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3,912篇文章
< 1 2 1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一体化控制器散热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陆松 罗马吉 +1 位作者 黄易元 方长城 汽车科技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系统中的一体化控制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能,会影响各控制器部件的工作性能,导致燃料电池系统运行产生故障。本文针对一体化控制器设计了“S”型蛇形流道和双路三流道两种散热冷却方案,并且通过建立... 大功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系统中的一体化控制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能,会影响各控制器部件的工作性能,导致燃料电池系统运行产生故障。本文针对一体化控制器设计了“S”型蛇形流道和双路三流道两种散热冷却方案,并且通过建立三维流体动力学模型与CFD仿真分析比较了两种方案的冷却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双路三流道散热方案在同等条件下相对于“S”型蛇形流道散热方案散热冷却效果更好,冷却液温度的变化对散热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冷却液温度的适度提高可以使冷却板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并且冷却液流量的增加会提高冷却板散热能力。当双路三流道散热方案的冷却效果不足时,可以通过增加冷却液的进口流量改善控制器结温过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系统 一体化控制器 散热 液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024版C-NCAP柱碰与侧碰的白车身结构优化研究
2
作者 熊辉 邓焕琨 陈勇 汽车科技 2025年第3期40-43,48,共5页
在各类交通事故中柱碰与侧碰伤亡率居高不下,且2024版C-NCAP标准提高了侧面壁障碰撞速度,使基于原标准设计的车型面临安全挑战。本研究以某早期平台开发的PHEV车型为研究对象,在2024版C-NCAP碰撞标准侧碰与侧面柱碰工况下发现门槛后段... 在各类交通事故中柱碰与侧碰伤亡率居高不下,且2024版C-NCAP标准提高了侧面壁障碰撞速度,使基于原标准设计的车型面临安全挑战。本研究以某早期平台开发的PHEV车型为研究对象,在2024版C-NCAP碰撞标准侧碰与侧面柱碰工况下发现门槛后段和后大梁连接处大面积失效。针对问题对侧面柱碰和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进行研究和白车身结构优化,最终优化后的车型在两种工况下均满足2024版C-NCAP 5星标准,为汽车白车身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V C-NCAP 柱碰 侧碰 白车身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chviz及A.R.T.动作捕捉技术的汽车人机工程虚拟现实验证系统
3
作者 杨克璧 张宝柱 +2 位作者 张建豪 汪建安 谷印 汽车科技 2025年第2期89-94,共6页
在目前主机厂整车开发过程中,人机工程开发及验证工作除了采用CATIA及Ramsis桌面端的软件手段校核外,通常还采用人机验证模型(Seating Buck)进行主观评价。但Seating Buck验证效率慢,成本高。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柔性台架及动作捕捉、Tec... 在目前主机厂整车开发过程中,人机工程开发及验证工作除了采用CATIA及Ramsis桌面端的软件手段校核外,通常还采用人机验证模型(Seating Buck)进行主观评价。但Seating Buck验证效率慢,成本高。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柔性台架及动作捕捉、Techviz系统结合的汽车人机工程虚拟现实验证系统,从沉浸式体验的角度进行人机工程设计及验证,提升人机设计及验证能力,能够快速响应,精准验证,高效决策,取舍平衡,减少设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验证模型 动作捕捉 虚拟现实 人机工程虚拟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变内饰装饰亮条反射光方法及应用
4
作者 张映红 任恒 谷印 汽车科技 2025年第3期66-73,共8页
