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9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生长季土壤水分含量动态变化
1
作者 闫德仁 黄海广 +2 位作者 闫婷 胡小龙 杨制国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2期31-36,62,共7页
【目的】土壤水分含量动态变化对科学经营管理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土壤水分自动记录仪定位定时监测榆树疏林、疏林沙化和疏林流沙三种立地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结果】生长季节(4—9月)不同立地... 【目的】土壤水分含量动态变化对科学经营管理浑善达克沙地榆树疏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土壤水分自动记录仪定位定时监测榆树疏林、疏林沙化和疏林流沙三种立地条件下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结果】生长季节(4—9月)不同立地条件下,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水分含量均高于冻融季(1—3月);在生长季节,榆树疏林立地条件下,0~20 cm土层水分含量最高,其次是20~40 cm土层水分含量,而80~120 cm土层水分含量最低;疏林沙化立地条件下,0~20 cm土层水分含量最高,其次是20~40 cm土层水分含量,而60~80 cm土层水分含量最低;疏林流沙立地条件下,60~80 cm土层水分含量最高,其次是160~200 cm土层水分含量,而120~160 cm土层水分含量最低。【结论】不同季节、不同土层深度和不同立地条件下榆树疏林土壤水分含量存在明显的变化规律,且地表植被生长状况影响降雨入渗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榆树疏林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森林提质增效模式对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
2
作者 杨骏 韩云娟 +1 位作者 李满 边明明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4期24-32,共9页
【目的】探索不同林分对森林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野外调查与长期定位监测相结合的方法,以5种不同森林提质增效模式(中幼林抚育模型FYⅡ、珍贵树种改培模型GPⅠ、珍贵树种造林模型XZⅡ、珍稀乔灌混交造林XZⅠ、人工促进天... 【目的】探索不同林分对森林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野外调查与长期定位监测相结合的方法,以5种不同森林提质增效模式(中幼林抚育模型FYⅡ、珍贵树种改培模型GPⅠ、珍贵树种造林模型XZⅡ、珍稀乔灌混交造林XZ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模式GPⅡ)为研究对象,对以上各模式林分的森林水源涵养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在监测期内,不同降雨强度下各林分的林冠层截留量存在明显差异,林冠层截留量最大的是GPⅡ,最小的是XZⅠ;不同模式林分的灌草层持水量存在显著差异,资兴监测点各模式林分灌草层年持水量由大到小排序表现为XZⅠ>GPⅡ,平江监测点为XZⅡ>GPⅠ>FYⅡ;平江监测点各模式枯落物层年持水量均表现为:XZⅡ>GPⅠ>FYⅡ,资兴监测点为GPⅡ>XZⅠ;平江监测点各模式林分的贮水能力XZⅡ与GPⅠ之间差异不显著、XZⅡ、GPⅠ和FYⅡ之间差异显著,资兴监测点林分土壤贮水能力XZⅠ与GPⅡ之间差异不显著;资兴监测点水源涵养总能力大小排序为GPⅡ>XZⅠ,2022年平江监测点水源涵养总能力大小排序为FYⅡ>XZⅡ>GPⅠ,2023年为XZⅡ>FYⅡ>GPⅠ。GPⅡ具有丰富的树种组成和高密度的灌草层,能够有效地截留、储存和再分配水分,具有最强的水源涵养能力。【结论】量化评价不同森林提质增效模式的水源涵养能力大小,为提高不同模式林分质量和效益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能力 森林提质增效模式 平江县 资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文化与森林康养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袁秋芃 杨怡 +3 位作者 苗超 何静 郭二艳 李志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1期51-57,共7页
