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6,5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数动态调节的空气弹簧综合模型及电动客车动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冯桂珍 张思豪 +1 位作者 李韶华 李鹏源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4-745,共12页
建立精确的空气弹簧模型是分析空气悬架电动客车振动特性的关键和前提。针对空气弹簧在不同承载质量下的特性存在差异,以某膜式空气弹簧为研究对象,考虑橡胶气囊作用力和承载质量变化因素,提出参数动态调节的空气弹簧综合模型,通过力学... 建立精确的空气弹簧模型是分析空气悬架电动客车振动特性的关键和前提。针对空气弹簧在不同承载质量下的特性存在差异,以某膜式空气弹簧为研究对象,考虑橡胶气囊作用力和承载质量变化因素,提出参数动态调节的空气弹簧综合模型,通过力学试验辨识橡胶气囊的关键参数,并验证了综合模型的精度与有效性。基于空气弹簧综合模型建立14座21自由度电动客车整车动力学模型,通过与相同参数的CarSim模型仿真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空气弹簧非线性特性、车速、路面不平度及乘客分布对电动客车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所提出的空气弹簧综合模型能适应承载质量和路面激励而动态调整模型参数;空气弹簧的迟滞力学特性不容忽视,相比于线性模型、不考虑迟滞力学特性的热力学模型、空气弹簧等效模型,空气弹簧综合模型使得车辆响应的悬架动挠度明显降低,分别减小22.95%、42.13%、18.20%。车速的提高、路面等级的降低以及乘客位置分布不均会使电动客车的平顺性恶化,距离客车质心位置越远的乘客乘坐的不适感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客车 空气弹簧综合模型 参数动态调节 平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工程》征稿启事
2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一、《汽车工程》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综合反映我国汽车行业研究成果的学术性期刊。自创刊以来,本刊在引领技术方向、推动学科发展、传播汽车新技术和新方法、培养人才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汽车科技界... 一、《汽车工程》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综合反映我国汽车行业研究成果的学术性期刊。自创刊以来,本刊在引领技术方向、推动学科发展、传播汽车新技术和新方法、培养人才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汽车科技界中建立了高权威性和影响力,被美国《工程索引》(Ei)、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和Scopus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期刊荣获过“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为汽车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别期刊。本刊主要刊登关于汽车工程技术及交叉学科领域创新理论和方法研究,以及产品设计、开发、试验、工程应用等的优秀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成果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美国工程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工程》征稿启事
3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一、《汽车工程》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综合反映我国汽车行业研究成果的学术性期刊。自创刊以来,本刊在引领技术方向、推动学科发展、传播汽车新技术和新方法、培养人才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汽车科技界... 一、《汽车工程》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综合反映我国汽车行业研究成果的学术性期刊。自创刊以来,本刊在引领技术方向、推动学科发展、传播汽车新技术和新方法、培养人才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汽车科技界中建立了高权威性和影响力,被美国《工程索引》(Ei)、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和Scopus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期刊荣获过“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为汽车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别期刊。本刊主要刊登关于汽车工程技术及交叉学科领域创新理论和方法研究,以及产品设计、开发、试验、工程应用等的优秀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成果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美国工程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工程》征稿启事
