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8,5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im-3/aletin-9信号通路探究三仁汤对Hp相关性脾胃湿热证胃炎症状改善及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江望 田生望 +1 位作者 贺单 陶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4-491,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三仁汤通过Tim-3/Galectin-9信号途径对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HAG)脾胃湿热证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联疗法组(奥美拉唑2 mg/kg+阿莫西林100 m...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三仁汤通过Tim-3/Galectin-9信号途径对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HAG)脾胃湿热证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方法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联疗法组(奥美拉唑2 mg/kg+阿莫西林100 mg/kg+克拉霉素50 mg/kg+胶体果胶铋胶囊35 mg/kg)、三仁汤低剂量组(3 g/kg)、三仁汤中剂量组(7.5 g/kg)、三仁汤高剂量组(15 g/kg),每组12只。采用复合因素(劳倦+饮食+苦寒药+环境+生物因子(Hp菌液))构建HAG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并按组别持续给药21 d。实验中观察大鼠的基本状况;快速尿素酶实验检测Hp定植;利用HE染色观察胃黏膜炎症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胃黏膜超微结构;ELISA法测定血清IFN-γ、TNF-α、IL-4、IL-10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胃黏膜CD68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F4/80^(+)CD86^(+)和F4/80^(+)CD206^(+)亚型;RT-qPCR检测胃黏膜组织MCP-1、CD80、CD86、IL-4、CD206、CD163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im-3、Galectin-9蛋白在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胃黏膜组织病理较空白组明显损伤,且Hp定植率、血清IFN-γ和TNF-α、胃黏膜组织CD68、Tim-3、Galectin-9蛋白表达及MCP-1、CD80、CD86、CD163 mRNA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1);三仁汤高剂量干预显著改善了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损伤,显著降低了Hp定植率,并抑制了血清IFN-γ和TNF-α、胃黏膜组织CD68、Tim-3、Galectin-9蛋白表达、胃黏膜组织MCP-1、CD80、CD86、CD163mRNA表达(P<0.05)。结论三仁汤对大鼠HAG脾胃湿热证症状有改善作用,同时可抑制炎症反应并调节胃黏膜巨噬细胞的极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im-3/Galectin-9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 脾胃湿热证 三仁汤 Tim-3/Galectin-9通路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当归芍药散对自然流产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马丽亚 刘宾 +9 位作者 郭申 俎兆轩 杜婧雯 高佳豪 张鑫 张童 齐傲宇 唐雨 张明昊 张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8-280,共13页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对自然流产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孕1天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屈孕酮组和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在孕1-12天分别灌胃当归芍药散5.175 g·kg^(-1)... 目的探讨当归芍药散对自然流产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孕1天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屈孕酮组和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在孕1-12天分别灌胃当归芍药散5.175 g·kg^(-1)、10.35 g·kg^(-1)、20.7 g·kg^(-1),地屈孕酮组大鼠灌胃地屈孕酮溶液2 mg·kg^(-1),1次·d^(-1)。孕13天,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一次性灌胃米非司酮溶液5 mg·kg^(-1)建立自然流产大鼠模型。各组大鼠孕14天取血检测血清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水平;剖取子宫观察形态和计算子宫系数、流产率;HE染色观察大鼠妊娠子宫病理形态;非标记差异定量蛋白组技术检测大鼠妊娠子宫中差异蛋白,并对差异蛋白进行PPI、GO和KEGG分析,免疫组化实验验证当归芍药散的主要调控靶点。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系数和血清GnRH、FSH、LH、E_(2)水平显著降低(P<0.05),流产率显著增加(P<0.05),妊娠子宫内膜存在流产病变;经当归芍药散干预后,大鼠子宫系数和血清GnRH、FSH、LH、E_(2)水平显著升高(P<0.05),流产率显著减小(P<0.05),妊娠子宫内膜病变减轻。