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017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动力驱动单元技术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国耕 史训亮 王全任 汽车文摘 2025年第1期14-22,共9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走向深入,混合动力汽车成为增速较快的细分市场,各汽车制造商加大对混合动力车型及混合动力驱动单元的研发投入。为了更高效地开发混合动力驱动单元,从零部件组成、结构型式、电机位置等维度介绍混动车辆及混动驱动... 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走向深入,混合动力汽车成为增速较快的细分市场,各汽车制造商加大对混合动力车型及混合动力驱动单元的研发投入。为了更高效地开发混合动力驱动单元,从零部件组成、结构型式、电机位置等维度介绍混动车辆及混动驱动系统的主要概念及分类,结合2024年度中国市场混动车型的驱动系统型式,详细阐述不同构型混动驱动系统的应用现状,并以丰田、本田、通用、上汽、比亚迪等汽车公司混合动力驱动单元发展历程为依托,梳理混动驱动单元的迭代过程,最后对混动驱动单元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各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动力驱动单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 驱动单元 机电耦合 电机 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网联环境下的汽车共享平台设计
2
作者 牛延强 王燕涛 乔引庄 汽车文摘 2025年第1期47-51,共5页
针对传统共享汽车业务发展面临重资产、重运营、收入来源单一的困境,通过分析汽车租赁市场特征,结合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技术发展现状,针对车辆日租市场的计划性特征,提出了智能网联车共享平台方案。通过系统梳理平台服务和角色,将其划... 针对传统共享汽车业务发展面临重资产、重运营、收入来源单一的困境,通过分析汽车租赁市场特征,结合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技术发展现状,针对车辆日租市场的计划性特征,提出了智能网联车共享平台方案。通过系统梳理平台服务和角色,将其划分工厂、车源用户、智慧停车场、签约驾驶员、日租和分时租赁6种服务角色,对应于车源流转、日租、分时租赁3个服务环节,基于车路协同网络和车辆跟驰技术尽可能降低车辆调度成本。该方案在突破的传统共享汽车业务困境的同时,有助于车路协同落地前期技术的推广,有利于车电分离模式的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汽车 车路协同 智能网联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大模型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多模态交互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邓建明 龚循飞 +2 位作者 于勤 罗锋 廖程亮 汽车文摘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智能座舱是汽车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模态交互是智能座舱的核心功能。为了研究AI大模型赋能智能座舱实现多模态交互的技术原理,利用AI大模型的学习和泛化能力,分析了多模态交互技术框架和关键技术,评估国内外科技公司和车企在多模态... 智能座舱是汽车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模态交互是智能座舱的核心功能。为了研究AI大模型赋能智能座舱实现多模态交互的技术原理,利用AI大模型的学习和泛化能力,分析了多模态交互技术框架和关键技术,评估国内外科技公司和车企在多模态交互领域的应用案例,如百度、华为、腾讯和科大讯飞的大语言模型,并对其效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AI大模型在多模态交互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任务处理效率与准确性,增强了智能座舱的人机交互体验。最后探讨了AI大模型在智能座舱应用中面临的挑战与前景,为AI技术在智能座舱领域的深入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智能座舱 多模态交互 AI大模型 技术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G系统的汽车尾门开闭力优化分析
4
作者 黄森 袁文华 +1 位作者 伏军 马仪 汽车文摘 2025年第6期42-47,共6页
为了优化汽车电动尾门(PLG)系统的开闭力,综述了汽车尾门开闭力算法方面的文献,建立了汽车尾门系统力学模型,推导出撑杆对尾门的力矩和重力对尾门的力矩表达式,分析撑杆长度、撑杆力臂与开门角度的关系。通过仿真软件建立模型进行仿真计... 为了优化汽车电动尾门(PLG)系统的开闭力,综述了汽车尾门开闭力算法方面的文献,建立了汽车尾门系统力学模型,推导出撑杆对尾门的力矩和重力对尾门的力矩表达式,分析撑杆长度、撑杆力臂与开门角度的关系。通过仿真软件建立模型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表达式合理性,为PLG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系统 汽车尾门 开闭力优化 电动撑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程生命周期方法的动力电池碳足迹评价系统设计及开发
5
作者 毕永强 李柏姝 刘世伟 汽车文摘 2025年第1期52-56,共5页
为了研究动力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碳足迹,设计开发一款易于操作的碳足迹评价系统。以过程生命周期(PLCA)方法为基础,结合Python和Django框架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最后,利用该系统对磷酸铁锂电池(LFP)的碳足迹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 为了研究动力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碳足迹,设计开发一款易于操作的碳足迹评价系统。以过程生命周期(PLCA)方法为基础,结合Python和Django框架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最后,利用该系统对磷酸铁锂电池(LFP)的碳足迹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LFP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中,碳排放量最高的是原材料制备阶段,达到3950.0987 kg CO_(2)e,运输阶段的碳排放量最少,仅为45.661 kg CO_(2)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生命周期方法 动力电池 碳足迹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视域的汽车环境感知技术分析与政策建议——以江苏省为例
