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977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全球及中国乳腺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莫淼 王泽洲 +1 位作者 郑莹 张剑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7-503,共7页
目的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2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依据性别(女性)、年龄与人类发展指数(HDI)等特征,分析全球及中国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GLOBOCAN 2022数据库获取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的乳腺癌流行数据,通过联合国开发... 目的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2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依据性别(女性)、年龄与人类发展指数(HDI)等特征,分析全球及中国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GLOBOCAN 2022数据库获取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的乳腺癌流行数据,通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22年人类发展报告》获取HDI数据。基于总体的乳腺癌数据及按性别(女性)、年龄和HDI水平分别描述全球及中国的乳腺癌流行状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标化发病率(SIR)、标化死亡率(SMR)及死亡发病比(M/I)与HD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最终共纳入17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据进行分析。2022年全球乳腺癌总发病人数为229.7万,在各癌种中仅次于肺癌居第2位,SIR(46.8/10万)居第1位;全球乳腺癌总死亡人数为66.6万,在各癌种中居第4位,SMR(12.7/10万)居第2位。中国乳腺癌总发病人数为35.7万,在各癌种中居第6位,占全球乳腺癌总发病人数的15.5%,SIR(33.0/10万)居于中国各癌种第2位;中国乳腺癌总死亡人数为7.5万,在各癌种中居第7位,占全球乳腺癌总死亡人数的11.3%,SMR(6.1/10万)居中国各癌种第6位。在全球女性人群中,乳腺癌发病人数、SIR、死亡人数、SMR均居首位;在中国女性人群中,乳腺癌发病人数和SIR均居第2位,死亡人数和SMR分别居第5位和第4位。SIR与HDI呈正相关(r=0.76,P<0.01),M/I与HDI呈负相关(r=-0.89,P<0.01),而SMR与HDI无明显相关性(r=-0.09,P=0.23)。全球及中国的乳腺癌发病人数从25~29岁开始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全球乳腺癌死亡人数从3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大幅增加,并在50~59岁达到高峰,70岁之后呈下降趋势。中国乳腺癌的死亡人数在50~54岁和65~69岁呈现2个小高峰,在70岁以后逐渐下降。不同HDI水平国家和地区及全球和中国的SIR随年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而SMR均随年龄增长持续上升。结论全球及中国乳腺癌疾病负担严重,尤其在女性人群中,SIR和SMR在全球居首位,在中国虽然分别居第2位和第4位但发病和死亡人数都不容忽视。HDI与乳腺癌SIR呈正相关,与M/I呈负相关,但与SMR无明显相关性。随着年龄增长,不同HDI水平国家和地区SIR变化趋势各异,但SMR均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世界人口年龄标准化发病率 世界人口年龄标准化死亡率 死亡发病比 人类发展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全球及中国前列腺癌流行状况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瞿旻 高旭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3,共5页
目的基于WHO公布的2022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描述和分析全球及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及死亡状况。方法基于2022全球癌症统计数据,系统性描述全球及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人数、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SIR)、死亡人数、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SMR)... 目的基于WHO公布的2022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描述和分析全球及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及死亡状况。方法基于2022全球癌症统计数据,系统性描述全球及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人数、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SIR)、死亡人数、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SMR),并根据年龄及人类发展指数(HDI)进行分层分析。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SIR、SMR及死亡发病比(M/I)与HD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022年,全球前列腺癌新发病人数共有146.7万,SIR为29.4/10万,在男性人群所有癌种中排第2位;全球前列腺癌死亡人数为39.7万,SMR为7.3/10万,在男性所有癌种中排第5位。2022年,中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人数为13.4万,SIR为9.7/10万,SMR为3.3/10万,在中国男性人群所有癌种中均排第7位。全球前列腺癌的发病人数和SIR从45岁开始快速增长,死亡人数及SMR从50岁开始呈快速增长趋势;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人数和SIR自60岁开始快速增长,死亡人数和SMR从65岁开始快速增长。