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2,6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筋混凝土立柱钻孔爆破破坏过程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
1
作者 黄小武 谢先启 +3 位作者 贾永胜 刘昌邦 姚颖康 伍岳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在房屋类建筑物爆破拆除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立柱是主要承载构件,也是拆除爆破工程中面临最多的爆破对象。钢筋混凝土立柱的爆破破坏效果,直接影响承载构件的可靠失稳,进而影响结构的整体倒塌。近年来,钢筋混凝土立柱呈现出尺寸大、配筋... 在房屋类建筑物爆破拆除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立柱是主要承载构件,也是拆除爆破工程中面临最多的爆破对象。钢筋混凝土立柱的爆破破坏效果,直接影响承载构件的可靠失稳,进而影响结构的整体倒塌。近年来,钢筋混凝土立柱呈现出尺寸大、配筋多、强度高等特征,对爆破参数设计和飞石防护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采用粒子爆破法耦合有限元算法(PBM-FEM),通过粒子的高速运动碰撞模拟爆炸冲击荷载和爆生气体逸出炮孔的过程;通过1∶1原尺寸物理模型爆破试验,采用工业电子雷管真实还原了高层楼房承重构件爆破拆除过程,揭示了钢筋混凝土立柱的钻孔爆破破坏过程及其爆破破坏失效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因炮孔侧堵塞材料的约束作用有限,爆生气体会从孔口逸出,降低了炸药能量的利用率。立柱表面混凝土的剥落情况严重程度依次为:左、右两侧>前侧>后侧,最小抵抗线的方向是诱导混凝土发生破坏和抛掷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拆除 钢筋混凝土 钻孔爆破 破坏失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切口圆心角及高度对冷却塔倒塌效果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高文乐 李云飞 +3 位作者 寇玉明 孙鸿 张建伟 柳姬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5,共9页
为探究不同爆破切口圆心角及高度对冷却塔整体倒塌效果的影响,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结构的倒塌过程进行复现,验证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在原模型基础上,仅改变爆破切口圆心角和高度,选定14 m、15 m、16 m、17 m、18 m五种爆破切... 为探究不同爆破切口圆心角及高度对冷却塔整体倒塌效果的影响,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结构的倒塌过程进行复现,验证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在原模型基础上,仅改变爆破切口圆心角和高度,选定14 m、15 m、16 m、17 m、18 m五种爆破切口高度和190°、210°、230°三种爆破切口圆心角,将其正交排列组合,探究两者对爆破效果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爆破切口圆心角对冷却塔爆堆范围的变化起着主要作用,爆破切口高度起次要作用;爆堆最高点基本位于倒塌中心线上,且分布在塔壁横向断裂位置附近,结构后方塔壁的裂隙出现位置和破碎程度决定了结构爆堆高度和爆堆高度最高点出现的位置;在爆破切口高度一定时,结构的竖向触地速度随爆破切口圆心角的增加而减小;当爆破切口角度圆心角一定时,随着爆破切口高度的不断增加,结构的竖向触地速度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此类冷却塔结构爆破拆除时的最优爆破切口圆心角为210°,最优爆破切口高度为17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拆除 爆破切口参数 数值模拟 冷却塔 爆破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梁桥局部桥跨爆破拆除技术研究
3
作者 郑选荣 任凯 +2 位作者 刘蕊 李帅良 岳雪茹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9,共11页
