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988篇文章
< 1 2 1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养殖模式下中华鳖营养品质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斌 贺刚 +6 位作者 张国华 陶志英 王洪秀 李涵 巫伟华 廖怀生 张志红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2期14-16,35,共4页
对体质量500~750 g的莲鳖综合种养模式、温室模式和池塘模式养殖中华鳖日本品系雄性个体腿部肌肉和裙边组织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养殖模式下裙边组织中的氨基酸总量和呈味氨基酸总量均高于腿部肌肉组织中的相应指标含量... 对体质量500~750 g的莲鳖综合种养模式、温室模式和池塘模式养殖中华鳖日本品系雄性个体腿部肌肉和裙边组织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养殖模式下裙边组织中的氨基酸总量和呈味氨基酸总量均高于腿部肌肉组织中的相应指标含量,而腿部肌肉组织中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均高于裙边组织。莲鳖生态种养模式下中华鳖腿部肌肉中的不饱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均最高;莲鳖生态种养模式下中华鳖裙边组织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和呈味氨基酸总量与温室模式和池塘模式相比,分别提高了3.52%~7.72%、3.24%~15.76%和4.19%~6.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鳖综合种养 中华鳖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水产科技》征稿启事
2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江西水产科技》创刊于1974年,由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和江西省水产学会主办,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水产科技期刊。本刊为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本刊刊载水产各方面的科学研究进展成果,提供水产养殖、病... 《江西水产科技》创刊于1974年,由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和江西省水产学会主办,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水产科技期刊。本刊为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本刊刊载水产各方面的科学研究进展成果,提供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饲料应用技术,介绍和交流广大水产养殖业者的成功经验,推广名、特、优、新水产品种的养殖技术,为广大渔(农)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科研教学单位、渔业部门等提供服务,发挥科技期刊的学术交流、产业指导和科普推介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进展 水产学会 水产养殖 饲料应用 江西水产科技 渔业部门 中国知网 维普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水产科技》征稿启事
3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江西水产科技》创刊于1974年,由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和江西省水产学会主办,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水产科技期刊。本刊为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本刊刊载水产各方面的科学研究进展成果,提供水产养殖、病... 《江西水产科技》创刊于1974年,由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和江西省水产学会主办,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水产科技期刊。本刊为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本刊刊载水产各方面的科学研究进展成果,提供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饲料应用技术,介绍和交流广大水产养殖业者的成功经验,推广名、特、优、新水产品种的养殖技术,为广大渔(农)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科研教学单位、渔业部门等提供服务,发挥科技期刊的学术交流、产业指导和科普推介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科学研究 征稿启事 江西水产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水产科技》征稿启事
4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江西水产科技》创刊于1974年,由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和江西省水产学会主办,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水产科技期刊。本刊为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
关键词 征稿启事 水产科技期刊 江西水产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水产科技》征稿启事
