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8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中荷载作用下弹性支撑矩形钢管混凝土翼缘工字形梁稳定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迎春 杨开琳 +3 位作者 计静 张文福 邓世林 张智超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7-15,共9页
为研究弹性支撑刚度对矩形钢管混凝土翼缘工字形梁稳定性能的影响,开展了集中荷载作用下3根带有不同弹性支撑刚度的矩形钢管混凝土翼缘工字形梁的稳定性能试验,研究试验梁的位移及应变的变化规律,获得梁的失稳形式和稳定承载力。试验结... 为研究弹性支撑刚度对矩形钢管混凝土翼缘工字形梁稳定性能的影响,开展了集中荷载作用下3根带有不同弹性支撑刚度的矩形钢管混凝土翼缘工字形梁的稳定性能试验,研究试验梁的位移及应变的变化规律,获得梁的失稳形式和稳定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整个加载破坏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破坏阶段,3根试验梁均发生整体弯扭屈曲失稳。随着弹性支撑刚度增加,梁稳定承载力增大,验证了设置弹性支撑可有效地提高该梁的稳定承载力。在试验基础上,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该梁进行非线性屈曲分析,将获得的稳定承载力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误差均小于5%,从而验证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正确性。最后,研究了混凝土强度、上翼缘含钢率和腹板高厚比等参数对该类梁稳定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增大上翼缘钢管含钢率和减小腹板高厚比均可明显提高该类梁的稳定承载力,而增强混凝土强度对梁的稳定承载力提高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翼缘梁 弹性支撑 整体稳定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平旋喷桩处置优化的地铁隧道施工变形控制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立新 高洋 +2 位作者 汪珂 李储军 邱军领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52-61,共10页
为研究富水砂层隧道中水平旋喷桩+超前小导管组合预加固的效果,以青岛地铁某区间段隧道为依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无预加固、单独使用水平旋喷桩及旋喷桩配合超前小导管组合预加固三种工况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与无预... 为研究富水砂层隧道中水平旋喷桩+超前小导管组合预加固的效果,以青岛地铁某区间段隧道为依托,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无预加固、单独使用水平旋喷桩及旋喷桩配合超前小导管组合预加固三种工况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与无预加固方案相比,单独使用水平旋喷桩预加固可使地表沉降、拱顶沉降、掌子面纵向位移分别相应减少约61%、59%、38%;而水平旋喷桩与超前小导管组合预加固方案可使地表沉降、拱顶沉降、掌子面纵向位移分别相应减少约66%、77.6%、38.9%,典型开挖断面处与拱脚处地下水渗流量分别减少93.4%、96.7%,预加固效果与止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旋喷桩 富水砂层 数值模拟 止水效果 预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性混凝土咬合桩防渗墙变形机理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梁超 李斌 +2 位作者 刘润 朱楠 李青欣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23-32,51,共11页
以大连湾沉管隧道南岸港池临时围堰工程监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塑性混凝土咬合桩防渗墙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下咬合桩防渗墙的变形演化规律,结论表明:水压力相比土压力对咬合桩变形和内力的... 以大连湾沉管隧道南岸港池临时围堰工程监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塑性混凝土咬合桩防渗墙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下咬合桩防渗墙的变形演化规律,结论表明:水压力相比土压力对咬合桩变形和内力的影响更为显著,水压力增大导致桩身变形和弯矩增大,扰动临时围堰土体;土体坡度的影响较小,但土体坡度应逐渐放缓,不小于1∶1.5;桩长的变化对变形影响较大,较短的桩身未嵌固在岩石中,较长的桩身在桩顶出现最大位移;随着桩径增大,桩顶变形和最大弯矩逐渐增大,弯矩分布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桩 防渗墙 水压力 土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化花岗岩中嵌岩桩承载性能原位试验与极限承载力预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超 白晓宇 +3 位作者 银吉超 卫永辉 谭永明 孟德朝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49-58,共10页
