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普通稠油油藏冷驱热采不同驱替方式数值模拟研究 |
李洪毅
李关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2
|
沾化凹陷义东断裂带沙三段下亚段砂砾岩体有利储层发育特征 |
魏新辉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3
|
基于X射线衍射和毛细管吸吮时间的页岩储层黏土稳定剂评价方法 |
何延龙
王鑫
薛小佳
黄海
吴江
刘晓庆
唐思源
虎志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准噶尔盆地深层致密砂岩油藏富集机理与成藏模式——以莫西庄、永进地区为例 |
马骥
王金铎
张奎华
张关龙
曾治平
胡海燕
宫亚军
张翊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里奥-德雷盆地泥岩底辟演化及其对中深层S5油气成藏的控制 |
袁井菊
王光付
李发有
彭兆蒙
丁一萍
陈占坤
于欣瑶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气驱水与水驱气流体微观分布特征研究 |
汪周华
张鸿宇
张娟
廖浩奇
黄仕林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济阳坳陷中—古生界潜山形成演化及分布规律 |
王永诗
罗霞
胡阳
石晓光
张波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8
|
高含水油藏注水层段划分及注采液量调配协同优化设计方法 |
张先敏
李闪闪
冯其红
刘晨
刘向斌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9
|
东营凹陷页岩油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厘定--以牛庄洼陷牛斜55区块沙四段上亚段为例 |
王秀红
陈涛
张守春
李政
牛子铖
王鑫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三种抗水解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评价及现场应用 |
徐辉
宋倩
潘斌林
孙秀芝
庞雪君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驱油剂乳化能力定量表征新方法 |
邹积瑞
岳湘安
李晓骁
邵明鲁
杨志国
安维青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非均质稠油油藏火驱开发特征对比研究 |
陶磊
丁雨辰
张霞
徐正晓
胡子伟
史文洋
白佳佳
张娜
朱庆杰
姜龙宇
班晓春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少井条件下深层单河道内部结构地震综合表征技术 |
王健伟
雷蕾
孙莉
刘梦颖
吴文雯
刘舒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含杂质CO_(2)对砂岩溶蚀规律的影响 |
姬泽敏
郝鹏飞
陈兴隆
史彦尧
向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塔北新和地区下白垩统亚格列木组源-汇体系分析及沉积模式 |
郝建龙
杨玉芳
李帅
张莉
孟璐莹
毕小龙
杨沁超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裂缝型白云岩和灰岩储层酸蚀机理差异性数值模拟研究 |
齐宁
苏徐航
李雪松
张鹏
路依鑫
周顺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低渗透砂岩油藏同质异型微乳酸解堵体系及机理研究 |
刘德新
赵晗
董业良
吴达
王佳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咸水黏度预测及其对渗流的影响 |
李涛
美合日阿依·穆太力普
薛福生
李延静
敬嘉珩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川东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油优势岩相及其油气富集主控因素 |
谢冰
张哲豪
白利
方朝强
何绪全
罗燕颖
苗秀英
贺国芬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致密长石砂岩储层压裂液伤害机理及SC-CO_(2)解水锁作用实验研究 |
王娟娟
王军舰
张冲
董传瑞
葛地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