4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一、《汽车工程》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综合反映我国汽车行业研究成果的学术性期刊。自创刊以来,本刊在引领技术方向、推动学科发展、传播汽车新技术和新方法、培养人才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汽车科技界... 一、《汽车工程》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综合反映我国汽车行业研究成果的学术性期刊。自创刊以来,本刊在引领技术方向、推动学科发展、传播汽车新技术和新方法、培养人才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汽车科技界中建立了高权威性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研究成果 学术性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工程》征稿启事
5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I0001-I0001,共1页
一、《汽车工程》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综合反映我国汽车行业研究成果的学术性期刊。自创刊以来,本刊在引领技术方向、推动学科发展、传播汽车新技术和新方法、培养人才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汽车科技界... 一、《汽车工程》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综合反映我国汽车行业研究成果的学术性期刊。自创刊以来,本刊在引领技术方向、推动学科发展、传播汽车新技术和新方法、培养人才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汽车科技界中建立了高权威性和影响力,被美国《工程索引》(Ei)、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和Scopus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期刊荣获过“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为汽车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别期刊。本刊主要刊登关于汽车工程技术及交叉学科领域创新理论和方法研究,以及产品设计、开发、试验、工程应用等的优秀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成果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美国工程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工程》征稿启事
6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一、《汽车工程》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综合反映我国汽车行业研究成果的学术性期刊。自创刊以来,本刊在引领技术方向、推动学科发展、传播汽车新技术和新方法、培养人才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汽车科技界... 一、《汽车工程》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综合反映我国汽车行业研究成果的学术性期刊。自创刊以来,本刊在引领技术方向、推动学科发展、传播汽车新技术和新方法、培养人才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汽车科技界中建立了高权威性和影响力,被美国《工程索引》(Ei)、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和Scopus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期刊荣获过“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为汽车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别期刊。本刊主要刊登关于汽车工程技术及交叉学科领域创新理论和方法研究,以及产品设计、开发、试验、工程应用等的优秀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成果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美国工程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工程》征稿启事
7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一、《汽车工程》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综合反映我国汽车行业研究成果的学术性期刊。自创刊以来,本刊在引领技术方向、推动学科发展、传播汽车新技术和新方法、培养人才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汽车科技界... 一、《汽车工程》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综合反映我国汽车行业研究成果的学术性期刊。自创刊以来,本刊在引领技术方向、推动学科发展、传播汽车新技术和新方法、培养人才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汽车科技界中建立了高权威性和影响力,被美国《工程索引》(Ei)、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和Scopus等多家数据库收录。期刊荣获过“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为汽车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别期刊。本刊主要刊登关于汽车工程技术及交叉学科领域创新理论和方法研究,以及产品设计、开发、试验、工程应用等的优秀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成果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美国工程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UDE算法的主动悬架H_(2)/H_(∞)控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潇凯 刘宏宇 刘向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8,共12页