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共检测550个有效差异蛋白;PPI分析表明160个蛋白质为枢纽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当归芍药散干预自然流产进程与黏着斑途径有关,涉及上调Akt2、Col1a2、Col6a2,下调Pten等主要靶点;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妊娠子宫中Pte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Akt2、Col6a1、Col6a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屈孕酮组和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妊娠子宫中Pte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Akt2、Col6a1、Col6a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可通过下调Pten水平,上调Akt2、Col6a1、Col6a2水平来实现对自然流产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自然流产 蛋白质组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君子汤预防失用性肌萎缩的作用及其肌肉干细胞/肌核域途径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马丹 张琳琳 +5 位作者 朱仲康 王松楠 刘旭东 王凌志 单德红 于睿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42-2149,共8页
目的 基于“久坐伤肉”探讨四君子汤预防失用性肌萎缩作用,并围绕肌肉干细胞(Muscle stem cell,MuSC)/肌核域(Myonuclear domain,MND)途径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悬尾组(模型组)、悬尾+跑轮组(运动组)、悬尾... 目的 基于“久坐伤肉”探讨四君子汤预防失用性肌萎缩作用,并围绕肌肉干细胞(Muscle stem cell,MuSC)/肌核域(Myonuclear domain,MND)途径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悬尾组(模型组)、悬尾+跑轮组(运动组)、悬尾+蒸馏水组(蒸馏水组)和悬尾+四君子汤预防组(中药组);采用大小鼠抓力仪检测四肢抓力;电子秤计量大鼠股四头肌(Quadriceps femoris,QF)湿重;ELISA法检测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含量;Image Pro 6.0软件计算肌纤维的横断面积(Cross section area,CSA)和肌核数,进而计算MND;免疫荧光法检测配对盒基因(Paired box gene 7,Pax7)和成肌分化抗原(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antigen,MyoD)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及蒸馏水组的四肢抓力、QF湿重、肌球蛋白含量、CSA及MND均下降,Pax7阳性细胞数量升高;与模型组及蒸馏水组相比,运动组和中药组的四肢抓力、QF湿重、肌球蛋白含量、CSA及肌核数均上升,Pax7及MyoD阳性细胞数均增加,但运动组的Pax7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中药组。结论 四君子汤能够预防失用性肌萎缩,其机制与激活MuSC/MND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久坐伤肉 失用性肌萎缩 四君子汤 肌肉干细胞 肌核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络构效失衡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生物力学特性机制相关性探微
4
作者 刘勇明 梁元钰 +7 位作者 庞立健 臧凝子 王靖宇 邹吉宇 王佳然 赵仲雪 郑钰 吕晓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1-938,共8页
以肺络构效失衡发病观为理论指导,提出肺络构效失衡乃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发生之始动因素,对IPF生物力学特性异常变化的发病机制加以阐述,认为肺组织生物力学特性变化与肺之气络损伤、机械应力异常与肺... 以肺络构效失衡发病观为理论指导,提出肺络构效失衡乃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发生之始动因素,对IPF生物力学特性异常变化的发病机制加以阐述,认为肺组织生物力学特性变化与肺之气络损伤、机械应力异常与肺之血络损伤、肺内常驻细胞生物力学响应与肺络构效失衡密切相关,最终导致肺组织刚度异常增加、肺组织渐进性瘢痕形成。将传统病机理论与微观病理变化相互融合,深入探究肺络构效失衡与IPF生物力学特性机制相关性,为探索IPF医工交叉研究提供方向,对丰富肺络病证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肺络构效 生物力学 细胞外基质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BDNF/TrkB/CREB通路探究香橼-佛手抗抑郁作用机制
5
作者 宋美卿 杨钤 +5 位作者 仲启明 牛艳艳 仝立国 邢建月 冯玛莉 贾力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6-1149,共14页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动物实验探讨香橼-佛手抗抑郁的机理。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 Pharmacology Database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ETCM、Symmap、Swiss Target Pr...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动物实验探讨香橼-佛手抗抑郁的机理。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 Pharmacology Database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ETCM、Symmap、Swiss Target Prediction、Uniprot数据平台筛选香橼-佛手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使用OMIM、TTD、Cenecards数据平台获取抑郁症疾病靶点。采用Venny 2.1在线软件绘制药物活性成分及靶点相互交集韦恩图。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将交集靶点用STRING数据平台建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再利用Metascape数据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ene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大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联合孤养建立抑郁模型,对网络药理得到的BDNF/TrkB/CREB信号通路进行动物实验验证。