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964篇文章
< 1 2 2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工程师》集中与分布式电驱动系统及其关键技术专刊征稿通知
1
作者 《汽车工程师》编辑部 汽车工程师 2025年第2期48-48,共1页
作为战略新兴领域和新质生产力代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和电动汽车综合性能的不断提升正在重塑汽车技术与品质、高端与豪华。多电机集中式与分布式电驱动系统是下一代模块化高性能新能源整车平台的关键技术,是汽车电驱动系统从中... 作为战略新兴领域和新质生产力代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和电动汽车综合性能的不断提升正在重塑汽车技术与品质、高端与豪华。多电机集中式与分布式电驱动系统是下一代模块化高性能新能源整车平台的关键技术,是汽车电驱动系统从中央集中式到轴独立式,再到轮独立式的变革性技术,对于扩展提升电驱动系统综合效率途径、实现驱底一体化底盘动力学综合控制、改善整车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产业 电驱动系统 汽车工程师 独立式 综合效率 变革性 集中式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工程师》集中与分布式电驱动系统及其关键技术专刊征稿通知
2
作者 《汽车工程师》编辑部 汽车工程师 2025年第4期16-16,共1页
作为战略新兴领域和新质生产力代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和电动汽车综合性能的不断提升正在重塑汽车技术与品质、高端与豪华。多电机集中式与分布式电驱动系统是下一代模块化高性能新能源整车平台的关键技术,是汽车电驱动系统从中... 作为战略新兴领域和新质生产力代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和电动汽车综合性能的不断提升正在重塑汽车技术与品质、高端与豪华。多电机集中式与分布式电驱动系统是下一代模块化高性能新能源整车平台的关键技术,是汽车电驱动系统从中央集中式到轴独立式,再到轮独立式的变革性技术,对于扩展提升电驱动系统综合效率途径、实现驱底一体化底盘动力学综合控制、改善整车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产业 电驱动系统 汽车工程师 独立式 综合效率 变革性 集中式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工程师》集中与分布式电驱动系统及其关键技术专刊征稿通知
3
作者 《汽车工程师》编辑部 汽车工程师 2025年第3期19-19,共1页
作为战略新兴领域和新质生产力代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和电动汽车综合性能的不断提升正在重塑汽车技术与品质、高端与豪华。多电机集中式与分布式电驱动系统是下一代模块化高性能新能源整车平台的关键技术,是汽车电驱动系统从中... 作为战略新兴领域和新质生产力代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和电动汽车综合性能的不断提升正在重塑汽车技术与品质、高端与豪华。多电机集中式与分布式电驱动系统是下一代模块化高性能新能源整车平台的关键技术,是汽车电驱动系统从中央集中式到轴独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产业 电驱动系统 汽车工程师 独立式 集中式 新兴领域 模块化 多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仿真软件性能一致性验证与优化
4
作者 李纪伟 魏亚格 +1 位作者 张梦蝶 王润民 汽车工程师 2025年第5期1-12,F0002,共13页
为保证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的可重复性和测试结果的可靠性,针对自动驾驶仿真软件性能一致性验证与优化问题,在系统分析自动驾驶仿真软件性能一致性问题定义及潜在原因的基础上,基于Unity和虚幻引擎(Unreal Engine)搭建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平台... 为保证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的可重复性和测试结果的可靠性,针对自动驾驶仿真软件性能一致性验证与优化问题,在系统分析自动驾驶仿真软件性能一致性问题定义及潜在原因的基础上,基于Unity和虚幻引擎(Unreal Engine)搭建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平台,并完成了静态场景和动态场景的搭建,以及测试用例、数据处理脚本、自动化测试脚本和整体试验流程的设计,通过非一致性偏差对基于Unity和Unreal Engine的仿真测试平台的结果进行量化,受仿真系统软硬件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在多次测试中存在显著的非一致性偏差,体现在最大轨迹偏差达到15%,针对发现的偏差,提出了包括进程优化、电源模式优化等多种优化方案。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措施将偏差降低40%以上,提升了仿真测试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技术 仿真测试 性能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转向节疲劳寿命分析
5
作者 李禄源 王悦廉 +3 位作者 于学天 韩萌 边增远 庄晔 汽车工程师 2025年第4期36-43,共8页
为有效评估某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转向节的疲劳寿命,基于实测道路载荷谱开展悬架多体动力学建模与路谱信号的虚拟迭代分析,获得转向节载荷谱输入文件,并结合惯性释放结果、材料应力-寿命曲线(S-N曲线)和Miner线性累积损伤准则对转向节... 为有效评估某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转向节的疲劳寿命,基于实测道路载荷谱开展悬架多体动力学建模与路谱信号的虚拟迭代分析,获得转向节载荷谱输入文件,并结合惯性释放结果、材料应力-寿命曲线(S-N曲线)和Miner线性累积损伤准则对转向节开展疲劳寿命分析,最后进行了转向节疲劳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均表明:转向节疲劳危险点主要在转向横拉杆和减振器下端连接杆与转向节相连的区域;转向节满足整车行驶16×10^(4) km后不发生疲劳破坏的设计寿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分布式驱动 转向节 载荷谱 多体动力学 虚拟迭代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超薄承载机器人的横向运动控制算法研究
