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7,86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养老的历史变迁与现代重构——基于“家国一体”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林闽钢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9,158,共9页
中国传统养老模式具有家国共责的双层构造及社会伦理支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开启了以单位为载体的社会养老方式的结构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以社区为载体的养老方式再结构化,实现了由传统养老模式向现代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转化,... 中国传统养老模式具有家国共责的双层构造及社会伦理支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开启了以单位为载体的社会养老方式的结构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以社区为载体的养老方式再结构化,实现了由传统养老模式向现代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转化,其实质是中国“家国一体”养老的现代延展。当前,城市社区嵌入式养老和农村社区链式养老成为社会服务体系融合发展的新趋向。为此,本文从“家国一体”的视角出发提出新时代推动中国式养老发展的方略,即倡导新时代老龄文明,构建养老服务共同体;从“居家养老社区化”和“机构养老社区化”两条发展路径,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养老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家国一体 居家养老社区化 机构养老 社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哲学视域下的数字永生问题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永谋 白英慧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4,157,158,共13页
数字永生指的是将人的生命或其他生命,以数字形式永远存活于赛博空间之中的新科技实践活动。数字永生实践可分为创生进路、复生进路以及上传进路,其预设三种立场的生命观,即强调“精神的人”的唯心论生命观、主张“计算的人”的计算论... 数字永生指的是将人的生命或其他生命,以数字形式永远存活于赛博空间之中的新科技实践活动。数字永生实践可分为创生进路、复生进路以及上传进路,其预设三种立场的生命观,即强调“精神的人”的唯心论生命观、主张“计算的人”的计算论生命观以及推崇“能动的人”的AI拟人论生命观。从哲学层面对此三种生命观进行审度,可以发现,数字永生论的出现,标志着智能社会中人类自我理解的重大转变,可称之为“主体的消解”与“科学人的崛起”。在未来的数字永生实践中,应坚持AI发展的有限主义进路,遵循有益AI理念。具体来说,应发展保护生命的数字永生,重点在于珍视生命价值、保护生命隐私、促进生命平等、维护生存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永生 生命哲学 科学人 保护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社会工作的理论意涵与现实挑战 被引量:2
3
作者 文军 陈雪婧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1,158,159,共14页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社会工作应运而生,有必要厘清人工智能社会工作的理论意涵。当前的研究主要将人工智能视为社会工作的工作场域、工作方式、服务对象、研究载体,具有一定片面性。实际上,无论在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人工...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社会工作应运而生,有必要厘清人工智能社会工作的理论意涵。当前的研究主要将人工智能视为社会工作的工作场域、工作方式、服务对象、研究载体,具有一定片面性。实际上,无论在实践层面还是理论层面,人工智能社会工作都具有混合特征:一是工作场域的网络化与现实性互动相结合,二是工作方式的智能化与传统性方法并举,三是服务内容的复杂化与人文性底色交织,四是工作范式的革新化与经典性模式互补。人工智能给社会工作注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现实挑战,包括数字鸿沟下服务受众局限、技术发展中社会工作者适应力不足、技术理性下社会工作伦理风险、技术革新中社会工作研究的滞后等。新时代的社会工作要化风险为机遇,积极拓展社会工作的知识范畴,运用人工智能不断增强自身发展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社会工作 理论意涵 现实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文经济属性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卫东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41,156,共15页
在高质量发展语境下,新时代的人文经济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新动力。本文在该背景下回顾了中国现代化的历程,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文经济属性,强调其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根本区别,并进一步梳理了包括儒家人文经济思想和西方人文经济思想... 在高质量发展语境下,新时代的人文经济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新动力。本文在该背景下回顾了中国现代化的历程,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文经济属性,强调其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根本区别,并进一步梳理了包括儒家人文经济思想和西方人文经济思想在内的人文经济思想渊源,指出人文经济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富裕。