本文基于汽车内饰件带有高亮质感的镀铬装饰件,阳光直射后反射光入射人眼造成不适,带来行车安全隐患作为研究基础。在保证产品质感的情况下,规避阳光反射带来的不适作为研究突破口,依据变色眼镜工作原理作为导向,提出光致变色改善方案... 本文基于汽车内饰件带有高亮质感的镀铬装饰件,阳光直射后反射光入射人眼造成不适,带来行车安全隐患作为研究基础。在保证产品质感的情况下,规避阳光反射带来的不适作为研究突破口,依据变色眼镜工作原理作为导向,提出光致变色改善方案。结合现有光致变色材料的量产研究,对比使用寿命及性能稳定性,涂层厚度及实操环境,推导出优化方案并对这一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当前研究方案尚在研发阶段,搭载车型未上市,有望后期搭载实车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铬 刺眼 光致变色 有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加热控制策略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才 汽车科技 2025年第2期84-88,共5页
针对某新能源车辆在极低温充电时动力电池加热系统加热效率低的问题,分析了现有动力电池加热系统中加热器档位控制策略,根据加热器与充电桩的工作及响应特性,构建了加热器档位请求与充电桩功率请求协调控制策略,协调控制动力电池与充电... 针对某新能源车辆在极低温充电时动力电池加热系统加热效率低的问题,分析了现有动力电池加热系统中加热器档位控制策略,根据加热器与充电桩的工作及响应特性,构建了加热器档位请求与充电桩功率请求协调控制策略,协调控制动力电池与充电桩的功率输出时序,使得加热器档位能逐级滚动上升至最高档位。在低温环境仓中通过实车测试低温快充试验,验证了优化后的控制策略能有效提升加热系统的加热效率,低温充电工况下动力电池温升速率从0.137℃/min上升至0.42℃/min,具备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充电 热管理 正温度系数效应 电动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座椅铰链四杆机构受力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忠良 汽车科技 2025年第2期33-37,共5页
汽车座椅结构主要包含骨架、发泡和护面,座椅骨架是汽车座椅结构的核心部分,对座椅安全、舒适及调节功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座椅骨架主要包含座盆和靠背框架、铰链四杆机构,通过连接部件固定而成。本文通过研究铰链四杆运动学方程,并建立... 汽车座椅结构主要包含骨架、发泡和护面,座椅骨架是汽车座椅结构的核心部分,对座椅安全、舒适及调节功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座椅骨架主要包含座盆和靠背框架、铰链四杆机构,通过连接部件固定而成。本文通过研究铰链四杆运动学方程,并建立座椅四连杆机构的受力模型,阐明了座椅四连杆运动及受力的一般规律,并举例说明该模型分析思路在调高器选型、碰撞极限工况确定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座椅 座椅骨架 铰链四杆机构 受力分析 运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座椅头枕抖动测评研究
7
作者 韩冬梅 李忠良 汽车科技 2025年第3期44-48,共5页
行车过程中座椅头枕的抖动会降低用户体验,且当前行业内缺乏规范的量化评价标准,难以准确衡量其实际抖动程度。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座椅头枕的抖动评价指标,规范主、客观测评方法,运用二值Logistic回归,构建座椅头枕抖动满意度预测模型和... 行车过程中座椅头枕的抖动会降低用户体验,且当前行业内缺乏规范的量化评价标准,难以准确衡量其实际抖动程度。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座椅头枕的抖动评价指标,规范主、客观测评方法,运用二值Logistic回归,构建座椅头枕抖动满意度预测模型和头枕加速度计算模型,为座椅头枕的抖动评价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座椅头枕抖动 二值Logistic回归 主客观评价 满意度 座椅头枕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多胞结构填充汽车吸能盒优化设计
8
作者 闫炳奇 张雅东 卢耀辉 汽车科技 2025年第3期31-39,共9页
随着汽车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吸能盒作为强化汽车被动安全性的关键部件,其性能提升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蜂窝结构设计了一种手性多胞结构,探索其在吸能性能提升方面的潜力。首先,选取胞元的四个设计参数,包括杆宽,连接处长度,... 随着汽车安全性要求不断提高,吸能盒作为强化汽车被动安全性的关键部件,其性能提升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蜂窝结构设计了一种手性多胞结构,探索其在吸能性能提升方面的潜力。首先,选取胞元的四个设计参数,包括杆宽,连接处长度,杆厚度和杆与水平面夹角,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对优化参数进行了随机抽样。然后,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峰值碰撞力、吸能量和比吸能的二次响应面代理模型,并采用多岛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最优多胞结构。最后,我们将优化后的多胞结构应用于吸能盒中,通过防撞梁低速碰撞以及整车正面碰撞仿真来验证其吸能效果。该手性多胞结构填充吸能盒有良好的吸能特性,相较于无填充吸能盒吸能量提升了53.3%;在整车正面碰撞中,安装手性多胞结构填充吸能盒的汽车在56km/h正面碰撞时的A柱折弯度变化量减小9%,B柱加速度最大值减小3%,前围板侵入量整体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吸能盒 手性多胞结构 响应面模型 碰撞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商用车扰流板优化设计方法