汽车高性能主动悬架对提升驾乘体验感具有显著优势,鲁棒性控制算法是发挥主动悬架性能的重要保障。针对典型鲁棒控制算法难以实现有效扰动估计和补偿的问题,本文提出了H_(2)/H_(∞)-H_(2)-IUDE算法,采用IUDE算法估计并补偿扰动,并引入H_... 汽车高性能主动悬架对提升驾乘体验感具有显著优势,鲁棒性控制算法是发挥主动悬架性能的重要保障。针对典型鲁棒控制算法难以实现有效扰动估计和补偿的问题,本文提出了H_(2)/H_(∞)-H_(2)-IUDE算法,采用IUDE算法估计并补偿扰动,并引入H_(2)状态观测器,相比H_(2)/H_(∞)算法增强了鲁棒性。首先,建立了半车主动悬架控制系统模型,并定义了扰动形式。然后,提出能实现扰动估计和补偿解耦的IUDE算法,并提出一种H_(2)状态观测器,进而实现了对H_(2)/H_(∞)算法的再设计。最后,针对随机路面和减速带路面等典型工况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相比H_(2)/H_(∞)算法,随机路面工况的车身质心垂向加速度和俯仰角均方根值分别下降了7.6%和5.9%,对汽车平顺性有明显改善。同时,所提出的H_(2)观测器能有效估计系统状态,IUDE算法能准确估计扰动,并能够避免非解耦型UDE方法带来的悬架动挠度恶化问题,具有优异的扰动估计和灵活补偿的突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 不确定性与扰动观测器 H_(2)观测器 H_(2)/H_∞控制 改进的UD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N-LSTM模型的实车电池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9
作者 胡杰 王浩杰 +4 位作者 魏敏 王志红 陈琳 黄文涛 康涵锐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60-1071,共12页
为解决当前实车数据质量差导致的电池健康状态评估结果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CNLSTM模型的电池健康状态评估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随机搜索算法的恒流充电电压片段提取方法;然后提出了局部加权回归与3阶多项式回归加权融合的方... 为解决当前实车数据质量差导致的电池健康状态评估结果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CNLSTM模型的电池健康状态评估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随机搜索算法的恒流充电电压片段提取方法;然后提出了局部加权回归与3阶多项式回归加权融合的方法来拟合电池容量的整体与局部衰减趋势。接着构建并提取与电池老化相关的特征,创新性地提出了经容量保持率修正的累充容量以及满充电压、电池一致性等特征;最后构建了基于TCN-LSTM的动力电池健康状态评估模型,从多维度来提取特征与电池老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TCN-LSTM模型可以准确地评估出实车数据下动力电池复杂的容量衰减变化关系,RMSRE仅为0.00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SOH TCN-LSTM 电池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控转向系统自适应抗扰转角控制策略
10
作者 赵健 何聪 +3 位作者 刘枫 朱冰 陈静 陈志成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8-896,919,共10页
针对线控转向(steer by wire, SBW)系统主动转向时面临的系统参数不确定性、轮胎回正力矩阻碍、转向电机电磁特性耦合等非线性干扰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抗扰转角控制策略。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和鲁棒滑模理论设计外环转角控制器,自适... 针对线控转向(steer by wire, SBW)系统主动转向时面临的系统参数不确定性、轮胎回正力矩阻碍、转向电机电磁特性耦合等非线性干扰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抗扰转角控制策略。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和鲁棒滑模理论设计外环转角控制器,自适应补偿SBW系统参数不确定性和轮胎回正力矩阻碍。在内环电流控制器中引入线性自抗扰控制应对转向执行电机电磁特性耦合问题,提高SBW系统动态响应性能。仿真和硬件在环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策略能够帮助SBW在多种工况中维持转角稳态跟随误差在1.5°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线控转向系统 转角跟踪控制 非线性干扰 自适应控制 硬件在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RP/AA5052胶粘接头力学性能及工艺参数影响研究
11
作者 王大勇 崔俊佳 +3 位作者 王绍螺 王书豪 蒋浩 李光耀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6-366,375,共12页