连续梁桥部分桥跨爆破拆除时极易对邻近桥跨产生较大的损害,为同时保证桥梁倒塌破碎效果和相邻桥跨的安全,以安康市某连续梁桥病害部分桥跨拆除爆破工程为例,利用ANSYS/LS-DYNA软件分别对上部箱梁水压爆破和下部桥墩逐排倾斜倒塌、逐跨... 连续梁桥部分桥跨爆破拆除时极易对邻近桥跨产生较大的损害,为同时保证桥梁倒塌破碎效果和相邻桥跨的安全,以安康市某连续梁桥病害部分桥跨拆除爆破工程为例,利用ANSYS/LS-DYNA软件分别对上部箱梁水压爆破和下部桥墩逐排倾斜倒塌、逐跨倾斜倒塌、从中间向两边倾斜倒塌进行了模拟分析,根据桥体破碎效果、桥梁倒塌姿态以及塌落振动速度确定了最佳爆破方案,依据模拟结果进行了爆破设计并对振动速度进行了安全校核。结果表明:上部箱梁水压爆破梁体较为破碎,且爆破飞石较少防止其对邻近桥跨产生较大的冲击;在爆破前变连续梁为简支梁,并在爆破时先起爆邻近桥跨主梁处药包,随后下部桥墩采用逐排倾斜的倒塌方案可以在保证桥梁倒塌破碎效果的同时减小振动速度确保邻近桥跨的安全;现场实际桥梁爆破效果较好,且倒塌过程与数值模拟结果大体一致,邻近桥墩处无明显损伤,数值模拟监测点处最大振速峰值为3.58 cm/s,现场监测为3.96 cm/s,数值模拟结果较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除爆破 水压爆破 连续梁桥 局部桥跨 振动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断面隧洞聚能水压光面爆破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高翔 许国庆 +3 位作者 姚强 杨旭 陈星艮 李洪涛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6,共8页
钻爆法在隧洞开挖中得到广泛应用,通常采用光面爆破以达到成型质量要求,但在小断面隧洞中,特别是遇到不良地质条件时,受洞内钻孔条件及装药等限制,难以达到理想的轮廓控制爆破效果,从而影响围岩安全稳定,也会导致后期支护及衬砌成本增... 钻爆法在隧洞开挖中得到广泛应用,通常采用光面爆破以达到成型质量要求,但在小断面隧洞中,特别是遇到不良地质条件时,受洞内钻孔条件及装药等限制,难以达到理想的轮廓控制爆破效果,从而影响围岩安全稳定,也会导致后期支护及衬砌成本增加。针对上述问题,依托小断面水工隧洞开展现场爆破试验,探究聚能水压爆破技术应用于不良地质小断面隧洞的爆破参数,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轮廓开挖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主要结论如下:(1)超欠挖检测结果表明,同种地质条件下,聚能爆破相对于常规爆破可降低超挖量与欠挖量分别为40.8%和54.2%;(2)通过不同炮孔布置方式下的爆破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在弧顶与边墙连接处可不布设孔,利用聚能效应控制成型,可减少拱肩处的超挖;(3)在Ⅳ类围岩的粉砂质泥岩和层状砂岩中,壁面平整度受爆破参数影响较小,主要由岩性决定,且层状砂岩相比粉砂质泥岩平整度可提高30%以上。综上所述,在小断面水工隧洞中合理应用聚能水压爆破技术,可有效提高光面爆破下的隧洞壁面成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爆破 水压爆破 不良地质 小断面隧洞 三维激光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能管设计及工程应用
5
作者 田家璇 张昌锁 +1 位作者 李泽 廖霖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65,198,共8页
为了控制隧道成型一般采用光面爆破,光面爆破需要控制线装药密度,常规做法采用空气间隔轴向不耦合装药,各段炸药需用导爆索连接。但导爆索使用量大,价格高昂,审批困难,且做不到装药均散性。目前隧道掘进周边孔在不使用导爆索时均采用底... 为了控制隧道成型一般采用光面爆破,光面爆破需要控制线装药密度,常规做法采用空气间隔轴向不耦合装药,各段炸药需用导爆索连接。但导爆索使用量大,价格高昂,审批困难,且做不到装药均散性。目前隧道掘进周边孔在不使用导爆索时均采用底部集中装药结构,会产生严重超欠挖。为此设计了一种新型聚能管,这种新型聚能管结合了PVC半管和聚能罩,并增设了固定环,不仅能准确控制炸药用量,简化装药过程,还能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且不受有水环境制约,确保能量的高效传送,有效控制了隧道超欠挖。为评价新型聚能管的爆破效果,首先通过殉爆试验验证在采用新型聚能管时,多节被发炸药在60 g药量下间隔30 cm可以稳定传爆,又通过数值模拟证明该新型聚能管切缝效果良好。新型聚能管在汾阳至石楼高速公路东山隧道进行了工程应用,实现线装药密度200 g/m无导爆索光面爆破,半孔留痕率达到90%,有效减少超欠挖,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面爆破 殉爆 数值模拟 聚能切缝爆破 压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形框架核心筒结构楼房爆破拆除技术研究
6