为深入探究中风化花岗岩中嵌岩桩的竖向抗压承载特性,对12根嵌岩桩进行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原位试验与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多种方法对嵌岩单桩极限承载力进行评价,明确中风化花岗岩中嵌岩桩竖向抗压承载性状。研究表明:12根中风化... 为深入探究中风化花岗岩中嵌岩桩的竖向抗压承载特性,对12根嵌岩桩进行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原位试验与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多种方法对嵌岩单桩极限承载力进行评价,明确中风化花岗岩中嵌岩桩竖向抗压承载性状。研究表明:12根中风化花岗岩中嵌岩桩并非表现出完全端承桩,而是呈摩擦型桩或摩擦端承桩的性状;中风化花岗岩地基中的嵌岩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较高,桩顶沉降小,满足工程对基础的承载要求;有限元模拟荷载-沉降曲线与实测荷载-沉降曲线走势吻合度较高,桩顶沉降误差较小;本试验条件下,桩端阻力占桩顶荷载的56.9%,桩侧摩阻力占比为43.1%,桩侧摩阻力在荷载传递过程中发挥较充分;有限元模拟得到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与指数函数模型的预测结果较为吻合,可用于嵌岩桩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的预测,以及嵌岩桩承载性状和荷载传递规律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岩桩 中风化花岗岩 承载性能 原位试验 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及粒径对混凝土抗压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安新正 郭永民 +3 位作者 张龙娇 蒋毓晋 王李鑫 王燕杰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30-35,共6页
为研究单轴受压情况下再生粗骨料粒径范围、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规律,分别以粒径范围5~10、10~20和20~31.5 mm,以及取代率分别为0%、10%、30%和50%为参量设计制作再生混凝土棱柱体试件,并对其开展单轴抗压性能试验研究。... 为研究单轴受压情况下再生粗骨料粒径范围、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规律,分别以粒径范围5~10、10~20和20~31.5 mm,以及取代率分别为0%、10%、30%和50%为参量设计制作再生混凝土棱柱体试件,并对其开展单轴抗压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取代率相同时,粒径范围为5~10 mm时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峰值应变均比粒径范围为10~20、20~31.5 mm时的大;在粒径范围相同情况下,随取代率增大,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呈现出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而峰值应变则呈现出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根据试验数据,得出了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峰值应变的函数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 再生粗骨料粒径范围 再生混凝土 轴心抗压强度 峰值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灰比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丰土根 杨航 张箭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泡沫混凝土作为一种多孔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中,其性能直接受内部气孔结构的影响,而水泥浆的性质是影响泡沫稳定存在的重要因素。为探究水灰比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该文配制了三种不同水灰比的水泥浆制备泡沫混凝土,并测量其干密度... 泡沫混凝土作为一种多孔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中,其性能直接受内部气孔结构的影响,而水泥浆的性质是影响泡沫稳定存在的重要因素。为探究水灰比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该文配制了三种不同水灰比的水泥浆制备泡沫混凝土,并测量其干密度、抗压强度、导热率和吸水率,探究其性能与水灰比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水灰比减小,水泥含量增加,水泥粘度增加,泡沫混凝土密度逐渐增加,强度逐渐增加,导热率逐渐增大,吸水率逐渐减小。在合适的水灰比下,泡沫混凝土相比纯水泥浆密度降幅最大,达到41.76%;强度降幅最小,抗压强度达到9.8 MPa;导热率降幅达到最大,为0.212 W/m·K;吸水率达到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抗压强度 导热率 吸水率 干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掺合料对全机制砂灌浆料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单俊鸿 胡恒诚 +2 位作者 王荣荣 李春 肖伟朋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28-35,共8页
