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6,16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文摘》2025年专项征稿启事
1
作者 《汽车文摘》编辑部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46,共1页
尊敬的汽车及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高校师生:在全球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的今天,2025年将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节点,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将不断涌现,推动汽车行业向更智能、更环保、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环保 安全 2025 汽车技术 新技术 智能 新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文摘》2025年专项征稿启事
2
作者 《汽车文摘》编辑部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1,共1页
尊敬的汽车及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高校师生:在全球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的今天,2025年将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节点,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将不断涌现,推动汽车行业向更智能、更环保、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汽车文摘》... 尊敬的汽车及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高校师生:在全球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的今天,2025年将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节点,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将不断涌现,推动汽车行业向更智能、更环保、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汽车文摘》期刊作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刊,秉承“览全球汽车技术文献,指中国汽车技术之道”的使命,致力于成为汽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综述类期刊。在此,我们特别发布2025年专项征稿启事,聚焦以下十大技术方向,旨在征集具有前瞻性、综述性的高质量文章,以期为汽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提供创新的方向和理论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5年 环保 安全 汽车技术 新技术 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文摘》2025年专项征稿启事
3
作者 《汽车文摘》编辑部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22,共1页
尊敬的汽车及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高校师生:在全球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的今天,2025年将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节点,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将不断涌现,推动汽车行业向更智能、更环保、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汽车文摘》... 尊敬的汽车及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高校师生:在全球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的今天,2025年将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节点,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将不断涌现,推动汽车行业向更智能、更环保、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汽车文摘》期刊作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刊,秉承“览全球汽车技术文献,指中国汽车技术之道”的使命,致力于成为汽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综述类期刊。在此,我们特别发布2025年专项征稿启事,聚焦以下十大技术方向,旨在征集具有前瞻性、综述性的高质量文章,以期为汽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提供创新的方向和理论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5年 环保 安全 汽车技术 新技术 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文摘》2025年专项征稿启事
4
作者 《汽车文摘》编辑部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27,共1页
