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埋隧洞塌方灾害微震实时监测与智能预警 被引量:1
1
作者 苏国韶 黄京华 +1 位作者 蒋剑青 胡小川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28-36,共9页
针对浅埋隧洞围岩塌方灾害难以有效预警的问题,对微震传感器的多断面分散式布置方式、微震传感器的锚杆端安装方案、微震监测信号的高效降噪与智能识别方法、塌方灾害预警的风险管理等级标准、微震监测信号的云端智能分析平台以及基于... 针对浅埋隧洞围岩塌方灾害难以有效预警的问题,对微震传感器的多断面分散式布置方式、微震传感器的锚杆端安装方案、微震监测信号的高效降噪与智能识别方法、塌方灾害预警的风险管理等级标准、微震监测信号的云端智能分析平台以及基于微震监测的塌方智能预警系统等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应用于广西那板水库新建1号灌溉发电放水系统引水隧洞工程。结果表明,所研发的关键技术是可行的,可解决已有微震监测技术不完全适用于浅埋隧洞破碎围岩的局限性问题,能有效提高隧洞塌方微震监测与预警的实时性与工作效率,并结合工程案例给出了基于微震特征参数的隧洞塌方前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洞 塌方灾害 微震特征 实时监测 智能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异系数法的沙颍河上游干流生态基流价值变化研究
2
作者 王国重 李中原 +3 位作者 卢圆章 李永丽 杨丹 张继宇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11-15,共5页
为了辨识生态基流价值变化规律,以沙颍河上游干流告成段、化行段、黄桥段2008年~2021年降水、蒸发、流量、人均用水量、人均GDP、水质达标率数据,建立影响生态基流因子体系,根据变异系数法和2021年生态基流价值,研究河段生态基流价值年... 为了辨识生态基流价值变化规律,以沙颍河上游干流告成段、化行段、黄桥段2008年~2021年降水、蒸发、流量、人均用水量、人均GDP、水质达标率数据,建立影响生态基流因子体系,根据变异系数法和2021年生态基流价值,研究河段生态基流价值年际变化。研究表明:告成段生态基流价值在0.483亿~4.726亿元波动、化行段在10.106亿~79.954亿元变化、黄桥段变化范围是7.201亿~46.431亿元;告成段、黄桥段水质因子所占权重最大,其次是流量、降水量因子;化行段因水质较优,流量因子所占权重最大,水质、降水量因子次之;经济、蒸发量、用水量因子在各河段的权重均较小,对生态基流价值的影响不大。河段年均流量与降水量排序为黄桥段>化行段>告成段,但生态基流价值排序为化行段>黄桥段>告成段,说明生态基流价值首先取决于水质,其次是流量与降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流 价值 变异系数法 权重 变化 沙颍河上游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安桥水电站尾水疏浚效益分析
3
作者 杨青远 陈文彬 +1 位作者 程紫璇 黄卫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57-61,共5页
金安桥水电站下游尾水河道内存在施工期下游围堰拆除残留体和凸起堆积体,抬高了电站尾水位,对发电效益产生了一定影响。采用不同下游水位顶托条件下精细化水位流量关系,在仅考虑非泄洪时段疏浚增加水头带来的发电效益的基础上,通过水位... 金安桥水电站下游尾水河道内存在施工期下游围堰拆除残留体和凸起堆积体,抬高了电站尾水位,对发电效益产生了一定影响。采用不同下游水位顶托条件下精细化水位流量关系,在仅考虑非泄洪时段疏浚增加水头带来的发电效益的基础上,通过水位流量实测资料分析和平面二维水动力学模拟,对金安桥水库下游水位流量关系和坝下两处凸起堆积体疏浚后发电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疏浚前两处凸起堆积体对水流运动阻碍明显,疏浚后,发电效益显著。研究方法避免了简单采用水头增加量计算发电效益增加而导致高估疏浚效益,可为其他水电站尾水疏浚效益分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学模型 尾水河道疏浚 下游水库顶托 疏浚效益 金安桥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群开挖支护方案优化研究
4
作者 李仁杰 江浩 +2 位作者 苏国韶 刘海滨 陈贤杰 水力发电 2025年第4期54-61,共8页
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方法,对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群的开挖高程、开挖顺序与支护方案进行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地下洞室群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洞室开挖高程小幅变化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较小;与最差开挖顺序方案相比,采用最优开挖... 