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2,3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征稿启事
1
现代语文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现代语文》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刊物(月刊)。1963年创刊于孔子故里曲阜,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曲阜师范大学主办,系山东省语言学会会刊、山东省报刊协会理事单位。《现代语文》以汉语言研究为主,旨在为... 《现代语文》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刊物(月刊)。1963年创刊于孔子故里曲阜,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曲阜师范大学主办,系山东省语言学会会刊、山东省报刊协会理事单位。《现代语文》以汉语言研究为主,旨在为语言学界专家、学者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与展示语言研究成果的平台,至今已出版751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稿启事 现代语文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本土汉语教材中的标点符号偏误研究——以《汉语教程》为例
2
作者 朱献贞 孙开艳 现代语文 2025年第1期15-22,共8页
以范杨州编写的《汉语教程》为例,对越南本土汉语教材中的标点符号的偏误现象进行梳理与归类。研究显示,《汉语教程》中的标点符号的偏误大致包括两种类型:点号偏误和标号偏误,其中,点号偏误又可细分为句内点号偏误、句末点号偏误。句... 以范杨州编写的《汉语教程》为例,对越南本土汉语教材中的标点符号的偏误现象进行梳理与归类。研究显示,《汉语教程》中的标点符号的偏误大致包括两种类型:点号偏误和标号偏误,其中,点号偏误又可细分为句内点号偏误、句末点号偏误。句内点号偏误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逗号的误用、顿号的误用、冒号的误用。句末点号偏误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将空心圆点句号写成实心圆点,二是将句号错用为冒号或分号。标号偏误主要表现为四种情况:引号的误用、省略号的误用、连接号的误用以及课文题目中空格符号的误用。《汉语教程》标点符号的偏误原因可以归结为三种类型:一是编者自身的疏忽;二是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三是编者未能真正掌握汉语标点符号的某些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点符号 偏误 类型 《汉语教程》 越南 汉语教材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转述类传信语“据说”“听说”研究
3
作者 张金圈 现代语文 2025年第1期4-14,共11页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系统考察了汉语二语学习者中介语中常用的转述类传信语“据说”“听说”及其来源形式“据X说”“听X说”的习得情况。研究发现,学习者对“据说”的使用主要集中于独立语和句首状语,句中状语用法较少,同时,亦存在...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系统考察了汉语二语学习者中介语中常用的转述类传信语“据说”“听说”及其来源形式“据X说”“听X说”的习得情况。研究发现,学习者对“据说”的使用主要集中于独立语和句首状语,句中状语用法较少,同时,亦存在着误代及信息属性冲突等偏误。因动词性较强,“听说”多用于直接引导内容宾语,但易与“听到”“听”等词混淆,同时,亦存在着误加体助词等问题。此外,“据X说”和“听X说”的偏误多源于“说”的误用或“X”的不当选择。这些偏误与学习者对传信语语法化进程、信息属性要求及结构固定性的认知不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据说” “听说” 汉语二语学习者 中介语 转述 传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名称的共时地理分布与命名理据
4
作者 吴亮 现代语文 2025年第1期69-77,共9页
以《汉语方言地图集》和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采录展示平台的材料为主,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考察茄子名称的共时地理分布与历时演变情况。整体而言,茄子名称的类型分布和命名理据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在北方方言区中,茄子名称的一致性较高,... 以《汉语方言地图集》和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采录展示平台的材料为主,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考察茄子名称的共时地理分布与历时演变情况。整体而言,茄子名称的类型分布和命名理据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在北方方言区中,茄子名称的一致性较高,与通语基本相同,各方言区之间的差异不大。从命名理据来看,茄子的名称主要侧重于植物本身。在南方各方言区中,茄子名称的种类众多,不同方言区之间以及方言与通语之间的差异较大。从命名理据来看,茄子的名称主要是凸显它的功能用途以及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方言 地理分布 命名理据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遍句主语的历时考察