中国前列腺癌的M/I为0.337,在HDI高水平国家和地区中排第30位。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前列腺癌SIR与HDI(r=0.440,P=0.008)呈正相关,M/I与HDI呈负相关(r=-0.877,P<0.001),而SMR与HDI无关(P>0.05)。结论全球前列腺癌的疾病负担严重。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逐步上升态势,且存在死亡率高的特点。积极开展前列腺癌早筛、优化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及全程化管理可提高前列腺癌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流行病学 全球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诊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1
3
作者 白玉树 陈锴 +24 位作者 邵杰 翟骁 陈铭 李危石 许建中 钱邦平 朱泽章 朱锋 李淳德 仉建国 沈建雄 郝定均 朱晓东 杨军林 张学军 张雪松 张方迤 王其杰 张文智 海涌 赵建华 邱勇 王岩 邱贵兴 李明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1-300,共10页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一种涉及冠状面、矢状面和轴状面的复杂三维畸形,其发病率不容忽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师开始探索AIS的规范化诊疗。对于AIS,从病因学、筛查与诊断、分型、评估与检查,到治疗...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是一种涉及冠状面、矢状面和轴状面的复杂三维畸形,其发病率不容忽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师开始探索AIS的规范化诊疗。对于AIS,从病因学、筛查与诊断、分型、评估与检查,到治疗方法的选择、热点问题的探讨及生活质量的评估,都需要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从而确保诊疗过程科学、规范、及时。基于循证医学的原则,经多位脊柱外科专家多次讨论,达成了关于AIS诊疗的共识,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诊断 治疗 筛查 手术规划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视野下医疗人工智能中患者隐私和数据安全:焦点与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莫琳芳 李喆 +3 位作者 甘辉亮 李立 王岳杨 张慧杰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89-999,共11页
大数据时代下,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迅速,医疗领域是其深入应用的领域之一。发挥大数据和AI优势需共享整合医疗数据,但平衡隐私保护和数据共享是重大挑战。本文从数据主权与跨境流动的合规性、患者隐私与数据泄露风险、知情同意与患者... 大数据时代下,人工智能(AI)技术发展迅速,医疗领域是其深入应用的领域之一。发挥大数据和AI优势需共享整合医疗数据,但平衡隐私保护和数据共享是重大挑战。本文从数据主权与跨境流动的合规性、患者隐私与数据泄露风险、知情同意与患者自主权的挑战、算法“黑箱”与数据滥用的监管问题、技术依赖与供应链安全风险、隐私保护与公共健康利益的平衡困境6个方面,分析了全球视野下医疗AI中患者隐私和数据安全的焦点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医疗 隐私安全 数据安全 医学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DNA在食管癌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涛 金海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4-252,共9页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由于食管癌预防难、发现晚,有效防控是研究的热点和临床难点。以循环肿瘤DNA(ctDNA)为代表的液态活检技术的发展为食管癌早期诊断、治疗评估及预后监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ctDNA...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由于食管癌预防难、发现晚,有效防控是研究的热点和临床难点。以循环肿瘤DNA(ctDNA)为代表的液态活检技术的发展为食管癌早期诊断、治疗评估及预后监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ctDNA检测方法具有高特异度及高灵敏度,可以应用于肿瘤的筛查及诊断,并且在判断预后、指导治疗方面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ctDNA检测技术及其在食管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循环肿瘤DNA 筛查 诊断 临床决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癌症的流行特点、防控现状及未来应对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曹广文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9-290,共12页
