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780篇文章
< 1 2 2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松材线虫病疫木为基质栽培茯苓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谭著明 沈宝明 +4 位作者 谭云 喻锦秀 申爱荣 李赛男 刘丽娜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91-95,共5页
本文探讨了以松材线虫疫木为基质栽培茯苓的可行性。以松材线虫疫木为基质栽培茯苓后,通过分时段连续取样,采取松材线虫标准检测方法,检测了松材线虫疫木内以及茯苓菌核内的松材线虫活体数量。结果显示:松材线虫疫木接种茯苓菌种后初始2... 本文探讨了以松材线虫疫木为基质栽培茯苓的可行性。以松材线虫疫木为基质栽培茯苓后,通过分时段连续取样,采取松材线虫标准检测方法,检测了松材线虫疫木内以及茯苓菌核内的松材线虫活体数量。结果显示:松材线虫疫木接种茯苓菌种后初始20 d,疫木内松材线虫密度迅速降低;60 d后60%抽检疫木样品内松材线虫密度降为0;83 d后所有疫木抽检样品中活体松材线虫的致死率达97.50%~100.00%,已很难形成有效传播。种植9个月后,收获的茯苓菌核发育正常,菌核和疫木残体中松材线虫活体检出率为0。综上可知,以松材线虫疫木为基质栽培茯苓是可行的,既可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病传播风险,又可产出正常品质的茯苓,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能有效提升松材线虫疫木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疫木 茯苓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2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I0002-I0002,共1页
《湖南林业科技》创刊于1974年,是由湖南省林业局主管,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省林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类刊物,主要刊登林业各专业的研究报告、科技应用和综合评述等方面的科技文章,含森林培育、森林生态、林木遗传育种、森林保护、森林... 《湖南林业科技》创刊于1974年,是由湖南省林业局主管,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省林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类刊物,主要刊登林业各专业的研究报告、科技应用和综合评述等方面的科技文章,含森林培育、森林生态、林木遗传育种、森林保护、森林经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工程、林业经济及林业宏观决策等专业内容。欢迎全国各地的林业工作者投稿,开展学术讨论,促进学术交流。本刊为双月刊,对来稿要求如下:1.来稿内容真实,题目贴切,观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语句通顺,每篇文章要求5000字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林业科技 科技应用 征稿简则 研究报告 森林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3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I0002-I0002,共1页
《湖南林业科技》创刊于1974年,是由湖南省林业局主管,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省林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类刊物,主要刊登林业各专业的研究报告、科技应用和综合评述等方面的科技文章,含森林培育、森林生态、林木遗传育种、森林保护、森林... 《湖南林业科技》创刊于1974年,是由湖南省林业局主管,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省林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类刊物,主要刊登林业各专业的研究报告、科技应用和综合评述等方面的科技文章,含森林培育、森林生态、林木遗传育种、森林保护、森林经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工程、林业经济及林业宏观决策等专业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林业科技 科技应用 征稿简则 研究报告 森林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4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湖南林业科技》创刊于1974年,是由湖南省林业局主管,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省林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类刊物,主要刊登林业各专业的研究报告、科技应用和综合评述等方面的科技文章,含森林培育、森林生态、林木遗传育种、森林保护、森林... 《湖南林业科技》创刊于1974年,是由湖南省林业局主管,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湖南省林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类刊物,主要刊登林业各专业的研究报告、科技应用和综合评述等方面的科技文章,含森林培育、森林生态、林木遗传育种、森林保护、森林经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工程、林业经济及林业宏观决策等专业内容。欢迎全国各地的林业工作者投稿,开展学术讨论,促进学术交流。本刊为双月刊,对来稿要求如下:1.来稿内容真实,题目贴切,观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语句通顺,每篇文章要求5000字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林业科技 科技应用 征稿简则 研究报告 森林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竹砧板产业技术创新与发展综述