9
作者 周晓彬 王辉 +2 位作者 张杨 黄嘉靖 赵可 汽车科技 2025年第3期55-60,80,共7页
本文以某商用车扰流板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CAE软件完成系统有限元建模、仿真,并对扰流板结构进行多轮迭代优化设计,在充分考虑多种工况下,最终通过多轮优化,不仅实现扰流板风阻性能、刚度特性、振动特性等多维度性能改善,而且成功实现... 本文以某商用车扰流板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CAE软件完成系统有限元建模、仿真,并对扰流板结构进行多轮迭代优化设计,在充分考虑多种工况下,最终通过多轮优化,不仅实现扰流板风阻性能、刚度特性、振动特性等多维度性能改善,而且成功实现扰流板结构降重降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车扰流板 仿真分析 尺寸优化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试验场的牵引车车架疲劳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庆华 刘书 +2 位作者 刘双 李蒙然 聂子睿 汽车科技 2025年第1期15-20,共6页
为验证虚拟试验场技术在预测牵引车车架疲劳风险的有效性,以某牵引车为研究对象,搭建虚拟试验场仿真环境,开展虚拟试验场仿真。采集试验场道路载荷谱数据,通过对标提升模型精度并输出车架边界载荷数据。同时,建立整车虚拟迭代动力学模型... 为验证虚拟试验场技术在预测牵引车车架疲劳风险的有效性,以某牵引车为研究对象,搭建虚拟试验场仿真环境,开展虚拟试验场仿真。采集试验场道路载荷谱数据,通过对标提升模型精度并输出车架边界载荷数据。同时,建立整车虚拟迭代动力学模型,结合道路载荷谱数据,通过虚拟迭代技术获取车架连接点载荷数据。以两种方法获取载荷为输入进行车架疲劳分析,对比风险预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虚拟试验场技术与传统虚拟迭代技术预测的风险位置相同,但两种方法的损伤值存在一定差异,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虚拟试验场技术在牵引车车架疲劳风险预测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试验场 车架 虚拟迭代 CRG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梯度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参数在线辨识
11
作者 陈嘉朋 瞿二龙 +1 位作者 陈玉俊 周伟 汽车科技 2025年第2期53-59,共7页
准确地估计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参数,对于确保电池系统的安全性、效率和可靠性至关重要。针对现有辨识方法辨识精度低、收敛性能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阶梯度的最小均方算法(FLMS)。首先,将电池系统转化成等效电... 准确地估计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参数,对于确保电池系统的安全性、效率和可靠性至关重要。针对现有辨识方法辨识精度低、收敛性能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阶梯度的最小均方算法(FLMS)。首先,将电池系统转化成等效电路模型,利用分数阶微积分特有的记忆性和非局部性,在参数估计自适应机制中引入分数阶导数项。其次,该算法在执行过程中即使用当前采集的数据,又充分利用了历史数据,能够更快、更准确地估计等效电路模型参数,从而提升电池系统的整体性能。在此基础上,将FLMS方案与随机梯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步长因子下,本文的FLMS方案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较好的辨识精度,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电路模型 锂离子电池 分数阶微积分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测量技术在新车研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占英 龚卫民 +2 位作者 鲁泽 卓伟华 仇建鹏 汽车科技 2025年第2期65-70,共6页
