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现代哲学与现代化——《现代哲学》创刊40周年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从知觉到表达——梅洛-庞蒂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研究构想 |
宁晓萌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3
|
法家“法治”思想的价值意涵与工具意涵 |
宋洪兵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4
|
重思柏拉图的辩证法——以《理想国》为例 |
彭磊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5
|
自律与他者——康德自律概念的当代重释 |
蔡文菁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通三统与王鲁——董仲舒与何休之异同研究 |
郭晓东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再论为父后者嫁母服——与黄铭博士商榷 |
吴飞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先王“制礼义”与“礼有三本”——荀子论礼之起源及对礼法的融合 |
梁涛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9
|
马克思“精神”观的多维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
许斗斗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0
|
颜元对《大学》“明明德”的诠释及其工夫论意义 |
赵清文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从社会关系到社会形式——马克思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批判性维度研究 |
邵发军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2
|
毛泽东文本中的普列汉诺夫问题探赜 |
王振民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道教崇山信仰视域下白玉蟾隐修观与山林审美意蕴 |
罗筠筠
王鑫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人物、有无、功效——王船山《读四书大全说·中庸》首章义理疏释 |
杨少涵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5
|
善爱乐的幸福伦理学——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体系建构的一个视角 |
李涛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时代精神中的批判与和解——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哲学观 |
方博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寻求“变革现实之力量的哲学”——百余年来气论传统现代转化的重要进展及相关问题 |
胡栋材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康德的实践理性原则及其应用——对建构主义诠释的批判 |
李科政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论“无为” |
罗安宪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重审伦理与存在的关系——论伽达默尔《柏拉图辩证法伦理学》的洞见 |
邓安庆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