作者 夏治园 杨帆 +5 位作者 王刚 马立飞 杨翎 陈欢 罗国安 高朋飞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4,共9页
针对某地18层椭圆形框架-核心筒结构楼房爆破拆除工况,通过系统分析楼房受力特征发现:椭圆形框筒结构楼房高宽比小、跨度长等特点,易发生后座甚至塌而不倒现象,核心筒内部剪力墙分布不规则,倒塌时易出现应力分布不均现象,导致楼体偏移... 针对某地18层椭圆形框架-核心筒结构楼房爆破拆除工况,通过系统分析楼房受力特征发现:椭圆形框筒结构楼房高宽比小、跨度长等特点,易发生后座甚至塌而不倒现象,核心筒内部剪力墙分布不规则,倒塌时易出现应力分布不均现象,导致楼体偏移设计方向。针对上述工程难点,设计时采用延期爆破、辅助弱化方式进行爆破拆除,首先通过拆分切割、化筒为墙等预处理方式破坏楼房抗侧移结构属性,避免楼体倒塌时发生偏移,再将爆破切口细致划分成4个爆破分区并逐步增大各区延期时间,尤其是将最后两分区延期时间提高至1 s,实现余留区域支撑点前移,避免塌而不倒现象,同时适当增大最末段起爆区域的支撑面积以控制后座,设计中选用上下双切口折叠爆破方法,控制楼房触地振动幅度,提高楼房整体解离效果。现场爆破拆除时,椭圆形楼房倒塌过程历时约5 s,基本沿设计方向倒塌,存在轻微后座,支柱失效明显,各层楼板依次折叠,爆堆集中,拆除爆破效果良好,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形楼房 框架-核心筒 爆破参数设计 控制爆破 倒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穿桥桩的隧道爆破设计与模拟
7
作者 李岩巍 纪晓琳 +1 位作者 于海 闫鸿浩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6,174,共11页
以大连地铁5号线石葵路~劳动公园区间工程建设为背景,结合隧道施工工法(台阶法、CRD法),优化掌子面爆破参数,控制区间隧道爆破对桥桩的影响。右线采用台阶法,左线采用CRD法,台阶法的上台阶及CRD法的左上方①部洞室采用两次爆破,第一次... 以大连地铁5号线石葵路~劳动公园区间工程建设为背景,结合隧道施工工法(台阶法、CRD法),优化掌子面爆破参数,控制区间隧道爆破对桥桩的影响。右线采用台阶法,左线采用CRD法,台阶法的上台阶及CRD法的左上方①部洞室采用两次爆破,第一次为掏槽区域爆破,为第二次爆破提供临空面进而降低爆破振动。掏槽处炸药单耗为1.87~2.33 kg/m^(3),其余部位炸药单耗0.40~0.80 kg/m^(3),最大段别雷管使用Ms-15段非电导爆管雷管。基于实测数据反演爆破振动衰减规律公式,完成爆破振动安全预校核。采用SPH法对临近桥桩掏槽爆破进行数值计算,在单段药量0.3 kg情况下,对5 m远处受到爆炸载荷作用的桥桩进行了响应分析。计算表明桥桩无损伤,且爆破作业结束,桥桩安全无恙,表明侧穿桥桩段的技术方案是可行的。此外,模拟应力波在地层、桥桩中的传播过程,桥桩中应力波传播速度3280~3590 m/s,岩土层中传播速度平均为1620 m/s,数据显示振动在桥桩中传播速度明显大于在风化层与黏土层的传播速度。论文中炸药与临近岩石采用SPH方法,避免了大规模粒子计算对超算能力要求,对于远距离振动分布研究,此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侧穿桥桩 爆破振动 爆破设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断面隧洞长短直眼组合掏槽爆破技术研究
8
作者 王磊 高宇璠 +4 位作者 傅洪贤 穆垣宏 刘研 左春元 李庆京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4,共8页
为了提高小断面隧洞掘进速度,克服斜眼掏槽和直眼掏槽的不足,根据岩石爆破理论、应力波破岩理论和殉爆理论,对井巷无空孔渐进等抵抗线平行掏槽方法进行完善改进,提出了一种长短直眼组合掏槽方式,对该方法的参数设计、槽腔形成过程进行... 为了提高小断面隧洞掘进速度,克服斜眼掏槽和直眼掏槽的不足,根据岩石爆破理论、应力波破岩理论和殉爆理论,对井巷无空孔渐进等抵抗线平行掏槽方法进行完善改进,提出了一种长短直眼组合掏槽方式,对该方法的参数设计、槽腔形成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介绍。结合现场试验,通过使用不同雷管和掏槽孔布置方式,从爆破进尺、炸药单耗和超欠挖量等几个角度分析了不同掏槽方式爆破效果的优劣。结果表明:长短直眼组合掏槽不受断面面积限制,可自行设计孔深,并采用合理的延时间隔,以实现分层分次爆破;长直眼与短直眼互相配合,增强了自由面在掏槽过程中的作用,减少了深孔最小抵抗线的距离;长短直眼组合掏槽的槽腔形状为规则的长方体,炮孔利用率由78.5%增加到89.3%。现场试验表明:在小断面隧洞爆破掘进中,长短直眼组合掏槽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斜眼掏槽,爆破进尺由1.6~2.2 m可提升2.2~2.5 m;超挖量受到周边孔内移量和掏槽形式的综合作用,在内移10 cm以内的情况下,长短直眼组合掏槽爆破可额外减少超挖20%~30%。