6
作者 方煜 谢继鹏 +1 位作者 华国栋 赵振东 汽车文摘 2025年第5期37-43,共7页
为响应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对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的攻关需求,针对区域协同创新效能不足、产业链专利壁垒构建滞后等发展瓶颈,以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技术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其发展现状和相关政策现状,从申请趋势、申请区域、专利地图... 为响应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对智能网联汽车核心技术的攻关需求,针对区域协同创新效能不足、产业链专利壁垒构建滞后等发展瓶颈,以智能网联汽车环境感知技术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其发展现状和相关政策现状,从申请趋势、申请区域、专利地图和专利审核周期等方面对江苏省环境感知技术进行专利分析。最后提出了优化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专利布局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提升江苏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竞争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专利分析 环境感知 政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乘用车标签开发浅析任务驱动的共用件知识管理模型应用
7
作者 王毅 吴立秋 张俊栋 汽车文摘 2025年第1期57-62,共6页
为了满足汽车行业技术革新和市场需求,以提升乘用车共用件的开发效率和资源利用为目标,探索知识分析管理模型在乘用车标签领域的应用。通过构建知识复用库和验证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任务驱动的共用件知识管理新策略,知识分析管理模型为... 为了满足汽车行业技术革新和市场需求,以提升乘用车共用件的开发效率和资源利用为目标,探索知识分析管理模型在乘用车标签领域的应用。通过构建知识复用库和验证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任务驱动的共用件知识管理新策略,知识分析管理模型为乘用车共用件的高效开发提供了一种创新方法。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促进知识共享、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析管理模型 乘用车共用件 乘用车标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邓建明 龚循飞 +2 位作者 于勤 樊华春 罗锋 汽车文摘 2025年第2期18-22,共5页
电动汽车的发展对于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至关重要。为了分析电驱动系统的关键技术并探索其创新方向,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基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概述了电驱动系统中的驱动电机和驱动电机控制器的关键技术及其性能指... 电动汽车的发展对于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至关重要。为了分析电驱动系统的关键技术并探索其创新方向,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基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概述了电驱动系统中的驱动电机和驱动电机控制器的关键技术及其性能指标。通过分析电驱系统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包括电机设计、控制算法、散热技术、功能安全在内的创新方向,以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电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电驱动系统 电机控制器 永磁同步电机 控制算法 功能安全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模型协同驱动的货车物流模式分类和验证
9
作者 许钧奇 王宁 张义龙 汽车文摘 2025年第3期42-50,共9页
我国公路货运市场存在运力分散化的问题,需要网络货运平台根据货运经营者出行偏好针对性分配物流任务,优化车、货供需匹配。为此,提出一种数据-模型协同驱动的货车物流模式分类方法。首先,基于货车轨迹数据构建回转半径、活动熵、日均... 我国公路货运市场存在运力分散化的问题,需要网络货运平台根据货运经营者出行偏好针对性分配物流任务,优化车、货供需匹配。为此,提出一种数据-模型协同驱动的货车物流模式分类方法。首先,基于货车轨迹数据构建回转半径、活动熵、日均出行地点、日均行驶时间、日均行驶距离5个特征参数,经主成分分析(PCA)降维及K均值聚类将货车物流模式划分为长途往返型、短途定点型、短途多点型。然后,引入图论中网络基序识别技术,通过货车OD数据生成有向物流网络,利用DotMotif算法进行基序识别,并选用p值检验基序显著性。最后,通过深入分析网络基序与货车出行链典型拓扑结构之间的联系,解释了不同物流模式货车的物流网络中显著性基序的差异,验证了货车物流模式分类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数据 物流模式 K-MEANS聚类 网络基序 出行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固态电池产业现状及发展挑战
10
作者 孙昱晗 吴喜庆 +1 位作者 姚占辉 李逸凡 汽车文摘 2025年第5期51-54,共4页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关键技术,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全场景、全气候、高安全的使用需求。为了支撑固态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系统梳理固态电池主要技术路线,以及国内外政策支持和主要企业发展现状,提炼出当前行业存在的技术、成本...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关键技术,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全场景、全气候、高安全的使用需求。为了支撑固态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系统梳理固态电池主要技术路线,以及国内外政策支持和主要企业发展现状,提炼出当前行业存在的技术、成本的共性难题,总结出我国固态电池产业发展面临专利受制约、标准体系不健全、现有液态电池产业可能被冲击等挑战。未来,亟需统筹谋划,汇聚行业力量,多措并举加快固态电池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池 固态电解质 产业现状 技术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驾驶专用车发展现状研究
