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6,9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玛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筛查车内空气中风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1
作者 江楠 万伟 +2 位作者 游刚 何海峰 赵军霞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5年第5期38-43,共6页
对11个国家车内/室内空气质量指南的化合物进行梳理,获得31种值得关注的对人体存在健康风险限值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清单。以M1类新车为研究对象,基于苏玛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量分析车内空气中的104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将测试... 对11个国家车内/室内空气质量指南的化合物进行梳理,获得31种值得关注的对人体存在健康风险限值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清单。以M1类新车为研究对象,基于苏玛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量分析车内空气中的104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将测试结果与清单限值比对,筛查出除国标规定的8项外,车内空气中风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包括二氯甲烷(2.45~706μg/m^(3))、乙酸乙烯酯(0.91~440μg/m^(3))、4-甲基-2-戊酮(0.49~372μg/m^(3))、萘(0~24.2μg/m^(3))、丁二烯(0.14~4.80μg/m^(3))、四氯化碳(0~7.15μg/m^(3))、三氯乙烯(0~5.01μg/m^(3))、1,2-二溴乙烷(0~1.59μg/m^(3))。对后续车内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修订提出扩大车内空气中VOC的管理清单、重新评估现行国家标准中8项物质的限值、设置预防性浓度与危害性浓度2个限值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空气 苏玛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风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D-IHT算法和PIQEDS-IBPSO-NESN算法的制动盘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2
作者 李峰 于振 +1 位作者 高娟 安琪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5年第5期54-65,共12页
为提高传统制动盘表面缺陷检测的鲁棒性,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检测仪器。使用改进的高斯差分和霍夫变换算法提取制动盘缺陷特征,设计了一种基于无参考质量评估算法和Dempster规则融合算法-改进的贝叶斯粒子群优化-非线性回波... 为提高传统制动盘表面缺陷检测的鲁棒性,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自动化检测仪器。使用改进的高斯差分和霍夫变换算法提取制动盘缺陷特征,设计了一种基于无参考质量评估算法和Dempster规则融合算法-改进的贝叶斯粒子群优化-非线性回波状态网络的制动盘表面缺陷识别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率>97%、误报率<1.5%、漏报率<1.5%,优于传统方法,提高了制动盘表面缺陷识别准确率。工厂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几乎全部缺陷,误报和漏报情况较少,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盘 表面缺陷特征提取 IGD-IHT算法 表面缺陷识别 PIQEDS-IBPSO-NESN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转向盘骨架材料应用研究
3
作者 刘伟 王俊 韩腾飞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5年第6期67-71,共5页
为探究不同材料对汽车转向盘骨架性能的影响,优化转向盘轻量化设计与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系统分析了钢、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转向盘骨架中的应用情况,对比了各材料的性能优劣势与制造工艺特点,同时利用... 为探究不同材料对汽车转向盘骨架性能的影响,优化转向盘轻量化设计与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VH)性能,系统分析了钢、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转向盘骨架中的应用情况,对比了各材料的性能优劣势与制造工艺特点,同时利用有限元法仿真模拟技术开展不同材料对转向盘骨架模态频率的影响分析,研究表明,碳纤维复合材料模态频率最高,镁合金与铝合金次之,钢材最低。最后,结合车辆类型与使用场景,提出了差异化选材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工艺 转向盘骨架 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田口稳健性设计的钢铝点焊连接性能研究
4
作者 鲍立 王镝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5年第6期21-25,共5页