5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江西水产科技》创刊于1974年,由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和江西省水产学会主办,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水产科技期刊。本刊为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本刊刊载水产各方面的科学研究进展成果,提供水产养殖、病... 《江西水产科技》创刊于1974年,由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和江西省水产学会主办,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水产科技期刊。本刊为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全文收录期刊。本刊刊载水产各方面的科学研究进展成果,提供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饲料应用技术,介绍和交流广大水产养殖业者的成功经验,推广名、特、优、新水产品种的养殖技术,为广大渔(农)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科研教学单位、渔业部门等提供服务,发挥科技期刊的学术交流、产业指导和科普推介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科学研究 征稿启事 江西水产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氏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早期胚胎发育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静宇 钟可儿 +5 位作者 周智勇 黄江峰 饶毅 胡涛 张颖 徐先栋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3期7-11,共5页
为了解达氏鲌(Culter dabryi)细胞遗传学特征,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观察。结果显示:(1)使用激素1000~1200 IU/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6~7μg/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组合催产;(2)达氏鲌受精卵呈圆球形,微透明,... 为了解达氏鲌(Culter dabryi)细胞遗传学特征,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观察。结果显示:(1)使用激素1000~1200 IU/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6~7μg/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组合催产;(2)达氏鲌受精卵呈圆球形,微透明,黏性卵。水温25℃条件下,受精卵经过24~26 h孵化出膜,胚胎发育包括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出膜期6个时期。(3)鄱阳湖水域南北港群体达氏鲌核型公式为2n=48=18m+20sm+10t,染色体臂数NF=86,未发现异型性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氏鲌 人工繁殖 核型分析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鲫肌肉中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文鼎 丁国栋 +3 位作者 钟佳慧 余建芳 侯明勇 章海鑫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1期26-30,共5页
为检测鲫肌肉中5种氟喹诺酮类(FQs)药物(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噁喹酸、氟甲喹)的残留量,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本方法使用T3色谱柱,流动相为0.1%的甲酸水溶液和乙腈,采用梯度洗脱法,利用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 为检测鲫肌肉中5种氟喹诺酮类(FQs)药物(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噁喹酸、氟甲喹)的残留量,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本方法使用T3色谱柱,流动相为0.1%的甲酸水溶液和乙腈,采用梯度洗脱法,利用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在0.01~2.00μg/mL药物浓度条件下有良好线性关系(r^(2)>0.999);5种药物的检出限为0.06~0.13μg/kg;定量限为0.18~0.38μg/kg;药物回收率为92.27%~114.7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41%~8.50%。结果表明方法准确、灵敏、稳定,满足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检测要求,可为水产品中FQs的检测和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氏鲌人工繁殖及仔鱼培育试验
8
作者 王静宇 黄江峰 +5 位作者 周智勇 张颖 饶毅 徐金根 曾柳根 徐先栋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4期24-27,共4页
本研究系统开展了达氏鲌(Culter dabryi)的人工繁殖与仔鱼培育试验。结果显示:催产后7 h亲鱼发情,10 h进入盛产期。受精卵为粘性,亲鱼成熟系数24.6%,体重250 g和500 g雌鱼平均怀卵量分别达5万粒和10万粒以上。孵化桶孵化率(>90%)显... 本研究系统开展了达氏鲌(Culter dabryi)的人工繁殖与仔鱼培育试验。结果显示:催产后7 h亲鱼发情,10 h进入盛产期。受精卵为粘性,亲鱼成熟系数24.6%,体重250 g和500 g雌鱼平均怀卵量分别达5万粒和10万粒以上。孵化桶孵化率(>90%)显著高于水泥池鱼巢孵化率(<70%)。共获初孵仔鱼(水花)约20万尾。初孵仔鱼出膜后24 h左右补充投喂熟蛋黄,投喂2 d后下塘进行夏花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氏鲌 人工繁殖 催产 孵化 仔鱼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似刺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评价