11
作者 何海燕 卢迪柯 +1 位作者 雷飞 黄明淇 汽车文摘 2025年第2期57-62,共6页
针对无人驾驶配送车、清扫车等具备无人驾驶属性和特定功能属性的“无人驾驶专用车”,首先通过对无人驾驶专用车相关国内外政策进行解读,梳理了无人驾驶专用车的政策建议以及管理模式探索。其次调研了已经落地应用的无人驾驶专用车应用... 针对无人驾驶配送车、清扫车等具备无人驾驶属性和特定功能属性的“无人驾驶专用车”,首先通过对无人驾驶专用车相关国内外政策进行解读,梳理了无人驾驶专用车的政策建议以及管理模式探索。其次调研了已经落地应用的无人驾驶专用车应用场景及关键技术,包括线控底盘、控制系统、人机交互及监管平台,关键技术设计时可参考的标准。通过政策分析、产品特色和关键技术深化了无人驾驶专用车全生命周期所面临的设计制造、准入和监管问题及要求,基于此,从技术标准与认证、测试与评估、信息安全、监管与执法及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构建监管体系的建设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专用车 政策调研 应用场景及关键技术 监管体系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先洲 汽车文摘 2025年第3期17-23,共7页
轻量化是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关键技术之一,确保制造成本轻量化之间的平衡,是各大车企面临的考验。通过收集、整理轻量化制造、装配和设计技术,从车身、内外饰、底盘及三电领域典型零件举例阐述可实现的技术方案。研究认为实现轻... 轻量化是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关键技术之一,确保制造成本轻量化之间的平衡,是各大车企面临的考验。通过收集、整理轻量化制造、装配和设计技术,从车身、内外饰、底盘及三电领域典型零件举例阐述可实现的技术方案。研究认为实现轻量化一般采用轻质材料替代和部件结构优化,其中钢铝混合车身、一体化压铸和零部件集成设计是目前热点,也是实现整车减重技术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轻量化 制造工艺 装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汽车技术》专项征稿启事
13
作者 《汽车技术》编辑部 汽车文摘 2025年第1期13-13,共1页
尊敬的汽车及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高校师生: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2025年将见证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应用。《汽车技术》杂志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核心学术期刊,特此发布2025年专项征稿启事,聚焦以下十大技术征稿方向,... 尊敬的汽车及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高校师生: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2025年将见证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应用。《汽车技术》杂志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核心学术期刊,特此发布2025年专项征稿启事,聚焦以下十大技术征稿方向,以期推动汽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1.多模态大模型在自动驾驶感知决策中的应用:研究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推动自动驾驶感知决策能力的创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学术期刊 高校师生 多模态 自动驾驶 创新突破 创新与进步 决策能力 征稿启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文摘》2025年专项征稿启事
14
作者 《汽车文摘》编辑部 汽车文摘 2025年第1期35-35,共1页
尊敬的汽车及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高校师生:在全球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的今天,2025年将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节点,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将不断涌现,推动汽车行业向更智能、更环保、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汽车文摘》... 尊敬的汽车及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高校师生:在全球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的今天,2025年将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节点,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将不断涌现,推动汽车行业向更智能、更环保、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汽车文摘》期刊作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刊,秉承“览全球汽车技术文献,指中国汽车技术之道”的使命,致力于成为汽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综述类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产业 技术文献 综述类 汽车行业 研发工程师 关键节点 高校师生 新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工艺与材料》投稿须知
15
汽车文摘 2025年第1期51-51,共1页
《汽车工艺与材料》于1986年创刊,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材料与制造技术类月刊,目前已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B+)、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 《汽车工艺与材料》于1986年创刊,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材料与制造技术类月刊,目前已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B+)、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欧洲学术出版中心数据库(EuroPub)、哥白尼精选期刊数据库(ICI Journals Master List)、EBSCO Interna⁃tional数据库、J-Gate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术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核心期刊 核心学术期刊 期刊数据库 投稿须知 EBSCO 学术出版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动态范围图像采集技术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张红宇 袁健程 +1 位作者 刘欣悦 王冰铖 汽车文摘 2025年第1期41-46,共6页