结果 网络药理研究显示,抗抑郁活性成分香橼57个、佛手65个,关键活性成分有乙酸(Acetic acid)、3,4,7-三甲氧基香豆素(3,4,7-trimethoxycoumarin)、柠檬酸(Citric acid)等。抑郁症靶点2717个,交集靶点430个。PPI网络分析筛出香橼-佛手抗抑郁关键靶点有肿瘤蛋白P53(TP53),蛋白激酶B1(Protein kinase B1, AKT1),CREB结合蛋白(CREB-binding protein, CREBB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等。通过KEGG分析通路主要富集在癌症发病途径(Pathways in cancer),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神经营养素信号通路(Neurotrophin signaling pathway)等。通过大鼠抑郁实验对神经营养素通路中的BDNF/TrkB/CREB信号通路验证结果显示,香橼-佛手中剂量组明显升高血清BDNF含量(P<0.05),各组可改善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的损伤,高、中剂量组明显升高海马CA1区BDNF蛋白表达(P<0.05,P<0.01),除了低剂量组TrkBmRNA基因表达量无差异外,其余各组均显著升高海马BDNF、TrkB、CREB的mRNA基因表达量(P<0.01),中剂量组明显升高海马BDNF蛋白相对表达量(P<0.01),中、低剂量组明显升高TrkB蛋白相对表达量(P<0.05),中剂量组对CREB蛋白相对表达量有升高趋势。结论 香橼-佛手对抑郁模型大鼠有抗抑郁效果,其中作用机制可能与BDNF/TrkB/CRE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橼 佛手 抑郁症 网络药理学 BDNF/TrkB/CRE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黄芩苷调控miR-26a-3p/Survivin分子轴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6
作者 黄建成 刘佳 +3 位作者 刘璞娟 董彦博 王军 李红英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60-1367,共8页
目的探讨野黄芩苷(Scutellarin,Scu)调控miR-26a-3p/Survivin分子轴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野黄芩苷组(Scu... 目的探讨野黄芩苷(Scutellarin,Scu)调控miR-26a-3p/Survivin分子轴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野黄芩苷组(Scu)、miR-26a-3p激动剂组(agomir)和野黄芩苷+miR-26a-3p agomir组(Scu+agomir),每组10只。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MIRI动物模型,各组大鼠于术前及术中分别给予20 mg/kg Scu或10 nmol agomir干预,Sham组和Model组大鼠给予等量溶剂。术后48 h,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大鼠心功能;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生化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isoenzymeMB,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以及心肌组织中氧化水平标志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含量;TUNEL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水平;qRT-PCR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miR-26a-3p及生存素(Survivin)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Survivin、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p21)及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严重,心功能LVEDP水平及血清中CK-MB、LDH、cTnI水平显著升高(P<0.01),LVESP、LVEF、LVFS水平显著降低(P<0.01);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及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P<0.01);同时,心肌组织中miR-26a-3p及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p21蛋白及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Model组比较,Scu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心功能LVEDP水平及血清中CK-MB、LDH、cTnI水平显著升高(P<0.01),LVESP、LVEF、LVFS水平显著升高(P<0.01);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水平及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SOD、GSH-Px水平显著升高(P<0.01);同时,心肌组织中miR-26a-3p及cleaved-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21蛋白及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然而,使用miR-26a-3p激动剂干预可明显逆转Scu对大鼠MIRI的改善作用。结论Scu可改善MIRI大鼠心功能及心肌损伤,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miR-26a-3p/Survivin分子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黄芩苷 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miR-26a-3p 生存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靶点网络的抗感合剂干预急性肺损伤大鼠作用机制研究
7