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方法,对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洞室群的开挖高程、开挖顺序与支护方案进行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地下洞室群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洞室开挖高程小幅变化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较小;与最差开挖顺序方案相比,采用最优开挖顺序方案时,主厂房下游拱座塑性区深度较小,与下游边墙塑性区未相通,主厂房与母线洞交叉位置最大位移有所减少。进而,根据原有支护方案的数值模拟结果,对主厂房、母线洞和尾闸室进行局部支护优化,优化后解决了主厂房与主变室之间围岩、母线洞之间围岩的塑性区贯通问题,围岩塑性区体积下降17%,围岩最大位移减少7%,显著提高了围岩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地下洞室群 开挖支护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闸扬压力混合预测模型构建与解释
5
作者 胡璟 王豹 +4 位作者 王璐 龙俊 贝欣 孙远 曹文翰 水力发电 2025年第3期50-56,共7页
针对现有“数据驱动”模型对水闸扬压力预测结果的可解释性低且未解译影响因素对扬压力不同成分的贡献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逐次变分模态分解(SVMD)和集成学习算法的扬压力可解释混合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SVMD将扬压力分解重构为趋势项... 针对现有“数据驱动”模型对水闸扬压力预测结果的可解释性低且未解译影响因素对扬压力不同成分的贡献程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逐次变分模态分解(SVMD)和集成学习算法的扬压力可解释混合预测模型。该模型采用SVMD将扬压力分解重构为趋势项、周期项和波动项;然后,基于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GBM)对不同分量逐一建立预测模型并汇总结果。此外,采用SHAP方法分析渗流影响因素对水闸扬压力不同分量预测结果的影响程度及相关关系。工程实例表明,所提模型与单一算法模型相比,性能平均提升了87.1%,与混合模型相比,精度平均提升了84.6%,验证了模型有效性并提高了模型的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闸扬压力预测 逐次变分模态分解 集成学习 SHAP 模型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机组参与一次调频运行探讨
6
作者 韩伶俐 殷晶 +3 位作者 方杰 张官祥 王威 李海军 水力发电 2025年第4期62-68,74,共8页
水电机组在电网一次调频的某些工况中需超发8%额定有功功率,全面分析电站的调节能力和潜在风险尤为迫切。通过电站运行调研、设计复核、结构和过渡过程计算以及现场试验验证等方法,对水电站参与电网调节的模式、机组等机电设备参数与结... 水电机组在电网一次调频的某些工况中需超发8%额定有功功率,全面分析电站的调节能力和潜在风险尤为迫切。通过电站运行调研、设计复核、结构和过渡过程计算以及现场试验验证等方法,对水电站参与电网调节的模式、机组等机电设备参数与结构、输水系统设计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机组超发时,存在机组结构刚度和强度不足,电站调节保证设计超标,机组运行指标恶化等问题。因此,建议对已投运水电站一次调频能力进行复核,以确保运行安全。在水电站规划阶段,应兼顾调频和调峰容量需求,提升水电调节性能。同时,梳理各规范对水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的技术要求,并提出新设计电站的技术经济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调频 额定有功功率 安全运行 水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中游适宜生态流量计算的水文学方法优选
7
作者 王冰冰 陆宝宏 +3 位作者 朱小敏 胡思波 谢汶龙 肖培伟 水力发电 2025年第5期1-7,111,共8页
为确定淮河中游的适宜生态流量及合理的计算方法,基于1985年~2021年吴家渡和小柳巷水文站逐月平均流量数据,采用7种水文学方法计算两断面适宜生态流量过程,从水文节律、偏差率、满足度和适宜度等方面分析了各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 为确定淮河中游的适宜生态流量及合理的计算方法,基于1985年~2021年吴家渡和小柳巷水文站逐月平均流量数据,采用7种水文学方法计算两断面适宜生态流量过程,从水文节律、偏差率、满足度和适宜度等方面分析了各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水文节律方面,逐月频率计算法和NGPRP法对天然流量模拟明显较其他方法差;在适宜度综合评价方面,Tennant法、改进Tennant法及VMF法月流量偏差率上均最优,Tennant法、改进Tennant法和NGPRP法在月流量满足度上具有明显优势,各方法在月流量适宜度上均表现较好,改进Tennant法和VMF法适宜度综合指数最优;基于长系列流量数据C s/C v进行优化的改进Tennant法更适用于淮河中游适宜生态流量计算,两断面逐月生态流量范围分别为75.9~1010.6 m^(3)/s和89.4~1077.6 m^(3)/s。研究成果可为淮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提供定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生态流量 水文学法 水文节律 适宜度综合指数 淮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中国光伏发电行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8