9
作者 姚远 肖俊 +6 位作者 龙凡 巫伟华 张桂芳 张燕萍 章海鑫 傅义龙 丁立云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2期7-13,共7页
对鄱阳湖流域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样本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78.13±0.21)%、(19.33±0.33)%、(1.85±0.08)%和(1.33±0.05)%。样本含氨基酸18种... 对鄱阳湖流域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肌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样本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分别为(78.13±0.21)%、(19.33±0.33)%、(1.85±0.08)%和(1.33±0.05)%。样本含氨基酸18种,干样中氨基酸总和(TAA)为(79.79±0.94)%,8种必需氨基酸(EAA)含量为(33.34±0.47)%,EAA/TAA为41.78%,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8.38。样本含脂肪酸17种,不饱和脂肪酸占比(72.02±0.86)%,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13.09±1.90)%。样本中铅(Pb)含量为(0.03±0.01)mg/kg,镉(Cd)未检出;硒(Se)含量为(0.38±0.03)mg/kg。表明鄱阳湖流域似刺鳊鮈具有高蛋白、氨基酸均衡、低脂肪和富硒的特点,营养成分与一般经济鱼类接近,具有一定的营养与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刺鳊鮈 营养成分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草鱼分批放苗分批捕捞成鱼高产高效养殖试验
10
作者 王静宇 付辉云 +6 位作者 钟可儿 张颖 徐先栋 饶毅 肖俊 贺刚 周智勇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2期25-28,共4页
2024年,在江西省丰城市开展了池塘草鱼分批放苗、分批捕捞成鱼的高产高效养殖试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2月上旬放养第一批平均规格为240~250 g/尾的大规格草鱼苗种,放养密度为1200~1300尾/667 m^(2),养殖至7月中下旬,捕捞销售90%以上的... 2024年,在江西省丰城市开展了池塘草鱼分批放苗、分批捕捞成鱼的高产高效养殖试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2月上旬放养第一批平均规格为240~250 g/尾的大规格草鱼苗种,放养密度为1200~1300尾/667 m^(2),养殖至7月中下旬,捕捞销售90%以上的草鱼成鱼(平均规格为1.0~1.25 kg/尾);随即投放第二批草鱼苗种,放养密度和规格与第一批相同,再养殖到年底起捕,其平均规格为1.25~1.50 kg/尾。该模式通过分批放苗、分批捕捞,集成饲料精准投喂、水质调控及病害防控等技术,实现一年养两季,错峰销售,草鱼成鱼产量达到2703 kg/667 m^(2),且该模式的养殖效益达到了6604元/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分批放苗 分批捕捞 池塘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系统培育异源四倍体彭泽鲫冬片试验
11
作者 李梦露 谢文 +5 位作者 袁嘉欣 陶志英 周辉明 邓勇辉 田飞焱 贺刚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4期31-32,36,共3页
为探讨池塘内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异源四倍体彭泽鲫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效益,开展了四倍体彭泽鲫苗种养殖试验。在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系统放养四倍体彭泽鲫2500尾,平均规格12.5 g/尾,平均体长7.46 cm,初始放养密度123尾/m^(3)。结果显示:... 为探讨池塘内循环水养殖模式下异源四倍体彭泽鲫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效益,开展了四倍体彭泽鲫苗种养殖试验。在池塘嵌入式集装槽循环水系统放养四倍体彭泽鲫2500尾,平均规格12.5 g/尾,平均体长7.46 cm,初始放养密度123尾/m^(3)。结果显示:试验82 d后,彭泽鲫总产量120.44 kg,平均体重53.6 g/尾,单位产量8.90 kg/m^(3),成活率达89.88%,饵料系数1.18,全程无病害发生、基本上实现了无养殖尾水排放。该养殖系统可以实现水产养殖环保、节能、经济效益好的目标,可为池塘循环水养殖新模式和新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系统 异源四倍体彭泽鲫 苗种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养鳙池塘套养鲫鲢试验及效益分析
12
作者 巫伟华 丁立云 +6 位作者 曾国如 邓勇辉 龙凡 邱静芸 喻国洪 盛军庆 肖俊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4期28-30,共3页
为探究鳙池塘主养模式下套养鲫和鲢的养殖模式并分析效益情况,在34×667 m^(2)标准化池塘进行养殖试验,系统评估该模式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总产量达49374.8 kg,总产值571624.32元,净利润7581.42元/667 m^(2)。本模式通过养殖系统中... 为探究鳙池塘主养模式下套养鲫和鲢的养殖模式并分析效益情况,在34×667 m^(2)标准化池塘进行养殖试验,系统评估该模式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总产量达49374.8 kg,总产值571624.32元,净利润7581.42元/667 m^(2)。本模式通过养殖系统中养殖品种结构优化,为集约化池塘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宁县养殖鳙寄生蛭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13