该方法可有效控制成本,提高工效,具有良好的爆破效果和技术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爆破工程 现场试验 小断面 长短直眼 掏槽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域盾构隧道孤石和基岩凸起段的精细化爆破预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魏海霞 崔有权 +4 位作者 陈建福 杨小林 褚怀保 祝杰 陈士海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158,共9页
海域盾构施工中常遇到大粒径孤石和基岩凸起段,通常采用爆破法进行预处理,爆破预处理的效果是盾构机顺利通过的关键。依托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综合考虑海域孤石和基岩凸起段的覆盖层条件、爆破块度控制指标及海洋生物安全控制标准,... 海域盾构施工中常遇到大粒径孤石和基岩凸起段,通常采用爆破法进行预处理,爆破预处理的效果是盾构机顺利通过的关键。依托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综合考虑海域孤石和基岩凸起段的覆盖层条件、爆破块度控制指标及海洋生物安全控制标准,提出了一种盾构隧道孤石和基岩凸起段的精细化爆破预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包括:爆破孔网参数设计;炸药单耗、单孔装药量、平均块度尺寸的计算;装药结构及爆破网路设计;爆破块度分布效果预测;考虑生态环境影响进一步优化爆破方案。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爆破预处理后的块度在30 cm以内,满足盾构机推进的块度尺寸要求;盾构机在爆破预处理段能够顺利掘进,与正常段推进参数基本相近。实现了海域盾构隧道孤石和基岩凸起段的精细化、生态化、高效化和安全化爆破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盾构 孤石 基岩凸起段 爆破预处理 块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高寒区露天矿不同不耦合介质装药爆破效应试验研究
10
作者 费鸿禄 荆广杰 +1 位作者 甄帅 贾宏宇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6,共11页
高原高寒区露天矿钻爆开采时,常会出现炮孔内部涌水或冰冻现象,该现象会导致炮孔内装药结构变为水、冰介质不耦合装药,药包在不同不耦合介质条件下爆破效果及爆炸破岩机理会发生改变,为此开展了高原高寒区露天矿不同不耦合介质装药爆破... 高原高寒区露天矿钻爆开采时,常会出现炮孔内部涌水或冰冻现象,该现象会导致炮孔内装药结构变为水、冰介质不耦合装药,药包在不同不耦合介质条件下爆破效果及爆炸破岩机理会发生改变,为此开展了高原高寒区露天矿不同不耦合介质装药爆破效应的试验研究。论文以西藏甲玛露天矿为工程依托,开展了高原高寒区爆破漏斗试验,测定了爆破漏斗的几何参数,分析了高原高寒区3种不耦合介质装药条件下的爆破效果。采用利文斯顿曲线对测试参数进行拟合,根据拟合结果优化了爆破参数,并应用于现场工程爆破。研究结果表明:在爆破漏斗试验中,当埋深1.09~1.49 m时,漏斗可见体积与破碎体积差异大,埋深1.49~1.69 m时,漏斗可见体积与破碎体积几乎不变;相对于空气不耦合装药爆破,水、冰介质不耦合装药爆破振动速度峰值分别降低了25.33%和11.24%;3种不耦合介质下,药包埋置临界深度各不相同,其中水介质的临界深度最深,冰介质的临界深度次之,空气介质的临界深度最浅,且水、冰介质不耦合装药相对于空气不耦合装药,装药量降低18.9%;在现场群孔台阶爆破中,水、冰介质不耦合装药相对于空气不耦合装药单耗减少18.2%,大块率由8.9%降低到4.3%,且水、冰不耦合介质,使炸药能量分布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高寒区 爆破漏斗 能量利用 爆破振动 不耦合装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水边坡预裂爆破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11
作者 钟冬望 陶好好 +5 位作者 李琳娜 李腾飞 何理 司剑峰 万佳伟 高晗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3,128,共14页