我国是癌症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2022年,我国内地地区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8.66%,但是新发癌症例数和癌症死亡例数分别占全球的24.17%和26.44%;其中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的死亡率居前5位,占全部癌症死亡的67.50%。我国... 我国是癌症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2022年,我国内地地区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8.66%,但是新发癌症例数和癌症死亡例数分别占全球的24.17%和26.44%;其中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的死亡率居前5位,占全部癌症死亡的67.50%。我国肝癌、胃癌和食管癌年龄标化发病率(ASIR)和年龄标化死亡率(ASMR)有下降趋势,而相应的粗率有增加趋势。肺癌的ASMR在城市地区下降、在农村地区上升,结直肠癌ASIR和ASMR持续上升,提示人口老龄化、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和生活方式改变影响了癌症负担。随着中国经济迅速转型,与现代生活方式相关的危险因素如缺乏体育运动、烟酒嗜好、代谢综合征、非健康饮食及心理问题等持续增加,而与贫穷落后相关的危险因素如环境污染、食品污染、慢性感染(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幽门螺杆菌和华支睾吸虫感染等)依然存在。这两类原因推升了现阶段中国社会癌症高负担。上述这些病因可通过影响遗传和表观遗传机制直接致癌,但更多的是通过诱导慢性炎症导致炎-癌转化。针对可干预病因进行预防,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开展有氧运动以降低全身低强度炎症、提升免疫水平,有助于降低癌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此外,癌症筛查有助于降低结直肠癌等几种慢性进展类癌症的ASMR。应用队列研究和流行病学方法阐明病因预防、筛查及临床治疗对癌症发生和预后的影响,是癌症三级预防的关键举措。将上游预防工作和下游诊疗工作有机结合,是控制癌症所致期望寿命折损最具成本效益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发病率 死亡率 危险因素 三级预防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的驻岛人员肠道菌群分析
7
作者 吴浩 谢沛 +4 位作者 张菂 黄文 李兆申 薛芊 鞠金涛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0-405,共6页
目的分析驻岛人员肠道菌群特征,为维护驻岛人员的肠道微生态平衡及提供精准的医疗保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纳入驻岛人员若干,同时纳入沿海地区人员若干作为对照,对人员粪便标本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比较两组人员肠道... 目的分析驻岛人员肠道菌群特征,为维护驻岛人员的肠道微生态平衡及提供精准的医疗保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纳入驻岛人员若干,同时纳入沿海地区人员若干作为对照,对人员粪便标本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比较两组人员肠道菌群多样性及菌群组成差异。结果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驻岛人员肠道菌群丰度较沿海地区人员升高,beta多样性分析提示驻岛人员肠道微生物群落构成与沿海地区人员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驻岛人员肠道内拟杆菌门丰度低于沿海地区人员(30.8%vs 48.3%,P<0.001),而肠道内变形菌门丰度高于沿海地区人员(28.3%vs 10.2%,P<0.001)。经多重假设检验校正后发现,驻岛人员肠道内拟杆菌属、罗斯氏菌属、另枝菌属、副拟杆菌属丰度显著下降,普雷沃氏菌属、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柠檬酸杆菌属、产粪甾醇真杆菌属丰度显著提升。结论海岛特殊环境影响驻岛人员肠道菌群特征,肠道微生态健康亟需精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岛人员 海岛 肠道菌群 16S rRNA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OCUS-PDCA模式的持续改进项目对病原学样本送检率的影响
8
作者 章艳菊 周小娣 +3 位作者 张海峰 陈红 焦碧鸯 顾李琴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4-830,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FOCUS-PDCA模式的持续改进项目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于2023年6-7月采用FOCUS-PDCA模式开展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持续改进项目,选取2023年1-5月(改... 目的探讨基于FOCUS-PDCA模式的持续改进项目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于2023年6-7月采用FOCUS-PDCA模式开展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持续改进项目,选取2023年1-5月(改进前)的住院患者为对照组,2023年8-12月(改进后)的住院患者为改进组。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学样本送检率、临床微生物样本送检率和重点监测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等指标。结果改进组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低于对照组[32.18%vs 32.93%,P=0.003;39.99限定日剂量(DDD)/100人天vs 44.19 DDD/100人天],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和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高于对照组(52.01%vs 23.64%、87.74%vs 77.71%,均P<0.001),临床微生物样本合格率高于对照组(88.77%vs 80.11%,P<0.001),重点监测多重耐药菌总检出率及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40.45%vs 48.42%、29.65%vs 43.17%,均P<0.001)。结论基于FOCUS-PDCA模式的持续改进项目实施能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样本送检率、降低多重耐药菌检出率,通过不断循环逐步促进规范化、标准化医院感染质量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US-PDCA 持续改进 病原学样本送检率 抗菌药物 多重耐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103例小儿梅克尔憩室并发肠梗阻临床诊疗分析
9