主要介绍了钢铝点焊的连接工艺方案和焊接工艺参数稳健性优化方法。利用普氏矩阵分析方法从连接强度、焊核直径、成本等因素着手,比较分析了增强铆钉材料、加强铆钉结构、优化冲铆和点焊工艺参数等方案,选出钢铝点焊工艺参数优化作为最... 主要介绍了钢铝点焊的连接工艺方案和焊接工艺参数稳健性优化方法。利用普氏矩阵分析方法从连接强度、焊核直径、成本等因素着手,比较分析了增强铆钉材料、加强铆钉结构、优化冲铆和点焊工艺参数等方案,选出钢铝点焊工艺参数优化作为最优方案。然后使用田口法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焊接电流、焊接压力、焊接时间和电极帽直径在其限定的范围内对钢铝点焊连接强度的影响。最后从剪切强度最大化角度选取了一组最优焊接参数,并进行了钢铝点焊试焊和剪切试验验证,确认了其有效性和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铝点焊 普氏矩阵 田口法 焊接参数 稳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参数及电解液浓度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性能的影响及应用
5
作者 毕勇 王鹏越 +3 位作者 孙伟 王成刚 王天华 邱鑫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5年第4期25-34,共10页
为研究电参数和电解液浓度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性能的影响,以Mg-Zn系镁合金为研究载体,采用硅酸盐体系电解液,在镁合金表面制备了微弧氧化膜,通过改变电参数及电解液浓度,研究了不同参数对微弧氧化膜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压... 为研究电参数和电解液浓度对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性能的影响,以Mg-Zn系镁合金为研究载体,采用硅酸盐体系电解液,在镁合金表面制备了微弧氧化膜,通过改变电参数及电解液浓度,研究了不同参数对微弧氧化膜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升高、占空比的增加、频率的减小,提供的能量增加,膜层生长速率加快,膜层厚度随之增加;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膜层厚度先增加后减小,电流密度对膜层厚度的影响取决于生长速率和反应时间。膜层厚度与电解液浓度成正比,但电解液浓度过高将引起局部烧蚀,导致膜层脱落。微弧氧化膜层能够显著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膜层厚度增加和膜层孔径减小均可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微弧氧化试样采用质量分数为3.5%的氯化钠溶液浸泡120 h,腐蚀速率仅为0.24 mm/a。在镁合金汽车电池箱体表面制备了微弧氧化+电泳复合膜层,微弧氧化膜层厚度约为13.7μm,电泳涂层厚度约为25μm,中性盐雾试验720 h后无明显锈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电参数 电解液浓度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累积损伤模型的硅油减振器寿命预测分析
6
作者 翟黎明 王鑫 +3 位作者 徐卫国 梁福祥 饶聪 刘少鹏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以某重型柴油机硅油减振器为研究对象,将硅油劣化作为损伤参量,建立了硅油减振器线性累积损伤模型。基于发动机台架混合循环和负荷循环耐久试验结果,对减振器寿命模型进行标定。结合实测道路载荷谱,实现了减振器在实际使用场景下的使用... 以某重型柴油机硅油减振器为研究对象,将硅油劣化作为损伤参量,建立了硅油减振器线性累积损伤模型。基于发动机台架混合循环和负荷循环耐久试验结果,对减振器寿命模型进行标定。结合实测道路载荷谱,实现了减振器在实际使用场景下的使用寿命预测。结果表明,在牵引车工况下,基于混合循环和负荷循环试验预测的M60减振器寿命分别为1.425×10^(6) km和2.896×10^(6) km,均满足发动机寿命里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硅油减振器 线性累积损伤 寿命预测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仿生耐腐蚀表面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文良 魏冬松 +3 位作者 刘燕 史亚菲 王元鹏 田勇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5年第4期13-24,共12页
为探索镁合金腐蚀保护的表面技术,仿生耐腐蚀如超疏水、超滑表面在过去十年中受到广泛关注。总结了制备镁合金表面的典型仿生超疏水防腐蚀方法,包括电化学沉积、化学刻蚀、阳极氧化、激光刻蚀、喷涂法等,并探讨了各制备方法的特点和镁... 为探索镁合金腐蚀保护的表面技术,仿生耐腐蚀如超疏水、超滑表面在过去十年中受到广泛关注。总结了制备镁合金表面的典型仿生超疏水防腐蚀方法,包括电化学沉积、化学刻蚀、阳极氧化、激光刻蚀、喷涂法等,并探讨了各制备方法的特点和镁合金仿生表面防腐蚀的研究进展。此外,总结了制备镁合金防腐蚀超滑表面的常用方法,即先构建结构化基底再注入润滑剂,以及一步喷涂法,并探讨了镁合金超滑防腐蚀表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镁合金超疏水、超滑表面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超疏水 超滑 防腐方法 仿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镁合金压铸件质量智能预测
8
作者 汪星辰 王鑫 +3 位作者 付彭怀 童胜坤 陈滨 彭立明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5年第4期40-45,共6页