作者 黄赫 管仲莹 +8 位作者 王德成 朱竟赫 靖博宇 张瑜 刘小虎 关铁发 范英兰 甘雨 赵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47-1460,共14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探究抗感合剂干预急性肺损伤(ALI)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网络药理学预测抗感合剂(Kanggan mixture,KGM)干预ALI的靶基因和主要通路;脂多糖(LPS)诱导ALI大鼠模型,运用micro-CT评估活体大鼠体内肺损伤程度,实...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探究抗感合剂干预急性肺损伤(ALI)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网络药理学预测抗感合剂(Kanggan mixture,KGM)干预ALI的靶基因和主要通路;脂多糖(LPS)诱导ALI大鼠模型,运用micro-CT评估活体大鼠体内肺损伤程度,实验验证KGM对ALI大鼠的干预作用机制。结果结果显示从KGM中共筛选出190种化学成分、预测出KGM干预ALI的579个潜在靶点,通路204条。抗感合剂中的核心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白桦脂醇、羽扇豆酮,通过作用于TP53、AKT1、SRC、EP300和STAT3等靶点,调控FoxO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展现出抗病毒、抗炎及免疫调节的能力,对急性肺损伤具有干预作用。micro-CT结果提示,抗感合剂可改善ALI大鼠肺纹理增强以及肺损伤,且(吸气相-呼气相)末端肺体积上升。HE和W/D比值结果表明,KGM可改善肺组织损伤,降低肺组织湿/干重比(P<0.01),血细胞分析结果显示抗感合剂可使ALI大鼠血液WBC(白细胞计数)和N%(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减少(P<0.01),淋巴细胞增加(P<0.05)。实时定量PCR、WES和免疫组化结果提示,KGM可减少ALI大鼠肺组织TP53、AKT1、SRC、EP300和STAT3 mRNA表达量、蛋白分布和蛋白表达量(P<0.05)。结论抗感合剂对急性肺损伤有一定干预作用,主要通过核心靶点STAT3、EP300、SRC、AKT1、TP53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合剂 网络药理学 MICRO-CT 急性肺损伤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络学说”探讨铜死亡对糖尿病心肌病的影响
8
作者 林玉婷 余昆 +3 位作者 陈飞 李滨 欧阳秋芳 郭进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76-2182,共7页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起病隐匿,易被忽视,后期心肌损伤严重,预后较差,目前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铜死亡是体内铜离子浓度失衡引起的线粒体代谢异常的新型细胞死亡模式,是DCM的重要机制之一,靶...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起病隐匿,易被忽视,后期心肌损伤严重,预后较差,目前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铜死亡是体内铜离子浓度失衡引起的线粒体代谢异常的新型细胞死亡模式,是DCM的重要机制之一,靶向铜死亡途径治疗DCM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气络学说”是络病理论的学科分支之一,是主运行经气系统的学说,络病-心血管的证治体系对DCM的论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医学认为,络气虚滞是DCM的发病之源,瘀毒阻络,心络受损是病变核心,心之气血阴阳虚衰是最终转归。“气络学说”和铜死亡在生理功能、病变过程具有相似之处,铜死亡可以说是“气络学说”的微观表现之一。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补虚行滞为常,攻补兼施为纲,扶正固本为核的分期治疗原则,以期为临床论治DCM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气络学说 铜死亡 中医药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神针”对慢性疲劳大鼠线粒体自噬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9
作者 马巧琳 范宣强 +6 位作者 胡斌 于冬冬 牛骏崴 赵蓉蓉 王荣荣 崔家禾 冯婉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2-999,共8页
目的 从线粒体自噬角度探讨“五神针”改善大鼠慢性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采用力竭游泳结合夹尾刺激建立慢性疲劳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将正常组随机分为空白组、正常捆绑组,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 目的 从线粒体自噬角度探讨“五神针”改善大鼠慢性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采用力竭游泳结合夹尾刺激建立慢性疲劳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将正常组随机分为空白组、正常捆绑组,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五神针”组、非穴对照组。“五神针”组针刺百会、四神聪,非穴对照组在后神聪后5 mm处非穴部位排刺5针。采用悬尾实验检测大鼠造模及治疗效果,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骨骼肌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 1-alpha,PGC-1α)的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Real-time PCR检测PTEN诱导激酶1(PTEN 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Parkin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模型组大鼠挣扎次数、挣扎时间、摇摆次数、摇摆时间均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五神针”组大鼠挣扎次数、挣扎时间、摇摆次数、摇摆时间均增加(P<0.05);与“五神针”组比,非穴对照组大鼠挣扎次数、挣扎时间、摇摆次数、摇摆时间均减少(P<0.05)。