作者 朱真闯 闫学强 +3 位作者 匡后芳 段栩飞 彭飞 秦鑫锞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8-421,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梅克尔憩室引起的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普外科2015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3例梅克尔憩室并发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男78例、女25例,... 目的探讨小儿梅克尔憩室引起的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普外科2015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03例梅克尔憩室并发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男78例、女25例,年龄为4个月至12岁,平均年龄为(4.7±2.6)岁。103例患儿均以不明原因的腹痛、哭吵、呕吐或腹胀等就诊。结果74例患儿行剖腹探查术,29例行腹腔镜探查。术中发现梅克尔憩室并索带形成压迫肠管致肠梗阻65例,憩室穿孔粘连梗阻15例,继发性肠套叠导致梗阻23例。23例继发性肠套叠行肠套叠手法整复+梅克尔憩室切除术。39例合并肠坏死,其中38例行索带松解+坏死肠管切除+肠吻合术,1例因合并感染性休克行坏死肠管切除+肠造瘘术。其余患儿12例行索带松解+憩室切除术,14例行腹腔镜下索带松+解憩室切除术,15例行腹腔镜中转开腹憩室切除术。所有患儿均临床治愈,随访1年以上,无吻合口瘘、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合并索带形成是梅克尔憩室引起肠梗阻的主要原因,早期症状不典型,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和检查手段,漏诊误诊率高,容易引起肠坏死、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对不明原因肠梗阻,应警惕梅克尔憩室引起肠梗阻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梅克尔憩室 肠梗阻 继发性肠套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妥珠单抗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膜性肾病的单中心临床观察
10
作者 董睿 郭孟男 +3 位作者 孙婧 李双喜 边琪 许静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42-1048,共7页
目的评估奥妥珠单抗(OBZ)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9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接受OBZ治疗的15例难治性pMN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相关实验室指标、临床... 目的评估奥妥珠单抗(OBZ)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9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接受OBZ治疗的15例难治性pMN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相关实验室指标、临床及免疫学结局、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等。结果15例难治性pMN患者中,14例(93.3%)为磷脂酶A2受体(PLA2R)相关膜性肾病(10例肾组织PLA2R阳性,4例肾组织PLA2R检测结果未记录但血清PLA2R抗体阳性)。15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均达到临床缓解,其中4例(26.7%)达到完全缓解,11例(73.3%)达到部分缓解。在12例血清PLA2R抗体阳性患者中,11例OBZ治疗前血清PLA2R抗体持续阳性,其中9例(81.8%)在OBZ治疗后转阴。15例患者既往均接受过免疫抑制治疗,均属于难治性pMN,其中7例(46.7%)接受过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13.3%)接受过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11例(73.3%)接受过利妥昔单抗治疗。治疗过程中共观察到2例(13.3%)不良事件,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肝功能不全,停用阿托伐他汀后,转氨酶恢复正常;1例患者在2次OBZ用药间隔期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转阳,经异烟肼联合利福平治疗后,顺利完成后续OBZ治疗并达到临床缓解。结论OBZ治疗难治性pMN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妥珠单抗 磷脂酶A2受体 膜性肾病 利妥昔单抗 环磷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引导下唇腺活检术在干燥综合征疑诊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11
作者 吴凡 周静 +2 位作者 潘新 何奕坤 何峥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90-1094,共5页
目的探讨运用高频超声引导的唇腺活检术在干燥综合征(SS)疑诊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4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风湿免疫科及超声医学科行唇腺活检术的126例临床疑似SS且累及涎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 目的探讨运用高频超声引导的唇腺活检术在干燥综合征(SS)疑诊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4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风湿免疫科及超声医学科行唇腺活检术的126例临床疑似SS且累及涎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接受传统切除法唇腺活检的患者为对照组(n=53),2023年3月至2024年12月接受高频超声引导下唇腺活检的患者为超声引导组(n=73)。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取材成功率、获取涎腺小叶个数、创面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超声引导组取材成功率(100.00%,73/73)高于对照组(92.45%,49/53),获取的涎腺小叶个数多于对照组[6(6,7)vs6(5,6)],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4(4,5)dvs5(5,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引导组1例(1.37%)患者出现术后不良反应,对照组5例(9.43%)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可清晰定位唇腺腺体位置,提高取材成功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唇腺 活体组织检查 高频超声 涎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析化痰药与祛湿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潜在靶点与机制