6
作者 罗天宇 吴俊 +2 位作者 高东光 刘子俊 董若霆 汽车工程师 2025年第5期23-28,共6页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中超薄承载机器人(UCR)在复杂测试场景下路径追踪能力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斯坦利(Stanley)横向运动控制算法。首先基于阿克曼转向原理建立UCR的运动学模型,并采用自行车模型简化UCR的转向系统,然后,在传统S...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中超薄承载机器人(UCR)在复杂测试场景下路径追踪能力受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斯坦利(Stanley)横向运动控制算法。首先基于阿克曼转向原理建立UCR的运动学模型,并采用自行车模型简化UCR的转向系统,然后,在传统Stanley算法基础上引入模糊PID控制器以增强算法的自适应反馈能力。Car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算法,改进后的Stanley算法在不同速度下的平均横向误差平均下降了50.67%,最大横向误差平均下降了41.76%。实车测试进一步证实了改进算法在中高速直线与变道场景下性能良好,平均横向误差均小于0.05 m,最大横向误差均小于0.17 m,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在不同场景下的测试要求,实现了对UCR的高速、高精度横向运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承载机器人 斯坦利算法 模糊PID 横向控制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路径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人交通损伤髋部新月形骨折的内固定方案有限元评估
7
作者 姜叶洁 李东强 +2 位作者 何玉俊 甘秋雨 蒋彬辉 汽车工程师 2025年第3期42-48,共7页
为降低行人交通损伤中DayⅡ型骨盆新月形骨折的损伤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比较了不同内固定方式对DayⅡ型骨盆新月形骨折脱位(CFDP)的生物力学影响。在人体骨盆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依据人体解剖学理论,构建DayⅡ型骨盆骨折模型及4种... 为降低行人交通损伤中DayⅡ型骨盆新月形骨折的损伤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比较了不同内固定方式对DayⅡ型骨盆新月形骨折脱位(CFDP)的生物力学影响。在人体骨盆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依据人体解剖学理论,构建DayⅡ型骨盆骨折模型及4种不同的内固定仿真模型,即1枚骶髂螺钉与1枚髂骨螺钉(S1+I1)、2枚骶髂螺钉与2枚髂骨螺钉(S2+I2)、3枚重建钛板(P3)、1枚S2AI螺钉与2枚髂骨螺钉(S_(2)AI1+I2),依据骨盆模型的整体刚度、整体应力分布,髂骨、内固定应力差异性及骨折线的应力和位移差异性综合评价不同内固定方案的优劣。研究表明:P3方案和S_(2)AI1+I2方案相较于另外2种内固定方案的刚度更大,更接近正常模型,未受损侧的应力分布也与正常模型的应力分布更加接近;P3方案因重建钢板与皮质骨直接接触,导致重建板与髂后下棘等部位的应力较大,不利于骨折愈合;S_(2)AI1+I2方案在骨折线上应力及位移分布方面更接近正常模型。DayⅡ型骨盆新月形骨折脱位应采用1枚S2AI螺钉与2枚髂骨螺钉内固定,能够在不增加其他内固定方案的情况下达到理想的内固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行人损伤 损伤生物力学 新月形骨折脱位 有限元 治疗方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组织生物力学试验方法及力学特性综述
8
作者 姜叶洁 王淑婧 +1 位作者 马巾慧 张冠军 汽车工程师 2025年第3期1-11,共11页
为深入了解脑组织生物力学特性、生物力学试验方法和脑部损伤生物力学的研究现状,基于国内外学者对脑组织的生物力学研究成果,针对脑组织材料力学试验方法及生物力学特性的分析进行综述,并归纳现有文献的头部有限元模型中用于模拟脑组... 为深入了解脑组织生物力学特性、生物力学试验方法和脑部损伤生物力学的研究现状,基于国内外学者对脑组织的生物力学研究成果,针对脑组织材料力学试验方法及生物力学特性的分析进行综述,并归纳现有文献的头部有限元模型中用于模拟脑组织的本构模型及材料属性,为脑组织损伤的有限元建模提供参考,并为研究脑组织的损伤机理和损伤预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组织 生物力学试验 生物力学特性 力学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车低阻进气系统对驾驶室内噪声的影响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国军 贾昭远 +3 位作者 李冠霖 毕大鹏 王功珂 张龙飞 汽车工程师 2025年第2期22-29,共8页
为降低某牵引车低阻进气系统对驾驶室内噪声的影响,基于模态仿真分析和台架模态测试,建立进气系统模态仿真模型,对影响驾驶室内噪声的进气系统主要阶次噪声进行定位、定频,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进气系统进气道总成、空气滤清器总成和底座... 为降低某牵引车低阻进气系统对驾驶室内噪声的影响,基于模态仿真分析和台架模态测试,建立进气系统模态仿真模型,对影响驾驶室内噪声的进气系统主要阶次噪声进行定位、定频,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进气系统进气道总成、空气滤清器总成和底座总成噪声的特点、相应降噪措施及效果,通过精准控制上述主要总成的模态并进行优化设计,有效降低了驾驶室内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车 进气噪声 模态分析 车内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文摘》2025年专项征稿启事