边坡预裂爆破在河道边坡一次成型开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有效减小边坡面保留岩体损伤,降低爆破振动强度,研究涉水边坡预裂爆破的合理参数对河道涉水爆破开挖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相似原理中的几何相似、物理相似与动力学相似设计了... 边坡预裂爆破在河道边坡一次成型开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有效减小边坡面保留岩体损伤,降低爆破振动强度,研究涉水边坡预裂爆破的合理参数对河道涉水爆破开挖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相似原理中的几何相似、物理相似与动力学相似设计了涉水边坡预裂爆破的试验模型,决定采用混凝土替代红砂岩、采用雷管替代乳化炸药进行试验;并对不同工况下的预裂缝成缝质量、边坡坡面成型质量、保留岩体损伤进行监测,结果发现孔径由0.8 cm增加至1.2 cm,预裂缝的成缝质量以及边坡成型质量有明显提升,保留岩体的损伤降低24.86%;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涉水边坡预裂爆破工程实践中,当地质条件为中硬岩石时,采用115 mm的预裂孔孔径以及80 cm的预裂孔孔距,可取得较好的爆破效果。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项目的预裂孔参数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水边坡 预裂爆破 预裂孔参数优化 岩体损伤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透气性煤样爆破致裂裂纹扩展特征试验研究
12
作者 张飞燕 段笑颜 韩颖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1,共8页
预裂爆破是改善低透气性煤层渗透率、提高瓦斯抽采率的有效措施之一,众多学者研究视角多聚焦于爆破孔布置方式、装药结构、装药系数、装药量和爆破应力波传播过程等因素对预裂爆破效果的影响,少数学者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爆破裂纹的扩展... 预裂爆破是改善低透气性煤层渗透率、提高瓦斯抽采率的有效措施之一,众多学者研究视角多聚焦于爆破孔布置方式、装药结构、装药系数、装药量和爆破应力波传播过程等因素对预裂爆破效果的影响,少数学者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爆破裂纹的扩展特征进行了探讨,目前针对裂纹扩展的相关试验研究少见报道。为有效考察爆破致裂效果,以某矿低透气性煤样为研究对象,采用小药量耦合装药爆破技术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试验获取了煤样爆破后的宏观破坏特征及内部裂纹的三维分布效果,进而对爆破应力作用下煤样内部裂纹的扩展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以起爆药代替常用炸药,采用小药量耦合装药爆破技术进行小尺寸煤样爆破致裂试验,是切实可行的。当装药量和压药压力相同时,炮孔直径越大,裂纹扩展和增透效果越差;当炮孔直径和装药量相同时,冲压装药效果优于松散装药。当炮孔直径和压药压力相同时,并非装药量越大裂纹扩展效果越好,存在一个合理的装药量区间;对于本文采用的低透气性标准尺寸煤样而言,当装药量为25 mg时,裂纹体积占比为12.79%,单个裂纹体积为20135.03 mm^(3),裂纹扩展效果最佳,装药量为20 mg时效果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透气性煤层 爆破致裂 裂纹扩展 耦合装药 CT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抗线对水下台阶爆破效果影响的模型试验及其数值分析
13
作者 吴亮 刘琳 +1 位作者 余创 周俊汝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2,共7页
抵抗线作为爆破设计中的核心参数,与岩石的抛掷距离以及破碎程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直接影响破碎效果以及最终的爆堆形状。由于水下爆破工程具有显著的复杂性,影响水下爆破效果的因素错综复杂,因此,探究抵抗线参数对水下台阶爆破的... 抵抗线作为爆破设计中的核心参数,与岩石的抛掷距离以及破碎程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直接影响破碎效果以及最终的爆堆形状。