12
作者 丁杰 松迪 +1 位作者 俞瑾 俞超芹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8-1026,共9页
目的探究化痰药与祛湿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机制的异同并寻找关键活性成分。方法利用HERB数据库筛选化痰药及祛湿药成分及靶点,运用欧易云平台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8.0... 目的探究化痰药与祛湿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机制的异同并寻找关键活性成分。方法利用HERB数据库筛选化痰药及祛湿药成分及靶点,运用欧易云平台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通路网络图以显示通路差异。利用基因表达汇编数据库通过R 4.2.2软件筛选PCOS关键靶点,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关键活性成分与靶点的对接能力进行预测,并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实验验证对接效能。结果化痰药与祛湿药共有活性成分52种,共有靶点81个;两者共有通路涉及脂质调控、胰岛素调节、激素调节、促进卵母细胞成熟等多个角度,与肥胖型PCOS病理机制相符。化痰药在调节激素及胰岛素方面作用更为突出,而祛湿药则在维生素代谢及抗炎角度效果更为优异。槲皮素、β-谷甾醇及豆甾醇确定为关键活性成分,其中豆甾醇与PCOS关键靶点丘奇尔结构域蛋白1(CHURC1)及肿瘤坏死因子配体超家族成员11(TNFSF11)结合最为优异,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证明了β-谷甾醇与TNFSF11结合的强稳定性。结论初步探析了化痰药与祛湿药治疗肥胖型PCOS的潜在靶点与机制,对寻找关键的活性成分及指导临床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肥胖 化痰药 祛湿药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力衰竭兔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13
作者 庄金龙 钱涛铭 +4 位作者 林庚海 陈华 阮发晖 林惠萍 刘莉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0-373,共14页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Sac)/缬沙坦(Val)对多柔比星(DOX)诱导的心力衰竭兔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30只新西兰兔建立DOX诱导的心力衰竭兔模型,25只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实验兔随机分为模型组(DOX组,9只)、Val干预组(DOX+Val组,8...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Sac)/缬沙坦(Val)对多柔比星(DOX)诱导的心力衰竭兔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30只新西兰兔建立DOX诱导的心力衰竭兔模型,25只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实验兔随机分为模型组(DOX组,9只)、Val干预组(DOX+Val组,8只)、Sac/Val干预组(DOX+Sac/Val组,8只);另取8只新西兰兔作为空白组。DOX+Val组每次灌胃Val混悬液4.65 mg/kg,DOX+Sac/Val组每次灌胃Sac/Val混悬液9.3 mg/kg,空白组及DOX组每次灌胃等体积的蒸馏水;各组均每日灌胃2次,连续8周。给药8周后,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计算全心重量指数(HMI)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通过H-E和马松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及纤维化情况;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采用TUNEL检测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心肌细胞凋亡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氨基末端脑利尿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心房利尿钠肽(ANP)、脑利尿钠肽(BNP)、环磷酸鸟苷(cGMP)、蛋白激酶G(PKG)水平;采用qPCR检测心肌组织利尿钠肽受体A(NPR-A)、cGMP特异性磷酸二酯酶5A[PDE5A(cGMP)]、PKG、Bcl-2、Bax、caspase 3 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磷酸化Bcl-2相关死亡促进因子(p-Bad)、Bcl-2、Bax、caspase 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DOX组兔的LVDD、LVSD均增大(均P<0.01),LVEF、LVFS均降低(均P<0.01),HMI、LVMI均升高(均P<0.01);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NT-proBNP、Hs-cTNI、AngⅡ、ALD、ANP、BNP、cGMP、PKG水平和NPR-A、PDE5A(cGMP)、PKG、p-CREB、Bax、caspase 3表达均升高(均P<0.01),Bcl-2表达降低(P<0.01),p-Bad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OX组相比,DOX+Sac/Val组和DOX+Val组的LVDD、LVSD均减小(均P<0.01),LVEF、LVFS均升高(均P<0.01),HMI、LVMI均降低(均P<0.01);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NT-proBNP、Hs-cTNI、AngⅡ、ALD、ANP、BNP、cGMP、PKG水平和NPR-A、PDE5A(cGMP)、PKG、Bax、caspase 3表达均降低(均P<0.01),Bcl-2表达均升高(均P<0.01);DOX+Sac/Val组的p-CREB、p-Bad表达均升高(均P<0.01),但DOX+Val组p-CREB、p-Bad无明显变化(均P>0.05)。