10
作者 《汽车文摘》编辑部 汽车工程师 2025年第1期31-31,共1页
尊敬的汽车及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高校师生:在全球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的今天,2025年将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节点,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将不断涌现,推动汽车行业向更智能、更环保、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汽车文摘》... 尊敬的汽车及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高校师生:在全球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的今天,2025年将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节点,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将不断涌现,推动汽车行业向更智能、更环保、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汽车文摘》期刊作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刊,秉承“览全球汽车技术文献,指中国汽车技术之道”的使命,致力于成为汽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综述类期刊。在此,我们特别发布2025年专项征稿启事,聚焦以下十大技术方向,旨在征集具有前瞻性、综述性的高质量文章,以期为汽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提供创新的方向和理论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产业 技术文献 综述类 汽车行业 研发工程师 关键节点 高校师生 创新与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汽车技术》专项征稿启事
11
作者 《汽车技术》编辑部 汽车工程师 2025年第4期9-9,共1页
尊敬的汽车及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高校师生: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2025年将见证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应用。《汽车技术》杂志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核心学术期刊,特此发布2025年专项征稿启事,聚焦以下十大技术征稿方向,... 尊敬的汽车及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高校师生: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2025年将见证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应用。《汽车技术》杂志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核心学术期刊,特此发布2025年专项征稿启事,聚焦以下十大技术征稿方向,以期推动汽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1.多模态大模型在自动驾驶感知决策中的应用:研究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推动自动驾驶感知决策能力的创新突破。2.跨域融合智能芯片技术:研究跨域融合智能芯片在汽车智能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其对性能协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控制系统 智能芯片 核心学术期刊 多模态 自动驾驶 高校师生 创新突破 决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汽车技术》专项征稿启事
12
作者 《汽车技术》编辑部 汽车工程师 2025年第2期29-29,共1页
尊敬的汽车及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高校师生: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2025年将见证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应用。《汽车技术》杂志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核心学术期刊,特此发布2025年专项征稿启事,聚焦以下十大技术征稿方向,... 尊敬的汽车及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高校师生: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2025年将见证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应用。《汽车技术》杂志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核心学术期刊,特此发布2025年专项征稿启事,聚焦以下十大技术征稿方向,以期推动汽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1.多模态大模型在自动驾驶感知决策中的应用:研究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推动自动驾驶感知决策能力的创新突破。2.跨域融合智能芯片技术:研究跨域融合智能芯片在汽车智能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其对性能协同的影响。3.AI赋能的合成数据在自动驾驶研发中的应用:研究利用AI技术生成合成数据,解决自动驾驶数据短缺问题。4.AI大模型在智能座舱中的多模态交互技术:研究AI大模型如何整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信息,实现更加自然和直观的人机交互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智能化控制系统 智能芯片 多模态 交互技术 人机交互 核心学术期刊 合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文摘》2025年专项征稿启事