本文研究了胶粘剂、基材和尺寸等重要参数对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BFRP)-铝合金(AA5052)和BFRP-BFRP单搭接胶粘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响应面分析法(RSM)建立了工艺参数(AA5052基板厚度、搭接区长度、加载方向与玄武岩纤维主方向的夹角... 本文研究了胶粘剂、基材和尺寸等重要参数对玄武岩纤维增强塑料(BFRP)-铝合金(AA5052)和BFRP-BFRP单搭接胶粘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响应面分析法(RSM)建立了工艺参数(AA5052基板厚度、搭接区长度、加载方向与玄武岩纤维主方向的夹角)对接头机械性能影响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胶粘接头的强度和刚度受到被粘基材的屈服强度和刚度影响,BFRP-BFRP胶粘接头具有更高的峰值载荷,而BFRP-AA5052胶粘接头的整体刚度更大。使用脆性结构胶可以显著提升胶粘接头的强度和断裂吸收能,最高分别达到了57.4%与1 128.5%。引入了剪切强度Y作为评估胶粘剂强度利用率的评价指标,基于RSM建立了Y的强度预测模型,得到了具有良好显著性的回归方程,并对最佳工艺参数的区间进行了预测。根据强度预测模型分析了工艺参数的耦合作用,发现纤维方向与接头强度呈负相关,而搭接区长度和铝合金基板厚度与接头强度呈正相关。综合考虑接头强度、胶粘剂使用成本和轻量化效果,应使加载方向和纤维主方向一致,并控制搭接区长度在20-25 mm区间内,AA5052基板的厚度在2-2.5 mm区间内。本文为BFRP-AA5052胶粘结构在载运装备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铝合金 胶粘接头 工艺参数 力学性能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角度座椅研发的后倾坐姿乘员损伤仿生模型开发及验证
12
作者 李海岩 张胜娇 +4 位作者 王彦鑫 张欣玉 崔世海 贺丽娟 吕文乐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88-1595,1626,共9页
智能汽车的快速推广使得零重力座椅有了更多的应用场景,这给后倾坐姿乘员约束系统设计带来全新的挑战。为弥补现今碰撞测试假人对后倾坐姿乘员安全研发的局限性,本研究基于图斯特第五百分位女性(TUST IBMs F05)和第五十百分位男性(TUST ... 智能汽车的快速推广使得零重力座椅有了更多的应用场景,这给后倾坐姿乘员约束系统设计带来全新的挑战。为弥补现今碰撞测试假人对后倾坐姿乘员安全研发的局限性,本研究基于图斯特第五百分位女性(TUST IBMs F05)和第五十百分位男性(TUST IBMs M50)乘员损伤仿生模型,通过姿态调整重建,开发后倾坐姿乘员损伤仿生模型,并通过重构尸体试验验证模型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模型位移-时间曲线均落在尸体通道内,该模型在胸腰椎、骨盆几何形态上符合真实的人体结构,其他软组织亦兼具详细、逼真的解剖学结构和网格质量良好的优点,具有较高的生物逼真度。模型可为研究后倾坐姿乘员碰撞损伤机理、制订安全防护策略和相关法规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也为大倾角汽车座椅开发及安全和舒适性测评提供高效的计算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倾坐姿乘员 损伤生物力学模型 50th百分位男性 5th百分位女性 大角度座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搭接自冲铆接铝合金接头的成形质量和力学性能研究
13
作者 王超 于万元 +2 位作者 成艾国 何智成 陈涛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73-1587,共15页
为提升自冲铆接在连接厚铝合金板时的接头质量,提出了平面搭接自冲铆接(flat-surface-overlapped self-piercing riveting,FS-SPR)工艺。制作了5种接头用于研究铆接距离、搭接距离和搭接面类型的影响。通过准静态和疲劳试验研究了FS-SP... 为提升自冲铆接在连接厚铝合金板时的接头质量,提出了平面搭接自冲铆接(flat-surface-overlapped self-piercing riveting,FS-SPR)工艺。制作了5种接头用于研究铆接距离、搭接距离和搭接面类型的影响。通过准静态和疲劳试验研究了FS-SPR接头准静态和疲劳载荷下的力学性能和失效行为。通过有限元仿真研究了FS-SPR工艺的成形机理,并探讨了工艺参数对斜面搭接的FS-SPR接头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J1、J3、J4接头可形成良好机械互锁,而J2接头因下层板厚度不足未能形成机械互锁,J5接头因组合厚度大而出现铆钉弯曲。仿真结果表明,搭接长度须超过40 mm,铆接位置宜中间偏右,板材厚度和铆钉长度须优化以提升成形质量。合理设计的J1和J3接头优于传统搭接的J5接头。J5接头峰值力和能量吸收分别比J1接头低1.7%和28.6%,比J3接头低10.7%和6.4%。当载荷水平相同时,J3接头的疲劳寿命平均比J5接头高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平面搭接自冲铆接 成形质量 力学性能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胎花纹深度对轻型货运车辆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14
作者 晋杰 张禄 +4 位作者 朴志刚 徐浩 任春晓 张学文 于晴斐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795,754,共9页