与DOX+Val组相比,DOX+Sac/Val组上述指标中除LVEF、LVFS、NPR-A、ANP、BNP、cGMP、PDE5A(cGMP)、PKG、p-CREB、p-Bad、Bcl-2均升高外,其余指标均降低(均P<0.05)。心肌组织病理学和透射电镜结果显示Sac/Val可有效保护心肌细胞、减少细胞凋亡、减轻心肌纤维化,且该效果明显优于Val。结论Sac/Val可有效减少心力衰竭兔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脏功能及心肌纤维化,且该效果优于Val,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活化NPR-A/cGMP/PKG信号通路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 缬沙坦 心力衰竭 心肌细胞 细胞凋亡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天使综合征伴中度脊柱侧凸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
14
作者 张姗姗 杨芳 +3 位作者 郜甜甜 邵杰 白玉树 刘璇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5-329,共5页
目的总结1例天使综合征(AS)伴中度脊柱侧凸患儿在全身麻醉下行脊柱侧凸后路三维截骨矫形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2023年8月4日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例AS伴中度脊柱侧凸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入院后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 目的总结1例天使综合征(AS)伴中度脊柱侧凸患儿在全身麻醉下行脊柱侧凸后路三维截骨矫形融合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分析2023年8月4日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例AS伴中度脊柱侧凸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入院后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查阅相关文献和证据,构建并实施“1+X”护理方案,方案包括“1”(以脊柱侧凸为核心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和“X”(以AS为核心的若干护理问题和对策)两大方面。结果患儿手术顺利,术后病情稳定,侧凸畸形明显改善,身高增加7 cm,于术后第10天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依从性为100%,患儿恢复至术前独立行走状态。结论AS伴脊柱侧凸“1+X”护理方案可有效保证围手术期安全,促进患儿康复,同时也为其他罕见病伴脊柱侧凸围手术期护理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使综合征 脊柱侧凸 癫痫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工具与创新对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的影响
15
作者 吴琼 焦润达 +1 位作者 王勐 邱五七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03-809,共7页
目的探索政策工具与创新对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网络爬虫工具收集2009-2023年公开发布的与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相关的中央政策文件,采用词频分析与词频-逆文件频率(TF-IDF)权重计算方法提取核心关键词,从... 目的探索政策工具与创新对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网络爬虫工具收集2009-2023年公开发布的与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信息化相关的中央政策文件,采用词频分析与词频-逆文件频率(TF-IDF)权重计算方法提取核心关键词,从政策工具和政策创新过程2个维度进行政策文本内容分析,采用指数增长模型拟合政策工具演化趋势。结果在纳入的45项中央政策文本中,总计使用政策工具178次,需求面政策工具占比最高(71次,39.89%),反映出政策对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多样化需求的响应;供给面政策工具共被使用51次,其中“信息系统及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工具使用频次最高(33次),反映出国家加大数字基础设施与技术投入的导向。从政策创新过程看,政策工具主要作用于政策创新的采纳阶段(55.06%),其次是执行阶段(38.20%),最少用于发起阶段(6.74%);发起阶段受3类政策工具的影响较为均衡,采纳阶段受需求面政策工具影响最多,执行阶段受供给面政策工具影响最多。这种变化趋势反映出近年来政策重心由价值引导逐步转向操作性和落地性,体现出政策对数字技术推进、治理能力提升等现实需求的适应。结论不同类型政策工具在信息化创新各阶段具有差异化效用,这表明需要将政策工具与政策创新各阶段精准匹配,有针对性推进信息化进程;同时细化和完善现行顶层政策文件,明确界定相关政策理念;此外,针对偏远和贫困地区信息化基础建设滞后,细化政策理念执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信息化 政策工具 政策创新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龄老人(≥80岁)心脏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第8轮CLHLS数据
16
作者 刘同同 于伯洋 +2 位作者 朱梦兰 袁磊 张鹭鹭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0-766,共7页