试验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与快硬硫铝酸盐水泥的复合胶凝体系,选用石灰石机制砂作为细集料,制备全机制砂灌浆料。选用硅灰、粉煤灰与石粉作为矿物掺合料,研究矿物掺合料对全机制砂灌浆料流动度、抗压强度与竖向膨胀率的影响,并利用SEM电... 试验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与快硬硫铝酸盐水泥的复合胶凝体系,选用石灰石机制砂作为细集料,制备全机制砂灌浆料。选用硅灰、粉煤灰与石粉作为矿物掺合料,研究矿物掺合料对全机制砂灌浆料流动度、抗压强度与竖向膨胀率的影响,并利用SEM电镜对全机制砂灌浆料进行微观机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复掺有利于提高灌浆料的流动性能与力学性能,改善灌浆料的界面过渡区,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机制砂灌浆料配方,得到的最优矿物掺合料掺量为硅灰5%、粉煤灰6%、矿粉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 灌浆料 矿物掺合料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带嵌缝加固砌体结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
8
作者 赵亚军 吴昊 +2 位作者 许岩 刘洋 方宾彬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9-16,共8页
为提高砌体结构抗剪强度,同时保留原有风貌,采用“弓”字型钢带或钢筋对砌体试件进行嵌齿缝加固。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对加固后的砌体结构进行沿通缝截面抗剪强度试验研究,并建立砌体抗剪试件有限元模型,分析钢带宽度对砌体抗剪强度的... 为提高砌体结构抗剪强度,同时保留原有风貌,采用“弓”字型钢带或钢筋对砌体试件进行嵌齿缝加固。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对加固后的砌体结构进行沿通缝截面抗剪强度试验研究,并建立砌体抗剪试件有限元模型,分析钢带宽度对砌体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嵌入钢筋或钢带,均能够有效限制层间分离,提高砌体完整性,破坏模式由单剪破坏转化为双剪破坏。承载能力大幅提高,单面钢带、双面钢带、双面钢筋加固的试件极限荷载分别提高了23.63%,61.18%,35.02%,极限荷载对应位移提高了16.38%,23.41%,16.95%。钢带或钢筋的拉结作用可以提高砌体结构的延性,改善砌体结构脆性破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嵌缝加固 钢带 抗剪性能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圩堤管涌险情分析与防治措施
9
作者 薛凯喜 李明吉 +1 位作者 曹凯 胡艳香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95-104,共10页
为了进一步防治管涌险情,以鄱阳湖防洪圩堤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管涌预测的理论模型,运用GeoStudio2018软件对防洪圩堤进行模拟分析,设置了降雨强度、降雨类型和降雨时刻三个关键因素和四种工况,分别用Seep/W模块和Sigma/W模块对防洪圩堤... 为了进一步防治管涌险情,以鄱阳湖防洪圩堤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管涌预测的理论模型,运用GeoStudio2018软件对防洪圩堤进行模拟分析,设置了降雨强度、降雨类型和降雨时刻三个关键因素和四种工况,分别用Seep/W模块和Sigma/W模块对防洪圩堤进行破坏计算。结果表明,只有在固定库水位下不同降雨会出现管涌现象,管涌出现破坏的有固定库水位23 m+降雨时刻20~30 d+降雨强度0.06 m/d,管涌点位于下游坡坡脚0.2 m处;提出了反滤铺盖方案,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拟模型。经验证,该方案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圩堤 管涌 GeoStudio 反滤铺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S轨迹数据的电动出租车充电站选址规划
10
作者 任丹萍 王茜茜 +1 位作者 陈湘国 邓玉静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98-102,112,共6页