在新车研发中,测量技术是保证车辆品质的关键,为了克服传统测量效率低、测量单一、检具存在读数误差、设备移动不便等诸多不便要素,本文研究了在新车工程中与蓝光测量技术强相关场景下的创新应用,结论表明采用蓝光测量可以提高车体的测... 在新车研发中,测量技术是保证车辆品质的关键,为了克服传统测量效率低、测量单一、检具存在读数误差、设备移动不便等诸多不便要素,本文研究了在新车工程中与蓝光测量技术强相关场景下的创新应用,结论表明采用蓝光测量可以提高车体的测量精度和速度、使得车体部件间的装配数字化与产品研发无缝对接,可实时评价,在线即时调整,提升了开发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测量 新车研发 数字化 零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高压内网电压纹波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嘉成 单新平 +2 位作者 赵凌霄 张送 邵杰 汽车科技 2025年第2期100-105,共6页
新能源汽车的高压架构复杂,其各个高压系统组件在运作时会于不同频段引发电压/电流波动。这些波动在整车的高压内部网络中相互作用并可能增强,进而有可能造成电流异常增高、部件过热以及继电器粘连等一系列安全风险。对于高压系统部件... 新能源汽车的高压架构复杂,其各个高压系统组件在运作时会于不同频段引发电压/电流波动。这些波动在整车的高压内部网络中相互作用并可能增强,进而有可能造成电流异常增高、部件过热以及继电器粘连等一系列安全风险。对于高压系统部件的电压纹波特性,国内外已有多种测试方法和标准。例如,ISO21498标准被广泛用于电动汽车高压系统部件的电性能测试。本文对新能源混动汽车的整车高压内网进行研究,主要考虑了在开启暖风情况下车辆急加速后滑行过程中产生的电压纹波,这种情况下,由于车辆的电气载荷和环境载荷的变化,可能会导致高压系统部件的电压纹波特性发生变化,测试与分析方法均参考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电压纹波 高压内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epSeek的汽车数据分析Agent设计
14
作者 曾小松 徐传康 +2 位作者 李海 赵海龙 魏婧芫 汽车科技 2025年第3期19-24,共6页
基于大模型的AI Agent在今后几年可能会推动生产力革命。本文对汽车数据分析Agent进行了初步研究,基于DeepSeek大模型能力提出一种五层分层架构,对Agent安全与合规设计的“六三二”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认为爬虫系统、本地知识库、... 基于大模型的AI Agent在今后几年可能会推动生产力革命。本文对汽车数据分析Agent进行了初步研究,基于DeepSeek大模型能力提出一种五层分层架构,对Agent安全与合规设计的“六三二”模型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认为爬虫系统、本地知识库、大模型与规则引擎、应用层是汽车数据分析Agent的四个关键要素,将知识图谱与大模型结合,能够显著提升Agent的专业能力和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知识图谱 智能体 人工智能 数字化转型 汽车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高压电气系统设计研究
15
作者 邱琳 汽车科技 2025年第3期74-80,共7页
纯电动汽车高压电气系统设计要在满足功能需求同时,安全上更要避免高压带来的触电风险。本文以高压电气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定义了研究范围。首先介绍了高压架构不同方案优缺点;接着介绍了高压电气原理图制图方法,并通过对高压熔断器熔断... 纯电动汽车高压电气系统设计要在满足功能需求同时,安全上更要避免高压带来的触电风险。本文以高压电气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定义了研究范围。首先介绍了高压架构不同方案优缺点;接着介绍了高压电气原理图制图方法,并通过对高压熔断器熔断曲线及导线发烟曲线比较,说明了其选型方法;最后对高压互锁,触电防护,绝缘电阻,电位均衡,电容耦合等安全策略进行了设计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高压电气架构 高压电气原理 高压互锁 高压安全 人体触电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商用车乘员舱热管理系统设计与优化
16
作者 农东华 蓝柳安 +2 位作者 栗广生 李骏 石方鉴 汽车科技 2025年第3期2-7,共6页
乘员舱热管理影响着驾乘人员的乘坐舒适性,本文通过对乘员舱热负荷以及制冷系统的匹配计算,得到了满足乘员舱热管理需求的系统。但通过CFD仿真的手段发现原车空调系统的各出风口流量占比偏差在制暖状态下超过7%,影响乘员舱热舒适性,于... 乘员舱热管理影响着驾乘人员的乘坐舒适性,本文通过对乘员舱热负荷以及制冷系统的匹配计算,得到了满足乘员舱热管理需求的系统。但通过CFD仿真的手段发现原车空调系统的各出风口流量占比偏差在制暖状态下超过7%,影响乘员舱热舒适性,于是本文通过对乘员舱进风管路进行优化,优化后结果表明在制冷与制暖模式下,各出风口风量占比均能够控制在20%-30%,且偏差保持在5%以内。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各出风口以及驾驶室的温度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员舱热管理 制冷系统 CFD 出风口流量 温度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用车电平衡系统仿真与试验研究