与空白组比,模型组大鼠骨骼肌中AMPK、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INK1、Parkin mRNA表达量下降(P<0.05),mTOR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五神针”组大鼠骨骼肌中AMPK、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INK1、Parkin mRNA表达量升高(P<0.05),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P<0.05);与“五神针”组比,非穴对照组AMPK、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INK、Parkin mRNA表达量降低(P<0.05),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 “五神针”可以改善慢性疲劳模型大鼠的疲劳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NK/Parkin、AMPK/mTOR信号通路改善线粒体自噬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神针” 慢性疲劳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AMPK/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隐结构建立含主-次症的糖尿病胃肠湿热辨证规则
10
作者 许玉龙 陈锦华 +3 位作者 朱红磊 吕雅丽 胡镜清 张连文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2-459,共8页
经典隐结构方法在对症状分析时,没有考虑主、次症以及证候兼加、症状兼加的影响,约束隐结构分析能够考虑兼加造成的影响,得到更适宜的辨证规则。本文针对1087例糖尿病患者胃肠湿热证涉及症状数据,首先使用经典隐结构分析,得到定量化辨... 经典隐结构方法在对症状分析时,没有考虑主、次症以及证候兼加、症状兼加的影响,约束隐结构分析能够考虑兼加造成的影响,得到更适宜的辨证规则。本文针对1087例糖尿病患者胃肠湿热证涉及症状数据,首先使用经典隐结构分析,得到定量化辨证规则。然后使用约束隐结构分析,得到含有主症、次症的定量化辨证规则如下,主症:口臭(2.3)、舌苔黄(2)、腹痞胀(2.3)、舌苔腻(2.1)、大便秘结或便溏不爽(1.5)、舌色红(1.3)、滑脉(1.4);次症:胃脘痞胀(1.1)。将两种方法得到规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约束隐结构分析能通过主、次症阈值降低兼加因素的影响,得到的规则更符合主症、次症语义和中医常识。最后,再用逻辑回归分析得到辨证规则,并将3种规则做准确率对比测试,结果显示约束隐结构分析得到的规则识别准确率最高。从而得出约束隐结构分析得到的胃肠湿热辨证规则,符合主、次症的约束语义和中医理论,具有较高的客观性,有助于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规则 主症 次症 约束隐结构分析 定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探究祛风消癜方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刘华 任献青 +5 位作者 李伟霞 邢琼琼 席乐迎 李一凡 杨满翔 丁樱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2-625,共14页
目的 研究祛风消癜方对过敏性紫癜的血清差异代谢物的调节作用,为过敏性紫癜中医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6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简称空白组)、模型组、复方甘草酸苷组、祛风消癜方低剂量组、祛风消癜方中剂量... 目的 研究祛风消癜方对过敏性紫癜的血清差异代谢物的调节作用,为过敏性紫癜中医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6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简称空白组)、模型组、复方甘草酸苷组、祛风消癜方低剂量组、祛风消癜方中剂量组、祛风消癜方高剂量组,每组10只,造模组以干姜、胡椒、荜茇联合卵白蛋白的方法构建过敏性紫癜大鼠模型,各给药组在造模成功后采用相应药物干预4周后,取血清,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UPLC-QTOF/MS)非靶向代谢组学筛选血清差异代谢物,之后进行数据提取与多元统计分析可能的代谢通路。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可能的差异代谢物有91个,对应代谢通路20条;与模型组相比,祛风消癜方组大鼠血清中可能的差异代谢物共43个,对应代谢通路15条。其中共有代谢通路12条。炎症代谢物如花生四烯酸、神经酰胺能够损伤血管内皮,模型组大鼠血清中花生四烯酸、神经酰胺等10个标志物较正常组明显异常,祛风消癜方能够显著回调该类代谢物水平,并在花生四烯酸代谢、鞘脂代谢通路上显著富集。结论 祛风消癜方对影响血管内皮损伤的代谢物如花生四烯酸、神经酰胺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祛风消癜方 代谢组学 大鼠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名中医王檀教授应用助阳补肺除痹汤联合肺康复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应用价值研究
12
作者 王海娇 张鹏 +4 位作者 仕丽 李安冬 王科举 王光宇 王檀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98-2204,共7页
目的 探究全国名中医王檀教授应用助阳补肺除痹汤联合肺康复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4年1月至2024年11月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住院部和王檀教授长江学者工作室门诊就诊且满足纳入条件的肺痹患者,... 目的 探究全国名中医王檀教授应用助阳补肺除痹汤联合肺康复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4年1月至2024年11月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住院部和王檀教授长江学者工作室门诊就诊且满足纳入条件的肺痹患者,总数79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49例。其中对照组即中药组,给予助阳补肺除痹汤,治疗组为中药基础上合肺康复治疗(步行、哑铃、攀爬楼梯、弹力带、呼吸训练器、沙袋、腹式呼吸锻炼),疗程1个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恢复情况、六分钟步行试验(Six-minute walking test,6MWT)、超敏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生活质量评估、治疗总疗效等指标。结果 在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运动耐力、治疗总疗效、炎症反应及生活质量,发现治疗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随访3个月的肺功能治疗组远期效果较好。结论 助阳补肺除痹汤联合肺康复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有助于患者各项指标改善,对患者的肺功能改善、运动耐力、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阳补肺除痹汤 肺康复 特发性肺纤维化 王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绪资冲颗粒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改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小鼠卵巢储备功能的机制