5
作者 杨硕知 刘球 +6 位作者 欧阳硕龙 欧阳泽怡 孟勇 杨明 艾文胜 李美群 彭超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00-104,共5页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环保厨房用品需求的攀升,竹制品越来越受青睐。湖南作为竹材资源丰富的省份,其竹砧板产业展现出一定的潜能和前景。本文从技术创新、市场趋向、政策扶持等多个层面对湖南竹砧板产业发展进行了探讨。湖南竹林资...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环保厨房用品需求的攀升,竹制品越来越受青睐。湖南作为竹材资源丰富的省份,其竹砧板产业展现出一定的潜能和前景。本文从技术创新、市场趋向、政策扶持等多个层面对湖南竹砧板产业发展进行了探讨。湖南竹林资源丰富,竹加工企业众多且已形成完整产业链,竹砧板市场需求旺盛。在技术创新方面,竹青砧板已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生产工艺优化提升了产品质量与体验感,环保技术应用增强了企业社会责任感与产品竞争力。市场趋势方面,需求持续增长,产品线丰富,品牌竞争加剧,国际化进程加快。同时,政策支持有力,国家和地方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竹产业发展。虽面临原材料供应不足等挑战,但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等措施,可推动湖南竹砧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湖南竹砧板产业未来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砧板产业 技术创新 市场趋向 政策扶持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湖南省乔木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6
作者 皮兵 许珊 +2 位作者 马伊闽 马丰丰 曾霞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88-95,共8页
本研究基于2020年森林资源统计年报,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针对湖南省乔木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乔木林植被总碳储量为187.21×10^(6)t(以C计。下同),占全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的78.03%。... 本研究基于2020年森林资源统计年报,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针对湖南省乔木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乔木林植被总碳储量为187.21×10^(6)t(以C计。下同),占全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的78.03%。其中,阔叶林、杉木林和松木林是湖南省乔木林植被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不同龄组乔木林的碳储量依次表现为:中龄林(73.67×10^(6)t)>成过熟林(49.13×10^(6)t)>近熟林(45.14×10^(6)t)>幼龄林(18.91×10^(6)t)。湖南省乔木林植被平均碳密度为20.70 t·hm^(-2),其中成过熟林碳密度最高(35.82 t·hm^(-2)),是幼龄林(7.12 t·hm^(-2))的5倍。在全省各州市的空间分布上,乔木林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湘西南地区(怀化市、邵阳市和永州市)的碳储量明显高于湘东北地区(益阳市、株洲市和岳阳市)的碳储量,而在中部地区(娄底市和湘潭市)的碳储量则相对匮乏;碳密度则在各地州市的变化幅度较小,其中以常德市碳密度最高(25.51 t·hm^(-2))、衡阳市碳密度最低(15.86 t·hm^(-2))。本研究结果将为优化森林经营管理策略、提升森林碳汇能力及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乔木林碳储量 碳密度 材积源生物量法 空间分布特征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国有林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评价
7
作者 徐佳娈 田育新 +5 位作者 薛萍 肖亚琴 吴峰 姚敏 周杰平 周根苗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87-96,共10页
以湖南省216个国有林场为例,基于2022年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参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了计算和分析。2022年湖南省国有林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评价结果为:支持服务包括保育土壤固土33537703.03t,保肥1063578.00t,林分养分固持... 以湖南省216个国有林场为例,基于2022年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参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了计算和分析。2022年湖南省国有林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评价结果为:支持服务包括保育土壤固土33537703.03t,保肥1063578.00t,林分养分固持22144.76t;调节服务包括涵养水源调节水量255780.73万m^(3)、净化水质255780.73万m^(3),固碳释氧固碳1822771.55t、释氧4171342.57t,净化大气环境提供负离子696.99×10^(22)个、吸收气体污染物125307.85t、滞尘2191475.84t。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生态价值中的涵养水源、森林康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占据主导地位。