13
作者 《汽车文摘》编辑部 汽车工程师 2025年第3期48-48,共1页
尊敬的汽车及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高校师生:在全球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的今天,2025年将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节点,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将不断涌现,推动汽车行业向更智能、更环保、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汽车文摘》... 尊敬的汽车及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高校师生:在全球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的今天,2025年将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节点,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将不断涌现,推动汽车行业向更智能、更环保、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汽车文摘》期刊作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产业 汽车行业 研发工程师 关键节点 高校师生 新理念 汽车技术发展 深刻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汽车技术》专项征稿启事
14
作者 《汽车技术》编辑部 汽车工程师 2025年第3期11-11,共1页
尊敬的汽车及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高校师生: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2025年将见证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应用。《汽车技术》杂志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核心学术期刊,特此发布2025年专项征稿启事,聚焦以下十大技术征稿方向,... 尊敬的汽车及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高校师生: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2025年将见证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应用。《汽车技术》杂志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核心学术期刊,特此发布2025年专项征稿启事,聚焦以下十大技术征稿方向,以期推动汽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学术期刊 高校师生 创新与进步 征稿启事 研发工程师 专项 汽车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工艺与材料》投稿须知
15
汽车工程师 2025年第4期43-43,共1页
《汽车工艺与材料》于1986年创刊,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材料与制造技术类月刊,目前已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B+)、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 《汽车工艺与材料》于1986年创刊,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材料与制造技术类月刊,目前已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B+)、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欧洲学术出版中心数据库(EuroPub)、哥白尼精选期刊数据库(ICI Journals Master List)、EBSCO International数据库、J-Gate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术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核心期刊 核心学术期刊 期刊数据库 投稿须知 EBSCO 学术出版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工艺与材料》投稿须知
16
汽车工程师 2025年第3期34-34,共1页
《汽车工艺与材料》于1986年创刊,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材料与制造技术类月刊,目前已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B+)、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 《汽车工艺与材料》于1986年创刊,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材料与制造技术类月刊,目前已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二版)、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B+)、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学术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核心期刊 核心学术期刊 投稿须知 《汽车工艺与材料》 数据库 公开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文摘》2025年专项征稿启事
17
作者 《汽车文摘》编辑部 汽车工程师 2025年第4期48-48,共1页