13
作者 李方远 陆华 +3 位作者 张琦 杨茜 强玲侠 刘芊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1-591,共11页
目的探索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诱导的小鼠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模型,并探讨接绪资冲颗粒(ZCWS)的保护机制。方法将96只昆明雌性小鼠随机分为J对照组、BIW对照组、J模型组和BIW模型组,通过抗原免疫(0.1 mg·1次·周^(... 目的探索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诱导的小鼠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模型,并探讨接绪资冲颗粒(ZCWS)的保护机制。方法将96只昆明雌性小鼠随机分为J对照组、BIW对照组、J模型组和BIW模型组,通过抗原免疫(0.1 mg·1次·周^(-1)或2次·周^(-1))联合高碘水(0.64 g·L^(-1))喂养7-19周,验证模型。然后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ZCWS组、模型组和对照组,抗原免疫(0.2 mg·周^(-1))+高碘水喂养13周建立EAT诱导的DOR模型。ZCWS组灌胃中药混悬液(0.64 g·mL^(-1)),其余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持续7周。通过HE染色、ELISA、IHC和Western blot检测甲状腺和卵巢组织形态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结果抗原免疫13周(0.1-0.2 mg·周^(-1))配合高碘水喂养可较稳定地构建EAT的DOR模型。ZCWS减轻甲状腺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滤泡结构破坏,血清TPOAb和TGAb水平(P<0.01);抑制MDA活力(P<0.01),增加GSH-Px和SOD活力(P<0.05);增加原始、初级和次级卵泡(P<0.05),减少闭锁卵泡(P<0.01);上调AMH和下调FSH(P<0.01);调节卵巢组织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Keap1蛋白(P<0.01),上调Nrf2(P<0.01)、HO-1和LONP1蛋白(P<0.05)。上调卵巢组织Bcl-2蛋白(P<0.05),下调Bax(P<0.01)和Caspase-3(P<0.05)蛋白;下调Keap1蛋白(P<0.01),上调Nrf2蛋白(P<0.01)和HO-1、LONP1蛋白(P<0.05)。结论ZCWS通过激活Nrf2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减少卵泡闭锁,改善EAT小鼠的卵巢储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免疫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接绪资冲颗粒 卵巢储备 氧化应激 抗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绪分类的五行音乐软件在恶性肿瘤人群中的设计与应用
14
作者 赵楠 谷珊珊 +7 位作者 赵静涛 解红梅 王文军 何米芮 任桂菊 陈淑颖 李光敏 廖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90-1999,共10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五音疗疾和音乐情绪分类理论,旨在设计一款能够针对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状态提供适宜音乐素材的五行音乐软件,并评估其在肿瘤患者心理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①音乐筛选分类:采用质化分析由中医学、心理学、护理学、音乐... 目的本研究基于中医五音疗疾和音乐情绪分类理论,旨在设计一款能够针对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状态提供适宜音乐素材的五行音乐软件,并评估其在肿瘤患者心理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①音乐筛选分类:采用质化分析由中医学、心理学、护理学、音乐学6位专家,筛选五音调式乐曲并划分对应的情绪类别;②软件设计开发:基于筛选和分类的音乐素材,设计开发“基于情绪分类的五行音乐软件”;③软件应用评价:招募“北京抗癌乐园”50名癌症患者作为受试者,对音乐软件进行试听体验,并填写满意度问卷以评估其应用效果。结果本研究建立了包含150首五音调式乐曲的音乐数据库,并完成了情绪类别的划分。纳入的受试者中,80%的招募对象对五行音乐软件体验表示满意,其中女性患者应用体验明显优于男性,乳腺癌患者优于其他癌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行音乐软件临床应用显示,经过4周干预后,五行音乐软件组在HAMD指标中,与其他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基于情绪分类设计的五行音乐软件能够有效满足肿瘤患者的心理康复需求,为调节肿瘤相关负性情绪提供适宜的音乐素材和便捷的聆听方法,实现将心理康复从医院延续到家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音乐 情绪分类 音乐软件 肿瘤患者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及方法学质量评价研究
15
作者 孙亚男 梁兴业 +4 位作者 王福 邵辉 贾宝林 翁志文 于长禾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0-1013,共14页