为了促进森林文化与森林康养的融合发展,本文对森林文化和森林康养的研究进展、作用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对森林文化和森林康养融合发展进行优势分析,从而指出森林文化和森林康养融合发展的具体对策:一是加大宣传... 为了促进森林文化与森林康养的融合发展,本文对森林文化和森林康养的研究进展、作用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对森林文化和森林康养融合发展进行优势分析,从而指出森林文化和森林康养融合发展的具体对策: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二是建立行业规范,培养专业人才;三是加深挖掘尺度,开展创新活动;四是完善扶持政策,营造发展氛围。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健康中国”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文化 森林康养 融合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勇林场两种阔叶混交林林分经营迫切性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凌宇 许东先 +5 位作者 赵庆 罗皓 潘俊杰 吴晓君 叶伯坚 申长青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通过构建林分经营迫切性评价体系,判断云勇林场两种阔叶混交林森林经营等级,提出相应的森林经营策略。【方法】以云勇林场两种阔叶混交林样地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其空间结构与非空间结构共10项指标,并对两种林分进行林分经营迫... 【目的】通过构建林分经营迫切性评价体系,判断云勇林场两种阔叶混交林森林经营等级,提出相应的森林经营策略。【方法】以云勇林场两种阔叶混交林样地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其空间结构与非空间结构共10项指标,并对两种林分进行林分经营迫切性评价。【结果】样地1存在角尺度、目的树种优势度、健康林木比例、林木拥挤程度、天然更新等五项指标不符合评价取值,处在特别需要经营等级;样地2存在角尺度、天然更新、目的树种优势度共3个指标不符合取值标准,处在需要经营等级。【结论】针对两个样地存在的问题进行结构化经营设计,对于样地1中的林木,应该通过调整整体林木的分布格局进行改善,逐渐形成以樟树-假苹婆-木荷-山杜英为目的树种的优势树种组;对于样地2中的林木,可以通过调整个别伴生树种分布格局的方式来改善整体分布格局,形成以醉香含笑-观光木-深山含笑为目的树种的优势树种组,对两个样地中的萌生杉木和病腐木进行除萌和伐除处理,此外,应采取人工促进更新方式提升林分整体的更新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营迫切性评价 阔叶混交林 分布格局 空间结构 非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环境因子及其康养实证效果研究现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秉萱 贾丽丽 +2 位作者 王曼瞩 刘华君 陈永兵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3期67-73,共7页
随着全球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森林康养作为一种独特的健康促进方式,正逐步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然而,尽管我国森林康养文化源远流长,但其产业化发展却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森林康养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机遇。本... 随着全球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森林康养作为一种独特的健康促进方式,正逐步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然而,尽管我国森林康养文化源远流长,但其产业化发展却相对滞后。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森林康养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机遇。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森林环境因子(如植物挥发物、负离子、颗粒物、五感体验以及森林小气候等)对人体健康的保健作用,深入分析其在康养领域的应用价值。同时,本文对当前森林康养实证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评述,总结了当前森林康养产业的进展与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森林康养产业的标准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进一步推动林业与健康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 实证研究 森林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中微三层维度在森林经营中的应用
6
作者 赵睿 刘玉臣 +7 位作者 闫平 沈海龙 张鹏 贾炜玮 王超 杨剑飞 郑瞳 唐伟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2期44-48,共5页
森林经营是对现有森林进行科学培育以提高森林产量和质量的生产活动总称,主要包括森林抚育、林木改造、采伐更新、护林防火及副产品利用等。基于层次分析法,本文将经营方式与措施按照经营主体对象的维度划分为宏观、中观及微观。经营方... 森林经营是对现有森林进行科学培育以提高森林产量和质量的生产活动总称,主要包括森林抚育、林木改造、采伐更新、护林防火及副产品利用等。基于层次分析法,本文将经营方式与措施按照经营主体对象的维度划分为宏观、中观及微观。经营方式与经营层次的不同,对经营策略的制定与最终的经营效果会造成显著差别。现在单一类别和层次的经营方式,难以满足多功能、多目标的森林经营理念和发展趋势,需要综合性、多维度的森林经营方式对森林生态系统、林木生长进行精准提升。因此,本文以宏观维度在森林经营中的应用、中观维度在森林经营中的应用、微观维度在森林经营中的应用、宏观中观微观维度在森林经营中的应用这4个方面进行综合概述。本文对未来森林经营方式进行展望,探究科技化、深层次及综合性的新型智慧森林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以期为森林经营的可持续深入发展提供方法指导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营 宏观 中观 微观 联动 智慧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群丛群系组成与生物多样性特征