在中国,现代化视域下人文经济的基本内涵,共包括人民经济、共富经济、市场经济、道德经济、文化经济、审美经济和绿色经济七个方面。当前,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挑战。理论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人文经济属性的关键,需要深入研究制约人文经济发展的问题,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文经济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期刊对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意义——以社会学学科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晓虹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7,155,156,共19页
学术期刊和图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布和传播科学发现或学术见解的两种主要途径。同人文学科相比,除了社会科学更依赖学术期刊发布自己的知识成果外,期刊对学科发展还具有一系列鲜明的意义:它表征了一学科的存在理由,也体现了学... 学术期刊和图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布和传播科学发现或学术见解的两种主要途径。同人文学科相比,除了社会科学更依赖学术期刊发布自己的知识成果外,期刊对学科发展还具有一系列鲜明的意义:它表征了一学科的存在理由,也体现了学科内部的分歧;它展示了某一学科内部的学术精进过程,不仅学者常常借用工作论文到期刊论文再到学术专著的形式提升自己的话语复杂性,而且在较长时段上也能体现出学术精进的发展轨迹;它孵化了科学家共同体或学术共同体,一方面共同体的形成会表现出地域性特征,另一方面不同的亚学术共同体也会相互影响;它培育了民族精神和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社会学学科有关“社会学中国化”的百年讨论历程就是最好的例证。最后,文章以社会学学科为例,讨论了学术期刊如何通过关注总体性引领学术发展,以及网络化时代传统学术期刊所遭遇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 学术期刊 学科表征 学术精进 学术共同体 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众对司法公正的主观感受——基于硅基样本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喜芬 付张祎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60,157,158,共17页
探知民众对司法公正的主观感受,是评估我国司法公正水平及其社会认同的重要方式。通过设计认知实验,本文应用大语言模型生成AI受访者并让其回答关于司法公正的主观感受,考察我国民众对司法公正的认同程度、重视领域和认知维度。实验Ⅰ发... 探知民众对司法公正的主观感受,是评估我国司法公正水平及其社会认同的重要方式。通过设计认知实验,本文应用大语言模型生成AI受访者并让其回答关于司法公正的主观感受,考察我国民众对司法公正的认同程度、重视领域和认知维度。实验Ⅰ发现,民众对司法公正的认同程度较高。该认同程度受到法律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实验Ⅱ发现,民众对刑事领域的司法公正最重视,该重视程度受到民众的社会公平感、性别、社会信任感等因素影响,在机制上可能源于一般民众对安全价值的考量。实验Ⅲ发现,在法治发展和人权观念的推动下,民众对程序公正的认识有所提升,但实体公正仍是民众关于司法公正的主导观念。未来提高民众对司法公正的主观感受,不仅需要从法律内部视角保障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还需要考虑社会公平、安全、教育等外部因素,并给予刑事司法公正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公正 主观感受 硅基样本 刑事司法 程序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营商环境优化、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能力提高 被引量:1
7
作者 谷成 史心旭 王巍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0,155,共18页
本文将税务部门开展的税收“放管服”改革作为税收营商环境优化的政策代表,基于2010—2022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了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营商环境优化能够显著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分析表明,税... 本文将税务部门开展的税收“放管服”改革作为税收营商环境优化的政策代表,基于2010—2022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了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营商环境优化能够显著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分析表明,税收营商环境优化通过提高企业发展预期和纾解企业财务困境两种渠道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助力。异质性分析表明,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对纳税信用较好的企业、面对较高程度市场竞争的企业及高科技行业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助推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表明,在税收营商环境优化的作用下,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能够有效增加企业的创新产出,推动企业进行实质性创新,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管服” 企业数字化转型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小农的消极议价权到积极议价权——一个案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毛丹 毛哲俊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3,157,共10页