针对电动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充电设施匮乏难以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PS轨迹数据的电动出租车充电站选址规划方案。首先利用出租车GPS数据分析用户潜在充电需求并提取需求分布;其次提出一种基于网格密度分区的DBSCAN聚类方... 针对电动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充电设施匮乏难以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PS轨迹数据的电动出租车充电站选址规划方案。首先利用出租车GPS数据分析用户潜在充电需求并提取需求分布;其次提出一种基于网格密度分区的DBSCAN聚类方法,与传统算法相比DB指数由0.34降为0.30,对需求进行聚类和划分需求密集区,设置预选站址;最后,构建集合覆盖模型实现站址优化。利用此方案对北京大兴区出租车轨迹数据进行仿真,得出了合理的选址结果,即该方案可为电动出租车充电站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站选址 电动出租车 GPS轨迹数据 密度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缝和主梁损伤对装配式多主梁桥荷载横向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张彦玲 贾晓远 +1 位作者 贾云飞 蒋紫薇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9-48,共10页
为了验证不同损伤对装配式多主梁桥荷载横向分布规律的影响,并探讨基于横向分布规律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考虑接缝损伤程度、主梁局部损伤程度、损伤位置和损伤区域长度的影响,采用刚接板梁法对接缝和主梁损伤情况下装配式多主梁桥的荷... 为了验证不同损伤对装配式多主梁桥荷载横向分布规律的影响,并探讨基于横向分布规律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考虑接缝损伤程度、主梁局部损伤程度、损伤位置和损伤区域长度的影响,采用刚接板梁法对接缝和主梁损伤情况下装配式多主梁桥的荷载横向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缝损伤后其两侧主梁的横向分布影响线与损伤前的影响线有交点;有损伤的主梁其影响线整体下降,且刚度剩余系数越小、损伤位置距跨中越近、损伤范围越大,下降程度越大;主梁与接缝损伤同时发生时,可通过与敏感梁单独损伤时的影响线进行对比来进行分析。根据损伤前后敏感主梁的横向分布影响线变化规律,可对桥梁的损伤类别进行识别,但无法识别具体损伤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装配式多主梁桥 荷载横向分布 接缝损伤 主梁损伤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斜入射下埋地腐蚀管道地震响应分析
12
作者 薛景宏 陆大伟 +2 位作者 李东瑞 程安顿 韩通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8-27,35,共11页
以埋地X80管道为研究对象,探讨入射角和腐蚀参数以及保温层对管道腐蚀区域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在P波和SV波激励下,入射角θv和θh大约为60°和45°及30°和45°时,管道腐蚀区域中心应力达到最大值556.7和559.7 MPa;相... 以埋地X80管道为研究对象,探讨入射角和腐蚀参数以及保温层对管道腐蚀区域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在P波和SV波激励下,入射角θv和θh大约为60°和45°及30°和45°时,管道腐蚀区域中心应力达到最大值556.7和559.7 MPa;相比垂直入射下的441.3和437.0 MPa,分别增大了26.1%和28.0%。入射角为最大响应角度时,P波和SV波下腐蚀深度、长度和宽度对腐蚀管道应力影响占比分别为58.0%和51.9%、22.8%和27.1%以及19.2%和21.0%。管道保温层厚度的增加,会有效减小地震作用下管道腐蚀区的最大应力。因此,在管道抗震设计与维护中,应关注地震波入射角度和腐蚀深度,并考虑保温层的隔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腐蚀管道 地震波斜入射 黏弹性人工边界 安全评价 P波 SV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软土与杂填土互嵌沉降试验研究
13
作者 张福海 崔赟 +2 位作者 薛浩宇 刘峥嵘 黄振清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16-26,共11页
为了研究不同种类软土与杂填土互嵌沉降的规律,以下卧的淤泥软土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了不同软土种类在不同荷载及不同液性指数下与上覆杂填土的室内互嵌沉降试验。分析了不同种类软土与杂填土地基在50,100,150 kPa下总沉降、固结沉降及... 为了研究不同种类软土与杂填土互嵌沉降的规律,以下卧的淤泥软土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了不同软土种类在不同荷载及不同液性指数下与上覆杂填土的室内互嵌沉降试验。分析了不同种类软土与杂填土地基在50,100,150 kPa下总沉降、固结沉降及互嵌沉降随时间发展规律,以及不同种类软土分别在液性指数为0.8、1.0、1.2与杂填土地基在100 kPa下总沉降、固结沉降及互嵌沉降随时间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土样互嵌沉降量与互嵌沉降完成度分别随荷载及液性指数的增大而增大,对于不同土样来说,高液限土的互嵌沉降大于低液限土的互嵌沉降,互嵌沉降完成度在不同的液性指数下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填土 软土 互嵌沉降 液限 液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旧混凝土界面双面直剪性能尺寸效应试验研究
14