7
作者 杨晨辉 徐梓洋 +6 位作者 陈锋 陈长樵 许格希 刘远 杨淇 郑宝强 李黛青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3期9-15,共7页
【目的】研究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群丛群系结构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特征。【方法】本文以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灌木及草甸群系为研究对象,选取代表性群丛设置样方,根据系统性与代表性原则,分别布设25块森林群落样方(包... 【目的】研究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群丛群系结构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特征。【方法】本文以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灌木及草甸群系为研究对象,选取代表性群丛设置样方,根据系统性与代表性原则,分别布设25块森林群落样方(包括蒙古栎林、华北落叶松林、胡桃楸林、油松林和白桦林)、10块灌木样方(包括胡枝子、绣线菊等)和30块草甸样方(包括野青茅、地榆等)进行实地调查,对群落组成、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草本植物以薹草属分布范围最为广泛。灌木以绣线菊属、雀儿舌头、胡枝子属等为优势物种,作为该地区的主要植被组成成分。乔木群丛中,华北落叶松林群丛的多样性指标最高,林下植被丰富度相对较高且不同地域的群丛差异性较小。【结论】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内植物多样性丰富,不同植被群系间物种多样性差异明显,海拔是影响保护区植被群系物种组成和分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山 植被群系 群落组成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种园林植物滞尘能力与叶表面特征
8
作者 欧阳芳群 刘东焕 +5 位作者 刘浡洋 王雪芹 孙宜 陈燕 李雯琪 施文彬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目的】选取29种园林植物研究不同植物类型的滞尘能力和叶表面特征的关系。【方法】用水洗差重法测定植物叶片的最大滞尘量,并运用扫描电镜观察叶表面结构。【结果】29种植物中针叶乔木的饱和滞尘量(8.1 g·m^(-2))大于草本(5.5 g&... 【目的】选取29种园林植物研究不同植物类型的滞尘能力和叶表面特征的关系。【方法】用水洗差重法测定植物叶片的最大滞尘量,并运用扫描电镜观察叶表面结构。【结果】29种植物中针叶乔木的饱和滞尘量(8.1 g·m^(-2))大于草本(5.5 g·m-2)和灌木(0.7 g·m^(-2))。以草本组的蔷薇科大花委陵菜的饱和滞尘量最大,为32.6 g·m^(-2);松科塞尔维亚云杉的最大滞尘量排名第二,为25.8 g·m^(-2);油松和欧洲云杉的最大滞尘量分别是19.4^(-2)g·m和13.4 g·m^(-2),排名第三和第四。进一步分析叶表面结构发现大花委陵菜的叶表面具有很多绒毛,塞尔维亚云杉的针叶表面具有气孔和瘤状物,油松的针叶具有大量气孔,欧洲云杉的针叶具有较多的瘤状物。【结论】植物叶表面具有较多的绒毛、气孔和瘤状物结构有利于滞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尘能力 园林植物 扫描电镜 叶表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暗下萌发培养促进日本落叶松胚状体苗的形态建成
9
作者 孙海涛 杨玲 +2 位作者 程冬霞 齐力旺 李万峰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3期40-43,共4页
【目的】促进日本落叶松胚状体苗的形态建成,提高胚状体苗质量和成苗转换效率,完善日本落叶松良种繁育技术。【方法】在黑暗条件下进行萌发培养,检测胚状体苗的形态建成情况,统计萌发趋势比例。分析黑暗或光照条件下培养的胚状体苗的长... 【目的】促进日本落叶松胚状体苗的形态建成,提高胚状体苗质量和成苗转换效率,完善日本落叶松良种繁育技术。【方法】在黑暗条件下进行萌发培养,检测胚状体苗的形态建成情况,统计萌发趋势比例。分析黑暗或光照条件下培养的胚状体苗的长度。【结果】黑暗条件下萌发培养14 d,胚状体苗的萌发比例可以达到89.32%。黑暗条件下萌发培养的胚状体苗平均长度为0.94 cm,约是光照条件下胚状体苗的2.61倍。【结论】本研究表明黑暗条件下萌发培养14 d可以加速早期胚状体苗的形态建成,为该树种体细胞胚胎再生体系的完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胚状体苗 萌发培养 体细胞胚胎发生 成苗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偃松林火灾损失评估及案例分析