尊敬的汽车及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高校师生:在全球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的今天,2025年将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节点,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将不断涌现,推动汽车行业向更智能、更环保、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汽车文摘》... 尊敬的汽车及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高校师生:在全球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的今天,2025年将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节点,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将不断涌现,推动汽车行业向更智能、更环保、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汽车文摘》期刊作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刊,秉承“览全球汽车技术文献,指中国汽车技术之道”的使命,致力于成为汽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综述类期刊。在此,我们特别发布2025年专项征稿启事,聚焦以下十大技术方向,旨在征集具有前瞻性、综述性的高质量文章,以期为汽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提供创新的方向和理论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5年 环保 安全 汽车技术 新技术 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集成设计及多级模糊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杜常清 孙嘉豪 +1 位作者 李文浩 任卫群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5,共9页
基于热泵技术,设计了一种充分利用电机余热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采用换热器将各独立回路联系起来,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针对热管理系统控制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抗饱和积分模糊控制以及多级模糊控制两种优化型模糊控制。基于AMESim搭建了... 基于热泵技术,设计了一种充分利用电机余热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采用换热器将各独立回路联系起来,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针对热管理系统控制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了抗饱和积分模糊控制以及多级模糊控制两种优化型模糊控制。基于AMESim搭建了集成式热管理系统模型,并建立了工作模式切换及各关键部件的Simulink控制策略模型,对整车的热管理控制效果进行联合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0℃下,集成式热管理系统与各回路相互独立的热管理系统相比驾驶室加热时间缩短约27.8%,能效比平均提升约31.3%,冬季续驶里程提升约9.57%。优化型模糊控制的控制效果显著提升,冬季驾驶室加热时间缩短约18.4%;夏季驾驶室温度的波动与超调减小,电池冷却时间缩短约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集成式热管理 余热利用 热泵空调系统 多级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共模干扰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长勇 陈炟名 张云蕾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7,共7页
针对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共模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可夫(Markov)过程的三段式伪随机载波频率等效零矢量脉宽调制(PRF-AZSPWM)策略。在等效零矢量作用的基础上,该策略引入双态Markov链生成随机合成信号,使载波频率在一定范围内... 针对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共模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可夫(Markov)过程的三段式伪随机载波频率等效零矢量脉宽调制(PRF-AZSPWM)策略。在等效零矢量作用的基础上,该策略引入双态Markov链生成随机合成信号,使载波频率在一定范围内随机变化,同时选择合适的传递概率,将谐波能量扩展到更宽的频率范围。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有效降低了电驱动系统的共模干扰水平,并通过样机试验进一步证明了提出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驱动系统 共模干扰 伪随机 马尔可夫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弯和直行场景下驾驶员认知分心识别的研究
7
作者 曾娟 许博 +1 位作者 王昊 张洪昌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4,共7页
为了探寻转弯和直行场景下驾驶员分心驾驶的内在机理,通过驾驶模拟器搭建直行与转弯虚拟场景,采集驾驶员不同驾驶状态的驾驶绩效和眼动信息数据,并使用KNNImputer算法对设备在采集过程中缺失的数据进行插补处理;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对时... 为了探寻转弯和直行场景下驾驶员分心驾驶的内在机理,通过驾驶模拟器搭建直行与转弯虚拟场景,采集驾驶员不同驾驶状态的驾驶绩效和眼动信息数据,并使用KNNImputer算法对设备在采集过程中缺失的数据进行插补处理;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对时间长度为1 s、重叠率为75%的时间窗口提取的样本数据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并提取特征指标;基于该特征指标集合,采用XGBoost分类器构建不同场景下的认知分心识别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直行场景,驾驶员在转弯场景中瞳孔直径变化频率更小、扫视速度更高、注视时间百分比更大,脑力负荷更大;构建的认知分心识别模型在直行场景下的准确率达到91.30%,转弯场景下的准确率为83.28%,转弯场景下认知分心行为危险程度更高,识别更加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弯场景 直行场景 认知分心 KNNImputer XG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多参数模型预测制动能量跟踪策略