一些村庄出现了小农“消极议价权”转向“积极议价权”的现象。对L村的田野观察表明,小农“积极议价权”是小农与市场互动的产物。一方面,乡村“后生产主义”的转向有利于小农议价地位的提升;另一方面,一些进入乡村与小农交易的外部资... 一些村庄出现了小农“消极议价权”转向“积极议价权”的现象。对L村的田野观察表明,小农“积极议价权”是小农与市场互动的产物。一方面,乡村“后生产主义”的转向有利于小农议价地位的提升;另一方面,一些进入乡村与小农交易的外部资本的获益目标从短期转向长期,倾向于稳定持久的地方市场,有向小农让渡一些议价空间的意愿。此外,小农由乡土社会关系所支持的一致行动,也增加了小农的议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生产型乡村 稳定地方市场 小农积极议价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内在逻辑与关键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杜立民 刘倬嫣 肖赵华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41,157,共12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国际影响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首先提炼了这一理念的五大核心特征,并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深刻剖析其内在逻辑。随后,本文结合学术前沿和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福祉、国际影响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首先提炼了这一理念的五大核心特征,并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深刻剖析其内在逻辑。随后,本文结合学术前沿和发展实际,探讨了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相关的五大关键议题,包括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适应气候变化以及能源体系转型,并指出了这些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最后,本文总结全文,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确定性、追责制度和信任品市场:理论和实验研究
10
作者 陈叶烽 黄娟 +1 位作者 傅俊豪 何浩然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18,155,共16页
基于专家服务的信任品属性和风险特征,本文将服务效果的不确定性假设引入传统的信任品博弈模型,构建由消费者触发的追责制度,并检验了该制度的激励效果。综合运用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表明:第一,消费者追责制度有利于减少专家的服务不足... 基于专家服务的信任品属性和风险特征,本文将服务效果的不确定性假设引入传统的信任品博弈模型,构建由消费者触发的追责制度,并检验了该制度的激励效果。综合运用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表明:第一,消费者追责制度有利于减少专家的服务不足行为,其中高责任赔偿的消费者追责制度效果最佳且能够提高信任品市场效率;第二,责任赔偿对专家的惩罚效应大于对消费者的补偿效应;第三,极端的消费者追责制度会在减少专家服务不足行为的同时引发过度服务问题,造成社会福利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品 不确定性 追责制度 服务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机制
11
作者 周俊 郁建兴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78,157,共13页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从治理视角考察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治理与发展关系的理论考辨表明,良好的治理有助于实现更具公平、包容和可持续性的发展。以桐乡市“三治结合”建设为对象的案例分析进一步发现...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从治理视角考察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治理与发展关系的理论考辨表明,良好的治理有助于实现更具公平、包容和可持续性的发展。以桐乡市“三治结合”建设为对象的案例分析进一步发现,治理促进发展的关键机制包括:通过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保障发展公平,通过建立多元和开放的决策结构促进包容性发展,通过不断创新制度和完善共享机制推动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治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作用,需要持续增强乡村基层治理体系与发展的适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 治理 发展 三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混淆因素的平衡性:倾向值方法的新进展
12
作者 胡安宁 袁野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71,85,158,共16页