10
作者 张国强 蔡慧颖 +4 位作者 张吉利 郑鑫 王烁 杜阳 黄艳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4期40-45,共6页
【目的】通过选择合适的森林损失评估方法,有助于科学配置防火资源,同时还可以为灾后火烧区域恢复更新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利用火灾前后卫星资料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2017年大兴安岭地区的一起森林雷击火灾为例,精确界定... 【目的】通过选择合适的森林损失评估方法,有助于科学配置防火资源,同时还可以为灾后火烧区域恢复更新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文利用火灾前后卫星资料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2017年大兴安岭地区的一起森林雷击火灾为例,精确界定过火面积;运用价值评估法,建立森林雷击火灾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全面评估雷击火灾造成的损失以及对环境的危害程度,为森林雷击火灾后的生态修复提供决策依据。【结果】此次火灾直接经济损失为494.43万元,生态损失合计为394.57万元,此次火灾损失合计约为889万元。【结论】我国对森林火灾的调查评估还处于持续发展的阶段,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使得调查和评估结果愈发符合实际情况,达到真正能为森林防火与火后生态修复提供可靠实用的方法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火灾 损失评估 直接经济损失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油松一元与二元材积模型研建
11
作者 杨洋 王斌 +4 位作者 冯仲科 郁壮 王珊 付贺宁 王智超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3期1-8,共8页
【目的】构建基于摄影测量技术的油松材积估算模型,验证无损测量方法在立木材积测算中的适用性,为提升森林资源调查效率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北京市859株油松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持式测树超站仪通过摄影测量法获取树高数据,配合围尺... 【目的】构建基于摄影测量技术的油松材积估算模型,验证无损测量方法在立木材积测算中的适用性,为提升森林资源调查效率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北京市859株油松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持式测树超站仪通过摄影测量法获取树高数据,配合围尺测定胸径和地径,构建二元材积模型(含胸径和树高因子)、一元胸径材积模型及一元地径材积模型,并系统评价模型精度(R^(2)、SEE、TRE、ASE、MPE、MPSE)。通过伐倒11株样本树实测树高,运用圆台法获取真实材积,对比分析摄影测量树高值与实测树高、模型估算材积与伐倒实测材积的偏差。【结果】所建二元材积模型决定系数最高(R^(2)=0.9590),预估精度最优(SEE=0.0518),总相对误差TRE为-1.24%,平均系统误差ASE为2.53%;一元胸径与地径模型R^(2)分别达0.9401和0.9152。模型验证表明:摄影测量树高与伐倒实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21 m,材积估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均值低于3.5%。所有模型MPSE指标均小于21%,满足林业行业标准的精度要求(MPSE≤30%)。【结论】基于摄影测量技术构建的油松材积模型具有较高可靠性,其无损测量方式可有效替代传统伐倒测定法,特别适用于城市森林资源监测与保护性调查,为精准测算单木蓄积量提供了高效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积模型 无损测量 油松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人工造林模式稳定性评价
12
作者 史佳露 王成 +4 位作者 萨如拉 海龙 刘磊 李凤滋 刘庆艳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2期17-23,共7页
【目的】探讨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类型森林群落的更新潜力、多样性程度以及稳定性水平,阐明三者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杨树纯林、杨-樟混交林、杨-樟-榆混交林和樟子松纯林4种不同造林模式的林分为对象,利用Margalef指数(M)、Simpso... 【目的】探讨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类型森林群落的更新潜力、多样性程度以及稳定性水平,阐明三者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以杨树纯林、杨-樟混交林、杨-樟-榆混交林和樟子松纯林4种不同造林模式的林分为对象,利用Margalef指数(M)、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指数(J)等4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及改进的M.Godron稳定性测定方法分别对该区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进行测度。