8
作者 张巍 高妍 张红娟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5,共6页
针对电机制动能量回收率低和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大的问题,提出了考虑电机功率、双向DC/DC变换器效率、超级电容电压等多个参数实时调整超级电容电流参考值的制动能量跟踪策略。采用储能单元的离散状态空间模型预测超级电容的电流和电压,... 针对电机制动能量回收率低和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大的问题,提出了考虑电机功率、双向DC/DC变换器效率、超级电容电压等多个参数实时调整超级电容电流参考值的制动能量跟踪策略。采用储能单元的离散状态空间模型预测超级电容的电流和电压,并结合系统中多个参数计算超级电容的电流参考值。使用基于比例积分(PI)的电流环控制超级电容电流实时跟踪参考值,实现超级电容对电机能量的跟踪。通过仿真分析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策略能够将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由55.93%提升至86.76%,直流母线的电压波动范围抑制在0.9%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模型 双向DC/DC 变换器 制动能量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HHO-Stacking集成模型的车辆驾驶性评估
9
作者 莫易敏 王相 +2 位作者 王哲 蒋华梁 李琼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45,共7页
为解决车辆驾驶性主观评价一致性差及客观评价无法反映主观感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堆叠(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的评价模型,首先研究了车辆加速工况特性,定义了工况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使用评价指标作为输入特征训练Stacking集成模型... 为解决车辆驾驶性主观评价一致性差及客观评价无法反映主观感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堆叠(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的评价模型,首先研究了车辆加速工况特性,定义了工况驾驶性客观评价指标,使用评价指标作为输入特征训练Stacking集成模型,并且使用改进的哈里斯鹰优化(IHHO)算法优化了Stacking集成模型,提高了预测性能。最后通过道路试验表明,IHHO-Stacking集成模型的性能均优于单个机器学习模型,IHHO-Stacking集成模型预测合格率达95%,能够更有效完成驾驶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性 主观评价 改进的哈里斯鹰算法 STACKING 集成模型 客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事故数据驱动的乘用车AEB高速公路测试场景构建
10
作者 刘永涛 刘永杰 +2 位作者 朱屹晨 惠志强 赵晨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22,共8页
为了提升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测试场景的效能,基于中国交通事故深度研究(CIDAS)数据库中183起交通事故案例,探究高速公路AEB系统测试场景构建。从CIDAS数据库中选取静态与动态因素作为聚类参数,使用K均值聚类方法对事故数据进... 为了提升乘用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测试场景的效能,基于中国交通事故深度研究(CIDAS)数据库中183起交通事故案例,探究高速公路AEB系统测试场景构建。从CIDAS数据库中选取静态与动态因素作为聚类参数,使用K均值聚类方法对事故数据进行初步分类,根据聚类结果得到了5类典型事故场景,在此基础上参考现有测评标准,设计了5类乘用车AEB系统的高速公路测试场景,为AEB系统的开发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数据驱动 K 均值聚类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测试场景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避险临界点的行车危险识别与制动策略研究
11
作者 朱彤 张卓 +2 位作者 张贇兴 赵云飞 李晓虎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0,共8页
为了量化车辆行驶风险并制定安全的制动策略,提出避险临界点理念并构建车辆直行与转向场景下避险临界点的数学模型。根据避险临界点定义行车风险表征指标,量化车辆行驶风险;通过对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CIDAS)数据库中116起事故案... 为了量化车辆行驶风险并制定安全的制动策略,提出避险临界点理念并构建车辆直行与转向场景下避险临界点的数学模型。根据避险临界点定义行车风险表征指标,量化车辆行驶风险;通过对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CIDAS)数据库中116起事故案例分类,使用风险表征指标筛选高危案例;基于行车制动时间指标,提出车辆动态制动策略。试验结果表明:在各类高危场景中,相较于基于碰撞时间(TTC)的制动策略,提出的风险表征指标能够更好地识别交通场景风险,制动策略时间更合理、速度曲线更平缓,从而避免事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安全 实时风险 高危场景识别 制动策略 避险临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结构Parzen估计器的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关键场景生成方法
12
作者 秦琴 杨志胜 +2 位作者 李道鑫 沈知玮 曹晓琳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46,共8页