国有林场森林单位面积总价值量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单位面积总价值量处于“高”等级的国有林场共有9个,“较高”等级的国有林场共有27个,“中”等级的国有林场共有107个,“较低”等级的国有林场共有69个,“低”等级的国有林场共有4个。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评价为促进湖南国有林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决策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漠化地区油桐根际土壤微生物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丁玥诚 熊富民 +2 位作者 雷聪 郭仝同 朱宁华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53-59,72,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石漠化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桐林根际土壤的养分特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并分析土壤养分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选取石漠化地区20年生的油桐林为研究对象,以非石漠化地区的油桐林作为对照,比较分析石... 本研究旨在探究石漠化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桐林根际土壤的养分特性、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并分析土壤养分与根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选取石漠化地区20年生的油桐林为研究对象,以非石漠化地区的油桐林作为对照,比较分析石漠化对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及其主要驱动因素;采用Illumina HiSeq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森林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结果表明:在石漠化地区,岩石立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非岩石立地;两种立地下的油桐根际土壤中主要的微生物种类相似,但各自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岩石立地的子囊菌门真菌数量占比高达71.67%,而非岩石立地的仅为58.08%。此外,土壤中的有机碳、全磷、全氮含量与子囊菌门真菌数量、放线菌门细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与担子菌门真菌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岩石立地下油桐根际土壤微生物中子囊菌门真菌和放线菌门细菌是油桐能在岩石立地下生长的关键根际微生物。此研究结果可以为石漠化地区人工植被恢复以及土壤肥力管理提供依据,对石漠化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恢复有着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桐 根际微生物 石漠化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生态绿心PM_(2.5)和O_(3)复合污染的城市绿化树种选择研究
9
作者 朱鸿毅 张珉 +9 位作者 张之浩 李威 李俊 杨骏 吴文文 朱天然 连亚欣 赵一宁 裴男才 罗佳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42-47,60,共7页
对长株潭生态绿心区内不同类型林分和不同植物配置模式下的PM_(2.5)和O_(3)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比较了不同类型林分之间PM_(2.5)和O_(3)质量浓度的差异性,以期筛选出对复合污染物具有较强抗性的树种和植物配置模式。结果表明:PM_(2.5)... 对长株潭生态绿心区内不同类型林分和不同植物配置模式下的PM_(2.5)和O_(3)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比较了不同类型林分之间PM_(2.5)和O_(3)质量浓度的差异性,以期筛选出对复合污染物具有较强抗性的树种和植物配置模式。结果表明:PM_(2.5)质量浓度的日变化为“单峰单谷”型,而O_(3)质量浓度的日变化则呈“单峰”型。不同类型林分的PM_(2.5)质量浓度呈现出混交林高于纯林、针叶林高于阔叶林的变化趋势,其中阔叶混交林的最低;不同类型林分的O_(3)质量浓度则表现出落叶阔叶纯林的最高,其次是针叶混交林和阔叶混交林。不同类型林分的PM_(2.5)与O_(3)质量浓度主要呈负相关关系,平均相关系数为-0.247(P<0.05),这表明各类型林分的PM_(2.5)质量浓度和O_(3)质量浓度之间呈相反的变化趋势。不同植物配置模式的PM_(2.5)和O_(3)质量浓度的交互效应强度具有显著差异(P<0.05)。基于上述分析,筛选出11种对PM_(2.5)与O_(3)复合污染具有较强综合抗性能力的植物配置模式,分别为:杉木+香樟(5∶5)、毛竹+杉木+香樟(2∶4∶4)、马尾松+杉木(7∶3)、杉木、石栎、杜英、白花泡桐、青冈+枫香树(6∶4)、香樟+盐肤木(7∶3)、香樟、石楠。这些树种和配置模式的PM_(2.5)与O_(3)质量浓度之间的交互效应较强,因此也可作为湖南省PM_(2.5)与O_(3)复合污染协同控制的森林植物选择及森林优化配置的优选树种和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 植物配置 PM_(2.5) O_(3) 绿心区 长株潭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水温室气体时空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崔玉 张辉 +6 位作者 邓正苗 张赐成 谢永宏 李峰 邹业爱 刘泽麟 段丽洁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10,共10页