倾向值方法(加权或者匹配)在社会科学量化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经由倾向值方法处理的样本并不必然能够达成理想的混淆因素平衡性。混淆因素的不平衡性问题可以从理论与操作层面进行辨析。从理论上讲,传统倾向值方法依据的是等... 倾向值方法(加权或者匹配)在社会科学量化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经由倾向值方法处理的样本并不必然能够达成理想的混淆因素平衡性。混淆因素的不平衡性问题可以从理论与操作层面进行辨析。从理论上讲,传统倾向值方法依据的是等比例误差削减分析框架。这个框架虽然有其吸引力,但背后有一系列难以满足的假设条件。正因如此,倾向值方法有时无法很好地平衡混淆因素。与之相比,一个更加适配社会科学经验研究的倾向值分析框架是单调性不平衡划界框架。在操作层面上,与单调性不平衡划界分析框架一致,有三种新兴的分析方法(粗粒度精确匹配、熵平衡法与混淆因素平衡倾向值法)可以确保混淆因素在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向值 等比例误差削减 单调性不平衡划界 粗粒度精确匹配 熵平衡 混淆因素平衡倾向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低阶正义”到“高阶正义”:马克思的正义观革命
13
作者 白刚 程远航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6,156,共11页
自城邦政治成为古希腊哲学的首要议题以来,正义便作为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贯穿始终。传统政治哲学从德性正义到抽象法权的发展历程,始终未能突破以应得分配为核心的低阶正义范式。这种分配正义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形式正义的主观主义表达,... 自城邦政治成为古希腊哲学的首要议题以来,正义便作为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贯穿始终。传统政治哲学从德性正义到抽象法权的发展历程,始终未能突破以应得分配为核心的低阶正义范式。这种分配正义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形式正义的主观主义表达,未能真正将正义落到实处。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考察,以资本逻辑的现实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非正义本质,并在共产主义合作生产的理论建构中确立了生产正义的高阶范式,在追求人的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的实质性意义上推进正义的客观主义转向。马克思基于生产方式的变革提出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重建个人所有制,完成了从“低阶正义”到“高阶正义”的范式转换,实现了“最高级正义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正义 高阶正义 分配正义 生产正义 形式正义 实质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侠本体、历史化与“后金庸”问题——金庸武侠小说经典建构兼谈武侠文类发展前景
14
作者 吴秀明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54,160,共14页
在金庸由热趋冷的背景下探讨其武侠小说经典建构,有必要超越一般创作特征或文学史分析的研究思路,将审视目光投向侠本体、历史化并下涉“后金庸”问题。所谓侠本体,是指武侠作为类型文学所具有的一贯性和统一性的创作范式,它须联系金庸... 在金庸由热趋冷的背景下探讨其武侠小说经典建构,有必要超越一般创作特征或文学史分析的研究思路,将审视目光投向侠本体、历史化并下涉“后金庸”问题。所谓侠本体,是指武侠作为类型文学所具有的一贯性和统一性的创作范式,它须联系金庸基于雅俗认知对其小说版本所作的“正反双向”关系处理及所呈现的自我“矛盾”展开阐释。所谓历史化,是指历史意识及其作品中的历史元素,对于金庸而言,最可称道的是其对民族关系与历史政治化特质的有关描写。所谓“后金庸”,则是将其武侠放在从“港台主导”向“大陆主体”转换的历史延长线上,通过金庸与“后金庸”的互动关联及“连续性”关系,一方面展示其经典建构的当下意义,另一方面由此对武侠文类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侠本体 历史化 后金庸 经典建构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画像数据去识别化制度之反思与优化
15
作者 郭春镇 林泉君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9-90,157,158,共14页
在大数据技术迭代背景下,用户画像数据去识别化制度面临法律实效性与技术适配性失衡的困境。现行制度既未形成基于技术分级的差异化法律规制体系,又未建立与再识别风险适配的动态防控机制,同时缺乏对去识别化处理行为合法性的实质法律... 在大数据技术迭代背景下,用户画像数据去识别化制度面临法律实效性与技术适配性失衡的困境。现行制度既未形成基于技术分级的差异化法律规制体系,又未建立与再识别风险适配的动态防控机制,同时缺乏对去识别化处理行为合法性的实质法律认定标准。这种多维制度缺位导致企业数据保护义务流于形式,难以遏制用户画像数据滥用风险。为完善用户画像去识别化制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立足于用户画像特征完善去识别化技术分级体系;其次,构建覆盖数据处理全流程的再识别防控机制;最后,建立以用户画像数据应用场景为导向的司法审查规则,从而实现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画像 去识别化 匿名化 再识别风险 场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与正义:从哲学与数学的思想空间诠释出发
16
作者 张文喜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6,122,156,共15页
数据化与正义的关系问题不仅牵涉计算机和法律科学,还广泛包括了技术存在的认识论模式甚至哲学形而上学。将正义概念适用于大数据技术领域,应当考虑数学自身的界限。对数据化带来的社会正义问题进行深入的数学方面的研究,能够满足我们... 数据化与正义的关系问题不仅牵涉计算机和法律科学,还广泛包括了技术存在的认识论模式甚至哲学形而上学。将正义概念适用于大数据技术领域,应当考虑数学自身的界限。对数据化带来的社会正义问题进行深入的数学方面的研究,能够满足我们对哲学重解时代精神的需要。在今天的世界,我们生活的普遍数字化概念的范围不能以简单叠加数字的方法加以理解。在所谓现代性哲学话语扩展的同时,它已经包含有诸如自由观、技术观、机器观、数据观、政治理性、算法治理、规范科学观等层面的扩展。我们提出数据正义这个问题时,最终就应当在存在之间、存在与整体之间的统一性的意义上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的观点 治理的算法 大数据 机器观 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证明标准之动态形塑——从“原子分析”到“整体认知”的证明进路