作者 张颖 付辉云 +4 位作者 王静宇 周智勇 黄江峰 田飞焱 徐先栋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4期16-20,共5页
鳙(Aristichthys nobilis)作为我国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滤食性经济鱼类,在武宁县大水面生态养殖中因寄生性蛭类病害暴发导致显著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整合形态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学方法,对采集自九江市武宁县鳙养殖区的寄生蛭类进行系统研究... 鳙(Aristichthys nobilis)作为我国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滤食性经济鱼类,在武宁县大水面生态养殖中因寄生性蛭类病害暴发导致显著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整合形态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学方法,对采集自九江市武宁县鳙养殖区的寄生蛭类进行系统研究。形态学鉴定显示:虫体呈纺锤形,活体体长12.7~12.8 mm,体表分节;前吸盘直径(0.48±0.03 mm)与后吸盘直径(1.22±0.05 mm)具显著性差异(P<0.01)。基于18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该寄生蛭类与中华湖蛭(Limnotrachelobdella sinensis)形成稳定姊妹群,共同聚入鱼蛭科(Piscicolidae)的淡水物种分支。研究首次确认武宁县鳙养殖区的寄生蛭类分类地位为鳙湖蛭(L.hypophthalmichthysa),其形态特征与分子数据的协同分析可为武宁县水域生态防控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鳙湖蛭 体外寄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鳖“鄱湖1号”不同组织的LDH和EST同工酶的表达差异
14
作者 李佳倩 张浩 +5 位作者 陈凯欣 曾小英 陈春福 吴国辉 洪一江 彭扣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为掌握F5代中华鳖“鄱湖1号”优质品系生化遗传特性,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F5代1龄中华鳖“鄱湖1号”的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肌肉、胰腺、胃、肠、血细胞、肺和性腺等组织内的乳酸脱氢酶(LDH)和酯酶(EST)同工酶进行... 为掌握F5代中华鳖“鄱湖1号”优质品系生化遗传特性,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对F5代1龄中华鳖“鄱湖1号”的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肌肉、胰腺、胃、肠、血细胞、肺和性腺等组织内的乳酸脱氢酶(LDH)和酯酶(EST)同工酶进行了分离和分析,并与清溪乌鳖的相应组织内的该同工酶的酶谱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中华鳖“鄱湖1号”和清溪乌鳖的这两种同工酶在不同组织中呈现特异性的表达谱,中华鳖“鄱湖1号”的11个组织中检测到LDH同工酶共6条谱带和EST同工酶共8条酶带。其血细胞、性腺、脾脏、胃和肺中的LDH同工酶的酶活性强度显著高于肠、胰腺、肾脏、肝脏和肌肉组织。其中,LDH在胰腺、肝脏和心脏中表现丰富且清晰的5~6条谱带,且不同于清溪乌鳖相应组织中LDH谱带。而其血细胞、肾脏、肠、胰腺、胃和肝脏中的EST同工酶的酶活性强度显著高于肺、肌肉、性腺、脾脏和心脏组织。且EST在两种鳖的胰腺组织中的酶谱条带明显不同。本研究得到了F5代中华鳖“鄱湖1号”的LDH和EST酶谱,明确了其与清溪乌鳖酶谱的差异和特征性,此研究结果为中华鳖“鄱湖1号”的种类鉴别、种质标准制定、种质鉴定及国家级新品种申报提供了关键性生化依据,亦可为后续相关研究筑牢理论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鄱湖1号” 清溪乌鳖 乳酸脱氢酶 酯酶 同工酶 表达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渔药对麦穗鱼幼鱼急性毒性的研究
15
作者 何艳一 王旭 +2 位作者 王燕妮 罗永成 曹明婷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1期31-35,共5页
在水温20~22℃条件下,对体长2.8±0.3 cm、体质量1.8±0.2 g的麦穗鱼幼鱼进行聚维酮碘、恩诺沙星、甲苯咪唑静水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聚维酮碘、恩诺沙星、甲苯咪唑对麦穗鱼6、12、24和48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465、3.602、... 在水温20~22℃条件下,对体长2.8±0.3 cm、体质量1.8±0.2 g的麦穗鱼幼鱼进行聚维酮碘、恩诺沙星、甲苯咪唑静水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聚维酮碘、恩诺沙星、甲苯咪唑对麦穗鱼6、12、24和48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465、3.602、3.38、3.224 mg/L,250、250、112.5、66.667 mg/L,1.51、1.34、0.887、0.83 mg/L;48 h安全浓度分别为0.322、6.667、0.083 mg/L。试验结果表明,麦穗鱼幼鱼对三种渔药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甲苯咪唑>聚维酮碘>恩诺沙星。在麦穗鱼养殖过程中,恩诺沙星在保证使用剂量时可安全使用,甲苯咪唑应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穗鱼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州河鲤幼鱼芯片标记试验及要点
16
作者 李欣 宋立民 +3 位作者 葛学利 刘肖莲 姜巨峰 崔培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4期49-51,共3页