由于水下爆破工程具有显著的复杂性,影响水下爆破效果的因素错综复杂,因此,探究抵抗线参数对水下台阶爆破的影响规律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设置不同抵抗线参数的水下台阶钻爆试验,并采用FLUENT-EDEM耦合方法对抵抗线为2 cm、4 cm、5 cm、6.5 cm四种情况下的爆破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将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综合评估了抵抗线参数对水下台阶爆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抵抗线参数增加初期,用于破碎岩石的有效能量占比增加,且爆破漏斗体积也进一步增大,但随着抵抗线的进一步增加,岩体单位体积所承担的爆炸能量反而降低,另外应力波反射作用强度也减弱了,因此爆破块度的不均匀性呈现出随抵抗线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此外,数值计算能较好地对模型试验的爆破效果进行模拟且结果一致,说明运用FLUENT-EDEM流固耦合方法来探究水下台阶爆破块度破碎问题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破 流固耦合 FLUENT EDEM 抵抗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爆破振动与松动圈分析的水封洞库爆破方案比选
14
作者 叶海旺 张鹏辉 +6 位作者 蒙云琪 张兆龙 傅家亮 白金鑫 刘磊 余梦豪 Doumbouya Sekou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5,共12页
合理的爆破施工方式是保证水封洞库稳定性和水封性的关键,在某水封洞库进行爆破地震波检测、声波探测,并结合HHT信号分析方法,通过EMD、EEMD分解方法对比、识别并弱化信号模态混叠效应以提高信号分析准确性,最后利用边际谱、瞬时能量谱... 合理的爆破施工方式是保证水封洞库稳定性和水封性的关键,在某水封洞库进行爆破地震波检测、声波探测,并结合HHT信号分析方法,通过EMD、EEMD分解方法对比、识别并弱化信号模态混叠效应以提高信号分析准确性,最后利用边际谱、瞬时能量谱、三维能量谱、围岩松动圈等评价不同爆破方案对水封洞库开挖爆破的影响。结果表明:EEMD-Hilbert分析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传统EMD分解带来的模态混叠问题,通过EEMD分解重构后的振速时程曲线更加平滑、可靠性更高;通过信号重构后的边际谱分析,发现双侧壁导坑法频带分布在200~380 Hz范围,单侧壁导坑法的频段范围更窄,集中在110~250 Hz之间,两组方案的低频能量均占比较少;双侧壁导坑法瞬时能量合值高于单侧壁导坑法,两组方案瞬时能量均主要集中在首段掏槽孔上,分别占总瞬时能量的41.67%和23.73%,单侧壁导坑法瞬时能量分布更为平均且较双侧壁导坑法更低;通过声波探测分析:双侧壁导坑法两侧拱腰松动圈范围约1.0~1.2 m,单侧壁导坑法扩挖面、导洞面松动圈范围分别为0.8 m、1.0~1.2 m。通过EEMD-Hilbert与声波探测联合分析可知,单侧壁导坑法相对更适合该洞库爆破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封洞库 爆破方案 EEMD-HHT 时频能量 松动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爆破减振孔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万佳伟 钟冬望 +5 位作者 徐顺香 何理 李腾飞 陶好好 高晗 徐潇潇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6,177,共10页
爆破振动是水下爆破的有害效应之一,研究水下爆破过程中的振动响应和振动控制对航道疏浚、海港、桥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水下爆破减振孔的作用机理和传播衰减规律,通过设计水下减振孔模型试验测试了不同药量下无减振孔、水耦合减... 爆破振动是水下爆破的有害效应之一,研究水下爆破过程中的振动响应和振动控制对航道疏浚、海港、桥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水下爆破减振孔的作用机理和传播衰减规律,通过设计水下减振孔模型试验测试了不同药量下无减振孔、水耦合减振孔及空气耦合减振孔爆破振动信号与压电信号,减振孔直径2 cm、孔距5 cm、排距4 cm、孔深17 cm、与爆源相对距离20 cm。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水下爆破减振孔能有效降低爆破振动速度峰值,水耦合减振孔平均减振率为17.5%,空气耦合减振孔减振率为27.2%;压电信号峰值与振动速度峰值在时域上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减振孔主要降低竖直方向的振动速度,且减振率随炸药量的增加而增加。现场水下爆破施工试验表明,采用水下减振孔后减振率达到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钻孔爆破 水下减振孔 振动响应 压电信号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的地下爆破振动控制技术
16