目的 分析针刺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方法学和报告质量,以期为针刺研究设计和报告提供改进依据。方法 从两篇研究针刺相关系统评价中,获取其纳入针刺RCTs文献。由2位评价者根据纳排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并采用RoB2.0、CONSORT声明与S... 目的 分析针刺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方法学和报告质量,以期为针刺研究设计和报告提供改进依据。方法 从两篇研究针刺相关系统评价中,获取其纳入针刺RCTs文献。由2位评价者根据纳排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并采用RoB2.0、CONSORT声明与STRICTA标准评价方法学及报告质量。结果纳入95篇针刺RCTs文献,中文51篇、英文44篇,涉及38种疾病,54种结局指标。CONSORT声明评价中,高报告率条目8项、低报告率条目15项、中报告率条目2项。STRICTA标准评价中,高报告率条目8项、低报告率条目4项、中报告率条目4项。至于RoB2.0偏倚风险评估,起总结作用的整体偏倚领域中,11.6%的文献为高风险、50.5%为可能存在风险、37.9%为低风险。结论 目前发表的针刺RCTs研究方法学及报告质量评价均不高,今后研究应提高科学严谨的方案设计,形成透明、完整的研究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随机对照试验 质量评价 偏倚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降浊冲剂对慢性肾脏病大鼠肾小管线粒体动力学蛋白、细胞凋亡的影响
16
作者 郑敏麟 詹倩倩 +6 位作者 房小霞 刘广 伞勤 范文江 王亚楠 王建挺 阮诗玮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73-2686,共14页
目的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动力学和细胞凋亡的角度,探究益肾降浊冲剂对大鼠慢性肾脏病(CKD)的治疗机制。方法采用大鼠5/6肾切CKD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素组(500 mg/kg/d),益肾降浊冲剂低、中、高... 目的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动力学和细胞凋亡的角度,探究益肾降浊冲剂对大鼠慢性肾脏病(CKD)的治疗机制。方法采用大鼠5/6肾切CKD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素组(500 mg/kg/d),益肾降浊冲剂低、中、高剂量组。益肾降浊冲剂治疗8周后,检测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肾皮质组织病理变化、线粒体形态和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动力学分裂蛋白(Drp1、Fis1)和融合蛋白(Opa1、Mfn1)的表达以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胞浆和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CytC、Bax)的表达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和凋亡相关基因(CytC、Bax)mRNA表达量。结果肾脏损伤情况:与模型组相比,益肾降浊冲剂各组大鼠SCR和BUN水平、肾小管变性坏死、线粒体结构损伤等情况明显减轻;肾小管线粒体动力学蛋白:与模型组比较,益肾降浊冲剂各组大鼠分裂蛋白Drp1和Fis1的表达下调、融合蛋白Opa1和Mfn1的表达上调,透射电镜观察到线粒体碎片化改变较轻微;肾小管细胞凋亡和mtDNA拷贝数:与模型组比较,益肾降浊冲剂各组肾小管上皮Bax蛋白在胞浆中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在线粒体中显著减少(P<0.05),CytC蛋白含量在胞浆中显著减少(P<0.05),而在线粒体中显著增加(P<0.05),mtDNA拷贝数明显升高(P<0.05),SMAC、CytC、Bax mRNA总水平明显下降(P<0.05)。肾小管线粒体动力学蛋白与肾小管细胞凋亡相关的相关性:分裂蛋白Drp1、Fis1表达量与线粒体中CytC表达量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性,与胞浆中CytC表达量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性;融合蛋白Opa1、Mfn1表达量与线粒体中CytC表达量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性,与胞浆中CytC表达量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性。结论益肾降浊冲剂可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动力学,从而抑制了内源性细胞凋亡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降浊冲剂 慢性肾脏疾病 线粒体动力学 细胞凋亡 培土制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振晔教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经验
17
作者 黄晓伟 顾贤 +2 位作者 王哲睿 祝利民 徐振晔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1135,共5页
本文主要介绍徐振晔教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经验。徐教授认为晚期大肠癌的病机以虚为主,邪实为辅,本虚标实,且多为精气两虚,治疗当重在补虚,其次是去邪毒。徐教授创新性地提出“脾虚精亏、扶正抗癌”的理论,治疗大肠癌以健脾补肾养精为主... 本文主要介绍徐振晔教授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经验。徐教授认为晚期大肠癌的病机以虚为主,邪实为辅,本虚标实,且多为精气两虚,治疗当重在补虚,其次是去邪毒。徐教授创新性地提出“脾虚精亏、扶正抗癌”的理论,治疗大肠癌以健脾补肾养精为主,清热解毒抗肿瘤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中医中药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评价及序贯分析丹参多酚酸盐对糖尿病及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
18
作者 岳圆圆 石岩硕 +1 位作者 岳月红 孙颖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7-1311,共15页