为实现镁合金压铸件质量的智能预测,降低人工下线检测成本,提升镁合金压铸产业智能化水平,通过收集镁合金大型薄壁压铸件“工艺参数-质量参数”大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建立工艺参数与铸件产生的缺陷种类间的关系,分析了工业数据中的标... 为实现镁合金压铸件质量的智能预测,降低人工下线检测成本,提升镁合金压铸产业智能化水平,通过收集镁合金大型薄壁压铸件“工艺参数-质量参数”大数据,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建立工艺参数与铸件产生的缺陷种类间的关系,分析了工业数据中的标签长尾分布现象对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通过“随机降采样+SMOTE过采样”算法对数据集分布进行均衡化,最终获得了准确率为89.5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9838、平均真正率为87.65%的准确预测模型,实现了极少数含缺陷样本的精准检出,并获得了镁合金压铸关键工艺参数重要性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铸造 镁合金 机器学习 质量智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半固态注射成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
9
作者 谷立东 李子昕 +3 位作者 尚晓晴 王杰 李德江 曾小勤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5年第4期1-12,共12页
半固态注射成型技术近年来为镁合金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综述了镁合金半固态注射成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首先,阐述了镁合金半固态注射成型工艺的原理及优势,总结了镁合金半固态注射成型机的发展历程,指出中国在大型化装备技术领... 半固态注射成型技术近年来为镁合金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综述了镁合金半固态注射成型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首先,阐述了镁合金半固态注射成型工艺的原理及优势,总结了镁合金半固态注射成型机的发展历程,指出中国在大型化装备技术领域正逐步成为创新引领者。进一步分析了基于半固态工艺技术的镁材料组织与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该技术是充分挖掘镁合金性能潜力、减少铸造缺陷的重要方法之一。除Mg-Al体系外,随着新型半固态镁合金的研究,半固态注射成型的镁基复合材料因具有短流程、高性能的特点而受到关注。镁合金半固态注射成型技术已在消费电子、交通工具等领域得到应用,正逐步拓展至大型结构件的生产制造,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半固态 注射成型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速切换位置对镁合金压铸件内部孔隙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王嘉诚 付彭怀 +3 位作者 陈娟 刘卓铭 冯光明 彭立明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5年第4期35-39,共5页
为提高镁合金压铸件的内部质量与力学性能,对比研究了高、低速切换位置对AE44镁合金压铸件内部孔隙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将合金熔体达到内浇口时的冲头位置作为高、低速切换位置,将高、低速切换位置适当提前可降低... 为提高镁合金压铸件的内部质量与力学性能,对比研究了高、低速切换位置对AE44镁合金压铸件内部孔隙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将合金熔体达到内浇口时的冲头位置作为高、低速切换位置,将高、低速切换位置适当提前可降低铸件内部的孔隙率并提高力学性能,但高、低速切换位置提前过多会提高孔隙率、降低力学性能;这主要是由于将高、低速切换位置适当提前可减小镁合金在充型过程中熔体温度的降幅,有利于提高镁合金的流动性和模具型腔内残留空气的排出,而高、低速切换位置提前过多,会增加熔体填充型腔时的紊流程度,卷入更多的气体,提高铸件孔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低速切换位置 镁合金压铸 孔隙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制车轮疲劳失效案例分析
11
作者 刘璐 何先勇 赵光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5年第2期53-60,共8页
针对3个钢制车轮在弯曲疲劳和径向疲劳试验过程中提前失效的问题,利用断口扫描、能谱面扫描、显微组织和低倍组织等试验分析了材料和加工工艺对车轮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中小尺寸夹杂物聚集,轮辋和轮辐合成焊接、轮辋闪光对焊... 针对3个钢制车轮在弯曲疲劳和径向疲劳试验过程中提前失效的问题,利用断口扫描、能谱面扫描、显微组织和低倍组织等试验分析了材料和加工工艺对车轮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中小尺寸夹杂物聚集,轮辋和轮辐合成焊接、轮辋闪光对焊的参数不当均会导致车轮疲劳性能的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制车轮 弯曲疲劳 径向疲劳 夹杂物 焊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导引车路径规划问题建模与研究
12
作者 龚向阳 万超一 +1 位作者 钟家东 程宇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为提高自动导引车(AGV)的路径规划效率,以蚁群算法和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为研究基础,以路径长度为优化目标,对单AGV进行路径规划。首先通过MAKLINK图论将实际环境简化为MAKLINK环境,然后通过Dijkstra算法求得起止点的最短路径,最... 为提高自动导引车(AGV)的路径规划效率,以蚁群算法和迪杰斯特拉(Dijkstra)算法为研究基础,以路径长度为优化目标,对单AGV进行路径规划。首先通过MAKLINK图论将实际环境简化为MAKLINK环境,然后通过Dijkstra算法求得起止点的最短路径,最后通过蚁群算法优化该路径结果,得到最终选定的路径,提高了AGV的运输效率,降低了能量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DIJKSTRA算法 自动导引车 路径规划 MAKLINK图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泄漏率的发动机橡胶密封寿命预测研究