5
作者 王艳 现代语文 2025年第1期44-50,共7页
周遍句主语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一+量+名”、名词/量词重叠、疑问代词,每种类型又包括多种具体形式。通过对历时文献的检索、梳理,来考察不同时期周遍句主语的具体形式,并探讨不同形式之间的内在关联。历时语料显示,“一”是最早出现... 周遍句主语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一+量+名”、名词/量词重叠、疑问代词,每种类型又包括多种具体形式。通过对历时文献的检索、梳理,来考察不同时期周遍句主语的具体形式,并探讨不同形式之间的内在关联。历时语料显示,“一”是最早出现的周遍句主语,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只能用于否定句的“一(+量)(+名)”类型。名词/量词重叠类型出现时间较早,它能够满足周遍句表达肯定义的需要。疑问代词类型至清代才开始出现,明清时期疑问代词任指用法的成熟,是它充当周遍句主语的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遍句 主语 全量 “一+量+名” 重叠 疑问代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大学汉语高级写作课教学探究+——以叙事语篇《我的小传》篇章结构教学为例
6
作者 张婷 曾静涵 现代语文 2025年第1期90-95,共6页
以汉语高级写作课程为研究对象,以叙事语篇《我的小传》的输出情况为例,对韩国学生的篇章结构进行考察。研究显示,在篇章结构方面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对主要事件的提炼不够,甚至缺乏对主要事件的描述;二是对高潮部分的叙述明显乏力... 以汉语高级写作课程为研究对象,以叙事语篇《我的小传》的输出情况为例,对韩国学生的篇章结构进行考察。研究显示,在篇章结构方面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对主要事件的提炼不够,甚至缺乏对主要事件的描述;二是对高潮部分的叙述明显乏力,不够突出。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韩国学生以前没有系统学习过写作的相关知识;二是韩国汉语教材中很少设置篇章结构等内容;三是汉语教师对叙事语篇结构的讲解不够充分。基于以上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加强对叙事语篇结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的讲解;增加与叙事主题有关的写作练习;指导学生养成撰写提纲的习惯;将过程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引入到写作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例文指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学生 叙事语篇 《我的小传》 篇章结构 写作课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山东作家散曲用韵考
7
作者 张婷婷 现代语文 2025年第1期36-43,共8页
通过对明代山东作家散曲韵脚字进行系统性分析,可以发现,其用韵呈现出如下特点:有些韵部的界限趋于模糊,支思、齐微两个韵部之间的通押比例高达70.15%;在鼻音韵尾中,-m尾与-n尾的混押现象明显;入声字皆归入阴声韵,同时,在派入比例方面,... 通过对明代山东作家散曲韵脚字进行系统性分析,可以发现,其用韵呈现出如下特点:有些韵部的界限趋于模糊,支思、齐微两个韵部之间的通押比例高达70.15%;在鼻音韵尾中,-m尾与-n尾的混押现象明显;入声字皆归入阴声韵,同时,在派入比例方面,与《中原音韵》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上述特点表明,明代山东作家在散曲创作时,并未严格恪守《中原音韵》的规定,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如地域方言、复古风格、个人创作偏好等,从而展现出用韵方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这不仅是当时语音现象的真实写照,反映了明代山东地区的语音特点,而且为还原明代散曲的用韵生态提供了实证支撑,深化了学界对明代散曲音韵体系的认知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曲 韵字 通押 混押 鼻音韵尾 山东 明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彝语东部方言参考语法》简介
8
现代语文 2025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贵州的彝语文献资料十分丰富,学界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彝文或彝文文献,而对彝语本身的研究重视不够,尤其是彝语东部方言,更是彝语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彝语东部方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西北的毕节和盘州,以及与黔西北毗邻的云南昭通、广西隆... 贵州的彝语文献资料十分丰富,学界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彝文或彝文文献,而对彝语本身的研究重视不够,尤其是彝语东部方言,更是彝语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彝语东部方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西北的毕节和盘州,以及与黔西北毗邻的云南昭通、广西隆林等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文 东部方言 研究 薄弱环节 文献资料 彝语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招聘视角下“很”的匀质性状要求和焦点算子功能