作者 艾琳 司俊龙 陈喜军 水力发电 2025年第6期1-5,共5页
2024年中国光伏发电行业延续高速发展态势。政策层面,国家持续加大政策供给,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资源方面,全国太阳能资源总体为正常略偏小年景。装机方面,全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再创新高达到2.78亿kW。产业方面,实现产量与技术双轮驱动... 2024年中国光伏发电行业延续高速发展态势。政策层面,国家持续加大政策供给,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资源方面,全国太阳能资源总体为正常略偏小年景。装机方面,全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再创新高达到2.78亿kW。产业方面,实现产量与技术双轮驱动,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产量增长均超10%,TOPCon、HJT等电池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全球市场方面,受贸易壁垒和产业格局等影响,光伏产品出口总体量增价减,各环节增减不一,出口地区进一步扩大,亚洲市场成最大亮点。环境权益市场方面,光伏绿证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全年交易量突破2亿个。对2024年中国光伏发电资源情况、政策制度、发展现状、产业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2025年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太阳能资源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展望 绿证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荷场景生成风光抽水蓄能联合系统优化调度
9
作者 李晓英 袁瑶 +1 位作者 刘翔宇 翁志明 水力发电 2025年第4期91-96,共6页
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电站联合发电系统是提升风光并网电力系统稳定性和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有效手段。研究采用Copula函数模拟风电和光伏发电的预测出力场景,并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生成电力系统的负荷需求预测场景。通过K-means算法对风光... 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电站联合发电系统是提升风光并网电力系统稳定性和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有效手段。研究采用Copula函数模拟风电和光伏发电的预测出力场景,并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生成电力系统的负荷需求预测场景。通过K-means算法对风光发电和电力系统负荷需求的预测场景进行聚类分析,以联合发电系统入网功率与电力系统负荷需求偏差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了一个基于源荷场景生成的联合发电系统优化调度模型。采用集成领导策略和柯西变异策略的黑翅鸢优化算法(BKA)来模拟并优化联合发电系统的调度方案。案例分析表明,在配置抽水蓄能电站并采用BKA优化的情况下,联合发电系统入网功率能够较好地匹配电力系统的负荷需求,功率偏差由风光系统的490 MW降低至30 MW,同时新能源的消纳能力显著提高,日累计弃电功率由5218 MW降低至605 MW,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算法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光伏-抽水蓄能联合发电系统 优化调度 风光消纳 场景生成 黑翅鸢优化算法 日累计弃电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河谷水电站边坡生态修复方法和技术探讨——以白鹤滩水电站为例
10
作者 崔磊 刘益敏 +2 位作者 任远 张昺榴 周孟夏 水力发电 2025年第6期15-24,54,共11页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与清洁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大型水电站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基地,其建设规模与数量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扩大。然而,水电站建设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范围内的自然环境破坏,尤其是边坡开挖与重塑,对原有生态系统造成显...