尊敬的汽车及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高校师生:在全球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的今天,2025年将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节点,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将不断涌现,推动汽车行业向更智能、更环保、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汽车文摘》... 尊敬的汽车及相关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研发工程师、高校师生:在全球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的今天,2025年将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节点,新技术、新材料、新理念将不断涌现,推动汽车行业向更智能、更环保、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汽车文摘》期刊作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刊,秉承“览全球汽车技术文献,指中国汽车技术之道”的使命,致力于成为汽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综述类期刊。在此,我们特别发布2025年专项征稿启事,聚焦以下十大技术方向,旨在征集具有前瞻性、综述性的高质量文章,以期为汽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提供创新的方向和理论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产业 技术文献 综述类 汽车行业 研发工程师 关键节点 高校师生 创新与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测试场条件下多模式车联网通信性能测试与验证
18
作者 何佳浚 胡明川 石茂恒 汽车工程师 2025年第5期36-42,共7页
针对不同类型车联网通信技术在典型交通环境下的应用需求,基于封闭测试场完成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增强型超高吞吐(EUHT)、基于长期演进的车联网(LTE-V2X)3种车联网通信网络测试平台的搭建,设计了全场性能测试、动静态性能测试、... 针对不同类型车联网通信技术在典型交通环境下的应用需求,基于封闭测试场完成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增强型超高吞吐(EUHT)、基于长期演进的车联网(LTE-V2X)3种车联网通信网络测试平台的搭建,设计了全场性能测试、动静态性能测试、车路通信性能测试、车车通信性能测试4种测试方案,以通信时延、数据包投递率、吞吐量为评价指标,对各种车联网通信网络在不同通信距离、不同行驶车速、车路通信上行、下行、上下行混合传输、端到端车车通信等典型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表现开展了实车测试验证与对比分析。测试结果表明,3种网络均能满足一般动态交通环境下的车联网应用需求,其中5G性能最好,EUHT次之,但在部署成本与难度方面,LTE-V2X具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封闭测试场 通信测试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增强型超高吞吐 基于长期 演进的车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继电器噪声分析与优化研究
19
作者 李基芳 季祥 孙守富 汽车工程师 2025年第1期32-36,共5页
针对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继电器吸合、断开过程中噪声较大的问题,在半消声室内对继电器噪声的传递路径进行贡献量测试分析,结果显示,结构传递路径贡献量高于70%,并提出降低电池配电单元(BDU)安装点橡胶隔振垫硬度和在动力电池上盖板粘... 针对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继电器吸合、断开过程中噪声较大的问题,在半消声室内对继电器噪声的传递路径进行贡献量测试分析,结果显示,结构传递路径贡献量高于70%,并提出降低电池配电单元(BDU)安装点橡胶隔振垫硬度和在动力电池上盖板粘贴阻尼材料的优化方案,实车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继电器吸合、断开噪声声压级分别降低3.9 dB(A)、4.1 dB(A),车内继电器噪声问题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继电器 噪声 传递路径 隔振 阻尼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乘用车瞬态冲击虚拟仿真建模分析方法
20
作者 王明正 赵建 +3 位作者 何洪源 仲崇发 闫东 魏廷轩 汽车工程师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为在整车产品开发前期对纯电动乘用车急踩/急松油门踏板(Tip in/Tip out)工况下Clunk异响水平进行评估,考虑传动系统中花键、轴齿、半轴球笼和轴承的间隙,建立了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获得轴承时域载荷,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 为在整车产品开发前期对纯电动乘用车急踩/急松油门踏板(Tip in/Tip out)工况下Clunk异响水平进行评估,考虑传动系统中花键、轴齿、半轴球笼和轴承的间隙,建立了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获得轴承时域载荷,结合有限元分析方法获得减速器壳体关键点表面振动加速度时域信号,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基于此提出传动系统Clunk异响问题分析模型的建立和参数整定方法,从而实现在前期策划阶段对纯电动乘用车Clunk异响水平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乘用车 传动系统 间隙 多体动力学 瞬态响应 Clunk异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