河流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其时空分异机制亟待阐明。本研究基于资水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样数据,采用薄边界层模型解析CO_(2)、CH_(4)、N_(2)O排放通量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时间特征方面,丰水期的CH_(4)和N_(2)O排放通量... 河流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其时空分异机制亟待阐明。本研究基于资水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样数据,采用薄边界层模型解析CO_(2)、CH_(4)、N_(2)O排放通量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时间特征方面,丰水期的CH_(4)和N_(2)O排放通量(分别为364.48、12.41μmol·m^(-2)·d^(-1))显著高于枯水期(分别为185.59、2.74μmol·m^(-2)·d^(-1)),而丰水期与枯水期的CO_(2)排放通量(分别为18.46、23.63 mmol·m^(-2)·d^(-1))无显著差异。环境因子分析显示,丰水期CH_(4)和N_(2)O排放通量主要受水温、总磷含量和电导率的影响,而溶解性无机碳含量是影响CO_(2)排放通量的主要因素。空间特征方面,中下游温室气体通量沿程递增,与人工地表和耕地扩张引起的水体碳、氮、磷及叶绿素a含量升高密切相关。就干流和支流的差异而言,丰水期干流的N_(2)O排放通量显著高于支流,主要受总氮含量的影响,而CO_(2)和CH_(4)的排放通量在支流与干流间无显著差异。河流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与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显著关联,特别是中下游城市周边区域。建议未来重点解析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耦合机制,建立精准的排放估算模型,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气界面通量 时空特征 土地利用 影响因子 资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改造为山苍子人工林对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11
作者 黎蕾 张珉 +5 位作者 陈景震 吴文文 杨骏 韩云娟 张翼 罗佳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49-55,共7页
为了研究退化杉木人工林改造为山苍子人工林后对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本文以3年生山苍子人工林、山苍子天然林和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表层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全氮、速效氮、铵态氮、硝态氮、全钾、速效钾、全磷、速... 为了研究退化杉木人工林改造为山苍子人工林后对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本文以3年生山苍子人工林、山苍子天然林和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其表层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全氮、速效氮、铵态氮、硝态氮、全钾、速效钾、全磷、速效磷、有机质含量等土壤养分特征和pH。结果表明:山苍子天然林和人工林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全氮、速效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都大于杉木人工林,表现为山苍子天然林>山苍子人工林>杉木人工林。3种林分的全钾含量和pH表现为根际土壤大于非根际土壤,但土壤中氮素、磷素、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表现为非根际土壤高于根际土壤。除全钾含量出现根际富集外,其他土壤养分都出现根际土壤亏缺,且杉木人工林的根际土壤亏缺高于其他2种林分。3种林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全氮、全磷、有机质、全钾的养分相关性是一致的,全氮、有机质与其它养分间多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全磷都没有显著相关性,而全钾表现为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苍子 杉木 土壤养分 非根际土 根际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八面山银杉群落优势种生态位研究
12
作者 何德操 陈晓霞 +6 位作者 李满 杨骏 徐煜 裴男才 黄松 黄志宏 罗佳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42-49,共8页
为了探讨银杉的生存现状及其种间竞争机制,本研究以湖南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典型银杉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样地调查数据,对23个优势树种的重要值及生态位特征(包括生态位宽度、重叠度与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银杉在乔木... 为了探讨银杉的生存现状及其种间竞争机制,本研究以湖南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典型银杉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样地调查数据,对23个优势树种的重要值及生态位特征(包括生态位宽度、重叠度与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银杉在乔木层中的重要值仅为3.14%,其Shannon-Wiener和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分别为1.65和0.15,显著低于云山青冈(分别为3.01、0.78)、鼠刺(分别为2.95、0.73)等优势种,反映出银杉在资源获取和种间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2)群落中53.36%的物种对的生态位重叠指数>0.3~0.8,云山青冈与鹿角杜鹃生态位重叠指数最高(0.86),而银杉与其他物种的最高生态位重叠指数仅为0.36,银杉资源的竞争压力较小;(3)仅9.09%的物种对的生态位相似性指数高于0.6,群落内物种的生态需求存在显著分异。综上,银杉濒危主要源于自身生态适应力不足。建议定向疏伐竞争树种、优化生境资源分配及深化物种生态学研究,以提升银杉群落保护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杉 重要值 生态位 优势种 种间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油茶转录组测序和抗衰老基因分析