13
作者 饶聪 翟黎明 +1 位作者 梁福祥 王鑫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5年第1期30-36,共7页
以油泵法兰密封结构为研究对象,在有限元力学分析得到密封面接触压力分布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粗糙峰接触模型和平行平板泄漏模型计算密封面的泄漏率。同时通过橡胶加速老化试验建立橡胶性能的时温等效模型,从而预测橡胶的密封寿命,最后... 以油泵法兰密封结构为研究对象,在有限元力学分析得到密封面接触压力分布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粗糙峰接触模型和平行平板泄漏模型计算密封面的泄漏率。同时通过橡胶加速老化试验建立橡胶性能的时温等效模型,从而预测橡胶的密封寿命,最后通过密封泄漏率台架试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密封 泄漏率 加速老化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密封条气味试验方法与改善措施研究
14
作者 田永 马保林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5年第4期53-59,共7页
为改善汽车密封条气味,研究了汽车密封条气味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标准,对比了各主机厂和国际主流的试验标准,对目前在用的标准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对密封条气味产生的原因和改善措施进行了讨论,从混炼过程中原材料的选择优化、生产过程中使... 为改善汽车密封条气味,研究了汽车密封条气味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标准,对比了各主机厂和国际主流的试验标准,对目前在用的标准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对密封条气味产生的原因和改善措施进行了讨论,从混炼过程中原材料的选择优化、生产过程中使用水基涂料、存储过程中适当提高存储温度等不同方面提出了改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密封条 气味试验 气味标准 改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位器包塑开裂失效分析与工艺优化
15
作者 郑波 郭文浩 朱晓怡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5年第3期69-72,共4页
为解决某车型车门限位器在开关门耐久试验中的开裂问题,借助偏振光显微镜和模流分析对零件进行缺陷分析并制定工艺优化措施。结果表明:延长钢芯抛丸时间可有效去除表面毛刺,减少锐边周围注塑后的微缺陷与应力集中;延长限位臂水煮时间可... 为解决某车型车门限位器在开关门耐久试验中的开裂问题,借助偏振光显微镜和模流分析对零件进行缺陷分析并制定工艺优化措施。结果表明:延长钢芯抛丸时间可有效去除表面毛刺,减少锐边周围注塑后的微缺陷与应力集中;延长限位臂水煮时间可提升包塑吸水率,从而提高缺口冲击强度与破坏应力;在模具中增设排气镶块可增加分模线减少包塑内部气穴;调整限位臂注胶孔可使包塑材料流动不均匀位置转移至低应力区,降低失效风险。最终通过开关门耐久试验验证了工艺优化后零件的可靠性,解决了限位器包塑开裂失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位器 开关门耐久试验 偏振光显微镜 模流分析 包塑开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合金化2000 MPa级热成形钢的应用性能
16
作者 曹广祥 赵隆卿 +3 位作者 井琦 夏广明 巨萌 刘丰宁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5年第4期46-52,共7页
研究了基于钒铌复合微合金化的铝硅镀层热成形钢在典型热成形工艺下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氢脆敏感性、点焊工艺及性能和涂装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加热温度930℃、加热时间300 s、保压时间10 s的工艺条件下,试验材料的抗拉强度达到2... 研究了基于钒铌复合微合金化的铝硅镀层热成形钢在典型热成形工艺下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氢脆敏感性、点焊工艺及性能和涂装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加热温度930℃、加热时间300 s、保压时间10 s的工艺条件下,试验材料的抗拉强度达到2 000 MPa,极限尖冷弯角大于50°,强度和韧性匹配良好;其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在170℃保温20 min的条件下烘烤后材料的韧性明显提升;在0.1~500 s~(-1)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强度和塑性指标表现出不同的应变速率敏感性特征;在100%屈服强度的弯曲应力下和空气环境中对热成形后的材料进行四点弯曲试验,静置300 h未出现裂纹和断裂,具有良好的抗氢脆性能;试验材料的点焊接头性能和涂装耐腐蚀性能满足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合金化 热成形钢 弯曲性能 氢致延迟开裂 点焊接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正交试验的塑料热风铆接工艺参数优化
17
作者 郭春东 韩涛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5年第6期32-40,共9页