9
作者 翟会锋 现代语文 2025年第1期51-58,F0002,共9页
根据构成成分,“很+X”构式可以分为两类:简单式和复杂式。其中,“很”是规则的制定者,X是内容的填充者。“很”的“程度”义,决定了能够进入该构式的成员具有匀质性状特征。“很”的“强调”语境义,则使“很”具有了焦点算子的功能。... 根据构成成分,“很+X”构式可以分为两类:简单式和复杂式。其中,“很”是规则的制定者,X是内容的填充者。“很”的“程度”义,决定了能够进入该构式的成员具有匀质性状特征。“很”的“强调”语境义,则使“很”具有了焦点算子的功能。焦点算子形成于“很”的复杂式,当复杂式中有两个候选应聘者时,说话人要选择其中一个,而这种选择更凸显了说话人所要强调的意图。焦点算子“很”是基于“很”的“程度”义的功能分化,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很” 互动 构式 匀质性状 焦点算子 招聘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骨文空间范畴探析
10
作者 杨振法 现代语文 2025年第1期30-35,共6页
以语言类型学、认知语言学为指导,以甲骨文的空间范畴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甲骨文相关辞例的基础上,将甲骨文的空间范畴划分为两种类型: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其中,静态空间又可以细分为有视角空间和无视角空间,有视角空间包括相对参照系和... 以语言类型学、认知语言学为指导,以甲骨文的空间范畴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甲骨文相关辞例的基础上,将甲骨文的空间范畴划分为两种类型: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其中,静态空间又可以细分为有视角空间和无视角空间,有视角空间包括相对参照系和绝对参照系,无视角空间则包括指示空间和地名空间。动态空间主要是指空间位移,空间位移的内部结构可以大致分为源点、终点和经过地点。甲骨文的空间概念,既体现出投射时间、序列、神祇概念的隐喻功能,也体现出以受控物替代控制神的转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空间范畴 静态空间 动态空间 隐喻 转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阐释视角下的《红楼梦》服饰色彩仿生词日译——以“秋香色”为例
11
作者 杨琼 李莲颖 现代语文 2025年第1期78-82,共5页
以跨文化阐释理论为指导,探讨伊藤漱平日译本《红楼梦》中色彩仿生词“秋香色”的译词选择与文化意涵。研究发现,“秋香色”在该译本中分别被译为“薄茶色”“鶯茶”“黄褐色”“朽葉色”,这四个译词不但从语义层面精准传递了源语“秋... 以跨文化阐释理论为指导,探讨伊藤漱平日译本《红楼梦》中色彩仿生词“秋香色”的译词选择与文化意涵。研究发现,“秋香色”在该译本中分别被译为“薄茶色”“鶯茶”“黄褐色”“朽葉色”,这四个译词不但从语义层面精准传递了源语“秋香色”的内涵,而且契合了日本文化的认知习惯与审美趣味。译者根据具体语境,采用不同译法,在忠实源语色彩意象的同时,融入了日语独特的语言表现力,体现出翻译的动态性和创造性。伊藤漱平的翻译实践在原文意境与目标文化适应之间达成了有效平衡,不仅再现了《红楼梦》服饰色彩的艺术之美,更通过精妙的语言选择,深化了作品的跨文化表达。这一翻译过程既是文学艺术的再创造,也为跨文化语境下非标准化术语的翻译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秋香色” 色彩仿生词 伊藤漱平 跨文化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原因型动结式论元实现的句法生成分析
12
作者 邱林燕 现代语文 2025年第1期59-68,共10页
汉语一元动结式具有两种类型:反身型和被动型,其中,只有反身型一元动结式能够与原因型动结式构成“自动—致使”交替关系。同时,原因型动结式的原因主语NP与动结式的前项V1保持“V(于)NP”语法关系。基于这些语言事实,对一元动结式和原... 汉语一元动结式具有两种类型:反身型和被动型,其中,只有反身型一元动结式能够与原因型动结式构成“自动—致使”交替关系。同时,原因型动结式的原因主语NP与动结式的前项V1保持“V(于)NP”语法关系。基于这些语言事实,对一元动结式和原因型动结式的句法结构进行分析。反身型一元动结式是前项词根√V1与BECOME合并的非宾格结构;被动型一元动结式的句法结构中,词根√V1与CAUSE合并,而且存在无语音形式的空外论元;原因型动结式是在反身型一元动结式的非宾格结构基础上派生而成的,即词根√V1与BECOME合并获得动词的句法属性后,动词V1内合并于CAUSE,CAUSE-V1共同导入原因论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型动结式 一元动结式 论元实现 轻动词合并 句法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语实践视域下广西面向东盟的多语人才培养路径
13
作者 郭炎华 石婕妤 蓝永胜 现代语文 2025年第1期83-89,共7页