目的基于第8轮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调查中国高龄老人(≥80岁)心脏病的患病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从第8轮CLHLS数据中筛选纳入7675名年龄≥80岁的高龄老人,采用χ^(2)检验分析高龄老人的人口学特征、经济状况、... 目的基于第8轮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调查中国高龄老人(≥80岁)心脏病的患病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从第8轮CLHLS数据中筛选纳入7675名年龄≥80岁的高龄老人,采用χ^(2)检验分析高龄老人的人口学特征、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与罹患心脏病的关联,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龄老人患心脏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7675名高龄老人中,心脏病患病率为16%(n=1228);90~99岁(OR=0.816)、≥100岁(OR=0.641)、女性(OR=0.833)、BMI偏低(<18.5 kg/m^(2),OR=0.778)是高龄老人罹患心脏病的保护因素,BMI偏高(24.0~27.9 kg/m^(2),OR=1.209)、居住在农村(OR=2.384)、健康体检(OR=1.164)、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障碍(OR=1.401)、患有高血压(OR=2.143)、患有糖尿病(OR=1.719)、有脑血管意外(OR=2.080)是高龄老人罹患心脏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男性、超重、居住在农村、健康体检、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障碍、高血压、糖尿病和脑血管意外是高龄老人患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高龄老人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耻感对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影响:一项倾向性评分匹配研究
17
作者 张丽 刘伟志 尹倩兰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0-955,共6页
目的 评估病耻感与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从不同层次的高校抽取1 312名大学生参与调查。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控制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潜在混杂因素,比较PTSD组和非PTSD组... 目的 评估病耻感与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从不同层次的高校抽取1 312名大学生参与调查。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控制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潜在混杂因素,比较PTSD组和非PTSD组在病耻感上的差异。结果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PTSD组(n=139)大学生的病耻感高于非PTSD组(n=139,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病耻感对PTSD各症状都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对过度警觉和反应性症状的影响最大。结论 PTSD大学生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病耻感,从而进一步加重PTSD症状。应关注病耻感对大学生PTSD症状的潜在影响,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应对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耻感 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健康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小板药物对心血管疾病高风险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
18
作者 潘妙霞 李杨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23-1228,共6页
目的评估抗血小板治疗在降低心血管疾病(CVD)高风险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全因死亡和CVD死亡方面的益处。方法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数据库1999-2018年的数据,对CVD高风险老年CKD参与者进行分析。结果共5316例CVD高风险... 目的评估抗血小板治疗在降低心血管疾病(CVD)高风险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全因死亡和CVD死亡方面的益处。方法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数据库1999-2018年的数据,对CVD高风险老年CKD参与者进行分析。结果共5316例CVD高风险老年CKD患者纳入分析。其中抗血小板治疗组557例,非抗血小板治疗组4759例。与非抗血小板治疗组相比,抗血小板治疗组的全因死亡和CVD死亡风险没有明显增加(校正HR=1.13,95%CI 0.97~1.30;校正HR=1.24,95%CI 0.99~1.55)。在无CVD老年CKD患者中(一级预防),与非抗血小板治疗组相比,抗血小板治疗组的全因死亡和CVD死亡风险没有明显增加(校正HR=1.04,95%CI 0.79~1.37;校正HR=1.13,95%CI 0.71~1.78)。在有CVD老年CKD患者中(二级预防),与非抗血小板治疗组相比,抗血小板治疗组的全因死亡和CVD死亡风险没有明显增加(校正HR=1.15,95%CI 0.96~1.36;校正HR=1.23,95%CI 0.96~1.58)。按估算肾小球滤过率[<45、45~<60、≥60 mL/(min·1.73 m^(2))]或尿蛋白肌酐比值(<30、30~<300、≥300 mg/g)分层时,抗血小板治疗组与非抗血小板治疗组的全因死亡风险和CVD死亡风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抗血小板药物与CVD高风险老年CK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和CVD死亡风险降低无相关性,并且在一级和/或二级预防、不同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和不同水平尿蛋白肌酐比值的患者中结果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抗血小板药物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杀性巴氏杆菌来源的外膜囊泡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并促进凋亡