针对高维空间中生成关键场景场景数量呈指数增长,传统人工构造或随机搜索方法难以兼顾覆盖率与效率问题,提出基于单目标树结构Parzen估计器(TPE)和多目标树结构Parzen估计器(MOTPE)的搜索方法。通过CARLA模拟器搭建软件在环自动化仿真... 针对高维空间中生成关键场景场景数量呈指数增长,传统人工构造或随机搜索方法难以兼顾覆盖率与效率问题,提出基于单目标树结构Parzen估计器(TPE)和多目标树结构Parzen估计器(MOTPE)的搜索方法。通过CARLA模拟器搭建软件在环自动化仿真测试框架,以天气要素为例,对比不同搜索算法的关键场景生成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基于TPE的搜索方法和基于MOTPE的方法相较于随机搜索方法生成的关键场景数量分别提高3.11倍和2.06倍,MOTPE方法的场景质量方面是TPE的1.53倍,配合场景自动化生成与测试框架,可有效解决场景数量爆炸问题,发现具有高测试价值的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场景生成 TPE MOTPE CAR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态检测机制的ELM-UKF算法估计锂电池SOC策略
13
作者 谈发明 赵俊杰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4,共9页
为解决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算法对锂电池荷电状态(SOC)估计精度不高的问题,结合极限学习机(ELM)与UKF间的互补优势,提出了一种带状态检测机制的ELM-UKF组合算法估计锂电池SOC。首先,算法利用UKF估计电池SOC的相关滤波数据作为样本集训练... 为解决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算法对锂电池荷电状态(SOC)估计精度不高的问题,结合极限学习机(ELM)与UKF间的互补优势,提出了一种带状态检测机制的ELM-UKF组合算法估计锂电池SOC。首先,算法利用UKF估计电池SOC的相关滤波数据作为样本集训练ELM模型,将训练成功的ELM模型用于在线补偿UKF的SOC估计误差,进而实现估计偏差的实时修正;其次,算法针对ELM模型预测输出设计了状态检测机制,以此减小ELM模型预测输出过拟合对SOC估计波形平滑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类型的算法,所提出的组合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泛化性,能有效提升锂电池SOC的估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电状态 无迹卡尔曼滤波 极限学习机 状态检测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驾驶风格与路面影响的制动能量回收策略
14
作者 张冰战 边博乾 +2 位作者 杨梓恒 赵晓敏 邱明明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增强车辆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和保持制动稳定性,提出了一种综合考量驾驶员风格和路面附着特性的能量回收方法。首先,根据不同驾驶员数据提取驾驶风格特征参数,基于支持向量机(SVM)训练驾驶风格辨识模型;然后,通过U-Net网络对路面图像... 为了增强车辆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和保持制动稳定性,提出了一种综合考量驾驶员风格和路面附着特性的能量回收方法。首先,根据不同驾驶员数据提取驾驶风格特征参数,基于支持向量机(SVM)训练驾驶风格辨识模型;然后,通过U-Net网络对路面图像进行预处理,并使用轻量级网络MobileNet V3训练路面高效辨识模型;最后,结合驾驶风格与路面辨识结果,对车辆前、后轴制动力的变比值进行分配,提出一种考虑驾驶风格与路面附着条件权重来确定再生制动力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制动能量回收策略制定。仿真结果表明:对于不同路面,制动效能与制动稳定性明显提升;在WLTC与NEDC循环工况中,电池SOC分别提高了2.13百分点、1.02百分点,使整车制动稳定性与经济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能量回收策略 驾驶风格 路面附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增强Uniformer的锂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15
作者 廖列法 刘映宝 占玉敏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44,共9页
针对锂离子电池的剩余使用寿命(RUL)预测时常面临数据的动态变化和老化数据有限的问题,提出注意力增强Uniformer(AEUniformer)的RUL预测模型,通过Uniformer整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自注意力机制的优势实现全面的信息感知;设计注意力引... 针对锂离子电池的剩余使用寿命(RUL)预测时常面临数据的动态变化和老化数据有限的问题,提出注意力增强Uniformer(AEUniformer)的RUL预测模型,通过Uniformer整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自注意力机制的优势实现全面的信息感知;设计注意力引导机制(AGM)和CoordAttention实现强大的特征提取。试验结果表明,AEUniformer可以实现仅需单个老化周期的准确快速的RUL预测,数据集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2.7%和6.16%,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剩余使用寿命预测 数据驱动 统一变形器 注意力引导机制 坐标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汽车“零重力”座椅不同展开坐姿下乘员正面碰撞损伤研究
16
作者 武和全 盘江强 +1 位作者 边楚虹 高双全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4,共14页
针对“零重力”座椅在不同展开角度下的乘员碰撞安全问题开展研究,首先搭建汽车正面碰撞模型,调整座椅角度为标准姿态、零重力坐姿以及在标准姿态基础上将靠背角度调整至120°、150°和180°三种不同姿态,再给模型分别施加4... 针对“零重力”座椅在不同展开角度下的乘员碰撞安全问题开展研究,首先搭建汽车正面碰撞模型,调整座椅角度为标准姿态、零重力坐姿以及在标准姿态基础上将靠背角度调整至120°、150°和180°三种不同姿态,再给模型分别施加40 km/h和56 km/h两种碰撞速度曲线。仿真对比发现:标准姿态下乘员头部、颈部、胸部损伤值最小,零重力姿态下乘员头部、颈部损伤值最大;胸部损伤风险随姿态角度增大而增大,胸部发生压缩变形,肺部最易受到挫伤,其次为肝脏与脾脏。乘员倾斜角度的增加,乘员下潜严重且下肢“二次碰撞”的风险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倾斜坐姿 正面碰撞 乘员损伤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驾驶人特性的无信号交叉口网联车辆碰撞预警策略