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与清洁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大型水电站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基地,其建设规模与数量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扩大。然而,水电站建设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范围内的自然环境破坏,尤其是边坡开挖与重塑,对原有生态系统造成显著影响。白鹤滩水电站,作为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梯级开发的第二个巨型水电站,位于云南省与四川省交界处的干热河谷地带,其特殊的气候条件与地质环境对边坡生态修复提出了严峻挑战。通过综合分析现有技术、结合区域特性,探讨适用于干热河谷区域白鹤滩水电站不同类型边坡的生态修复方法与技术,提出了针对性的修复策略,并进行持续性监测,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破坏 生态修复 白鹤滩水电站 干热河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抽水蓄能电站施工工期优化思路与路径初探
11
作者 何伟 张怀芝 +3 位作者 常作维 康文军 程立 庄洪志 水力发电 2025年第6期92-99,共8页
为实现“双碳”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大规模高速发展,储能调节电源需求紧迫,抽水蓄能作为当前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的电力系统清洁低碳... 为实现“双碳”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大规模高速发展,储能调节电源需求紧迫,抽水蓄能作为当前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最具大规模开发条件的电力系统清洁低碳灵活调节电源,亟需加快建设。为此,梳理了新时期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要求,介绍了抽水蓄能施工工期现状,指出了现状工期水平与新时期抽水蓄能需求紧迫性的矛盾;随后,考虑抽水蓄能建设的关键线路、次关键线路,从先行用地、进场交通、通风洞施工、主厂房开挖、机组调试、引水斜井/竖井开挖支护、压力钢管回填、引水施工支洞封堵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施工工期优化措施,以期抛砖引玉,促进深入研究,推动抽水蓄能电站高效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工期优化 关键线路 次关键线路 主厂房开挖 机电安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景东 郭雁珩 冯泽深 水力发电 2025年第2期1-5,107,共6页
绿证全覆盖新政策实施后,我国绿证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结合最新政策,梳理了绿证核发和交易机制,分析了市场供需及交易主体参与情况,并从认证绿色电力消费、衔接相关机制等方面分析了绿证应用场景,最后从提升消费需求、碳证协同发展、... 绿证全覆盖新政策实施后,我国绿证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结合最新政策,梳理了绿证核发和交易机制,分析了市场供需及交易主体参与情况,并从认证绿色电力消费、衔接相关机制等方面分析了绿证应用场景,最后从提升消费需求、碳证协同发展、提高国际影响力等角度展望了绿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电力证书 绿证制度 绿证全覆盖 核发交易机制 认证绿色电力消费 碳-证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源侧不确定性的水光储系统短期互补调度研究
13
作者 余天尘 樊宇堃 +3 位作者 高洁 徐斌 卢鹏 钟平安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93-100,共8页
受光伏出力波动性影响,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给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了挑战。以余荷波动最小为目标,考虑光伏出力不确定性,建立了水光储系统短期优化调度模型,提出了光伏出力随机场景生成和典型场景聚类方法,以及耦合动态可行收缩、对... 受光伏出力波动性影响,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给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了挑战。以余荷波动最小为目标,考虑光伏出力不确定性,建立了水光储系统短期优化调度模型,提出了光伏出力随机场景生成和典型场景聚类方法,以及耦合动态可行收缩、对数衰减步长和动态罚函数的改进POA算法。在某多能互补基地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改进POA比传统POA算法迭代次数减少22.9%;总余荷波动从50万kW,降低至10万kW以下;水光储互补调度源荷匹配度高达0.998。模型具备较强的跟踪负荷、平稳余荷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光储系统 多能互补 不确定性 优化调度 K-MEANS聚类 改进POA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措施研究