作者 吴二军 刘谦 胡雨晴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以界面处理方式、横向约束形式、混凝土强度、界面尺寸为变量,开展了8组50个新旧混凝土界面试件双面直剪试验研究,得到界面受剪破坏形态和抗剪强度-滑移曲线,分析界面抗剪强度的尺寸效应规律,拟合得到新旧混凝土双面直剪试件极限应力尺... 以界面处理方式、横向约束形式、混凝土强度、界面尺寸为变量,开展了8组50个新旧混凝土界面试件双面直剪试验研究,得到界面受剪破坏形态和抗剪强度-滑移曲线,分析界面抗剪强度的尺寸效应规律,拟合得到新旧混凝土双面直剪试件极限应力尺寸效应的换算系数,建立受剪承载力计算表达式。结果表明:在剪力作用方向上,新旧混凝土界面受剪极限应力存在明显的随界面高度增加而降低的尺寸效应现象;开裂应力、裂通应力以及滑移的尺寸效应不明显;施加横向约束可提升界面裂通应力和极限应力;施加预压应力可显著提升试件的裂通应力,并有效限制试件的极限滑移。无横向约束条件下,凿毛形式对极限应力影响显著,相比整浇混凝土试件,机械凿毛的同强度新旧混凝土双面直剪极限应力减少至整浇试件的0.22以下,而人工凿毛试件的折减系数在0.34~0.37之间。有横向约束条件下,同凿毛粗糙界面相比,规则齿槽试件的开裂应力、裂通应力以及滑移表现优势突出;约束下强度折减系数提高到无约束同等条件试件的2~2.5倍以上,最大可达到整浇试件强度的0.97倍。新旧混凝土强度提高可增加试件裂通应力和极限应力,但提升幅度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混凝土界面 受剪性能 尺寸效应 双面直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衬GFRP防护复合管壁原缺陷坑处应力重分布规律分析
15
作者 卢召红 彭郑飞 王佳美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90-96,共7页
为了深入研究内衬GFRP防护复合管壁在其原管道内腐蚀缺陷坑处的应力重分布状态以及其修复的效果,利用弹塑性力学中的平衡微分方程,建立了管道内腐蚀缺陷处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含单个腐蚀缺陷的管道模型,并通过改变腐蚀缺陷... 为了深入研究内衬GFRP防护复合管壁在其原管道内腐蚀缺陷坑处的应力重分布状态以及其修复的效果,利用弹塑性力学中的平衡微分方程,建立了管道内腐蚀缺陷处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含单个腐蚀缺陷的管道模型,并通过改变腐蚀缺陷坑的深厚比,将修复前后腐蚀缺陷坑处的应力状态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腐蚀缺陷坑的深厚比对管道的应力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所以在进行管道安全评估时应注意腐蚀坑深度的影响;在腐蚀缺陷坑深厚比0.1到0.8的分次增加的过程中,管壁腐蚀缺陷处的周向应力,径向应力,Mises应力都有增大的趋势;修复前腐蚀缺陷坑处的周向应力和Mises应力相近,径向应力较前两者小,三者中周向应力最大;在修复前后,管道腐蚀缺陷处的控制应力一般是周向应力,管道的失效可依据周向应力进行判断;修复后的内衬GFRP防护复合管壁,原始腐蚀缺陷坑处发生了应力重分布,其周向应力与Mises应力均有减小,修复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缺陷坑 GFRP防护层 复合管 应力重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桥梁施工线形相机测量标定
16
作者 雷笑 李婷 +2 位作者 徐杰 陆泓霖 许川建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74-79,共6页
机器视觉位移测量技术为大跨桥梁线形控制提供新解,而确保高精度的二维到三维坐标转换至关重要。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的提升双目相机标定精度的方法,通过改进传统神经网络中的交叉及变异概率函数,提高标定效率及准... 机器视觉位移测量技术为大跨桥梁线形控制提供新解,而确保高精度的二维到三维坐标转换至关重要。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BP神经网络的提升双目相机标定精度的方法,通过改进传统神经网络中的交叉及变异概率函数,提高标定效率及准确性。经相应试验算例验证,采取传统张氏标定法测量坐标的均方差误差为4.67 mm,应用该方法标定后测量坐标的均方差误差为0.82 mm,标定精度提高,能够满足桥梁施工线形的监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视觉 BP神经网络 桥梁工程 数字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土体动力等效线性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17
作者 张富有 葛凯 +1 位作者 周强强 魏宇辰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针对土体材料具有不均匀性的特点,动力参数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问题,基于正交试验法,以一堰塞坝为例,采用等效线性模型,对堰塞坝坝体竖向地震峰值加速度和竖向永久变形进行了等效线性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动力模型中参数k_(2)... 针对土体材料具有不均匀性的特点,动力参数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问题,基于正交试验法,以一堰塞坝为例,采用等效线性模型,对堰塞坝坝体竖向地震峰值加速度和竖向永久变形进行了等效线性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动力模型中参数k_(2)、n、λ_(max)对于坝体竖向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影响较大,其中k_(2)的敏感性最大,其次是n;参数k_(2)、k_(1)、λ_(max)对坝体竖向永久变形的影响较大,其中k_(2)的敏感性最大,其次是k_(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法 地震作用 等效线性模型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AHP-灰云模型的模块栈桥加工制造安全风险评价