为研究轮胎花纹深度变化对车辆性能的影响,将不同花纹深度的轮胎作为研究对象,在试验场的干燥路面、湿路面及低附着路面上开展车辆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干燥路面上车辆制动距离随着轮胎花纹深度的减小而减小,湿路面上的趋势与干燥路面相... 为研究轮胎花纹深度变化对车辆性能的影响,将不同花纹深度的轮胎作为研究对象,在试验场的干燥路面、湿路面及低附着路面上开展车辆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干燥路面上车辆制动距离随着轮胎花纹深度的减小而减小,湿路面上的趋势与干燥路面相反,低附着路面上花纹深度的变化对制动距离的影响很小;干燥路面上车辆最大侧向加速度与最大横摆角速度随着花纹深度的减小而先增后减,均在4.0 mm处最大;湿路面上车辆的最大横摆角速度呈现与干燥路面一致结果,但最大侧向加速度则无明显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 花纹深度 车辆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汽车仿真测试
15
作者 朱冰 汤瑞 +4 位作者 赵健 张培兴 李文旭 李嘉胜 徐雪峰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7-597,共11页
针对现有智能汽车基于场景测试方法严重依赖人力、效率瓶颈凸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汽车仿真测试方法。首先,设计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汽车仿真测试架构,建立了对应的数据层和仿真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大语... 针对现有智能汽车基于场景测试方法严重依赖人力、效率瓶颈凸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汽车仿真测试方法。首先,设计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汽车仿真测试架构,建立了对应的数据层和仿真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汽车仿真测试流程,针对知识问答型任务设计了知识挖掘、模型微调与知识库增强检索应用流程,针对场景生成任务设计了场景类型分析、场景要素生成、场景工具链调用的应用路径,针对测试评价型任务,设计了测试场景解析、评价体系构建与仿真测试执行综合应用框架;最后,对各任务进行了测试。结果证明,本文所提出的测试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不同类型的测试任务,提升测试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仿真测试 大语言模型 场景生成 自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车车内多模式声浪合成与应用研究
16
作者 王涛 刘志恩 +3 位作者 谢丽萍 卢炽华 王颖 钱宇书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8-585,577,共9页
电动车车内主动声音增强(active sound enhancement,ASE)系统在构造多元化声音特征和增加驾驶操纵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面向电动车车内ASE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变权重的多模式切换声音合成算法,通过构建模式切换因子矩阵,将阶次合成、... 电动车车内主动声音增强(active sound enhancement,ASE)系统在构造多元化声音特征和增加驾驶操纵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面向电动车车内ASE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变权重的多模式切换声音合成算法,通过构建模式切换因子矩阵,将阶次合成、变调合成和粒子合成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形成深度声融合ASE系统,可实现以丰富主观听觉感知为目标的多模式车内声浪的实时合成,增加了ASE系统的丰富度,使合成声音更具立体感和饱和感,提升了驾乘体验。然后使用C#语言开发了电动车车内声浪调制软件,集成了ASE系统控制和声浪调制功能,可快速实现对汽车声音的灵活调制。最后展示了声浪调制软件在某纯电SUV汽车声音调制中的应用,声音测试结合主观评价结果表明,该软件可以有效达成多模式声音合成目标,具有实际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声音增强 声音合成算法 软件开发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学习PC-Kriging模型的复杂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
17
作者 陈吉清 张钰奇 +2 位作者 兰凤崇 周云郊 王俊峰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3-390,共8页
对于复杂结构可靠性设计中多维设计变量和隐式非线性响应的问题,构造准确的代理模型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然而,基于预设样本量的试验设计来构建代理模型,可能面临效率低下或准确性不足的挑战。为此,提出一种主动学习PC-Kriging模型的... 对于复杂结构可靠性设计中多维设计变量和隐式非线性响应的问题,构造准确的代理模型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然而,基于预设样本量的试验设计来构建代理模型,可能面临效率低下或准确性不足的挑战。为此,提出一种主动学习PC-Kriging模型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结合多项式混沌展开增强全局近似精度以及Kriging捕捉局部特征的优点,利用主动学习策略,自适应地选择最佳样本点,最大程度减少训练样本量,即减少结构性能分析的计算成本,提高分析效率。进一步构建主动学习PC-Kriging模型驱动的多软件协同设计框架,对前、后处理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参数化建模、性能分析和后处理的无缝连接,形成一套自动化分析流程。最后,以电池包结构为例进行可靠性分析,验证本文方法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可靠性分析 主动学习 代理模型 PC-Kriging 多软件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主观认知的自动驾驶汽车序贯博弈类人决策