目的系统评价丹参多酚酸盐对糖尿病及慢性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Embase、PubMed等数据库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s),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3年12月。... 目的系统评价丹参多酚酸盐对糖尿病及慢性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Embase、PubMed等数据库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s),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3年12月。采用Rev Man 5.3软件、Stata 15.0进行Meta分析,采用TSA 0.9.5.10 Beta软件进行序贯分析。结果总共纳入33篇文献,共计269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联合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提高糖尿病肾病及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改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提高血管内皮功能{ET-1[MD=-82.46,95%CI(-122.25,-42.67),P<0.05]、NO[MD=11.50,95%CI(7.22,15.78),P<0.05]}、降低氧化应激反应{SOD[MD=13.18,95%CI(10.26,16.11),P<0.05]、MDA[SMD=-1.43,95%CI(-1.94,-0.92),P<0.05]、Hcy[MD=-6.85,95%CI(-10.58,-3.12),P<0.05]}及炎性因子{hs-CRP[MD=-3.77,95%CI(-4.90,-2.64),P<0.05]、sICAM-1[MD=-212.59,95%CI(-289.48,-135.70),P<0.05]、IL-6[MD=-14.14,95%CI(-17.73,-10.54),P<0.05]}、改善肾功能{Scr[MD=-18.69,95%CI(-28.34,-9.03),P<0.05]、BUN[MD=-1.30,95%CI(-1.92,-0.67),P<0.05]、UAER[MD=-37.75,95%CI(-49.40,-26.10),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序贯分析表明丹参多酚酸盐对患者血清ET-1、SOD、IL-6、Scr、BUN指标具有有利影响。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及微血管并发症对于临床指标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考虑纳入的文献存在一些局限性,仍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本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Meta分析 试验序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停颗粒对急性脑缺血模型大鼠代谢组学的影响
19
作者 董珍宇 朱文浩 +4 位作者 孙新月 英振昊 蒲馨颖 郭大千 门伟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4-572,共9页
目的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究中风停颗粒对急性脑缺血MCAO模型大鼠血浆代谢产物的影响,以阐明中风停颗粒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8只。模型组、中药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M... 目的应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究中风停颗粒对急性脑缺血MCAO模型大鼠血浆代谢产物的影响,以阐明中风停颗粒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8只。模型组、中药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MCAO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当天给药,中药组给予(22.68 g·kg^(-1))中风停颗粒药液进行灌胃,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干预7 d。给药结束后静脉取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分析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大鼠血浆样品,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差异代谢产物;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对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急性脑缺血大鼠模型体内的22个潜在生物标志物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中风停颗粒对上述22个潜在生物标志物进行了显著回调(P<0.05)。代谢通路富集结果显示,中风停颗粒主要影响了苯丙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抗坏血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结论急性脑缺血MCAO模型大鼠体内代谢物及代谢通路发生改变,中风停颗粒可回调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主要涉及苯丙氨酸代谢等,还参与调节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停颗粒 代谢组学 急性脑缺血 MCAO大鼠 氨基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病证结合风险预测模型研究进展及优化思路
20
作者 魏戌 金子开 +3 位作者 章轶立 申浩 谢雁鸣 朱立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444-2452,共9页
病证结合风险预测方法更符合骨质疏松症临床诊疗需要。前期已经形成“目标结局选取→关键信息采集→数据挖掘建模→模型效能评价”的模型建立方法共识。在此基础上,建立稳定随访的骨质疏松症病证结合人群队列,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将中医症... 病证结合风险预测方法更符合骨质疏松症临床诊疗需要。前期已经形成“目标结局选取→关键信息采集→数据挖掘建模→模型效能评价”的模型建立方法共识。在此基础上,建立稳定随访的骨质疏松症病证结合人群队列,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将中医症状、证候中的关键信息与影像类数据进行客观化表征及量化处理,运用多组学测序技术寻求特异性强的微观分子信息,分析各维度信息之间的潜在关联,建立更具中医特色优势的多维度骨质疏松症病证结合风险预测模型,开发兼具“病”“证”属性的生物标志物,助推骨质疏松症精确诊疗体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病证结合 风险评估 机器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