17
作者 谢澍 周梓睿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9,158,共16页
“证据确实、充分”是我国刑事诉讼的法定证明标准,但当前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排除合理怀疑”“两个基本”与“综合认定”部分替代“证据确实、充分”的样态,表面上呈现出证明标准“实践叛离”之趋势,实际上却是基于办案需求自发抵制证... “证据确实、充分”是我国刑事诉讼的法定证明标准,但当前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排除合理怀疑”“两个基本”与“综合认定”部分替代“证据确实、充分”的样态,表面上呈现出证明标准“实践叛离”之趋势,实际上却是基于办案需求自发抵制证明标准“印证化”的实践回应。在区分“广义印证”与“狭义印证”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厘清“证据确实、充分”与“印证证明”的关系。“印证证明”无法给予“证据确实、充分”充足的理论和实践指引,因而需要按照从“原子分析”到“整体认知”的证明进路,回应“推动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现实需求,从而迈向实质意义上的“证据确实、充分”,借助直面证据矛盾的“原子分析”形成融贯的“整体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明标准 证据确实充分 印证证明 排除合理怀疑 刑事诉讼法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文明的探索者:亚当·斯密的文明观
18
作者 高力克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8,156,共12页
斯密摈弃了契约论的“自然状态—文明社会”的历史哲学框架,采用了社会演化论的历史的、动态的“社会四阶段论”范式。这一文明史观奠定了文明理论的社会史基础。斯密具有“进步”意涵的“文明”概念,超越了法语“文明”的文雅、有教养... 斯密摈弃了契约论的“自然状态—文明社会”的历史哲学框架,采用了社会演化论的历史的、动态的“社会四阶段论”范式。这一文明史观奠定了文明理论的社会史基础。斯密具有“进步”意涵的“文明”概念,超越了法语“文明”的文雅、有教养之义,使文明概念具有了启蒙时代的精神内涵。斯密从工业时代的来临预见到一个新社会和新文明的诞生,并揭示了“商业社会”的现代性,以及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而商业文明的现代化趋势。斯密的文明史观融贯着启蒙时代的自由人文主义精神,他以“自由”与“人道”为标尺,从经济、政治、道德各领域全面揭示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趋势,以及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密 文明 进步 自由 人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信念的诗性——儒学视角下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的美学探究
19
作者 徐岱 李芳凝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33,143,159,共11页
19世纪上半期,爱默生在广泛吸收包括儒学思想在内的多种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美国超验主义思想,并引领了“美国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美国文化的独立。这种思想不仅影响了众多美国学者和文化创造者,而且至今仍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方... 19世纪上半期,爱默生在广泛吸收包括儒学思想在内的多种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美国超验主义思想,并引领了“美国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美国文化的独立。这种思想不仅影响了众多美国学者和文化创造者,而且至今仍以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方式显现在普通美国人身上。时至今日,重审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核心让我们看到,只有打破西方中心视角,站在中国文化本位上给予它一种“还原”解读,才能真正把握这位“美国精神领袖”的思想核心。在对爱默生思想进行重新阐释的基础上,借助对“爱默生与儒学中国”这一命题的再思考,有助于我们别开生面地获取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根基所在的崭新理解。在虚无主义甚嚣尘上的“轻文明时代”,这种理解具有突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默生 超验思想 个体精神 诗性 儒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社会发展与经济体制变革——兼评赵伟著《现代工业社会与经济体制选择》
20
作者 张曙光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0-155,F0003,共7页
在经济学和历史学以及经济史领域,除了一些经典以外,很少有学术著作能够再版。能够再版说明它有需求、有读者、有价值。赵伟著《现代工业社会与经济体制选择——当代六大工业国的经济成长与体制演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5年版;以下... 在经济学和历史学以及经济史领域,除了一些经典以外,很少有学术著作能够再版。能够再版说明它有需求、有读者、有价值。赵伟著《现代工业社会与经济体制选择——当代六大工业国的经济成长与体制演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5年版;以下简称《工业国》,凡引自该书,只注页码)一书,就是这样一部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学 赵伟 体制演进 经济成长 现代工业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