5
|
教育强国的生态基础:数字化技术支撑的学习型社会建设 |
吴南中
邱骏鹏
田娟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7
|
|
|
6
|
教育强国建设中数字化何以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 |
柯清超
黄灿
米桥伟
李伏清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6
|
|
|
7
|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的差异、共识与趋向——基于中、日、英、美四国比较 |
罗江华
钟文俊
陈艺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5
|
|
|
8
|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数字技能培育政策透视——基于“时间—工具—力度”三维分析框架 |
陈春霞
陈佳妮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9
|
智能教研的本质、误区与回归 |
王丽华
时一帆
卢国成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4
|
|
|
10
|
教育强国视域下“互联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的逻辑转向与行动进路 |
闫志明
郭佳
陈羽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11
|
新人口格局下教育评价改革:面向教育强国的价值重塑与技术赋能 |
邓磊
代少东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12
|
教育智能体: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郑娅峰
赵亚宁
黄璟玥
包昊罡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3
|
大学生在线学习数字韧性框架构建与培育路径 |
吴鹏泽
狄璇
李冰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4
|
我国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形态、机制与优化 |
贾旻
陈晓煜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5
|
三元政策驱动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内在逻辑、关键机制与实施路径 |
杨现民
李王伟
李新
姚凤君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行动者网络视域下数字支教的常态化机制构建 |
张立国
李静
贺宝勋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高等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多维透视 |
李博
王元臣
齐彦磊
汪基德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课堂情绪智能体的设计构建及效果检验 |
郑晓丽
吕子英
耿小惠
王峰
赖文华
赵安平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教育智能体能否提升学生学习表现——基于国内外87篇实证文献的元分析 |
刘妍
李梦兴
李琳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高等教育数字化质量评估:基于经合组织的经验 |
李军
曾琳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