作者 贾家银 曹贞洋 +4 位作者 周世均 吴晓东 高兴 吴昊骏 龚敏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7,共11页
为控制泄水洞开挖过程中的爆破振动,保护其上方距离2.30~3.10 m的既有隧道的安全,采用电子雷管毫秒微差爆破及孔内分段等技术优化爆破方案。首先根据现场下穿泄水洞之前的常规爆破情况,优化现场爆破方案,调整孔位参数,减少炮孔数目;在... 为控制泄水洞开挖过程中的爆破振动,保护其上方距离2.30~3.10 m的既有隧道的安全,采用电子雷管毫秒微差爆破及孔内分段等技术优化爆破方案。首先根据现场下穿泄水洞之前的常规爆破情况,优化现场爆破方案,调整孔位参数,减少炮孔数目;在下穿段正式爆破前,在开挖面掏槽区附近开展单孔爆破试验,获取包含现场地质信息的单孔爆破振动波形;采用线性叠加法计算并对比炮孔按不同延时间隔起爆的振动波形,从中筛选出炮孔的最优延时间隔;同时,为改善掏槽爆破时的临空条件、降低掏槽爆破的振动,对掏槽区的首爆孔采用孔内分段爆破。通过现场试验和计算分析,综合爆破协同作用和减振效果,确定了掏槽孔、辅助孔的孔间延时为5 ms、排间延时为40 ms,周边孔的孔间延时为3 ms。将新爆破方案在现场进行应用和不断优化,最终实现泄水洞工程以1.5 m进尺、全断面爆破下穿既有隧道时,其正上方距离3.10 m的路面监测点的最大振动在4.0 cm/s以内,结构物得到了有效保护。利用电子雷管微差起爆和孔内分段爆破技术能有效控制现场的爆破振动、保护了临近建(构)筑物,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水洞 既有隧道 微差爆破 最优延时间隔 孔内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露天矿爆破安全管理问答系统
17
作者 孙嘉怡 李萍丰 +5 位作者 管伟明 谭洁 赵明生 余红兵 温颖远 唐洪佩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201,共14页
在爆破作业中,安全管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爆破安全与“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等工艺流程密切相关,工序之间相互作用显著。然而,由于现有爆破安全数据来源多样、结构复杂,缺乏系统化集成,导致现场作业人员在面对复杂工况时... 在爆破作业中,安全管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爆破安全与“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等工艺流程密切相关,工序之间相互作用显著。然而,由于现有爆破安全数据来源多样、结构复杂,缺乏系统化集成,导致现场作业人员在面对复杂工况时难以准确获取关键安全知识,给安全管理带来了挑战。因此将基于BERT-BiLSTM-CRF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应用于爆破安全管理领域。首先采用BERT预训练模型获取动态词向量,其次采用BiLSTM-CRF进行实体最佳标签序列标注,构建了涵盖7类实体和9类关系的知识图谱,并利用开源图数据库系统Neo4j存储知识图谱数据。结果表明:模型所有实体类型的F 1值均在60%以上,证明该模型较传统模型实体识别提取精度显著提高。并基于知识图谱模型开发了露天煤矿爆破工艺安全管理知识问答系统,完成领域知识查询及各类爆破工艺与安全标准的迅速匹配。通过问答系统的支持,现场工程师能够在复杂的爆破安全管理中迅速做出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问答系统 爆破安全 工艺流程 预训练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实验教学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18
作者 李昊阳 孙强 +1 位作者 易锦 陈甜甜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10,共9页
《爆破工程》课程是高校城市地下工程、矿山建设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爆破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爆破工程具有高危险性的特点,传统的爆破工程实验建设难度大,难以在室内进行,给教学带来了不便,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依... 《爆破工程》课程是高校城市地下工程、矿山建设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爆破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爆破工程具有高危险性的特点,传统的爆破工程实验建设难度大,难以在室内进行,给教学带来了不便,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依托虚拟仿真平台进行爆破工程实验教学。