针对塑料热风铆接成形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以提高墩头质量为目的,探究热风铆接工艺最优参数设置。通过改变热风铆接设备的加热时间、加热温度、气缸压力,开展考虑交互作用的热风铆接墩头质量正交试验。建立塑料热风铆接墩头多指标评... 针对塑料热风铆接成形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以提高墩头质量为目的,探究热风铆接工艺最优参数设置。通过改变热风铆接设备的加热时间、加热温度、气缸压力,开展考虑交互作用的热风铆接墩头质量正交试验。建立塑料热风铆接墩头多指标评价过程,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将多个评价指标的结果整理形成综合得分,作为正交试验的响应变量,并综合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法分析正交试验结果。结果表明:当该热风铆接设备的加热时间为3 s、加热温度为190℃、气缸压力为0.7 MPa时,所得到的塑料热风铆接墩头质量综合得分最高,为0.835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热风铆接 正交试验 组合赋权法 TOPSIS法 质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材制造的商用车后处理器支架拓扑优化 设计方法
18
作者 罗驰 张一鹏 +3 位作者 夏季 王中阳 韩涛 赵强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5年第1期17-22,共6页
为探究基于增材制造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在商用车轻量化领域的应用价值,将商用车后处理器支架作为试验对象,通过拓扑计算、几何重构、打印仿真分析等优化流程,提出了2种材料的优化方案设计,利用选区激光熔化(SLM)工艺完成实物增材制造。... 为探究基于增材制造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在商用车轻量化领域的应用价值,将商用车后处理器支架作为试验对象,通过拓扑计算、几何重构、打印仿真分析等优化流程,提出了2种材料的优化方案设计,利用选区激光熔化(SLM)工艺完成实物增材制造。最终,2种方案均通过了8000 km强化路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增材制造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满足设计及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优化 增材制造 轻量化 商用车 后处理器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B镁合金CMT Cycle Step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研究
19
作者 黄昌军 唐伟能 +1 位作者 吴磊 韩明明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5年第6期15-20,共6页
为了研发镁合金新的焊接技术,采用冷金属过渡循环步进(CMT Cycle Step)工艺,以AZ81为焊丝焊接AZ31B镁合金挤压板材,通过光学显微镜、维氏硬度计、拉伸试验机、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力学性... 为了研发镁合金新的焊接技术,采用冷金属过渡循环步进(CMT Cycle Step)工艺,以AZ81为焊丝焊接AZ31B镁合金挤压板材,通过光学显微镜、维氏硬度计、拉伸试验机、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等手段,研究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元素分布。试验结果表明:焊缝表面形成了均匀且规则的鱼鳞纹;焊缝区主要由α-Mg相和晶界处不连续的共晶组织组成,Zn元素在母材、熔合区及焊缝区没有明显的浓度差异,Al元素在焊缝区域的浓度明显高于母材;焊缝区域硬度最高,热影响区(HAZ)中出现了硬度明显降低的软化现象;焊接接头抗拉强度接近母材;拉伸断裂于热影响区,为纯剪切断口,断口形貌表现出韧性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CMT Cycle Step工艺 金相组织 力学性能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第24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
20
作者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5年第6期72-72,共1页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行业同仁:随着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汽车材料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与创新升级。为汇聚行业智慧,推动汽车材料领域的技术进步与产业融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将于2025年秋季举办“中国...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行业同仁:随着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汽车材料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与创新升级。为汇聚行业智慧,推动汽车材料领域的技术进步与产业融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将于2025年秋季举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第24届学术年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年会 智能网联 汽车材料 技术变革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