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当代文学地方材料的整理与阐释——以《朔方》(1985—2000)为中心的考察 |
白亮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铸剑》:邀观一场复仇的视听狂欢 |
姜异新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遭遇“西方”的寓言与悖论——论《我爱比尔》的西方想象 |
王琼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深细的体贴”与不可终结的过渡主体——细读丁玲《夜》及其延伸空间 |
张欢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5
|
新发现的陈大悲广播剧理论与创作 |
刘家思
刘璨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6
|
“翻译的危险”与“推想的危险”——从沈艾娣《翻译的危险:清代中国与大英帝国之间两位译者的非凡人生》谈起 |
王宏志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最短的剧本”与“未完成的文学”——夏衍《祝福》电影剧本手稿探赜 |
王宇平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主持人语 |
文贵良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作为方法的“典型现象”——钱理群文学史研究的实践与启示 |
谢保杰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0
|
革命芭蕾《红色娘子军》解读的“视差之见”——兼评《革命的身体:重新认识现当代中国舞蹈文化》的现代性逻辑 |
刘柳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龙须沟》文学本演变研究 |
孙洁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章太炎“事的哲学”及其周边 |
石井刚
张政远
李培炜
陈希
郭驰洋
周展安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赵树理小说的双重叙述主体与形式政治 |
王龙洋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钱理群鲁迅”的主体性、当代性与实践性 |
汪卫东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一声“珍重”,永世“诀别”——周氏兄弟失和原因再探讨 |
宋剑华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怎样重新领会左翼革命诗歌的活力——以几首“街头的诗”为例 |
姜涛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影人林欢:“Your Friend”的雅俗融合与民族化叙事 |
王宇平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8
|
辛亥革命与赖和的文学实践 |
陈美霞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雷暴雨急 杨柳风轻——论“十七年”连环画《夺印》的艺术特色 |
蔡小容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0
|
寻找一种“他者”的镜像——评吕周聚《中国新文学中的美国因素研究(1911—1949)》 |
刘勇
张悦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