本文根据爆破工程虚拟仿真的教学思路及需求搭建了爆破实验教学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利用Unity3D作为虚拟仿真系统的开发工具,保证虚拟仿真系统具有可在不同平台运行的高兼容性;使用3DS Max建立模型,并用Maya进行细节渲染,提高了模型的真实感;通过云渲染技术解决了加载速度慢、动画不逼真等问题;并且为了更好地体现实际工程中爆破振动波的传播机理,利用ANSYS模拟爆破振动波在不同岩层中的传播,波场云图以快照的形式保存在虚拟仿真系统,开展爆破振动虚拟仿真实验。实践和应用效果显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可实现学生独立地、深度地参与到爆破工程的教学实验中,提高了学生的实验体验和实践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工程 虚拟仿真 数值模拟 教学实践 平台搭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炮孔间距下微差爆破诱发爆生裂纹扩展规律研究
19
作者 曹永帮 黄俊红 +3 位作者 王自旭 陈洋龙 张腾胜 李新平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7,96,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炮孔间距下微差爆破诱发爆生裂纹的扩展规律,通过浇筑大面积混凝土场地进行试验来消除边界效应,并以电子雷管和导爆索作为爆源和炸药,开展多组直线三孔模型和十字五孔模型试验研究,记录不同爆破参数下爆生裂纹的扩展长度、... 为了研究不同炮孔间距下微差爆破诱发爆生裂纹的扩展规律,通过浇筑大面积混凝土场地进行试验来消除边界效应,并以电子雷管和导爆索作为爆源和炸药,开展多组直线三孔模型和十字五孔模型试验研究,记录不同爆破参数下爆生裂纹的扩展长度、方向以及止裂位置,结合时序控制爆破理论,探究影响裂纹扩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当三孔模型中间孔先起爆,两边孔后起爆时,炮孔之间会形成贯通裂缝,但会随着炮孔间距的增加越来越不平直,直到炮孔间距达到25倍孔径时裂纹便无法贯通,且裂纹不沿炮孔方向发展;十字五孔模型试验中同样只有在炮孔间距为20倍孔径以内时才能形成贯通的裂缝,且当先爆孔起爆产生的裂纹向四个后爆孔扩展时,最终会优先与相近的炮孔贯通,但是裂纹扩展路径并非一条直线,其会同时受到多个后爆孔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偏转效应。因此,实际工程中要想利用空孔效应和起爆时差获得沿轮廓面扩展的平直裂缝,还需根据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合理调整时序控制爆破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孔模型 五孔模型 空孔效应 微差爆破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较完整硬质岩消聚能爆破数值模拟及应用
20
作者 陈育权 李大中 +1 位作者 李明泽 陈明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6,共9页
为探索在较完整硬质岩条件下,实现水电站溢洪道快速开挖的新方法。针对老挝南公1水电站溢洪道保护层的特殊开挖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水耦合的新型消聚能爆破技术。该技术使炮孔内压力更大,引起的应力更强,有利于较硬质岩体的开挖。利用LS... 为探索在较完整硬质岩条件下,实现水电站溢洪道快速开挖的新方法。针对老挝南公1水电站溢洪道保护层的特殊开挖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水耦合的新型消聚能爆破技术。该技术使炮孔内压力更大,引起的应力更强,有利于较硬质岩体的开挖。利用LS-DYNA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反映了孔底堵塞段与水耦合装药可以增大炮孔壁荷载峰值,延长爆炸荷载的作用时间延长,进一步影响孔底较硬岩体的破碎。结果表明:采用孔底增设堵塞和水耦合装药的方案能够加深侧向损伤深度,延长荷载作用时间,从而在较完整的硬质岩中实现更有效的开挖成型。通过数值仿真和现场试验参数的综合评估,证实了该方案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提高一级消力池底板的开挖成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岩 溢洪道开挖 消聚能爆破 数值仿真 开挖成型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