13
作者 彭映赫 许彦明 +6 位作者 游志培 张誉宝 何之龙 王瑞 张英 陈永忠 张震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为了挖掘油茶抗衰老相关基因,本研究对T1(高龄组,树龄超过100 a)、T2(中龄组,树龄约30 a)、T3(幼龄组,树龄6 a)等3种不同生长年限油茶的叶片开展了转录组测序和差异基因分析。结果表明: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70436条Unigenes,长度主要集中在... 为了挖掘油茶抗衰老相关基因,本研究对T1(高龄组,树龄超过100 a)、T2(中龄组,树龄约30 a)、T3(幼龄组,树龄6 a)等3种不同生长年限油茶的叶片开展了转录组测序和差异基因分析。结果表明: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70436条Unigenes,长度主要集中在200~500 bp,平均长度575 bp,N50长度811 bp,N90长度249 bp,GC含量45.62%。T1与T2之间有517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2646个基因表达上调,2526个基因表达下调。T1与T3之间有4933个DEGs,其中,2583个基因表达上调,2350个基因表达下调。T2与T3之间有2079个DEGs,其中,916个基因表达上调,1163个基因表达下调。GO富集显示DEGs主要集中在催化活性、酶活性和代谢过程,KEGG富集显示DEGs主要集中在苯丙烷生物合成、光合作用、类黄酮生物合成、光合作用-天然色素蛋白等代谢通路。挖掘到CESA、POD、PAL、PetF、PsbW、PetH、LHCA、LHCB、FLS、ANR、CHS、LAR、DFR等多个可能涉及油茶抗衰老的功能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生长年限 转录组测序 抗衰老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水平对花榈木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谢志辉 肖亚琴 +3 位作者 孙敏红 杨骏 吴小丽 吴琴香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探究不同磷水平对花榈木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花榈木科学施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以2年生花榈木幼苗为材料,在改良的Hoagland营养液基础上设置5个磷水平处理(0、0.50、1.00、2.00、4.00 mmol·L^(-1),其中无磷... 为了探究不同磷水平对花榈木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花榈木科学施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以2年生花榈木幼苗为材料,在改良的Hoagland营养液基础上设置5个磷水平处理(0、0.50、1.00、2.00、4.00 mmol·L^(-1),其中无磷处理为对照组),探究不同磷水平下花榈木幼苗株高、地径、生物量、光合参数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0.50、1.00 mmol·L^(-1)磷水平处理下的花榈木幼苗株高和地径较大。(2)花榈木幼苗的地上部分和根系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均随着磷水平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1.00 mmol·L^(-1)磷水平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且0.50 mmol·L^(-1)磷水平处理下幼苗的干质量和鲜质量均比4.00 mmol·L^(-1)磷水平处理的大,但幼苗根冠比在2.00、4.00 mmol·L^(-1)高磷处理时比较大。(3)1.00 mmol·L^(-1)磷水平处理下的幼苗净光合速率最大,0.50 mmol·L^(-1)磷水平处理下的幼苗胞间CO_(2)浓度和气孔导度最大,2.00、4.00 mmol·L^(-1)磷水平处理下的幼苗蒸腾速率最大。(4)施磷可以适当提高幼苗的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不能增加叶绿素a含量,但是叶绿素含量并没有随着磷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综上所述,1.00 mmol·L^(-1)磷水平处理的幼苗株高、地径、生物量、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均表现较好,因此,1.00 mmol·L^(-1)为最适合花榈木幼苗生长的磷水平;0.50 mmol·L^(-1)磷水平处理的幼苗株高、地径、生物量均大于4.00 mmol·L^(-1)处理,说明4.00 mmol·L^(-1)高磷水平处理对花榈木幼苗的抑制作用比0.50 mmol·L^(-1)低磷水平还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榈木 生长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八面山银杉的生境群落特征与物种多样性
15
作者 黄志宏 陈晓霞 +4 位作者 何德操 李雯 裴男才 杨骏 罗佳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45-52,共8页