在全球化语言频繁接触与多元互动的背景下,超语理论已广泛应用于多语教育实践中。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迭代升级,对东盟小语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广西具有毗邻东盟国家的区位优势、多民族语多方言的语言优势以及与东盟民族“... 在全球化语言频繁接触与多元互动的背景下,超语理论已广泛应用于多语教育实践中。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迭代升级,对东盟小语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广西具有毗邻东盟国家的区位优势、多民族语多方言的语言优势以及与东盟民族“同源异族”的人文优势,因此,超语实践能够促进广西与东盟各民族语言的交融发展。在此基础上,对广西面向东盟的多语人才培养路径进行探讨。首先,构建超语实践与三个变量的有效关联,充分发挥语言接触、社区因素、动机和态度的积极作用,进行超语实践教学。其次,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创新多语种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探索超语实践教育范式。再次,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超语资源的共建共享,构建跨境超语文字知识库和文化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语实践 广西 东盟 多语人才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中医药文化教学的意义、现状与实践路径
14
作者 张悦 张光宇 现代语文 2025年第1期23-29,共7页
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我传承和对外传播的历史必然与现实要求。通过对国际中文教育教材和文化教学大纲的考察,可以发现,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中文教育通识教材、医学专业课教材和文化教材编写中均处于边缘地位,同时,还... 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我传承和对外传播的历史必然与现实要求。通过对国际中文教育教材和文化教学大纲的考察,可以发现,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中文教育通识教材、医学专业课教材和文化教材编写中均处于边缘地位,同时,还存在文化教学大纲与实际教学相割裂的现象。国际中文教育应以自信自强、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打造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新范式。首先,顶层与基层对接,完善文化教学服务体系;其次,通识与专业兼顾,以文化浸润教材;再次,理论与实践并重,实施文化分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 国际中文教育 国际传播 文化教学大纲 分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顺方言声调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建军 于涵 现代语文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旅顺口区位于大连市的近郊,旅顺方言与大连方言同属胶辽官话的登连片。利用实验语音学方法,描写旅顺方言的单字调格局,研究显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调值依次为42、24、213、53。通过设计单字和双字听辨实验,分析旅顺方言阴平调变... 旅顺口区位于大连市的近郊,旅顺方言与大连方言同属胶辽官话的登连片。利用实验语音学方法,描写旅顺方言的单字调格局,研究显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调值依次为42、24、213、53。通过设计单字和双字听辨实验,分析旅顺方言阴平调变异的情况,预测旅顺方言的阴平调和去声调未来有合流的趋势,并对阴平调演化的原因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顺方言 实验语音学 单字调 阴平调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句法复杂度与日语母语者汉语应用文写作质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杰 李颐蕾 现代语文 2024年第5期38-45,共8页
以中高级水平日语母语者所写的汉语应用文(求职信)为研究对象,在句层面和短语层面分别设立3个测量指标,考察不同层面的句法复杂度指标与写作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句层面的3项话题链指标与写作成绩相关均不显著。在短语层面,复杂名词短... 以中高级水平日语母语者所写的汉语应用文(求职信)为研究对象,在句层面和短语层面分别设立3个测量指标,考察不同层面的句法复杂度指标与写作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句层面的3项话题链指标与写作成绩相关均不显著。在短语层面,复杂名词短语的总数、长度指标与成绩相关不显著,而比率指标与成绩显著相关,能够解释应用文成绩总变异的17.7%,达到中等效应量。这一结论证明了短语层面的复杂名词短语比率是预测应用文写作成绩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复杂度 写作质量 句层面指标 短语层面指标 复杂名词短语 应用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案例式商务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17