【结果】杨树纯林、杨-樟混交林、杨-樟-榆混交林和樟子松纯林的稳定性数值分别为2.6092,0.8676,0.9403,1.1746,杨树纯林和樟子松纯林处于稳定状态,杨-樟混交林和杨-樟-榆混交林处于不稳定状态。两种混交林处于剧烈的正向演替中,群落内所有植物发生强烈种内资源竞争,并且样地处于人畜经常活动范围,受到较多的人类活动影响。【结论】不同造林模式的混交林物种丰富度较高,但稳定性未必强,林地管理应注重对样地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林 物种多样性 群落稳定性 改进M.Godron法 林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常见优势植物气体交换日变化比较
13
作者 王耀龙 宋梦奇 +4 位作者 倪铭遥 金永增 李永华 姚斌 朱金雷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3期26-32,共7页
【目的】本文聚焦极干旱区常见优势植物个体光合、蒸腾日变化特征,揭示敦煌盆地不同海拔梯度上3种植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策略,为敦煌盆地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4年7—8月在敦煌西土沟流域沿1050 m~2300 m海... 【目的】本文聚焦极干旱区常见优势植物个体光合、蒸腾日变化特征,揭示敦煌盆地不同海拔梯度上3种植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策略,为敦煌盆地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4年7—8月在敦煌西土沟流域沿1050 m~2300 m海拔梯度设置5个样地,选择骆驼刺(1050 m)、沙拐枣(1150 m、1400 m)、红砂(1700 m、2300 m)等常见优势植物,运用LI-6400+同化箱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个体光合和蒸腾速率,并同步测量环境因子,分析了植物单位叶(光合器官)面积气体交换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结果】三种极干旱区典型植物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现“双峰”型,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为“单峰”型。三种植物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随温度及饱和水汽压差先升后降,随CO_(2)浓度变化复杂,随光合有效辐射先降后升。水分利用效率随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升高而下降。其中骆驼刺和沙拐枣在38℃出现光合速率的骤降现象。【结论】3种荒漠植物光合日变化均为“双峰”型,蒸腾日变化均为“单峰”型,二者并不同步。在应对高温、干旱的严酷环境条件,骆驼刺、沙拐枣与红砂等具有明显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 蒸腾 水分利用效率 同化箱 敦煌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四倍体×紫雨桦二倍体杂交种子活力及杂种子代生长特性分析
14
作者 赵钰婷 陈冬瑶 +3 位作者 杨柳 李晶楠 宁广亮 姜静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通过杂交及后续的筛选得到生长快且叶色艳丽的紫雨桦杂种三倍体。【方法】试验以优异白桦四倍体为母本与二倍体‘紫霞1号’、‘紫霞2号’杂交,获得2个紫雨桦杂种三倍体家系,同时以8个白桦家系(4个白桦三倍体家系、4个白桦二倍... 【目的】通过杂交及后续的筛选得到生长快且叶色艳丽的紫雨桦杂种三倍体。【方法】试验以优异白桦四倍体为母本与二倍体‘紫霞1号’、‘紫霞2号’杂交,获得2个紫雨桦杂种三倍体家系,同时以8个白桦家系(4个白桦三倍体家系、4个白桦二倍体家系)为对照,开展家系间种子千粒重、种子活力、叶色参数及苗期生长等分析。【结果】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发芽值、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在不同家系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种子千粒重方面,紫雨桦杂种三倍体家系的千粒重显著高于二倍体家系;在种子活力方面,发芽率、发芽势、发芽值、发芽指数呈现相同的规律,即白桦二倍体高于或显著高于紫雨桦杂种三倍体及白桦三倍体;白桦二倍体和紫雨桦杂种三倍体的活力指数高于白桦三倍体;叶色参数分析显示,紫雨桦杂种三倍体的紫叶家系Z1和Z2的a^(*)值显著高于其他家系,L^(*)值显著低于其他家系,即Z1和Z2家系的叶片偏红偏暗;在光合色素含量方面,Z1和Z2家系的叶绿素和花青素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绿叶家系;在苗期生长方面,Z1和Z2三倍体家系的株高均显著高于二倍体紫雨桦,在植物生长发育时期,Z1及Z2家系叶色变异丰富。【结论】研究结果为后续筛选叶色鲜艳、观赏性高的优异紫叶三倍体紫雨桦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雨桦 三倍体 种子活力 苗期生长 叶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沙冬青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5