针对汽车造型设计评审中对虚拟场景真实感、多样化与汽车使用场景表现的需求,基于高动态范围(HDR)图像采集技术进行研究。介绍了HDR图像在汽车设计评审中的应用现状,结合造型可视化设计在实时渲染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针... 针对汽车造型设计评审中对虚拟场景真实感、多样化与汽车使用场景表现的需求,基于高动态范围(HDR)图像采集技术进行研究。介绍了HDR图像在汽车设计评审中的应用现状,结合造型可视化设计在实时渲染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针对汽车评审用途的采集制作高品质数字场景的理论和技术方案。结果表明:设计团队通过自主掌握HDR图像采集技术,可根据造型评审需求制作拟真的数字场景,显著提高设计评审中虚拟环境的真实感与多样化,同时可生动表现汽车的使用情景,有效提升了设计评审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动态范围图像 全景图 基于图像的照明 扩展现实 VR X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车关键尺寸L114的平台架构研究
17
作者 熊良剑 马俊野 汽车文摘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为了研究最优的整车平台架构策略,本文详细阐述平台架构的概念,定义了架构关键尺寸L114,列举国内某车企基于关键尺寸L114一致的平台拓展尺寸链,并梳理该平台架构乘员舱架构件具体的策略,通过对比分别采取平台车型关键尺寸L113一致与平... 为了研究最优的整车平台架构策略,本文详细阐述平台架构的概念,定义了架构关键尺寸L114,列举国内某车企基于关键尺寸L114一致的平台拓展尺寸链,并梳理该平台架构乘员舱架构件具体的策略,通过对比分别采取平台车型关键尺寸L113一致与平台车型关键尺寸L114一致时的平台通用化率,发现2种策略的平台通用化率基本一致。同时结合整车安全碰撞策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若采用关键尺寸L114更具优势,该策略下同平台车型仅需满足高车型的碰撞策略,即可同步满足其他车型的侧碰要求,有效降低平台开发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车架构 L114 L113 模块化 人机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膨胀循环发动机配气相位偏差对充气模型精度的影响
18
作者 张文韬 冯朋朋 +3 位作者 郝伟 徐宁宁 周天鹏 闫涛 汽车文摘 2025年第1期29-35,共7页
为提高过膨胀循环发动机充气模型精度,改善发动机性能及提高整车动态工况混合气控制,需精确控制发动机进气凸轮轴的相位。本文分析了进气凸轮轴的开启时刻与关闭时刻对充气模型的影响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相位偏差对充气模型精度的影响,... 为提高过膨胀循环发动机充气模型精度,改善发动机性能及提高整车动态工况混合气控制,需精确控制发动机进气凸轮轴的相位。本文分析了进气凸轮轴的开启时刻与关闭时刻对充气模型的影响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相位偏差对充气模型精度的影响,并通过试验验证不同相位偏差对充气模型精度的影响情况,为满足充气模型的偏差不超过±5%的精度需求,进气相位偏差需要控制在±1.5℃A范围内。提出了通过控制装配机械相位精度及增加ECU相位偏差自学习模型的方式,修正进气相位偏差对充气模型的影响,经过试验验证了相位偏差控制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膨胀循环 相位偏差 模型精度 相位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汽车横纵向控制研究综述
19
作者 徐伟瑞 汽车文摘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智能汽车作为汽车产业和全球智能化的关键一环,在整个智能化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探索智能汽车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研究车辆的横向和纵向控制方法,利用车辆的运动学、动力学模型及轮胎模型,分析智能车辆的横向控制和纵... 智能汽车作为汽车产业和全球智能化的关键一环,在整个智能化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探索智能汽车实现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研究车辆的横向和纵向控制方法,利用车辆的运动学、动力学模型及轮胎模型,分析智能车辆的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采取解耦策略简化控制难度,确保车辆按照预定路径安全行驶。为确保车辆在运动时的稳定性,加强对车辆纵向控制的研究,以优化汽车速度管理。研究了车辆的耦合控制,以克服车辆耦合效应带来的问题,优化横向和纵向控制的精确度。总结了各种相关控制算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智能车辆横向和纵向控制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深化横向控制算法研究以提升安全性;优化纵向控制以确保运动稳定性;提升耦合控制精度以增强整体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车辆模型 横纵向控制 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评方法研究
20
作者 王建利 唐昌武 +2 位作者 乔俊贤 白丽 马贵阳 汽车文摘 2025年第1期36-40,共5页
随着汽车的智能网联化和电动化的快速发展,车辆内、外部电磁环境日趋复杂。为了克服传统整车电磁兼容(EMC)试验室测试方法在全面验证实际工况方面的不足,在梳理复杂电磁环境分类和用户使用场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场景的车辆复杂... 随着汽车的智能网联化和电动化的快速发展,车辆内、外部电磁环境日趋复杂。为了克服传统整车电磁兼容(EMC)试验室测试方法在全面验证实际工况方面的不足,在梳理复杂电磁环境分类和用户使用场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场景的车辆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试评价方法,包括自兼容测试、静态测试、常规功能动态测试、智能网联动态测试和测试结果评价。通过某车型实际测试案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用户场景下的汽车复杂电磁环境抗干扰的有效性,为整车EMC性能提升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环境 用户使用场景 电磁兼容性 智能网联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