17
作者 王润民 冯皓 +1 位作者 凡海金 何佳浚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共12页
针对现有交叉口车辆碰撞预警机制存在非视距局限、驾驶人特性关注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驾驶人特性的交叉口网联车辆协同碰撞预警策略。首先,将车辆通过交叉口的驾驶行为划分为直线行驶和转弯行驶,基于InD数据集构建考虑驾驶人驾驶特... 针对现有交叉口车辆碰撞预警机制存在非视距局限、驾驶人特性关注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考虑驾驶人特性的交叉口网联车辆协同碰撞预警策略。首先,将车辆通过交叉口的驾驶行为划分为直线行驶和转弯行驶,基于InD数据集构建考虑驾驶人驾驶特性的车辆转弯速度模型;其次,结合恒偏航变化率模型和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优化车辆转弯轨迹预测的性能,以风险暴露时间为指标,利用双圆车辆几何模型实现车辆动态碰撞风险检测;然后,考虑驾驶人的异质性及其在无信号冲突环境下的动态交互行为,设计基于非合作博弈的两级预警策略;最后,基于仿真和实车试验对所提出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策略成功检测出所有碰撞案例并触发预警,成功预警率为100%;在异质驾驶人环境下,最高降低100%的碰撞率;当驾驶人均为激进型时,仍可减少95.06%的碰撞事故,降低52.71%的平均碰撞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信号交叉口 网联车辆 碰撞预警 驾驶人特性 非合作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触屏车机响应速度与跟车安全风险关联特性
18
作者 王畅 刘浩森 宋京妮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48,共8页
为了探究全触屏车机系统响应速度对跟车安全的影响,在实车座舱模拟器中以真实跟车视频开展人机交互试验,采集25名被试在静态环境和动态跟车过程中2种车速、3种响应速度组合情况下的交互数据。根据人机交互过程的视觉分心数据,分析车机... 为了探究全触屏车机系统响应速度对跟车安全的影响,在实车座舱模拟器中以真实跟车视频开展人机交互试验,采集25名被试在静态环境和动态跟车过程中2种车速、3种响应速度组合情况下的交互数据。根据人机交互过程的视觉分心数据,分析车机响应速度与跟车安全风险间的关联特性。结果表明:响应时间在0~800 ms,注视屏幕总时间、扫视次数、单次操作时间呈现增速逐渐放缓的非线性增长趋势;在80 km/h工况下,响应时间在0~400 ms,注视屏幕总时间、扫视次数、单次操作时间分别增加17.83%、19.74%和28.72%;在400~800 ms对应指标分别增加10.97%、12.89%和18.06%;车头时距为3 s时前车制动,响应时间0~800 ms中,两车最小间距减少14.5 m(80 km/h)、12.78 m(100 km/h);3种不同等级跟车时距仿真测试中,车机响应速度降低可显著提升追尾事故风险及事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触屏车机 响应速度 跟车 模拟驾驶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驾驶员横向驾驶习惯的车道保持人机共驾策略
19
作者 刘平 田云鹏 +1 位作者 段灏天 姚佳玉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为了解决因传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忽略人机交互性所致的人机冲突问题,提出了一种车道保持人机共驾策略。以驾驶员历史横向位置表征驾驶员横向驾驶习惯,根据3σ原则动态划分道路边界,并设计了考虑驾驶员横向驾驶习惯的车道偏离决策模型。... 为了解决因传统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忽略人机交互性所致的人机冲突问题,提出了一种车道保持人机共驾策略。以驾驶员历史横向位置表征驾驶员横向驾驶习惯,根据3σ原则动态划分道路边界,并设计了考虑驾驶员横向驾驶习惯的车道偏离决策模型。同时,根据风险评估值与驾驶员疲劳因子分配辅助驾驶系统的控制权。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人机共驾策略能够有效避免因疲劳驾驶和驾驶失误导致的车道偏离风险;考虑驾驶员横向驾驶习惯,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能够在赋予驾驶员足够自由度的同时,施加适当约束抑制车道偏离,从而有效减少人机冲突,并保证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共驾 车道偏离决策模型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横向驾驶 人机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时空注意力的多车交互轨迹预测模型
20
作者 张新锋 赵娟 +1 位作者 刘国华 刘鹏菲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38,共9页
为有效提取高速交通场景下车辆间的交互特征,从而准确预测动态障碍轨迹,基于编-解码框架,提出基于图时空注意力的多车交互轨迹预测模型。结合斥力场和图模型建立车-车图交互场,利用节点和邻接特征矩阵表征车辆之间的动态交互,通过图空... 为有效提取高速交通场景下车辆间的交互特征,从而准确预测动态障碍轨迹,基于编-解码框架,提出基于图时空注意力的多车交互轨迹预测模型。结合斥力场和图模型建立车-车图交互场,利用节点和邻接特征矩阵表征车辆之间的动态交互,通过图空间注意力和时间多头注意力提取深层时空交互,获取图时空融合编码;将车辆横纵向行为意图独热编码与其拼接,实现目标车辆多模态轨迹预测。利用NGSIM数据集进行验证,相较于其他6种模型,该模型RMSE和NLL值最低;通过消融实验进一步验证图交互场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提高车辆轨迹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车交互 斥力场 注意力机制 图模型 轨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