18
作者 朱冰 贾士政 +4 位作者 赵健 韩嘉懿 张培兴 宋东鉴 陈志成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2,共10页
非受控交叉路口是高动态性、强交互性的决策场景,在其中如何让自动驾驶汽车做出与熟练驾驶人类似的安全合理决策并顺利通过路口,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本文充分考虑认知与决策过程的本体主观属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序贯博弈的自动驾驶... 非受控交叉路口是高动态性、强交互性的决策场景,在其中如何让自动驾驶汽车做出与熟练驾驶人类似的安全合理决策并顺利通过路口,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本文充分考虑认知与决策过程的本体主观属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序贯博弈的自动驾驶汽车交互式类人决策方法。首先,从通行时效、空间裕度、驾乘体验和行驶安全多个维度深度挖掘了多目标驾驶诱因,进而建立了个性化和类人化驾驶特质嵌入的博弈决策模型,并匹配不同驾驶模式类型的驾乘人员群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模仿人类逻辑的自视角决策方案和序贯优先度的概念,以实现滚动逐阶博弈决策的序贯模式自演化;最后,通过多组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交互式类人决策方法能够以持续交互的方式化解潜在冲突并处理安全决策问题,同时提升了自动驾驶汽车个性决策的自然化和类人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类人决策 序贯博弈 主观认知 非受控交叉路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击强度与撞击位置对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行为和病理影响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王鹏 宋学伟 +3 位作者 邱金龙 朱细燕 王楠 赵辉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0-950,969,共12页
道路交通事故中,车辆正面碰撞与侧面碰撞所导致的头部伤害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是由于撞击位置不同所致。为深入探讨不同撞击强度下头部撞击位置对伤害程度的具体影响,采用大鼠为实验对象实施了针对颅顶和颞叶部位的撞击实验。依据L_... 道路交通事故中,车辆正面碰撞与侧面碰撞所导致的头部伤害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是由于撞击位置不同所致。为深入探讨不同撞击强度下头部撞击位置对伤害程度的具体影响,采用大鼠为实验对象实施了针对颅顶和颞叶部位的撞击实验。依据L_4(2~3)正交表建立实验方案,综合考虑了撞击强度和撞击位置两个变量,利用BIM-IV型大鼠头部撞击机致伤大鼠。通过伤后大鼠的行为表现及关键脑区的病理学检测结果,系统评估撞击因素及其水平对TBI的伤害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撞击强度是决定头部损伤程度的主导因素,但撞击位置的影响不容忽视。在相同的撞击强度下,相较于颞叶撞击,颅顶撞击更易引发大鼠的昏迷、运动与记忆功能障碍以及焦虑行为。此外,颅顶撞击所导致的病理学损伤高于颞叶撞击的非冲击侧,但低于冲击侧。行为表现与病理学结果的线性拟合分析表明,大鼠脑损伤后的行为变化与病理学检测结果较小的一侧更为吻合。本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头部伤害机制、制定科学的伤害评价准则以及构建有效的防护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行为学表现 病理学结果 撞击位置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观先验强化学习的汽车环岛驾驶决策
20
作者 吴坚 石裕康 +2 位作者 朱冰 赵健 陈志成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13-1521,共9页
针对汽车在复杂强交互环岛场景下面临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观先验强化学习的驾驶决策策略。首先,构建包含汽车横纵向耦合动作空间、多尺度信息状态空间、多目标奖励函数的环岛场景模型。其次,采用人类偏好强化学习理论优化的Soft... 针对汽车在复杂强交互环岛场景下面临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观先验强化学习的驾驶决策策略。首先,构建包含汽车横纵向耦合动作空间、多尺度信息状态空间、多目标奖励函数的环岛场景模型。其次,采用人类偏好强化学习理论优化的Soft Actor-Critic算法,设计考虑智能体行为风险先验认知的汽车驾驶决策策略。基于多层感知机的自学习主观风险分类器,对智能体行为风险进行先验认知评定,引导汽车驾驶决策朝向更安全方向收敛。最后,搭建CARLA仿真环境开展测试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SAC算法,本文设计的策略能够帮助汽车在环岛场景中提升约8.73%的驾驶决策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环岛场景 驾驶决策 主观先验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