14
作者 任家辰 张辉 +3 位作者 任旭华 张继勋 朱代富 陆嘉伟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74-80,共7页
为研究大跨度、高边墙地下厂房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围岩稳定性问题及不同支护措施效果,以西南地区某大型水电站工程为例,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支护工况下地下厂房围岩变形、应力... 为研究大跨度、高边墙地下厂房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围岩稳定性问题及不同支护措施效果,以西南地区某大型水电站工程为例,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地下厂房围岩稳定性,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对比分析不同支护工况下地下厂房围岩变形、应力变化及塑性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洞室顶拱、底板及拐角处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洞室开挖面切割出的岩体存在塑性损伤的风险;相较于无支护措施开挖,采取支护措施后,不同工况下地下厂房围岩变形量、应力集中现象以及塑性区分布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喷混凝土层+锚杆+预应力锚索系统支护的效果最为显著,对围岩变形和损伤的控制作用优于锚杆+预应力锚索支护和喷混凝土层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厂房 围岩稳定性 支护措施 变形 应力集中 塑性损伤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高压隧洞钢筋混凝土衬砌裂缝开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15
作者 李东明 晁阳 +2 位作者 李同春 齐慧君 林潮宁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62-68,92,共8页
水工高压隧洞常以裂缝最大宽度作为钢筋混凝土衬砌设计的控制标准,但针对大洞径、高水头隧洞的裂缝最大宽度计算,公式法存在一些局限性。许多专家学者尝试将数值模拟方法应用至衬砌裂缝宽度计算当中,但难以统筹考虑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 水工高压隧洞常以裂缝最大宽度作为钢筋混凝土衬砌设计的控制标准,但针对大洞径、高水头隧洞的裂缝最大宽度计算,公式法存在一些局限性。许多专家学者尝试将数值模拟方法应用至衬砌裂缝宽度计算当中,但难以统筹考虑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裂缝开裂后的应力重分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一种通过损伤模型指导布设虚拟裂缝单元以反应裂缝特征的方法,即首先利用考虑粘结滑移的混凝土损伤模型模拟钢筋混凝土联合作用下衬砌混凝土损伤随着荷载施加发展的过程,进一步对损伤集中区域增设虚拟裂缝单元以计算裂缝开展过程。经对比,采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的裂缝最大宽度、发展规律与分布情况与既有文献相似,且计算收敛性好,实现了通过有限元算法精确且高效地直接得到衬砌裂缝宽度,在设计与运行安全预测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高压隧洞 钢筋混凝土衬砌 裂缝宽度 粘结滑移 虚拟裂缝 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量水质控制目标的LID组合方案评价
16
作者 冯皓天 李磊 +4 位作者 周哲 张良 仇金珠 宋强 刘俊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22-27,共6页
为探究低影响开发(LID)对平原河网地区的城市径流和水质控制效果,以张家港中心城区的东北分区为例,提出针对LID设施组合方案雨洪控制效果的多控制目标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构建SWMM模型,模拟在1 a一遇、2 a一遇、5 a一遇、10 a一遇、20 a... 为探究低影响开发(LID)对平原河网地区的城市径流和水质控制效果,以张家港中心城区的东北分区为例,提出针对LID设施组合方案雨洪控制效果的多控制目标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构建SWMM模型,模拟在1 a一遇、2 a一遇、5 a一遇、10 a一遇、20 a一遇降雨情形下,不同LID设施组合方案的径流控制效果和污染物削减能力;并构建水文、水力、水质效应、成本投入4方面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4种组合方案进行比选。结果表明,各项方案在低重现期降雨条件下均能发挥一定控制作用,但遭遇高重现期降雨时,控制作用受到限制。在4种组合方案中,包含透水铺装、绿色屋顶和雨水花园组合方案总体效益最佳,研究结果可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LID设施 径流控制 综合赋权法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坝大库水库影响区判别要点与特殊水库影响型式探讨