作者 庞嘉诚 韩春霞 +5 位作者 黄雅茹 王雨昕 卢嘉华 刘雅婧 郝需婷 董雪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4期74-77,92,共5页
作为西北干旱区特有的常绿灌木,沙冬青以其抗旱、耐寒、耐贫瘠和耐盐碱的特性,在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由于其生长环境恶劣和天然更新能力有限,沙冬青被列为第一批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沙冬... 作为西北干旱区特有的常绿灌木,沙冬青以其抗旱、耐寒、耐贫瘠和耐盐碱的特性,在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然而,由于其生长环境恶劣和天然更新能力有限,沙冬青被列为第一批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沙冬青的繁殖和保护提供了新途径。本文综述了沙冬青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从外植体的选择、消毒方式、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环节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并提出当前沙冬青组织培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展望,旨在为建立高效的沙冬青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冬青 濒危植物 组织培养 再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林木种质资源管理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16
作者 胡盼 许单云 +1 位作者 马文君 汪阳东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4期84-92,共9页
林木种质资源作为森林遗传多样性的载体,其科学管理对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提升林业生产力至关重要。美国在林木种质资源管理领域具备国际领先经验,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多元化管理机构、需求导向的保护策略、高新技术应用、数据共享... 林木种质资源作为森林遗传多样性的载体,其科学管理对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提升林业生产力至关重要。美国在林木种质资源管理领域具备国际领先经验,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多元化管理机构、需求导向的保护策略、高新技术应用、数据共享机制及国际认证贸易体系,实现了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协同发展。本文系统梳理美国林木种质资源管理的制度框架和实践经验,结合中国林木种质资源管理面临的生物多样性衰退、保存体系碎片化、科研基础薄弱等挑战,从健全法律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完善大数据平台及深化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为我国林木种质资源管理体系优化与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种质资源 种质保存 管理制度 美国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对平欧杂种榛扦插生根的影响
17
作者 王依明 于宏影 +2 位作者 刘庚 姚旭东 贾庆彬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3期44-47,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基质对平欧杂种榛扦插生根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平欧杂种榛扦插育苗的基质材料。【方法】以河沙、河沙+珍珠岩(1:1)、河沙+泥炭土(1:1)、河沙+蛭石(1:1)、蛭石+珍珠岩(1:1)、泥炭土6种不同材料为扦插基质,对不同基质条件... 【目的】分析不同基质对平欧杂种榛扦插生根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平欧杂种榛扦插育苗的基质材料。【方法】以河沙、河沙+珍珠岩(1:1)、河沙+泥炭土(1:1)、河沙+蛭石(1:1)、蛭石+珍珠岩(1:1)、泥炭土6种不同材料为扦插基质,对不同基质条件下平欧杂种榛扦插苗根系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调查,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基质条件下,平欧杂种榛扦插苗生根数量、根径、根长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扦插基质对扦插苗的根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多重比较(Tukey法)结果显示:采用蛭石+河沙、蛭石+珍珠岩作为基质的扦插苗生根量及根长表现较好,以河沙作为基质的扦插苗根径表现最佳。【结论】采用Topsis综合评价法对扦插苗生根表现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以河沙+蛭石(1:1)作为基质,平欧杂种榛扦插苗根生长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欧杂种榛 基质 扦插苗 根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小学生森林防火认知现状和科普教育需求