作者 周红 杨敏 现代语文 2024年第2期84-89,共6页
案例式商务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商务汉语教学实际,阐述建构理念和实施步骤。前者包括围绕话题进行观点交锋,创设情境进行语言训练,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加强网络平台互动协商;后者包括课前热身以唤醒知识,案例学... 案例式商务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商务汉语教学实际,阐述建构理念和实施步骤。前者包括围绕话题进行观点交锋,创设情境进行语言训练,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加强网络平台互动协商;后者包括课前热身以唤醒知识,案例学习以提取知识,语言技能练习以运用语言知识,案例讨论以建构新知识,巩固与扩充以强化新知识。在此基础上,还通过建构主义实验组和行为主义对照组的教学实践,证明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案例式商务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案例式 商务汉语教学 建构理念 实施步骤 教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方言中表示地貌特征和地名通名的几个字
18
作者 徐复岭 王永超 现代语文 2024年第2期4-9,共6页
在山东等地方言中,“埠”“垓”“湖”“泊”等字,除了其本义或常用义之外,还可以表示不同的地理地貌特征,并用于地名通名。在鲁东、鲁南方言中,“埠”字主要表示高岗或土丘,并用于当地的村镇名。在鲁西南、鲁西方言中,“垓”可以表示... 在山东等地方言中,“埠”“垓”“湖”“泊”等字,除了其本义或常用义之外,还可以表示不同的地理地貌特征,并用于地名通名。在鲁东、鲁南方言中,“埠”字主要表示高岗或土丘,并用于当地的村镇名。在鲁西南、鲁西方言中,“垓”可以表示村寨堤围或寨墙,并广泛用于村寨名。在鲁南和鲁东南地区,“湖”可以用来表示平原、田野或田地,亦用于地名。在胶东地区方言中,“泊”同样表示平原、田地的意思,也用于当地的村镇名。在这类常见字中,表示地貌特征、用于地名通名的意义及用法,是大中型语文辞书编写工作中的一个盲点,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方言 地名通名用字 “埠” “垓” “湖” “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海峡两岸语言对比研究中的融合取向
19
作者 刁晏斌 孙朝阳 现代语文 2024年第7期13-22,共10页
两岸语言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但相关研究滞后问题十分突出,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愈发凸显。首先对近年来海峡两岸的语言融合研究进行回顾与总结,其中,语言事实的发掘涉及共时与历时两个维度,理论研究的进展体现在对融合... 两岸语言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但相关研究滞后问题十分突出,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研究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愈发凸显。首先对近年来海峡两岸的语言融合研究进行回顾与总结,其中,语言事实的发掘涉及共时与历时两个维度,理论研究的进展体现在对融合度及其他相关理论的思考及探索上。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海峡两岸的语言融合研究。不仅明确对两岸语言融合研究的应有认识,而且从事实和理论两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在事实发掘方面,既要进行拓展研究,横向拓展研究范围、纵向拓展历时考察,又要进行深化研究,深入挖掘融合事实。在理论探索方面,取精用宏,博采众长,同时立足语言事实,锐意创新,不断完善和发展相关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两岸共同语 语言融合 普通话 台湾地区“国语” 事实发掘 理论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视野下的国际中文微课研究
20
作者 刘路 于佳萱 现代语文 2024年第7期82-88,共7页
基于国际中文线上教学互动分析框架,以《HSK标准教程(三级)》系列微课为研究对象,分析国际中文微课的课堂互动行为和辅助互动行为。研究发现,该课程互动框架思路清晰,非言语类互动设置得当;与此同时,思考时间的安排相对有限,个性化互动... 基于国际中文线上教学互动分析框架,以《HSK标准教程(三级)》系列微课为研究对象,分析国际中文微课的课堂互动行为和辅助互动行为。研究发现,该课程互动框架思路清晰,非言语类互动设置得当;与此同时,思考时间的安排相对有限,个性化互动环节有待加强。由此尝试探索提升国际中文微课互动性的主要策略:将宏观模式与微观设计相结合,增强互动过程的直观性与情感性,增加个性化的人机交互。希望通过这一个案研究,能够加深对国际中文线上教学互动性的科学认识,切实提高国际中文线上教学实践的真实性、交际性、情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互动性 《HSK标准教程(三级)》 课堂互动行为 辅助互动行为 国际中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