为了规范州河鲤芯片标记方法,提高标记成活率,通过归纳总结,提出试验鱼规格须大于50 g/尾、采用乙醇消毒各种器材、采用浓度为30 mg/L的丁香油适度麻醉试验鱼、明确标记植入操作细节以及标记后加强病害预防管理等系列技术要点,建立了一... 为了规范州河鲤芯片标记方法,提高标记成活率,通过归纳总结,提出试验鱼规格须大于50 g/尾、采用乙醇消毒各种器材、采用浓度为30 mg/L的丁香油适度麻醉试验鱼、明确标记植入操作细节以及标记后加强病害预防管理等系列技术要点,建立了一种成系统的高成活率的州河鲤芯片标记方法,为提高州河鲤的养殖管理、个体识别与跟踪效率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州河鲤 幼鱼 芯片标记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及环境污染物对黑斑蛙毒性影响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笑春 甘田 +1 位作者 俞乐 冯美莹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3期51-56,共6页
从农药及环境污染物对黑斑蛙的急性毒性、中毒表现、生长发育、遗传毒性、生殖毒性及生理毒性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黑斑蛙毒性的研究情况,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 农药 环境污染物 黑斑蛙 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一虾两稻”综合种养模式技术总结
18
作者 徐博文 巫曦雅 +2 位作者 阮记明 倪才英 傅雪军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2期29-32,共4页
总结了赣南地区“一虾两稻”综合种养模式,该模式利用赣南地区的气候优势,通过早苗繁育和早虾上市策略,提高了稻虾综合种养的整体经济效益。近三年的生产数据显示,小龙虾每667 m^(2)产量达到131.7、128.95和127.25 kg,每667 m^(2)产值... 总结了赣南地区“一虾两稻”综合种养模式,该模式利用赣南地区的气候优势,通过早苗繁育和早虾上市策略,提高了稻虾综合种养的整体经济效益。近三年的生产数据显示,小龙虾每667 m^(2)产量达到131.7、128.95和127.25 kg,每667 m^(2)产值分别达到4487.4、4192.76和4103.75元;水稻每667 m^(2)产量达到1270、1290和1255 kg,水稻每667 m^(2)产值达到2526、2626和2518元,除去种养成本每667 m^(2)利润能达到3143.4、3065.76和3108.75元。小龙虾和水稻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稳定,证明了该模式的可行性和适用性,为提高农田生产的多元化、增加种养效益、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稻田养殖 一虾两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多糖对嗜水气单胞菌抑制效果的研究
19
作者 刘妍 唐玖玖 +5 位作者 罗雪莲 吴远通 李金霞 张孟琴 张俊波 印双红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2期17-20,共4页
为了研究黄精多糖对源自鱼类的耐药性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效能,开展了体外与体内的抑菌实验,采用黄精多糖作为实验试剂。通过琼脂平板打孔、试管二倍系列稀释法以及平板菌落计数测定抑菌圈的直径、确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 为了研究黄精多糖对源自鱼类的耐药性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效能,开展了体外与体内的抑菌实验,采用黄精多糖作为实验试剂。通过琼脂平板打孔、试管二倍系列稀释法以及平板菌落计数测定抑菌圈的直径、确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构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鲤鱼的模型,并引入黄精多糖进行干预治疗,检测鲤鱼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KP)、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及存活率情况。结果显示:黄精多糖对嗜水气单胞菌的MIC和MBC均为640 mg/mL。与感染组相比,预防组及高剂量治疗组的AKP活性显著上升(P<0.05);而低剂量治疗组与感染组间的SOD活性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CAT活性保持稳定,未见明显波动。此外,预防组与低剂量组的鲤鱼成活率相对较高。表明黄精多糖展现出对嗜水气单胞菌一定程度的抑制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多糖 嗜水气单胞菌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解读
20
作者 张子莹 章海鑫 江西水产科技 2025年第1期50-52,共3页
从《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DB36/1993-2024)的性质、适用范围、分级、限值和监测等方面对该标准进行了全面的解读,重点对尾水排放各项指标限值、目前江西省排放达标情况以及达标难点的关键要素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并针对当前问题提... 从《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DB36/1993-2024)的性质、适用范围、分级、限值和监测等方面对该标准进行了全面的解读,重点对尾水排放各项指标限值、目前江西省排放达标情况以及达标难点的关键要素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并针对当前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为相关机构或企业今后的规范生产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尾水 排放标准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