17
作者 丁明凡 丁亚平 +1 位作者 柴琦松 戴惺杰 汽车科技 2025年第1期59-66,共8页
本文针对汽车电源系统,采用建模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电平衡特性开展了研究。首先,构建了包括CLTC行驶工况、发动机、发电机、蓄电池和负载的数学模型。基于Simulink平台,搭建了整车电平衡的仿真模型,在CLTC工况下对该模型进行... 本文针对汽车电源系统,采用建模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电平衡特性开展了研究。首先,构建了包括CLTC行驶工况、发动机、发电机、蓄电池和负载的数学模型。基于Simulink平台,搭建了整车电平衡的仿真模型,在CLTC工况下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此模型可以较好的反映各个模块的参数变化。为了进一步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设计了相应的试验,并开展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仿真和试验数据一致性较高,仿真模型能够准确预测电平衡系统关键参数变化。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汽车电源系统的适配性,对电源系统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蓄电池 电平衡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驾驶数据分析的自动变道系统研究
18
作者 陈醉 汪祥 +2 位作者 丁宣 沈凯 吴浩 汽车科技 2025年第3期49-54,共6页
基于无人机采集的道路车辆自然驾驶数据,对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早晚高峰时刻城市高架、城市快速路的自然驾驶的变道行为进行提取得到6000个变道行为片段,对车辆变道动作进行行为特征分析,将提取到的变道时间、后方距离、后方车辆避让减... 基于无人机采集的道路车辆自然驾驶数据,对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早晚高峰时刻城市高架、城市快速路的自然驾驶的变道行为进行提取得到6000个变道行为片段,对车辆变道动作进行行为特征分析,将提取到的变道时间、后方距离、后方车辆避让减速度、前方跟车时距等重要变道行为特征应用到智能驾驶车辆的自动变道控制系统在设计中,得到更符合中国道路状况的自动变道系统。进一步的,根据此方法,基于部署在智能驾驶车辆上的智能驾驶传感器及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实时对车辆行驶道路上的变道行为特征进行自动采集,也可设计出自我学习、进化、且符合不同驾驶员需求的自动变道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驾驶行为 特征分析 变道时间 智能驾驶 自动变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电机转子二阶扭转模态导致的噪音问题优化及改善
19
作者 张书健 马力全 汽车科技 2025年第1期91-95,共5页
优秀的电机噪音性能,不仅仅是设计出来的,更应该是生产制造出来的,因此电机生产工艺过程及工艺参数的选择,也是影响电机噪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某电机转子二阶扭转模态导致的噪音问题为研究对象,在不改变电机电磁设计方案、结... 优秀的电机噪音性能,不仅仅是设计出来的,更应该是生产制造出来的,因此电机生产工艺过程及工艺参数的选择,也是影响电机噪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某电机转子二阶扭转模态导致的噪音问题为研究对象,在不改变电机电磁设计方案、结构设计方案的前提下,通过对电机转子生产工艺过程及其工艺参数的调整,并进行批量样件验证,最终选定最优的生产工艺过程及其工艺参数。经验证,选定的生产工艺过程及其工艺参数,生产鲁棒性高,对电机噪音问题的改善和电驱总成噪音合格率的提升,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噪音 电机转子 二阶扭转模态 工艺过程及参数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乘用汽车产品成本控制策略的探索与研究
20
作者 华中 罗未锋 +1 位作者 李艳 谈红艳 汽车科技 2025年第1期42-48,共7页
本文站在自主乘用汽车主机厂的角度,聚焦市场用户的需求,研究分析提升汽车产品成本竞争力的路径,提出了在产品开发阶段及量产阶段成本控制策略及方法,主要包括产品概念阶段有竞争力成本规划、设计开发阶段目标成本达成、量产后V值提升... 本文站在自主乘用汽车主机厂的角度,聚焦市场用户的需求,研究分析提升汽车产品成本竞争力的路径,提出了在产品开发阶段及量产阶段成本控制策略及方法,主要包括产品概念阶段有竞争力成本规划、设计开发阶段目标成本达成、量产后V值提升、技术降成本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规划 成本达成 设计变更 V值提升 技术降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