18
作者 崔邯龙 曹燕 +1 位作者 倪时华 陆喜成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80-85,共6页
为了对新型模块式钢栈桥加工安全风险进行客观评价,保障生产顺利进行,采用改进AHP-灰云模型对某模块栈桥加工制造过程进行安全风险评价。从人、机械、物料、环境和管理5个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建立了包括9项二级指标和28项三级指标的安全... 为了对新型模块式钢栈桥加工安全风险进行客观评价,保障生产顺利进行,采用改进AHP-灰云模型对某模块栈桥加工制造过程进行安全风险评价。从人、机械、物料、环境和管理5个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建立了包括9项二级指标和28项三级指标的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值,将现场安全风险评估值输入灰云模型,进行风险等级的确定。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模块栈桥加工制造安全风险评价,经分析吊车与地面作业交叉情况、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噪声的影响三项指标风险值较高,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栈桥 安全风险评价 灰云模型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对自密实水泥土力学特性影响研究
19
作者 王迪 王响 +1 位作者 肖亮 万愉快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36-43,共8页
为了探究干湿循环对自密实水泥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水泥掺量下的自密实水泥土在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探讨了自密实水泥土的外观破损程度和强度劣化规律,并根据强度衰减规律,建立循环次数与劣化... 为了探究干湿循环对自密实水泥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水泥掺量下的自密实水泥土在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探讨了自密实水泥土的外观破损程度和强度劣化规律,并根据强度衰减规律,建立循环次数与劣化后强度的经验公式。研究发现干湿循环作用下自密实水泥土第j次循环后的强度衰减率是第1次强度衰减率的j^(0.3)倍;自密实水泥土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强度会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试样的破坏类型由脆性破坏变成塑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水泥土 干湿循环 水泥掺量 无侧限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年冻土区铁路桥台-路基水热力耦合数值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仝伟华 顾相涛 +1 位作者 岳祖润 高爱坤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52-58,共7页
为研究多年冻土区铁路桥梁桥台冻胀倾斜病害的形成机理,并分析其变形规律,针对这一病害建立桥台-路基有限元模型,分析桥台后路基温度场特征及桥台冻胀倾斜规律。基于非饱和土渗流和热传导理论,联立冻土水热微分方程,并使用含冰量计算变... 为研究多年冻土区铁路桥梁桥台冻胀倾斜病害的形成机理,并分析其变形规律,针对这一病害建立桥台-路基有限元模型,分析桥台后路基温度场特征及桥台冻胀倾斜规律。基于非饱和土渗流和热传导理论,联立冻土水热微分方程,并使用含冰量计算变形场从而实现水热力三场耦合。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三维桥台-路基水热力耦合模型,通过室内冻融试验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最后以某多年冻土区铁路桥台为例,对桥台后路基未来30年间冻土上限、桥台冻胀倾斜展开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未来30年桥台后路基多年冻土上限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但桥台横截面冷空气的持续输入影响了路基不同位置处的冻土上限下降深度。在距离桥台4 m处路基多年冻土上限阳坡坡脚未来30年下降0.99 m、路基中心处下降0.92 m。在距桥台16 m处路基冻土上限阳坡坡脚未来30年下降1.6 m、路基中心下降1.81 m。在未来30年间,桥台后路基持续发生差异性水平冻胀,顶端累计水平位移155.6 mm、底端累计位移23.6 mm,桥台整体发生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水热力耦合 数值计算 多年冻土上限 桥台冻胀倾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