17
作者 何万通 张东升 +1 位作者 郭德存 张伟恒 水力发电 CAS 2025年第1期43-50,共8页
水电工程水库影响区包括水库滑坡、变形库岸、塌岸、浸没、岩溶内涝和采空变形影响区等6类,相关规范对其判别原则与判别工作内容进行了规定,但鉴于地质条件复杂性和影响对象多样性,水库影响区判别地质工作中尚有一些认识有待统一。在多... 水电工程水库影响区包括水库滑坡、变形库岸、塌岸、浸没、岩溶内涝和采空变形影响区等6类,相关规范对其判别原则与判别工作内容进行了规定,但鉴于地质条件复杂性和影响对象多样性,水库影响区判别地质工作中尚有一些认识有待统一。在多座大型水电站水库影响区判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对水库滑坡、变形库岸、塌岸、浸没影响区判别中的要点进行了实例分析,并结合部分工程实例,对现有影响区类型之外的一些特殊水库影响型式如水库内涝影响区、水库泥石流影响的判定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水库区地质勘察 水库影响区判别 水库内涝影响区 水库泥石流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荷曲线的水电站AGC自动开停机策略研究与应用
18
作者 张东峰 时有松 +5 位作者 程建 覃晖 陈加威 李银斌 李见辉 沈泽 水力发电 2025年第5期58-63,81,共7页
为实现水电站AGC基于负荷曲线自动开停机和电力生产数智化,深入分析了水电站及其机组运行特性,提出了基于负荷曲线的水电站AGC自动开停机策略,建立了水电站AGC机组开停机优先级多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原则,研究分析了机组流量-出力特性... 为实现水电站AGC基于负荷曲线自动开停机和电力生产数智化,深入分析了水电站及其机组运行特性,提出了基于负荷曲线的水电站AGC自动开停机策略,建立了水电站AGC机组开停机优先级多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原则,研究分析了机组流量-出力特性,提出了水电站机组负荷等容量分配方法。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基于负荷曲线水电站AGC机组自动开停机及其负荷补偿策略并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水电站AGC机组自动开停机及其负荷补偿策略能够根据电站负荷曲线实现机组自动开停机,为水电站机组智能高效启停和经济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AGC 机组优先级 自动开停机 负荷曲线 负荷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新桥水道冲淤演变特征及归因分析
19
作者 陈思元 方园皓 +3 位作者 刘羽婷 徐双全 蒋晓雯 张行南 水力发电 2025年第5期8-16,24,共10页
为探讨长江口新桥水道滩涂地貌冲淤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1983年~2023年实测水下地形数据,利用ArcGIS和MIKE21软件分别绘制地貌形态演变图、冲淤演变图和流速流向变化图,采用整体与分区、定性与定量等方法分析地貌形态演变与冲淤变化... 为探讨长江口新桥水道滩涂地貌冲淤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1983年~2023年实测水下地形数据,利用ArcGIS和MIKE21软件分别绘制地貌形态演变图、冲淤演变图和流速流向变化图,采用整体与分区、定性与定量等方法分析地貌形态演变与冲淤变化特征,从上游来水来沙与北支倒灌、工程建设、泥沙运动等方面分析研究区地貌变化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研究区上段呈淤积趋势,中段略微淤积,下段略微冲刷;扁担沙发育与新桥水道形态具有相互作用关系;东风西沙水库的建设对地貌演变产生制约性影响,尤其是上段区域。研究成果可为长江口滩涂演变分析及综合治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淤演变 地貌形态演变 ARCGIS 河口滩涂 新桥水道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盘江梯级水电站厂间负荷优化分配研究
20
作者 吴文雄 何洋 +2 位作者 王鹏飞 张驰 蒋志强 水力发电 2025年第4期75-83,共9页
面向未来梯级水电站统一调度现实需求,在给定日内各时间点负荷需求的条件下,综合考虑电站弃水、出力稳定性和振动区的影响,基于调度期发电量最大和耗能最小2种目标,提出了2种梯级水电站负荷优化分配模型,并分别采用动态规划和改进鲸鱼... 面向未来梯级水电站统一调度现实需求,在给定日内各时间点负荷需求的条件下,综合考虑电站弃水、出力稳定性和振动区的影响,基于调度期发电量最大和耗能最小2种目标,提出了2种梯级水电站负荷优化分配模型,并分别采用动态规划和改进鲸鱼优化算法进行模型求解。以北盘江梯级系统为实例研究发现,2种出力分配方式均能很好地分配典型工况下的梯级总时段出力,相对于实际过程,以发电量最大模式下的出力分配方法减少了梯级水电站汛期0.22%、枯水期3.46%的耗水,耗能最小模式下出力分配方法减少了梯级水电站汛期3.12%、枯水期7.19%的耗水,水能利用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电站 短期调度 负荷分配 改进鲸鱼优化算法 北盘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