19
作者 王阳 王泽益 +1 位作者 曹向乾 沈兵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00-1008,共9页
目的探究多杀性巴氏杆菌(Pm)培养上清液及Pm来源的外膜囊泡(Pm-OMV)对膀胱癌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培养Pm并收集其培养上清液,以PBS和脑心浸出液(BHI)细菌培养基作为对照组,通过CCK-8、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其对膀胱... 目的探究多杀性巴氏杆菌(Pm)培养上清液及Pm来源的外膜囊泡(Pm-OMV)对膀胱癌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培养Pm并收集其培养上清液,以PBS和脑心浸出液(BHI)细菌培养基作为对照组,通过CCK-8、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其对膀胱癌细胞系T24和5637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超速离心法收集Pm培养上清液中的Pm-OMV,以上清液剩余成分作为对照,通过CCK-8、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其对T24和563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T24和5637细胞凋亡的作用。最后在裸小鼠体内构建异种移植瘤模型,瘤内多点注射Pm-OMV和PBS,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并通过增殖标志物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TUNEL法检测验证Pm-OMV在体内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在体外实验中,Pm培养上清液显示出对T24和5637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与PBS组和BHI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Pm-OMV不仅能够抑制T24和5637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还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与上清液剩余成分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裸小鼠皮下移植瘤实验进一步证实了Pm-OMV在体内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促凋亡效果,与PBS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m-OMV可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并促进其凋亡,为研究肿瘤内微生物调控肿瘤进展的机制和开发新的膀胱癌治疗策略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多杀性巴氏杆菌 细菌外膜囊泡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与家庭抗逆力的关系:链式中介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丹丹 查益 +6 位作者 王琴 沙赛 罗艳蓉 张瑜 陈玉盈 毛赛璐 于龙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1-457,共7页
目的探讨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积极应对、照护负担、家庭抗逆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首发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307人进行调查研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目的探讨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积极应对、照护负担、家庭抗逆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首发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照顾者307人进行调查研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Zarit护理负担量表和家庭复原力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88份,有效回收率为93.8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家庭抗逆力与社会支持、家庭抗逆力与积极应对、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均呈正相关(r=0.375、0.627、0.277,均P<0.01);照护负担与社会支持、照护负担与积极应对、家庭抗逆力与照护负担均呈负相关(r=-0.203、-0.343、-0.444,均P<0.01)。构建以积极应对与照护负担为中介变量、以社会支持为自变量、以家庭抗逆力为因变量的中介效应模型,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可以通过积极应对对家庭抗逆力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64,占总效应的26.1%;社会支持也能通过积极应对、照护负担的部分链式中介作用影响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家庭抗逆力,中介效应值为0.032,占总效应的5.1%。结论在首发脑卒中患者主要照顾者中社会支持能预测家庭抗逆力,并且积极应对与照护负担在社会支持对家庭抗逆力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主要照顾者 社会支持 积极应对 照顾者负担 家庭抗逆力 链式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