18
作者 宋泽 徐梓洋 +5 位作者 龚俊伟 闻默 张春伟 魏想理 刘晓东 陈锋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3期86-94,共9页
【目的】森林火灾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森林资源安全的最大威胁,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小学生对森林火灾的认知和行为习惯正在形成,学校是小学生获得森林防火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方法】基于北京市2400名小学生的问卷调研数据... 【目的】森林火灾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森林资源安全的最大威胁,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小学生对森林火灾的认知和行为习惯正在形成,学校是小学生获得森林防火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方法】基于北京市2400名小学生的问卷调研数据,分析不同区域的低年级和高年级小学生森林防火认知现状和科普需求的群体差异。【结果】北京市小学生对森林防火知识的认知水平整体较高,但认知普及仍不够全面,并在不同年级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结论】未来,森林防火科普教育工作要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多元化特点,充分结合实践活动来丰富教学内容和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森林防火的科普力度和质量,让小学生群体成为保护森林、传承生态文明的有生力量,为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火 认知水平 科普教育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陇山林区发现吉丁科甘肃省新纪录——江苏纹吉丁
19
作者 胡勐鸿 吕寻 +3 位作者 刘继亮 李万峰 李宗德 戴小芬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2期37-39,共3页
【目的】查清小陇山沙坝国家落叶松云杉良种基地土壤动物多样性本底数据,为良种基地和国家云杉种质资源库土壤健康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沙坝国家云杉落叶松云杉良种基地人工林、天然林设置固定样地,利用手捡法、陷阱法和网捕及... 【目的】查清小陇山沙坝国家落叶松云杉良种基地土壤动物多样性本底数据,为良种基地和国家云杉种质资源库土壤健康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沙坝国家云杉落叶松云杉良种基地人工林、天然林设置固定样地,利用手捡法、陷阱法和网捕及灯诱调查了土栖、表栖和飞行昆虫类土壤动物多样性。【结果】在调查资料整理和动物样品鉴定的过程中,发现甘肃省新纪录种江苏纹吉丁。【结论】江苏纹吉丁是主要的林木害虫,查清土壤动物种属组成和数量变化,对合理开发利用土壤动物资源和有害生物防控,促进良种基地的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云杉种质资源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陇山 江苏纹吉丁 甘肃新纪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海市草原3类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20
作者 李星 辛智鸣 +3 位作者 王海勇 王丹阳 罗凤敏 于猛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4期33-39,共7页
【目的】掌握乌海市草原有害生物发生的种类、分布范围和危害情况,从而为有害生物的科学防治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对乌海市20个乡镇(街道)的草原有害生物进行调查研究和风险分析。【结果】通过系统调查,确定了78种主要的草... 【目的】掌握乌海市草原有害生物发生的种类、分布范围和危害情况,从而为有害生物的科学防治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对乌海市20个乡镇(街道)的草原有害生物进行调查研究和风险分析。【结果】通过系统调查,确定了78种主要的草原有害生物,其中毒害草18种,虫害56种,鼠害4种。根据风险分析,得出中国菟丝子属于高度危险种类,醉马芨芨草、蒙古束颈蝗属于中度危险种类。【结论】目前,乌海市有害生物均未成灾,但对于中国菟丝子、醉马芨芨草和蒙古束颈蝗要加强监测,避免大规模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生物 风险分析 科学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