银杉是我国特有的孑遗植物,其野生个体不足5000株。为探究银杉群落的生境、组成和结构,本研究对湖南省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银杉群落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银杉群落主要分布于高海拔、岩石裸露的山脊或陡崖绝壁;群落物种组成... 银杉是我国特有的孑遗植物,其野生个体不足5000株。为探究银杉群落的生境、组成和结构,本研究对湖南省八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银杉群落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银杉群落主要分布于高海拔、岩石裸露的山脊或陡崖绝壁;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共记录到维管植物50种,隶属于32科43属;群落分层明显、结构完整,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种分别为银杉、少花柏拉木和光里白;主要伴生树种的径级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断层,群落的稳定性差;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最高,乔木层次之,草本层最低。研究结果揭示了银杉群落的生境特征、物种组成、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现状,为银杉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些研究结果还有助于了解极小种群植物的生存机制,为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杉 生境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群落稳定性 八面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径级杉木异速生长与空间竞争格局的关系
16
作者 伍悦 陈铂垚 +6 位作者 徐刚标 李刘泽木 何功秀 刘搏 岳发号 梁文斌 张勰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42-48,共7页
为探究大径级杉木人工林空间竞争格局及其对林木异速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40年生杉木为对象,设置低(150~225株·hm^(-2))、中(300~375株·hm^(-2))、高(450~570株·hm^(-2))3种密度,采用邻位木数量、大小比数以及基于林木大... 为探究大径级杉木人工林空间竞争格局及其对林木异速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40年生杉木为对象,设置低(150~225株·hm^(-2))、中(300~375株·hm^(-2))、高(450~570株·hm^(-2))3种密度,采用邻位木数量、大小比数以及基于林木大小和空间关系指标发展而来的竞争指数(I_(C1)、I_(C2))和基于冠层竞争的竞争指数(I_(C3))描述林木空间竞争格局,并分析其与异速生长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林木异速生长以及空间竞争指标在不同密度组间普遍存在显著差异。大小比数与生长指标在各密度组中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邻位木数量、I_(C1)、I_(C2)与生长指标则仅在高密度组中显著相关,且其关系强弱普遍表现为:I_(C2)>大小比数>I_(C1)>邻位木数量。对于旨在描述地上竞争的I_(C3)而言,其对异速生长指标的拟合效果普遍较差。保留密度为150~225株·hm^(-2)的地上、地下空间竞争最弱,林分生长最好。对于树高生长已达高峰的过熟林而言,地上竞争对林木异速生长的影响微弱。应综合考虑林木的地上和地下竞争格局对林木异速生长的影响,科学规划林木空间关系,实现林木生长潜力向大径材生产力的转化。本研究将为杉木大径材高效培育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大径木 空间竞争格局 林分密度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除草剂康土抑草菌在桂中油茶初产期林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杨昱晟 吴立潮 +7 位作者 韦雨昕 刘志林 张淀辉 唐亚斌 张敬 欧汉彪 韦铄星 梁树绿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57-63,70,共8页
本研究旨在验证新型无毒生物除草剂康土抑草菌在油茶初产期人工林中的杂草防治效果。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国有三门江林场江口分场8年生油茶人工林中设置了3个不同体积分数康土抑草菌溶液喷施处理、1个草铵膦... 本研究旨在验证新型无毒生物除草剂康土抑草菌在油茶初产期人工林中的杂草防治效果。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国有三门江林场江口分场8年生油茶人工林中设置了3个不同体积分数康土抑草菌溶液喷施处理、1个草铵膦溶液喷施处理以及1个人工割草对照处理,并调查施药0、20、40、60 d后的除草效果及杂草物种多样性,且通过最小二乘法预测返青周期。结果表明:不同体积分数康土抑草菌溶液处理、草铵膦处理与人工割草对照处理在处理20 d后的综合除草率分别为87.33%~94.00%、88.33%、85.00%,处理40 d后的综合除草率分别为83.33%~88.33%、57.33%、57.67%,处理60 d后的综合除草率分别为44.33%~68.00%、34.33%、0%。施药20 d后,林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著降低,康土抑草菌稀释100倍处理和草铵膦处理的林下杂草多样性指数变化最为显著。通过对杂草返青情况调查后发现,康土抑草菌处理样地杂草返青现象少于草铵膦与人工割草处理,且康土抑草菌对杂草的控制周期为73~89 d,而草铵膦处理、人工割草对照处理控制周期分别为73、64 d。基于上述结果可知,相较于草铵膦处理和人工割草对照处理,生物除草剂康土抑草菌具有更多优势,具体表现为综合除草效率高、控草周期长、经济成本较低、环保无毒等特点,综合考虑除草效果与药剂成本,推荐最佳喷施处理为稀释200倍、喷施周期为2次·a^(-1)。康土抑草菌在油茶人工林栽培中具有广阔的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草剂 除草效果 控草周期 返青预测 油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个红椿半同胞家系在湘北低丘生长比较及优良家系选择
18
作者 潘军球 程勇 +4 位作者 廖德志 张珉 魏志恒 谭华元 吴哲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54-60,共7页
以20个13年生红椿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生长性状,并对遗传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个13年生红椿半同胞家系间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枝下高、冠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具有较高的遗传改良潜力;树高、胸径、冠幅... 以20个13年生红椿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生长性状,并对遗传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个13年生红椿半同胞家系间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枝下高、冠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具有较高的遗传改良潜力;树高、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均在0.90以上,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20个家系中,以TC12生长最好,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枝下高、冠幅分别为15.27m、23.73cm、0.3232m3、5.70m、5.37m,遗传增益最高达到38.21%;以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为依据,通过分类比较,筛选出TC12、TC20、TC02、TC15、TC03和TC04这6个优良家系,平均遗传增益为26.27%,遗传增益高,生长优势明显,可作为早期选择的优良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椿 生长性状 遗传增益 家系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9个楸树无性系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19
作者 周星健 唐丽 +3 位作者 蒋龙 林峰 李轲 刘振华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37-44,共8页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楸树不同无性系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本文以9个楸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泥炭土、黄土与珍珠岩(体积比1∶1∶1)混合作为基质,选取生长势一致的根插幼苗进行盆栽控水试验,设置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以及对...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楸树不同无性系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本文以9个楸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泥炭土、黄土与珍珠岩(体积比1∶1∶1)混合作为基质,选取生长势一致的根插幼苗进行盆栽控水试验,设置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以及对照4种处理,在经历60 d的干旱胁迫后,测定9个无性系的生长量、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其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在轻度干旱胁迫下,无性系LS-22和1-3的株高、地径及叶片中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有所增加;其他干旱胁迫处理下,各无性系幼苗的株高、地径及叶片中叶绿素相对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此外,各无性系的初始荧光呈现上升趋势,而最大荧光、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PSII潜在活性以及实际光化学速率则均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楸树 无性系 干旱胁迫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悬浮培养生产紫杉醇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赖萌 殷嘉远 +2 位作者 熊兴耀 于晓英 李炎林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96-102,共7页
红豆杉是一类重要的观赏、经济和药用植物,其次生代谢物紫杉醇是全球广泛应用的强效抗肿瘤药物。由于红豆杉野生资源稀缺,用传统方法提取紫杉醇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植物源提取、化学合成、细胞工程发酵等方法均未能解决原料短... 红豆杉是一类重要的观赏、经济和药用植物,其次生代谢物紫杉醇是全球广泛应用的强效抗肿瘤药物。由于红豆杉野生资源稀缺,用传统方法提取紫杉醇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植物源提取、化学合成、细胞工程发酵等方法均未能解决原料短缺问题。而细胞悬浮培养法因其可持续生产特性,被视为极具前景的紫杉醇生产方式。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的发展历程,并对紫杉醇生产过程中添加诱导子、调节代谢途径、优化培养条件以及建立高产细胞系等提高产量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国内紫杉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推动解决紫杉醇药物市场的供需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细胞悬浮培养 紫杉醇 工业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